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四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
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 天。 ——董仲舒《春秋繁露》
请分析:
1.材料一中,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有何特点?
提示:(1)主张:‚春秋大一统‛。 (2)特点:将国家统一上升到‚天‛的高度,寻求国家统一的理 论基础。 2.在材料二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主张?其实质是什么? 提示:(1)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实质:是一种思想专制,为国家统一服务。
6.关于汉武帝时期兴办太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B.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 C.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D.促进了封建教育的发展
)
【解析】选C。解题时注意题干中‚兴办太学‛这一关键信息。
太学以儒家经典为教学内容,提高了儒学的地位;非贵族官僚家
庭的子弟可凭借太学资格做官,从而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
三纲五常 提出“_________”的道德标准
有利于巩固君权,维 护统治秩序
【易错辨析】罢黜百家≠禁绝百家
罢黜百家只是为独尊儒术服务,并不意味着仅仅继承与发
扬儒家思想,禁绝其他各派思想。相反,董仲舒的新儒学吸取了
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进一步适应‚大一统‛社会 发展的需要,使之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要点归纳】
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 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 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 武器。儒学以仁义为主,强调人伦关系,对于抵制宗教有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