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第一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七课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学目标1、民族平等的依据、含义、表现。
(理解)2、民族团结的含义、重要性。
(理解+识记)3、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因、重要性。
(理解)4、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理解)教学重难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导入新课听民族之歌《爱我中华》,思考:你从这首歌曲中看出了什么?(学生思考回答)2、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授新课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思考:为什么被称为少数民族,是不是因为他们对祖国的作用小?教师小结点评:1、为什么说我们伟大祖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因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1)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2)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3)各族人民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4)各族人民共同参加了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创立了新中国2、我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民族平等──首要原则请思考:民族平等在生活中有何具体表现?(学生看课件图片资料归纳回答)教师归纳:a、民族平等体现在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b、民族平等还体现各族人民都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
辨析:民族平等意味着消灭一切差别。
2)民族团结──重要原则讨论:加强民族团结有什么重要性?(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①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②是社会稳定的前提;③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证;④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练一练】1、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民族团结则兴,民族分裂则败。
”这句话表明A、民族团结是国家兴旺、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B、我国民族关系融洽,不可能出现民族分裂C、民族关系的原则符合我国民族关系的状况D、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民族团结2、当前,我们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这是因为()A、民族凝聚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B、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C、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D、维护民族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义务(3)各民族共同繁荣──根本原则实施西部大开发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讨论回答)试举例说明国家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厉庄高级中学政治学案(编号:17)第七课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主备人:审核人:高二备课组班级姓名小组【一】知识目标1、知识目标: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三者关系2、能力目标:能运用典型事例说明我国坚持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原则【二】导学菜单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民族平等①含义:②原因:(2)民族团结①含义:②意义:(3)各民族共同繁荣4、三项原则之间的关系二、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当前应当如何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三】困惑扫描【四】感悟平台【五】建立网络【六】过关窗口1. (B级)中共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对民族和宗教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取得了显著成就。
如:内蒙古全区出版各类蒙古文图书近千种约200万册,蒙古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格萨尔王史诗”、“藏医药”等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工作的文化成就表明我国坚持了民族:①平等原则②友好原则③互助原则④共同繁荣原则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B级)“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她们的妈妈叫光明:汉族和藏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歌词的寓意是①我国的民族差别已不存在②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③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日益巩固④我国各民族已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3.(C级)2009年5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
下列关于民族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有①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②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手段③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保证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地区高度自治的前提条件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A级)近年来,在国家的财政支持和东部地区的帮助下西藏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使得西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全国各民族团结的局面空前巩固。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及宗教政策
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1.在我国,讲力量和成绩,是56个民族共同的力量和成绩;讲困难和挫折,是56个民族共同的困难和挫折;讲前途和未来,是56个民族共同的前途和未来。
这段话表明了我国各民族( )。
①有着共同的历史命运②不存在利益差别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④加强团结是实
现共同繁荣的前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
A.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
C.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宗教政策
答案 A
3.在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表现在( )。
①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②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
荣的前提条件③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④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前提,只有各民族团结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平等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答案 B
4.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中的( )。
A.民族团结B.民族平等
C.国家统一D.各民族共同繁荣
答案 D。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前言民族关系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个国家或地区,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等群体,如何管理好这些不同的群体,让其和谐相处,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平等首先,平等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
平等是指不论民族、文化、语言、宗教背景如何,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同等的权利、机会和待遇。
平等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相对状态。
只有当各民族之间处于平等的状态时,才能和谐相处,彼此尊重,避免冲突。
实现平等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最根本的是法律保障。
法律应该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自由,禁止歧视行为。
同时,还应该推广平等教育,增强民族平等意识,减轻或消除贫富、城乡、地域等方面存在的不平等现象。
只有在法律和教育的双重支撑下,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平等。
团结其次,团结是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之一。
团结是指不同民族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以共同的目标为依托,积极合作,以便产生集体的力量,共同致力于国家和社会的繁荣进步,并因此增进民族间互信和情感。
民族团结是国家和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社会文化交流是发展民族团结的有效方式。
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了解,开展文化交流,可以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尊重,打破偏见和误解,消除不信任和猜疑。
在团结的基础上,各个民族相互协作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共同发展水平,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共同繁荣最后,共同繁荣是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目标之一。
共同繁荣是指各个民族在相互尊重、互相支持的基础上,共同参与国家和社会的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建设,实现共同发展,共享国家的发展成果,实现共同繁荣。
共同繁荣可以通过经济合作来实现。
通过建立多元化的经济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不同民族的优势和特色,提高民族地区的竞争力,使得不同民族都可以从经济发展中获益,并且发挥各自的潜力,使国家和地区有更加广泛、多元、平衡的发展。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前言民族关系是国家和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族问题各具特点,这些问题往往困扰着当地的政府与公民。
在处理民族关系的过程中,应遵循一些原则,以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和谐与发展。
原则一:平等对待,保障权益民族平等是处理民族关系的最基本原则。
国家和政府应该坚持和维护各民族间的平等地位,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
这包括维护各民族对于土地、资源、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权益,保障各民族的经济发展和文化自治。
原则二:尊重差异,促进交流与合作各民族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信仰、文化、历史、语言等多种差异。
国家和政府应该尊重各民族的差异性,鼓励促进不同民族的交流与合作。
这种交流不仅限于文化和语言方面,也包括经济合作和政治交流。
通过这样的交流合作,促进各民族的了解和融合,降低民族冲突的发生和风险。
原则三:保护多元文化,防止一元化和同化社会进步不应该牺牲其多元性。
国家和政府应该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多样性,保护其民族特色文化的发展,避免一元化和同化的风险。
同时,应积极推动各民族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提高多元文化意识和自尊心。
原则四:依法治理,公正合理处理民族关系必须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
国家和政府应该对所有民族实行公正合理的政策,不偏袒一方,严格处理违法行为。
同时,政策制定过程中应当充分听取各民族代表的意见,确保决策符合各民族的合理诉求。
原则五:视民族问题为发展问题,加强经济合作民族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在这个问题中,经济问题也占据了重要地位。
为了促进各民族的和谐,国家和政府应当加强各民族经济之间的合作,通过促进地区间经济互补和消除经济差距,拉近各民族交往的距离。
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应遵循上述原则,追求各民族的平等、和谐与发展,同时也要根据自身的国情和历史背景来逐步解决民族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发掘并利用各种资源,打造属于各民族自己的宏伟发展蓝图。
简述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关系是一个国家内部的重要问题,涉及到国家的稳定、发展和繁荣。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和谐与统一。
为了维护国家的民族团结,中国制定了一系列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一、平等互助原则平等互助原则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
在我国,不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保护各民族的合法权益,保障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平等地位和发展机会。
同时,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帮助,共同促进各自的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二、团结友爱原则团结友爱原则是处理民族关系的核心原则。
中国强调各民族之间要保持团结友爱的关系,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国家鼓励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加强民族团结。
同时,也要尊重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保护和发展各民族的特色文化,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理解与认同。
三、发展共享原则发展共享原则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
中国强调各民族共同发展,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国家通过实施优惠政策,支持和帮助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步伐,缩小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
同时,也鼓励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四、自治发展原则自治发展原则是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之一。
中国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力,支持和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治事务。
国家充分发挥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让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地区的经济、教育、文化等事务,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
五、法治保障原则法治保障原则是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保障。
中国坚持依法治国,通过法律和法规来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
国家鼓励各民族之间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维护各民族的合法权益,保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六、宗教信仰自由原则宗教信仰自由原则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
中国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国家允许各民族自由信仰宗教,并保护宗教活动的正常进行。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材分析】本框题是思想政治必修②政治生活模块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一框的内容。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这三项原则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本框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民族领域的体现,是学习民族问题的起点,对学习下一框民族制度有铺垫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对民族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另外,本课涉及一些学生已学过的历史和地理知识,这些都为本框学习准备了知识基础。
但这这些知识都是比较浅显,不能形成一定的体系,因此,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再展示一些图片,播放相关录像等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深入学习本课。
设置悬念,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求知欲。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2、明确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3、明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这三项基本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能力目标: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
让学生尝试用唯物辨证的思维来观察问题,认识问题,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地理知识,深入学习本课。
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要懂得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要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和睦相处,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使命。
树立维护中华民族团结繁荣富强的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教学方法】教师创设多种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情景引入】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听了歌曲之后你有何感想?你能从中知道我国地国情吗?
(多媒体播放歌曲,屏幕展示各少数民族图片)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我国是统一地多民族国家,正如歌曲中唱到地一样,个星座枝花,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在长期地历史发展中,各族人民情同手足,休戚与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亲缘关系,那么,为什么世界上有些国家因民族问题而分裂和解体,而我国却长期保持民族关系健康发展呢?这与我们处理民族关系地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地正确性是分不开地,今天我们首先来共同探究我国民族关系地基本原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新课讲授】
思考:有人说:“汉族人口占了我国人口地绝大多数,所以我们地祖国是汉族人地祖国.”
探究:利用历史课已学习地知识,结合教材,说明我们伟大地祖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地.教师总结:、我国是统一地多民族国家
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地民族组成地.我国有个民族,除汉族外,其他个民族,我国所有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各民族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地祖国,共同开拓了祖国地疆土,共同发展了祖国地经济和文化,共同捍卫了祖国地独立和尊严,我国是统一地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地国情之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那么在长期地民族融和中形成了什么样地民族关系呢?
思考:关于我国各民族地关系如何,两个同学展开了争论.同学说:我国历史上,多民族长期共存,其民族关系没有变化.同学说:不对吧,历史在发展,现在地民族关系跟以前应该有所不同吧.你怎么看待?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补充展示图片:旧社会、新社会民族关系对比)
、我国新型地民族关系
教师总结:在不同地历史时期,具体地民族关系是不同地,()旧社会:剥削与被剥削()新社会: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关系发生根本变化地原因在于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地阶级根源,虽然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历史形成和遗留下来地民族之间地经济、文化等发展所造成地差距依然存在,且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那么我国新型民族关系是怎样形成地呢(得益于我国实行了正确地民族原则)?
下面请第二小组展示表现各民族平等地实例:
(教师补充材料)展示图片:参加全国人大少数民族代表、国家领导人接见少数民族代表展示一组数字:在我国汉族人口占,少数民族占,而汉族人大代表,少数民族人大代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归纳总结:体现各民族都是国家地主人,各民族平等地参加国家和民族事务地管理.
思考:
、在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与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采取特殊支持和帮助是否矛盾?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和汉族平等地权利.但由于历史地、地理地、社会地诸多因素,造成了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相对落后地状况.基于这种情况,贯彻民族平等原则,实现各民族在事实上地平等,不仅要采取措施,给予少数民族特殊地政策,还给予帮助和照顾.只有这样,才能使少数民族地平等权利得到充分地实现.(由于历史、地理、社会等各方面原因,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因此国家对
少数民族地区地各项事业尤其是经济发展给予特殊照顾,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帮助,政治民族平等原则地体现和反映)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学生归纳出:
民族平等原则
下面请第三小组展示搜集地各民族团结地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
(教师补充)播放视频片断、沙特希望麦加会谈能实现巴勒斯坦民族和解
播放视频片断、伊拉克民族和解大会呼吁结束暴力
探究:上述两则事例共同说明什么问题,这一现象对我们有何启示?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归纳总结:以上事例说明了一些国家因为民族问题而战火不断,民不聊生,所以人们渴望和平,需要各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与一个国家地前途命运息息相关,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国家地安定,那么国家也就不能集中力量搞建设,各民族也就失去了依靠而难以发展,所以只有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实现社会地稳定,经济地发展和社会地进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学生归纳:民族团结
下面请第四小组搜集关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地事例.
教师补充资料:
材料一:《中国西藏新闻网》公布地西藏自治区统计局统计地有关情况
材料二:目前少数民族有小学十多万所,学生入学率达到.普通中学有一万多所,中等专业学校六百多所,高等院校一百多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以上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我国少数民族地经济和各项事业有了很大地发展.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地原则.
探究:运用已学过地有关知识,探究我国实施是大开发地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选出代表发言
教师点评:西部大开发实际上就是民族地区大开发,因为民族自治区和多民族省份一般都在西部,构成了西部大开发地区域主体,积极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就是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地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地差距,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也带动了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学生归纳出:各民族共同繁荣
思考: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地内在联系
()民族原则之间地关系(存在民族压迫,当然就不会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团结也不可能建立在长期存在先进、落后地差距上,经济是基础,如果不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落后地状况,民族团结就没有强有力地物质保证.)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珍惜、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我们该做些什么?能做什么?
教师总结:
()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地这会主义民族关系.
()作为公民,要自觉履行宪法规定地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地义务;
()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地责任付诸行动.
、怎样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探究一:对少数民族特有地风俗习惯,作为汉族学生,你应该抱怎样地态度?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点评:应尊重各少数民族地风俗习惯,这是贯彻民族平等原则地体现,它有利于消除历史遗留下地民族隔阂,增强民族团结.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探究二:如果有人片面强调民族特点,忽视国家整体利益,甚至制造民族纠纷,作为少数民族学生,你会怎么做?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点评:应批评这种不利于民族团结,不利于社会稳定地思想行为,对制造民族纠纷地现象要抵制,并团结周围群众与之斗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