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七课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学目标1、民族平等的依据、含义、表现。
(理解)2、民族团结的含义、重要性。
(理解+识记)3、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因、重要性。
(理解)4、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理解)教学重难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导入新课听民族之歌《爱我中华》,思考:你从这首歌曲中看出了什么?(学生思考回答)2、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授新课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思考:为什么被称为少数民族,是不是因为他们对祖国的作用小?教师小结点评:1、为什么说我们伟大祖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因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1)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2)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3)各族人民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4)各族人民共同参加了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创立了新中国2、我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民族平等──首要原则请思考:民族平等在生活中有何具体表现?(学生看课件图片资料归纳回答)教师归纳:a、民族平等体现在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b、民族平等还体现各族人民都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
辨析:民族平等意味着消灭一切差别。
2)民族团结──重要原则讨论:加强民族团结有什么重要性?(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①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②是社会稳定的前提;③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证;④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练一练】1、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民族团结则兴,民族分裂则败。
”这句话表明A、民族团结是国家兴旺、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B、我国民族关系融洽,不可能出现民族分裂C、民族关系的原则符合我国民族关系的状况D、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民族团结2、当前,我们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这是因为()A、民族凝聚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B、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C、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D、维护民族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义务(3)各民族共同繁荣──根本原则实施西部大开发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讨论回答)试举例说明国家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教案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的基本概况,理解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理解和拥护党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观念。
教学重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说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三原则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民族关系1.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大家都知道我国一共有56个民族,这56个民族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共同参加了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创立了新中国。
2.随着我国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消灭,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已经铲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根源,各民族之间已经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各民族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根本原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我们必须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三个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原则(1)含义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
(2)原因在我国,56个民族对我国历史发展都做出了各自的贡献,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因此必须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2.民族团结原则(1)含义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平等的基础上联合起来,为反对共同的敌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2)原因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凝聚力的强弱与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前途有密切关系,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因此,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个民族的共同愿望。
(3)阻碍民族团结的因素一是由于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局部地区仍然存在某些不安定因素,国外某些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颠覆和渗透,妄图分裂我们的国家,对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八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判断题1.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民族平等原则是指我国各民族之间没有任何区别。
3.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的重要国情之一。
4.我国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
5.处理好民族关系问题是国家的重大问题,青年学生难以参与。
选择题6.“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这说明,在我国A.各民族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权利B.当前已经不存在民族差别C.各民族之间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D.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的不平衡已经消除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发展,各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这主要归因于A.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政策与原则B.少数民族地区享有更多的经济自主权C.伴随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民族问题已消除D.我国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及其风俗习惯8.我国各民族人民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这体现的是A.民族团结原则B.共同发展原则C.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D.民族平等原则9.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主要是为了A.贯彻党的民族政策B.实现各民族平等C.加强民族团结D.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浙江省对口援助新疆阿克苏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各个领域的援疆工作。
回答10-11题。
10.浙江省援疆计划重点突出改善民生,突出干部、人才支援,突出项目支援,突出产业培育和资源开发利用等。
这些举措旨在A.建立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B.消除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和隔阂C.解决东西部教育、科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D.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11.省委、省政府要求相关部门加强援疆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加大支持力度,切实抓好落实。
正确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一)关于民族平等,首先要明确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
第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各民族人民群众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对历史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因此,各民族应一律平等。
第二,马克思主义认为,各民族在发展程度上的差别是由历史的、地理的、社会的诸多因素造成的,而民族之间没有优劣之分。
第三,贯彻民族平等原则,在我国主要是指汉族和少数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
其次,要分析我国各民族在享有权利方面已经实现了真正的平等。
如少数民族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就是实现民族平等和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效形式。
同时经济、文化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
尽管在我国各民族在享有权利方面机警实现了真正平等,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少数民族有经济、文化方面还处于相对落后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因而影响了平等权利的充分行使。
所以,对少数民族要给予帮助和照顾,采取一定的特殊政策。
但这不是在没有平等权利的问题,而是享有权利充分不充分的问题。
这里要注意“充分”与“真正”两个词的不同含义与不同用法。
(二)关于民族团结,主要应掌握两点:第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②民族的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民族团结影响我国的综合国力。
③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
因此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第二,当前妨碍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因素仍然存在。
在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国际恐怖势力这“三股势力”的策划煽动下,国内还有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进行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活动(如2008年西藏“3·14”事件和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
在一部分干部和群众中,还存在着一些民族偏见,存在着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影响。
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借用别人撞的头破血流的经验作为自己的经验,世界上最愚蠢的人是非用自己撞得头破血流的经验才叫经验。
下面是为您推荐高三历史教案:《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一、课前预习案【自主预习】通读本框内容,独立完成以下“基础知识梳理”部分,并借助该部分内容在教材上勾画出知识点。
(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组成的。
除汉族外,有个少数民族。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2.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我国铲除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民族平等①含义: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依法平等地。
②原因:A.我国宪法规定。
B.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与发展程度之别,绝无;C.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2)民族团结①含义:在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友好往来、互相合作、,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②意义:、,是衡量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的前提,是的保证,是的基础。
(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因:这是由决定的,是国家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必然要求。
4.三项原则之间的关系(1)三项原则是、的。
(2)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
(二)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当前应当如何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1.我国已经形成了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不断这种民族关系。
2.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
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的责任付诸行动。
【准备资料】按照教材P73方框中的4个方面搜集史料论证: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构建知识树】【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二、课堂探究案【交流与分享】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各族人民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各族人民共同参加了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创立了新中国。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材分析】本框题是思想政治必修②政治生活模块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一框的内容。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这三项原则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本框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民族领域的体现,是学习民族问题的起点,对学习下一框民族制度有铺垫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对民族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另外,本课涉及一些学生已学过的历史和地理知识,这些都为本框学习准备了知识基础。
但这这些知识都是比较浅显,不能形成一定的体系,因此,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再展示一些图片,播放相关录像等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深入学习本课。
设置悬念,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求知欲。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2、明确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3、明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这三项基本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能力目标: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
让学生尝试用唯物辨证的思维来观察问题,认识问题,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地理知识,深入学习本课。
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要懂得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要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和睦相处,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使命。
树立维护中华民族团结繁荣富强的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教学方法】教师创设多种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框是高中思想政治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的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学会如何处理好民族关系尤为重要。
二、学情分析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关于民族问题学生通过历史的和地理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同学们有对民族关系有一定了解。
这些了解只是初步的了解,对于怎样处理民族关系,我国的民族政策,以及一些民族问题学生还不能很好分析。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我国的民族概况②懂得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③理解我国新型民族关系④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⑤如何巩固新型的民族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情景材料分析、探究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正确理解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去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民族关系与国家前途命运密切相关,提高尊重少数民族加强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增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经常从报纸、电视新闻中看到一些国家和地区因民族问题引发的冲突、甚至战争,导致社会混乱,人民流离失所,甚至国家分裂,1994乌干达民族大屠杀、乌克兰国内冲突、缅甸内战冲突。
这说明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问题,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作为一个对民族国家,更应重视民族问题,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第一框题内容: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板书)。
新课讲授:(一)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短视频播放---民族之歌《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探究1:你从这首歌曲中看出了什么?(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民族平等原则1)含义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2)作用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3)地位首要原则(2)民族团结原则1)含义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形成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2)作用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3)地位重要原则(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1)含义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都得到发展,民族素质都得到提高2)作用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2)要点1)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民族自治。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这是前提2)区域自治,分为三级: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县以下不实行自治,但可以设立民族乡等补充形式,如高邮回族乡3)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4)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根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的范围和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3)客观依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互相依存的民族关系,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4)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