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初三物理二模卷及答案word版
- 格式:doc
- 大小:221.50 KB
- 文档页数:10
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上海卷)物理(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7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2分,共1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根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分布于原子核外的粒子是()A.核子B.中子C.质子D.电子2.下列实例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A.吸盘式挂衣钩B.船闸C.弹簧测力计D.订书机3.声源振动的频率能影响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音量4.如图所示,是工人师傅往高处运送货物的两种方法。
物重均为500N,滑轮重均为10N,不计摩擦和绳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拉力等于乙图中的拉力B.甲图中的拉力小于乙田中的拉力C.甲图中的拉力大于乙图中的拉力D.甲图中的拉力为乙图中拉力的两倍5.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利用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
根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B.导体乙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C.当导体甲两端的电压为2V时,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为0.2AD.将两导体并联后接在3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9A6.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S A>S 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在A容器中倒入或抽出甲液体,在B容器中倒入或抽出乙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A.倒入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等于V乙B.倒入的液体高度h甲一定大于h乙C.抽出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小于V乙D.抽出的液体高度h甲一定等于h乙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题,共23分)7.上海地区家用照明电路的电压为伏,家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可用表进行测量。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B . 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 . 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D . 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2.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冬天,教室窗玻璃的外表面会出现很多的小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 . 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C . 闹市区安装噪声监测仪可有效的减少噪声的危害D . 利用超声波测量地球与月球间距离较准确3. (2分) (2016八·雨花月考) 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 .B .C .D .4. (2分) (2016九下·深圳开学考) 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可演示电动机原理的是()A .B .C .D .5. (2分) (2017八下·博兴期末) 下面是日常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 . 用吸管吸牛奶是利用了嘴的吸力B . 高压锅能使食物很快煮熟是因为提高了水的沸点C . 雨滴从天空落下是因为大气压强的作用D . 鸟能在空中滑翔是由于受到浮力的原因6. (2分)下列社会生活中的现象:(1)暖气片都安在窗子以下(2)冬天自来水管有时会冻裂(3)我国最新研制“玉兔”号月球车要选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材料(4)谚语“下雪不冷化雪冷”.其中,不能用物质的密度知识解释的是()A . (1)B . (2)C . (3)D . (4)7. (2分)一物体沿固定的粗糙斜面匀速下滑,物体在下滑过程中A . 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B . 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C . 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D . 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8. (2分)“注意安全”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必须具有的意识,下列有关安全的说法错误的是()A . 如果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然后施救B . 雷雨天,人不能在高处打伞行走,否则可能会被雷击中C . 使用验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金属部分D . 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发生了短路9. (2分)传说从一株苹果树上坠落的苹果激发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浦东新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理化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物理部分考生注意:本试卷物理部分共五个大题。
答题时,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位置处作答。
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后重新填涂。
1.世界上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A.托里拆利B.牛顿C.奥斯特D.瓦特2.做眼保健操时,离放音喇叭远近不同的同学听到声音的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频率不同3.红光、绿光与另一种色光混合后生成白光,则另一种色光是A.黄光B.橙光C.紫光D.蓝光4.最新交通安全法规定车辆前、后排人员都要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可以A.减小惯性B.增大惯性C.减少急刹车时造成伤害D.减少急加速时造成伤害5.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入射角为α,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反射角小于αB.反射角大于αC.折射角小于αD.折射角大于α6.一木块的重力为12牛,在3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A .3牛B .6牛C .9牛D .12牛7.甲、乙两物体先后从某点出发沿同一直线做同向运动,甲比乙先运动4秒,速度为米/秒。
甲运动10秒时,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
在图1所示的a 、b 、c 三条图线中,乙的s -t 图A .一定是aB .一定是cC .可能是bD .可能是a 或c8.如图2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
闭合电键,当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P 向右移动,A 的示数减小B .P 向左移动,V 1的示数增大C .无论P 向哪侧移动,V 1与V 2示数的差值增大D .无论P 向哪侧移动,V 2与A 示数的比值不变二、填空题(共23分)请将答案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9.某共享单车的车锁内加装了GPS 模块,车与卫星之间通过 (1) (选填“声波”或“无线电波”)建立实时定位,模块的用电依靠车上的自发电装置提供,该装置将自行车运动时的一部分 (2) 能转化为 (3) 能。
浦东新区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初三理化 试卷考生注意: 1.试卷中的第1~26题为物理部分,第 27~51题为化学部分。
2.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3.按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一律无效。
物理部分、选择题洪16分)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下列天体中,属于恒星的是A .太阳B .地球C .火星2 •上海中心城区禁止鸣号是因为汽车喇叭发出的声音A .响度大B .音调高C .音色杂3 .电视机的各种色彩是由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色光是A .绿白红B .红黄蓝C .红绿蓝4 .以下不属于电能的优点是A .便于转化B .便于输送C .便于分配5.跳伞运动员在匀速下降的过程中,他的A .动能变大B .动能变小C .势能变大6 .图1是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时的情景,此时她的脸距“水透镜”中心的距离 与“水透镜”的焦距 f 之间的关系为A .小于fB .在f 与2f 之间C .大于2fD .都有可能F 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D .月球D .声速快D .红黄绿D .便于开采D .势能变小图17 •水平地面上的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p 甲〉p 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在它们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等质量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 甲、p 乙的关系是A • p 甲一定大于p 乙B • p 甲一定小于p 乙C • p 甲可能大于p 乙D • p 甲可能等于p 乙8•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R i 的阻值大于 R 2。
当电键闭合后,有两个电表的示数为 安和0.36安。
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 • A i 表示数一定为0.12安B • A 2表示数一定为0.12安C • A i 表示数一定为 0.36安D • A 表示数一定为 0.36安、填空题(共26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9 •意大利科学家 —(1)— 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0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一、单选题1. 下列粒子中带负电的是( )A . 电子B . 中子C . 原子D . 原子核2. 历史上首先用实验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 )A . 牛顿B . 帕斯卡C . 阿基米德D . 托里拆利3. 下列光学器具中,能会聚太阳光的是( )A . 穿衣镜B . 潜望镜C . 凸透镜D . 凹透镜4. 以下物理量中,可以用“千瓦时”作为单位的是( )A . 电量B . 电流C . 电功D . 电功率5. 下列关于并联电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各支路中的电流一定相等B . 各支路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C . 各支路中的电阻一定相等D . 各支路中的电功率一定相等6. 挂在树上的水蜜桃,处于静止状态,则( )A . 水蜜桃所受的重力跟水蜜桃对树枝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 . 水蜜桃所受的重力跟树枝对水蜜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 . 树枝所受的重力跟树枝对水蜜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树枝所受的重力跟水蜜桃对树枝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7. 甲、乙两小车同时沿直线从P 点向相距4.8米的Q 点运动,其s-t 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运动2.4秒时,两车相距1米B . 运动3秒时,两车相距1.2米C . 甲到Q 点时,乙距Q 点2.4米D . 乙到Q 点时,甲距Q 点2米8. 甲、乙两柱形容器(S <S )中盛有不同液体,液体深度h >h ,如图所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p 。
将液体均抽出一部分后, 使液体对容器底部减少相等的压强。
则( )A . 甲剩余液体的深度一定大B . 甲剩余液体的质量一定大C . 甲剩余液体的体积一定大D . 剩余液体的深度可能相等二、填空题9. 发电厂的电能通过________ (选填“高压”或“低压”)输电的方式进入千家万户;上海家庭电路的电压是________伏。
小明同学家的智能电能表上标有“5(60)A”字样,表示他家同时工作的家用电器的总电流不应超过________安。
浦东新区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初三理化试卷考生注意:1.试卷中的第1~26题为物理部分,第27-51题为化学部分。
2.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3.按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律无效。
物理部分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下列粒子中带负电的是A.电子B.中子C.原子D.原子核2.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值的是A.牛顿B.帕斯卡C.阿基米德D.托里拆利3. 下列光学器具中,能会聚太阳光的是A.穿衣镜B.潜望镜C.凸透镜D. 凹透镜4.以下物理量中,可以用“千瓦时”作为单位的是A.电量B.电流C.电功D.电功率5.下列关于并联电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各支路中的电流一定相等B.各支路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C.各支路中的电阻一定相等D.各支路中的电功率一定相等6. 挂在树上的水蜜桃,处于静止状态,则A.水蜜桃所受的重力跟水蜜桃对树枝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水蜜桃所受的重力跟树枝对水蜜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树枝所受的重力跟树枝对水蜜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树枝所受的重力跟水蜜桃对树枝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7.甲、乙两小车同时沿直线从P点向相距4.8米的Q点运动,其s-t图像如图1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2.4秒时,两车相距1米B.运动3秒时,两车相距1.2米C.甲到Q点时,乙距Q点2.4米D.乙到Q点时,甲距Q点2米8.甲、乙两柱形容器(S甲<S乙)中盛有不同液体,液体深度h甲>h乙;如图2所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将液体均抽出一部分后,使液体对容器底部减少相等的压强。
则A.甲剩余液体的深度一定大B.甲剩余液体的质量一定大C.甲剩余液体的体积一定大D.剩余液体的深度可能相等二、填空题(共23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9.发电厂的电能通过_ (1)__ (选填“高压”或“低压”)输电的方式进入千家万户; 上海家庭电路的电压是__ (2) 伏。
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一、单选题1.指纹锁是一种集光学、电子计算机、精密机械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它的“钥匙”是特定人的指纹(S1)、磁卡(S2)或应急钥匙(S3),三者都可以单独使电动机M工作而打开门锁.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A.B.C.D.2.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中发生3.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条弹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段距离的两根柱子上,用来晒衣服.现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另一种是按图乙的方法做.关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B.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C.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相同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的大小4.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 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A金属箔的张角减小B.B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C.A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同时B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D.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B流向A,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5.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生活中经常用到它,小媛和小秋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将同样的物体拉到斜面顶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方法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B.甲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C.乙方法不可以省力,但能省功D.乙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6.为探究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设计如下两种方式拉升重物,下面关于探究的做法和认识正确的是()A.用动滑轮提升重物上升h高度,测力计也上升h高度B.若拉升同一物体上升相同高度,用动滑轮拉力更小,且做功更少C.减小动滑轮质量可以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D.若用定滑轮拉重物,当拉力竖直向下最省力7.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如图现象中与此特点无关的是()A.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B.空调房间里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C.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D.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8.如图所示,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物体A和物体B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与提升B相比,提升A的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大,若不计绳重与摩擦的影响,则提升A的过程A.额外功较小B.额外功较大C.总功较小D.总功较大二、填空题9.给你一只标有“10Ω 0.3A”的定值电阻和一只标有“30Ω 0.6A”的滑动变阻器,在保证所有电路元件安全的前提下,若串联接入电路,则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___A,它们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___V.10.水面下某处的压强为9.8×103帕,它表示该处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水的_____为9.8×103牛;该处的深度为_____米;若深度增加,则水的压强将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1.小刚将“220V 100W”的灯泡接在家庭电路上,闭合开关,用一蹄形磁铁去靠近灯泡的玻璃泡,如图所示,他发现发光的灯丝来回振动,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跟_______(选填“电动机”或“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一致,灯丝来回振动而不是偏向一侧的原因和_______一直在改变有关。
第1页/总12页【中考物理】2020-2022近三年上海浦东新区统考二模专项试题—单选题一、单选题1.(2022·上海浦东新·统考一模)上海地区常用照明电路的电压为( )A .1.5伏B .24伏C .110伏D .220伏2.(2022·上海浦东新·统考一模)下列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A .锅炉液位计B .脱拌油烟机C .温度计D .订书机3.(2022·上海浦东新·统考一模)下列实例中。
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 .坦克装有履带B .在铁轨下铺设枕木C .刀刃磨得锋利D .滑雪时人站在雪橇上4.(2022·上海浦东新·统考一模)在设计“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数据表格时,不需要的项目栏是( )A .物质种类B .质量C .体积D .密度5.(2022·上海浦东新·统考一模)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S 后,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P由中点向右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表A 示数与电流表A l 示数的差变大B .电流表A 1示数与电流表A 2示数的比值变大C .电流表A 1示数与电流表A 2示数的和不变D .电流表A 示数与电流表A 2示数的比值不变试卷第2页,共4页6.(2022·上海浦东新·统考一模)甲、乙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规格相同的实心长方体,现将乙平放在水平面上,甲整放在乙的上表面中央,若长方体的长、宽、高三者中,长度为a 、高度为c ,a 与c 之比为3∶1,如图所示。
则: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 .1∶1B .1∶3C .2∶3D .3∶27.(2021·上海浦东新·统考一模)在下列各物理量中,反映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是A .电压B .电阻C .电流D .电荷量8.(2021·上海浦东新·统考一模)下列实例中,属于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A .吸尘器B .密度计C .订书机D .液位计9.(2021·上海浦东新·统考一模)以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最接近0.2安的是( )A .电子手表B .小型手电筒C .电吹风D .电热水壶10.(2021·上海浦东新·统考一模)在设计“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数据记录表时,不应有的项目栏是( )A .导体B .电流C .电压D .电阻11.(2021·上海浦东新·统考一模)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解析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已知冰的密度是0.9×103 kg/m 3,1 cm 3的冰熔化成水后A .质量是1 gB .质量是0.9 gC .体积是1.11 cm 3D .体积是1 cm 3 B【解析】【分析】根据题中“已知冰的密度是0.9×103 kg/m 3,1 cm 3的冰熔化成水后”可知,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状态无关。
计算出冰的质量,然后利用公式m V ρ=得出水的体积,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答案。
【详解】因为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状态无关,根据m V ρ=可得,冰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m 水=m 冰=ρ冰V 冰=0.9g/cm 3×1cm 3=0.9g ;水的体积:330.9g 0.9cm 1g /cm m V ρ===水水水,故选项ACD 错误,选项B 正确。
2.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 .托盘天平B .核桃夹子C .羊角锤D .食品夹D【解析】【详解】A.托盘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不符合题意;B.核桃夹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C.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D.食品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符合题意。
3.下列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风能B.水能C.太阳能D.核能D【解析】试题分析:可再生能源能从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风能、水能、太阳能都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得到补充,属于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核能消耗后,短时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答案选D.考点:能源的分类.4.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A.身高约为160dmB.100m短跑成绩约为6sC.步行速度约为1m/s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C【解析】【详解】A.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16d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成绩不可能小于10s,故B不符合实际;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1/3.6m/s≈1m/s左右,故C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5.《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D【解析】【详解】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A错误;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B错误;C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的位置都是变化的,所以都是运动的,故C错误,D正确.6.关于如图所示电与磁部分四幅图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A.装置不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B.装置原理可以制造电动机C.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D.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C【解析】解答:A. 图A是验电器,验电器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如果物体带电,验电器就会带上与物体相同的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金属箔张开.如果金属箔不张开,说明物体不带电.因此可以通过观察验电器的金属箔是否张开来判断接触的物体是否带电.所以A说法错误.B. 图B是电磁感应实验,根据此原理可以制成发电机,所以B说法错误.C. 图C是奥斯特实验,通电后小磁针偏转,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所以C说法正确.D. 图D 是动感线圈式话筒,当人对话筒说话时,引起膜片的振动,膜片的振动会引起线圈的运动,切割永磁铁的磁感线而产生相对应的变化的电流,从而在扬声器产生与说话者相同的声音.动圈式话筒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所以D说法错误.故选C.点睛:A、要认识验电器,知道验电器的作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B、掌握电磁感应现象及实验,知道在此实验中让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发电机.C、认识奥斯特实验,知道奥斯特实验证实了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D、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动感线圈式话筒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7.现有L1“6V 3W”和L2“6V 9W”两只小灯泡,若将两灯串联接人电源电压为12V的电路中,假设灯泡电阻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灯均能正常发光B.两灯的额定电流相同C.灯L1可能被烧毁D.灯L2可能被烧毁C【解析】【详解】B.由P=UI知道,两灯泡的额定电流分别是:I1=P1/U1=3W/6V=0.5A,I2=P2/U2=9W/6V=1.5A,由此可知,两灯额定电流不相同,故B错误;A.由I=U/R知道,两灯泡的电阻分别是:R1=U1/I1=6V/0.5A=12Ω,R2=U2/I2=6V/1.5A=4Ω,两盏灯串联后接在电压为8V的电源上时,通过的电流I=U实/(R1+R2)=12V/(12Ω+4Ω)=0.75A,故两灯均不能正常发光,故A错误;C.由于0.75A>0.5A,灯L1的实际功率大于额定功率,所以灯L1可能被烧毁,故C正确;D.由于0.75A<1.5A,所以,灯L2的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故灯L2不可能被烧毁,故D错误.8.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冬天驾车时挡风玻璃上起雾,是液化现象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是凝固现象D.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升华现象A【解析】【分析】根据题中“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可知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判定。
浦东新区初三物理二模卷及答案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2015学年第二学期浦东新区初三教学质量检测理化试卷(2016/04)(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共16分)1.下列星体中,属于行星的是()A.太阳B.地球C.月球D.人造卫星2.能分辨出钟声和鼓声的主要依据是()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3.最早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A.安培B.焦耳C.奥斯特D.欧姆4.家用空调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最接近()A.2000瓦B.200瓦C.20瓦D.2瓦5.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6.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运动,它们的s -t 图像分别如图1所示。
根据图像分析可知 ( )A .经6秒两车一定相距米B .经12秒两车相距可能为米C .经12秒两车一定相距米D .经6秒两小车可能相距3米7.图2所示电路中,由于灯L 、电阻R 发生故障,闭合电键后,灯不发光。
以下检测故障的方法中,有可能造成电源被短路的是 ( )A .用电流表替换灯LB .用完好的灯L 替换电阻RC .把电压表并联在灯L 两端D .把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8.甲、乙两个等高的实心均匀圆柱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p 甲前和p 乙前,如图3所示。
把它们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厚度后,甲剩余部分质量大于乙;再将甲截下部分置于乙上方中央,乙截下部分置于甲上方中央,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后和p 乙后。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图10 1 2 3 4 5 60 2 4 6 810 12甲乙A.p甲前可能等于p乙前B.p甲后一定等于p乙后C.p乙前可能大于p甲后D.p甲前一定大于p乙后二、填空题(共26分)9.家用白炽灯正常工作时,其两端的电压为伏;白炽灯与电视机之间的连接方式是(选填“并联”或“串联”);白炽灯发出的光是光(选填“单色”或“复色”)。
2015学年第二学期浦东新区初三教学质量检测
理化试卷(2016/04)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共16分)
1.下列星体中,属于行星的是 ( )
A .太阳
B .地球
C .月球
D .人造卫星
2.能分辨出钟声和鼓声的主要依据是 (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振幅
3.最早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 ( )
A .安培
B .焦耳
C .奥斯特
D .欧姆
4.家用空调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最接近 ( )
A .2000瓦
B .200瓦
C .20瓦
D .2瓦
5.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6.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运动,它们的s -t 图像分别如图1所示。
根据图像分析可知 ( )
A .经6秒两车一定相距米
B .经12秒两车相距可能为米
C .经12秒两车一定相距米
D .经6秒两小车可能相距3米
7.图2所示电路中,由于灯L 、电阻R 发生故障,闭合电键后,灯不发光。
以下检测故障的方法中,有可能造成电源被短路的是 ( )
A .用电流表替换灯L
B .用完好的灯L ʹ替换电阻R
C .把电压表并联在灯L 两端
图1
D .把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
8.甲、乙两个等高的实心均匀圆柱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p
甲前
和p
乙前
,如
图3所示。
把它们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厚度后,甲剩余部分质量大于乙;再将甲截下部分置于乙上方中央,乙截下部分置于甲上方中央,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后和p 乙后。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 .p 甲前可能等于p 乙前
B .p 甲后一定等于p 乙后
C .p 乙前可能大于p 甲后
D .p 甲前一定大于p 乙后
二、填空题(共26分)
9.家用白炽灯正常工作时,其两端的电压为 伏;白炽灯与电视机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选填“并联”或“串联”);白炽灯发出的光是 光(选填“单色”或“复色”)。
10.京沪高铁以300千米/时的速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飞驰30千米,所需时间为 小时,若列车的牵引力为105
牛,通过这段路程牵引力所做的功为 焦。
当列车减速进站时,列车的惯性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1.为了减少输电损耗,发电厂的电能是通过 输电的方式输送到各地。
家里某电饭煲的铭牌上标有“220V 800W ”字样,它正常工作小时消耗的电能是 度,电饭煲的电热丝发热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了电热丝的内能。
12.某导体两端电压为6伏,10秒内通过它的电荷量为5库,导体中的电流为 安,这段时间内该导体消耗的电能为 焦;若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升高到12伏,该导体的电阻为 欧。
13.某物体的体积为4×10-3
米3
,当把它浸没在水中时,它所受的浮力为 牛,方向 ;若该物体重为20牛,则物体所受重力和浮力的合力大小为 牛。
14.若不计摩擦及滑轮重,用如图4所示的滑轮竖直匀速向上提升重为100牛的物体A ,则拉力F 的大小为 牛;此过程 (选填“是”或“不是”)物体A 的动能与势能间的转化。
若考虑摩擦,则滑轮的轴与轮间的摩擦是 (选填“有益”或“有害”)摩擦。
15.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键由断开到闭合时,示数发生改变的电表是 ;再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电压表V 与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将 。
16.某小组同学研究无线电波照射到物体表面时,反射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他们在固定于远处
图5
图4
F
的同一反射物表面添加不同材料的涂层,用无线电设备对其发出强度相同、频率不同的无线电波,通过观察设备显示器上光斑的大小来判断接收到反射回来的无线电信号强弱,光斑越大表示无线电信号越强,实验装置如图6(a)所示,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6(b)(c)(d)(e)所示。
①分析比较图(b)、(c)、(d)的信息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强度相同的无线电波发射到等距的
同
一
固
定
物
体
表
面
上, ;
②分析图(b)和(e)的信息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强度相同的无线电波发射到等距的同一固定物
体
表
面
上, 。
三、作图题(共6分)
17.重为9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7中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G 。
18.在图8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 画出入射光线AO ,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
四、计算题(共24分)
19.某质量为5千克的铝块温度升高20℃,求铝块吸收的热量Q 。
[c 铝=×103
焦/(千克·℃)]
20.某轻质杠杆的动力臂为米,阻力臂为米,杠杆所受阻力F 2为60牛,求:当杠杆平衡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F 1。
图8
30
图7
图6
(a)
显示器
(b)
(c)
(d)
(e)
21.如图9所示的电路,闭合电键后,电压表读数为6V ,电流表读数为。
①求电阻的阻值R 定; ②求电阻的电功率P 定;
③现将一滑动变阻器R 滑以某种方式正确接入电路,并在其两端再接入另一电压表,多次移动滑片,并记录每次各电表的数据如右表所示。
请判断变阻器R 滑
与电阻R
定
是_______连接,电压表V 2并联在
________两端;
通过计算说明每次移动滑片,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化是否相同。
22.足够高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内盛有米深的水;体积为10-3
米3
的均匀实心圆柱体乙的质量为2千克;甲、乙均置于水平地面上。
①求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 ②求圆柱体乙的密度ρ乙;
③若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 甲、S 乙,现将另一底面积S 丙的均匀实心圆柱体丙,分别浸没在甲的水中、叠放在乙的上表面正中央时,水对甲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恰为丙对乙压强的倍,求圆柱体丙的密度ρ丙。
(用相关字母来表示)
图9
五、实验题(共18分)
23.在“用天平测 ”实验中,应将砝码放在天平的 盘。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应先沿所测力的方向上进行 ;实验时,小明认为应该:先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后观察两测力计的示数;小华认为应该:先使两测力计示数相等、后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你认为 的观点是正确的。
24.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将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的50厘米刻度处,在20厘米刻度处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如图10所示,此时烛焰通过透镜能成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为验证这个像是否为实像,需用 在图中 两点间(填字母)移动找像。
若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45厘米刻度处,应从 点一侧(填“A ”或“F ”)观察才能看到正立放大的烛焰像。
25.小华在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电源电压为2伏的整数倍且保持不变,实验室提供的两个标有“”和“”字样的小灯,两个滑动变阻器分别标有“5Ω 3A ”和“20Ω 2A ”字样。
他选取其中一个小灯和一个滑动变阻器进行实验,当滑片移到某位置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如图11所示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
请通过推理说明 ,电压表示数应为伏。
实验中所选用的小灯标有 字样,滑动变阻器标有 字样,小灯的额定功率为 瓦。
图11
3
图10
26.某小组同学探究运动球体所受空气的阻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用若干重力、横截面积不同的光滑小球放在水平面上,利用吹风机控制风速。
向小球吹风,当小球静止时,观察并记录轻质弹簧被小球压缩的距离,实验方法如图12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
表二
①图12中吹风机向左吹风时,小球相当于在风中向 (选填“左”或“右”)运动。
②实验中,他们是通过 来反映小球所受阻力大小。
③分析比较表一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初步结论: 。
④分析比较表二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初步结论:。
表三 图12
⑤完成上述实验后,该小组同学猜想:运动球体所受空气阻力还可能跟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
为了利用现有器材验证这一猜想,请你在表三中填写实验前应该预设的数据,以体现实验方案。
浦东新区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
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