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的分类及优点
- 格式:xls
- 大小:10.00 KB
- 文档页数:1
仪器分析(名词解释).doc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nalysis)是一门研究测定物质的含量、结构及性质的科学。
它是由分析化学与仪器学结合起来的科学。
它是对物质的构成、含量及性质进行分析测定和确定的方法,也就是说,借助仪器和手段,通过物质本身的反应,检测物质的特征和各种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确定物质组成和性质的目的。
仪器分析具有准确、快速、高效、可重复等特点。
它结合了传统的分析化学和仪器学的技术,能够检测出物质的特征,并且能够精确地测定出物质的含量。
仪器分析可以分为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电化学分析和核磁共振分析等。
光谱分析是仪器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技术。
它利用物质发出的不同波长的光,从而判断物质的组成、结构及性质。
可以分为原子光谱分析、分子光谱分析、X射线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紫外光谱分析等。
质谱分析是测定物质分子结构的另一种方法。
它利用质谱仪,将物质分成其原子的离子,并以质量分辨率的形式测定出物质的分子结构。
它分为电子质谱分析和离子质谱分析两类。
电化学分析是测定物质及其反应物的含量时使用的常用方法。
它通过测量物质在电极上发生的电化学反应,从而测定出物质的含量。
它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因为它可以测定出低激活能量物质的含量。
核磁共振分析(NMR)是一种测定物质结构和性质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在核磁场中对物质的核磁共振信号的分析,测定出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它也可用于测定物质的含量。
仪器分析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含量、结构及性质的科学,它是由分析化学与仪器学结合起来的科学。
仪器分析具有准确、快速、高效、可重复等特点,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等多个领域。
它是通过借助仪器和手段,结合传统的分析化学和仪器学技术,对物质进行分析测定和确定的方法,从而达到确定物质组成和性质的目的。
常见的仪器分析方法有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电化学分析和核磁共振分析等。
仪器分析知识点总结大全仪器分析是化学分析的重要分支,它利用特殊的仪器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
以下是对常见仪器分析方法的知识点总结。
一、光学分析法(一)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气态的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对紫外光和可见光范围的相对应原子共振辐射线的吸收强度来定量被测元素含量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是:当光源发射的某一特征波长的辐射通过原子蒸气时,被原子中的外层电子选择性地吸收,使透过原子蒸气的入射辐射强度减弱,其减弱程度与蒸气相中该元素的原子浓度成正比。
原子吸收光谱仪主要由光源、原子化器、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组成。
优点: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分析范围广、精密度好。
局限性:多元素同时测定有困难、对复杂样品分析干扰较严重。
(二)原子发射光谱法(AES)原子发射光谱法是依据原子或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受激而发射出特征光谱来进行元素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原理是:当原子或离子受到热能或电能激发时,核外电子会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电子不稳定,会迅速返回基态,并以光的形式释放出能量,产生发射光谱。
其仪器包括激发光源、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
优点: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分析速度快、选择性好。
缺点:精密度较差、检测限较高。
(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该方法是基于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分析的。
原理是:分子中的价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跃迁,吸收特定波长的光,从而产生吸收光谱。
仪器主要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信号显示系统组成。
应用广泛,可用于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以及化合物结构研究。
(四)红外吸收光谱法(IR)红外吸收光谱法是利用物质对红外光区电磁辐射的选择性吸收来进行结构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原理是: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产生红外吸收。
仪器包括红外光源、样品室、单色器、检测器和记录仪。
常用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二、电化学分析法(一)电位分析法通过测量电极电位来确定物质浓度的方法。
包括直接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
实验仪器的分类实验仪器是科学研究和实验操作中常用的工具。
根据其功能和用途不同,实验仪器可以分为多个分类。
本文将围绕实验仪器的分类展开,介绍不同类别的仪器及其特点。
一、基本仪器1.量具仪器:量具仪器主要用于测量和校准,包括卷尺、螺旋测微器、量规等。
这些仪器具有精确测量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和物理实验等领域。
2.温度仪器:温度仪器用于测量物体的温度,包括温度计、热电偶、红外测温仪等。
不同的温度仪器适用于不同的测量范围和环境条件,可满足各种实验需求。
3.时间仪器:时间仪器用于测量时间和计时,包括钟表、定时器、计时器等。
这些仪器精确可靠,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工厂和日常生活中。
二、分析仪器1.光谱仪器:光谱仪器用于分析物质的光谱特性,包括紫外可见光谱仪、红外光谱仪、质谱仪等。
这些仪器能够通过分析样品的光谱信息,得到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2.色谱仪器:色谱仪器用于分离和分析混合物中的成分,包括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
色谱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
3.电化学仪器:电化学仪器用于研究和测量物质的电化学性质,包括电位计、电解槽、电流计等。
这些仪器可用于电化学反应的研究、电化学分析和电池性能测试等。
三、光学仪器1.显微镜: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包括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
显微镜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可以观察到微观世界中的细胞和微粒。
2.望远镜: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远处物体的仪器,包括光学望远镜、天文望远镜等。
望远镜可以放大远处物体的图像,使人们能够观察到宇宙中的星体和行星。
3.激光仪器:激光仪器利用激光器产生的激光进行各种测量和加工,包括激光测距仪、激光切割机等。
激光仪器具有高度的定位精度和可控性,被广泛应用于光学通信、制造业等领域。
四、电子仪器1.示波器:示波器用于观察和测量电信号的形态和变化,是电子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之一。
示波器能够显示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帮助工程师分析和调试电路。
仪器分析与总结分析仪器与总结仪器分析是一种通过仪器设备对物质进行测试和分析,获取精确数据和结果的方法。
其广泛应用于科研实验室、工业生产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本文将对仪器分析的原理、分类和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总结其优缺点及发展趋势。
一、仪器分析的原理仪器分析的原理是基于物质与电磁辐射、粒子束、声波等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具体而言,仪器分析分为光学分析、电化学分析、质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和热分析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通过测量样品与仪器之间的响应信号,来推断样品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光学分析是利用光的吸收、散射、发射和干涉等现象对样品进行分析的方法。
其中,常用的方法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
电化学分析是通过样品与电极之间的电荷转移过程进行分析的方法,其中常见的有电位滴定法、电位荧光法和电解析光波法。
质谱分析是通过测量样品中离子的质量-电荷比来分析样品的成分和结构,其中常见的有质谱法和电离质谱法。
核磁共振分析是通过测量样品中核自旋的频率来分析样品的结构和性质,其中常见的有核磁共振光谱法和电子顺磁共振法。
热分析是通过测量样品在一定条件下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来分析样品的成分和性质,其中常见的有差示热分析法和热重分析法。
二、仪器分析的分类根据仪器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仪器分析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是通过测量样品的响应信号来确定样品中存在的成分和结构的方法。
定性分析常用于物质的鉴定和鉴别。
例如,通过光谱法可以确定物质的吸收或发射峰,从而判断物质的种类和结构。
定量分析是通过测量样品的响应信号来确定样品中成分的含量和浓度的方法。
定量分析常用于物质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例如,通过光度法可以测定物质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物质的浓度。
三、仪器分析的应用仪器分析广泛应用于科研实验室、工业生产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其应用范围涉及医药、化工、冶金、环保、食品、农业等多个行业。
在医药领域,仪器分析可用于药物的研发、质量控制和药物代谢的研究等。
仪器分析综述胡旭阳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2014级中药学一班摘要:仪器分析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
利用较特殊的仪器,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形态分析。
仪器分析方法所包括的分析方法很多,目前有数十种之多。
本文将重点介绍仪器分析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
1、仪器分析的内容及分类:仪器分析所包含的方法很多,目前已有数十种,按照测量过程中所观测的性质进行分类,可分为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热分析法、放射化学分析法和电镜分析法等,其中以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及色谱分析法的应用最为广泛.2、仪器分析的特点及局限性:仪器分析的特点:(1)分析速度快,适于批量试样的分析,许多仪器配有连续自动进样装置,采用数字显示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可在短时间内分析几十个样品,适于批量分析。
有的仪器可同时测定多种组分。
(2)灵敏度高,适于微量成分的测定,灵敏度由 1³ 10—6%发展到 1³10—12%;可进行微量分析和痕量分析. (3)容易实现在线分析和遥控监测,在线分析以其独特的技术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现已研制出适用于不同生产过程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在线分析仪器。
(4)用途广泛,能适应各种分析要求,除能进行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外,还能进行结构分析、物相分析、微区分析、价态分析和剥层分析等。
(5 )样品用量少可进行不破坏样品的无损分析,并适于复杂组成样品的分析。
仪器分析的局限性 :(1) 仪器设备复杂,价格及维护费用比较昂贵,对维护及环境要求较高;(2)仪器分析是一种相对分析方法,一般需用已知组成的标准物质来对照,而标准物质的获得常常是限制仪器分析广泛应用的问题之一;(3) 相对误差较大,通常在百分之几至百分之几十,不适用于常量和高含量组分的分析。
3、仪器分析发展史: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历程.据有关文献报导,目视比色法是最早的仪器分析方法.最初,比色分析是在试管中进行的,借助于标准溶液的颜色系列和待测液的颜色进行比较后,对待测样品中物质的成分作出定量估计,后来又发展到目视比色计.到20世纪30年代,以光电池代替肉眼检测的光电比色计问世,进而带分光镜或光栅的分光光度计进入了实验室,使得吸收光度计从可见光区域扩展到紫外区域.吸收光度计法分为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近几十年来,有机试剂(显色剂、掩蔽剂)及络合化学的发展为分光光度法提供了化学理论基础和实验条件,使得分光光度法在测定元素的范围方面日益扩大.至今,这两种仪器分析方法仍然是大多数实验室中最常见的仪器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方法比较常见的仪器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红外光谱法(IR)、质谱法(MS)和色谱法(GC、HPLC)。
下面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
1.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元素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测定许多金属元素的浓度,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
然而,AAS 只适用于金属元素的分析,不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化学物质。
2. 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分析方法,用于测量物质的吸光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分析,可以测量样品的浓度、化学键的结构和化合物的稳定性。
UV-Vis具有灵敏度高、分辨率好和操作简便等优点。
3.红外光谱法(IR)可以用来确定化学物质的功能基团和结构。
这种方法测量物质对红外辐射的吸收情况,因为每个化学物质都有特定的吸收峰,所以可以根据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来推断化合物的结构。
IR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
4.质谱法(MS)是目前最常用的分子结构分析方法之一、质谱仪可以测量化合物离子的质量和相对丰度,从而确定化学物质的分子量和分子结构。
质谱法适用于分析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
5.色谱法(GC、HPLC)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分离和分析方法,用于分离复杂混合物中的化合物。
气相色谱法(GC)适用于分析气体和挥发性液体的化合物,液相色谱法(HPLC)适用于分析非挥发性化合物。
色谱法具有高分离效率、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
综上所述,不同的仪器分析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
例如,对于金属元素的分析,可以选择AAS;对于有机化合物的浓度测定,可以选择UV-Vis或HPLC;对于化合物结构的确定,可以选择IR或MS。
此外,对于复杂样品的分析,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的组合,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仪器分析知识点仪器分析是现代化学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利用各种仪器设备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或结构分析。
仪器分析知识点包括仪器分类、操作原理、常见仪器和技术应用等内容。
一、仪器分类根据分析原理和操作方法,仪器可以分为光谱仪器、色谱仪器、电化学仪器、质谱仪器、质量分析仪器等多种类型。
1. 光谱仪器:光谱仪器是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发射或散射特性,通过测量光的强度变化来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常见光谱仪器包括紫外-可见光谱仪、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等。
2. 色谱仪器:色谱仪器是通过物质溶解度、吸附性、分配系数等特性进行分离和分析的仪器。
常见色谱仪器包括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3. 电化学仪器:电化学仪器是利用物质在电场或电流作用下的电化学过程进行分析的仪器。
常见电化学仪器包括电解池、电化学电位计、电导仪等。
4. 质谱仪器:质谱仪器是通过将物质分子进行解离和碎裂,然后测量碎片的质量和相对丰度来分析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仪器。
常见质谱仪器包括质谱仪、飞行时间质谱仪、四极质谱仪等。
5. 质量分析仪器:质量分析仪器是利用物质分子的质量进行分析与鉴定的仪器。
常见质量分析仪器包括质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
二、操作原理不同的仪器有着不同的操作原理,下面以常见的光谱仪器和色谱仪器为例进行介绍。
1. 紫外-可见光谱仪的操作原理:紫外-可见光谱仪是通过将被测溶液或物质吸收或透射的光强度与波长进行测量,从而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其操作原理基于光的吸收定律和比尔定律。
2. 气相色谱仪的操作原理:气相色谱仪利用样品在固定填充物上的吸附和解吸特性进行物质分离和分析。
其操作原理是将样品蒸发为气态后进入色谱柱,样品在色谱柱中与固定相发生作用,从而实现物质分离。
三、常见仪器1. 光谱仪器:紫外-可见光谱仪、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等。
2. 色谱仪器: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3. 电化学仪器:电解池、电化学电位计、电导仪等。
绪论一、什么是仪器分析?仪器分析有哪些特点?(简答,必考题)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作为基础的一类分析方法,它的显著特征是以仪器作为分析测量的主要手段.1、灵敏度高,检出限量可降低。
如样品用量由化学分析的mL、mg级降低到仪器分析的g、L级,甚至更低。
适合于微量、痕量和超痕量成分的测定。
2、选择性好.很多的仪器分析方法可以通过选择或调整测定的条件,使共存的组分测定时,相互间不产生干扰。
3、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容易实现自动化。
4、相对误差较大.化学分析一般可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分分析,准确度较高,误差小于千分之几.多数仪器分析相对误差较大,一般为5%,不适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分分析。
5、需要价格比较昂贵的专用仪器。
二、仪器分析的分类光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和其他仪器分析方法。
三、仪器分析法的概念仪器分析法是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探求这些性质在分析过程中所产生的分析信号与物质的内在关系,进而对待测物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及动态分析的一类测定方法.四、仪器分析法的主要性能指标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检出限(浓度—相对检出限;质量—绝对检出限)五、选择分析方法的几种考虑仪器分析方法众多,对一个所要进行分析的对象,选择何种分析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您所分析的物质是元素?化合物?有机物?化合物结构剖析?2。
您对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要求如何?3。
您的样品量是多少?4。
您样品中待测物浓度大小范围是多少?5。
可能对待测物产生干扰的组份是什么?6.样品基体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如何?7.您有多少样品,要测定多少目标物?光谱分析法导论一、什么是光谱分析法以测量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引起原子、分子内部量子化能级之间的跃迁产生的发射、吸收、散射等波长与强度的变化关系为基础的光学分析法,称为光谱分析法——通过各种光谱分析仪器来完成分析测定——光谱分析仪器基本组成部分:信号发生系统,色散系统,检测系统,信号处理系统等.二、光谱的分类1、按产生光谱的物质类型:原子光谱(线状光谱)、分子光谱(带状光谱)、固体光谱2、按产生光谱方式:发射光谱、吸收光谱、散射光谱3、按光谱性质和形状:线状光谱、带状光谱、连续光谱三、光谱仪器的组成1、光源:要求:强度大(分析灵敏度高)、稳定(分析重现性好)按光源性质:连续光源:在较大范围提供连续波长的光源,氢灯、氘灯、钨灯等 线光源:提供特定波长的光源,金属蒸气灯(汞灯、钠蒸气灯)、空心阴极灯、激光等。
一.仪器分析的重要概念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测定时常常需要使用比较复杂的仪器。
1.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相比,有如下特点:(1)灵敏度高,检测下限可降低。
(2)选择性好(3)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易于实现自动化(4)相对误差较大(5)需要价格比较昂贵的专用仪器2.仪器分析的分类(1)光学分析法:基于电磁波作用于待测物质后产生的辐射信号或所引起的变化而建立的分析方法。
可分为非光谱法和光谱法两类。
非光谱法不是以光的波长为特征信号,而是通过测量光的某些其他性质,如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变化建立起来的方法。
光谱法则是以光的发射、吸收、散射和荧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方法(2)电化学分析法:根据物质在溶液中和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的方法(3)色谱分析法:根据混合物的各组分在互不相溶的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吸附能力、分配系数或其他亲和作用的差异而建立起的分离分析方法二.光分析仪器基本组件用来研究吸收、发射或荧光的电磁辐射的强度和波长的关系的仪器叫作光谱仪或分光光度计。
这类仪器一般包括5个基本单元:光源、单色器、样品容器、检测器和读出器件1.光源:有连续光源和线光源等,一般连续光源主要用于分子吸收光谱法,线光源用于荧光、原子吸收和Raman光谱法。
对光源的要求:输出功率大(灵敏度高)、稳定(重现性好)长的使用寿命。
激光:强度高、方向性和单色性好。
2.单色器:将“复合光”分开为一系列“单一”波长的“单色光”的器件。
理想的100%的单色光是不可能达到的,实际上只能获得具有一定“纯度”的单色光,即该“单色光具有一定的宽度(有效带宽)。
有效带宽越小,分析灵敏度越高、选择性越好、线性相关性也越好。
单色器构成:入射(出射)狭缝、准直镜、色散元件、聚焦透镜。
3.吸收池:盛放试样的吸收池由光透明材料制成。
在紫外光区工作时,采用石英材料;可见光区,则用硅酸盐玻璃;红外光区,则可根据不同波长范围选用不同材料的晶体制成吸收池的窗口4.检测器:光谱仪的检测器是一个光学换能器.光电转换器是将光辐射转化为可以测量的电信号的器件。
分析仪器方法类型光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热分析法、分析仪器联用技术。
光谱1.红外光谱仪的主要部件包括: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及记录系统。
2.红外光谱是基于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产生的。
3.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等都具有不连续的量子化能级,只有当某波长光波的能量与物质的基态和激发态的能量差相等时,才发生物质对某光波的吸收,也就是说物质对光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
4.红外光谱仪用能斯特灯与硅碳棒做光源。
5.在光谱法中,通常需要测定试样的光谱,根据其特征光谱的波长可以进行定性分析;而光谱的强度与物质含量有关,所以测量其强度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6.根据光谱产生的机理,光学光谱通常可分为:原子光谱,分子光谱。
7.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钨丝灯,氢灯或氘灯做光源。
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U V)朗博比尔定律-单色光成立,测定大部分无机和部分有机物。
紫外光源:氘灯,可见光源:钨丝灯定性描述:几组峰是几种物质,波长是物质种类原理:利用物质的分子或者离子对某一波长范围的光的吸收作用,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和结构的分析,所依据的光谱是分子或者离子吸收入射光特定波长的光而产生的光谱。
操作步骤:打开电源-预热(一般30分钟)-设定波长-模式选择-调零(将蒸馏水倒入比色皿-透射比打开盖子调为0,盖上盖子为100.吸光度相反。
连续几次)-模式调为吸光度(A)-润洗-上样-测定。
思考题:1.试简述产生吸收光谱的原因。
解:分子具有不同的特征能级,当分子从外界吸收能量后,就会发生相应的能级跃迁.同原子一样,分子吸收能量具有量子化特征.记录分子对电磁辐射的吸收程度与波长的关系就可以得到吸收光谱.2.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与可见分光光度计比较,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解:首先光源不同,紫外用氢灯或氘灯,而可见用钨灯,因为二者发出的光的波长范围不同.从单色器来说,如果用棱镜做单色器,则紫外必须使用石英棱镜,可见则石英棱镜或玻璃棱镜均可使用,而光栅则二者均可使用,这主要是由于玻璃能吸收紫外光的缘故.从吸收池来看,紫外只能使用石英吸收池,而可见则玻璃、石英均可使用,原因同上。
各种仪器分析及原理仪器分析是通过使用各种仪器设备来进行物质分析的一种方法。
不同的仪器有不同的原理和应用,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仪器及其原理。
一、光谱仪器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利用物质吸收可见光或紫外光的特性测定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原理是测定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
2.红外光谱仪:通过测量物质在红外辐射下的吸收或散射特性来确定物质的结构和组成。
原理是不同化学键振动或分子转动会引起特定波长的吸收。
3.质谱仪:通过将物质分子离子化,并根据它们的质量电荷比进行分析。
原理是通过加速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和速度来测量粒子的质量。
二、电化学仪器1.pH计:通过测量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变化来测定溶液的酸度或碱度。
原理是利用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在溶液中的电势差来计算酸碱度。
2.电位差计:用于测量两个电极之间电势差的仪器。
原理是通过测量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势差,来确定水溶液或其他溶液中的电离物质浓度。
3.电导仪:测量电解质溶液中电导率的仪器。
原理是通过测量电流在导体中的传导来计算电解质的浓度。
三、色谱仪器1.气相色谱仪:通过将混合物分离为组分,并利用物质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进行测定。
原理是利用气相中组分分配的不同,从而分离和测量混合物中的各种组分。
2.液相色谱仪:通过将混合物分离为组分,并利用物质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进行测定。
原理是利用液相中组分分配的不同,从而分离和测量混合物中的各种组分。
四、质谱仪质谱仪是一种用于分析样品中各种化学物质的仪器,它通过将样品中的化合物离子化,并根据它们在电磁场中的差异来分析。
原理是将离子加速到高速,通过电磁场的转向来分离出质量差异较大的粒子。
五、核磁共振仪核磁共振仪是一种用于分析样品结构的仪器,它利用核自旋在外部磁场中的共振吸收信号来测量样品的性质。
原理是通过给定外部磁场和射频辐射下,观察样品反馈的核磁共振信号,从而分析样品的结构和组成。
六、质量分析仪质量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样品中不同质量的分子的仪器。
各种仪器分析的原理及选择一、光谱仪器1.原理:光谱仪仪器可以将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束,然后测量每种波长的光的强度。
根据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等原理,可以定量测量样品的特定物质含量或质量分布。
2.选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适用于分析有机物、无机物及生物分子等,能够测量吸光度等参数。
-红外光谱仪:适用于分析有机物和一些无机物,能够测量样品的红外吸收谱图。
-X射线衍射仪:适用于分析晶体结构、晶体形态和物质的晶化度等,能够测量样品的X射线衍射谱图。
-质谱仪:适用于分析样品中各种化合物、元素及其分子结构,能够测量样品中化合物的质荷比。
-核磁共振仪:适用于分析样品的结构、组成和一些物理性质,能够测量样品的核磁共振谱图。
二、色谱仪器1.原理:色谱仪仪器基于样品中化合物的分布系数,通过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进行分离和迁移,用于分析和检测化合物。
2.选择:-气相色谱仪:适用于分析挥发性或蒸汽压较高的化合物,可以测定样品中的有机物、杂质和杂质含量。
-液相色谱仪:适用于溶解度较高的化合物或不挥发性化合物的分析,可以测定样品中的有机物、无机物、杂质和杂质含量。
-离子色谱仪:适用于分析离子类物质和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可以测定样品中的阴、阳离子及其含量。
-薄层色谱仪:适用于分析样品中的有机物和天然药物,可以测定样品中的有机物、杂质和杂质含量。
三、光波测量仪器1.原理:光波测量仪器是一类可以测量光波特性的仪器,包括波长计、强度计等,根据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性质,用于测定光波的相关参数。
2.选择:-波长计:适用于测量光的波长,可以测量样品中的光波长和频率。
-光强度计:适用于测量光的强度或功率,可以测量样品中的光强度或辐射功率。
-偏振计:适用于测量光的偏振状态,可以测量样品中的偏振角度。
-干涉仪:适用于测量光的相对相位差和干涉条纹,可以测量样品中的干涉效应。
四、电化学分析仪器1.原理:电化学分析仪器基于物质在电场或电子传递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反应过程,用电流、电压和电阻等电学参数测定和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实验室仪器分类
实验室仪器分类
实验室仪器是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从功能上来说,实验室仪器可以分为分析仪器、测试仪器和测量仪器三类,下面分别
介绍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一、分析仪器
分析仪器是指能够对物质进行分析、检测和鉴定的仪器。
常见的分析
仪器包括光谱仪、色谱仪、质谱仪、离子色谱仪、荧光光谱仪等。
这
些仪器可以对样品的成分、结构、性质等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是现
代化学和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二、测试仪器
测试仪器是指用于测定待测对象数量大小或质量状态的仪器,主要用
于保证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常见的测试仪器包括温度计、压力表、流量计、浓度计等。
这些仪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卫
生等领域。
三、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是指用于测量尺寸、形状、位置、轮廓、角度、速度等物理量的仪器。
常见的测量仪器包括卡尺、测微计、显微镜、量规、角度测量器等。
这些仪器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制造业、物理学研究和测试等领域。
总体来看,实验室仪器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高准确性等特点,不仅在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类型原理相关方法
光学分析通过测定电磁辐射的某些基本性
质(反射、折射、干涉、衍射、
散射和偏振等)的变化来分析待
测物质
折射法;干涉法;散射浊度
法;旋光法;X射线衍射法;电
子衍射法
光谱分析以光的吸收、发射和拉曼散射等
作用建立的分析方法,通过检测
光谱的波长和强度来进行分析
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
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
UV_VIS光谱法;红外吸收光谱
法;激光拉曼光谱法;核磁共
振波谱法;荧光光谱法;分子
荧光光度法;分子磷光光度
法;化学发光法
电化学分析通过物质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
及其变化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电导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电
解分析法;库仑分析法;伏安
法;极谱分析法
色谱分析利用待测物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
学特性的不同在线分离待测的混
合物,然后进行检测(在线)或
衍生后检测的仪器分析方法
气相色谱;薄层色谱;高效液
相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电
动色谱
电泳分析利用待测物质的电迁移特性的不
同在线分离待测的混合物,然后
进行在线检测
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
凝胶电泳;自由流电泳技术;
等点聚焦电泳;高效毛细管电
泳;双向凝胶电泳;DNA序列分
析仪;微流控芯片电泳
质谱分析依据待测物质的质量与电荷比的
不同来进行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用于定性、同位素分析、有机物
的结构分析和蛋白分析等
单聚焦质谱;双聚焦质谱;飞
行时间质谱;四极杆质谱
放射化学分析利用核衰变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
辐射来进行分析的方法同位素示踪法;放射分析法
热分析通过测定物质的某些性质如质量
、体积、热导或反应热与温度之
间的动态关系,可进行成分分
析,但多用在热力学、动力学和
化学反应机理等方面的研究
差热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
热重量法;测温滴定法
仪器分析的分类
仪器分析是多科学结合的技术,涉及范围和应用范围很广。
仪器分析有很多优点,包括自动化、智能化、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分析时间短、检测通量高、工作强度小等,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进行待测物质同步标定和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