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智理论创新
- 格式:ppt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3
40个发明原理TRIZ制造性解决技术问题的窍门阿奇舒勒对大量的专利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总结,提炼出了TRIZ中最重要的、具有普遍用途的这40个发明原理,别离是:一、分割;二、抽取;3、局部质量;4、非对称;五、归并;六、普遍性;7、嵌套;八、配重;九、预先反作用;10、预先作用;1一、预先应急方法;1二、等势原那么;13、逆向思维;14、曲面化;1五、动态化;1六、不足或逾额行动;17、一维变多维;1八、机械振动;1九、周期性动作;20、有效作用的持续性;2一、紧急行动;2二、变害为利;23、反馈;24、中介物;2五、自效劳;2六、复制;27、一次性用品;2八、机械系统的替代;2九、气体与液压结构;30、柔性外壳和薄膜;3一、多孔材料;3二、改变颜色;33、同质性;34、抛弃与再生;3五、物理/化学状态转变;3六、相变;37、热膨胀;3八、加速氧化;3九、惰性环境;40、复合材料等。
1.分割原那么a.将物体分成独立的部份。
b.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
c.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
例:货船分成同型的几个部份,必要时,可将船加长些或变短些.2.拆出原那么从物体中拆出"干扰'部份("干扰"特性)或相反,分出唯一需要的部份或需要的特性。
与上述把物体分成几个相同部份的技法相反,那个地址是要把物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份.例,一样小游艇的照明和其他用电是艇上发动机带动发电机供给的.为了停泊时能继续供电,要安装一个由内燃机传动的辅助发电机.发动机必然造成噪音和振动。
建议将发动,机和发电机分置于距游艇不远的两个容器里,用电缆连接.3.局部性质原那么a.从物体或外部介质(外部作用)的一致结构过渡到不一致结构。
b.物体的不同部份应当具有不同的功能c.物体的每一部份均应具有最适于它工作的条件。
例:为了防治矿山坑道里的粉尘,向工具(钻机和料车的工作机构)呈锥体状喷洒小水珠。
水珠愈小,除尘成效愈好.但小水珠容易形成雾,这使工作困难.解决方法:围绕小水珠锥体外层再造成一层大水珠。
萃智理论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简称,是前苏联科学家根里奇·阿奇舒勒通过对250万份发明专利的分析研究,总结归纳的一套发明创新理论。
翠智理论总结了企业产品发展进化的客观规律,提出了一系列分析、解决问题的具体流程和方法,指导人们创造性地解决实际科研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萃智理论被称为创新的“点金术”,曾一度在前苏联的军事、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
苏联解体后,萃智理论逐步传播到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萃智理论已经成为一套解决新产品开发实际问题的成熟理论和方法体系,在全世界广泛应用,创造出成千上万项重大发明,为知名企业取得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其中,韩国的三星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引入该理论后,在4年时间里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并对产品进行进化预测,建立专利保护,创新项目达到上百个,一跃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目前,萃智理论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并已逐步向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生物科学等其他领域渗透和扩展。
2008年4月,我国开始推行萃智理论,教育部部属高校、央企及广东、天提到萃智理论的应用,就不得不提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菱桂花公司”)。
在引进萃智理论之前,五菱桂花公司原有的创新能力较弱,曾面临着一系列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如何适应企业规模逐渐壮大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对企业创新提出的更高2012.012012.03发明与创新37萃智理论:创新“点金术”江东洲刘昊. All Rights Reserved.要求?怎样对甘蔗机械产品进行改进和技术创新?如何攻克急需解决的甘蔗收获机刀盘切割方式导致甘蔗破头率高、甘蔗收割机横送机构滞留甘蔗叶、剥叶机剥叶机构剥叶不干净等主要技术难题?2009年,“广西创新方法进百企行动计划”的启动为五菱桂花公司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契机。
自2009年始,由广西科协等实施的“广西创新方法进百企行动计划”计划用3至5年时间,对10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民营中小企业开展创新方法培训,协助企业研发人员利用创新方法知识库和专业软件进行创新问题的设计研究,推进萃智理论在企业的应用,帮助企业开发产品、创新技术、改善管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一. TRIZ(萃智)理论――创新的科学实践证明,一旦发现和掌握了发明创造的内在规律和原理,形成一种科学或者理论,那么实现创新就可以象求解数学题一样,变得有序可寻,富有可操作性和可预见性,创新质量和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1946年前苏联著名的发明家G. S. Altshuller提出了当前著名的创新理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其俄文缩写为TRIZ。
Altshuller及其合作者在大量专利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各种技术发展进化遵循的规律模式,以及解决各种工程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构建了TRIZ(萃智)理论。
可以说TRIZ(萃智)理论是人类已有科技知识与创新思维规律、方法的完美结合。
它是对人类创新活动规律和原理更深入和系统的揭示,为更好的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方法基础,是认识和推动人类创新活动的一个突破性成果。
二. TRIZ(萃智)理论核心思想和基本特征TRIZ(萃智)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无论是一个简单产品还是复杂的技术系统,其核心技术的发展都是遵循着客观的规律发展演变的,即具有客观的进化规律和模式。
其次,各种技术难题、冲突和矛盾的不断解决是推动这种进化过程的动力。
再就是技术系统发展的理想状态是用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数目的功能。
相对于传统的创新方法,TRIZ(萃智)理论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
它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快速确认和解决系统中存在的矛盾,而且它是基于技术的发展进化规律研究整个产品发展过程。
因此,运用TRIZ(萃智)理论可大大加快发明创造的进程,提升产品创新水平。
具体来说它可以帮助我们:1. 对问题情境进行系统的分析,快速发现问题本质,准确定义创新性问题和矛盾。
2. 对创新性问题或者矛盾提供更合理的解决方案和更好的创意。
3. 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思维,从更广的视角看待问题。
4. 基于技术系统进化规律准确确定探索方向,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开发新产品。
创新方法T R I Z萃智在德国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创新方法“TRIZ(萃智)”在德国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作者:张卫平转载1. TRIZ(萃智)体系简介(1)TRIZ(萃智)的理论基础①对创新规律的基本认识TRIZ(萃智)翻译成德文是Theorie des erfinderischen Probleml?觟sens,意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前苏联科学家阿苏尔在对20万个发明专利进行了研究,特别在对其中4万个他认为发明程度很高的专利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3个基本认识:·发明专利虽数目庞大,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应用了数目不多的一般性原理;·像社会系统一样,技术系统可以通过解决矛盾(Wderspruch)而得到发展。
因此,真正的创新是解决矛盾,妥协的解决方案最多只能算优化;·技术系统的进化遵循一定的模式和规律。
这就是说,技术系统的发展(在一定限度内)是可预测的。
阿苏尔以这3个基本认识为出发点,根据辩证法、认识论和系统论的思想,总结出了技术系统进化法则和构建在基本原理基础上的求解发明问题的技术、方法和工具体系,创立了TRIZ(萃智)。
②TRIZ(萃智)的核心概念TRIZ(萃智)的核心概念有两个: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
所谓技术矛盾,是指在一个技术系统中,当一个参数被改动时,另一个参数就变差,例如:发动机功率增大,但耗油量升高。
物理矛盾则是指同一个参数的两个互相对立的特性,如温度的冷与热;几何尺寸的长与短;硬度的软与硬等。
阿苏尔将问题分为常规问题与发明问题。
所谓问题,就是技术系统的初始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存在距离。
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使技术系统的初始状态通过一个步骤或多个步骤的变换实现或接近理想状态的过程。
如果实现变换的所有步骤都已知,则要解决的问题属常规问题;若至少有一个步骤未知,则该问题属发明问题。
创新方法“TRIZ(萃智)”在德国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作者:张卫平转载1. TRIZ(萃智)体系简介(1)TRIZ(萃智)的理论基础①对创新规律的基本认识TRIZ(萃智)翻译成德文是Theorie des erfinderischen Probleml?觟sens,意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前苏联科学家阿苏尔在对20万个发明专利进行了研究,特别在对其中4万个他认为发明程度很高的专利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3个基本认识:·发明专利虽数目庞大,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应用了数目不多的一般性原理;·像社会系统一样,技术系统可以通过解决矛盾(Wderspruch)而得到发展。
因此,真正的创新是解决矛盾,妥协的解决方案最多只能算优化;·技术系统的进化遵循一定的模式和规律。
这就是说,技术系统的发展(在一定限度内)是可预测的。
阿苏尔以这3个基本认识为出发点,根据辩证法、认识论和系统论的思想,总结出了技术系统进化法则和构建在基本原理基础上的求解发明问题的技术、方法和工具体系,创立了TRIZ(萃智)。
②TRIZ(萃智)的核心概念TRIZ(萃智)的核心概念有两个: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
所谓技术矛盾,是指在一个技术系统中,当一个参数被改动时,另一个参数就变差,例如:发动机功率增大,但耗油量升高。
物理矛盾则是指同一个参数的两个互相对立的特性,如温度的冷与热;几何尺寸的长与短;硬度的软与硬等。
阿苏尔将问题分为常规问题与发明问题。
所谓问题,就是技术系统的初始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存在距离。
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使技术系统的初始状态通过一个步骤或多个步骤的变换实现或接近理想状态的过程。
如果实现变换的所有步骤都已知,则要解决的问题属常规问题;若至少有一个步骤未知,则该问题属发明问题。
阿苏尔将他研究过的20万个发明专利所涉及的发明问题分成五类:第一类(32%):利用已知方法继续发展现有技术系统(例如:增加壁的厚度以提高强度)。
萃智(TRIZ)创新理论简介萃智(TRIZ)是从全世界200多万件高水平的发明专利中总结提炼的一整套解决发明难题的分析方法、分析工具、发明原理、解题模型、标准解法等系统工具与方法,完全改变了过去研发工作中靠千百次的反复试验,或靠专家的灵感突发而解决问题的方式。
萃智(TRIZ)提供给发明者一个清晰的发明创新路线图。
根据国内外大量的企业学习应用萃智(TRIZ)的实践结果,一个掌握萃智(TRIZ)理论的科技人员与不掌握萃智(TRIZ)的科技人员比较其发明创新能力提高6至10倍。
科技人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学习萃智(TRIZ)理论,可以由普通的专业人员突变成为一个新型的创新发明技术精英,大大提升人的价值,可为企业创造极大的效益。
TRIZ的含义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其拼写是由“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俄语含义的单词首字母(Teoriya Resheniya Izobretatelskikh Zadatch)组成,在欧美国家也可缩写为TIPS。
TRIZ理论是由前苏联发明家阿利赫舒列尔(G. S. Altshuller)在1946年创立的, Altshuller也被尊称为TRIZ之父。
1946年,Altshuller开始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研究工作。
当时Altshuller在前苏联里海海军的专利局工作,在处理世界各国著名的发明专利过程中,他总是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当人们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时,是否有可遵循的科学方法和法则,从而能迅速地实现新的发明创造或解决技术难题呢?答案是肯定的!Altshuller发现任何领域的产品改进、技术的变革、创新和生物系统一样,都存在产生、生长、成熟、衰老、灭亡,是有规律可循的。
人们如果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能动地进行产品设计并能预测产品的未来趋势。
以后数十年中,Altshuller穷其毕生的精力致力于TRIZ理论的研究和完善。
技术创新方法TRIZ理论简介人们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时,是否有可遵循的科学方法和法则,从而能迅速地实现新的发明创造或解决技术难题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TRIZ理论(萃智)。
TIRZ(萃智)是由前苏联发明家G. S. Altshuller在1946年创立的,Altshuller发现任何领域的产品改进、技术的变革、创新和生物系统一样,都存在产生、生长、成熟、衰老、灭亡的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
人们如果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能动地进行产品设计并能预测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
以后数十年中,Altshuller穷其毕生的精力致力于TRIZ(萃智)理论的研究和完善。
在他的领导下,前苏联的数十家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组成了TRIZ(萃智)的研究团体,分析了世界近250万份高水平的发明专利,总结出各种技术发展进化遵循的规律模式,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建立一个由解决技术问题,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并综合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建立起TRIZ(萃智)理论体系。
相对于传统的创新方法,比如试错法,头脑风暴法等,TRIZ(萃智)理论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
它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着力于澄清和强调系统中存在的矛盾,而不是逃避矛盾,其目标是完全解决矛盾,获得最终的理想解,而不是采取折衷或者妥协的做法,而且它是基于技术的发展演化规律研究整个设计与开发过程,而不再是随机的行为。
实践证明,运用TRIZ(萃智)理论,可大大加快人们创造发明的进程而且能得到高质量的创新产品。
它能够帮助我们系统的分析问题情境,快速发现问题本质或者矛盾,它能够准确确定问题探索方向,不会错过各种可能,而且它能够帮助我们突破思维障碍,打破思维定势,以新的视觉分析问题,进行逻辑性和非逻辑性的系统思维,还能根据技术进化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帮助我们开发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学习TRIZ(萃智)理论,加强研究所创新能力建设洪学海转载前苏联阿奇舒勒认为,创新是有规律的,创新是可以设计的,并提出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即TRIZ(萃智)理论(“萃智”理论,Tips for innovation problem solving俄语缩写)。
TRIZ(萃智)由阿奇舒勒(G. S. Altshuller)在1946年创立,动用了1500人年的工作量,根据对世界各国250万份高水平发明专利的系统分析,提出了一套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创新方法。
在20世纪80年代,TRIZ(萃智)是属于前苏联的国家秘密,在苏联的军事、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苏联解体后,大批TRIZ(萃智)研究者移居美国等西方国家,TRIZ(萃智)的研究与实践迅速普及和发展,在全世界广泛应用。
如今,TRIZ(萃智)理论用于解决新产品开发的实际问题,每年创造出成千上万的发明专利,为全球各大知名企业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TRIZ(萃智)的概念及其与创新活动的关系1、什么是TRIZ(萃智)?所有技术系统的进化都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而TRIZ(萃智)就是对这一规律的理论总结和工具性开发。
国际著名的TRIZ(萃智)专家Savransky博士认为,TRIZ(萃智)是基于知识的、面向人的解决发明问题的系统化方法学。
Savransky博士认为,TRIZ(萃智)包涵了四个方面的含义:(1)TRIZ(萃智)是基于知识的方法,它通过大量采用自然科学及工程中的效应知识,充分利用出现问题领域的知识。
(2)TRIZ(萃智)是面向人的方法。
TRIZ(萃智)中的启发式方法是面向设计者的,其理论本身是基于将系统分解为子系统,区分有益及有害功能的实践,这些分解取决于问题及环境,本身具有随机性。
计算机软件仅起到支持作用,而不是完全代替设计者,需要为处理这些随机问题的设计者提供方法与工具。
(3)TRIZ(萃智)是系统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化的、能方便应用已有知识的过程。
(创新管理)创新方法TRIZ(萃智)在德国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创新方法“TRIZ(萃智)”于德国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作者:张卫平转载1.TRIZ(萃智)体系简介(1)TRIZ(萃智)的理论基础①对创新规律的基本认识TRIZ(萃智)翻译成德文是TheoriedeserfinderischenProbleml?觟sens,意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前苏联科学家阿苏尔于对20万个发明专利进行了研究,特别于对其中4万个他认为发明程度很高的专利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3个基本认识:·发明专利虽数目庞大,但有壹个共同点,就是应用了数目不多的壹般性原理;·像社会系统壹样,技术系统能够通过解决矛盾(Wderspruch)而得到发展。
因此,真正的创新是解决矛盾,妥协的解决方案最多只能算优化;·技术系统的进化遵循壹定的模式和规律。
这就是说,技术系统的发展(于壹定限度内)是可预测的。
阿苏尔以这3个基本认识为出发点,根据辩证法、认识论和系统论的思想,总结出了技术系统进化法则和构建于基本原理基础上的求解发明问题的技术、方法和工具体系,创立了TRIZ(萃智)。
②TRIZ(萃智)的核心概念TRIZ(萃智)的核心概念有俩个: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
所谓技术矛盾,是指于壹个技术系统中,当壹个参数被改动时,另壹个参数就变差,例如:发动机功率增大,但耗油量升高。
物理矛盾则是指同壹个参数的俩个互相对立的特性,如温度的冷和热;几何尺寸的长和短;硬度的软和硬等。
阿苏尔将问题分为常规问题和发明问题。
所谓问题,就是技术系统的初始状态和理想状态之间存于距离。
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使技术系统的初始状态通过壹个步骤或多个步骤的变换实现或接近理想状态的过程。
如果实现变换的所有步骤均已知,则要解决的问题属常规问题;若至少有壹个步骤未知,则该问题属发明问题。
阿苏尔将他研究过的20万个发明专利所涉及的发明问题分成五类:第壹类(32%):利用已知方法继续发展现有技术系统(例如:增加壁的厚度以提高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