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工程质量鉴定程序及标准(含表格)
- 格式:pdf
- 大小:415.64 KB
- 文档页数:70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水运工程质量鉴定工作程序及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布日期】2012.11.26•【字号】苏交规[2012]8号•【施行日期】2012.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水运工程质量鉴定工作程序及标准》的通知(苏交规〔2012〕8号)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水运工程质量鉴定工作,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交通运输部《水运工程质量监督规定》、《航道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办法》、《港口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等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我厅制定了《江苏省水运工程质量鉴定工作程序及标准》,经第58次厅务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2年12月31日施行。
特此通知。
附件:《江苏省水运工程质量鉴定工作程序及标准》。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2012年11月26日江苏省水运工程质量鉴定工作程序及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水运工程质量鉴定工作,加强水运工程质量管理,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交通运输部《水运工程质量监督规定》、《航道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办法》和《港口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等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程序及标准。
第二条本程序及标准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除长江航道的航道工程以外的新建、改建和扩建水运工程的质量鉴定工作。
水运养护工程可以参照本程序及标准执行。
第三条水运工程质量鉴定由水运工程建设项目的交通运输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以下简称质监机构)组织实施。
第四条水运工程质量鉴定分为交工质量鉴定和竣工质量评定两个阶段。
第五条水运工程质量鉴定的依据:(一)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二)建设项目的批准、核准、备案文件;(三)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设计变更以及概算调整等批复文件;(四)主要设备技术规格书或者说明书;(五)招标文件以及合同文本;(六)项目质监机构监督过程中有关质量的监督检查、检测资料。
根据交通部(水运工程质量监督暂行规定)(交工发[1993]1060号)、(交通部港口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办法)(交基发[1995]155号)、(内河航运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办法)(交基发[1996]911号)的精神、(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实施细则)(浙交[1996]339号)的规定和多年实际操作经验,为规范我省水运工程监督工作更符合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特制定浙江省水运工程交工质量鉴定、竣工质量检验程序。
一、交工鉴定1.办理交工鉴定的手续及条件a. 建设单位填写《交通建设工程交工质量鉴定申请书》并报送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总结和监理单位评估资料,送到主管质监站。
b. 施工单位竣工资料齐全。
c. 具备《验收办法》规定的交工条件,已按各单项工程合同完成施工图要求的内容。
2. 主管质监站交工质量鉴定前的准备由主管质监站发交工质量鉴定会通知,主持交工鉴定会全过程,建设四方必须派员参加,并邀请建设主管单位代表参加。
通知内容明确报到日期、地点、以及会议时间(根据工程大小、检测工作量大小来定,一般外业一天、资料审查一天、开会半天。
外业有可能要拖长,如疏浚工程横断面水深测量)并请建设单位承办会务工作,组织准备外业检测的仪器、工具、配合人员(见表)。
主管质监站准备各类相关检测用表,汇总表以及相关的其他表格,携带较先进的检测仪器。
3. 交工质量鉴定会内容a. 报到后开预备会,由主管质监站召集建设四方等,成立交工质量鉴定小组,确定检测的分组,人员配备,仪器、工具分配;进行抽查检测数量的确定(协商与抽签相结合)。
b. 根据各检测组对外业检测资料的整理和竣工资料的全面审核;对分项、分部工程评分。
c. 各检测组向鉴定小组汇报检测情况、审查资料情况、分项、分部工程评分情况。
d. 对观感质量进行讨论与评分,对工程缺陷、整改意见进行讨论。
e. 完成交工鉴定报告初稿。
f. 向建设四方通报鉴定工作情况(检测结果,分部、单位工程评定,观感质量评分)读交工鉴定报告内容。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水运工程质量鉴定工作程序及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布日期】2012.11.26•【字号】苏交规[2012]8号•【施行日期】2012.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水运工程质量鉴定工作程序及标准》的通知(苏交规〔2012〕8号)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水运工程质量鉴定工作,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交通运输部《水运工程质量监督规定》、《航道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办法》、《港口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等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我厅制定了《江苏省水运工程质量鉴定工作程序及标准》,经第58次厅务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2年12月31日施行。
特此通知。
附件:《江苏省水运工程质量鉴定工作程序及标准》。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2012年11月26日江苏省水运工程质量鉴定工作程序及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水运工程质量鉴定工作,加强水运工程质量管理,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交通运输部《水运工程质量监督规定》、《航道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办法》和《港口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等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程序及标准。
第二条本程序及标准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除长江航道的航道工程以外的新建、改建和扩建水运工程的质量鉴定工作。
水运养护工程可以参照本程序及标准执行。
第三条水运工程质量鉴定由水运工程建设项目的交通运输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以下简称质监机构)组织实施。
第四条水运工程质量鉴定分为交工质量鉴定和竣工质量评定两个阶段。
第五条水运工程质量鉴定的依据:(一)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二)建设项目的批准、核准、备案文件;(三)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设计变更以及概算调整等批复文件;(四)主要设备技术规格书或者说明书;(五)招标文件以及合同文本;(六)项目质监机构监督过程中有关质量的监督检查、检测资料。
第4篇 码头与岸壁工程质量检验4。
1 基本规定4。
1.0。
1 码头与岸壁工程的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可按表4.1。
0。
1-1~表4.1.0.1—5规定划分.当工程内容与表列项目不一致时,可根据结构特点进行调整。
高桩码头与岸壁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 表4。
1.0。
1-1注:当接岸结构为板桩式结构时,序号4的分项工程应增加板桩、斜顶桩沉桩等.重力式码头与岸壁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 表4。
1.0。
1—2板桩码头与岸壁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表4。
1。
0.1—3斜坡码头和浮码头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表4.1.0.1—54.2 码头与岸壁工程总体4.2。
0.1 码头和岸壁工程整体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0。
1-1和表4。
2.0.1-2的规定。
重力式、高桩、板桩码头整体尺度允许偏差表4.2.0.1—1注:L为码头设计长度,B为码头设计宽度,b为板桩宽度,单位为mm。
斜坡码头和浮码头整体尺度允许偏差(mm)表4.2。
0。
1—24.2。
0。
2 码头和岸壁工程的观感质量应按表4。
2。
0。
2的规定进行检查评价,综合得分率不应低于80%。
4。
3 基槽与岸坡开挖工程4。
3。
1一般规定4.3.1。
1 码头基槽与岸坡开挖分项工程的检验批宜按施工段划分,每段的长度不宜大于200m.墩式结构应按设计单元划分。
4。
3.1.2 水下基槽开挖后应及时抛填.4。
3.2 水下基槽开挖主要检验项目4.3。
2.1基槽开挖至设计标高时,应对土质进行核对.槽底土质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并观察检查。
一般检验项目4。
3。
2。
2基槽开挖的平面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断面尺寸不应小于设计规定.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断面测量资料.4.3.2。
3水下基槽开挖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
3.2.3—1和表4。
3。
2.3-2的规定。
岩石地基水下爆破开挖基槽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方法表4。
江苏省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程序及标准(征求意见稿)第一章工程质量监督申请与受理程序第二章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程序及标准第三章工程质量鉴定(评定)工作程序及标准第四章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程序附件有关文书范本《江苏省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程序及标准》一、总体思路按照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工程质量监督局“四化”建设要求,在工程质量监督任务繁重、人手有限的情况下,解放思想,开拓思路,推行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突出政府监督的宏观管理职能,实现质监工作“三个转变”,即监督重心由工程实体向管理行为转变;由注重微观监督向宏观监督转变;由注重技术向行政执法转变,有针对性地解决质量监督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使监督工作的开展更加有章可循,有序运作。
二、主要目标1、规范监督工作程序,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监督,明确监督检查人员职能权限,在职权范围内行使监督执法职能,做到不越位、不缺位。
2、规范监督工作标准,统一量化监督执法工作标准,保证监督执法公正公开,提高文明执法水平,在有效指导各参建单位参建行为的同时,更便于各参建单位对监督执法行为进行监督。
3、规范监督基础工作,提出监督工作文书范本和检查记录的格式、目录,做到内容全面,结果量化统一,便于汇总、统计、分析,提高质量分析建议的科学性和指导性,体现监督检查的严肃性和鉴定检测的客观性,树立监督部门权威性。
三、具体内容说明1、关于监督申请及受理(1)明确监督申请材料的内容和要求,通过监督人员对照填写审查意见表,保证申请材料的完整、齐全。
(2)根据有关规定,制定了质量监督工作计划范本,提出了常规工程的监督组织、监督内容、监督重点、监督方式、监督检查计划和监督检查控制点。
(3)初步提出了质量监督交底的工作要求和主要内容。
2、关于质量监督检查(1)按照质量监督机构对具体项目监督工作“体现全过程、全方位,但不是全天候、全覆盖”的总体把握,确定以抽查的工作方式进行督查,明确了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三种主要形式:综合督查、专项督查、飞行检查以及具体程序和工作标准。
工程测量控制点验收记录表K.2.0.2-1施工单位:验收日期:年月日施工测量基线和水准点验收记录表K.2.0.2-2施工单位:验收日期:年月日457材料汇总表(通用)表K.3.0.3-1原材料(构配件)进场验收记录(通用)表K.3.0.3-2设备开箱检查记录表K.3.0.3-3水泥出厂质量证明和检验报告汇总表表K.4.0.1-1汇总单位:审核:制表:年月日报告编号:报告编号:碎石(卵石)检验报告表K.4.0.2-2报告编号:减水剂检验报告表K.4.0.3-1 报告编号:泵送剂检验报告表K.4.0.3-2报告编号:试验单位(盖章):批准:审核:试验:粉煤灰检验报告表K.4.0.4报告编号:试验单位(盖章):批准:审核:试验:水质检验报告表K.4.0.5报告编号:试验单位(盖章):批准:审核:试验:钢筋(钢材)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汇总表表K.4.0.6-1汇总单位:审核:制表:年月日钢筋力学工艺性能及化学成分检验报告表K.4.0.6-2报告编号:试验单位(盖章):批准:审核:试验: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检验报告表K.4.0.6-3 报告编号:试验单位(盖章):批准:审核:试验: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检验报告表K.4.0.6-4 报告编号:试验单位(盖章):批准:审核:试验:钢材检验报告表K.4.0.7报告编号:试验单位(盖章):批准:审核:试验: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检验报告表K.4.0.8-1 报告编号:试验单位(盖章):批准:审核:试验:高强度螺栓检验报告表K.4.0.8-2 报告编号:试验单位(盖章):批准:审核:试验:报告编号:试验单位(盖章):批准:审核:试验:报告编号:试验单位(盖章):批准:审核:试验:报告编号:试验单位(盖章):批准:审核:试验:石灰检验报告表K.4.0.12报告编号:试验单位(盖章):批准:审核:试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表K.5.0.1-1报告编号:试验单位(盖章):批准:审核:试验:砂浆配合比设计报告表K.5.0.1-2 报告编号:试验单位(盖章):批准:审核:试验: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现场检验报告汇总表表K.5.0.2-1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试验单位(盖章):技术负责人:审核:制表:482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检验报告表K.5.0.2-2报告编号:试验单位(盖章):批准:审核:试验:水泥砂浆抗压强度检验报告表K.5.0.3报告编号:试验单位(盖章):批准:审核:试验:混凝土抗冻检验报告表K.5.0.4报告编号:试验单位(盖章):批准:审核:试验:报告编号:报告编号:试验单位(盖章):批准:审核:试验:混凝土联锁块检验报告表K.5.0.6报告编号:试验单位(盖章):批准:审核:试验:混凝土强度评定表表K.5.0.7-1施工单位(盖章):审核:统计:年月日混凝土强度统计表表K.5.0.7-2施工单位(盖章):审核:统计:年月日混凝土氯离子总含量评估报告表K.5.0.8试验单位(盖章):批准:审核:评估:高性能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检验报告表K.5.0.9报告编号:试验单位(盖章):批准:审核:试验:钢筋焊接力学及工艺性能检验报告表K.5.0.10-1报告编号:试验单位(盖章):批准:审核:试验: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单向拉伸性能检验报告表K.5.0.10-2 报告编号:试验单位(盖章):批准:审核:试验:冷拉钢筋力学及工艺性能检验报告表K.5.0.11试验单位(盖章):批准:审核:试验:超声波探伤检验报告表K.5.0.12-1试验单位(盖章):批准:审核:试验:X射线检验报告表K.5.0.12-2试验单位(盖章):批准:审核:试验:土压实度检验报告汇总表表K.5.0.13-1汇总单位:审核:制表:年月日试验单位(盖章):批准:审核:试验:报告编号:试验单位(盖章):批准:审核:试验:稳定土配合比设计报告表K.5.0.14试验单位(盖章):批准:审核:试验: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检验报告表K.5.0.15试验单位(盖章):批准:审核:试验:混凝土构件出厂合格证表K.6.0.1-1合格证编号:出厂日期:年月日生产单位(盖章):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钢构件出厂合格证表K.6.0.1-2合格证编号:出厂日期:年月日生产单位(盖章):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记录汇总表表K.7.0.1 工程名称:审核人:汇总人:。
表B.0.0.1注:①对于不划分检验批的分项工程,可直接采用本表。
②对于实测数据较多的项目,可附施工综合记录(基槽开挖)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表表B.0.0.1注:①对于不划分检验批的分项工程,可直接采用本表。
②对于实测数据较多的项目,可附施工综合记录(土石方回填)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表表B.0.0.1注:①对于不划分检验批的分项工程,可直接采用本表。
②对于实测数据较多的项目,可附施工综合记录注:①对于不划分检验批的分项工程,可直接采用本表。
②对于实测数据较多的项目,可附施工综合记录注:①对于不划分检验批的分项工程,可直接采用本表。
②对于实测数据较多的项目,可附施工综合记录(填砂挤淤)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表表B.0.0.1注:①对于不划分检验批的分项工程,可直接采用本表。
②对于实测数据较多的项目,可附施工综合记录(抛石基础)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表表B.0.0.1注:①对于不划分检验批的分项工程,可直接采用本表。
②对于实测数据较多的项目,可附施工综合记录(现浇混凝土基础)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表表B.0.0.1注:①对于不划分检验批的分项工程,可直接采用本表。
②对于实测数据较多的项目,可附施工综合记录(散抛石压载软体排缝制)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表表B.0.0.1注:① L为软体排幅长,单位mm;② B为软体排幅宽,单位mm。
(散抛石压载软体排铺设)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表表B.0.0.1注:①B为设计搭接宽度,单位mm;②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000mm。
(系结压载软体排(护底)缝制)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表表B.0.0.1注:① L1为软体排幅长,B为软体排幅宽,L2为充填袋或砂肋长度。
单位mm;(系结压载软体排(护底)铺设)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表表B.0.0.1注: B为设计搭接宽度,单位mm。
(铺石压载软体排(护滩)缝制)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表表B.0.0.1注:① L为软体排幅长,单位mm;② B为软体排幅宽,单位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