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二
2.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起因:丁氏挖井,说得到了一个人。 经过:别人听到之后传播。 结果:宋君派人调查,得知真相。 此文记叙了宋国的丁家挖井得到了一个劳动力被误传为从 井中挖出了一个人的故事。
学习任务三
(三)积累文言知识。 理解和积累此课重点文言知识。 (1)重点实词
学习任务一
(1)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 他下凡之行的目的是想知道自己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一 上来就问众神之首的雕像,既有好奇试探,也有争锋主神的盲目 自信。 (2)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笑着问”,是轻慢的笑、窃喜的笑,众神之首和他的妻子 也不过如此,赫耳墨斯虚荣自负的形象跃然纸上。
①家无井而出溉汲(溉汲: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 汲,从井里取水。)
②及家穿井 (及:待,等到。) ③国人道之 (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道:讲述)
学习任务三
(2)一词多义
之 闻之于宋君(代词,这件事) 得一人之使(助词,的)
闻 有闻而传之者(动词,知道、听说) 闻之于宋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文章体裁
寓言是以劝谕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一种文学体裁。其 篇幅一般比较短小,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 或其他事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 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 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
文学常识
《伊索寓言》相传为伊索所著的寓言集,共收录有300多则 寓言,内容大多与动物有关。书中讲述的故事简短精练,刻画出 来的形象鲜明生动,每则故事都蕴含哲理,或揭露和批判社会矛 盾,或抒发对人生的领悟,或总结日常生活经验。《伊索寓言》 对后代欧洲寓言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是西方寓言文学的典 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