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5
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原文
(一)蝉与桃树
一只蝉在一棵桃树上找到了一个舒适的窝,在每天受宠的状态下,它
对桃树以及周围的环境非常满意,于是决定一辈子都待在这里。
半个月后,可怜的蝉开始感到有点窝火,曾经的美好梦想已经开始变
得虚幻,它知道只有自己靠自己才能拥有一个空间,探索另一方天地。
于是它振翅而飞,不再回头。
(二)智慧老人与狐狸
曾经有位智慧老人,拥有一座山庄,夜间他会站在山头欣赏繁星点点,尤其是最闪亮的繁星,老人仿佛能听到它们沾沾自喜的歌声,他也开
心得像孩子一般。
这时,一只狐狸蹦了出来,问老人,“你为什么会如此开心?”老人抬
头看了狐狸一眼,微笑着对它说:“繁星之所以闪亮,全在于它们并不
在乎别人尊重它们多少,只要无论任何情况下,它们都能照耀另一边
的天空。
”
(三)老虎与狗
有一只老虎被困在一座深渊中,它无力地嚎叫天下,只希望有一个能
够解救它的人。
这时,一只小狗突然出现在渊边,它站在老虎面前,对它说:“别担心,你一定会有人来救你的,也许不是马上,但是别忘了,只要相信,你
最终会获得释放。
”老虎听了狗的话,眼中的绝望瞬间消失,它抬起头,
深吸一口气,决定坚持到有人来救它为止,最终被救了出去。
(四)蚂蚁与长颈鹿
有一群蚂蚁,他们正在寻找一种可以让他们看到远方景色的办法,他
们把长颈鹿当成他们的朋友,希望它可以把它们捆在自己的脖子上,
以便看清远处风景。
长颈鹿不仅答应了他们的要求,还很乐意帮助,它把蚂蚁们捆着脖子,慢慢地在旷野上行走,每次都可以让蚂蚁们看到不同的景色和景象,
蚂蚁们开心得就像站在山顶上一样,尽情欣赏风景。
伊索寓言名篇原文及寓意1、狐狸和葡萄在一个炎热的夏日,一只狐狸走过一个果园,它停在了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
它从早上到现在一点儿东西也没吃呢!狐狸想:“我正口渴呢。
”于是他后退了几步,向前一冲,跳起来,却无法够到葡萄。
狐狸后退了几步继续试着够葡萄。
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得到葡萄。
狐狸试了又试,都没有成功。
最后,它决定放弃,它昂起头,边走边说:“我敢肯定它是酸的。
”正要摘葡萄的孔雀说:“既然是酸的那就不吃了。
”孔雀又告诉了准备摘葡萄的长颈鹿,长颈鹿没有摘,长颈鹿告诉了树上的猴子,猴子说:“我才不信呢,我种的葡萄我不知道吗?肯定是甜的。
”猴子说着便摘了一串吃了起来。
这就是说,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
2、狼与鹭鸶狼误吞下了一块骨头,十分难受,四处奔走,寻访医生。
他遇见了鹭鸶,谈定酬金请他取出骨头,鹭鸶把自己的头伸进狼的喉咙里,叼出了骨头,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
狼回答说:“喂,朋友,你能从狼嘴里平安无事地收回头来,难道还不满足,怎么还要讲报酬?”寓意这寓言说明,帮助坏人,并向坏人索取应得的报酬,就是没有认识到坏人不讲信用的本质。
这故事说明,对坏人行善的报酬,就是认识坏人不讲信用的本质。
3、小男孩与蝎子有个小孩在城墙前捉蚱蜢,一会儿就捉了许多。
忽然看见一只蝎子,他以为也是蚱蜢,便着两手去捕捉他。
蝎子举起他的毒刺,说道:“来吧,如果你真敢这样做,就连你捉的蚱蜢也会统统失掉。
”小孩听罢就跑了,蝎子很得意。
过了一会儿小孩又回来了,拿出一个长长的夹子,轻佻的夹住蝎子的尾巴,小孩蹦蹦跳跳的跑回家给妈妈看他今天的收获,妈妈很高兴,中午弄了一盘油炸蝎子给孩子吃。
寓意:这故事本来是告诫人们,要分辨清好人和坏人,区别对待他们。
可也要看谁势力大,小蝎子跟人较劲这不是找死呢吗。
4、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他如何挣扎仍没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
公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这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觉得机会来了,心中暗喜,马上镇静下来,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他痛饮。
语文七年级上册22寓言四则
1.猴子偷桃
有一只猴子,它时常到树上摘桃子吃。
一天它看见桃子特别甜美,于
是把它们全都装进袋子里,就说:“今天我不想去摘了,我可以把它带
回家去了!”结果,它没等到走多远,就被林主发现了,林主便怒气冲
冲地惩罚它,把它的所有桃子全都拿过来划分给猴子们去品尝。
2.老鼠开会
有四只老鼠结伙把一大筐白豆带回家。
其中一只突然悬了个手指:“咱
们明天中午在这里开会,叫大家来分这些豆子!”于是,它们们都散去了,心想:明天就能吃到白豆了!结果,它们第二天早上来到现场,
就只剩下空空如也!原来,它们之前把筐子留在了那里,可是晚上里
就被别的老鼠给偷走了!
3.狐狸和鸡
一只狐狸对一只母鸡发出了诱惑,说:“这里有一片青草地,有没有兴
趣一起去看看?”母鸡想了一会儿,觉得这种机会也不多,也没有害怕,就答应了去。
可是,当它们到达青草地的时候,狐狸仓皇地跳入大草
丛里,把那只母鸡叼到嘴里!
4.麻雀抢食
有一群麻雀,每天都去寻找食物。
他们在田野里发现了一大簇玉米,
都忙着想抢占优先拥有它。
结果,结果一只比较叼的麻雀抢了,其他的也一股脑儿地追了上去,结果整个簇的玉米全都给抢光了!。
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教案设计精选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这里作者为大家分享了8篇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教案设计,希望在寓言四则教案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教案设计篇一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有关寓言的基本知识。
2.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3.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概括寓意。
教学重难点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概括寓意。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用具体形象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选讲《伊索寓言》中的故事--《驴与愚蠢的狼》导入。
同学们,这个饶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的出处大家知道吗?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伊索寓言》。
那么,谁还能讲出这部古希腊寓言汇编中的故事呢?(学生讲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伊索寓言》中的两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
请同学们从阅读提示中圈点出有关寓言和《伊索寓言》的知识要点。
课堂实录一、文学常识简介。
【设计意图:了解《伊索寓言》的特点,养成阅读名著的习惯。
】1.寓言。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
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
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
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二、学习《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设计意图:理解寓意,引导学生明白爱慕虚荣的危害。
】1.查阅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1)正确朗读下列生字。
赫拉( ) 宙斯( ) 庇护( ) 粘住( )(2)掌握词义:庇护:袒护,保护。
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笔记
第一则:寓言《带你去海边》
该故事讲述了一只蜜蜂带领一只小蚂蚁去海边分享美丽景色的故事,小蚂蚁坚持自己能够完成带领蜜蜂去海边的行程,最后极其艰难地把尾巴和蜜蜂系在一起,用自己的工夫,推着蜜蜂到达了海边。
让蜜蜂体会到了被美景所折服的感觉,这则寓言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就算是微小的力量,也能够发挥出惊人的效果。
一个刻苦努力,百折不挠的人,最终能够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去征服最美丽的景观,收获成功的喜悦。
第二则:寓言《耐心的螃蟹》
该故事讲述了一只大螃蟹和一只小鱼的故事,小鱼急着要过河,可惜身材太小,不能控制水流。
给了大螃蟹一个好主意,大螃蟹接受了小鱼的好意,让它钻到头和身子的缝隙中,搭乘大螃蟹的身上,最终小鱼乘坐大螃蟹游到了河对岸。
这则寓言提醒我们:要有耐心、团结合作,用心去倾听、学习,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就。
互相配合,增强彼此信任,实现共同的梦想。
第三则:寓言《心服口服》
该故事讲述了一只鹰和一只熊的故事,鹰喉咙僵硬而无法说话,于是鹰把他的困境告诉了熊,熊建议使熊暗中跟随鹰,从而可以完成鹰要过的每一关,鹰照旧做了熊的想法,终于可以完成他的梦想。
这则寓言教会我们:任何困难的挑战都要求心服口服,行动和思想的团结,只有如此才能更快更有效的完成任务,避免耗费精力。
第四则:寓言《牛版拯救鸡》
该故事讲述了一只驼牛和一只鸡的故事,驼牛在拯救困鸡时,把它们放在自己的背上,用自身的力量把它们从深坑里带出来。
这则寓言教会我们:做人要有大气量和姿态,在任何时候都要维护正义,敢于做事,为他人着想,用实际行动诠释正义精神。
只有当我们不计个人代价地采取行动拯救他。
初一语文上册寓言四则笔记
一、狐狸的假装
故事:一只老狐狸被猎人追捕,便在一棵大树下面出了一巴掌,狐狸恐慌得连忙抱住大树狡辩道:“我是大树的枝叶,怎么可能动!”猎人见了瞒天过海,放过狐狸而去。
笔记:本寓言故事展现了狐狸以狡辩骗取安全的勇敢,以及猎人仁慈劝阻的品德,教诲人们绝不能以谎言欺骗他人,也要以善良的心做事。
二、猴子的惊喜
故事:一只猴子爬到顶上一棵桃树上,正想好摘到一些桃子,结果一看每个枝头上都挂满了桃子,无比激动,便把自己搂进枝头间,吃掉了桃子。
笔记:本寓言故事彰显出贪婪的危害,提醒人们要有恰当的自制力,节制贪婪的欲望,不要对一时的惊喜而忘记自己的本分。
三、兔子的聪明
故事:一只兔子被猎人追赶,他一路跳过小坎儿,准备豁出去,突然发现还有一个大小坎儿,于是想出了一个主意,兔子把自己背起来,双腿站立,把自己当成了一棵树,猎人以为是一棵树,自然就没有发现他,兔子得以逃脱。
笔记:本寓言故事告诉人们面对困难时,要想出聪明的办法来战胜困难,兔子抓住机会,变拙为巧,用聪明的办法逃出了困境。
四、蚂蚁的勤劳
故事:一只蚂蚁在河边采集落叶,突然一只鹰从天上俯冲,想要抓住蚂蚁,蚂蚁从鹰的爪子中跳了出来,回到家里,就对家人说:“做事要立刻行动,莫要耽搁”。
笔记:本寓言故事提醒人们勤劳致富、有勇无畏,只要采取有效行动就能成功摆脱困境,有效利用时间,及时行乐,勤劳致富才是正道。
;。
第一则《狐狸与葡萄》1. 适度的满足和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
2. 故事中的狐狸因为够不到葡萄而生气和嫉妒。
3. 最终狐狸选择用轻蔑的态度对待无法得到的东西。
4. 我们应该学会珍惜和感恩现有的条件,而不是盲目追求无法获得的东西。
第二则《乌鸦和狐狸》1. 夸夸其谈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2. 乌鸦因为被狐狸夸奖而沾沾自喜,最终失去了自己的东西。
3. 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别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4. 要相信自己的实力,不要轻易被别人的赞美影响。
第三则《小狗与公鸡》1. 聪明的人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
2. 故事中的公鸡因为自己看不见月亮,而认为月亮被偷走了。
3. 小狗则通过周围的事物推断出月亮是被云遮住了。
4. 告诉我们要学会观察和思考,不要轻信别人的说法,要用自己的头脑去分辨是非。
第四则《老鼠与山》1. 我们要有坚定的意志和毅力,才能克服困难。
2. 老鼠因为没有找到洞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3. 最终在山的劝说下,老鼠放弃了自己的努力。
4. 告诉我们要坚定自己的目标,不轻易被挫折打败,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克服困难。
以上是四则寓言故事的译文,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处事的智慧。
希望大家在读完这些故事后,能够对自己的品格和行为有所反省,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加理智和成熟地面对各种困难和诱惑。
在每个寓言故事中,作者都通过生动的形象和寓意深刻的情节,向读者们传递了许多关于生活和处世的真知灼见。
每一个故事都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反思,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让我们回顾一下《狐狸与葡萄》这个故事。
狐狸因为够不到葡萄而生气和嫉妒,最终选择用轻蔑的态度对待无法得到的东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适度的满足和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不要因为得不到某样东西而心存怨恨和贬低其他人。
这也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接受自己的能力和条件,不要盲目追求无法获得的东西,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快乐。
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1. 标题:蚂蚁和蜻蜓内容:从前有一只勤劳的蚂蚁和一只懒散的蜻蜓。
一天,蚂蚁忙着为来年存粮,而蜻蜓却整天无所事事,只顾着玩耍。
过了几天,天空阴云密布,大雨倾盆而下。
蚂蚁在自己的小岩洞里舒舒服服地吃着辛苦存储的食物,而蜻蜓却找不到任何可食用的东西。
它饥肠辘辘地飞到蚂蚁的家门口,乞求蚂蚁一些食物。
蚂蚁看到了蜻蜓的遭遇,心生慈悲,给了它一些食物。
从此以后,蜻蜓明白了劳动的重要性,并以后再也不再懒散。
寓意:劳动和储蓄的重要性。
2. 标题:狼与小羊内容:一只小羊正在河边喝水,突然一只狼出现在小羊的身后,它贪婪地盯着小羊。
狼想要吃掉小羊,于是它找了个借口:“你为什么在河里弄浑水?”,小羊小声回答:“我没有弄浑水,我只是在喝水。
”狼觉得小羊的回答太无辜,于是又找了个借口:“你是不是嘲笑我?”小羊再次回答:“我没有嘲笑你,我只是喝水。
”狼见小羊握住最后的机会,又说:“那不是你的牙齿留在我的饭碗里吗?”小羊无辜地回答:“我没有牙齿,也没有能留在你碗里的牙齿。
”狼听完后愈发生气,终于离开了。
寓意:诚实克己守信。
3. 标题:乌鸦和狐狸内容:一只乌鸦飞在树枝上,嘴里叼着一块美味的奶酪。
一只狡猾的狐狸看见了,便走到树下,巧舌如簧地夸奖乌鸦的美丽,并让乌鸦唱一首歌。
乌鸦被狐狸的夸奖所迷惑,张开嘴巴唱起歌来,但乌鸦唱完后狐狸一起冷笑:“你真是一只傻乌鸦,你的声音又难听又难看。
”乌鸦感到非常羞愧,也非常懊悔,它的贪婪使它失去了自己的美味奶酪。
寓意:不要因为他人的奉承而骄傲自满。
4. 标题:画蛇添足内容:一个农夫看到一个画家在画一条勉强够身子长的蛇,他觉得不满意,便告诉画家:“这条蛇太短了,我要你再加上一段。
”画家听从了农夫的话,在蛇的尾巴上又加了一段。
结果,这条蛇因为有了额外的尾巴而变得迟钝又笨拙,最终被其他动物轻易地捕食了。
寓意:不可多加。
以上四则寓言故事都有着深刻的寓意,适合七年级上册语文的学习。
七年级上册语文22课寓言四则笔记
1. 寓言名:《渔夫和金鱼》
寓意:欲得到成功,必须有耐心和毅力。
主要人物:渔夫和金鱼。
情节梗概:渔夫把金鱼抓住,但金鱼千方百计逃走,最终逃脱成功。
实际意义:告诫人们要有耐心和毅力,不要急功近利,否则不仅会失败,还会失去更多。
2. 寓言名:《狼来了》
寓意: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
主要人物:村民和狼。
情节梗概:有人欺骗村民说狼来了,村民一遍又一遍地被骗,最后真的狼来了,村民不相信了。
实际意义:告诫人们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尤其是陌生人或不可靠的人,否则可能会误事。
3. 寓言名:《老马识途》
寓意:经验是宝贵的财富。
主要人物:老马和骡子。
情节梗概:老马走错路,骡子却一直指引着正确的路线。
实际意义:告诫人们要珍惜老人的经验和智慧,听取他们的建议,因为他们的经验是宝贵的财富。
4. 寓言名:《小鸟求爱》
寓意:真爱需要两个人相互尊重和珍视。
主要人物:两只鸟。
情节梗概:一只喜欢另一只,但对方却不理睬它,最终它放弃。
实际意义:告诫人们要珍视真爱,相互尊重,因为对方的感受和意愿同样重要。
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课文原文及赏析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课文原文1.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2. 蚊子和狮子有只蚊子飞到狮子那里,说:“我不怕你,你也并不比我强多少。
你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是用爪子抓,还是用牙齿咬?仅这几招,女人同男人打架时也会用。
可我却比你要厉害得多。
你若愿意,我们不妨来比试比试。
”蚊子吹着喇叭,猛冲上前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最后终于要求停战。
蚊子战胜了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在空中飞来飞去,不料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被吃掉的时候,悲叹道:“我已战胜了最强大的动物,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所消灭。
”这故事是说,骄傲是没有好下场的,有些人虽击败过比自己强大的人,也会被比自己弱小的人击败。
3. 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问题时,应该以事实为依据,而不是凭主观臆断去怀疑别人。
4. 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福祸相依,坏事可能变成好事,好事也可能变成坏事。
七上语文寓言四则寓意
以下是七上语文寓言四则的寓意:
1. 《乌龟和兔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骄傲自满,否则会失败。
兔子因为自己的速度而感到骄傲,而乌龟则因为自己的毅力和恒心获得了成功。
如果我们也像兔子一样骄傲自满,不继续努力,就会像兔子一样失败。
2. 《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乌鸦遇到瓶颈时,它想到了用石子来帮助自己喝水。
这种方法虽然笨拙,但非常实用。
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逃避或依赖他人。
3. 《鼹鼠和兔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急于求成,要耐心和坚持。
兔子想要在短时间内取得成功,但鼹鼠则告诉他要慢慢来。
最终,兔子因为急于求成而失败,而鼹鼠则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获得了食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成功需要时间和耐心,不要轻易放弃。
4. 《乌龟和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要轻易否定自己。
乌龟虽然行动缓慢,但它坚持不懈,最终成功登上山峰。
鹰虽然飞行快速,但它认为自己无法像乌龟一样爬上山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们应该学会欣赏自己,不断努力。
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
《寓言四则》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1、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和概括寓意。
2、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赫拉﹝﹞宙斯﹝﹞庇护﹝﹞饶头﹝﹞较量﹝﹞粘住﹝﹞塞翁﹝﹞
何遽﹝﹞堕﹝﹞将骏马﹝﹞折其髀﹝﹞跛足﹝﹞
2.解释加点的词
⑴天雨墙坏()不筑,⑵暮而果大亡其财()
⑶其家甚智其子()⑷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⑸马无故亡而人胡()⑹此何遽不为福乎()
⑺居数月()⑻家富良马()
⑼其子好骑()⑽堕而折其髀()
⑾死者十九()⑿此独以跛之故()
二、理解探究:
1.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寓言的意思吗?请试一试。
2.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蚊子和狮子》寓言的意思吗?
3.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智子疑邻》寓言的意思吗?
三、合作释疑:
《塞翁失马》告诉你怎样的道理?由《塞翁失马》演变而来的成语是什么?
四、课内精读: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在给人提正确的意见时,要考虑自己与听者的关系,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或者:听意见只应听取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的,对人不能持偏见。
主旨:它告诫人们,如果不尊重事实,只用亲疏和感情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会主观臆测,得出错误的结论,说不定害了自己。
从邻居家的老人这方面,告诉我们给别人提意见,要尽量用能让别人欣然接受的方式。
同样的事但发生在不同人身上却不同对待,这是不正确的。
做人做事要公平,实事求是。
合作释疑:世事变幻无常,或比喻因祸可以得福,坏事可以变为好事。
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好事与坏事,这矛盾的对立双方,无不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各自的相反方向转化。
成语: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课内精读:1.C2.(略)3.天雨墙坏,不及时修补。
富人认为儿
子聪明,是因为事情的发生在他的意料之中。
4.(略)
拓展延伸:(一)1.(1)涨(2)横渡(3)落后(4)疲惫2.(l)其中一个人虽然拼命划水,却前进不了多少。
(2)自己都将要死了,还要钱做什么呢?
3.(l)替被淹死的人感到悲哀、惋惜。
(2)这个人很愚蠢,要钱不要命。
(二)1.一只盛着酒的桶一只空无所有的桶2.肚里有货,对人有用,受人欢迎的人
3.比喻有真才实学的人比喻不学无术的人。
A.宋有/富人
B.天/雨墙/坏
C.其/邻人之父/亦云
D.其家甚/智其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的大意。
3.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其家甚智其子”,为什么?
4.读了这则寓言,你最想对文中的哪个人发表一些感慨?请写在下面。
五、拓展延伸:
(一)哀溺文序
永之氓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有项,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又摇其首。
遂溺
死。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词。
①水暴甚()②乘小船绝湘水()③今何后为?()④益怠()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身且死,何以货为。
________
3.题目中的“哀溺”是什么意思?“哀”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二)阅读下则寓言,回答问题
车子上运着两只桶,一只盛着酒,另一只空无所有。
前者一路上沉静地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后者跳跳蹦蹦,闹得一路上回声震耳,尘土像云雾似的飞扬,焦急的行人老远就听到吵闹的声音,诚惶诚恐的躲在一边。
然后不管后者怎样地哗众取宠,像前者那样的价值,它却没有。
1.请说出文中“前者”“后者”各指代什么?
“前者”指
“后者”指
2.末尾的“前者那样的价值”一句话,怎样理解其含义?
3.两只桶分别可以比喻哪两种人?
盛着酒的桶:
空无所有的桶:
答案
理解探究:1.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2.即使取得大的胜利或成绩也不能骄傲,要始终谨慎从事,反之可能可能从处受到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