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和密度
- 格式:docx
- 大小:117.31 KB
- 文档页数:4
第1节质量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知道质量的含义。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节课内容是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的概念,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初中阶段的学生对质量的概念理解的要求很浅,只要让学生认识到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通过思考组成物体的物质多少,进而给出质量的初步解释,并让学生对质量的大小有感性的认识。
就内容安排而言,本节课认识质量及其测量仪器,学习和使用托盘天平是为后续各节的学习所准备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今后授课的内容密切相关,是重要的基础性的一节。
本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对生活中的重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了解物体有量的不同。
但是容易把质量理解成物体的好坏。
除了感性的认识,学生经过半学期的学习,已经养成了动手操作的能力,但缺乏科学的实验探究心理,而且质量和重量容易混淆。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抽象思维还不发达。
而且,现在的学生学习方法普遍有待改进,对基础知识不爱记忆,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质量及天平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产生兴趣的原因。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多媒体展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一些实例,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核心素养通过使用天平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1.质量的概念和单位。
2.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难点:认识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教学过程续表教师重点讲解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1.构造:先让学生观察天平,然后介绍底座、托盘架、托盘、标尺、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6章__质量与密度质量1、物体所含的叫质量。
质量用字母表示。
2、质量是物质的状、的改变而改变。
3、质量的单位有、。
国际主单位是kg 。
4、1T(t)3kg,3,3。
5、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kg,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g,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为g。
1瓶矿泉水的质量大约为kg。
6、我们中国人常用的质量单位是和。
7、1斤1斤,1两。
8、等等。
9、实验室用测量质量,它的原理是。
10、不等臂杠杆,如:秤等。
11、调节天平的步骤是:(1)先把天平放在(2)把滑到标尺左端的0 处;(3)最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
12、调节平衡螺母(调节螺母)时,天平那一端上翘,平衡螺母朝调,天平那一端下降,平衡螺母朝反方向调。
(选填:那一端、反方向)13、调节好天平,在测量质量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把物体放在天平的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
原因是:(1)为了加减砝码方便;(2)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内加小砝码。
加砝码时应当先加大砝码再加小砝码,最后移动。
在测量过程中,再调节平衡螺母(选填:能、不能)。
14、在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加了砝码后:如果天平右端下降,我们就应当把右盘内的砝码减少一些;如果天平左端下降,我们就应当把右盘内的砝码增加一些。
(选填:增加、减少)15、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如果向右盘内加一个小砝码,天平右端下沉,减去这个小砝码,天平左端下沉。
我们的正确做法是:先减掉这个小砝码,然后再移动游码。
16、天平平衡后,物体质量等于右盘内砝码质量之再加上的读数。
读游码时,应当读游码前边缘对应的数。
17、如果在调节天平时,忘了把游码滑到“0”位,也把天平调平了,天平用来测量质量(选填:能、不能)。
如果能,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内砝码质量之和再加上游码的读数,然后减去游码的读数(选填:原来、后来)。
18、调节好天平后,在测量质量时,如果把物体放在了右盘,砝码放在了左盘,天平平衡后,物体质量等于左盘内砝码质量之和再减去游码的读数。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共4节〕》知识点梳理第1节 质量1、质量:〔1〕定义:叫做质量。
用字母表示。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1t=kg ,1kg=g=mg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50〔2〕实验中常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各种秤也是测 的工具。
2、天平:天平是测的工具,天平的使用的方法如下:首先把天平放在的桌面上,之后把放在标尺左端的处,调节,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处,表示天平已调平衡。
假设指针左偏,左右两个平衡螺母都像调。
平衡后才能称量质量。
称质量时,物体放在天平的盘,砝码加在盘,加砝码时先加质量的后加质量的,最后加,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读数时物体的质量=质量+质量。
3、使用天平称质量时应注意:不能用手拿砝码,应用加减砝码,;不能把化学药品或液体等直接放在砝码盘里称质量,要用烧杯等装起来称量;加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如何称小瓶中水的质量?4、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不随、、、而改变。
1kg 的冰化成水后质量为2kg 的面拿到月球上质量为,一铁丝把它完成铁环质量〔变、不变〕。
*5、天平秤质量时,假设物码放反了,则物体的质量=。
第2节 密度1、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成 。
函数图象为2、密度:〔1〕定义、叫做密度,用字母 表示密度。
密度的公式是 ;〔2〕单位: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为,密度的单位是由 的单位和 的单位组合而成。
换算1g/cm 3=kg/m 3; a ×103kg/m 3;= g/cm 33、水的密度为kg/m 3,读作,它表示的物理意思,;一桶水的密度与一滴水的密度那个大?答。
4、密度的大小由决定,还与物质的有关。
同种物质的密度同否?答。
一般有:固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气体的密度;铝的密度铁的密度铜的密度水银的密度;盐水的密度水的密度冰的密度木块的密度。
〔填大于活或小于〕5、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 V 成;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 〔有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不同物质密度一般〔同否〕,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密度、质量1密度的概念: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形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在质量相等的情形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二、概念式:P=/V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因此上述公式是概念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密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
其它经常使用单位还有克/厘米3。
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4物质密度和外界条的关系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
而质量与温度无关,因此,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固体、液体质量减少或增加时他们的密度也发生转变吗?、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二、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g,经常使用单位:tgg对证量的感性熟悉:一枚大头针约80g一个苹果约10g 一头大象约6t一只鸡约2g3、质量的明白得: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因此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⑴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经常使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托盘天平的利用方式: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横梁平稳,左物右砝,先大后小,横梁平稳。
具体如下:①“看”:观看天平的称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稳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稳。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稳。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⑥注意事项: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维持天平干燥、清洁。
教学设计2024秋季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质量和密度: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理解密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对物理与社会联系的认识。
2.科学思维: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密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科学态度与责任: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的兴趣,培养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理解密度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实例。
•学会运用密度知识分析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将抽象的密度概念与具体的社会生活现象相联系。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多媒体课件(包含密度应用实例图片、视频)•实物展示(如不同材质的杯子、金银首饰等)•相关阅读材料(如密度与建筑、交通、环保等领域的联系)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多媒体讲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进行分析。
•讨论交流法: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密度应用的见解,教师总结点评。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引入:展示两个外观相似的杯子(材质不同),让学生猜测哪个更重。
通过称重验证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体积相同但重量不同,引出密度在材料选择中的重要性。
•视频导入:播放一段关于密度在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应用的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主题。
新课教学1.密度与材料选择•讲解不同材料密度差异对产品质量、成本、性能的影响。
•实物展示:对比不同材质的杯子、金银首饰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密度差异。
2.密度与交通运输•分析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轻质材料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改变结构来优化密度分布以提高性能。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加深学生理解。
3.密度与环境保护•讨论垃圾密度对垃圾分类、处理及回收的影响。
•介绍密度在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领域的应用。
4.案例分析•选取一两个典型案例(如桥梁建设中的材料选择、新型环保材料的研发等),引导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进行分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一节 质量【学习目标】1、理解质量的概念;2、了解生活中的测量质量的器具,掌握天平的用法;3、会用天平测量固体、液体的质量。
【要点梳理】要点一、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千克(㎏),常用单位还有克(g )、毫克(mg )、吨(t )。
3、单位换算:3110g kg -=;3611010mg g kg --==;3110t kg =要点诠释:1、质量是物体的性质,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对物体的质量我们要有一定的认识,1分米3水的质量是1千克,初二同学的质量大约是40千克~80千克,一头牛的质量大约是1吨,3粒玉米大约是1克。
要点二、质量的测量1、测量工具:天平,生活中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器具有台秤、案秤、电子秤等。
2、天平的构造:3、天平使用:(1)放平:将天平放在水平面上;(2)归零: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3)调平:调节天平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4)称量:称量物体时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砝码用镊子夹取,砝码的放置顺序是从大到小),当最小的砝码也不能使横梁平衡时,应通过调节游码使横梁平衡;(5)读数: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
要点诠释: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保持天平干燥,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3、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不要把砝码弄脏,以免锈蚀。
4、在使用前首先要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标尺上的分度值5、天平指针偏左偏右与平衡螺母旋出旋入的关系: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左侧说明左边沉,平衡螺母应向右移;指针偏向右侧说明右边沉,平衡螺母应向左移。
6、注意调好的天平不能在桌面上移动,移动后要重新调节,天平的左右盘是不同的。
是不能互换的。
横梁上的螺母更是不能再动,否则横梁的平衡就被破坏。
【典型例题】类型一、质量【例题】1、下列现象中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铁水凝固成铁块B.将一块矿石由地球运到太空C.菜刀被磨光以后D.将铁丝用拔丝机拉长【思路点拨】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所处空间位置及温度的变化无关。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6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全面总结6.质量与密度6.1 质量质量是构成物体的物质的多少,通常用字母m表示。
一个物体可以由多种物质组成,同种物质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体。
例如,铁锤和铁钉都是由铁这种物质组成的,但由于铁锤体积大,含有铁这种物质多;同样,一桶水的体积比一杯水的体积大,一桶水比一杯水含有水这种物质多。
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千克、吨、克、毫克等,其中千克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购买物品时常说他们的重量是多少克或多少千克,实际上是指质量。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其温度、物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只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
商店中常用电子秤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对于载重车辆的质量通常用电子磅来称量。
在学校的实验室和工厂的化验室里,常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托盘天平是实验室常用的工具,其结构如图所示。
托盘天平由分度盘、横梁、标尺、游码、指针、平衡螺母、托盘等构成,并且每架天平都有一盒配套的砝码。
使用天平的步骤如下:1.放平:将天平放在水平平台上,如果需要调节底座水平的天平,应先调节底座下面的螺钉,使底座水平。
2.拨零: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3.调平: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两侧摆动的幅度相等)。
调节平衡螺母的方法是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向的反方向调,例如,如果指针向左偏,应向右调平衡螺母;如果指针向右偏,应向左调平衡螺母。
4.测量:在称量前,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称量时,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中,用镊子按“先大后小”的顺序依次在右盘中试加砝码,如果最小的砝码也不能使横梁平衡,需要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此时需要注意,物体和砝码要遵循“左物右码”原则,加砝码要“先大后小”。
5.读数: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左盘中被测物体的质量。
读取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时,应以游码左侧边缘所对刻度为准。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
2.了解天平的构造,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4.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会用天平和量筒简单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6.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7.会用密度公式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质量和密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后面的压强、浮力、功等几章的计算中都将用到它。
对密度这一表示物质特征的物理量的理解,对以后学习比热容也有帮助。
本章学习两个反映物质属性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
在基本测量方面,学习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使用量筒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或间接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进而测量物质的密度。
在实际应用方面,利用质量和密度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章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重点有质量的理解和测量,密度的理解、测量和计算。
难点是对密度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应用。
本章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灵活地分析和解决密度的实际问题,对密度的测量,不仅要懂得实验原理和测量方法,而且能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得出实验结果。
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学生并不陌生,比较容易接受;由于小学学过体积,对于密度知识的学习,也没什么障碍。
但学生对”质量和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很难理解;在单位换算中,数字大也给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另外,学生缺乏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应用密度知识产生障碍,讲解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多举例分析,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1.在引入质量、密度等概念时,教师应重视实例,重视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为了增加学生对千克和克的感性认识,可让学生了解”小数据“中列举的物质的质量的大小,并练习用天平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身边物质的质量,从而学会了天平的正确使用,又学会了估测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
3.对于测量工具——天平的学习,可让学生结合前几章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出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最后亲自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熟悉天平的使用方法。
质量和密度
一、填空题(每空l分,共34分)
1.物体所含叫做质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实验室中用测量物体质量。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和而改变。
3.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2.4吨= 千克; 5.2×1021毫克= 千克;35克= 千克。
4.使用托盘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放在处,调节使横梁平衡后再测量物体质量。
5.物理学中把的某种物质的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字母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常用的单位还有、。
6.水的密度为千克/米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7.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ρ冰=0.9×103千克/米3= 吨/米3= 千克/分米3;V=50毫升= 米3。
8.一块铝的质量是54克,体积为20厘米3,它的密度是克/厘米3,合千克/米3;体积为10厘米3的铝块密度是千克/米3。
9.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铁块,的体积大,它们的体积之比为;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已知ρ铝=2.7×103kg/m3,ρ铁=7.8×103kg/m3,ρ铜=8.9×103 kg/m3。
)
10.若只用量筒量取200克煤油,那么量出煤油的体积是毫升。
(ρ煤油=0.8×103 kg/m3)
11.1m3的水凝固成冰后,它的质量是千克,它的体积是m3。
12.能装1千克水的瓶子,最多可以装千克的酒精。
若改装水银,最多可以装千克水银。
(ρ汞=l3.6×103kg/m3,ρ酒精=0.8×103 kg/m3)
13.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是8:9,体积之比是2:3,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14.在图中,A,B,C三个相同的容器里,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
水、酒精和盐水,由图可知容器中装的是水。
二、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 )
A.4.5×108毫克B.4.5×103克C.45千克D.0.45吨
2.在下列情况中,铁块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由山脚运送到高山上B.把铁块锻压成铁板
C.把铁块熔化成铁水D.把铁块切割掉一部分
3,关于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平平衡时,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显示的质量之和等于物体质量B.不得用手直接取放砝码C.测量前,可以通过移动游码调节天平平衡D.天平移动位置后,应重新调节平衡
4.由密度公式
m
V
ρ=,可以判定下列说法属于正确的是( )
A.当V一定时,ρ与m成正比
B.当m一定时,ρ与V成反比
C.同种物质的两物体,它们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同种物质的两物体,当体积相同时,它们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5.1m3的水和1m3的冰相比较( )
A.水和冰的体积与质量都相等B.水和冰的体积相同,水的质量比冰大
C.水和冰的密度相同,水的质量比冰大D.水的密度比冰大,水的体积比冰小。
·6.把一个实心金属球放入盛满水的杯子中时,从杯中溢出10克水。
若将这个金属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杯子中,则从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