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3.04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结》教案《中国结》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感知中国结的色彩、构造。
2.通过“中国结”感受中国人民的团结,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在室内布置大大小小的中国结。
活动过程:1.观察“中国结”感知其色彩、构造。
(1)为什么叫“中国结”?小结:中国结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是有中国特色的布绳结,体现了中国人的团结、勤劳勇敢,人们把美好的愿望编织到中国结里。
(2)认识中国结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红色)你看到红色有什么感觉?中国结下面的.这些是什么呢?出示"流苏"的字卡。
这些流苏还像什么?还有什么是相同的呢?(教师用手摸“结”来提醒幼儿)每个中国结都有结,有心形的、菱形的、圆形的,这是中国结的身体,叫“结体”(出示汉字),表示团结起来力量大。
这是什么呢?它像中国结的耳朵,是“结耳”(汉字)。
如果它能听到声音,他会听到哪些声音呢有结耳、结体、流苏就可以组成一个“中国结”(汉字)。
中国结有很长时间了,每逢节日,人们就会编织中国结,把希望、心愿都编在了结里,希望能实现。
2.看幻灯扩展幼儿的认识。
你喜欢哪一个?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说明。
例如:鱼表示年年有余,簸箕表示丰收,酒桶表示长长久久你在哪见过中国结?你看到中国结感到怎样?活动延伸:设计中国结请你来设计一个中国结,把你美好的祝福都编进去。
《中国结》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并知道结,能大概了解不同结所包含的意义;2、情感目标:幼儿通过了解结的不同形状与含义,知道结是古老传统文化之一,初步体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其热爱祖国的情感;3、能力目标:让幼儿通过观察,喜欢结,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为什么喜欢,以此来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提前了解结是传统文化之一;2、物质准备:幻灯片一个;《红红结》舞蹈视频一个;幼儿用书中班下第一册第一页;实物结一个。
活动过程:一、导入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看的舞蹈视频,小朋友们想不想看?"教师播放舞蹈视频《红红结》,让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注意观察舞蹈中的小朋友手里拿的什么?以此来引出今天的活动主题。
《中国结》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懂歌曲《中国结》的歌词,理解歌曲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爱国主题。
2.能够在歌曲的引导下感受民族自豪和爱国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民族观念。
3.通过学习歌曲,了解中国结的相关知识和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
1.歌曲《中国结》的歌词,重点理解歌词的意义和主题。
2.歌曲中出现的传统乐器,如二胡、古筝等,学生可能不熟悉,需要进行介绍和解释。
四、教学过程
1.听歌填词
让学生先听一遍歌曲《中国结》,然后在二次听歌的时候,让学生填写歌词中的空缺部分,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
2.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就歌曲中所表达的文化涵义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3.演唱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的集体合唱,引导学生通过歌曲来感受民族情感和
文化自信。
4.传统乐器展示
介绍《中国结》中涉及到的传统乐器,如二胡、古筝等,让学生了解
这些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式。
5.舞蹈创作
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组织学生进行舞蹈创作,让学生通过动作来
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
6.作品鉴赏
让学生欣赏其他相关的音乐作品或舞蹈作品,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文
化的了解和尊重。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感受到民族自豪和爱国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民族观念。
希望学
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继续保持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为中
华民族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结(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结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民间手工艺的兴趣和探究精神;2.学习制作中国结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3.通过制作中国结,加深学生对丝绸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结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制作方法;2.教学难点:中国结制作方法的教授和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1.中国结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介绍;2.中国结的基本技能和制作步骤的教学;3.中国结的实践制作。
四、教学过程1. 中国结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介绍学生自由探究1.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素材,了解中国结的形态和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猜测;2.分组讨论,搜集中国结的相关资料和文化内涵,学生介绍自己的收获和发现。
教师讲解1.教师进一步介绍中国结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2.指导学生梳理笔记和知识框架,为后面的制作提供基础。
2. 中国结的基本技能和制作步骤的教学示例演示1.教师向学生展示制作中国结的参考资料和示范模型;2.指导学生注重观察和分析,掌握制作方法和规律。
分组讨论1.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分享对中国结制作的感触;2.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中国结的实践制作分组制作1.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由选择材料和制作方法;2.分组合作,相互交流和帮助,共同完成制作。
评价分享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同学交流分享;2.教师根据作品的完成程度和创意程度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和提高。
五、教学方式和方法1.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分组讨论、自由制作和分享交流;2.通过观察、听讲、演示、实践等方式和方法,深入理解和掌握中国结的历史、文化内涵、基本技能和制作步骤;3.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六、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课前讨论、课中讲解笔记、课后制作作品和课下延伸研究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一定的评价;2.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和点评学生的制作过程和制作成果,对学生的制作能力和思考能力进行全面评价。
《中国结》传统文化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1、掌握中国结的基本知识,包括中国结的来源、发展历程、形态特点等。
2、提高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美感。
3、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结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掌握中国结的基本形态。
2、学习基本的绳结结构方法。
3、运用所学知识制作一些简单的中国结。
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介绍中国结的概念以及历史文化背景。
2、讲解:简单介绍中国结的形态特征及结构方法。
3、示范:向学生演示基础的绳结结构方法。
4、练习:学生根据示范,运用所学知识练习基本的绳结结构方法。
5、制作: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设计,自行制作一些简单的中国结。
6、展示:学生互相展示自己完成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四、教学方法:1、讲解教学法。
2、示范教学法。
3、练习交流法。
4、个性化指导法。
五、教学时长:建议3-4个课时。
六、教学材料:1、中国结的图片、视频、资料等。
2、教学PPT。
3、绳子、剪刀、小珠子、挂坠等。
七、教学评估:1、评估方式:口头问答、学生展示。
2、评估标准:了解中国结的基本知识;制作中国结的速度和质量;个人创意和设计程度以及作品的美感。
中国结是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珍贵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美感的重要教育资源。
通过中国结制作活动,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中国结文化,同时还能够开发自己的想象力,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因此,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加入中国结制作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
中国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结的起源、种类、特点及寓意,掌握中国结的制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中国结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关注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结的起源和寓意2. 中国结的种类和特点3. 中国结的制作方法4. 中国结的创意设计与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中国结的制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中国结作品。
难点:中国结的创意设计与实践,如何运用中国结元素进行创新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中国结实物、制作工具等。
2. 学具:彩绳、剪刀、胶水、尺子、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中国结的魅力,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学习中国结的起源和寓意介绍中国结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寓意,让学生了解中国结的文化内涵。
3. 认识中国结的种类和特点展示不同种类的中国结,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和用途,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4. 学习中国结的制作方法分步骤讲解中国结的制作方法,让学生跟随教程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 创意设计与实践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运用中国结元素进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6. 成果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审美情趣。
六、板书设计1. 中国结的起源和寓意2. 中国结的种类和特点3. 中国结的制作方法4. 中国结的创意设计与实践七、作业设计1. 制作一个简单的中国结作品,要求结构完整、美观大方。
2. 发挥创意,设计一个具有特色的中国结作品,并写一篇介绍其寓意和创意过程的文章。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创新设计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中国结的起源、寓意、种类、特点及制作方法。
四年级语文《中国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中国结的起源、发展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故事讲述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中国结的兴趣。
(2)运用小组讨论、课堂提问等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会珍惜传统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技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了解中国结的起源、发展及其象征意义。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2. 教学难点:(1)中国结的起源、发展及其象征意义的理解。
(2)学会珍惜传统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技艺。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故事讲述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中国结的魅力。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能力。
3. 课堂提问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理解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中国结实物或图片。
3. 生字词卡片。
4. 小组讨论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中国结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讲述中国结的起源、发展及其象征意义,激发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巩固知识点。
(3)分段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中国结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意义。
(2)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2)引导学生珍惜传统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技艺。
5. 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
(2)以“我心中的中国结”为主题,进行绘画或手工艺创作。
(3)预习下节课文。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讨论的深度、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等。
《中国结》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导课教师出示一根编中国结的红丝线,同学们这是什么?教师出示一个中国结,这优势什么呢?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吗?教师总结:"这跟绳子扯的再远,也离不开这个"头".这就形成了这个"中国结".板书课题:中国结二、整体认读了解课文内容内容。
1、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解决课文中新的生字朋友。
2、思考:课文中写的中国结都在什么地方出现?三、细读课文,交流品读。
通过对课文第二段的阅读,对中国结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默读二、三段,思考: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除了书上的这些描写你还能想到什么?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通过学生的相互补充达到完美的境界。
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人民喜欢中国结,在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画下来,全班互相交流。
指名读一读画出的语句。
指导朗读,通过个别的词语体会中国结的意义,应该读的速度快一点,声音响亮。
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上下理解。
过渡:中国结不仅代表着你们说的意义?它还代表着中国心,饱含这中国情.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读完后集体交流你是怎样理解文章中所说的"头"的。
中国结中寄托着所有华夏子孙的浓浓深情,有一种怎样的感情?课文中那些词语表达这种情感?通过课文的分析让学生试着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
四、总结:根据板书,由学生总结从课文中学到了写什么?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介绍了中国结受欢迎的原因.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通过课文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五、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一、导入揭题1、你喜欢的中国结,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忆一下,你都见过什么样的中国结?2、我们继续来感受文章中给我们怎样来解释中国结的[板书课文标题]播放课文录音。
二、重新认识全文1、速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用笔画下来。
2、你能读出自己喜欢的语气吗?3、小组研究:它包含了什么样的民族感情?4、反复阅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课文复述给大家听。
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三、总结全文1.再读全文:跟着课文录音轻声读课文。
《中国结》教学设计(共5篇)第一篇:《中国结》教学设计《中国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
2、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今年过年的时候,老师收到了一个很特别礼物,请你来猜一猜。
(一缕红丝线,交错结龙凤。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板书课题。
你对中国结有那些了解?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品有关中国结的文章。
中国结是一种饰物,以它为题,如果你是作者朱杰人,有可能写哪些内容?过渡:同学们想到的内容可真不少,现在老师就请你们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的想法和你们一样吗?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说说课文中安排了哪些内容?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从课文中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2、第二、六自然段:从哪里可以看出中国结特别受宠?(如果中国结挂在外国朋友的家中,有什么寓意?)3、第三自然段: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中国结市民间艺术的杰作?(巧夺天工、变化无穷、叹为观止)理解词语的意思。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结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将自己美好的愿望寄予其中。
引读:他们或象征幸福……中国结不仅外形变化无常,而且寓意极其丰富。
现在在很多的家庭中都挂着中国结,这有什么寓意?你还看见哪挂着中国结?他有什么不同的寓意?4、第四、五自然段: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
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指导学生画出文中的相关语句。
小结:这个“头”就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乡土,中国结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因此,中国节又被称为“同心结”。
课堂练习:文章中,作者用排比句向我们反复强调中国结的寓意丰富,你能仿照着写一句话吗?作业设计:1、摘录优美的词语、句子第二篇:中国结教学设计《中国结》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文具有感情强烈、语言精炼、意境优美、音韵和谐等特点。
第1篇一、教学背景中国结,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手工艺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结艺术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
本综合实践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中国结的制作过程,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结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 掌握中国结的基本结法、材料选择和色彩搭配。
2. 技能目标:- 学会多种中国结的基本结法,如双钱结、中国结、平结、十字结等。
- 能够根据设计意图,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中国结的制作。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 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内容1. 中国结的历史与文化- 介绍中国结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品。
- 分析中国结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如吉祥如意、幸福安康等。
2. 中国结的基本结法- 双钱结:介绍双钱结的结法、特点和应用。
- 中国结:讲解中国结的结法、材料选择和色彩搭配。
- 平结:演示平结的结法、特点和应用。
- 十字结:介绍十字结的结法、特点和应用。
3. 中国结的制作- 材料选择:介绍中国结常用的材料,如丝线、棉线、麻线等。
- 色彩搭配:讲解如何根据设计意图选择合适的色彩。
- 制作步骤:演示中国结的制作过程,包括打结、整理、装饰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中国结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 教师详细讲解中国结的历史、文化、基本结法和制作技巧。
3. 实践- 学生分组进行中国结的制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 学生尝试不同的结法,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创作。
4. 交流与展示-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5. 总结与反思-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结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 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中国结》教学设计及反思课时:一课时课别:手工制作课教具:图片多媒体中国结成品学具:课本剪刀彩绳等教学方法:观察比较示范练习归纳总结指导思想1、本课着力于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战胜自我,亲手完成编织中国结,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成就感。
2、本课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学生的差距分层推进。
对能力弱的学生,让他们三五人形成一个小团队,教师手把手的点拨,指导,使其完成最简单的双钱结的制作。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中国结编结技法图的识图;提高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实践能力。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并启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的自觉探究能力创造力、体验在制作过程中的成功收获和喜悦,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知难而上,勇于战胜困难的勇气,耐心细致的认知态度。
教学重点重点:中国结的编结与整理教学难点难点:1、编结技法图的识别2、后续整理成型3、学生如何战胜自我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关键是1、突出教师的示范性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际操作。
教学流程:中国结rarr;教师展示自己的作品rarr;教师示范识图rarr;教师巡视指导rarr;教师演示整理rarr;归纳总结一、检查学生学具准备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组二、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你们看今天的教室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吗?学生感到好奇引发兴趣------中国结装饰了教室(创设情景、营造学习氛围)2、师:导入新课:小小中国结,喜庆、祥和、寓意深刻,她不仅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又能演绎现实生活中的个性美与和谐美。
同学们想不想亲手编一个具有张扬个性的中国结祝福亲友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编织中国结,同学们学会了基本的编织中国结的方法后,在此基础上,创作出更多更漂亮的中国结。
[1][2]。
《中国结》教学设计
本文是关于《中国结》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巧夺天工、叹为观止、变化无穷、憧憬、图腾等)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
三、教学难点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
四、教具准备
教师:中国结的饰物以及相关的资料。
学生:查找有关中国结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展示中国结),大家看这是什么?2、你对中国结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谈)
3、教师展示中国结的资料。
(多媒体展示)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中国结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把金钥匙,(屏幕出示金钥匙)
(1)看课题,猜猜课文诙写哪些内容?
(2)自由读课文,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同时,对照印证你猜到了哪些内容,要边读边做一下标注。
2、交流读书情况。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人们喜欢中国结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指导学生学第二自然段
(1)指名交流
(2)多媒体出示第二自然段,再读一读,读出对中国结的喜爱之情(自由
读、指名读)
(3)你还在哪里见过中国结?能仿照句子写一写吗?
(屏幕出示)你看,在(),在(),在(),到处可以看到中国结那富于丝绸质感的鲜红、美丽、典雅的造型。
2、人们喜欢中国结仅仅是因为它鲜红、美丽、典雅的造型吗?中国结为什么如此受宠?请你读读3-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中国结为什么如此受宠?
(1)小组交流读书感受
(2)课件展示多姿多彩的中国结
(3)从你们的表情中,我看出了你们对中国结的赞叹,为什么赞叹?
(4)理解重点词“叹为观止”“巧夺天工”。
(5)这些巧夺天工的工艺品象征着什么?你还在哪里见过中国结?代表着什么?
3、外国人喜欢中国结,这又是为什么?
(1)老师和你们比赛读这段可以吗?
(2)为了公平,你可以先练习一下。
(3)请朗读高手代替老师赛读。
4、中国结不仅造型美丽、寓意深刻,也撞击着我们的中国心。
(1)小组合作学习第五自然段
(2)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
(3)小组交流、指名交流。
(4)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激发情感。
(5)你们也有一颗中国心,中国情,带着这种感受再读第五自然段。
(四)小结,升华感情
现在你喜欢的仅仅是中国结吗?你对中国结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五)作业超市
1、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词句做摘录笔记。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介绍感兴趣的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