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行经华阴原文翻译及赏析_崔颢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19
崔颢《行经华阴》原文|译文|鉴赏'《行经华阴》是唐代诗人崔颢的作品。
此诗描写了诗人途经华阴时所见的华山三峰雄奇险峻的景色,表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瑰丽,抒发了诗人对奔走名利者的不耻以及对学道求仙的向往之情。
诗境雄浑壮阔,寓意深刻。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何一作:无)译文在高峻华山上俯视京都长安,三峰伸向天外不是人工削成。
在武帝祠前的乌云将要消散,雨过天晴仙人掌峰一片青葱。
秦关北靠河山地势多么险要,驿路通过长安往西连着汉畤。
借问路旁那些追名逐利的人,为何不到此访仙学道求长生?注释⑴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位于华山北面。
一作“华山”。
⑵岧峣(yáo):山势高峻的样子。
太华:即华山。
咸京:即咸阳,今陕西西安。
《旧唐书·地理志》:“京师,秦之咸阳,汉之长安也。
”所以此诗把唐都长安称为咸京。
⑶三峰:指华山的芙蓉、玉女、明星三峰。
一说莲花、玉女、松桧三峰。
⑷武帝祠:即巨灵祠。
汉武帝登华山顶后所建。
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
⑸仙人掌:峰名,为华山最峭的一峰。
相传华山为巨灵神所开,华山东峰尚存其手迹。
⑹秦关:指秦代的潼关。
一说是华阴县东灵宝县的函谷关,故址在今河南省灵宝县。
⑺驿路:指交通要道。
汉畤(zhì):汉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
畤: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处所。
⑻名利客:指追名逐利的人。
⑼学长生:指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寻求长生不老。
崔颢写山水行旅、登临怀古诗,很善于将山水景色与神话古迹融合起来,使意境具有辽阔的空间感和悠久的时间感,更加瑰丽神奇。
在名作《黄鹤楼》中,就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再现了茫茫天地、悠悠岁月,令人浮想联翩,引起无穷感慨。
在这首诗中,他再次运用这一手法。
诗题“行经华阴”,既是“行经”,必有所往;所往之地,就是求名求利的集中地——“咸京”。
行经华阴唐代:崔颢原文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译文在高峻华山上俯视京都长安,三峰伸向天外不是人工削成。
在武帝祠前的乌云将要消散,雨过天晴仙人掌峰一片青葱。
秦关北靠河山地势多么险要,驿路通过长安往西连着汉畤。
借问路旁那些追名逐利的人,为何不到此访仙学道求长生?注释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位于华山北面。
一作“华山”。
岧峣(yáo):山势高峻的样子。
太华:即华山。
咸京:即咸阳,今陕西西安。
三峰:指华山的芙蓉、玉女、明星三峰。
一说莲花、玉女、松桧三峰。
武帝祠:即巨灵祠。
汉武帝登华山顶后所建。
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
仙人掌:峰名,为华山最峭的一峰。
相传华山为巨灵神所开,华山东峰尚存其手迹。
秦关:指秦代的潼关。
一说是华阴县东灵宝县的函谷关,故址在今河南省灵宝县。
驿路:指交通要道。
汉畤(zhì):汉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
畤: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处所。
名利客:指追名逐利的人。
学长生:指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寻求长生不老。
赏析崔颢写山水行旅、登临怀古诗,很善于将山水景色与神话古迹融合起来,使意境具有辽阔的空间感和悠久的时间感,更加瑰丽神奇。
在名作《黄鹤楼》中,就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再现了茫茫天地、悠悠岁月,令人浮想联翩,引起无穷感慨。
在这首诗中,他再次运用这一手法。
诗题“行经华阴”,既是“行经”,必有所往;所往之地,就是求名求利的集中地——“咸京”。
诗中提到的“太华”、“三峰”、“武帝祠”、“仙人掌”、“秦关”、“汉畤”等都是唐代京都附近的名胜与景物。
当时京师的北面是雍县,秦文公曾在这里作鄜畤(畤,谓“神灵所止之地”,即后世神坛之类),到汉高祖作北畤止,这里共有五畤,诗中的“汉畤”。
崔颢最有名的十首诗1. 《黄鹤楼》作者:崔颢(唐)诗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 《长干行·其一》作者:崔颢(唐)诗文: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3. 《长干行·其二》作者:崔颢(唐)诗文: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4. 《行路难》作者:崔颢(唐)诗文: 君不见建章宫中金明枝,夜踏铜雀春游时。
美人醉唱珊瑚树,公子笑倾鹦鹉卮。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 • • • • • • •5. 《辽西作》作者:崔颢(唐)诗文: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
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
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
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
寒衣着已尽,春服与谁成。
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6. 《雁门胡人歌》作者:崔颢(唐)诗文: 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
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7. 《赠怀一上人》作者:崔颢(唐)诗文: 法师东南秀,世实豪家子。
落发天台中,潜心极经史。
诵戒龙蛇动,焚香虫虺聚。
晚晴山映色,秋夜钟含思。
胜地多归迹,虚舟竟何系。
月光摇众象,梵响清诸纬。
去去智山深,行行道心起。
草得胡僧药,林逢汉使槎。
一心将度世,三月为行夏。
我有长生诀,相逢或可话。
8. 《入蜀记》作者:崔颢(唐)诗文: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崔颢简介资料崔颢简介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
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
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
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黄鹤楼》。
崔颢个人生平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
《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
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
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
一窥塞垣,状极戎旅,奇造往往并驱江、鲍。
后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
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然行履稍劣,好(蒱)博,嗜酒,娶妻择美者,稍不惬即弃之,凡易三四。
初李邕闻其名,虚舍邀之。
颢至献诗,首章云:“十五嫁王昌。
”邕叱曰:“小儿无礼!不与接而入。
颢苦吟咏,当病起清虚,友人戏之曰:“非子病如此,乃苦吟诗瘦耳!”遂为口实。
天宝十三年卒。
有诗一卷,今行。
(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他诗名很大,但事迹流传甚少,现存诗仅四十几首。
崔颢曾为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
传说李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在各处都留下了诗作。
当他与杜甫登上黄鹤楼时,被楼上楼下的美景引得诗兴大发,正想题诗留念时,忽然抬头看见楼上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的意思是: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崔颢诗原文鉴赏生平简介崔颢(704?—754),唐代著名诗人。
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
开元十一年(723)登进士第。
开元后期,曾在代州都督杜希望(杜佑父)门下任职。
天宝初(742—744),入朝为太仆寺丞,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
其前期诗作多写闺情,流于浮艳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振,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尤其是边塞诗慷慨豪迈,雄浑奔放,名著当时。
题潼关楼崔颢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崔颢诗鉴赏开始两句“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表现出诗人匆匆登临的情形。
诗人在骑马赶路到达潼关时,恰逢雨过天晴,原本疲倦的精神忽然为之一振,于是歇马登上“津楼”(即潼关城楼,面对黄河),眺望山川。
两句说明行色匆匆,写来却从容不迫,“逢”字、“上”字,安排得次第井然,而且别有一种挺拔劲健的感觉,引出下文的雄伟气势。
中间两联,写登楼眺望所见,正面表现潼关形势的险要和山河的壮美。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前一句说从楼上望去,潼关内外,群山连绵起伏、威武雄壮地护卫着“三辅”之地。
“三辅”,本指西汉时期治理长安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右内史为京兆尹,治长安以东;左内史为左冯翊,治长陵以北;都尉为右扶风,治渭南以西。
这里的“三辅”,指唐代京城所在的关中地区。
后一句是说,潼关的大门紧紧地把持着“九州”。
“九州”本指古代中国设置的九个州,即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这里是指潼关以东的广大地区,两句突出“关门”的险要,作者先在前一句勾勒出雄伟的山势,描绘出壮阔的背景,然后在这重峦叠嶂的背景上刻划出“关门”,前有“三辅”,后有“九州”,中间用生动形象而有力的“扼”字连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势,跃然而出。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这两句从描写关势险要过渡到交通,是上一联诗意的延伸。
“川”即平野。
潼关一带,在乱山之间有一条狭窄的平原,从关中向“陕路”通去。
《行宫》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唐诗三百中《行宫》原文,《行宫》原文翻译,《行宫》作者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
一、《行宫》原文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二、《行宫》原文翻译空旷冷落的古旧行宫,只有宫花寂寞地艳红。
几个满头白发的宫女,闲坐无事谈论唐玄宗。
三、《行宫》作者介绍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
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
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晚年官至武昌节度使等职。
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
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
其诗辞言浅意哀,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
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
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
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提示:以上是唐诗三百中《行宫》原文,《行宫》原文翻译,《行宫》作者介绍,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行经华阴》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的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唐诗三百中《行经华阴》原文,《行经华阴》原文翻译,《行经华阴》作者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
一、《行经华阴》原文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何一作:无)二、《行经华阴》原文翻译在高峻华山上俯视京都长安,三峰伸向天外不是人工削成。
崔颢简介_崔颢古诗词作品_古诗大全崔颢(hào),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士,(约公元704?—754年)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
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唐朝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
历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旧《唐书·崔颢传》里非常简略,连崔颢文学上的成就也未提及,这些都是为了什么?很值得人们思考。
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
古诗作品有《崔颢集》。
崔颢代表作品:《黄鹤楼》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崔颢。
其诗文如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翻译】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的大江令人发愁。
《长干行》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崔颢。
其诗文如下: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翻译】请问阿哥你的家在何方?我家是住在建康的横塘。
停下船吧暂且借问一声,听口音恐怕咱们是同乡。
《孟门行》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崔颢。
其诗文如下:黄雀衔黄花,翩翩傍檐隙。
本拟报君恩,如何反弹射。
《晚入汴水》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崔颢。
其诗文如下: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溯河。
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
晴景摇津树,春风起桌歌。
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
《行经华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颢。
古诗全文如下: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翻译】高峻的华山俯瞰古都咸阳城,天外三峰不是人工所能削成。
巨灵河神祠前云雾将要消散,仙人掌峰顶大雨过后天初晴。
函谷关北枕黄河华山更险要,西连驿路祀神所在益加旷平。
崔颢经典诗十首1.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哎呀,就像曾经深爱的人离开了,只留下那充满回忆的地方,让人感慨万千啊!比如你曾经特别喜欢的一家小店,后来店主走了,店还在,是不是就有这种感觉?2. 《长干行二首·其一》:“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这多像两个人在陌生的地方相遇,好奇地询问对方的来历呀!就好像你在旅途中遇到一个有趣的人,你难道不会这样问吗?3. 《行经华阴》:“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哇塞,那华山的雄伟高耸俯瞰着京城,就如同一个巨人守护着一样,这画面感超强的呀!你想想看那些壮观的自然景观,不也是这样让人惊叹吗?4. 《赠梁州张都督》:“闻君为汉将,虏骑罢南侵。
”听到你是那英勇的将军,敌人都不敢再来侵犯了,这是多么让人自豪和安心啊!就像你知道有个特别厉害的人在守护着你,是不是很有安全感?5. 《入若耶溪》:“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那小船速度好快呀,一下子就到了那如仙境般的地方,这感觉太奇妙啦!就像你坐着快车快速到达一个美丽的目的地一样。
6. 《江畔老人愁》:“二曲林泉胜,三川气象侔。
”那两处林泉是那么的美好,如同三川的气象一样令人向往,是不是特别想去看看呀!好比你听到有个特别棒的地方,能不心动吗?7. 《卢姬篇》:“卢姬少小魏王家,绿鬓红唇桃李花。
”哎呀呀,那卢姬年轻的时候在魏王家,那美丽的模样就像盛开的桃花一样娇艳,真是让人陶醉呀!就像你看到一个特别漂亮可爱的女孩子一样。
8. 《雁门胡人歌》:“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
”那高山和代郡东边接着燕国,雁门关的胡人就住在那附近,这场景是不是一下子就浮现在眼前啦!就像你想象一个遥远的边疆地区的样子。
9. 《七夕》:“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那长安城里的月光洁白如练,家家户户在这个夜晚都拿着针线,多有意思的画面呀!就像你看到大家一起做着某件有趣的事。
10. 《辽西作》:“寒沙四面平,飞雪千里惊。
崔颢简介篇一:唐代著名诗人简介唐代著名诗人简介1、王勃(650~675),绛州龙门(山西河津)人。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世称“王杨卢骆”,为四杰之首,被誉为诗杰。
积极开拓诗歌的表现领域,从题材内容到格律形式都有新的探索,显露了新的独特风貌。
文名甚高,对近体诗有所建树,为唐诗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蜀中九日。
2、杨炯(650~692),弘农华阴(陕西)人。
人称“杨盈川”,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世称”王杨卢骆”。
反对宫体诗风,主张“骨气”“刚健”的文风。
以边塞征战诗著名,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风格雄健豪放,气势轩昂,很有气魄。
张说谓“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
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代表作:从军行、出塞。
3、卢照邻(632~695),幽州范阳(河北省涿州)人。
自号幽忧子,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世称“王杨卢骆”,杨炯誉之人间才杰。
擅长诗歌骈文,尤擅七言歌行,意境清迥。
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贡献。
代表作:长安古意、咏史四首、紫骝马。
4、骆宾王(638~?),婺州义乌(浙江义乌)人。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世称“王杨卢骆”。
内容广泛,格调高远,多感叹个人遭遇,抨击社会现实之作。
代表作:咏鹅、易水送别。
5、李峤(约645~约714),赵州赞皇(河北)人。
与同乡苏味道齐名,合称苏李,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并称文章四友。
宫廷诗人,诗多咏物。
代表作:风。
6、沈佺期(约656~713),相州内黄(河南内黄)人。
与宋之问并称沈宋,律诗之祖。
重视平仄、声律的协调,对偶句式的工整。
完成了五七言律诗的定型,确立了律诗的形式,在声律方面有重要贡献。
明确划开了古体诗和近体诗的界限。
代表作:邙山。
7、宋之问(约656~712),汾州(山西汾阳)人。
人称宋学士,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律诗鼻祖。
尤善五言诗。
重视平仄、声律的协调,对偶句式的工整。
古诗文《行经华阴》赏析行经华阴唐朝:崔颢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
行经华阴译文及注释【译文在高峻华山上俯视京都长安,三峰伸向天外不是人工削成。
在武帝祠前的乌云将要消散,雨过天晴仙人掌峰一片青葱。
秦关北靠河山地势多么险要,驿路通过长安往西连着汉畤。
借问路旁那些追名逐利的人,为何不到此访仙学道求长生?】【注释⑴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位于华山北面。
一作“华山”。
⑵岧峣(yáo):山势高峻的样子。
太华:即华山。
咸京:即咸阳。
⑶三峰:指华山的芙蓉、玉女、明星三峰。
一说莲花、玉女、松桧三峰。
⑷武帝祠:即巨灵祠。
汉武帝登华山顶后所建。
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
⑸仙人掌:峰名,为华山最峭的一峰。
相传华山为巨灵神所开,华山东峰尚存其手迹。
⑹秦关:指秦代的潼关。
一说是华阴县东灵宝县的函谷关,故址在今河南省灵宝县。
⑺驿路:指交通要道。
汉畤(zhì):汉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
畤: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处所。
⑻名利客:指追名逐利的人。
⑼学长生:指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寻求长生不老。
】行经华阴赏析崔颢写山水行旅、登临怀古诗,很善于将山水景色与神话古迹融合起来,使意境具有辽阔的空间感和悠久的时间感,更加瑰丽神奇。
在名作《黄鹤楼》中,就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再现了茫茫天地、悠悠岁月,令人浮想联翩,引起无穷感慨。
在这首诗中,他再次运用这一手法。
诗题《行经华阴》,既是“行经”,必有所往;所往之地,就是求名求利的集中地——“咸京”(今陕西西安)。
《旧唐书·地理志》:“京师,秦之咸阳,汉之长安也。
”所以此诗把唐都长安称为咸京。
诗中提到的“太华”、“三峰”、“武帝祠”、“仙人掌”、“秦关”、“汉畤”等都是唐代京都附近的名胜与景物。
当时京师的北面是雍县,秦文公曾在这里作鄜畤(畤,谓“神灵所止之地”,即后世神坛之类),到汉高祖作北畤止,这里共有五畤,诗中的“汉畤”即指京师北面的这一古迹。
黄鹤楼崔颢〔唐代〕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唐代〕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长干曲四首·其二崔颢〔唐代〕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行经华阴崔颢〔唐代〕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入若耶溪崔颢〔唐代〕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
事事令人幽,停桡向余景。
杂曲歌辞·长干曲四首崔颢〔唐代〕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去来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古游侠呈军中诸将崔颢〔唐代〕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
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
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
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
还家且行猎,弓矢速如飞。
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
腰间带两绶,转眄生光辉。
顾谓今日战,何如随建威?雁门胡人歌崔颢〔唐代〕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
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辽西作崔颢〔唐代〕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
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
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
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
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
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崔颢〔唐代〕征马去翩翩,城秋月正圆。
单于莫近塞,都护欲临边。
汉驿通烟火,胡沙乏井泉。
功成须献捷,未必去经年。
七夕崔颢〔唐代〕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渭城少年行崔颢〔唐代〕洛阳三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
崔颢《行经华阴》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作者简介】崔颢(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
开元十一年(723)进士。
开元后期,曾以监察御史任职河东军幕。
天宝初,任太仆寺丞,迁司勋员外郎,世称“崔司勋”。
十三载(754)卒。
两《唐书》有传。
崔颢为盛唐著名诗人,殷璠曰:“颢少年为诗,属意浮艳,多陷轻薄。
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可与鲍照、江淹并驱也。
”(《河岳英灵集》)存诗四十余首,有《崔颢诗集》。
【原文】行经华阴岧峣太华俯咸京 [1] ,天外三峰削不成 [2] 。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3] 。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4] 。
借问路旁名利客 [5] ,何如此地学长生 [6] ?【注释】[1]岧(tiáo)峣(yáo):山势高峻貌,曹植《愁赋》:“登岧峣之高岑。
”太华:即华山,在华阴县南八里。
咸京:秦都咸阳,在唐长安西四十里,此代指长安。
[2]三峰:指华山的南峰(落雁峰)、东峰(朝阳峰)、西峰(莲花峰)。
天外:形容三峰高耸。
《山海经•西山经》:“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
”削成:谓悬崖峭壁如一刀削成,直落万丈,极力形容其陡峭。
削不成:则谓非人工所能为。
[3]武帝祠:即汉武帝所建巨灵祠。
在朝阳峰东北石楼峰,东壁有石髓凝结,黄白相间,歧出如指掌,故称仙掌崖。
神话传说,有河神巨灵,左手托起华山,右足蹬去中条山,给黄河劈出一条入海的河道,排出洪水,拯救了万民。
仙人掌:即巨灵推山时留下的手印。
[4]秦关:指潼关、函谷关。
汉畤(zhì):指汉五帝畤,即鄜畤、密畤、吴阳上畤、吴阳下畤、北畤,地在今陕西凤翔县南。
畤:古代祭天地五帝之处。
二句为“北枕河山秦关险,西连驿路汉畤平”的倒文,极写华山地势的险要。
[5]名利客:指汲汲于追求功名利禄的人。
曹植《虾䱇篇》:“俯观上路人,势利唯是谋。
”[6]何如:哪赶上。
学长生:指求仙学道。
崔颢《题潼关楼》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题潼关楼崔颢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注释]1、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
《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
”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196年)。
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2、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
《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隋唐以后简称“辅”。
3、华阴:位于关中平原东部,西距西安120公里,东距洛阳230公里,南依秦岭,北临渭水。
⑴请说说首联在诗中的作用。
(2分)⑵“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4分)⑶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4分)【参考答案】:.⑴写客行之中匆匆登楼,点题;引出下面登高所见的景象描写。
⑵运用拟人、夸张、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山势的雄伟和潼关地势的险要。
⑶赞美潼关一带山河壮丽,感叹潼关的地势险要;表达浓郁的思乡愁绪,以及对国家前途命运的隐忧。
[参考译文]雨过天晴,我这匆匆赶路的游子巧遇此楼,乘马歇脚之际,我登上了这座靠近渡水的关楼。
周围山势雄伟,保护着京畿的三辅之地;关口险要,扼守着通往九州要道。
广阔的平川由此向陕州之路通去,滚滚黄河环绕着华阴一路奔流。
夕阳西下,凭栏远眺,一片风烟迷离,我这漂泊万里之人顿感无限忧愁。
【赏析】:崔颢向以使李白也为之叹服的《黄鹤楼》诗著名。
如果说《黄鹤楼》诗是以日暮思归的真挚乡思动人心魄的话,那么这首《题潼关楼》则是对雄伟山川的赞叹和由此产生的广远深沉的忧虑,表现出崔颢诗歌风格的另一方面。
开始两句“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表现出诗人匆匆登临的情形。
诗人在骑马赶路到达潼关时,恰逢雨过天晴,原本疲倦的精神忽然为之一振,于是歇马登上“津楼”(即潼关城楼,面对黄河),眺望山川。
崔颢《行经华阴》译文《行经华阴》鉴赏及赏析《行经华阴》是由崔颢所创作的,此诗劝“学长生”,感叹自己奔波于仕途。
但诗人不用直说,反向旁人劝喻,显得隐约曲折。
结尾两句是从上六句自然落出的,因而显得潇洒自如,风流蕴藉。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行经华阴》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行经华阴》唐代:崔颢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何一作:无)《行经华阴》译文在高峻华山上俯视京都长安,三峰伸向天外不是人工削成。
在武帝祠前的乌云将要消散,雨过天晴仙人掌峰一片青葱。
秦关北靠河山地势多么险要,驿路通过长安往西连着汉畤。
借问路旁那些追名逐利的人,为何不到此访仙学道求长生?《行经华阴》注释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位于华山北面。
一作“华山”。
岧峣(yáo):山势高峻的样子。
太华:即华山。
咸京:即咸阳,今陕西西安。
《旧唐书·地理志》:“京师,秦之咸阳,汉之长安也。
”所以此诗把唐都长安称为咸京。
三峰:指华山的芙蓉、玉女、明星三峰。
一说莲花、玉女、松桧三峰。
武帝祠:即巨灵祠。
汉武帝登华山顶后所建。
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
仙人掌:峰名,为华山最峭的一峰。
相传华山为巨灵神所开,华山东峰尚存其手迹。
秦关:指秦代的潼关。
一说是华阴县东灵宝县的函谷关,故址在今河南省灵宝县。
驿路:指交通要道。
汉畤(zhì):汉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
畤: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处所。
名利客:指追名逐利的人。
学长生:指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寻求长生不老。
《行经华阴》创作背景崔颢在天宝(唐玄宗年号,公元742—756年)年间二次入都。
诗人此次行经华阴,事实上与路上行客一样,也未尝不是去求名逐利,但是一见西岳的崇高形象和飘逸出尘的仙迹灵踪,也未免移性动情,感叹自己何苦奔波于坎坷仕途。
《行经华阴》赏析崔颢写山水行旅、登临怀古诗,很善于将山水景色与神话古迹融合起来,使意境具有辽阔的空间感和悠久的时间感,更加瑰丽神奇。
唐朝诗人崔颢生平简介,崔颢和李白的故事本文导读: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个人生平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
《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
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
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
一窥塞垣,状极戎旅,奇造往往并驱江、鲍。
后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
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然行履稍劣,好(蒱)博,嗜酒,娶妻择美者,稍不惬即弃之,凡易三四。
初李邕闻其名,虚舍邀之。
颢至献诗,首章云:“十五嫁王昌。
”邕叱曰:“小儿无礼!不与接而入。
颢苦吟咏,当病起清虚,友人戏之曰:“非子病如此,乃苦吟诗瘦耳!”遂为口实。
天宝十三年卒。
有诗一卷,今行。
(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他诗名很大,但事迹流传甚少,现存诗仅四十几首。
崔颢曾为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
传说李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在各处都留下了诗作。
当他与杜甫登上黄鹤楼时,被楼上楼下的美景引得诗兴大发,正想题诗留念时,忽然抬头看见楼上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的意思是: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
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引《图经》)。
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
崔颢生平介绍崔颢(hào)(704年-754年),汴州(今河南河北安平) 。
唐朝著名诗人,儒客名家。
出身唐代顶级门阀士族"博陵崔氏"。
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
《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
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
少年为诗,属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
可与鲍照,江淹并驱也。
后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
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然行履稍劣,好(蒱)博,嗜酒,娶妻择美者,稍不惬即弃之,凡易三四。
初李邕闻其名,虚舍邀之。
颢至献诗,首章云:"十五嫁王昌。
"邕叱曰:"小儿无礼!不与接而入。
颢苦吟咏,当病起清虚,友人戏之曰:"非子病如此,乃苦吟诗瘦耳!" 遂为口实。
天宝十三年卒。
有诗一卷,今行。
(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 "有文无行"说崔颢《黄鹤楼》名扬天下。
凭借这一首诗,崔颢本可以知名度很高,但为什么会出现本文开头所说的那样,历代对他的记述不多呢?有些材料甚至连他的生年都存有疑问,而写成(704?-754年)。
笔者查了一下旧版《辞源》,关于崔颢的注释,除了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外,仅有"唐诗人,有文无行。
终司勋员外郎……"句。
怎么个无行?并无记载。
崔颢跌宕一生,一辈子只混了个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 一个不起眼的官,越发使人想探问个究竟。
后来终于从一些典籍中找到了一些说法:一曰崔颢早期作诗"多写闺情,流于浮艳",再曰"娶妻唯择美者,俄又弃之,凡四五娶"。
作诗流于浮艳,固然都不好,甚至很恶劣。
但我们不能只看他的早期作品,还应该看发展、看后期、看他有没有转变。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译文: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在天上飘飘荡荡。
——崔颢《黄鹤楼 / 登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
——崔颢《黄鹤楼 / 登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 / 登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译文: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 登黄鹤楼》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译文:请问大哥你的家在何方。
我家是住在建康的横塘。
——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译文:停下船吧暂且借问一声,听口音恐怕咱们是同乡。
——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
——崔颢《黄鹤楼 / 登黄鹤楼》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译文:我的家临近九江边,来来往往都在九江附近。
——崔颢《长干行·家临九江水》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译文:你和我同是长干人,从小不相识真是很遗憾。
——崔颢《长干行·家临九江水》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译文:在高峻华山上俯视京都长安,三峰伸向天外不是人工削成。
——崔颢《行经华阴》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译文:我驾着小舟在若耶溪上悠闲地游玩,天空倒映在水中,水天相和,一起荡悠。
——崔颢《入若耶溪》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译文:借问路旁那些追名逐利的人,为何不到此访仙学道求长生?——崔颢《行经华阴》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译文:在武帝祠前的乌云将要消散,雨过天晴仙人掌峰一片青葱。
——崔颢《行经华阴》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
译文:手执长剑离家从军,奔赴前线,正遇上我方的一座孤城被敌军团团包围。
——崔颢《古游侠呈军中诸将 / 游侠篇》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
>行经华阴朝代:唐代作者:崔颢原文: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
写翻译写赏析分享评分:678910 很差相关翻译写翻译行经华阴译文及注释在高峻华山上俯视京都长安,三峰伸向天外不是人工削成。
在武帝祠前的乌云将要消散,雨过天晴仙人掌峰一片青葱。
秦关北靠河山地势多么险要,驿路通过长安往西连着汉畤。
借问路旁那些追名逐利 ...相关赏析写赏析行经华阴赏析崔颢写山水行旅、登临怀古诗,很善于将山水景色与神话古迹融合起来,使意境具有辽阔的空间感和悠久的时间感,更加瑰丽神奇。
在名作《黄鹤楼》中,就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 ...作者介绍崔颢崔颢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
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view_3874.html古诗大全古诗文网 KKD6BM明茨伯格被称为管理学界的离经叛道者,在其《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中,他并没有给战略一个明确的定义,而是把战略理论归结为十个学派,并一一点评。
他认为,简单从一个角度来解释战略就好比是盲人摸象:摸到鼻子的人说大象是一条蛇,摸到耳朵的人说大象是一把扇子,摸到膝盖的人说大象是一棵树,摸到尾巴的人说大象是一根绳子,摸到大象身躯的人说大象是一堵墙营销3.0版本,令人应接不暇。
那么,营销的本质是什么?很多人觉得这是已经有定论的话题,不值得讨论,当然也有人说营销就是4P,或者4C,则是典型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最初在美国,营销的含义是:若干市场因素的各种结合从而影响市场供给,这些因素包括促销、推销、有组织的销售活动。
1967年,菲利普构建为出发点的产物非但对人们的工作无益,反而使人迷失。
营销理论需要从本质上去解构。
解构主义领袖人物雅克一个问题不可以一次性、终极性地解决,而只能是分步走,分时间、分空间、分不同的角度来解决。
对营销的重建与深度认知,须先从各方面多视野地去看待营销,尽力地去勾勒出它的一个暂时性的全貌;然后再对这个全貌的每一侧面进行批判性的分析与吸收。
现在,就让我们解构营销本质,蒙上眼睛,一步步去摸营销这头大象。
1流通说1922年,美国学者弗莱德促使商品所有权转移和实体分销所做的努力。
1960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把营销定义为是引导货物和劳务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或用户所进行的一切业务活动。
对于生产部门来讲,专业化和劳动分工造成了不同的供应能力;对于消费者来讲,他们对满足需要的形式、任务、地点和获得效用有不同的要求。
消费者与供应商在空间、时间上的分离性构成了企业产品、服务价值实现的障碍。
营销正是为了消除这种销售障碍,是产业社会打通生产不一致和五个分歧造成的。
两个不一致是指:①数量的不一致,生产者喜欢大量的生产与消费,消费者则偏好少量的购买与消费;②种类的不一致,生产者专业化生产种类较少的商品和服务,消费者则需要更多的种类。
五个分歧是指:①空间分歧,生产者倾向于在生产最经济的地方设厂,而消费者则位于很多分散的地点;②时间分歧,在生产商品和服务的时候,消费者可能不想消费,而且把商品从生产者运送到消费者那需时间;③信息分歧,生产者不知何人在何时何地以何种价格需要何种商品,消费者并不知道何时何地以何种价格获得何种物品;④价值分歧,生产者以成本和竞争价格衡量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消费者以经济效用和支付能力衡量价值;⑤所有权分歧,生产者拥有对他们自己并不想消费的商品和服务的所有权,消费者想要他们并未拥有的产品和服务。
亨利大生产的手法释放出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形成了低价格的有效循环。
这种经营思路是以刺激消费为基础的,在汽车行业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打通了销售障碍的关键。
流通说的关键在于提高这种从生产到消费对接的系统效率。
基于流通说,企业营销策略的关键就是如何使产品或服务能够高效率贯穿生产领域、流通领域以及消费领域。
企业的广告推动,终端的拦截和促销,都是为了使这个对接过程更有效率,同时减缓甚至阻止对手对接。
流通说提醒企业不能仅仅停留在客户角度或企业角度单方面来思考问题,而是将两者打通,去追求价值链层面上的共赢。
很多企业以为把货铺到了超市等终端零售点,就可以达成销售;但是,这仅仅打通了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并没有和消费者进行有效对接,十多年前长虹在彩电大战中的崩盘就缘于此。
从策略上讲,流通方式与流通速度是营销的关键。
流通方式由营销组合决定,而流通速度由营销效率管理决定。
管理营销效率,应该关注六大核心效率:价值信息传递效率、交易过程效率、产品/服务交付效率、售后服务效率、客户忠诚度管理效率和销售绩效效率。
2需求管理说我曾当面向菲利普哪一个词语可以精准定义营销,他给出的词就是Demand management,即需求管理。
科特勒这样定义营销:识别目前尚未满足的需要与欲望,估量和确定需要量的大小,选择和决定企业能最好地为它服务的目标市场,并且决定适当的产品、劳务和计划,以便为目标市场服务。
需求管理说在当今营销界占主导地位。
其客户导向从根本上抓住了企业利润的来源点;另一方面,需求管理说也是众多营销思想流派中体系构建最为完善、最为系统的学说,这种系统性也造成了它的可接受性。
虽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需求管理说的策略体系大致都是从环境分析开始到消费者分析,然后根据STP战略,找到细分市场和适当定位之后,来设计营销战术组合。
这种战术组合被E.杰罗姆旁若无人式营销观念是难以与现实的市场竞争相适应的。
此外,需求管理说过于关注交易前的营销活动,忽视交易后的营销活动。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需求管理说在当今营销学说中贡献最大,使用最广,实践性最强。
3竞争说市场营销的本质不是为客户服务,而是算计,包围并战胜竞争对手。
杰克传统的营销认为企业必须满足消费者需求,但是通过满足需求,美国汽车公司就能成功与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抗衡吗?到底营销的源点与本质是需求还是竞争?视竞争乃至战争为营销本质的学派认为:在市场上满足客户需求的深度不是取胜的关键,企业没有市场,是因为市场被竞争者占据和封锁;市场也不是没有需求,只是竞争者让需求发生在他的身上。
顾客需求如同森林中的肉,企业如一群狼,取胜的关键在于比其他狼群跑得快。
竞争说之所以把考虑竞争放在注重客户之前,是因为市场上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企业很难寻求到客户需求的最优解。
客户满意是一个主观概念,营销管理者对客户满意的管理实际上是一个预期管理:消费者购买产品以后的满意程度取决于购前期望得到实现的程度,而这个预期的来由是什么?参照物是什么?竞争者所能提供的价值是一个很重要的标杆。
相对于20年前,笔记本电脑在中国的售价大大降低,性能和配置却不断升级,然而消费者满意程度却在下降,为什么?竞争使得笔记本生产商不断地相互追赶和超越,改变了客户对价值的判定标准。
所以,过分关注客户需求不如直接在营销活动中给自己树立一个明确的标准:打败竞争者红海区域,局限了企业对新兴市场区域的开拓。
其次,营销活动不同于战争,其中有对抗也有合作。
战争以消灭对手或者使得对手臣服作为胜利的标准,而营销中的竞争只是夺取市场利润的手段,与竞争者合作也可能获取市场利润。
譬如,竞争者的产品可以成为测量企业产品相对价值的标志,没有竞争者,客户很难理解该公司所创造的价值;再者,对许多产业而言,开拓市场需要许多宣传费用,而竞争者可以共同分担;更有越来越多的竞争者组成了企业联盟。
第三,竞争说还面对着一个尖锐而尴尬的问题:是否战胜了竞争对手,就赢得了市场?当柯达战胜了地球上所有的胶片公司时,却发现消费者已经选择了数码相机,不再需要胶片。
4差异说差异说本质就是要和竞争对手进行有效区分,是竞争说思路上的一种延伸。
竞争说主要强调击败对手来给企业腾出生存的空间,而到底通过何种手段获得这个空间,竞争说终究只停留在具体的战术层面,而以差异为核心的营销学说试图在指导思想层面上做出解释。
2004年,哈佛商学院迈克尔差异化制胜的故事。
据说,居住在加拿大东北部布拉多半岛的印第安人靠狩猎为生。
他们每天都要面对一个问题:选择朝哪个方向进发去寻找猎物。
他们以一种在文明人看来十分可笑的方法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把一块鹿骨放在火上炙烤,直到骨头出现裂痕,然后请部落的专家来破解这些裂痕中包含的信息巫术的决策方法下,这群印第安人竟然经常能找到猎物,故而这个习俗在部落中一直沿袭下来。
波特教授认为,这些印第安人的决策方式包含着诸多科学的成分,这些科学成分的背后揭示出来的核心即差异化:正是因为半岛上的其他部落都精心规划,科学分析,结果造成竞争合流,科学分析过的地方反而猎物被猎完,这个靠巫术的部落却获得了差异化的生存。
以差异思想来指导营销策略会非常直接有效。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竞争长达百年,百事出位的关键一战靠的就是在情感要素上与可口可乐差异化出来;同样地,在碳酸饮料中,七喜通过类别差异在市场上突显出来。
如果企业不能形成差异化,产品就会就会变成商品;没有形成差异,就意味着企业发展的营销策略是无效的。
依据差异说,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品牌:为什么Intel 要做要素品牌,宣传Intel inside;为什么那家卖轮胎的法国公司居然做出一个米其林卡通人;塞斯差异化还不过瘾,直接造了一个新词紫牛。
正如紫牛在一群普通的黑白花奶牛中脱颖而出一样,他认为真正的营销应该是让人眼睛会为之一亮的、可以把人们的注意力恰到好处地引向我们的产品和服务的一门艺术。
营销如何做到差异化呢?一般来讲,利益上的差异、情感上的差异、价值观上的差异等三个维度可以指导企业营销思路。
5垄断说垄断说是竞争说在另一个维度的演进。
与其他社会机构不同的是,盈利是企业的基本目标,即使社会企业也需要以利润为基础。
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的目的,是要更好地盈利。
那么,企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获得最佳的赢利空间?微观经济学将市场分为四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
在完全竞争市场下,每个企业都缺乏对市场的定价权,企业竞争激烈,利润趋向于零;在垄断竞争市场,企业众多,且这些企业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一个企业的决策对其他企业的影响不大,不易被察觉,可以不考虑其他人的对抗行动;在寡头市场,市场上几个大型企业控制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销售,利润由寡头之间的博弈决定;在垄断市场,行业市场被一个大的企业所控制,该企业掌握供应权与定价权,能获取最大的利润。
显然,处于完全竞争市场的企业盈利最低,而垄断市场中的企业盈利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