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300股指期货套利案例
- 格式:pdf
- 大小:141.98 KB
- 文档页数:7
指数的走势会出现偏差,而在这种偏差到达不正常时,套利时机出现。
何为不正常?简单地说,期货指数与现货指数价格偏差超过套利本钱时为不正常。
这里所说的套利本钱包括资金使用本钱、交易费用、冲击本钱以及一些时机本钱。
根据数理分析,期货指数减现货指数小于25点为正常,而当该价差到达25点以上时为不正常,现期现套利时机出现。
在股指期货临近交割时,期现价差必然缩小会为0,扣除必要的套利本钱,套利者可以获取稳定的无风险的利润。
二、ETF股指套利交易流程出现了期现套利时机,怎样把握时机呢?理论上,当期现价差到达25点以上时,卖空股指期货的同时买入等值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等到期现价差缩小为0时,双边平仓获利了结。
但是,唯一的问题是一次买入300支股票的可操作性比拟差,而且300支股票里经常会有停牌的股票。
由此看来,现货头寸的构建必须另寻他法。
构建ETF基金组合。
ETF即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是一种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产品,交易手续与股票完全相同。
例如上证50ETF就是主要投资范围为上证50ETF指数成分股的开放式指数基金。
1、ETF的选取利用上市时间、流动性、与沪深300指数的相关性三个指标对目前的15支ETF进行筛选后,适合构建现货组合的ETF为:50ETF、深100ETF、180ETF。
2、资金配置以目前沪深300指数3200点计算,做一单股指期货期现套利,买入ETF组合占用96万资金、做空股指期货需要占用17.28万资金,合计占用资金为113.28万元。
3、选择开仓时机如前述,期现价差到达25点以上,可开仓,具体为买入ETF组合同时卖空股指期货。
4、选择平仓时机当期现价差缩小为0附近时双边平仓,结束套利交易。
从历史数据看,每个合约都会有提前平仓的时机。
开、平仓都是通过专业的金长江套利软件一键实现。
三、风险点及防范措施1、追加期货保证金风险及防范措施股指行情大幅的快速上涨时,容易导致期货保证金缺乏。
股指期货76问1、什么是股指期货?要了解什么是股指期货,让我们首先从期货的概念入手。
期货一般指期货合约,是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
这个标的物,又叫基础资产,可以是某种商品,如铜、原油等;可以是某种金融资产,如外汇、债券等;还可以是某个金融指标,如三个月同业拆借利率、股票指数,等。
所谓股指期货,即股票价格指数期货的简称,就是以某种股票指数为基础资产的标准化的期货合约。
买卖双方交易的是一定时期后的股票指数价格水平。
股指期货采用保证金交易制度和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
保证金交易具有杠杆效应,同时放大风险与收益;当日无负债结算要求投资者必须时刻关注自己的保证金余额,避免出现因保证金不足而被强行平仓。
股指期货实行T+0交易,当天买入(卖出)可以当天卖出(买入)。
股指期货合约有到期日。
在合约到期前,投资者可以提前平仓了结交易;在合约到期后,未平仓合约将通过现金交割的方式进行了结。
股指期货最根本的功能是规避风险,因而在本质上是一种避险工具,而不是大众理财产品。
从境外成熟市场的经验看,股指期货是机构投资者常用、有效的避险工具。
推出股指期货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有助于股票市场健康发展。
2、股指期货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股指期货的主要功能是其风险规避功能。
股指期货的风险规避功能是通过套期保值交易来实现的,投资者可以在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进行反向操作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股票市场的风险可分为非系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两部分。
针对非系统性风险,投资者通常可以采取分散化投资的方式将这类风险的影响降到较低的程度;但对于系统性风险,却无法通过分散化投资的方法予以规避。
股指期货的引入,为股票投资者提供了对冲风险的有效工具。
担心股票市场下跌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卖空股指期货合约来对冲市场下跌的风险,从而达到规避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目的。
此外,股指期货也具有一定的资产配置功能。
股指期货由于采用保证金交易制度,具有一定的杠杆性,且交易成本较低,因此机构投资者可以将股指期货作为资产配置的工具之一。
股指期货套利案例分析股指期货:全称为股票指数期货,它是以股价指数为依据的期货,是买卖双方根据事先的约定,同意在为了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按照双方实现约定的股价进行股票指数交易的一种标准化协议。
下面我们结合实盘操作方案来解析股指期货套利。
在2007年3月5日13点40分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0703的点数是1604.1点,沪深300指数的点数是2431点,二者之间的价差高达170.4点,每点价格是300元,相当于通过期现货之间的套利可以获得170.4*300=51120元的收益。
因此我们决定开始建仓,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卖出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0703,同时买入ETF组合(相当于买入沪深300指数经典案例:期货风险谁承担的现货),实盘操作中,由于期货合约0703的价格有小幅度的上升,所以期货建仓时0703以2604点的价格成交,同时买入了729900.4元的上证50ETF 和深圳100ETF组合,这样我们锁定的套利利润空间是51329.6元,与预期的套利收益基本相一致。
下面我们来看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的资金量,卖空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0703需要的保证金为62498元,同时买入ETF组合需要的冻结资金为729900.4元,这样进行套利完成建仓任务总共需要的冻结资金为792398.8元,建仓时套利的交易成本是465元,因此完成建仓交易需要的资金为792864元。
按照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规定,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的最后交易日为到期月的第三个星期五。
如 IF0607合约,该合约最后交易日为 2006年7月21日。
同时最后交易日也是最后结算日。
这天收盘后交易所将根据交割结算价进行现金结算。
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0703到期日为2007年3月16日,如果我们持有到日将获得预期的利润空间约为5万元,历时11日。
然而由于在3月6日14:36时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0703与现货(ETF组合,同时将组合转化成点数与期货合约进行比较)之间的差价降低为81.22点,考虑到此时进行平仓历时2日就可以获得90点,相当于27000元的收益,收益率为3.3%,历时2日,折合成月收益率为50%。
股指期货套利案例【篇一:股指期货套利案例】2008 年以来,沪深股市大幅下挫,上证综指从5261 点跌至昨日的3626 点,跌幅达31%,沪深两市总市值也大幅缩水。
缺乏做空机制使沪深股票市场的投资者“望熊兴叹”,与其面对下跌的股市大海捞针般地找寻“黑马”,不如静下心来了解一下交易机制更加灵活的股指,因为未来将要上市的股指期货将为我们打开另外一扇“财富之门”。
之所以选择200 万资金来分析股指期货套利策略,一方面是因为依目前的指数点位看,200 万是进行股指期货期现套利最基本的资金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向更多的中小投资者展示如何利用股指期货上市初期市场中可能存在的大量套利机会获取几乎无风险的收益。
在比较成熟的市场,期现套利往往是大资金利用程序化交易实现的,中小资金由于交易成本较高等原因,能够捕捉到的套利机会相对大资金而言要少很多。
然而在股指期货上市之初,机构的程序化套利交易系统尚不完善,市场效率通常偏低。
在股指期货推出到机构投资者能够成熟运作套利交易期间,是中小投资者通过期现套利获取利润的大好时机。
我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沪深300 股指期货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积极进行,投资者应做好把握即将到来的投资良机的准备。
一、套利的含义及种类套利是指期货市场参与者利用不同月份、不同市场、不同商品之间的不合理差价,同时买入和卖出两张不同合约以从中获取利润的交易行为。
股指期货套利分为期现套利、跨期套利、跨品种套利和跨市场套利四种,其中以期现套利和跨期套利最为常见。
二、利用etf 与股指期货进行期现套利期现套利的基本原理是当股指期货价格高于套利上界时,套利者可卖出期货,同时按指数构成比例买进相应数量的成分股,在期货到期日结算则可获取套利利润,此种套利行为也称为正向套利。
反之,在股指期货价格低于套利下界时,买入期货,抛空相应数量比例的成分股,亦称之为反向套利。
对于一般的投资者而言,由于股票市场缺乏做空机制,反向套利难以实现,但对于基金等机构客户,由于其原本就持有相当数量的权重股,反向套利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尤其在融资融券推出后,机构投资者能够更加游刃自如地实现反向套利。
如何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进行期现套利学员:崔山川学号:10821240120 套利是股指期货投资的重要手段之一,投资者可以通过期指定价模型来确定套利区间从而获得无风险收益,而期现套利是套利中最常见的一种。
期指合约的到期日一定会回归其合理值,当股指期货合约的实际价格严重脱离其理论价格时,就可以通过在期现市场同时建立头寸来进行期现套利。
在期现套利中,准确确定套利的上下边界和构建现货组合是期现套利的关键。
期现套利是一种无风险套利,只要收益能够弥补基本的交易成本,就可以在不用关心市场走势的同时获得无风险收益。
所以,期现套利的焦点在于对股指期货合约准确地定价从而确定套利的上下边界。
迄今为止,期货定价模型主要以持有成本模型(Costof Carry Model)为主。
期货定价模型与套利边界的确定首先定义:St:股票现货在时刻t的价格;ST:股票现货在时刻T(合约到期日)的价格;Ft:股指期货在时刻t的价格;FT:股指期货在时刻T的价格;Cs1:买入股票现货的交易成本;Cs2:卖出股票现货的交易成本;Cf1:卖出股指期货的交易成本;Cf2:买入股指期货的交易成本;r:借款利率;rd:贷款利率;d:股票分红比例;其中交易成本C=佣金+印花税+冲击成本。
如果期现两市收益之和大于零,则说明存在套利可能。
即得到合理价格的理论上限:Ft≤Ste(r-d)(T-t)+(Cs1+Cf1)er(T-t)+Cs2+Cf2在卖出现货的过程中涉及到做空股票的贷款成本,即额外考虑到现金流量为-Strd(T-t)的利息成本。
根据期现两市的收益,整理得出股指期货的理论下限为:Ft≥Ste(r-d)(T-t)-(Cs2+ Cf2)er(T-t)-(Cs1+Cf1)-Strd(T-t)最终我们得出非完美市场下的股指期货的无套利区间为:Ste(r-d)(T-t)-(Cs2+Cf2)er(T-t)-(Cs1+ Cf1)-Strd(T-t)≤Ft≤Ste(r-d)(T-t)+( Cs1+Cf1)er(T-t)+Cs2+Cf2这也就是期指定价区间的上下边界。
股指期货期限套利案例分析1、市场状况(1)行情2013年8月15日某时点:沪深300指数为2321.58点。
此时12月20日到期的沪深300指数IF1312合约期价为2338.8点。
(2)微观结构①股指期货交易中需向交易所与期货公司缴纳的保证金比例合计17%;②沪深300指数当月股息率d预估为0.25%,当月31天;③套利资金150万元通过货币市场融资。
④套利周期为n天,包含套利起始日与结束日两端。
2、相关套利成本(1)相关成本测算为:①现货买卖的双边交易手续费为成交金额的0.08%;②现货买卖的冲击成本经验值为成交金额的0.05%;③现货的指数跟踪误差经验值为指数点位的0.20%;④股指期货买卖的双边交易手续费为成交金额的0.007%;⑤股指期货买卖的冲击成本经验值为期指最小变动价位0.2点;⑥资金成本:年利率r为6%,按日单利计息;(2)计算套利成本现货手续费=2321.58点×0.08%=1.86点现货冲击成本=2321.58点×0.05%=1.16点现货跟踪误差=2321.58点×0.20%=4.64点股指期货手续费=2338.8点×0.007%=0.16点股指期货冲击成本=0.2+0.16=0.36点资金成本= n×1500000×6%÷365÷300=0.82n点套利成本合计TC =1.86+1.16+4.64+0.16+0.36+0.82n=8.18+0.82n 随持有期呈线性增长。
3、无套利区间根据单利计算的n天持有期的股指期货修正价格F(t, T)为:F(t,T)=S(t) + S(t)×r×n/365 - S(t)×d×n/31= 2321.58 + 2321.58×0.06 ×n/365 –2321.58×0.0025 ×n/31= 2321.58 + 0.194n点,S(t):表示现货资产的市场价格,即套利开始时刻的现货指数。
[利用ETF进行股指期货套利]股指期货套利例题在股指期货套利中,要实现套利的无风险,套利策略中的现货头寸就要完全复制沪深300指数的成分股,但如此操作的成本过高,足以吞噬全部的套利空间,利用ETF建立现货头寸或者利用精选成分股来复制沪深300就成为一个可行而有效的策略。
利用单只ETF进行股指期货套利,失败的风险较大利用ETF进行套利在便利性上要优于利用精选成分股,但由于成分股差异,ETF与沪深300指数之间仍会有一定差异,需要通过组合ETF尽可能拟合沪深300指数。
目前可选的ETF有易方达深证100ETF、华夏上证50ETF以及华安上证180ETF,我们选取2006年6月1日至2006年10月18日为研究期间进行ETF配置比例的模拟。
在此研究期间,深证100ETF二级市场收益率较沪深300指数低0.2463%,上证50ETF较沪深300指数高1.4734%,上证180ETF较沪深300指数高0.8064%。
我们发现,在进行正向套利时,ETF对沪深300指数负的跟踪误差(指ETF收益率减去指数收益率的差)将消耗整体套利收益,虽然跟踪误差基本小于0.5%,但仍都有交易日跟踪误差过大,例如上证50ETF最大跟踪误差为2%,上证180ETF有较多的交易日跟踪误差大于0.5%,这些跟踪误差的存在将导致套利失败。
这些跟踪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指数样本差异以及市场板块的轮动特征,单只ETF无法避免这些风险。
控制整体跟踪误差的ETF组合仍有损失风险解决单支ETF套利风险最好的方法是利用ETF组合,组合的优势可降低跟踪沪深300指数的误差,从而降低套利失败的概率。
首先以跟踪偏差(用以衡量指数拟合好坏的指标,通常用跟踪组合与标的指数收益率之差的标准差)最小化为目标,配置深证100ETF、上证50ETF和上证180ETF 的投资比例。
跟踪偏差最小化的拟合目标可以保证ETF组合拟合沪深300达到最好的状态,从长期来看风险也将最低。
案例三:股指期货套利案例一、背景资料套利可分为期现套利、跨期套利、跨市场套利和跨品种套利。
期现套利:又叫指数套利。
现货指数和期货指数价格之间,理论上应该存在一种固有的平价关系,但实际上,期货指数价格常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偏离其合理的理论价格。
一旦这种偏离出现,就会带来套利机会。
如果期货价格高于合理价格,可以根据指数成分股构成及权重买进复制指数的一篮子股票,并放空价格相对高估的期货合约,在期货合约到期时,根据现货和期货价格收敛的原理,卖出股票组合,平仓期货合约,将获得套利利润。
这种策略称为正基差套利。
如果允许融券,还可以进行负基差套利,即融券卖出股指现货组合,买入股指期货。
跨期套利:利用同一市场不同交割月份的期货交易价格的偏差进行套利。
如3月合约与6月合约间的套利。
跨期套利是套利交易中最普遍的一种交易方式,主要包括三种基本的交易形式:买近卖远套利、卖近买远套利和蝶式套利。
跨品种套利:指交易者在两个价格联动性较强的不同指数期货合约上开立相反头寸的交易方式,这两个指数期货可以是在同一个交易所交易的,也可以是在不同交易所交易的。
跨市场套利:指在不同的交易所同时买进和卖出相同交割月的同种或类似的股指期货合约,以赚取价差利润的套利方式,又称市场间价差。
二、案例介绍由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目前只有沪深300股指期货单一标的指数期货产品,而且我国还未实现资本市场的完全开放,所以跨市场套利和跨品种套利对一般投资者而言,尚不具备可操作性,套利策略的运用主要针对期现套利和跨期套利。
以下是一个期现套利的案例。
在2007年3月5日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0703的点数是2600点,沪深300指数的点数是2400点,二者之间的价差高达200点,每点价格是300元,相当于通过期现货之间的套利可以获得200×300=6万元的收益。
三、案例分析可以进行期现套利,具体操作如下由于期货合约0703的价格有小幅度的上升,以2604点卖出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0703,同时买入了720000元的上证50ETF和深圳100ETF组合,这样我们锁定的套利利润空间是61200元,与预期的套利收益基本相一致。
沪深300指数期货可行的套利分析刘炳宏 20061022 股指期货的投资策略大致分为三种:套期保值、套利、投机。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已经对纯理论股指期货做了阐述,这一篇主要是进行股指期货套利模式的具体案例介绍和计算。
投机是单向风险策略,我在这里就不做详述,本文只重点介绍套期保值和套利策略。
一.股指期货套利基本定理和概念用法:1.指数期货定价公式为:F=S×(1+r)(T-t)-D其中:F:股指期货合约在时间t时的价值;S:指数现货在时间t时的价值;r:无风险利率;T:期货合约到期时间(年);t:现在的时间;D:t到T期间指数现货现金股利在到期日T时刻的复利总和。
设F1 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实际价格,F1>S(1+(r-D)*t/365)时,套利者可以在现货市场上买入指数中的成份股票,同时卖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获利; F1<S(1+(r-D)*t/365)时,套利者可以在现货市场上卖出指数中的成份股票,同时买入股票指数期货合约获利。
我做一个案例分析:在10月份买入1月交割的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当时沪深300指数为1435点,年利息率为 2.52%,年股息率为2%,则该期货合约的理论价格为F(t, T)=S(t)[1+(r-d)×(T-t)/365]=1435(1+0.52%×3/12)=1436.8655点。
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在实际交易中,会存在无套利区间。
在无套利区间,套利交易不但得不到利润,反而将导致亏损。
股指期货的定价利用的是无风险套利原理,也就是说股指期货的价格应当消除无风险套利的机会,否则就会有人进行套利。
对于一般的投资者来说,只要了解股指期货价格与现货指数、无风险利率、红利率、到期前时间长短有关就可以了。
股指期货的价格基本是围绕现货指数价格上下波动,如果无风险利率高于红利率,则股指期货价格将高于现货指数价格,而且到期时间越长,股指期货价格相对于现货指数出现升水幅度越大;相反,如果无风险利率小于红利率,则股指期货价格低于现货指数价格,而且到期时间越长,股指期货相对与现货指数出现贴水幅度越大。
股指期货案例股指期货是指以股指作为标的物的衍生工具,通过买卖股指期货合约来获取利润的投资方式。
股指期货市场的交易活跃,风险较大,但也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下面以沪深300股指期货为例,介绍一个股指期货案例。
近期,A股市场火热,大盘指数不断攀升,投资者对于股指期货的追捧也越来越高。
小明是一位股民,他在关注了股指期货市场的动态后,决定尝试投资股指期货,以期获取更高的收益。
小明在某大型券商开通了期货账户,并进行了相关操作的培训。
他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市场分析,以及对于基本面和技术面的综合分析,判断沪深300指数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上涨。
根据自己的判断,小明决定买入一手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
他在交易时选择了适当的杠杆比例,以提高收益,但也增加了交易风险。
同时,为了有效控制风险,小明设定了合理的止盈和止损点位。
交易开始后,沪深300指数果然按照小明的预期继续上涨。
他利用自己掌握的市场技术分析工具,灵活调整止盈和止损点位,逐步锁定利润,并适时减仓。
然而,市场的风云变幻让人难以预测。
在交易过程中,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国际环境的不稳定因素,股指期货市场出现了剧烈波动,小明的预测出现了偏差。
面对市场的变化,小明及时调整了自己的策略,重新评估了市场的走势。
他认为市场的震荡是短期的,而且指数已经出现过多次回调后再度上行的情况,因此他决定继续持仓,等待市场回暖。
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逐渐走到了小明预期的方向上。
他没有盲目跟风,而是坚守自己的交易计划,冷静地进行交易。
最终,小明成功地在较低点买入,并在逐步回升的行情中顺利获利出局。
通过这次交易,小明学到了许多经验和教训。
他意识到股指期货市场极具风险性,需要具备坚定的心理和深厚的市场分析能力。
他还明白了交易的规则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对市场进行全面、准确的研究的必要性。
总之,股指期货市场的投资风险较大,但利润也较高。
在进行股指期货交易时,投资者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分析和风险把控,遵循交易纪律,合理设置止盈和止损点位,同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市场震荡中保持冷静和理性,才能获得稳定的回报。
沪深300股指期货套利案例一、套利和股指期货套利介绍1. 套利套利也叫价差交易,指买入或者卖出某种期货和约的同时,卖出或者买入相关的另一种和约,并在某个时间同时将两种和约平仓的交易方式。
套利分为跨期套利、跨市套利、跨商品套利和期现套利。
跨期套利是指在同一市场同时买入或卖出同种商品不同交割月份的期货和约,以期在有利时机同时将这两个交割月份不同的和约对冲平仓获利;跨商品套利指利用两种不同的、但相互关联的商品之间的期货和约价格差异进行套利;跨市套利指在某个交易所买入(或卖出)某一个交割月份的某种商品和约,同时在另一个交易所卖出(或买入)同一交割月份的同种商品和约,利用不同交易所同种商品期货和约之间的价差获取收益;期现套利指当某种商品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价格出现异常差异时,交易者分别在两个市场买低卖高,利用期货与现货不合理的价差获取收益。
套利的作用是使各种期货和约的价格关系趋于正常,促进市场公平价格的形成,增加期货市场交易量,提高期货交易的活跃程度,增加流动性。
套利机会的多少与市场的有效程度密切相关,市场的效率越低,套利机会越多,市场的效率越高,套利机会越少。
2. 股指期货套利股指期货套利是指利用股指期货市场存在的不合理价格,同时参与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交易,或者同时进行不同期限、不同(但相近)类别股票指数合约交易,以赚取差价的行为。
股指期货套利同样分为期现套利、跨期套利、跨市套利和跨品种套利。
股票指数期货套利与商品套利的比较总体上看,股指期货套利和商品套利都是期货套利交易的一种类型,其原理都是在市场价格关系处于不正常状态下进行双边交易以获取低风险差价。
股指期货套利和商品期货套利的主要区别在于期货合约标的属性不同。
商品期货合约的标的是有形商品,有形商品就涉及到商品的规格、性能、等级、耐久性,以及仓储、运输和交割等等,从而会对套利产生重要影响。
股指期货的标的是股票指数,指数只是一个无形的概念,不存在有形商品的相关限制,同时股指期货的交割采用现金交割,因此在交割和套利上都有很大的便利性。
沪深300股指期货套利案例一、套利和股指期货套利介绍1. 套利套利也叫价差交易,指买入或者卖出某种期货和约的同时,卖出或者买入相关的另一种和约,并在某个时间同时将两种和约平仓的交易方式。
套利分为跨期套利、跨市套利、跨商品套利和期现套利。
跨期套利是指在同一市场同时买入或卖出同种商品不同交割月份的期货和约,以期在有利时机同时将这两个交割月份不同的和约对冲平仓获利;跨商品套利指利用两种不同的、但相互关联的商品之间的期货和约价格差异进行套利;跨市套利指在某个交易所买入(或卖出)某一个交割月份的某种商品和约,同时在另一个交易所卖出(或买入)同一交割月份的同种商品和约,利用不同交易所同种商品期货和约之间的价差获取收益;期现套利指当某种商品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价格出现异常差异时,交易者分别在两个市场买低卖高,利用期货与现货不合理的价差获取收益。
套利的作用是使各种期货和约的价格关系趋于正常,促进市场公平价格的形成,增加期货市场交易量,提高期货交易的活跃程度,增加流动性。
套利机会的多少与市场的有效程度密切相关,市场的效率越低,套利机会越多,市场的效率越高,套利机会越少。
2. 股指期货套利股指期货套利是指利用股指期货市场存在的不合理价格,同时参与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交易,或者同时进行不同期限、不同(但相近)类别股票指数合约交易,以赚取差价的行为。
股指期货套利同样分为期现套利、跨期套利、跨市套利和跨品种套利。
股票指数期货套利与商品套利的比较总体上看,股指期货套利和商品套利都是期货套利交易的一种类型,其原理都是在市场价格关系处于不正常状态下进行双边交易以获取低风险差价。
股指期货套利和商品期货套利的主要区别在于期货合约标的属性不同。
商品期货合约的标的是有形商品,有形商品就涉及到商品的规格、性能、等级、耐久性,以及仓储、运输和交割等等,从而会对套利产生重要影响。
股指期货的标的是股票指数,指数只是一个无形的概念,不存在有形商品的相关限制,同时股指期货的交割采用现金交割,因此在交割和套利上都有很大的便利性。
此外,股指期货由于成份股分红不规律、融资成本不一以及现货指数设计等原因,其理论价格相对商品期货更难准确定价。
这些区别是造成股指期货套利和商品期货套利在具体类别上差异的主要原因。
二、股指期货套利步骤和理论价格计算1. 股指期货套利步骤股指期货进行套利交易基本模式是“买股票组合、抛指数”或“买指数、抛指数”,其套利步骤如下:(1)计算股指期货合约的合理价格;(2)计算期货合约无套利区间;(3)确定是否存在套利机会;(4) 确定交易规模,同时进行股指合约与股票(或基金)交易。
当股指期货合约实际交易价格高于或低于股指期货合约合理价格时,进行套利交易可以盈利。
但事实上,交易是需要成本的,这导致正向套利的合理价格上移,反向套利的合理价格下移,形成一个区间,在这个区间里套利不但得不到利润反而会导致亏损,这个区间就是无套利区间。
只有当期指实际交易价格高于区间上界时,正向套利才能进行。
反之,当期指实际交易价格低于区间下界时,反向套利才适宜进行。
2. 持有成本定价模型持有成本定价模型是被广泛使用的指数期货定价模型,该模型是在完美市场假设前提下,根据一个无套利组合推导出的。
指数期货和约是一个对应股票指数现货组合的临时替代物,该和约不是真实的资产而是买卖双方之间的协议,双方同意在未来某个时点进行现货交易,一方面,该协议签定时没有资金转手,卖方要在以后才交付对应股票现货并收到现金,这样必须得到补偿未马上收到现金所带来的收益。
反之,买方要以后才支付现金并收到股票现货,必须支付使用现金头寸推迟股票现货支付的费用,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指数期货价格要高于现货价格。
另一方面,由于指数期货对应股票现货是一个支付现金股息的股票组合,那么指数期货合约买方因没有马上持有这个股票组合而没有收到股息,卖方因持有对应股票现货组合收到了股息,因而减少了其持仓成本。
因此,指数期货价格要向下调整相当于股息的幅度,即有:指数期货价格=现货指数价格+融资成本-股息收益 t S t 时点指数现货价格T S 到期日T 时点指数现货价格 t F t 时点指数期货价格 T F 到期日T 时点指数期货价格r 无风险利率D t 时点到到期日T 期间指数现货股利在到期日T 时点的复利总和(()1,[()]i nr T t t i ii i tS d w D e P −==×∑),i d 为第i 只样本股在i t 时点发放的每股税后现金股利,i w 为第i 只样本股在t 时刻的指数权重,i t 为第i 只样本股发放现金股利的时点,,Pi t 为第i 只样本股在时刻t 的收盘价在无套利条件下,t 时点买入指数期货和买入指数现货成分股投资组合持有到T 时点时,两种投资方式的净现金流量应该相等: ()/(1)()/(1)T t T t T t T t S F r S D r S −−−+=+−+ 整理得 (1)T t t t F S r D −=×+−3. 区间定价模型在实际套利操作中,交易成本往往是不可忽视的,交易成本包括买卖手续费、资金成本和冲击成本等。
将交易成本纳入到指数定价模型,利用无套利条件,就推导出指数期货无套利定价区间,其中交易成本是以指数单位为基础计算的:(,)(,)(,)t PS FL t PL FSS C C S C C F S t B t T B t T −−++≤≤PL C 为买入现货指数的成本 PS C 为卖空现货指数的成本 FL C 为买入期货和约的成本 FS C 为卖空期货和约的成本 t S 为在t 时一单位标的资产的价格(,)F S t 为在到期日T 时交割一单位标的资产的期货和约在t 时的价格 (,)B t T 为从t 时到T 时的无风险贴现因子若再考虑股利因素,且假设股利为非随机变动情况,则变为:11(,)(,)(,)(,)(,)T tT tt PS FL t PL FS S C C B t t d S C C B t t d F S t B t T B t T ττττττ−−==−−−+++−+≤≤∑∑d τ为在τ时支付的现金股利4.股指期货定价模型的缺陷上面公式给出的是在前面假设条件下的指数期货合约的理论价格。
在现实交易中要全部满足上述假设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为首先,在现实交易中再高明的投资者要想构造一个完全与股市指数结构一致的投资组合几乎是不可能的;其二,在短期内进行股票现货交易,往往使得交易成本较大;第三,由于各国市场交易机制存在着差异,如在我国目前就不允许卖空股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指数期货交易的效率;第四,股息收益率在实际市场上是很难得到的,因为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市场在股息政策上(如发放股息的时机、方式等)都会不同,并且股票指数中的每只股票发放股利的数量和时间也是不确定的,这必然影响到正确判定指数期货合约的价格。
三、沪深300股指期货套利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即将推出,将为券商、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提供金融创新的工具,使得这些机构可以按照“金融工程”的理论框架去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股指期货套利交易就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新型盈利模式。
开展股指期货套利交易对于恢复扭曲的市场价格关系、抑制过度投机和增强市场流动性都有着重要的作 用。
沪深300指数期货上市之初,将在一段时间里只会存在一种股指期货,要进行跨市套利和跨品种套利将涉及到境外期货市场,对国内套利者存在以下风险:1.汇率风险。
我国外汇政策的市场化趋势日益明显,人民币与世界各主要货币的汇率波动性也在增大。
不能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将直接导致套利交易的失败。
2. 资金流动风险。
我国资本项目下的资金流动尚未自由化,而套利必然涉及到两个市场间资金的流动,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将导致套利者不得不在两个市场都准备足够的资金以防止短期的价格风险的状况,这将导致套利资金的使用效率大打折扣。
3. 不同股指期货产品所在市场的内部经济政策风险。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经济政策,不同经济政策的实行将在短时间内给股指期货套利某一单边头寸带来巨大的风险。
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国内股指期货套利将主要以期现套利和跨期套利为主要的套利方式。
股指期货期现套利中会涉及到现货指数或组合的买卖。
对于沪深300指数来说,成份股多达300种,各成份股流动性存在差别,因此,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现货指数的建仓存在难度。
目前市场上有跟踪沪深300股指的基金,比如嘉实沪深300指数基金,以这样的基金替代现货指数在理论是可行的。
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存在流动性风险,嘉实沪深300和大成沪深300目前的日成交量就很低。
缺少流动性将对套利交易产生致命的风险。
另一种和股指期货相关度较高的资产是相应股指的ETF。
虽然目前沪深两市还没有沪深300指数ETF,但已经交易的有ETF50、ETF100和ETF180,这三支ETF跟踪的指数的样本股绝大部分是沪深300指数的样本股,因此和沪深300指数的相关性很高,理论上可以作为和沪深300股指期货套利的资产之。
ETF50、ETF100和ETF180与沪深300指数相关系数及流动性如下表:表 1 沪深300指数与基金收益率相关性跟踪指数与沪深300指数收益率相关系数与沪深300收益率相关系数日均成交量日均成交额(万元)大成300 1 0.04743 1 0.1 嘉实300 1 0.61277 8167.91 86.67 ETF50 0.96862 0.92277 597581.2 6177.91 ETF100 0.98090 0.95687 193331.4 1562.38 ETF180 0.99372 0.89468 14256.34 434.77 ETF100和ETF180组合0.94992 103793.87 1505.85注:日均成交额计算时去掉了上市初期的数据,由成交量稳定以后的数据计算得到作为与沪深300股指期货套利的现货资产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与沪深300指数要高度相关,相关系越高,两者偏离修复的可能性越大和越迅速;第二,流动性要高,流动性决定冲击成本的大小和套利方案操作性的大小。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ETF50虽然与沪深300指数的相关系数不是最大,但与最大的ETF100相差不多。
从流动性看ETF最大,分别是ETF100和ETF180的4倍和14倍,因而ETF50与其他相比更适合与沪深300股指期货进行套利操作。
为了便于计算,首先将ETF50每日收盘价以沪深300指数2005年2月23日收盘价为基点折算为指数,作为现货价格。
利用区间定价模型计算无套利区间的上限和下限。
其中,期货和约为当月到期期货和约,计算区间为2005年2月23日到2006年9月14日。
为了便于计算,将ETF50日收盘价以沪深300指数2005年2月23日收盘价1043.94为基准折算成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