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人教版八上语文: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互动式表格版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七课《列夫·托尔斯泰》教案(2020-7)教学目标:1、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包括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2、通过文本的阅读,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3、学习细腻而夸张的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
掌握比喻、夸张、排比的修辞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细腻而夸张的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
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检查预习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以其不朽的著作赢得了世界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
对于他,我们一直只闻其名,未见其人。
你想知道他的外貌吗?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是怎样用入木三分又妙趣横生的文笔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的,请你跟随作者的笔端,来解读托尔斯泰的那双智慧的眼睛,进而感悟他的人格魅力。
请学生介绍列夫·托尔斯泰(你对托尔斯泰了解多少?)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的伟大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课文中还提到了另外一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伟大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主要作品有浮雕《阶梯旁的圣母》、雕塑《大卫》、壁画《亚当与夏娃》等。
1、检查预习生字词的情况。
Yǒu zhìdùn gùxuān xī rúgān gàchì黝黑滞留愚钝禁锢轩昂犀利侏儒尴尬炽热làn gòu hàn huáng àn mào yín粗制滥造藏污纳垢颔首低眉诚惶诚恐黯然失色广袤无垠sìliǔrán quán jiázīqióng mèi zēng酒肆一绺长髯鬈发两颊胡髭穹顶蒙昧面目可憎bǐng zèng zhòu càn àng qiào cāo屏住锃亮甲胄粲然意趣盎然刀鞘粗糙2、解释词语:(重点)气宇:气概,风度。
7 *列夫·托尔斯泰【知识与能力】1.理解、积累文中生字词,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包括他的国别、身份、主要作品名称等,认识他的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
3.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独到细致的刻画,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
【过程与方法】1.在诵读中引导学生悉心揣摩文中细致的描述手法,尤其是课文中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描写形貌的手法。
2.激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玩味夸张及妙喻的情趣,揣摩其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人物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1.诵读,学习细腻、夸张而又精彩的人物外貌描写方法。
2.由外貌透视人物心灵,认识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以累累巨著在俄国文坛驰骋了近六十年的文学大师托尔斯泰,因其真实深刻地再现了俄国社会生活而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则是代表他艺术高峰的三部长篇小说。
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资料助读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和翻译作品。
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
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
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
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
7列夫·托尔斯泰知识与技能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并体味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体会细节描写。
(重点) 2.研究欲扬先抑的写法。
(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托尔斯泰热爱人民、执着、博爱的精神品质。
一、导入新课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著名的传记作家茨威格,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快速阅读,把握文章大意提问1:本文前后对托尔斯泰描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明确:前文着重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后文侧重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提问2: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不仅使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而且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请仿照示例,从课文中找出运用夸张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目光、眉毛、须发、皮肤和鼻子的句子。
明确:示例:描写目光:“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描写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描写须发:“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描写皮肤:“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描写鼻子:“一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了的样子。
”目标导学二:细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提问3:课文前半部分对于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突出了哪两个方面的特点?它们分别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明确:(1)脸相平庸丑陋,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和眼睛的深邃;(2)大众化,为了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法。
提问4: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明确:他的目光犀利深刻,具有准确的洞察力。
眼睛里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文章涉及深广的人文背景。
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并体味其作用。
2.能力目标:反复朗读,联系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赏析精彩语句,体会细节描写。
揣摩欲扬先抑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阅读,感受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感悟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赞美和崇敬之情,学习托尔斯泰热爱人民、执着、博爱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把握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
把握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教学难点:学习细节描写。
领会并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世界名著均出自他的笔下。
虽然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透过托尔斯泰的眼睛,去探究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吧!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
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等。
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
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而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作家》、《罗曼·罗兰》、《断头皇后》等。
2.背景资料本文是茨威格的《三作家》中的一节。
1928年,茨威格访问俄国,适值列夫·托尔斯泰诞生一百周年,于是他拜谒了托尔斯泰墓,参观了托尔斯泰的故居,表达了他真挚怀念、赞美之情。
回国后,他写成了传记《三作家》。
3.知识链接(1)文体知识——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
《列夫·托尔斯泰》本文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茨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为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描画的一幅“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示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本文在艺术手法上的独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写出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二是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写托尔斯泰外貌平庸、普通的一面,不仅是对托尔斯泰肖像真实的刻画,同时也揭示了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一员;写他面容粗鄙、丑陋的一面,实际上是反衬了他眼睛的无比精美。
托尔斯泰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如果进一步探究,可以认为,写他形貌的矛盾统一,实质上也是写他的人生追求、人生态度与自己的阶级和身份的矛盾统一,以及他本身的思想也是矛盾统一的。
本文的重点是落在写他的眼睛上,通过写眼睛来写他的敏察、深刻,写他作为伟大作家的杰出才能,写他是时代的透视镜和多棱镜。
这就是欲扬先抑写法的应用。
本文是用文字给人画肖像画。
运笔在方寸之间,却洋洋洒洒,数千百言。
在不算短小的篇幅里,作者又并非面面俱到,而是突出重点,大肆铺排,有时,某一局部,数十句、数百言精雕细刻,给读者留下深刻强烈的印象。
之所以能尺水兴波,主要得益于比喻、夸张的妙用。
比喻不是追求形似,而是追求神似:夸张更是突显了托尔斯泰的形貌特征。
因此,本文的比喻和夸张把人们带进无穷的想象空间,让人们尽情玩味其情趣,揣摩其含义。
可以说,本文比喻和夸张的艺术效果,不仅在于形象鲜明,特征突出,更在于喻意深刻,韵味无穷。
【知识与能力目标】1、解积累课后生字词;2、了解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3、了解茨威格及其主要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并体味其作用;2、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感知人物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2、初步感受伟大作家的心灵律动,认识他的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内容精选学知识要点,背诵课文,基础知识很重要!人教版初中语文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7 列夫·托尔斯泰知识与技能 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并体味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体会细节描写。
(重点) 2.研究欲扬先抑的写法。
(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托尔斯泰热爱人民、执着、博爱的精神品质。
一、导入新课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著名的传记作家茨威格,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快速阅读,把握文章大意提问1:本文前后对托尔斯泰描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明确:前文着重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后文侧重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提问2: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不仅使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而且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请仿照示例,从课文中找出运用夸张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目光、眉毛、须发、皮肤和鼻子的句子。
明确:示例:描写目光:“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描写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描写须发:“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描写皮肤:“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描写鼻子:“一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了的样子。
”目标导学二:细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提问3:课文前半部分对于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突出了哪两个方面的特点?它们分别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明确:(1)脸相平庸丑陋,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和眼睛的深邃;(2)大众化,为了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法。
7列夫·托尔斯泰1.把握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探索其精神世界,理解作者的评价。
2.整体把握作者的思路,体会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3.赏析精彩语句,品味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感受课文典雅优美、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列夫·托尔斯泰吗?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是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多部著作。
大家能否想象,这样一位杰出的大作家,会是怎样一个形象呢?【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脑中勾画想象传主形象,为进入正文教学做准备。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本文是一篇写列夫·托尔斯泰的传记文,文中主要写到了列夫·托尔斯泰的什么?前后对他描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明确:文中主要描写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
前文(1-5段)着重刻画托尔斯泰的整体肖像,后文(6-9段)侧重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目标导学二:细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1.阅读第1-5段,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的,表现了列夫·托尔斯泰外貌的哪些特征?明确:第1段突出托翁(托尔斯泰)的面部轮廓,尤其突出他脸的多毛特征;第2段用各种修辞形象地描写托翁面部的各个部位,表达托翁面部给人留下的整体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第3段重点写面容表情,突出托翁丑陋的一面;第4段作者从多个方面、各个角度来写托翁的相貌普通和平常;第5段借托翁外貌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来表现托翁的外貌平凡甚至丑陋。
2.分析至此,托翁的形象是否与你想象中的有区别呢?请你将课文所描述的托翁形象简笔描画出来。
【教学提示】本文的外貌描写十分突出,特征把握十分到位,教师可引导学生绘出托翁形象,更深入地把握托翁的外貌特征。
3.思考:作者为什么会花大笔墨描写托翁外貌特征的平庸呢?如此描写是否另有深意,结合课文,说说你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