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牛顿的故事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2
牛顿的小故事牛顿是近代欧洲科学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被誉为"现代科学之父"、"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近代科学的象征"等。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牛顿的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牛顿的小故事篇1:煮怀表牛顿从事科学研究时非常专心,时常忘却生活中的小事。
有一次,给牛顿做饭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鸡蛋放在桌子上说:"先生!我出去买东西,请您自己煮个鸡蛋吃吧,水已经在烧了!"正在聚精会神地计算的牛顿,头也不抬地"嗯"了一声。
老保姆回来以后问牛顿煮了鸡蛋没有,牛顿头也没抬地说:"煮了!"老太太掀开锅盖一看,惊呆了:锅里居然煮了一块怀表,鸡蛋却还在原地放着。
原来牛顿忙于计算,胡乱把怀表扔到了锅里。
牛顿的小故事篇2:吹肥皂泡的疯老头牛顿搬进一幢新楼以后,开始研究光线在薄面上是怎样反射的。
他每天都在读书、思考。
早上起床穿衣服,突然想到了研究中的问题,他就像被定身法定住了一样,呆住了,然后开始实验或工作,所以他时常穿错了袜子或者在夏天穿上秋天的衣服。
"太阳光是最好的光源,肥皂泡是最理想的薄面,太阳光照到上面,它为什么会变得五颜六色呢?"牛顿的脑子里翻江倒海了。
他提着一桶肥皂水走到院子里,吹起了肥皂泡。
你看,他那两只眼睛直盯着飘来飘去的肥皂泡,一个泡破了,接着又吹一个,从太阳一出来他就吹,一吹就是几个小时。
邻居家的小孩子从楼窗上伸出头来,冲他叫:"疯老头!你一只脚没穿袜子!"邻居家的老太太摇着头:"老小,老小,老了倒成了孩子!"后来人们知道了这疯老头就是英国皇家学会的研究员,他吹肥皂泡是在研究学问,不禁对他肃然起敬了。
牛顿的小故事篇3:实验室的酒肉牛顿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实验室。
他很少在两三点钟以前睡觉,有时整天整夜守在实验室里。
为他做饭的保姆只好把饭菜放在外间屋的桌子上。
篇一:牛顿的故事1、牛顿的故事牛顿一人在家中的果园中,由于边走路边思考问题,无意间撞到园中的苹果树,这时一个苹果正好砸在牛顿的头上。
牛顿突然从问题中醒悟过来,捡起了苹果,这时他又陷入一个问题:为什么苹果会落到地上,而不是飘上天空。
最终牛顿提出一个最简单的现象产生的举世定律:万有引力.一天,保姆要出去,临走前叮嘱牛顿:“我有事,先出去下,肚子饿了去煮鸡蛋吃,我烧好水了。
”保姆回来发现牛顿把一块怀表拿去煮了。
而牛顿却在研究发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太投入一件事,该收手时就收手。
2、爱迪生的故事1862年8月,一天早晨,爱迪生正在某个小车站上卖报。
猛一抬头,只见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蹲在铁轨旁玩石子,一列货车正朝他飞驰而来。
爱迪生“哎呀”一声,扔下报纸,奋不顾身地冲下站台,一把抢出小孩。
这时候,火车擦着他的耳朵呼啸而过。
好险哪!爱迪生抱着小男孩摔倒在铁轨旁,他的脸和手被划破了,然而,孩子得救了。
小男孩的爸爸叫麦肯基,是这个站的站长,他是一位优秀的报务员。
麦肯基亲眼看到这惊险的场面,感动得话都说不连贯了:“谢……谢谢,谢谢你救……救了我的孩子!”爱迪生却毫不在意地笑了笑,他从地上捡起报纸,拍打拍打身上的灰土,登上火车就走了。
第二天,当爱迪生乘坐的火车进站的时候,麦肯基早已在站台上等候着了。
他十分诚恳地对爱迪生说:“我没有什么可以酬谢你的。
听说你对电报很有兴趣,要是你愿意,我可以教你收发报技术,使你成为一名报务员。
”这番话正说在小爱迪生的心坎上。
他高兴地接受了麦肯基的好意,跟着他学习收发电报的技术。
爱迪生学习很专心,进步很快。
才三个月的工夫,他收发电报的技术已经很熟练,麦肯基推荐他担任了火车站的报务员工作,这次非常意外的学习机会,为爱迪生以后进行的伟大发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综合科学家故事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中学时代,听说可以用太阳的影子来确定时间,这个仪器的名子叫日晷。
他很好奇,就找老师问了日晷的原理,回家找了些废旧材料,很快就做出来啦。
关于⽜顿的科学故事 在⼒学上,⽜顿阐明了动量和⾓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顿运动定律。
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理论。
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速。
下⾯让⼩编给⼤家讲⼀讲关于⽜顿的故事。
⽜顿的故事 三百多年前的⼀天晚上,⼀位青年坐在花园⾥观赏⽉亮。
他仰望那镶着点点繁星的苍穹,思索着为什么⽉亮会绕着地球运转⽽不会掉落下来。
忽然,有个东西打在了他的头上,这并不很重的⼀击,把他从沉思中惊醒。
他低头⼀看,原来,是⼀只熟透的⼤苹果从树上掉落下来。
他捡起苹果,⼜⼀次陷⼊了沉思:为什么苹果不落向两旁,不飞向天空,⽽是垂直落向地⾯?这⼀定是地球有某种引⼒,把所有的东西都引向地球。
青年眼睛⼀亮:苹果是这样,⽉亮也是如此,⽉亮⼀定是在地球引⼒的吸引下做⾼速运转。
因为有引⼒,使它不能远离地球;因为有速度,使它不会像苹果⼀样掉落下来……夜渐渐地深了,青年⼿中拿着苹果,开⼼地笑了。
他就是发现万有引⼒的英国科学家⽜顿。
这⼀年,他才24岁。
爱因斯坦的⼩板凳 爱因斯坦⼩的时候,有⼀次上⼿⼯课,他想做⼀只⼩⽊凳。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拿出⾃⼰的作品,交给⼥教师。
爱因斯坦没有拿出⾃⼰的作品,急得满头⼤汗。
⼥教师宽厚地望着这个⼩男孩,相信他第⼆天能交上⼀件好作品。
第⼆天,爱因斯坦交给⼥教师的是⼀个制作得很粗糙的⼩板凳,⼀条凳腿还钉偏了。
满怀期望的⼥教师⼗分不满地说:“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同学们纷纷摇头。
⽼师⼜看了爱因斯坦⼀眼,⽣⽓地说:“我想,世界上不会再有⽐这更坏的凳⼦了。
”教室⾥⼀阵哄笑。
爱因斯坦脸上红红的,他⾛到⽼师⾯前,肯定地对⽼师说:“有,⽼师,还有⽐这更坏的凳⼦。
”教室⾥⼀下⼦静下来,⼤家都望着爱因斯坦。
他⾛回⾃⼰的座位,从书桌下拿出两个更为粗糙的⼩板凳,说:“这是我第⼀次和第⼆次制作的,刚才交给⽼师的是第三个⽊板凳。
虽然它并不使⼈满意,可是⽐起前两个总要强⼀些。
牛顿的故事100字左右
1.牛顿与苹果
牛顿坐在树荫下专注地读书,突然,一颗苹果从树梢坠下,砸在了他的头顶。
面对这意外的打扰,他并未动怒,反而陷入了沉思,脑海中闪现出灵感的火花。
最终,这颗苹果启发了他提出万有引力定律,为现代物理学打下了重要基础。
2.牛顿的忘性
牛顿是一位非常专注的科学家,常常沉浸在研究中忘记周围的一切。
有一次,他边煮鸡蛋边思考科学问题,结果回过神来时,发现锅里煮的竟然是自己的怀表。
这个故事不仅令人捧腹,更凸显了牛顿对科学的痴迷与献身精神。
3.牛顿与哈雷
天文学家哈雷拜访牛顿,请教关于行星运动的问题。
牛顿指着桌子的一个角说:“这个角的动量无限大。
”哈雷不解其意,牛顿解释道:“因为没人能让它动起来。
”这个故事既展现了牛顿的幽默感,也揭示了他对科学的深刻理解。
4.牛顿与信仰
有人曾问牛顿是否相信上帝,他回答:“我只是一个在海滩上玩耍的孩子,偶尔找到一块较光滑的卵石或一个较漂亮的贝壳,而浩瀚的真理海洋仍在我面前未被发现。
”这个故事表明,虽然牛顿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但他对未知的世界仍保持着敬畏和谦逊的态度。
5.牛顿定律
当牛顿提出三大运动定律时,有人质疑这些定律的实用性。
牛顿回应道:“我只是为你们找到了描述世界的方式,至于用它做什么,那是你们的事。
”这句话不仅展现了牛顿对科学探索的纯粹热爱,也启示我们科学知识需要后人的不断发掘和创新。
以下是四个关于牛顿的故事:
1. 苹果落地的故事:牛顿在苹果树下休息时,一个苹果掉在了他的头上。
这看似平常的事情,却激发了他的灵感。
牛顿开始思考为什么苹果会向下掉落,而不是向上飞。
最终,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是他最著名的成就之一。
2. 棱镜实验的故事:牛顿对光的性质感到好奇,他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其中包括用棱镜将白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
这个实验帮助他理解了光的折射和色散现象,为后来的光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3. 时钟的故事:牛顿对时间的测量也很感兴趣。
他发明了一种新型的时钟,利用重力和弹簧的原理来保持精确的时间。
这种时钟被称为“牛顿摆钟”,在当时是一项重要的发明。
4. 与胡克的争端:牛顿和英国科学家胡克之间曾有过一场激烈的争论。
胡克认为牛顿的一些研究成果是基于他自己的工作,但牛顿并不承认。
这场争端持续了多年,最终以牛顿的胜利告终。
这些故事展示了牛顿在科学研究中的好奇心、创造力和毅力。
他的贡献不仅对物理学和光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科学家的小故事大全一、牛顿的故事牛顿从事科学研究时非常专心,时常忘却生活中的小事。
有一次,给牛顿做饭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鸡蛋放在桌子上说:“先生!我出去买东西,请您自己煮个鸡蛋吃吧,水已经在烧了!”正在聚精会神地计算的牛顿,头也不抬地“嗯”了一声。
老保姆回来以后问牛顿煮了鸡蛋没有,牛顿头也没抬地说:“煮了!”老太太掀开锅盖一看,惊呆了:锅里居然煮了一块怀表,鸡蛋却还在原地放着。
原来牛顿忙于计算,胡乱把怀表扔到了锅里。
牛顿一人在家中的果园中,由于边走路边思考问题,无意间撞到园中的苹果树,这时一个苹果正好砸在牛顿的头上。
牛顿突然从问题中醒悟过来,捡起了苹果,这时他又陷入一个问题:为什么苹果会落到地上,而不是飘上天空。
最终牛顿提出一个最简单的现象产生的举世定律:万有引力。
二、富兰克林的故事富兰克林7岁时,有一次过节,大人们给了他许多钱。
富兰克林打算用这笔“巨款”去商店买一些玩具。
半路上,他看到一个男孩很神气地吹哨子,他当时完全被这个哨子迷住了,就用自己所有的钱换了那个男孩的哨子。
回到家里,富兰克林十分得意地吹着哨子满屋子转,却打扰了全家人。
他的家人知道他这笔交易后告诉他,为了这个哨子,他付出了比它原价高4倍的钱,并让他明白,这些多付的钱,是可以买到更多更好的东西的。
三、波义耳的故事波义耳1627年1月25日出生于爱尔兰的一个贵族家庭。
父亲是个伯爵,家庭富有。
在十四个兄弟中他最小。
童年时波义耳并不特别聪明,说话还有点口吃,不大喜欢热闹的游戏,但却十分好学,喜欢静静地读书思考。
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639至1644年,曾游学欧洲。
在这期间,他阅读了许多自然科学书籍,包括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伽利略的名著《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这本书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后来的名著《怀疑派化学家》就是模仿这本书写的。
四、阿基米德的故事---金冠之谜赫农王让金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掺了银子,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匠有没有捣鬼呢?既想检验真假,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不仅难倒了国王,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
关于牛顿的小故事下牛顿是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在许多领域均有过创造性的成就,对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曾经作出杰出的不可磨灭的功绩。
而关于牛顿,也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
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关于牛顿的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牛顿的小故事篇11643年,牛顿出生在英国一个小农场主家庭。
小时候的牛顿学业平常,与众不同的是他爱冷静思考,还有极强的动手能力,课余时间喜欢制作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和小机械装置。
那时候,人们常利用风力带动风车磨面粉。
英国北部的林肯郡乡村的磨坊顶上,就有一架这样的风车。
有风的日子,风车就会“咕噜咕噜”转起来。
小牛顿每天上学都要经过这座风车磨坊。
他非常喜欢那架风车,觉得只要那么一点儿风,就能推动这么庞大的风车转动起来,还能带动大磨将麦子磨成面粉,真是太神奇了!这一天,在一条乡间小路上,一群孩子蹦蹦跳跳地走回家去。
人群中,一个瘦弱的孩子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他的脚步很慢。
这个孩子就是12岁的牛顿。
此刻,小牛顿正朝风车磨坊走去。
他在想:“风车是靠风来带动的,可要是没风,风车还能转动吗?”这时,他发现树上的树叶纹丝不动,真的一丝风也没有了。
小牛顿急了,脚步也不由得快了起来。
果然,小牛顿发现那架风车无精打采地立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这回,小牛顿又在想:“有什么办法能不受风的影响,让风车一直转动下去呢?”吃过晚饭,小牛顿决定按照自己的想法造一架能一直转动的风车。
从此一放学,他就飞快地跑回家去,躲在屋里搞他的“发明”。
终于有一天,小牛顿的小风车诞生了,它不靠风也能转动!因为小牛顿在小风车上安装了网罩圆轮,将一只老鼠关在网罩内踏动圆轮,带着小风车转动。
老鼠一跑一踩,小风车就不停地转动起来了……小牛顿高兴地将小风车拿给磨坊主人看。
“咕噜,咕噜”,风车的转动声让人们惊讶万分。
这是一架“会魔术”的风车,没有风做动力自己就能转动!磨坊主人连连夸奖:“不错,不错,真是个会动脑筋的孩子!”“我还要制造个大风车,让它也能带动大磨磨出面粉!”牛顿昂起头,眼睛里闪着坚定的光芒。
科学家牛顿故事3篇牛顿是位伟大的科学家,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天文学方面,牛顿继承并发展了哥白尼、布鲁诺、开普勒等人的研究成果,经过深入地思考和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还把这个定律用数学公式表达出来,后来它成为天文学上的基础定律,极大地推动了对天体运动的研究。
同时,它对于研究物体的运动,也有普遍意义。
光学方面,牛顿用三棱镜进行光的实验解释了白光(即日光)是由有色光组织成的,从而奠定了光谱学的基础。
另外,他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能够放大40倍,可以看到木星上的卫星,使人类对天体的观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数学上,牛顿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和微积分学,推动了数学研究的发展。
力学上,牛顿在伽利略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牛顿在科学上能够取得这么多的重大成就,是他善于观察思考,勤奋刻苦钻研的结果。
1642年,牛顿生于英国东南部林肯郡的一个农村。
他从小就喜欢读书,非常勤奋,还特别喜欢手工。
18岁那年,牛顿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26岁,就成为剑桥大学著名的数学教授。
年轻的时候,牛顿就非常注意观察自然现象。
据说一天傍晚,牛顿在苹果树下乘凉,忽然有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牛顿觉得很奇怪,苹果为什么掉在地下,而不向天上飞去呢?经过专心思考和研究,牛顿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非常勤奋,他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度过的,他常通宵达旦地做实验,有时一连六个星期都在实验室工作。
牛顿虽然是位伟大的科学家,却从来没有骄傲自满过,他谦虚地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我们只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偶然拾到一块美丽的石子。
至于真理的大海,我还没有发现呢!1727年,牛顿病逝于伦敦郊区。
英国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故事一:坚持求学的渴望牛顿曾经一度“说谎”,而且这个不怎么高明的谎言竟然成功地骗过了母亲,这件事情让他一生都难以忘记。
1、牛顿的故事牛顿一人在家中的果园中,由于边走路边思考问题,无意间撞到园中的苹果树,这时一个苹果正好砸在牛顿的头上。
牛顿突然从问题中醒悟过来,捡起了苹果,这时他又陷入一个问题:为什么苹果会落到地上,而不是飘上天空。
最终牛顿提出一个最简单的现象产生的举世定律:万有引力. 一天,保姆要出去,临走前叮嘱牛顿:“我有事,先出去下,肚子饿了去煮鸡蛋吃,我烧好水了。
”保姆回来发现牛顿把一块怀表拿去煮了。
而牛顿却在研究发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太投入一件事,该收手时就收手。
2、爱迪生的故事1862年8月,一天早晨,爱迪生正在某个小车站上卖报。
猛一抬头,只见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蹲在铁轨旁玩石子,一列货车正朝他飞驰而来。
爱迪生“哎呀”一声,扔下报纸,奋不顾身地冲下站台,一把抢出小孩。
这时候,火车擦着他的耳朵呼啸而过。
好险哪!爱迪生抱着小男孩摔倒在铁轨旁,他的脸和手被划破了,然而,孩子得救了。
小男孩的爸爸叫麦肯基,是这个站的站长,他是一位优秀的报务员。
麦肯基亲眼看到这惊险的场面,感动得话都说不连贯了:“谢……谢谢,谢谢你救……救了我的孩子!”爱迪生却毫不在意地笑了笑,他从地上捡起报纸,拍打拍打身上的灰土,登上火车就走了。
第二天,当爱迪生乘坐的火车进站的时候,麦肯基早已在站台上等候着了。
他十分诚恳地对爱迪生说:“我没有什么可以酬谢你的。
听说你对电报很有兴趣,要是你愿意,我可以教你收发报技术,使你成为一名报务员。
”这番话正说在小爱迪生的心坎上。
他高兴地接受了麦肯基的好意,跟着他学习收发电报的技术。
爱迪生学习很专心,进步很快。
才三个月的工夫,他收发电报的技术已经很熟练,麦肯基推荐他担任了火车站的报务员工作,这次非常意外的学习机会,为爱迪生以后进行的伟大发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他一身在地质学领域取得很大大的成就,为了祖国找到了很多的矿藏,也为我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在的贡献。
李四光酷爱地质学,更酷爱石头,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他看到了有研究价值的石头,他都会细心观察,认真思考。
科学家牛顿的故事
牛顿 Isaac Newton (1642一1727)
英国物理学家。
他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成为经典力学基础的牛顿运动定律。
他还进一步发展了开普勒等人的工作,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由于他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人们常把经典力学称为“牛顿力学”,在光学方面,他于1666年用三棱镜分析日光,发现白光是由不同颜色(即不同波长)的光构成的。
在热学方面,他确定了冷却定律。
在天文学方面, 他于1671年创制了反射望远镜。
在数学方面,创立了牛顿二项式定理等,还与莱布尼茨共同创立了微积分。
主要著作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等。
牛顿小时候只喜欢数学,其他功课成绩并不好,老师以为牛顿是个“低能儿”。
后来,由于牛顿非常勤奋,学习成绩不断进步,成为全班的尖子。
19岁时,牛顿考入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
27岁时,牛顿成为教授。
牛顿很少在深夜二三点钟前休息,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
牛顿是科学上的巨人之一。
恩格斯在《英国状况》一文中论述18世纪的科学成就时曾这样评价牛顿:
“牛顿由于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创立了二项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性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
”
然而牛顿却非常谦逊。
他有两段质朴、感人的话,已成为科学界的名言: “不知世人对我怎样看,不过我自己只是觉得好像在海滨玩耍的一个小孩子,有时很高兴的拾着一颗光滑美丽的石子,但真理的大海,我还是没有发现。
”
“如果说我所见的比笛卡儿要远一点,那就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的原故。
”
笛卡儿: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
解析几何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