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习题集之文件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3
操作系统文件管理期末习题与答案1、 Unix系统中,文件的索引结构存放在_________中。
A. 空闲块;B. inode节点;C. 目录项;D. 超级块;正确答案:B2、操作系统中对文件进行管理的部分叫做____。
A.检索系统;B.文件系统;C.数据库系统;D.数据存储系统;正确答案:B3、为了解决不同用户文件的“命名冲突”问题,通常在文件系统中采用____。
A.索引;B.多级目录;C.路径;D.约定的方法;正确答案:B4、无结构文件的含义是________。
A. 变长记录的文件;B. 流式文件;C. 索引顺序文件;D. 索引文件;5、下列文件中不属于物理文件的是_______。
A. 记录式文件;B. 链接文件;C. 索引文件;D. 连续文件;正确答案:A6、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____。
A. 提高外存的读写速度;B. 实现对文件的按名存取;C. 实现虚拟存储;D. 用于存储系统文件;正确答案:B7、下列文件中属于逻辑结构的文件是____文件。
A.库文件B.流式文件;C.连续文件;D.系统文件正确答案:B8、文件系统采用多级目录结构后,对于不同用户的文件,其文件名____。
A.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B.应该不同;C.受系统约束;D.应该相同;9、文件目录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A.节省空间;B.提高外存利用率;C.按名存取;D.提高速度;正确答案:C10、在文件系统中,文件的不同物理结构有不同的优缺点。
在下列文件的物理结构中,______具有直接读写文件任意一个记录的能力,又提高了文件存储空间的利用率。
A.顺序结构;B.Hash结构;C.链接结构;D.索引结构;正确答案:D11、文件系统用____组织文件。
A.目录;B.堆栈;C.指针;D.路径;正确答案:A12、文件路径名是指____。
A.从根目录到文件所经历的路径中的各符号名的集合;B. 一系列的目录文件名和该文件的文件名;C.目录文件名和文件名的集合;D.文件名和文件扩展名;正确答案:A13、一个文件的相对路径名是从____开始,逐步沿着各级子目录追溯,最后到指定文件的整个通路上所有子目录名组成的一个字符串。
操作系统习题文件管理2021操作系统习题-文件管理2021操作系统习题-文件管理一、选择题1.从用户角度看,引入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实现虚拟存储b.保存系统文档c.留存用户和系统文档d.同时实现对文件的按名读取2.文件的逻辑组织将文件分类记录式文件和_________________文件。
a.索引文件b.流式文件c.字符文件d.读取文件3.文件系统中用__________________管理文件。
a.文件操作的广义指令b.外页表c.目录d.软硬件融合的方法4.为了解决不同用户文件的命名“冲突”问题,通常在文件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
a.约定的方法b.多级目录c.路径d.索引5.某文件用做主文件,建议对此文件既能够轻易出访,又能够顺序出访。
合适的文件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a.顺序文件b.轻易文件c.索引顺序文件d.hash文件6.磁盘上的文件以__________________为单位进行读写。
a.块b.记录c.柱面d.磁道7.磁带上的文件通常就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顺序读取b.随机存取c.以字节为单位读取d.直接存取8.使用文件前必须先执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件操作。
a.命名b.建立c.打开d.备份9.文件采用完后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
a.释放出来b.停用c.放下d.备份10.文件系统是指。
a.文件集合b.文件目录c.文件管理软件d.文件、文件管理软件、管理文件的数据结构的全体11.为了保证文件系统中文件的安全,操作系统规定用户进入系统工作必须先进行注册和登录,这属于安全管理。
a.系统级b.目录级c.用户级d.文件级12.文件系统实现按名存取主要是通过实现的。
a.搜寻位示图b.查找文件目录c.搜寻作业表中d.地址变换机构13.在磁带存储介质上可以建立的物理文件有。
第七章一.选择题1、FAT能描述文件得_B__特征。
A、文件逻辑B、文件物理结构C、文件共享D、文件保护2、文件得符号名与物理地址得转换就是通过_C__来实现得。
A、索引B、索引节点C、文件目录D、二级索引3、在UNIX文件系统中,为了对磁盘空间得空闲块进行有效得管理,采用得方法就是_B__。
A、空闲表B、成组链接法C、FATD、位示图法4、为了实现对文件得共享访问,在读写文件时需对文件加锁。
现在已有一个用户对某文件进行了读加锁,则另一个用户对该文件得_B__加锁操作可以成功。
A、加读锁与写锁均不能成功B、加读锁能成功C、加读锁与写锁均能成功D、加写锁能成功5、操作系统实现文件管理后,允许用户对流式文件进行存取得最小单位就是___D__。
A、数据项B、记录C、文件D、字符6、操作系统采用多级目录结构可以__A__。
A、解决命令冲突B、节省存储空间C、缩短文件传送时间D、减少系统开销7、下述有关文件管理得叙述中,_C__就是正确得。
A、一个文件不能同时多次建立B、在一级目录结构中,不同用户可以用相同得文件名C、文件系统主要就是实现按名存取D、逻辑记录得大小与存储介质块得大小必须一一对应8、文件系统就是指___D__。
A、文件得集合B、实现文件管理得一组软件C、文件得目录D、文件及其属性、管理文件得软件与文件系统接口9、文件系统得主要目得就是__A__。
A、实现对文件得按名存取B、实现虚拟存储C、提高外存得读写速度D、用于存储系统文件10、操作系统实现文件管理后,用户对记录式文件进行存取得最小单位就是_C__。
A、扇区B、字节C、目录D、记录11、为了解决不同用户文件得“命名冲突”问题,通常在文件系统中采用以下_B__方法。
A、约定得方法B、多级目录C、路径D、索引12、文件得绝对路径就是指_C__。
A、文件名与文件扩展名B、一系列得目录文件名与该文件得文件名C、从根上到该文件所经历得路径中各符号名得集合D、目录文件名与文件名得集合13、文件得相对路径名从__A__开始,逐步沿着各级子目录追溯,最后到指定文件得整个路径上所有子目录名组成得一个字符串。
第六章文件系统6.3习题6.3.1 单项选择题1.操作系统对文件实行统一管理,最基本的是为用户提供( )功能。
A.按名存取 B.文件共享 C.文件保护 D.提高文件的存取速度2.按文件用途分类,编译程序是( )。
A.系统文件 B.库文件 C.用户文件 D.档案文件3.( )是指将信息加工形成具有保留价值的文件。
A.库文件 B.档案文件 C.系统文件 D.临时文件4.把一个文件保存在多个卷上称为( )。
A.单文件卷 B.多文件卷 C.多卷文件 D.多卷多文件5.采取哪种文件存取方式,主要取决于( )。
A.用户的使用要求 B.存储介质的特性C.用户的使用要求和存储介质的特性 D.文件的逻辑结构6.文件系统的按名存取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存储空间管理 B.目录管理 C.文件安全性管理 D.文件读写管理7.文件管理实际上是对( )的管理。
A.主存空间 B.辅助存储空间 C.逻辑地址空间 D.物理地址空间8.如果文件系统中有两个文件重名,不应采用( )结构。
A.一级目录 B.二级目录 C.树形目录 D.一级目录和二级目录9.树形目录中的主文件目录称为( )。
A.父目录 B.子目录 C.根目录 D.用户文件目录10.绝对路径是从( )开始跟随的一条指向制定文件的路径。
A.用户文件目录 B.根目录 C.当前目录 D.父目录11.逻辑文件可分为流式文件和( )两类。
A.索引文件 B.链接文件 C.记录式文件 D.只读文件12.由一串信息组成,文件内信息不再划分可独立的单位,这是指( )。
A.流式文件 B.记录式文件 C.连续文件 D.串联文件13.记录式文件内可以独立存取的最小单位是由( )组成的。
A.字 B.字节 C.数据项 D.物理块14.在随机存储方式中,用户以( )为单位对文件进行存取和检索。
A.字符串 B.数据项 C.字节 D.逻辑记录15.数据库文件的逻辑结构形式是( )。
A.链接文件 B.流式文件 C.记录式文件 D.只读文件16.文件的逻辑记录的大小是( )。
第4章文件系统-习题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2. A3. D4. A5. B6. A //一个文件对应一个文件控制块,所有文件控制块构成目录文件7. A //在文件系统中,为每个文件建立一个文件目录,作为目录文件的一个目录项,包含文件的名称及其属性。
8. C9. C //在设置当前工作目录后,文件查找在默认情况下是查当前目录,从而提高查找速度。
10. D11. C12. B13. C //如UNIX中,采用了把文件名与文件描述信息分开的方法,即使文件描述信息单独形成一个称为索引节点的数据结构,简称i节点(索引节点),这样文件目录中仅由文件名各指向该文件所对应的i节点的指针所构成,这样目录项仅有16个字节,其中14个字节为文件名,2个字节为i节点指针。
在1KB的盘块中可做1KB/16B=64个目录项,这样,为找到一个文件,可以大小减少读入内在的信息量。
14. B //只有索引分配方式中的FCB才包含索引表地址15. B16. B17. D //1K/64=1618. C //本注:每块能存放的目录项=1K/64=16个;3200个目录项占用盘块数=3200/16=200。
因为一级目录平均访问盘次数=1/2盘块数(顺序查找目录表中所有目录项,每个目录项为一个FCB),所以平均访问磁盘次数=200/2=100次。
19. C//本注:1.用的是称做“混合索引”的方式。
2.思路很简单,只是要用些专用概念3.三类地址项:1)直接地址项,每个地址直接管理一个“文件块”,而每个“块”是256字节。
共4个这种地址,所以管理:4*256=1KB2)一级间接地址项,每个地址项管理一个“索引块”,而索引块的大小也是256字节,其中可放置:256/4=64个地址项,而每个地址项管理256字节文件。
所以,2个一级间址可管理文件大小:2*64*256=32KB3)二级间接地址项,地址项→索引块→索引块→文件数据块。
所以可管理文件数据:1*64*64*256=1024KB.4.综合上面可管理的文件大小为:1+32+1024=1057KB20. B21. B22. B //每个盘面物理块=200*4=800块,盘面数=8000/800=10,互盘有两个盘面。
“操作系统概论”习题解答之第4章文件管理第4章习题解答1、什么叫文件?答:所谓文件是指逻辑上具有完整意义的信息集合。
2、文件系统应具有哪些功能?答:文件系统主要是实现“按名存取”。
为了能正确地按名存取,文件系统具有如下功能:①、实现从逻辑文件到物理文件间的转换。
②、有效地分配文件的存储空间。
③、建立文件目录。
④、提供合适的存取方法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应用。
⑤、实现文件的安全性。
⑥、提供一组文件操作。
3、解释下列术语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存储介质、卷、块、记录、文件。
答:存储介质:指信息的载体,可用来记录信息的磁带、硬磁盘组、软磁盘片、光盘、卡片等称为存储介质。
卷:存储介质的物理单位定义为卷。
块:存储介质上可连续存储信息的一个区域称为块,也叫物理记录。
记录:记录分为逻辑记录和物理记录,逻辑记录指按逻辑上独立的含义划分的信息单位;物理记录即块。
文件:把逻辑上具有完整意义的信息集合称为文件。
一卷存储介质可以被分成若干个块,能用来存放一个或多个文件;一个文件可以由多个记录组成,这样的文件被称为记录式文件;一个记录可占用存储介质上的一块,或一块中可以存放多个记录。
4、什么是文件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答:用户是从使用的角度来组织文件,用户把能观察到的且可以处理的信息根据使用要求构造成文件,这种构造方式称为文件的逻辑结构。
文件系统是从文件的存储和检索的角度来组织文件,在存储媒介上的文件构造方式称为文件的存储结构。
5、解释顺序文件、链接文件和索引文件。
答:1、顺序结构:将一个文件逻辑上连续的信息存放在存储介质(磁盘)中相邻的块上,这种存储结构保证了逻辑记录顺序和物理块顺序相一致。
(磁带上的文件只能是顺序结构的,因为磁带机本身就是个顺序存取的设备。
)2、链接结构(串联结构):文件所占用的存储介质物理块不再要求连续(相邻)的,可以分散在存储媒介上。
在结构上,采用链表的结构方式,将每一块的最后一个单元用来存放下一个物理块的地址,形成指针链。
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中)1. 文件管理实际上是管理()。
A.主存空间B.辅助存储空间C.逻辑地址空间D.物理地址空间2. 操作系统实现“按名存取”的关键在于解决()。
A. 文件逻辑地址到文件具体的物理地址的转换B. 文件名称与文件具体的物理地址的转换C. 文件逻辑地址到文件名称的转换D. 文件名称到文件逻辑地址的转换3. 按文件用途来分,编译程序是()。
A.用户文件B.档案文件C.系统文件D.库文件4.在UNIX/Linux系统中,用户程序经过编译之后得到的可执行文件属于()。
A.ASCII文件B.普通文件C.目录文件D.特别文件5. 特别文件是与()有关的文件。
A.文本B.图像C.硬件设备D.二进制数据6. 下列描述不是文件系统功能的是()。
A.建立文件目录B.提供一组文件操作C.实现对磁盘的驱动调度D.管理文件存储空间7. 文件的逻辑组织是()的文件组织形式。
A.在外部设备上B.从用户观点看C.虚拟存储D.目录8. 由一串字符序列组成,文件内的信息不再划分可独立的单位,这是指()。
A.流式文件B.记录式文件C.顺序文件D.链接文件9. 数据库文件的逻辑结构形式是()。
A.流式文件B.档案文件C.记录式文件D.只读文件10. 与文件物理组织形式有关的是()。
A.文件长度B.记录的个数C.文件目录结构D.用户对文件的存取方法11. 在以下的文件物理存储组织形式中,常用于存放大型系统文件的是()。
A.连续文件B.链接文件C.索引文件D.多重索引文件12. 链接文件解决了连续文件存在的问题,它()。
A.使用指针存入主存,速度快B.适合于随机存取方式C.不适用于顺序存取D.提高了存储空间的利用率13. 文件系统为每个文件另建立一张指示逻辑记录和物理记录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由此表和文件本身构成的文件是()。
A.连续文件B.链接文件C.索引文件D.逻辑文件14. 若用户总是要求用随机存取方式查找文件记录,则使用索引文件比使用链接文件()。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操作系统文件管理(二)(总分:81.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基础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二、{{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41,分数:41.00)1.现代操作系统中,文件系统都有效地解决了文件重名(即允许不同的文件具有相同的文件名)问题,系统是通过______来实现这一功能的。
∙ A.重名翻译机构∙ B.建立索引表∙ C.树形目录结构∙ D.建立指针(分数:1.00)A.B.C. √D.解析:树形目录结构解决了多用户之间的文件命名问题。
2.在文件系统中,“open”系统调用的主要功能是______。
∙ A.把文件的内容从外存储器读入到内存∙ B.把文件控制信息从外存储器读入到内存∙ C.把文件的FAT表从外存储器读入到内存∙ D.把磁盘的超级块从外存读入到内存(分数:1.00)A.B. √C.D.解析:文件控制块是控制一个文件读写和管理文件的基础数据结构,当进程需要使用某个文件时,就会调用open()来打开文件。
打开文件是将现存文件的控制管理信息从外存读到内存以便下一步使用,B选项正确。
还有一个正确说法是,把文件的目录复制到内存指定的区域。
文件信息是在打开文件以后使用文件时才用到,A选项错误。
FAT表信息是在挂载文件系统时就读到系统里了,C选项错误。
超级块是自举用,启动系统时读入,D选项错误。
3.物理文件的组织方式是由______确定的。
∙ A.应用程序∙ B.存储介质∙ C.外存容量∙ D.存储介质和操作系统(分数:1.00)A.B.C.D. √解析:物理文件的组织是文件管理的内容,而文件管理是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
此外,存储介质的特性也决定了文件的物理结构,如磁带机只能采用顺序存放方式。
4.在文件系统中,文件的不同物理结构有不同的优缺点。
在下列物理结构中,______不具有直接读写文件的任意一个记录的能力。
∙ A.连续结构∙ B.链接结构∙ C.索引结构∙ D.Hash结构(分数:1.00)A.B. √C.D.解析:直接存取即为随机存取,采用连续分配和索引分配都适合于直接存取方式,只有采用链接分配的文件不具有随机存取特性。
第七章文件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操作系统中对数据进行管理的部分叫做_______.A.数据库系统B.文件系统C.检索系统D.数据存储系统2.文件系统中用_______管理文件。
A.作业控制块B.外页表C. 目录D.软、硬件结合的方法3.为解决不同用户文件的命名冲突问题通常在文件系统中采用______.A.约定的方法B.多级目录C.路径D.索引4.磁盘上的文件以_______为单位读写。
A.块B.记录C柱面 D..磁道5.磁带上的文件一般只能__________.A. 顺序存取B.随机存取C. 以字节为单位存取D.直接存取6.在下列文件的物理结构中,________不利于文件长度动态增长。
A.顺序结构B.链接结构C.索引结构D.Hash结构7.文件系统采用二级目录结构,这样可以________.A.缩短访问文件存储器时间B.实现文件共享C.节省主存空间D.解决不同用户之间的文件名冲突问题。
8. _________是由字符序列组成的,不再划分结构。
A. 连续文件B. 流式文件C. 有序文件D. 记录文件9. 通常说的文件系统,指的是操作系统中的__________。
A.全部文件B. 全部目录C. 管理软件D. 上述三种10. 目录文件所存放的信息是_______。
A.某一文件存放的数据信息B.某一文件的文件目录C.该目录中所有数据文件目录D.该目录中所有子目录文件和数据文件的目录11. 在文件系统中,要求物理块必须连续的文件是_______。
A.索引文件B. 顺序文件C. 链接文件D. 散列文件12. 如果文件系统中存在两个文件重名,不应当采用________结构。
A.一级目录B. 二级目录C. 三级目录D. 多级目录13 在创建一个文件时,文件系统将为它建立一个_________。
A.逻辑空间B. 逻辑结构C. 文件目录D. 目录文件14. 在文件系统中,________负责将文件名转换为物理地址。
第六章文件管理1.树形目录结构的第一级称为目录树的B。
A. 当前目录B. 根结点C. 叶结点D. 终结点2.完整路径法访问文件是从 C开始按目录访问某个文件。
A. 当前目录B. 用户主目录C. 根目录D. 父目录3.逻辑文件是B的文件组织形式。
A. 在外部设备上B. 从用户观点看C. 虚拟存储D. 目录4.根据外存设备不同,文件被划分为若干个大小相等的物理块,它是 A 的基本单位。
A. 存放文件信息或分配存储空间B. 组织和使用信息C. 表示单位信息D. 记录式文件5.在文件系统中,从文件的物理组织上看,索引文件结构中的索引表是用来 D。
A. 指示逻辑记录逻辑地址的B. 存放部分数据信息的C. 存放查找关键字项内容的D. 指示逻辑记录和物理块之间对应关系的6.在文件系统中,要求物理块必须连续的物理文件是 A 。
A. 连续文件B. 链接文件C. 索引文件D. Hash文件7.在文件系统中, A 的逻辑文件是记录顺序与物理文件中占用的物理块顺序一致。
A. 连续文件B. 链接文件C. 索引文件D. Hash文件8.目录文件中所存放的信息是 D 。
A. 某一文件存放的数据信息B. 某一文件的文件目录B. 该目录中所有数据文件的目录 D. 该目录中所有子目录文件和数据文件的目录9.在操作系统中,将文件名转换为文件存储地址,对文件实施控制管理都是通过A 来实现的。
A. 文件目录B. PCB表C. 路径名D. 文件名10.通过对用户分类和限定各类用户对目录和文件的访问权限来保护系统中的目录和文件的安全,这是指B。
A. 系统级安全管理B. 用户级安全管理C. 目录级安全管理D. 文件级安全管理11.通过设置文件的属性来控制用户对文件的访问,这是指 D 。
A. 系统级安全管理B. 用户级安全管理C. 目录级安全管理D. 文件级安全管理12. A 是指有关操作系统和其它系统程序组成的文件。
A. 系统文件B. 文档文件C. 用户文件D. 顺序文件13. B 是指将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形成的具有保留价值的文件。
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章文件管理习题文件管理操作系统对文件进行管理的部分叫做() A. 数据库系统 B. 文件系统 C. 检索系统 D 数据存储系统 2.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A. 实现对文件的按名存取B. 实现虚拟系统C. 提高外存的读写速度D. 用于存储系统文件 3. 下列文件中属于逻辑结构的文件是()文件 A. 连续文件 B. 系统文件 C. 库文件 D. 流式文件 4. 文件系统用()组织文件A. 堆栈B. 指针C. 目录D. 路径 5. 为解决不同用户文件的“命名冲突”问题,通常在文件系统中采用()A. 约定的方法B. 多级目录C. 路径D. 索引 6.文件系统中打开文件系统调用的基本操作是(), A. 把文件信息从辅存读到内存B. 把文件的控制管理信息从辅存读到内存C. 把文件的FAT表信息从辅存读到内存7.文件路径名是指() A. 文件名和文件扩展名B. 一系列的目录文件和该文件的文件名C. 从根目录开始到该文件所经历的路径中各符号名的集合D. 目录文件名和文件名的集合 8.存放在磁盘上的文件() A. 既可随机访问又可顺序访问 B. 只能随机访问 C. 只能顺序访问 D. 不能随机访问9. 用磁带作文件存储介质时,文件只能组织成() A. 顺序文件 B. 链接文件C. 索引文件D. 目录文件 10. 位示图可用于()A. 文件目录的查找B. 磁盘空间的管理C. 内存空间的管理D. 实现文件的保护和保密 11. 常用的文件存取方法有两种:顺序存取和() A. 流式 B. 串联C. 有序D. 随机 12. 文件系统中若文件的物理结构采用连续结构,则文件控制块中关于文件的物理位置应该包括()和() 13. 使用位示图(20行,30列)表示空闲盘块状态。
当分配出去的盘块号为132时,其在位示图中的位置为?当释放的盘块号为318时,其所在位置为?(提示:行为0~19,列为0~29,首盘块号为1)14假定盘块的大小为1KB,硬盘的大小为500MB,采用显示链接分配方式时,其FAT需要占用多少存储空间?(为了地址转换方便,FAT表项长度通常取半个字节的整数倍)15.有一磁盘组共有10个盘面,每个盘面上有100个磁道,每个磁道上有16个扇区。
操作系统概念课后习题答案操作系统概念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引论1.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软件层,它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接口和服务。
2.操作系统的功能: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界面等。
第二章:进程管理1.进程的概念:进程是一个正在执行的程序的实例,它由代码、数据和执行环境组成。
2.进程状态:就绪、运行和阻塞。
3.进程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最短作业优先、时间片轮转和优先级调度等。
第三章:线程管理1.线程的概念:线程是进程的一个执行单元,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
2.线程与进程的区别:线程共享相同的地质空间和文件描述符,而进程拥有独立的地质空间和文件描述符。
3.线程模型:用户级线程模型和内核级线程模型。
第四章:内存管理1.内存管理的目标:实现内存的分配与回收、内存的保护和共享。
2.内存分配的概念:连续分配、非连续分配和虚拟内存分配。
3.地质转换:逻辑地质到物理地质的转换过程,包括分段、分页和段页式等。
第五章:存储器管理1.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和高速缓存。
2.页面置换算法:最佳置换算法、先进先出算法、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和时钟置换算法等。
3.虚拟内存的概念:将存储器抽象成一组连续的地质空间,实现大容量存储和地质共享。
第六章:设备管理1.设备管理的功能:设备分配、设备驱动程序和设备中断处理等。
2.设备分配算法:先来先服务、最短作业优先和轮转法等。
3.磁盘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最短寻道时间优先和扫描算法等。
第七章:文件管理1.文件的概念:文件是命名的、有序的数据集合,它是操作系统中最基本的数据组织方式。
2.文件系统的组织结构:层次式文件系统、索引式文件系统和线性文件系统等。
3.文件共享与保护:文件锁机制、权限控制和访问控制列表等。
第八章:I/O系统1.I/O系统的组成部分:I/O设备、I/O控制器和设备驱动程序等。
2.I/O操作的方式:程序控制I/O和中断驱动I/O。
第六章文件系统一.单项选择题1.操作系统对文件实行统一管理,最基本的是为用户提供( )功能。
A.按名存取 B.文件共享 C.文件保护 D.提高文件的存取速度2.按文件用途分类,编译程序是( )。
A.系统文件 B.库文件 C.用户文件 D.档案文件3.( )是指将信息加工形成具有保留价值的文件。
A.库文件 B.档案文件 C.系统文件 D.临时文件4.把一个文件保存在多个卷上称为( )。
A.单文件卷 B.多文件卷 C.多卷文件 D.多卷多文件5.采取哪种文件存取方式,主要取决于( )。
A.用户的使用要求 B.存储介质的特性C.用户的使用要求和存储介质的特性 D.文件的逻辑结构6.文件系统的按名存取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存储空间管理 B.目录管理 C.文件安全性管理 D.文件读写管理7.文件管理实际上是对( )的管理。
A.主存空间 B.辅助存储空间 C.逻辑地址空间 D.物理地址空间8.如果文件系统中有两个文件重名,不应采用( )结构。
A.一级目录 B.二级目录 C.树形目录 D.一级目录和二级目录9.树形目录中的主文件目录称为( )。
A.父目录 B.子目录 C.根目录 D.用户文件目录10.绝对路径是从( )开始跟随的一条指向制定文件的路径。
A.用户文件目录 B.根目录 C.当前目录 D.父目录11.逻辑文件可分为流式文件和( )两类。
A.索引文件 B.链接文件 C.记录式文件 D.只读文件12.由一串信息组成,文件内信息不再划分可独立的单位,这是指( )。
A.流式文件 B.记录式文件 C.连续文件 D.串联文件13.记录式文件内可以独立存取的最小单位是由( )组成的。
A.字 B.字节 C.数据项 D.物理块14.在随机存储方式中,用户以( )为单位对文件进行存取和检索。
A.字符串 B.数据项 C.字节 D.逻辑记录15.数据库文件的逻辑结构形式是( )。
A.链接文件 B.流式文件 C.记录式文件 D.只读文件16.文件的逻辑记录的大小是( )。
《操作系统》习题集第4章文件系统第1页共4页2013-5,2014-10 北理珠“操作系统”课题组第4章文件系统-习题集一、选择题1.文件系统是指()。
【*,联考】A. 文件的集合B. 文件的目录C. 实现文件管理的一组软件D. 文件、管理文件的软件及数据结构的总体2.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联考】A. 实现对文件的按名存取 B. 实现虚拟存储C. 提高外存的读写速度D. 用于存储系统文件3.目录文件所存放的信息是()。
【**,★,联考】A. 某一文件存放的数据信息B. 某一文件的文件目录C. 该目录中所有数据文件目录D. 该目录中所有子目录文件和数据文件的目录4.在文件系统中,文件访问控制信息存储的合理位置是()。
【**,★,09考研】A. 文件控制块B. 文件分配表C. 用户口令表D. 系统注册表5.索引文件由逻辑文件和()组成。
【**,联考】A. 符号表 B. 索引表 C. 交叉访问表D. 链接表6.文件系统在创建一个文件时,为它建立一个()。
【**,联考】A. 文件目录项B. 目录文件C. 逻辑结构D. 逻辑空间7.通常对文件系统来说,文件名及属性可以集中在()中,以便查找。
【**,★,联考】A. 目录文件 B. 索引文件C. 字典D. 作业控制块8.文件绝对路径名是指()。
【*,★,联考】A. 文件名和文件扩展名 B. 一系列的目录文件名和该文件的文件名C. 从根目录到该文件所经历的路径中各符号名的集合 D. 目录文件名和文件名的集合9.设置当前工作目录的主要目的是()。
【**,★,10考研】A. 节省外存空间B. 节省内存空间C. 加快文件的检索速度D. 加快文件的读写速度10.文件系统可以采用两级目录结构,这样可以()。
【*,★,联考】A. 缩短访问文件存储器的时间B. 实现文件共享C. 节省内存空间D. 解决不同用户之间的文件名冲突问题11.文件系统采用多级目录结构后,对于不同用户的文件,其文件名()。
第6章文件管理一. 选择题1、文件系统在创建一个文件时,为它建立一个()。
AA、文件目录B、目录文件C、逻辑结构D、逻辑空间2、如果文件系统中有两个文件重名,不应采用()。
AA、一级目录结构B、树型目录结构C、二级目录结构D、A和C3、文件系统采用二级文件目录可以()。
DA、缩短访问存储器的时间B、实现文件共享C、节省内存空间D、解决不同用户间的文件命名冲突4、文件代表了计算机系统中的()。
CA、硬件B、软件C、软件资源D、硬件资源5、特殊文件是与( )有关的文件。
CA、文本B、图象C、硬件设备D、二进制数据6、文件的存储方法依赖于()。
CA、文件的物理结构B、存放文件的存储设备的特性C、A和BD、文件的逻辑7、树型目录结构的第一级称为目录树的()。
BA、分支节点B、根节点C、叶节点D、终节点8、使用绝对路径名访问文件是从()开始按目录结构访问某个文件。
CA、当前目录B、用户主目录C、根目录D、父目录9、目录文件所存放的信息是()。
DA、某一文件存放的数据信息B、某一文件的文件目录C、该目录中所有数据文件目录D、该目录中所有子目录文件和数据文件的目录10、()是指有关操作系统和其他系统程序组成的文件。
AA、系统文件B、档案文件C、用户文件D、顺序文件11、按文件用途来分,编辑程序是()。
AA、系统文件B、档案文件C、用户文件D、库文件12、由字符序列组成,文件内的信息不再划分结构,这是指()。
AA、流式文件B、记录式文件C、顺序文件D、有序文件13、Autoexec.bat文件的逻辑结构形式是()。
AA、字符流式文件B、库文件C、记录式文件D、只读文件14、数据库文件的逻辑结构形式是()。
CA、字符流式文件B、档案文件C、记录式D、只读文件15、逻辑文件是()的文件组织形式。
BA、在外部设备上B、从用户观点看C、虚拟存储D、目录16、为了对文件系统中的文件进行安全管理,任何一个用户在进入系统时都必须进行注册,这一级管理是( )安全管理。
1、解:盘块的大小为4KB,每个盘块号占4个字节则一个索引块可含4KB÷4B=1K个盘块号两级索引最多可含1K×1K = 1M个盘块号所以,允许的最大文件长度为4KB×1M = 4GB2、解:根据题意可知磁盘剩余的空闲容量=520-10-4=506M每个盘块大小=1KB所以剩余盘块=506KB(就是518144个盘块)其盘块号为4K~510K(即4096~ 522239)每组100个盘块,所以共有5182个盘块组其中最后一个盘块组含44个盘块因此,外存尚未使用的成组链接图如下所示:3、解(1)对于540MB的硬盘共有盘块540MB/1KB = 540K个∈(2^19, 2^20)故文件分配表表项应取20位(bit)即2.5B(Byte)所以,其文件分配表需占用存储空间540K×2.5B = 1350KB(2)当硬盘容量为1.2GB时共有盘块1.2GB /1KB = 1.2M ∈(2^20, 2^24)故文件分配表表项应取24位即3B所以其文件分配表需占用存储空间1.2M×3B = 3.6MB4、解:块长512字节块号长3字节所以一个索引块可以存放512÷3≈170个盘块号二级索引时,最多包含的存放文件的盘块的盘块号总数N=170×170=28900个盘块所以,使用二级索引时,可寻址的文件的最大长度=28900×512B=14450KB三级索引时,最多可包含的存放文件的盘块的盘块号总数N=170×170×170=4913000个盘块。
所以使用三级索引时,可寻址的文件的最大长度=4913000*512B=2456500kB5、解:(1) 连续分配方式:字节偏移量3500转换成逻辑块号和块内位移量为3500÷1024=3 (428)可从相应文件的FCB中得到分配给该文件的起始物理盘块号假设为a0,字节偏移量3500相应的物理块号为a0+3块内位移量为428(2) 隐式链接分配方式:由于每个盘块中需要留出4个字节来存放分配给文件的下一个盘块的块号因此字节偏移量3500的逻辑块号为3500÷1020=3 (440)从相应文件的FCB中可获得分配给该文件的首个(即第0个)盘块的块号,如b0,然后可通过读第b0块获得分配给文件的第1个盘块的块号,如b1,在从b1块中得到第2块的块号,如b2,从b2块中得到第3块的块号,如b3因此可得到字节偏移量3500对应的物理块号b3块内偏移量为440(3) 显式链接分配方式:字节偏移量3500转换成逻辑块号和块内位移量为3500÷1024=3 (428)可从相应文件的FCB中得到分配给该文件的首个物理盘块的块号,如c0,然后从FAT表的第c0项中得到分配给文件的第一个盘块的块号,如c1;再在FAT表的第c1项中得到分配给文件的第2个盘块的块号c2;在FAT表的第c2项中得到分配给文件的第3个盘块的块号c3即可获得字节偏移量3500对应的物理块号c3,而块内偏移量为428(4) 索引分配方式:字节偏移量3500转换成逻辑块号和块内位移量为3500÷1024=3……428 从文件的FCB中得到索引表的地址(盘块号),从索引表的第3项(距离索引表首字节12字节的位置)可获得字节偏移量3500对应的物理块号,而块内偏移量为4286、据题意知,一个盘块的大小为1KB,每个盘块号占4个字节即每块可放256个盘块号直接寻址为10块逻辑号,一次间接寻址为256块,二次间接寻址为256^2块,三次间接寻址为256^3块偏移为263168字节的逻辑块号是:263168÷1024=257块内偏移量为0由于10<257<256+10所以,263168字节在一次间接寻址内7、(9000):9000÷1024=8 (808)8<10 直接寻址物理地址为367块内808字节(14000):14000÷1024=13 (688)10<13<256+10 一级索引物理地址为952块内的688字节(350000):350000÷1024=341 (816)256+10<341<256^2+10 二级索引341-256=75所以物理地址为二级索引列表中的第75号块内816字节8、由于索引节点为128字节,状态信息占用68字节,用于指针的空间大小为:128-68=60B一次间接指针、二次间接指针和三次间接指针将占用索引节点中的三个指针项并且每个指针所占的字节数为4B所以,直接指针数为:60÷4-3=12个(1)使用直接指针时:12×8192=98304B大小不超过98304字节的文件使用直接指针即可表示(2)使用一次间接指针时:8192÷4=2048(即一个磁盘块中可以装入2048个指针)2048×8192=16MB一次间接指针可以表示大小为16MB的文件(3)使用二次间接指针时:2048×2048=4M(即二次间接可以提供4M个指针)4M×8196=32GB二次间接指针可以表示大小为32GB的文件(4)使用三次间接指针时:2048×2048×2048=8G8G×8196=16TB三次间接指针可以表示大小为16TB的文件9、一个FCB为64B,一个盘块为1KB,设共有3076个文件,因一个盘块只能放1024/64=16个FCB,故文件目录占了3076/16=192个块,当要访问某文件,最大调度块数为192次,平均调度块数为(192+1)/210、例:在某个文件系统中,每个盘块为512字节,文件控制块占64个字节,其中文件名占8个字节。
操作系统习题集之文件管理
来源:北大的MSE:有关计算机的一些辅导资料
日期:2010-12-5
第3章文件管理
学习重点:
(1)文件管理的任务和功能
(2)操作系统文件的特点。
文件的组织机构:文件元素(物理上: 位、字节、块、页、盘等组成;逻辑上:有字、字段、记录、虚拟块、文件、文件目录、文件夹和文件卷等。
(3)文件分类(按文件性质与用途分:系统文件、库文件;按操作保护分:只读文件、可读可写文件、可执行文件;按使用情况分:临时文件、永久文件、档案文件;按用户观点分统:普通文件、目录文件、特殊文件;按存取的物理结构分:顺序(连续)文件、链接文件、索引文件;按文件的逻辑存储结构分:有结构文件和无结构文件;按文件中的数据形式分:源文件和目标文件等
(4)文件的文件的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空闲表法、自由链表法和成组链接法
(5)文件的目录结构:一级文件目录、二级文件目录、多级文件目录,文件目录的管理,“活动文件表”(6)文件的存取控制:存取控制矩阵、用户权限表、使用密码
(7)文件的使用:文件系统的系统调用(创建、打开、读写、关闭、刪除等)
教学要求:
(1)理解文件管理的任务和功能。
(2)牢固掌握文件、文件系统的概念。
(3)掌握文件系统的分类。
(4)掌握文件的逻辑组织和物理组织的概念,以及相应的组织形式。
(5)掌握文件系统的目录分类管理特点。
(6)理解文件存取控制的作用及UNIX系统中采取的办法。
(7)了解文件系统的系统调用,如创建、打开、读写、关闭、刪除等。
(8)了解:文件系统的编程设计
习题
1、一个文件系统能否管理两个以上物理硬盘?
答:一个文件系统能够管理两个以上的物理硬盘。
2、对文件的主要操作使用内容是什么?它的系统调用内容是什么?
答:对文件系统的主要操作为:
(1)文件管理:包括目录管理,实现按名存取。
(2)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文件的组织形式——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分配与管理外部存取器。
(3)文件的存取控制:解决文件保护、保密和共享。
(4)提供方便的用户接口——系统调用。
系统调用的主要内容有:文件的创建、打开、读、写、关闭、删除等。
3、试说明文件系统中对文件操作的系统调用处理功能。
答: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提供给编程人员的唯一接口。
利用系统调用,编程人员在源程序中动态请求和释放系统资源,调用系统中已有的功能来完成那些与机器硬件部分相关的工作以及控制程序的执行速度等。
系统调用如同一个黑匣子,对使用者屏蔽了具体操作动作,只是提供了有关功能。
有关文件系统的系统调用是用户经常使用的,包括文件的创建(create)、打开(open)、读(read)、写(write)、关闭(close)等。
下面是一个有关文件系统的系统调用的例子。
main(argc,argv)
int argc;
char *argv[];
{
int fd1,fd2,fd3,n;
char buf[512],ch=’\n’;
fd1=open(argv[1],0); /*打开argv[1]对应的文件,返回标识符fd1*/
fd2=open(argv[2],0); /*打开argv[2]对应的文件,返回标识符fd2*/
fd1=create(argv[3],0644); /*创建argv[3]对应的文件,返回标识符fd3*/
while((n=read(fd1,buf,512))>0) /*从fd1中读n<=512字节入buf*/
write(fd3,buf,n); /*将buf中n个字节写入fd3*/
write(fd3,&ch,1); /*将换行符号写入fd3*/
while((n=read(fd2,buf,512))>0) /*从fd2中读n<=512字节入buf*/
write(fd3,buf,n); /*将buf中n个字节写入fd3*/
close(fd1); /*关闭文件*/
close(fd2); /*关闭文件*/
close(fd3); /*关闭文件*/
}
4、从用户观点看,UNIX或Lunix操作系统将文件分为如下三类:普通文件、目录文件、特殊文件。
5、按操作系统中文件的性质与用途分,文件分为:系统文件、库文件、用户文件。
6、按使用情况,文件可分为临时文件、永久文件、档案文件。
7、在UNIX系统中,文件分为普通文件、目录文件、特殊文件。
8、按文件的逻辑存储结构分,文件分为有结构文件,又称为记录式文件和无结构文件,又称流式文件。
9、文件的三种物理结构是顺序文件、链接文件、索引文件。
10、文件的三种物理结构(磁盘空间管理方法):空闲表法、空闲链表法、成组链接法。
11、UNIX的文件物理结构采用成组链接法。
12、文件系统在创建一个文件时,为它建立一个()。
A.文件目录
B.目录文件
C.逻辑结构
D.逻辑空间
13、如果文件系统中有两个文件重名,不应采用()。
A.一级目录结构
B.树型目录结构
C.二级目录结构
D.A和C
14、文件系统采用二级文件目录可以()。
A.缩短访问存储器的时间
B.实现文件共享
C.节省内存空间
D.解决不同用户间的文件命名冲突
15、文件代表了计算机系统中的()。
A.硬件
B.软件
C.软件资源
D.硬件资源
16、在UNIX系统中,用户程序经过编译之后得到的可执行文件属于()。
A.ASCII文件B.普通文件C.目录文件D.特别文件
17、特殊文件是与()有关的文件。
A.文本
B.图象
C.硬件设备
D.二进制数据
18、文件的存储方法依赖于()。
A.文件的物理结构
B.存放文件的存储设备的特性
C.A和B
D.文件的逻辑
19、树型目录结构的第一级称为目录树的()。
A.分支节点
B.根节点
C.叶节点
D.终节点
20、使用绝对路径名访问文件是从()开始按目录结构访问某个文件。
A.当前目录
B.用户主目录
C.根目录
D.父目录
21、目录文件所存放的信息是()。
A、某一文件存放的数据信息
B、某一文件的文件目录
C、该目录中所有数据文件目录
D、该目录中所有子目录文件和数据文件的目录
22、()是指有关操作系统和其他系统程序组成的文件。
A.系统文件
B.档案文件
C.用户文件
D.顺序文件
23、按文件用途来分,编辑程序是()。
A.系统文件
B.档案文件
C.用户文件
D.库文件
24、由字符序列组成,文件内的信息不再划分结构,这是指()。
A.流式文件
B. 记录式文件
C.顺序文件
D.有序文件
25、Autoexec.bat文件的逻辑结构形式是()。
A.字符流式文件
B. 库文件
C.记录式文件
D.只读文件
26、数据库文件的逻辑结构形式是()。
A.字符流式文件
B. 档案文件
C.记录式文件
D.只读文件
27、逻辑文件是()的文件组织形式。
A. 在外部设备上
B.从用户观点看
C.虚拟存储
D.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