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12.1《平方根与立方根》(二)课件(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
- 格式:ppt
- 大小:2.11 MB
- 文档页数:9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第11章数的平方11.1平方根与立方根一、平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平方根。
二、平方根的性质1.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2.0有一个平方根,就是它本身。
3.负数没有平方根。
三、算术平方根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读作“根号a ”;另一个平方根是它的相反数,即-。
因此,正数a 的平方根可以记作±,其中a 称为被开方数。
0的算术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四、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1.概念不同;2.表示方法不同;3.个数及取值不同。
五、开平方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六、立方根1.概念: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立方根。
2.性质:任何数(正数、负数和0)的立方根只有一个。
a a a3a3.表示:数a的立方根,记作,读作“三次根号a”。
其中a称为被开方数,3是根指数。
4.一个正数只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只有一个负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
七、开立方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11.2实数一、无理数1.无线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2.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1)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2)所有的有理数都能写成分数的形式(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而无理数不能写成分数的形式。
二、实数及其分类1.实数的概念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即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2.实数的分类(1)按概念分类正整数整数0有理数负整数正分数分数实数负分数正有理数无理数负有理数(2)按正负分类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实数正分数正无理数实数0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实数负分数负无理数三、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关系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意义对应。
四、实数的有关概念1.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0,00,aaa a a a2.一个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即a ≥0,因此,在实数范围内,绝对值最小的数是零.两个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第12章整式的乘除12.1幂的运算12.1.1同底数幂的乘法一、同底数幂的意义及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1.同底数幂的意义同底数幂是指底数相同的幂。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整册教学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1章实数1.1 有理数的乘方1.2 实数1.3 平方根与立方根1.4 数轴与绝对值2. 第2章函数2.1 一次函数2.2 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不等式2.3 二次函数2.4 二次函数与不等式3. 第3章图形的变换与证明3.1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3.2 图形的翻折3.3 证明的逻辑4. 第4章几何证明4.1 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4.2 三角形的全等4.3 平行四边形4.4 矩形、菱形与正方形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实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
2. 能够运用一次函数、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并理解它们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3. 掌握图形的基本变换方法,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4. 学会运用逻辑推理进行几何证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实数的运算、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几何证明的逻辑推理。
2. 教学重点:实数的概念、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图形的变换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几何模型、三角板、量角器等。
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实数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实数的应用。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实数的运算、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应用、图形的变换方法、几何证明等典型例题。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复杂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每个知识点的定义、性质、定理、公式等。
2. 板书结构:采用逻辑结构,以知识框架的形式呈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实数运算:计算下列各式的值:(3)^2, √9, 3^(1/2)。
一次函数:已知一次函数y=2x+3,求当x=4时的y值。
二次函数:已知二次函数y=x^24x+3,求顶点坐标。
几何证明:证明: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024年平方根与立方根课件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1. 平方根的定义及性质;2. 立方根的定义及性质;3. 平方根与立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定义,能正确计算平方根与立方根;2. 了解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性质,能运用性质简化计算;3. 能够将平方根与立方根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定义及性质,实际应用。
难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平方根与立方根教学课件;2. 学具:平方根与立方根练习题、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某正方形的边长是x,面积是多少?”引发学生对平方根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讲解平方根的定义及性质,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方根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平方根为例,讲解如何利用性质简化计算。
4. 随堂练习(15分钟):布置平方根与立方根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5. 知识拓展(10分钟):介绍立方根的定义及性质,让学生类比平方根,自主探究立方根的计算方法。
6. 课堂小结(5分钟):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定义及性质;2. 平方根与立方根的计算方法;3. 课堂例题及解答过程;4. 作业布置。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某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2、3、4,求体积的平方根与立方根。
2. 答案:(1)平方根:√2、√3、2、√8、√27;立方根:∛2、∛3、∛4、2、3;(2)体积:2×3×4=24;平方根:√24;立方根:∛24。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定义、性质及计算方法。
八年级数学上册《平方根与立方根》知识点整理华东师大版知识点平方根:概括1: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
就是说,如果x=a,那么x就叫做a的平方根。
如:23与-23都是529的平方根。
因为=529,所以±23是529的平方根。
问:16,49,100,1100都是正数,它们有几个平方根?平方根之间有什么关系?0的平方根是什么?概括2: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
概括3: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开平方运算是已知指数和幂求底数。
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一个数可以是正数、负数或者是0,它的平方数只有一个,正数或负数的平方都是正数,0的平方是0。
但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却有两个,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
负数没有平方根。
因为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平方运算来求一个数的平方根,也可以通过平方运算来检验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平方根。
一、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正数a有两个平方根,我们把其中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被开方数a表示非负数,即a≥0;a也表示非负数,即a≥0。
也就是说,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是非负数。
负数不存在算术平方根,即a<0时,a 无意义。
如:=3,8是64的算术平方根,?6无意义。
9既表示对9进行开平方运算,也表示9的正的平方根。
二、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在于①定义不同;②个数不同: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而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③表示方法不同:正数a的平方根表示为?a,正数a的算术平方根表示为a;④取值范围不同:正数的算术平方根一定是正数,正数的平方根是一正一负.⑤0的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都是0.三、例题讲解:例1、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100;49;0.8164注意:由于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正数,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可将它们概括成: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是非负数,即当a≥0时,a≥0用几何图形可以直观地表示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如有一个面积为a、边长为的正方形就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