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法知识产权法真题及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16.54 KB
- 文档页数:3
知识产权法试题及答案解析知识产权法试题及答案解析篇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1. 智力成果2. 知识产权法3. 商标4. 专利权5. 专利权的保护6、侵犯商业秘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我国最早保护商标权的法规,是清朝政府在1904年颁布( ) 的。
2.我国2001年修改前的商标法规定,商标的构成要素()是 ()、( )或者 ( ) 的组合。
3.《商标法》规定,商标注册人享有 () ,受法律保护。
4.世界各国商标权的原始取得大体上采用()、()和()三种原则。
5.注册商标的变更,是指商标注册人 ( )、() 以及其他注册事项的变更。
6.我国《专利法》的保护对象是 ( )、()、( ) 三种技术成果。
7.专利权人的主要义务是( )和 ( ) 。
8.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的( )和 ( )可以转让,9.权利要求书应当以 ( ) 为依据,说明要求 ( )的范围。
10.《马德里协定》规定,商标国际注册有效期限,从国际注册之日起()年。
国际注册可以无限续展。
三、简答题(本题共4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简述《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界定的知识产权范围。
(8分)2.简述商标专用权人的义务。
(8分)3.提出专利申请的原则要求是什么?(8分)4.简述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具备的条件。
(8分)四、论述题(10分)论述商标侵权行为。
四、案例分析(20分)画家创作了一幅美术作品,画家将美术作品原件出售给某甲。
请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1)这幅美术作品的著作权属于画家还是属于某甲?(2)该美术作品出版后,原件不慎损坏,画家是否还拥有该美术作品的著作权?(3)如果画家将该美术作品的著作权转让给了某画院,是否需要将原件一并移交给画院?如果不移交,是否意味着著作权未转让?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1.智力成果,是指人们在与自然界的斗争和社会的斗争中,通过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具有一定表现形式的一切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的成就。
司法考试知识产权法真题及其解析司法考试知识产权法真题及其解析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司法考试知识产权法真题及其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6. 甲研究院研制出一种新药技术,向我国有关部门申请专利后,与乙制药公司签订了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并依法向国务院专利行政主管部门办理了登记手续。
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 乙公司依法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之前,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未生效B. 专利申请权的转让合同自向国务院专利行政主管部门登记之日起生效C. 专利申请权的转让自向国务院专利行政主管部门登记之日起生效D. 如该专利申请因缺乏新颖性被驳回,乙公司可以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为由请求解除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选项A、B错误。
《合同法》第三百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技术转让合同包括专利权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技术秘密转让、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据此可知,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属于技术转让合同的一种,《合同法》对其生效条件未作出特别规定。
因此,应自双方达成合意时起生效。
选项C正确。
《专利法》第十条第三款规定,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
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选项D错误。
专利申请权转让是指专利申请人将国家知识产权局已接收但仍未授权的专利依法转让给他人的行为。
专利申请权转让后,让与人转让的只是受让人有权针对此专利继续进行申请的权利,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受让人未来一定能够成为受让发明创造的专利权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当事人以专利申请被驳回或者视为撤回为由请求解除合同,该事实发生在专利申请权转让之前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发生在转让登记之后的,不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17. 甲展览馆委托雕塑家叶某创作了一座巨型雕塑,将其放置在公园入口,委托创作合同中未约定版权归属。
知识产权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知识产权法中,以下哪项不属于专利权的保护对象?A. 发明B. 实用新型C. 外观设计D. 商标答案:D2. 根据知识产权法,以下哪项不是著作权的保护对象?A. 文学作品B. 音乐作品C. 建筑设计图D. 法律、法规答案:D3. 商标权的保护期限是多少年?A. 10年B. 20年C. 30年D. 50年答案:B4. 著作权自何时起产生?A. 作品创作完成时B. 作品首次发表时C. 作品注册登记时D. 作品公开展示时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知识产权法中规定的知识产权类型?A. 著作权B. 商标权C. 专利权D. 土地使用权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侵犯专利权?A.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制造其专利产品B.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使用其专利方法C.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销售其专利产品D.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进口其专利产品答案:A, B, C, D7. 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包括哪些?A. 计算机软件B. 口述作品C. 建筑作品D. 表演艺术作品答案:A, B, C, D8.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侵犯著作权?A.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其作品B.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行其作品C.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公开表演其作品D.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翻译其作品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9. 知识产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原则允许在不经著作权人许可的情况下使用其作品。
()答案:正确10. 所有专利权的保护期限都是相同的。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1. 简述知识产权法中的“专利权”是什么?答案:专利权是指发明创造人对其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享有的独占权。
专利权人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许可的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或进口其专利产品,以及使用其专利方法。
12. 著作权法保护的“合理使用”原则主要包括哪些情形?答案:合理使用原则主要包括: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介绍、评论、报道作品;教学和科研;新闻报道;公共利益等情形下对作品的使用。
2024-2025年司法考试学问产权法历年真题解析单项16.某诗人署名“漫动的音符”,在甲网站发表题为“天堂向左”的诗作,乙出版社的《现代诗集》收录该诗,丙教材编写单位将该诗作为范文编入《语文》教材,丁文学网站转载了该诗。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24年卷三单选第16题)A.该诗人在甲网站署名方式不合法B.“天堂向左”在《现代诗集》中被正式发表C丙可以不经该诗人同意运用“天堂向左”,但应当依据规定支付酬劳D.丁网站未经该诗人和甲网站同意而转载,构成侵权行为【答案】C【考点】著作权的爱护【解析】选项A错误。
《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其详细内容包括:(1)确定是否在作品上署名;(2)确定署名的方式,如署真名、笔名;(3)确定署名的依次;(4)禁止未参与创作的人在作品上署名;(5)禁止他人假冒署名,即有权禁止他人盗用自己的姓名或笔名在他人作品上署名。
本题中,诗人对自己的作品享有署名权,且有权确定署名的方式,即署名“漫动的音符”是合法的。
选项B错误。
《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发表权,即确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公之于众”是指著作权人自行或经著作权人许可将作品向不特定的人公开,但不以公众知晓为条件。
本题中,诗人将自己创作的“天堂向左''的诗作在甲网站上公之于众的行为就是在行使发表权,该作品在甲网站上公开就已经被正式发表了。
选项C正确。
《著作权法》其次十三条第一款规定,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化和国家教化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运用的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但应当依据规定支付酬劳,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扰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据此可知,丙教材编写单位可以不经该诗人同意运用“天堂向左”,但应当依据规定支付酬劳。
知识产权法试题(一)及答案知识产权法试题(一)及答案第1题题目类型:单选题题目:我国商标法在商标权的取得上,应奉行的原则是(1)。
可选答案:1.注册在先原则2.使用在先原则3.注册在先原则和使用在先原则4.混合原则第2题题目类型:单选题题目:商标专用权的取得是在(4)。
可选答案:1.申请商标注册之后2.初步审定之后3.公告之后4.核准注册之后第3题题目类型:单选题题目:以下诸商标中,我国商标法不给予保护的商标是(3)。
可选答案:1.商品商标2.服务商标3.立体商标4.集体商标第4题题目类型:单选题题目:以下诸选项中,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是(3)。
可选答案: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商品上使用注册商标2.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服务上使用注册商标3.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注册商标4.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中使用注册商标第5题题目类型:多选题题目:以下诸选项中,不具有显著性的商标有(1235)可选答案:1.“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牌书包2.“易脆”牌玻璃杯3.“一”字牌电缆线4.“雕”牌洗衣粉5.“脚上穿牛筋底”牌皮鞋第6题题目类型:多选题题目:以下诸标记中,不得作为商标使用的有(123)。
为商标注册,但是,如果这些标志经过使用取得显著特征,并便于识别的话,则可以作为商标注册。
(错误)第9题题目类型:判断题题目:对初步审定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任何人均可以提出异议。
公告期满无异议的,予以核准注册,发给商标注册证,并予公告。
(正确)第10题题目类型:判断题题目: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正确)。
知识产权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知识产权法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哪类?A. 专利B. 商标C. 著作权D. 所有以上选项2. 下列哪项不是专利权的类型?A. 发明专利B. 实用新型专利C. 外观设计专利E. 商业秘密3. 商标权的注册有效期为多少年?A. 5年B. 10年C. 20年D. 终身有效4. 著作权自何时产生?A. 创作完成时B. 首次发表时C. 注册登记时D. 法律生效时5. 以下哪项不属于知识产权侵权行为?A. 未经许可使用他人专利B. 未经许可复制他人作品C. 未经许可销售他人商标产品D. 个人学习使用他人作品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下列哪些行为可能构成侵犯著作权?A. 未经许可复制他人作品B. 未经许可公开表演他人作品C. 未经许可翻译他人作品D. 个人收藏他人作品7. 商业秘密的保护不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技术秘密B. 经营秘密C. 个人隐私D. 管理秘密8. 专利权的保护期限通常为多少年?A. 5年B. 10年C. 15年D. 20年9. 以下哪些属于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A. 《巴黎公约》B. 《伯尔尼公约》C. 《马德里协议》D.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10. 侵犯知识产权的法律后果可能包括哪些?A. 赔偿损失B. 行政处罚C. 刑事责任D. 公开道歉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1. 著作权保护的对象仅限于文字作品。
()12. 专利权的授予是自动的,不需要申请。
()13. 商标权的注册是永久的,不需要续展。
()14. 商业秘密的保护不受时间限制。
()15. 个人学习使用他人作品不构成侵权。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简述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
17. 阐述专利权的授予条件。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15分)18. 张某拥有一项发明专利,但发现李某未经许可使用其专利技术生产产品并销售。
知识产权法试题及答案解析知识产权法试题及答案解析「篇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知识产权的权能不包括()A 占有B 使用 C收益 D处分2、以下关于知识产权侵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都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B 都适用过错推定原则C 赔偿损失民事责任实行过错责任原则D 停止侵害民事责任的承担实行过错推定原则3、以下民事责任方式中哪一项不可能适用于知识产权案件()A 停止侵害B 赔偿损失C 消除影响D 返还原物4、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种或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又是在同一天申请的,初步审定并公告()A、先申请的商标B、所有申请的商标C、先使用的商标D、抽签决定5、转让注册商标的受让人自()起享有商标专用权。
A经商标局核准公告之日B转让合同签订时C向商标局提出转让申请之日D商标局收到转让申请之日6、注册商标需要在同一类的其他商品上使用的,()注册申请。
A 应当另行B 无需另行提出C 视具体情况提出D 可以合并提出7、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志是()。
A 集体商标 B证明商标 C服务商标 D联合商标8、著作权的保护对象是作品,独创性是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的()。
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非充分非必要条件9、()不是电影作品的作者。
A、导演B、编剧C、制片者D、摄影师10、马某委托摄影师周某拍摄一风景照片做广告之用,双方未约定著作权的归属,周某按约将符合约定的照片交予马某,马某也向周某支付了报酬。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该摄影作品的著作财产权由周某取得B、马某可以免费将该照片做广告之用C、该摄影作品的著作财产权由马某和周某共享D、周某是该摄影作品的作者11、甲1995年9月1日创作了一电影剧本,为修改之需于20xx年10月1日向其亲朋好友100人分发以便向其提供修改意见,甲将意见综合后于1996年6月1日完成了定稿。
司法考试法知识产权法真题及解析1.甲创作了一首歌曲《红苹果》,乙唱片公司与甲签订了专有许可合同,在聘请歌星丙演唱了这首歌曲后,制作成录音制品(CD)出版发行。
下列哪些行为属于侵权行为?()A.某公司未经许可翻录该CD后销售,向甲、乙、丙寄送了报酬B.某公司未经许可自聘歌手在录音棚中演唱了《红苹果》并制作成DVD销售,向甲寄送了报酬C.某商场购买CD后在营业时间作为背景音乐播放,经过甲许可并向其支付了报酬D.某电影公司将CD中的声音作为电影的插曲使用,只经过了甲许可【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选项A正确。
《著作权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
被许可人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录音录像制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表演者许可,并支付报酬。
据此可知,某公司翻录录音制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甲、录音制作者乙唱片公司和演唱者丙的许可。
选项B错误。
《著作权法》第四十条第三款规定,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己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
据此可知,选项B中某公司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选项C错误。
《著作权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被许可人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录音录像制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表演者许可,并支付报酬。
据此可知,某商场将购买的CD 作为背景音乐播放,需要经过甲的许可并向其支付报酬,且该商场也依法这样做了,因此不构成侵权。
选项D正确。
《著作权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
该法第四十八条第(四)项规定,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构成侵权。
据此可知,电影公司将CD中的声音作为插曲等使用方式需要经过乙唱片公司的许可,否则属于侵权行为。
国家司法考试卷三(知识产权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甲无国籍,经常居住地为乙国,甲创作的小说《黑客》在丙国首次出版。
我国公民丁在丙国购买了该小说,未经甲同意将其翻译并在我国境内某网站传播。
《黑客》要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应当具备下列哪一条件?(2010年卷三第15题)A.《黑客》不应当属于我国禁止出版或传播的作品B.甲对丁翻译《黑客》并在我国境内网站传播的行为予以追认C.乙和丙国均加入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D.乙或丙国加入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著作权保护的相关规定。
依据《著作权法》第2条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受本法保护。
我国于1992年加入《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只要甲的经常居住地乙国或者甲的小说首次出版的丙国,二者其中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加入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甲创作的小说都要受到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
故C项错误,D项正确。
而对于AB两项所提及的条件与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毫无关系。
故AB两项错误。
知识模块:知识产权法2.甲是某产品的专利权人,乙于2008年3月1日开始制造和销售该专利产品。
甲于2009年3月1日对乙提起侵权之诉。
经查,甲和乙销售每件专利产品分别获利为二万元和一万元,甲因乙的侵权行为少销售100台,乙共销售侵权产品300台。
2024年司法考试《知识产权法》试题及答案一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知识产权的客体?A. 作品B. 发明C. 商标D. 企业名称答案:D2. 以下哪项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A. 专利权B. 商标权C. 著作权D. 所有权利答案:D3. 以下哪个机构负责我国知识产权的审批和管理工作?A. 国家知识产权局B. 国家版权局C.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D. 国家科技部答案:A4. 以下哪个不是专利权的客体?A. 发明B. 实用新型C. 外观设计D. 计算机软件答案:D5. 以下哪个不是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A. 文字作品B. 艺术作品C. 建筑作品D. 法律法规答案:D二、判断题1. 知识产权是一种绝对权、对世权、排他权。
答案:正确2. 知识产权具有时间性和地域性。
答案:正确3. 知识产权的取得需要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批。
答案:正确4. 知识产权的转让需要办理登记手续。
答案:正确5. 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只有造成实际损害才能追究责任。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知识产权的特征。
答案: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专有性、时间性和地域性特征。
无形性指知识产权不是物质形态的财产,而是表现为一种法律权利;专有性指知识产权的拥有者对其权利客体享有独占性权利;时间性指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是法定的,一旦保护期限届满,权利将自行消灭;地域性指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一般限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内。
2. 请简要说明专利权的客体。
答案:专利权的客体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结构或者其组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整体或者局部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甲公司拥有一项名为“环保节能型空调”的发明专利。
乙公司在未经甲公司许可的情况下,制造并销售了该型号空调。
丙公司购买了一台乙公司销售的空调,后发现该空调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要求乙公司赔偿。
2002-2015年知识产权法司法考试真题2012-2015年1、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约定乙公司在专利有效期限内独占实施甲公司的专利技术,并特别约定乙公司不得擅自改进该专利技术。
后乙公司根据消费者的反馈意见,在未经甲公司许可的情形下对专利技术做了改进,并对改进技术采取了保密措施。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甲公司有权自己实施该专利技术B.甲公司无权要求分享改进技术C.乙公司改进技术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D.乙公司改进技术属于违约行为单选题【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合同法》第三百五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可以按照互利的原则,在技术转让合同中约定实施专利、使用技术秘密后续改进的技术成果的分享办法。
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一方后续改进的技术成果,其他各方无权分享。
本题中,尽管乙公司与甲公司签订了独占实施许可合同,且约定乙公司不得擅自改进该专利技术,但是乙公司根据消费者的反馈作出的技术改进,采取了相应的保密措施,因此该改进技术受到法律的保护,甲公司无权要求分享该技术。
2、某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学术论文集,专门收集国内学者公开发表的关于如何认定和处理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有关论文或摘要。
该论文集收录的论文受我国着作权法保护,其内容选择和编排具有独创性。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被选编入论文集的论文已经发表,故出版社不需征得论文着作权人的同意B.该论文集属于学术着作,具有公益性,故出版社不需向论文着作权人支付报酬C.他人复制该论文集只需征得出版社同意并支付报酬D.如出版社未经论文着作权人同意而将有关论文收录,出版社对该论文集仍享有着作权单选题【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选项 A.B错误。
《着作权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出版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作品的着作权人和原作品的着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据此可知,出版社需要征得论文着作权人的同意,并支付报酬。
知识产权法一、概论1.某杂志社旳期刊名称设计新奇,具有独特旳含义,并且产生了广泛而良好旳社会声誉,特性询某律师其名称可以获得哪些法律保护。
就该问题,该律师旳下列哪种回答既符合法律规定又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当事人旳利益?(卷三15题,单项选择)A.著作权法、商标法、反不合法竞争法B.著作权法、商标法C.著作权法、反不合法竞争法D.商标法、反不合法竞争法[答案] A解析:期刊名称设计新奇可以受到著作权法旳保护;期刊名称使用在期刊上,可以申请注册商标;期刊名称作为著名商品旳名称,可以受到反不合法竞争法旳保护。
1.某外商向律师征询:“在中国已经参与旳知识产权国际公约中,哪项国际公约旳保护范围最广、保护水平最高、保护力度最大、制约力最强?”该律师旳下列回答哪一种是对旳旳?(卷三22题,单项选择)A.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B.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C.与贸易有关旳知识产权协定D.伯尔尼公约[答案] C解析:与贸易有关旳知识产权协定,即TRIPS,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保护演出者、录音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组织罗马公约》以及《有关集成电路知识产权公约》旳实体性规定所有纳入,因此属于国际公约中保护范围最广、保扩水平最高旳公约。
此外,TRIPS规定组员采用更为严格旳知识产权执法措施,并将组员之间知识产权争端纳入WTO争端处理机制,加强了协议旳约束力,因此其是保护力度最大、制约力最强旳知识产权国际公约。
3.根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旳规定,下列哪一标志可以在组员国之间获得优先权保护?(卷三36题,单项选择)A.商品商标B.服务标识C.厂商名称D.产地标识[答案] A解析:根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4条规定,只有商品商标才可在组员国之间获得优先权保护,其他三项内容并不包括在内。
4.有关知识产权保护旳国际公约中,《伯尔尼公约》保护旳对象是什么?(1998年卷三14题,单项选择)A.保护注册商标B.保护文学艺术作品C.保护录音制品D.保护演出者、唱片制作者和广播组织[答案] 日解析:《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第1条规定:“合用本公约旳国家为保护作者对其文学和艺术作品所享权利结成一种同盟。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知识产权法》历年真题精选及详细解析1015-591.甲公司将其生产的白酒独创性地取名为“逍遥乐”,并在该酒的包装、装潢和广告中突出宣传酒名,致“逍遥乐”被消费者熟知,声誉良好。
乙公司知道甲公司没有注册“逍遥乐”后,将其作为自己所产白酒的商标使用并抢先注册。
该商标注册申请经商标局初步审定并公告。
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甲公司有权在异议期内向商标局提出异议,反对核准乙公司的注册申请B.如“逍遥乐”被核准注册,甲公司有权主张先用权C.如“逍遥乐”被核准注册,甲公司有权向商标局请求撤销该商标D.甲公司有权向法院起诉请求乙公司停止使用并赔偿损失【正确答案】BCD【答案解析】选项A说法正确。
《商标法》第三十条规定,对初步审定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任何人均可以提出异议。
公告期满无异议的,予以核准注册,发给商标注册证,并予公告。
据此可知,甲公司有权在异议期内向商标局提出异议,反对核准乙公司的注册申请。
选项B说法错误。
商标先用权,是指在别人申请注册商标之前,自己非以不正当竞争的目的,已将与别人申请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使用于其指定商品相同或类似的商品之上,当别人申请时,该商标作为与自己业务有关的商标已驰名,在此情况下,自己有权继续使用该商标。
我国现行《商标法》中没有关于商标先用权的规定,因此,甲公司无权主张先用权。
选项C说法错误。
《商标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本法第十三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三十一条规定的,自商标注册之日起五年内,商标所有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该注册商标。
对恶意注册的,驰名商标所有人不受五年的时间限制。
该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据此可知,甲公司应向商标评审委员会请求撤销该商标,而不是向商标局请求撤销该商标。
选项D说法错误。
国家司法考试卷三(知识产权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甲创作的一篇杂文,发表后引起较大轰动。
该杂文被多家报刊、网站无偿转载。
乙将该杂文译成法文,丙将之译成雏文,均在国内出版,未征得甲的同意,也未支付报酬。
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2009—卷三—15,单) A.报刊和网站转载该杂文的行为不构成侵权B.乙和丙的行为均不构成侵权C.乙的行为不构成侵权,丙的行为构成侵权D.乙的行为构成侵权,丙的行为不构成侵权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著作权法》第10条规定,著作权人享有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
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使用上述权利,并按照约定或者法律规定获得报酬,反之,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而对作品进行发行、转载的,是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除非该行为属于合理使用的范畴。
《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2)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3)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4)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5)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6)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7)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8)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9)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10)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了临摹、绘画、摄影、录像;(11)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汉族文字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12)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国家司法考试卷三(知识产权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甲无国籍,经常居住地为乙国,甲创作的小说《黑客》在丙国首次出版。
我国公民丁在丙国购买了该小说,未经甲同意将其翻译并在我国境内某网站传播。
《黑客》要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应当具备下列哪一条件?(2010年卷三第15题)A.《黑客》不应当属于我国禁止出版或传播的作品B.甲对丁翻译《黑客》并在我国境内网站传播的行为予以追认C.乙和丙国均加入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D.乙或丙国加入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著作权保护的相关规定。
依据《著作权法》第2条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受本法保护。
我国于1992年加入《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只要甲的经常居住地乙国或者甲的小说首次出版的丙国,二者其中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加入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甲创作的小说都要受到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
故C项错误,D项正确。
而对于AB两项所提及的条件与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毫无关系。
故AB两项错误。
知识模块:知识产权法2.甲是某产品的专利权人,乙于2008年3月1日开始制造和销售该专利产品。
甲于2009年3月1日对乙提起侵权之诉。
经查,甲和乙销售每件专利产品分别获利为二万元和一万元,甲因乙的侵权行为少销售100台,乙共销售侵权产品300台。
一、单项选择:16.某诗人署名“漫动的音符”,在甲网站发表题为“天堂向左”的诗作,乙出版社的《现代诗集》收录该诗,丙教材编写单位将该诗作为范文编入《语文》教材,丁文学网站转载了该诗。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1年卷三单选第16题A.该诗人在甲网站署名方式不合法B.“天堂向左”在《现代诗集》中被正式发表C.丙可以不经该诗人同意使用“天堂向左”,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D.丁网站未经该诗人和甲网站同意而转载,构成侵权行为【答案】C【考点】着作权的保护【解析】选项A错误。
《着作权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其具体内容包括:(1)决定是否在作品上署名;(2)决定署名的方式,如署真名、笔名;(3)决定署名的顺序;(4)禁止未参加创作的人在作品上署名;(5)禁止他人假冒署名,即有权禁止他人盗用自己的姓名或笔名在他人作品上署名。
本题中,诗人对自己的作品享有署名权,且有权决定署名的方式,即署名“漫动的音符”是合法的。
选项B错误。
《着作权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公之于众”是指着作权人自行或经着作权人许可将作品向不特定的人公开,但不以公众知晓为条件。
本题中,诗人将自己创作的“天堂向左”的诗作在甲网站上公之于众的行为就是在行使发表权,该作品在甲网站上公开就已经被正式发表了。
选项C正确。
《着作权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外,可以不经着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着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据此可知,丙教材编写单位可以不经该诗人同意使用“天堂向左”,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
选项D错误。
首先,选项D本身说法错误,这里不需要经过甲网站同意,因为甲网站对该诗作不享有着作权。
2002-2011知识产权法司考真题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H市的甲公司生产啤酒,申请注册的“向阳花”文字商标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为驰名商标。
下列哪些行为属于商标侵权行为? (2002年试卷三第39题)A.乙公司在自己生产的葡萄酒上使用“葵花”商标B.设在G市的丙公司将“向阳花”作为自己的商号登记使用C.丁公司将“向阳花”注册为域名,用于阿上宣传、销售书籍等文化用品D.戊公司自己生产的农药产品上使用“向阳花”商标答案:BCD2.某大学中文系英籍留学生马克用汉语创作了一篇小说,发表在《文学新星》杂志上,发表时未作任何声明。
以下哪些行为是侵犯马克著作权的行为?(2002年试卷三第42题)A.甲未经马克同意将该小说翻译成英文在中国发表B.乙未经马克同意也未向其支付报酬将该小说团译成藏语在中国出版发行C.丙未经马克同意也未向其支付报酬将该小说改变成盲文出版D.丁未经马克同意也未向其支付报酬将该小说收录进某网站供人点击阅读答案:ABD3.甲公司的一注册商标系乙画家创作的绘画作品。
甲申请该商标注册时未经乙的许可。
现乙认为其著作权受到侵害,与甲进行交涉。
乙对于此事可采取的正确作法有哪些?(2002年试卷三第43题)A.向甲公司所在地基层法院提起著作权侵权之诉B.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甲的注册商标C.如对法院判决不服可以上诉但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裁定只能服从D.采取许可方式使甲继续使用该注册商标,但甲应赔偿损失和支付报酬答案:ABD4.依据《专利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哪些情况不授予专利权? (2002年试卷三第53题)A.甲发明了仿真伪钞机B.乙发明了对糖尿病特有的治疗方法C.丙发现了某植物新品种D.丁发明了某植物新品种的生产方法答案:ABC5.下列哪些行为不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2002年试卷三第54题)A.某电视台为了报道油画展览的盛况,在电视新闻中播放了展览的油画B.某教授在世纪论坛上的演讲词被电台全文报道C.法院为了查证将张某发表的文章复制3篇D.出版杜将蒙文发表的作品翻译成汉文在国内出版发行答案:ABC6.陈某为撰写学术论文须引用资料,为避免引发纠纷,陈某就有关问题向赵律师咨询。
司法考试法知识产权法真题及解析
司法考试法知识产权法精选真题及解析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司法考试法知识产权法精选真题及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甲创作了一首歌曲《红苹果》,乙唱片公司与甲签订了专有许可合同,在聘请歌星丙演唱了这首歌曲后,制作成录音制品(CD)出版发行。
下列哪些行为属于侵权行为?( )
A. 某公司未经许可翻录该CD后销售,向甲、乙、丙寄送了报酬
B. 某公司未经许可自聘歌手在录音棚中演唱了《红苹果》并制作成DVD销售,向甲寄送了报酬
C. 某商场购买CD后在营业时间作为背景音乐播放,经过甲许可并向其支付了报酬
D. 某电影公司将CD中的声音作为电影的插曲使用,只经过了甲许可
【正确答案】 AD
【答案解析】选项A正确。
《著作权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
被许可人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录音录像制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表演者许可,并支付报酬。
据此可知,某公司翻录录音制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甲、录音制作者乙唱片公司和演唱者丙的许可。
选项B错误。
《著作权法》第四十条第三款规定,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
据此可知,选项B中某公司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选项C错误。
《著作权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被许可人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录音录像制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表演者许可,并支付报酬。
据此可知,某商场将购买的CD作为背景音乐播放,需要经过甲的许可并向其支付报酬,且该商场也依法
这样做了,因此不构成侵权。
选项D正确。
《著作权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
该法第四十八条第(四)项规定,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构成侵权。
据此可知,电影公司将CD中的声音作为插曲等使用方式需要经过乙唱片公司的许可,否则属于侵权行为。
2.中国甲公司的一项发明在中国和A国均获得了专利权。
中国的乙公司与甲公司签订了中国地域内的专利独占实施合同。
A国的丙公司与甲公司签订了在A国地域内的专利普通实施合同并制造专利产品,A国的丁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在A国地域内的专利普通实施合同并制造专利产品。
中国的戊公司、庚公司分别从丙公司和丁公司进口这些产品到中国使用。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甲公司应向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B. 乙公司应向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C. 戊公司的行为侵犯了乙公司的专利独占实施权
D. 庚公司的行为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
【正确答案】 BD
【答案解析】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
独占实施许可,是指许可方(专利权人)授予被许可方(受让方、接产企业)在许可合同所规定的期限、地区或领域内,对所许可的专利技术具有独占性实施权。
许可方不再将该项专利技术的同一实施内容许可给第三方,许可方本人也不能在上述的`期限、地区或领域内实施该项专利技术。
普通实施许可,是指许可方授予被许可方在许可合同所规定的期限、地区或工业领域内制造、使用或销售已许可的专利产品或技术,同时,许可方不仅保留在上述同一范围内自己实施该项许可专利的权利,而且还保留再授予第三方在上述同一范围或不同范围内实施该项许可专利的权利。
本题中,甲公司授权乙公司在中国地域内享有独占实施合同,同时甲公司有权授予丙公司在A国地域范围内实施普通许可的权利,但乙公司
并非专利权人,不享有授权丁公司在A国地域范围内实施专利普通实施许可合同制造专利产品的权利。
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专利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本题中,乙公司享有在中国领域内独占实施许可的权利,丁公司因乙公司违法授权,并不享有生产专利产品的权利。
庚公司进口专利产品侵害了甲公司的专利权。
【司法考试法知识产权法精选真题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