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测量法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3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标题: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目的:测量和记录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监测变化并评估病情。
体温测量:测量和记录患者的体温,分析热型及伴随症状。
评估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合作程度等,解释测量目的,选择适宜的测量方法,如口腔、腋下或直肠测量。
记录测量结果。
脉搏测量:测量患者的脉搏,判断有无异常情况,间接了解心脏的情况。
将手指轻轻按压桡动脉,计算脉搏次数,记录测量结果。
呼吸测量:测量患者的呼吸频率,监测呼吸变化。
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起伏,计算呼吸次数,记录测量结果。
血压测量:测量和记录患者的血压,判断有无异常情况,间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状况。
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卧位,缠上袖带并驱尽袖带内空气,记录测量结果。
操作流程评分标准:在操作前洗手,核对患者身份,评估病情和选择适宜的测量方法,准备好测量用具,检查用具是否完好,携用具至床边再次核对患者身份,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操作流程完整正确得分,否则扣分。
听诊器应该放置在肱动脉搏动处。
打开水银槽开关,关闭输气球气门,打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升高20-30mmHg,缓慢放气(每秒4-5mmHg),听到第一声搏动为收缩压,搏动声变弱或消失为舒张压。
测量完毕后,取下袖带并安置患者。
整理血压计:排尽袖带余气,卷平袖带放入血压计盒内,右倾45°关闭水银槽开关,关闭血压计盒。
最后记录血压。
在终末处理前,一定要洗手并记录。
在体温的测量中,对于婴幼儿、意识不清或不合作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当守侯在患者身旁。
如有影响测量体温的因素时,应当推迟30分钟测量。
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符时,应当复测体温。
极度消瘦的患者不宜测腋温。
如果患者不慎咬破汞温度计,应当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再口服蛋清或牛奶延缓汞的吸收。
若病情允许,服富含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
在脉搏的测量中,如患者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情况,需稳定后测量。
脉搏短绌的患者,按要求测量脉搏,即一名护士测脉搏,另一名护士听心率,同时测量1分钟。
生命体征监测评价标准注意事项:(一)体温的测量1.新生儿、婴幼儿不测口温,意识不清或者不合作的患者测体温时,护理人员应当守候在患者身旁。
测口温前15-30min勿进食过冷、过热食物,测口温时指导患者闭口用鼻呼吸,勿用牙咬体温计。
2.测肛温时,应当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的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出,用消毒纱布擦拭体温计。
3.如有影响测量体温的因素时,应当推迟30分钟测量。
4.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符时,应当复测体温。
5.极度消瘦的患者不宜测腋温。
6.如患者不慎咬破汞温度计,应当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再口服蛋清或者牛奶延缓汞的吸收。
若病情允许,服富含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
7.体温计消毒:体温计及盛体温计的容器应每周进行一次彻底清洁、消毒。
(二)脉搏的测量1.如患者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情况,需稳定后测量。
2.脉搏短绌的患者,按要求测量脉搏,即一名护士测脉搏,另一名护士听心率,同时测量1分钟。
(三)呼吸的测量1. 呼吸的速率会受到意识的影响,测量时不必告诉患者。
2.如患者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需稳定后测量。
3.呼吸不规律的患者及婴儿应当测量1分钟。
(四)血压的测量1.保持测量者视线与血压计刻度平行。
2.长期观察血压的患者,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3.按照要求选择合适袖带。
4.若衣袖过紧或者太多时,应当脱掉衣服,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注释:评分等级:A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与病人沟通自然,语言通俗易懂;B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与病人沟通不够自然;C级表示操作欠熟练、规范,有2-3处缺项,与病人沟通较少;D级表示操作不熟练,有4处以上缺项、与病人没有沟通。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规范一)操作要点与评价标准[注释]评分等级:I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与患者沟通自然,语言通俗易懂;II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与患者沟通不够自然;III级表示操作欠熟练、规范,有3处上缺项,与患者沟通较少。
(二)应掌握的知识点1.测量体温的目的(1)测量、记录患者体温,判断有无异常。
(2)监测体温变化,分析热型及伴随症状。
2.测量体温时的注意事项(1)婴幼儿、意识不清或不合作的患者测体温时,护理人员应守候在身旁。
(2)如有影响测量体温的因素时,应推迟30min测量。
(3)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符时,应当复测体温。
(4)极度消瘦患者不宜测腋温。
(5)如患者不慎咬破温度计时,应当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再口服蛋清或牛奶延缓汞的吸收。
若病情允许,服富含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
3.体温计的检查方法新体温计或使用过一段时间后的体温计,应定期进行检查,保证其准确性。
方法:将全部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35°C以下,于同一时间放入已测好的40°C以下的水中,3min后取出检查,若误差在0.2°C以上,玻璃管有裂痕、水银柱自行下降,则不能使用。
4.测量脉搏的目的(1)测量患者的脉搏,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2)监测脉搏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的情况。
5.脉搏测量的注意事项(1)诊脉前应使患者安静,如有剧烈活动,应先休息20min后再测量。
(2)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搏动较强,易与患者的脉搏相混淆。
(3)对心脏病患者应测脉搏1min,对有脉搏短绌的患者,应由2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两人应同步,由听心率者发出“起”、“停”的口令,计数1min。
以分数式记录,记录方法为心率/脉率/分。
(4)除桡动脉以外,可测颞动脉、肱动脉、颈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等。
(5)为偏瘫患者测量脉搏,应选择健侧肢体。
6.测量呼吸的目的(1)测量患者的呼吸频率。
(2)监测呼吸变化。
生命体征测量操作评分标准评分标准:生命体征测量操作(标准分100分)程序规范项目:1.仪表端庄,着装整洁。
2.双人核对医嘱、治疗单(有医嘱时)。
操作前准备:3.评估:1)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及合作程度。
未评估扣4分,评估不全一项扣1.2) 正确评估测量方法、部位、皮肤情况。
扣6分。
3) 了解患者用药及基础血压情况。
未解释扣2分。
4) 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取得配合。
4.洗手。
5.用物准备:秒表、记录本、笔、体温计(水银柱在35℃以下)、血压计、听诊器、清洁(放置清洁体温针,内垫消毒纱布),若测肛温备润滑剂、棉签、污染(放置测温后的体温计),必要时备纸巾或纱布。
6.告知患者配合方法,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扣2分。
7.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反问式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获得准确回答后,核对床头卡(腕带)。
未核对床头卡(腕带)扣2分。
操作流程:8.体温测量:根据病情、年龄等因素选择测温方法:1) 腋下测量:应先擦干腋窝下汗液,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紧贴皮肤,防止脱落。
10min后取出读数。
2) 口腔测量:将口表水银端斜放于患者舌下,让患者紧闭口唇,切勿用牙咬,用鼻呼吸,3min后取出读数。
3) 直肠测量:患者取侧卧位或屈膝仰卧位露出臀部,润滑肛表水银端,轻轻3-4cm,3min后取出读数,用纸巾或纱布擦试体温计。
4) 读取体温值后体温针置于污染中。
9.脉搏测量:1) 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用适中的力放按于患者前臂掌侧桡动脉处或其他浅表大动脉处诊脉。
2) 一般患者可以测量30s,所得数字乘2.脉搏异常者,测量1min;核实后报告医生。
3) 如发现患者有心率不齐或脉搏短绌,应由两人同时测量1分钟,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搏,记录为心率/脉率。
评分标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扣得分分值列于上述项目后。
未核对扣5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未洗手扣2分。
少一件或一件不符合要求扣1分。
未采用反问式核对床号、姓名扣3分。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操作中易出现的问题
一、测体温
1、体温计应甩至35度以下。
2、根据病情选择测量体温的部位。
3、测口温询问患者是否进食,测液温时应擦汗和夹紧体温计,测肛温时询问是否灌肠或坐浴。
4、为婴幼儿、意识不清或不合作患者测温时,应有专人守护。
5、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符时,应复测体温。
二、测脉搏
1、患者如有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嘱先休息20min再测。
2、不可用拇指诊脉。
3、脉搏山细弱难以触诊时可用听诊器代替听诊。
4、为偏瘫患者测脉选择健侧肢体。
三、测呼吸
1、待患者情绪稳定再测呼吸,测量时不必告诉患者。
2、在患者活动或运动后应休息片刻再测呼吸。
3、测量呼吸不规则的患者数1min,当呼吸微弱不易观察的患者可使用棉絮辅助测量。
四、测血压
1、保持测量者视线与血压计水银柱刻度平行。
2、血压监测应在患者平静时进行,需密切观察血压的患者测量时应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3、偏瘫、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在健侧手臂上测量。
4、选择合适袖带。
5、血压听不清或异常时,应重测。
连续测量时,先驱尽袖带内空气使汞柱降至“0”,稍等片刻再进行第二次测量。
精心整理生命体征测量技术评分标准项目 评分标准及细则 分值 扣分 原因得分准备质量15分 1、衣帽整齐、规范洗手、戴口罩;(少一项扣1分) 2、用物:治疗盘内备清洁干燥的容器放体温计2根(甩至35°C 以下)、棉签、消毒纱布2块;血压计;听诊器;有秒针的表;记录本;笔。
如测肛温可另备液状石蜡。
治疗车下层放体温计消毒液及污物盘。
(物品摆放一处不合理扣0.5分,4 6 5少一种扣1分)3、检查体温计有无破损、血压计、听诊器性能是否完好。
(未做不得分)操作流程质量70分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并向病人解释。
(少一项扣1分)2、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有无运动、进食、局部冷热敷、腋下皮肤及肢体活动度。
(少一项扣2分)3、测体温(以腋温为例):擦干腋下的汗液,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腋窝深处并紧贴皮肤,屈臂于胸前5-10分钟,必要时托扶病人手臂。
10分钟后取出并用纱布擦拭体温计;检视体温计读数;将用过的体温计放于消毒液中。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4、测脉搏:协助病人采取舒适的姿势,手臂轻松置于床上或桌面;操作者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压桡动脉,力度适中,以能感到脉搏波动为宜。
一般病人可以测量30秒。
脉搏异常的病人应测量1分钟。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5、测呼吸:操作者诊脉后手仍保持测量脉搏时的手势测呼吸,观察病人的胸腹部,一起一伏为一次呼吸,测量30秒;危重病人呼吸不易观察时,用少许棉絮置于病人鼻孔前,观察棉花吹动情3888825442况,计数1分钟。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6、测血压:(1)病人取仰卧位或坐位,将衣袖卷至肩部露出上臂,伸直肘部,手掌向上外展15°,保持血压计零点、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
(2)放平血压计,排尽袖带内空气,平整无折地缠于上臂中部,下缘距肘窝2--3cm,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打开水银槽开关。
(3)戴好听诊器,将听诊器胸件紧贴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打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上升30mmHg;然后以每秒4mmHg的速度慢慢放气,至听诊器听到的第一搏动音,此时水银柱所指的刻度,即为收缩压;当搏动音突然变弱或消失,水银柱所指的刻度即为舒张压。
生命体征测量操作方法及评分标准相关知识点一、体温测量的注意事项1.测量体温前应清点体温计数量,并检查有无破损,定期检查体温计的准确性2.婴幼儿、意识不清或不合作患者测温时,护士不宜离开。
3.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不合作、口鼻手术或张口呼吸者,禁忌测量口温。
4.运动、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沐浴、灌肠者患者应推迟30min后测量温度。
5.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腋下出汗较多、极度消瘦的患者,不宜腋下测温.6.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心肌梗死患者不宜用直肠测量法。
7.体温和病情不相符合时重复测温,必要时可同时采取不同的测量方式作为对照。
二、呼吸、脉搏测量的注意事项1.当脉搏细弱难以触诊时,可用听诊器听诊心率1min代替。
2.偏瘫患者选择健侧肢体测量脉搏。
3.除桡动脉外,可测颞动脉、肱动脉、颈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等。
4.不可用拇指诊脉。
5.患者脉搏如有异常,应测量1min,如有脉搏短绌,应有两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一人听测脉率,有听心率者发出”开始”和“结束”的口令,计时1min。
6.测量呼吸时宜取仰卧位,一起一伏为一次呼吸。
7.患者呼吸如有异常,测量1min,呼吸微弱者用棉絮置患者鼻孔前,观察棉絮被吹动的次数,测量1min。
三、血压测量的注意事项1.血压监测应在患者平静时进行,遵循四定的原则:定时间、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
2.测量肢体的肱动脉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卧位时平腋中线,坐位时平第四肋。
3.偏瘫患者选择健侧上臂测量。
4.测量前需检查血压计的有效性,定期检测、校对血压计。
5.如发现血压听不清或异常时,应重测;先驱净袖带内空气,使汞柱降至:“0”,稍休息片刻再行测量,必要时双侧对照。
四、电子血压计使用注意事项(以欧姆龙HEM-7136为例)1、使用注意事项①测量前至少休息15分钟以上,连续测量时,至少间隔2分钟以上,取两次结果的平均值。
②请勿在进食、饮酒、抽烟、运动和淋浴后立即测量,至少等30分钟后才开始测量。
生命体征测量法操作方法及评分标准(一)目的1、测量、记录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判断有无异常。
2、分析体温热型及伴随症状,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3、通过观察脉搏的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的情况,观察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诊断、治疗、 护理提供依据。
4、测量呼吸情况,监测呼吸变化。
5、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状况。
注:用物准备时每缺一项扣0.5分(三)指导内容1、告知病人测口温前30min勿进过冷、过热的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冷热敷、坐浴、灌肠等。
测口温时闭口用鼻呼吸,勿咬体温计。
2、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可指导病人学会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
3、告知病人测量脉搏时的注意事项。
4、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可以指导病人学会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
5、告知病人测量血压时的注意事项6、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可以指导病人或者家属学会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
(四)注意事项1、婴幼儿、意识不清、口腔疾病、张口呼吸或不合作的病人禁止测口温;腹泻/直肠或肛门手 术者禁止测肛温;心肌梗死者慎测直肠温;极度消瘦者禁测腋温。
必要时,护理人员应当 守候在病人身旁。
2、如有影响测量生命体征的因素时,应当推迟30min测量。
3、发现病情不符实应当、重新测量。
4、如病人不慎咬破体温计时,应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再口服蛋清或牛奶延缓汞的吸收。
若病情允许,服富含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
5、如病人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情况,需稳定后测量。
6、偏瘫病人测健侧。
7、不可用拇指诊脉。
诊脉压力适中。
测量脉率的同时,应注意脉率、强弱、动脉壁的弹性。
8、脉搏短绌的病人,按要求测量脉搏,即一名护士测脉搏,另一名护士听心率,由听心率的 护士发出开始、停止的口令,同时测量1min。
9、呼吸的速率会受到意识的影响,测量时不必告诉病人。
10、呼吸不规律的病人及婴儿应当测量1min。
11、若衣袖过紧或太多时,应当脱掉衣袖,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胸件勿整个塞入袖带内,胸件 的整个膜面都要和皮肤紧密接触,不可压得太重。
生命体征测量法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1.目的:1)测量记录病人体温
2)监测体温变化,分析热型及伴随症状,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3)测量、记录病人的脉搏,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4)通过观察脉搏的变化,间接了解心脏是情况,观察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5)测量、记录病人的呼吸频率
6)监测呼吸变化情况
7)测量、记录病人的血压,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8)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情况
2.注意事项:1)婴幼儿、意识不清、口腔疾患、张口呼吸或不合作的病人禁止测量口温,腹泻、直肠肛门手术者禁止侧肛温;心肌梗死者慎侧直肠温,极度消瘦者不宜测腋温。
必要时,护理人员应守候在病人身旁
2)如有影响测量生命体征的因素时,应当推迟30分钟测量
3)发现与病情不相符时,应当从新测量
4)如病人不慎咬破温度计,应立即清除口腔内的玻璃碎片在口服蛋清或牛奶延缓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
5)若病人有紧张、剧烈活动、哭闹等情况,需稳定后再测量
6)若偏瘫病人测键侧
7)不可用拇指诊脉。
诊脉压力适中,测量脉搏的同时,应注意脉率、强弱、动脉壁的弹性
8)脉搏短绌的病人,按要求测量脉搏,即一名护士测脉搏,另一名护士测心率,由听心率的护士发出开始、停止的口令,同时测量一分钟
9)呼吸的数率回受到意识的影响,测量时不必告诉病人,呼吸不规律的病人及婴儿应测量一分钟
10)衣袖过紧或太多时,应当脱掉衣袖,以免影响测量结果,听诊器的胸件勿整个塞入袖带内,听诊器胸件的整个膜面都要和皮肤紧密接触,不可压得太重
11)打气不可过快过猛,放气不可太快太慢,以免影响血压值。
若听不清,应当驱尽袖带内的气体,休息片刻重测,保持测量者视线与刻度平行
12)长期观察血压的病人,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