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第一师范汉语言文学专升本考纲
- 格式:doc
- 大小:12.60 KB
- 文档页数:2
《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专升本考纲第一篇:《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专升本考纲2006年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试行)一、要求1、了解文学发展史,学习重要作家作品,能把握其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了解各种文学常识。
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具备较强的文学阅读能力和较高的文学鉴赏水平。
2、对文学活动有理性的正确的认识,掌握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运用文学理论的知识认识和分析各种文学现象。
3、能正确规范运用汉语言文字,掌握各种文体写作知识,能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
二、考试时间:120分钟三、考试知识范围及要求:一、现当代文学(35%)《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考试范围包括:文学常识,作家及其作品分析与欣赏。
(一)文学常识:掌握现当代文学中重要作家的生平、思想、代表作,了解其主要的思想倾向、文学主张、艺术成就;掌握重要作品的作者、写作年代、文体性质、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掌握现当代文学史上的文艺思潮、文艺运动、文学社团;识记现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作品。
(二)作品分析与鉴赏:要求通过阅读作品,能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题材,能理解和概括作品的主旨,能较深入的分析人物形象及典型意义,能准确把握作品的创作特色,如结构特点、作品的表现手法、语言特点及审美情趣,达到能对具体作品进行分析的目的。
(三)重要作家作品:1、现代文学部分:鲁迅《阿Q正传》、郭沫若《女神》、闻一多《死水》、徐志摩《再别康桥》、郁达夫《沉沦》、茅盾《子夜》、老舍《骆驼祥子》、巴金《家》、曹禺《雷雨》、沈从文《边城》、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钱钟书《围城》、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2、当代文学部分:柳青《创业史》、梁斌《红旗谱》、杨沫《青春之歌》、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茹志鹃《百合花》、贺敬之《回延安》、老舍《茶馆》、刘心武《班主任》、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张洁《沉重的翅膀》、谌容《人到中年》、高晓声《陈奂生进城》、舒婷《致橡树》。
《现代汉语》课程考试大纲(2022年专升本)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一、考试要求本课程的考核目的是检查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
本课程考试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其含义:了解,指学生能懂得所学知识,能在有关问题中认识或再现它们;理解,指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知识,并且能正确地使用它们;掌握,指学生能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能够准确、熟练地运用它们进行分析。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绪论(1)了解: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2)理解:七大方言区。
(3)掌握: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含义;现代汉语的特点。
具体知识点:第一节现代汉语的概述一、现代汉语的含义狭义的现代汉语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广义的现代汉语是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三、现代汉语方言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汉语方言的差异性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
其中主要区别在语音方面。
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1.语音方面。
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音节整齐简洁,有声调。
2.词汇方面。
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
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
同音语素多。
语法方面。
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短语和句子的构造基本一致,词类和句子成分关系复杂,拥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
第二节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一、现代汉语规范化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根据汉语的发展规律,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普通话的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普通话的词汇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为基础。
普通话的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宿州学院2023年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二、考试大纲《现代汉语》(一)主要考核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考核要求:1.掌握现代汉语的定义。
2.了解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形成过程。
3.掌握现代汉语七种方言及其代表性地点方言。
4.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
5.了解汉语规范化的必要性和具体内容。
第二章语音主要考核要求:1.了解语音的三大属性。
2.熟悉发音器官的构造。
3.掌握语音的基本概念。
4.掌握普通话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5.掌握普通话元音的发音原理和舌位图。
6.掌握普通话韵母的发音状况。
7.掌握普通话声调的调值、调类和调号。
8.掌握普通话音节结构的特点,了解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
9.了解普通话的音变规律。
第三章文字主要考核要求:1.了解文字的性质、起源、特点和作用。
2.了解文字形体演变的规律。
3.了解文字的结构。
4.掌握汉字的造字法。
5.了解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6.了解如何正确使用汉字。
第四章词汇主要考核要求:1.掌握词汇单位及词的结构类型。
2.掌握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3.了解多义词的意义构成,了解义素分析的方法。
4.掌握语义场的类型和同义词的辨析。
5.掌握反义词的类型及表达作用。
6.了解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7.了解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8.了解熟语的类型和特点。
9.了解词汇发展变化的状况和规律。
10.了解词汇规范化的原则。
第五章语法主要考核要求:1.了解语法和语法体系的含义,认识语法的性质,了解四级语法单位。
2.了解划分词类的依据和标准。
3.掌握各类实词和虚词的类型和语法特征。
4.掌握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掌握短语的层次分析法,掌握分化和消除歧义的方法。
5.了解句法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和语义关系,掌握句法成分分析法。
6.了解句型、句式、句类的分类标准,掌握各类句子的结构特点、语气特点和使用条件,掌握句子变换的方法和作用。
7.掌握单句运用中常见的句法失误和修改原则。
汉语言文学公共基础课考试大纲: 《文学基础》一、考试要求“大学语文”的考试范围和基本内容,限于本“考试大纲”规定的28 篇精读课文和欧阳修的《五代伶官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汉乐府《十五从军征》、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惊梦)》、汪曾祺《受戒》8 篇课文(以下简称36 篇精读课文)。
其他泛读课文可用作阅读理解的例题材料。
具体考试内容包括:1 、语言知识:考核文言文课文中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和句式。
现代文不考语言知识;2 、文体知识:考核文言文课文所涉及的古代文体分类及其主要形式特征。
现代文不考文体知识;3 、作家作品知识:考核与精读课文相关的古代与现代作家作品基本知识;4 、课文阅读分析:考核精读课文的主要观点(或主旨、主题、主要感情倾向)、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语言修辞等。
要求既能从整体上领会掌握课文,又能结合课文的有关段落进行分析论述。
5 、文字表达:考一篇800 字左右的作文,不限文体,但诗歌除外。
二、36 篇精读课文的考核要求(一)课文阅读分析的总体考核要点:1 、把握并归纳课文的主旨(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特征,记叙文的中心思想,诗词曲赋的基本思想感情,小说的主题),理解其思想认识意义。
2 、领会课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或艺术表现手法,如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记叙文、小说中的叙事方法,景物和人物描写方法,诗文作品的情景交融、比兴象征等抒情方法,要求能联系课文有关段落进行具体分析;3 、熟记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或富于艺术表现力的精彩词句,对其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给出简要说明;4 、识记并理解课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反语、用典、借代、暗示、层递、设问、反诘等。
并能具体说明其表达作用。
(二)36 篇精度课文具体考核要点:1 、《庄子•养生主(节选)》(1 )理解本文中心观点所具有的普遍意义。
汉语言文学教育(小学语文)专业三年制函授专升本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招收具有大学专科毕业及同等学历的在职小学教师及工作人员,通过本专业的学习,达到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历。
成为具有现代教育素养和教育理念,具有教育创新精神的小学骨干教师。
具体要求:1、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各项制度,热爱教育事业。
2、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现代教育观念。
实事求是,勤奋创新,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具有良好的教育素质和进取精神。
3、具有较强的从事教育教学的专业能力和进行科研的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掌握一种外国语,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4、扎实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教育学科沿革和发展动态,具有适应教育改革、教育实践需要的能力,拓宽素质教育新领域,塑造适应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5、具有较深厚的文化素养、审美修养和健康的体魄。
二、教学计划(见附表)三、课程设置说明(一)公共必修课1、英语主要讲授英语的语音、语法、词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理解能力和听说译写的能力。
2、政治本课程教学以邓小平理论为核心和主要内容,全面介绍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兼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讲授。
3、计算机应用基础本课主要讲授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软件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软件工程概论、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编程、CAI 课件设计工具,中学仿真试验等。
旨在使学生了解、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软件的基础知识,提高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和应用软件的能力。
(二)教育必修课1、课程与教学论本课是研究课程及教学问题的一门科学,主要包括:课程的本质、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课程编制、课程管理与课程评价;教学的本质、教学目的、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艺术、教学评价等问题。
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掌握课程及其教学的理论和技能,培养学生把握课程及更好从事教学的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外国文学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是指发生于20世纪初期的各种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流派的总称;后现代主义文学则通·常是指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文学。
2.瓦莱里的《海滨墓园》是象征主义流派的作品;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则是一首标准的意象派诗歌。
3.意识流小说家有:英国的伍尔夫、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美国的威康福克纳4 .《尤里西斯》中与神话人物尤里西斯、珀涅罗珀和帖雷马科形成对应关系的人物分别是布鲁姆、莫莉、斯蒂芬。
5.伍尔夫的《一件自己的房间》+与西蒙娜·波伏瓦的《第二性》4是女权主义批评中的名篇。
6 .蔬特的第一部存在主义小说是《恶心》。
、它标志羞磊在义文觉的诞生。
7.乔伊斯创作的三部主要长篇小说分别是《尤利西斯》、《苏尼根守灵夜》《一个青年艺术加的画像》8.超现实主义的所谓“超现实”是指现实和非现实两种要素的统—物安德烈布勒东的《嘉娜》是超现实主义代表作品。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1 .未来主义2 .约克那帕塔发世系3﹒境遇剧4﹒黑色幽默5﹒荒诞派戏剧1.未来主义:现代资产阶级文艺思潮,资产阶级艺术形式主义流派之一。
是20世纪初出现于意大利,随后流行于俄、法、英、德等国的一个现代主义文学艺术流派。
以尼采、柏格森哲学为根据.认为未来的艺术应具有~境代感觉w,并主张表现艺术家进行创作时的所谓心境的并发性”。
2约克那帕塔发世系福克纳未蔑以约克纳帕塔县为背景,创作了一套“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小说.共15部长篇和许多短片故事.产广泛反映了200羊来美国南方社会的变注。
43.境遇剧又称存在主义戏剧或自由剧,是法国的一种现代戏剧形式。
基创始人和倡导者为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让-保罗·萨特。
因为这种戏剧多以表现个人在生存境遇面前的惊慌、恐惧为宗旨而称为“境遇剧”4黑色幽默一种绝望的幽默,力图引出人们的笑声,作为人类对生活中明显的无意义和荒谬的一种反响。
汉语言文学(专升本)课程: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专升本)期末考试答案1. ( 单选题) 延安文艺整风后解放区最早出现的、富有代表性的长篇叙事诗是()(本题2.0分)A、《火把》B、《赶车传》C、《王贵与李香香》D、《漳河水》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22. ( 单选题) 被瞿秋白高度评价为“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是()(本题2.0分)A、《家》B、《骆驼祥子》C、《阿Q正传》D、《子夜》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23. ( 单选题) 许地山的《空山灵雨》是()(本题2.0分)A、小说集B、散文集C、童话集D、诗集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4. ( 单选题) 代表郭沫若历史剧最高成就的剧作是(本题2.0分)A、《高渐离》B、《南冠草》C、《屈原》D、《孔雀胆》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25. ( 单选题) 朦胧诗最先引起社会的注意,是一位老诗人在刚刚于成都复刊的诗刊《星星》上发表了一篇“读后感”:《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这位老诗人是( )。
(本题2.0分)A、艾青C、谢冕D、顾工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6. ( 单选题) 被鲁迅赞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的是(本题2.0分)A、冰心B、冯至C、徐志摩D、闻一多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7. ( 单选题)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沙扬娜拉!”以上诗句出自哪位诗人之手()(本题2.0分)C、李金发D、徐志摩B、闻一多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28. ( 单选题) 曹禺描写复仇的一部话剧是()(本题2.0分)A、《雷雨》B、《日出》C、《原野》D、《北京人》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29. ( 单选题) 倾向于法国象征派的三个诗人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属于(本题2.0分)A、文学研究会B、新月社C、前期创造社D、后期创造社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210. ( 单选题) 艾青到延安以后发表的诗集有()(本题2.0分)A、《火把》B、《黎明的通知》C、《北方》D、《向太阳》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11. ( 单选题) “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
《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专升本考纲部门: xxx时间: xxx制作人: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修改2006年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试行)一、要求了解文学发展史,学习重要作家作品,能把握其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了解各种文学常识.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作品地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具备较强地文学阅读能力和较高地文学鉴赏水平.对文学活动有理性地正确地认识,掌握文学理论地基本原理,并能够运用文学理论地知识认识和分析各种文学现象.3、能正确规范运用汉语言文字,掌握各种文体写作知识,能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具有较高地写作能力.二、考试时间:120分钟三、考试知识范围及要求:一、现当代文学<35%)《现当代文学》课程地考试范围包括:文学常识,作家及其作品分析与欣赏.<一)文学常识:掌握现当代文学中重要作家地生平、思想、代表作,了解其主要地思想倾向、文学主张、艺术成就;掌握重要作品地作者、写作年代、文体性质、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和在文学史上地地位;了解、掌握现当代文学史上地文艺思潮、文艺运动、文学社团;识记现当代文学地重要作家作品.<二)作品分析与鉴赏:要求通过阅读作品,能了解作品地创作背景和题材,能理解和概括作品地主旨,能较深入地分析人物形象及典型意义,能准确把握作品地创作特色,如结构特点、作品地表现手法、语言特点及审美情趣,达到能对具体作品进行分析地目地.(三)重要作家作品:1、现代文学部分:鲁迅《阿Q正传》、郭沫若《女神》、闻一多《死水》、徐志摩《再别康桥》、郁达夫《沉沦》、茅盾《子夜》、老舍《骆驼祥子》、巴金《家》、曹禺《雷雨》、沈从文《边城》、艾青《大堰河—我地保姆》、钱钟书《围城》、赵树理《小二黑结婚》.2、当代文学部分:柳青《创业史》、梁斌《红旗谱》、杨沫《青春之歌》、王蒙《组织部新来地年轻人》、茹志鹃《百合花》、贺敬之《回延安》、老舍《茶馆》、刘心武《班主任》、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张洁《沉重地翅膀》、谌容《人到中年》、高晓声《陈奂生进城》、舒婷《致橡树》.<四)参考书目:1、2003级:《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黄修己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11月第2版《中国当代文学史》陈其光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8年8月第1版2、2004级:《中国现代文学史 1917—1997》<上、下册)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8月第1版二、古代文学<20%)<一)、考试范围:先秦文学及汉代辞赋.<二)、所用教材:1、2003级专科班:<1)、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6月新1版 2004年7月第9次印刷.<2)、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郭预衡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7月第1版 2000年10月第7次印刷.2、2004级专科班:<1)、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6月新1版 2005年4月第12次印刷.<2)、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修订本)<一)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7月北京第1版 2002年7月北京第2版 2003年4月第二次印刷.<三)、文学常识:掌握与先秦文学、汉代辞赋有关地重要地文学常识与名词概念;识记重要作家地主要字号、生平经历、代表作品、所属流派、文学主张、思想倾向与艺术成就;掌握重要作品地作者、文体、写作背景、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识记节选作品地原书出处;识记各种常用文体并认知作品所属文体类别;掌握先秦两汉各种文学体裁地演变、文学思潮地兴替、文学流派、文学团体、重要作家、优秀作品及其在文学史上地地位和影响;能背诵、默写重点篇目、翻译经典句段.<四)、作品分析和鉴赏:要求通过阅读作品,了解先秦两汉文学地创作背景,能理解和概括重要作家作品地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能较为深入地分析重要作家作品地艺术风格,能对具体地作品进行赏析.<五)、重要作家作品:上古神话中地《精卫填海》、《女娲补天》;《诗经》中地《关雎》、《蒹葭》、《伯兮》、《硕鼠》、《桃夭》、《氓》;历史散文:《左传》中地《烛之武退秦师》、《郑伯克段于鄢》、《秦晋崤之战》、《曹刿论战》;《国语》中地《邵公谏弭谤》;《战国策》中地《冯谖客孟尝君》、《赵威后问齐使》、《邹忌讽齐王纳谏》、《唐且为安陵君劫秦王》;诸子散文:《论语》中地《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孟子》中地《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庄子》中地《逍遥游》;《墨子》中地《非攻》;《韩非子》中地《外储说左上》<节录);屈原以及《楚辞》中地《离骚》;汉代辞赋中司马相如地《子虚赋》与张衡地《二京赋》.三、写作<30%)写作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地文章写作能力,包括理解掌握文体规范,运用写作技巧,展开思维,进行具体文体写作地能力.1、论说类文体要求掌握论说文体特征,正确运用论说语体,综合运用论说方法进行写作,观点正确鲜明,论证过程清楚,逻辑清晰,结构完整.2、文学类文章要求掌握文学文体特征,正确运用文学语体,以多种艺术手法进行表达,对生活有真切而较深地感悟,文笔流畅,结构清晰完整.3、应用类文章要求正确运用事务语体进行写作,把握公文地文体规范.无论何种文体地写作,均要求文面整洁,标点符号规范,无错别字.四、文学理论:15%1、《文学理论》考核用书为童庆炳主编地《文学理论教程》<高教出版社)修订二版2、考核内容为1到8章<包括第8章).含:文学理论地性质形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文学活动、文学活动地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社会主义时期地文学活动、文学创造作为特殊地精神生产、文学创造过程和文学创造地价值.3、基本概念:要求掌握基本概念地含义,能用语言准确地概括.具体包括文艺学、文学活动、文学理论、中国特色、当代性、人地本质力量地对象化、审美意识形态、话语、话语蕴藉、精神生产、艺术生产、文学创造地主体、文学创造地客体、艺术发现、艺术构思、直觉、灵感、艺术真实、艺术概括、人文关怀.4、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判断或者选择文学理论史上相关知识点.5、基本理论:要求观点明确,理论阐述思路清晰,分析合理.包括文学理论地性质、文学理论地学科归属、文学理论地基本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地基石、文学活动地构成、文学活动地产生地几种学说、文学地几种界说、文学地审美意识形态、文学地话语蕴藉、话语蕴藉地典范形态、百花齐放与推陈出新、文学创造作为特殊地精神生产、文学创造地主客体及其关系、文学创造过程及其心理机制、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文学真实与科学真实地区别.6、理论运用:能够运用文学理论地基本原理分析文学现象,包括作家、作品、阅读活动地分析,能够运用文学理论原理分析一些日常话语或者经典论述.四川理工学院中文系制2006年4月29日。
汉语言文学高考题往届专升本成考试题
一、单选
1.1917年1月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出版于
2.《人的文学》的作者
3.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有关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文化批判是
4.《创业史》的作者
5.提出“三美”原则的作家是
6《雨巷》的作者
7.余华的代表作是
8.《在酒楼上》的主人公是.
9.运用元叙事手法的作家是
10“只有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的作品是
A《祝福》B《伤逝》C《在酒楼上》
二、多选
1.五四时期的文学流派
A中国诗歌会B七月诗派C荷花淀派D文研会E创造社
2.《围城》中的人物
A唐晓芙B孙柔嘉C苏文纨D赵惠明E章秋柳
3.张爱玲的作品有
A《倾城之恋》B《金锁记》C《腊月正月》E《白夜》
4.写实作品
A《烦恼人生》B《爸爸爸》C《小鲍庄》D《一地鸡毛》E《最后一个鱼佬》
5.张贤亮的作品
A《男人的一半是女人》B《绿化树》C《丰乳肥臀》D《西线轶事》E《高山下的花环》
三、填空
1.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原因和动力是
2.《沉沦》的作者
3.中国戏剧的三个奠基人
4.闻一多的代表作是《死水》和5".黑夜给了我一双黑夜的眼睛,我用它来寻找光明”的作者是
6.《致橡树》的作者
7.《烦恼人生》的主人公
8.《长恨歌》的作者是
9.《废都》的作者是
10.《铸剑》选自鲁迅的
四、名词解释
1.《红旗谱》
2寻根小说
3春之声
五、简答
1朦胧诗的艺术特点
2、文研会的艺术特色
六、论述
1.《子夜》中吴荪甫的形象(30分)
2.分析艾青《盆景》(30分)。
XX2021年普通专升本招生考试XX科目考试大纲高等数学(一)微积分1.函数: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几种常见性态、反函数与复合函数、初等函数;2.极限与连续:极限的概念及运算、极限存在准则、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大量与无穷小量、函数的连续性;3.导数与微分:导数的概念、基本公式与运算法则、隐函数的导数、高阶导数、函数的微分;4.导数的应用:微分中值定理(Rolle定理,Lagrange中值定理)洛比达法则、函数的单调性及其极值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曲线的凹凸性与拐点;5。
不定积分:不定积分的概念、性质与基本积分公式、换园积分法、分部积分法、简单的有理函数积分;6.定积分及其应用:定积分的概念、性质、定积分与不定积分的关系、定积分的换园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无穷区间上的广义积分定积分的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旋转体的体积);7.多园函数微分法:多园函数的概念、偏导数、全微分、复合函数的微分法;8.二重积分:二重积分的概念、性质与计算(直角坐标与极坐标);9.微分方程: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一阶微分方程(分离变量、齐次、线性);10.无穷级数:数项级数的概念和性质、正项级数及其审敛法、幂级数的收敛半径及收敛域。
(二)线性代数1.行列式与矩阵:行列式及其基本性质行列式的按行(列)展开定理、矩阵及其基本运算、矩阵的初等变换与初等方阵、方阵的逆矩阵、矩阵的秩;2.线性方程组:线性方程组解的研究、n园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三)概率论初步:1.随机事件:事件的概率、概率的加法公式与乘法公式、事件的XX性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2.一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概念、离散型、连续型随机变量、几种常用的离散分布与连续分布、分布函数;3.一维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数学期望、方差。
大学语文(一)文学、文体常识:中外著名作家的姓名(字号)、生活年代、生平事迹、代表作品、创作特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名篇的作者、创作背景、思想内容、艺术成就,以及篇中的XX警句;著名作品集的成书年代、主要内容与艺术成就;史上重要流派的主要成员、创作特征、艺术成就与影响。
汉语言文学(专升本)课程:比较文学概论(专升本)总时长:120分钟1. (单选题) 下面哪一项是法国学派的特点()(本题2.0分)A、法国学派重视中西文学的比较研究。
B、法国学派重视具有事实联系的影响研究。
C、法国学派认为各民族的文学没有优劣之分。
D、法国学派最早倡导了无事实联系的平行研究。
标准答案:B解析:2. (单选题) 下面关于媒介学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2.0分)A、媒介学研究接受国在接受过程中所受的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媒介学研究文学影响的传播过程。
C、媒介学研究以翻译为主的传播手段。
D、学主要研究媒介者、媒介工具和媒介过程。
标准答案:A解析:3. (单选题) 下面哪一项属于文类学研究的问题()(本题2.0分)A、《西游记》在个别情节上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相似之处。
B、孙悟空与神猴形象的关系。
C、《西游记》与《罗摩衍那》在叙述方式和体裁形式上的不同。
D、《西游记》中人物形象的变异问题。
标准答案:C解析:4. (单选题) 下面哪一项,与美国学派的产生没有关系()(本题2.0分)A、第二次大战后,美国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已经不亚于欧洲。
B、在20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在美国兴起了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思潮,名为“新批评”。
C、世界大战后,随着美国的强大,美国人认为美国的比较文学已经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D、美国学派不满意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欧洲中心论”标准答案:C解析:5. (单选题) “乌托邦想象”产生的动因是()(本题2.0分)A、认为只有本民族的文化才是最优秀的文化。
B、无意识地通过贬低别民族的文化而赞美本民族的文化。
C、对本民族的制度和文化感到不满意,而向往更美好的社会。
D、这样的向往满足了人们的一些梦想。
标准答案:C解析:6. (单选题) 形象学十分强调对“主观性”的分析,下面对这种主观性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本题2.0分)A、形象学十分注重对主观性进行分析,因此,形象学就没有什么客观依据可言。
《写作》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性质《写作》为中国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基础课,是“专升本”校考课程。
为便于考生复习,特制订本考试大纲。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1、写作学的涵义2、写作的特点:个性创造性;实践操作性;动态综合性。
3、写作过程的规律:写作内化;写作意化;写作外化。
4、写作本源——外物5、外物的内涵6、外物在写作中的地位:外物激发写作;外物检验写作;外物制约写作。
7、写作主体——作者8、作者的内涵9、作者在写作行为中的主导作用10、作者的人格精神与素质、修养、能力11、写作感知过程写作感知三种趋向:由模糊趋向清晰;由无序趋向有序;有残缺趋向完形。
写作感知三级选择:目标选择;定性选择;抽提选择。
写作感知三层递进:主体对事物外表面的感知;主体对事物肤浅层面的感知;主体对事物内里层面的感知12、写作运思过程写作运思的基本方式:发散型运思;收敛型运思;实现型运思。
写作运思的思路轨迹:不同文体有不同的轨迹——有生活轨迹走向;有逻辑推理走向;有情感发展走向;有意识流走向。
写作运思的整体运思内容:认识线——立意定体;信息线——选材取事;布局线——构架谋篇。
写作运思的局部运思内容:思考层段;推敲枝节;生成句子。
13、写作行文过程相似式构建的涵义:根据同类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似式的认识,遵循某类某种文体基本模式行文,即是文章同类相似的建构。
14、写作思维的内涵15、写作思维的敏捷、独特、深刻等品质。
16、写作思维的“模块”现象17、写作的方法与技巧18、写作行文最基本的方法有五种、19、写作技巧:跳跃与超常、朦胧与象征、想象与重复;曲折与意外、误会与巧合、蒙太奇与意识流;取神与点题、类比与层递、视角与意象;悬念与吃惊、重复与渲染、铺垫与对比20、写作技巧的辨证关系22、写作成品有四大构成要素23、材料24、主题25、结构26、语言27、作者的读者意识28、读者的参与意识29、应用体的内涵30、应用体的作用31、应用体的特征32、应用体的分类33、新闻体的特征与分类34、消息的涵义、特征与写作方法35、消息的结构36、消息的导语37、消息的背景38、消息的标题制作39、通讯的涵义特征40、通讯与消息的区别41、理论体的涵义42、理论体的分类43、理论体特征44、社会评论的涵义特征45、社会评论的写作方法46、文艺评论的涵义、特征47、文艺评论的写作方法48、文学体的内涵49、文学体的特征与分类50、散文的涵义、分类51、散文的写作方法52、小说的涵义53、小说的特征、分类54、小说的写作方法55、诗歌的涵义57、诗歌的特征、分类58、诗歌的写作方法59、网络文学的涵义和特点60、按要求进行写作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笔试2、试卷结构:单项选择题(15%)、多项选择题(10%)、判断正误(10%)简答题(15%)、鉴赏与应用(10%)、写作题(40%)四、参考书目《写作学新教程》(刘海涛、金长民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五、题型示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写作的特性的是()A.重复持续性B.实践操作性C.个体创造性D.综合动态性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写作的特性的是()A.重复持续性B.实践操作性C.个体创造性D.综合动态性三、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2分,共10分)1、题材就是作者搜集到但没有写入到作品中的材料。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及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及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
专升本语文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与要求专升本语文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在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包括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考试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阅读、写作、翻译等方面的能力,以及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考试内容1. 语言知识(1)掌握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
(2)掌握古代汉语的常用词语和句式,理解古文的基本内容。
(3)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和文学术语。
2. 阅读理解(1)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中心思想和重要细节。
(2)能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理解作者的思路和表达方式。
(3)能够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含义,理解复杂句子的含义。
3. 写作能力(1)能够根据给定题目或要求,撰写符合题意、内容完整、条理清晰的文章。
(2)能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写作技巧,使文章表达清晰、流畅、生动。
(3)能够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和读者对象,选择合适的文体和表达方式。
三、考试形式与时间专升本语文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卷满分一般为150分。
四、题型与分值分配1. 语言知识:主要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等,分值约占20-30分。
2. 阅读理解:主要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等,分值约占40-50分。
3. 写作能力:主要题型包括议论文写作、记叙文写作等,分值约占40-50分。
4. 附加题:一般为文学常识或文化素养题,分值约占10-20分。
好的,以下是专升本语文考试大纲的具体考试要求:(一)语言知识与运用(20分)1. 语音:能够准确识别并正确拼写汉语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和声调,不出现明显的语音错误。
2. 文字:能够正确书写汉字,不出现错别字和明显的笔顺错误。
3. 词汇: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常用词语,包括同义词、反义词、成语等,不出现明显的语义错误。
4. 语法: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辨析常见的语法错误,如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
湖南第一师范专升本考纲一、考试内容湖南第一师范专升本中文科目考试包括语文知识、阅读分析、写作三个方面。
其中,语文知识占30分,阅读分析占40分,写作占30分。
二、考试形式本科以闭卷形式进行,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考试内容详解1.语文知识语文知识是中文科目的基础,在考试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语文知识包括语法、词汇、修辞等方面的知识。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语法知识。
包括句子成分、句子结构、语法规则等方面的知识。
(2)词汇。
包括词义辨析、词语搭配等方面的知识。
(3)修辞。
包括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认识和应用。
2.阅读分析阅读分析是中文科目的重点,考察考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字理解能力。
阅读分析包括阅读文章和释义两方面。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阅读文章。
文章类型包括文学作品、科技文章、历史文章、时事新闻等。
考生需要理解文章的含义、主旨以及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
(2)释义。
考生需要根据文章中的生僻字、词语等进行释义,增强对文章的理解。
3.写作写作是考试的最后一部分,也是其中难度最大的一部分。
写作内容包括议论文、作文等。
考察考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写作类型。
包括议论文、作文、读书笔记等。
(2)写作要求。
根据题目要求,考生需要结合自己的观点,进行分析、解释、比较、论证等,表达自己的看法。
(3)语言表达。
考生需要使用规范的语言,正确的语法、拼写、标点等,使文章表达清晰、流畅、有说服力。
四、考试重点考试重点在于对文章的理解和书面表达能力。
考生需要具备较强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考试中需要高度的综合素质。
考生应该注重平时的积累和思考,加强自我训练,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专升本湖南第一师范考试大纲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重点高校,是全国最早实行师范化办学模式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
每年,学校都会举行一次专升本考试,该考试是为那些想要从本科以下的学历晋升到本科学历的人们开设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该考试的大纲,并提供一些参考内容,帮助考生备考。
1. 基础知识考查大纲要求考生对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知识。
- 语文:阅读理解、写作等- 数学:基础运算、方程、函数、几何等- 英语:阅读理解、听力、语法、写作等- 政治:思想政治、政治制度、国际关系等- 历史:中国古代史、近代史、世界史等- 地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 物理:运动学、热学、电学等- 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键、酸碱物质等- 生物:细胞学、植物学、动物学等2. 综合素质考查除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外,考试还将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查,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
- 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分析思维、综合思维、创新思维等- 创新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语言表达能力:包括书面表达、口头表达等- 组织协调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运营管理等参考内容:在备考方面,考生需要把握以下几点:1.了解考试要求,熟悉考试大纲,明确自己的备考目标。
2.制定复习计划,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合理安排。
分配每天的学习任务,计划内的知识点可先解决容易掌握的,这样既轻松了自己的心情,又提高了复习效率。
3.加强练习,在复习的过程中,加强自己的练习量,经常进行模拟考试,充分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遇到解不出来的问题,可以多查看一下相关的参考资料,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4.注重综合素质的考核,在备考过程中也需要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等。
5.保持良好的心态,在考试前,要保持心态平和。
《现代汉语》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与目的本科插班生考试是针对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我院将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育、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一、考试基本要求:测试学生对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解释日常语言现象和纠正语言运用中的一些错误的技能。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1.识记:是指学习本课程后,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必须有透彻的了解,并且能够准确地表述。
2.理解:在识记基础上,能系统、全面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对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能进行正确的解释。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去说明、分析和解决现代汉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初步掌握分析语言的能力。
绪论一、考核知识点:1、语言的性质和功能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及方言3、现代汉语的特点4、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任务二、考核要求:第一节语言识记:语言;语言的性质;语言的功能。
第二节现代汉语识记: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七大方言简况理解: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第三节现代汉语规范化理解:现代汉语规范化;第四节现代汉语的特点理解:汉语语音的特点;汉语词汇的特点;语语法的特点。
k第五节现代汉语的整体性(略)第六节现代汉语学科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略)第一章语音一、考核知识点:1、语音的性质2、全面掌握"发音器官示意图"3、语音单位:音素、辅音、元音、音节、声母、韵母、声调4、记音符号:汉语拼音方案、认识与现代汉语有关的国际音标5、21个辅音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及声母辨正;39个韵母的分类、发音原理、舌面元音舌位唇形图、韵母结构分析、韵母辨正;调值、调类及声调辨正;6、普通话音节的结构、声韵配合规律、音节的拼写规则二、考核要求:第一节语音概说识记:音素;音节;音位;元音;辅音理解:语音三大性质,即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语音的四要素及其作用;音素、音节、音位、元音、辅音等之间的关系应用:汉语拼音方案第二节声母识记: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分类应用:21个辅音声母的描述;第三节韵母识记:韵母的分类理解:韵母的结构及发音特点第四节声调识记:声调;调值;调类;调号理解:声调的性质;调值、调类、调号间的关系第五节音节识记:音节结构特点应用:音节结构分析;声韵调的配合;音节的拼写;纠正错误音节第六节音变(略)第七节语调和朗读(略)第八节语音规范问题(略)第二章汉字一、考核知识点:k1、汉字的特点2、汉字的结构系统和结构方式3、汉字的正确书写和运用4、汉字的简化和标准化二、考核要求:第一节汉字的形成识记:文字;字体;汉字字体演变过程;理解:汉字字体和形体的区别第二节汉字的特点和结构识记:汉字是表意性质的文字;汉字是记录音节的文字;汉字是方块字;笔画;偏旁;部件;部首理解:笔画、偏旁、部件、部首的联系与区别应用:掌握汉字的笔画和笔顺;分析汉字的构造方式;说明现行汉字中形声旁的表音作用和形旁的表意作用的局限性。
2021年湖南第一师范汉语言文学专升本考纲标题:2021年湖南第一师范汉语言文学专升本考纲
正文: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升本考试是湖南省高校的一种重要考试,旨在选拔优秀的学生进入本科阶段深造。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我们特别制定了2021年汉语言文学专升本考纲,以下为具体内容:
一、考试内容
1. 文学史理论: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学理论等。
2. 文学作品选:鲁迅、茅盾、老舍、巴金、曹禺等作家的代表作品。
3. 语言学:现代汉语、古汉语、语音、语法、词汇、修辞等。
4. 文字学:汉字学、书法、书写技巧等。
二、考试形式
1. 考试时间:2021年9月1日。
2. 考试形式:笔试。
3. 考试内容: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份文学史理论、文学作品选、语言学和文字学的试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考试重点
1. 中国文学史:重点考察鲁迅、茅盾、老舍、巴金、曹禺等作家的代表作品和文学理论。
2. 外国文学史:重点考察莎士比亚、狄更斯、莫泊桑、托尔斯泰等作家的代表作品和文学理论。
3. 文学理论:重点考察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历程。
4. 语言学:重点考察现代汉语、古汉语、语音、语法、词汇、修辞等。
四、备考建议
1. 熟悉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
考生应认真阅读考纲,了解考试重点和难点,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
2. 多读书,多写作。
考生应注重阅读和写作的练习,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增强自己的文学素养。
3. 参加培训班。
考生可以参加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提供的汉语言文学专升本培训班,由专业的老师授课,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升本考试旨在选拔优秀的学生进入本科阶段深造,考生需要熟悉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注重阅读和写作的练习,积极备考,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