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课件(第五版) 陈共主编 第一章
- 格式:ppt
- 大小:446.50 KB
- 文档页数:26
2024年《财政学》第01章课件一、教学内容1. 财政学基本概念2. 公共财政与私人财政3. 财政的职能和任务4. 财政政策及其分类二、教学目标1. 掌握财政学基本概念,理解公共财政与私人财政的区别与联系。
2. 了解财政的职能和任务,认识财政政策的重要性。
3. 学会分析不同类型的财政政策,为实际经济运行提供指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财政政策分类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财政学基本概念、公共财政与私人财政的区别与联系、财政的职能和任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分析我国近年来的财政政策,引发学生对财政学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讲解财政学基本概念、公共财政与私人财政的区别与联系。
3. 财政的职能和任务:(1)介绍财政的四大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社会公平。
(2)分析财政任务: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4. 财政政策及其分类:(1)讲解财政政策的概念。
(2)分析不同类型的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
5.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我国近年来实施的财政政策,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6.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7.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财政学基本概念2. 公共财政与私人财政3. 财政的职能和任务4. 财政政策及其分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财政学基本概念。
(2)分析公共财政与私人财政的区别与联系。
(3)论述财政的四大职能及其任务。
(4)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财政政策。
2. 答案:(1)财政学基本概念:研究政府收支活动、财政政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公共财政与私人财政的区别与联系:公共财政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为目标,私人财政以满足个人需求为目标。
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影响。
(3)财政的四大职能及其任务: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收入分配(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经济稳定(维持宏观经济稳定)、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公平)。
《财政学》第01章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财政学》第01章,具体内容包括:税收的基本概念、税收的种类与特征、税收制度及其构成要素、税收的原则与功能、税收负担与税负分配、税收征收管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税收的基本概念、种类、特征及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
2. 掌握税收的原则、功能以及税收负担与税负分配的相关知识。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税收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税收的原则与功能、税收负担与税负分配。
教学重点:税收的基本概念、种类与特征、税收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现实生活中与税收相关的实例,引起学生对税收话题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1)税收的基本概念、种类与特征;(2)税收制度及其构成要素;(3)税收的原则与功能;(4)税收负担与税负分配。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设置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税收问题,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点用大号字体书写,清晰明了;2. 重点内容:用不同颜色粉笔标出,突出重点;3. 例题与解答:用清晰、简洁的语言书写,方便学生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税收的基本概念、种类与特征;(2)分析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3)谈谈你对税收原则与功能的理解;(4)结合实际,说明税收负担与税负分配的关系。
2. 答案:(1)税收的基本概念:税收是政府为了筹集财政收入,依法对纳税人征收的一种强制性的财产性收入。
种类与特征: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等特征。
(2)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税基、税收征收管理等。
(3)税收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适度原则、透明原则。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财政职能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 一、市场:市场效率和市场失灵二、政府: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第一节政府与市场●一、市场:市场效率和市场失灵 ● (一)市场与市场效率 ● 两种资源配置系统(市场与政府) ▪ 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 ▪ 有市场配置还要有政府配置?政府配置有什么特殊作用?政府配置的规模多大为宜?采取何种方式? ● 市场的组成、政府是主体之一 ▪▪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基础设施、教育、社会保障)和 采买大量投入品和办公用品 政府又是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法律、行政、经济手段)介入 和干预市场 ● 家庭和企业构成的市场 ▪▪▪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提供生产要素、获 取收入、进行消费和投资、基本目标是满足需要和效用水平最大化 企业是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买进要素、加工成为商品和劳务、卖 出获得收入和利润,基本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并实现扩大再生产 市场不是指商品交易的场所,而是指在无数个买者与卖者的相互作 用下形成的商品交易机制。
基本规律是供求规律。
《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市场是一种具有效率的商品交易机制 ▪▪ ▪ 亚当斯密:市场规律是 “看不见的手”—无须干预,自动均衡;个人 利益的实现同步于社会福利的实现 马克思:价格规律升华为价值规律、价格波动调节生产和流通 帕累托 经济效率标准 ●(二)市场失灵▪ ▪ 市场配置效率是以完全的自由竞争作为严格假设条件 市场资源的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市场失灵● 垄断▪ 当某一行业在产量达到相对较高水平之后,就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和成本递减问题,这时就会形成垄断 ● 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 ▪ ▪ 生产者要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需要多少,以及需求的变化 消费者要知道产品的品种、性能和质量生产者之间也需要相互了解,商品营销是生产与消费的链接环节 掌握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的竞争对象《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 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 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成本与效益内在化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正的外部效应: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补偿负的外部效应:成本转嫁、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 收入分配不公▪ ▪ 激烈的竞争不能自发地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效率与公平是矛盾的统一● 经济波动▪过度竞争不可避免地导致求大于供与供大于求的不断反复《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第一节政府和市场二、政府: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一)政府的经济作用 ●●政府执行政治、社会和经济的职能,在财政学中经济职 能更加受到关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 ▪ 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肯定市场、但并非一切、政府弥补 宏观调控—市场缺陷、协调经济健康稳定的运行●新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市场观《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政府的经济作用货币产品公共物品产品市场产品公共物品货币供给家庭征税供给生产要素货币政府要素市场征税生产要素货币企业需求图1-1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图《财政学》(第五版)陈共主编●(二)政府干预程度和干预手段●政府干预程度是和政府规模相联系的 ▪▪ 政府规模一般是以财政支出(或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这一综合性指标来表示经济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集权化倾向的国家高于分权化倾向的 国家▪ ▪ ▪ ▪ ▪ ▪ 英国和欧洲国家 “新自由主义”市场模式 政府集中GDP 达50%以上 美国 经济运行自由度较大 30% 德国 “社会市场经济” 35%北欧国家 “高福利” 承担大量社会服务和福利 60% 日本的亚洲模式 政府计划、发展战略、产业引导 20% 我国 20%● 手段1.立法和行政手段▪ 制定市场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制定经济政策,实行公共管制、规定垄断产品和公共物品价格等● 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公共生产是指有政府出资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事业单位,主要是生产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也可以在垄断部门建立公共生产,并从效率或社会福利角度规定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