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综合复习(核心必背+易错巩固)课件(共17张PPT)
- 格式:pptx
- 大小:788.43 KB
- 文档页数:17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9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归纳9.1科学立法一、科学立法的内涵:就是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
二、科学立法的意义1、科学立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2、立法要符合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相适应,制定出适合中国的良法。
3、科学立法符合国情和实际。
三、如何科学立法?1、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
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
必要性:在我国,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要求:所有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都应当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
2、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
必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要求: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来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3、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利与责任。
要求:(1)应在立法中客观地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并加以合理的确认和保护,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相对应。
(2)立法还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与责任,根据国家治理需求,授予国家机关必要的权力,并对其加以制约,明确权力行使不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4、立法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
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
要明确划分不同法律关系的调整对象和界限,形成和维护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法律秩序。
(P98)。
必修三第九课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1.(2023·海南·统考高考真题)随着互联网进展,各类“自媒体”越来越深化人们的日常生活。
但是,“自媒体”在其进展过程中也滋生了一些问题,扰乱了网络秩序,干扰了人们正常生活。
针对相关问题,中心网信办开展了“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
整治“自媒体”乱象()①彰显了政府执政为民的决心②能有效破解“自媒体”经营管理难题③是政府依法履行基本职能的具体现④有助于净化网络空间,维护公共生活秩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详解】①:执政为民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而不是政府,①错误。
②:材料主要叙述中心网信对“自媒体”乱象进行整治,规范了“自媒体”经营行为,而材料未涉及“自媒体”经营管理难题,②不符合题意。
③④:中心网信办针对“自媒体”扰乱了网络秩序、干扰了人们正常生活等乱象,开展“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是政府依法履行基本职能的表现,同时也有助于净化网络空间,维护公共生活秩序,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近年来,广东某法院加强涉侨审判工作,健全“海外联络员”“归侨陪审员”等工作机制,大力推广跨境诉讼“云服务”,多措并举满足宽敞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司法需求,为促进海内外侨胞与家乡深度融合进展增加了法治成色。
这种做法()①表明广东已经全面建成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②有利于团结宽敞侨胞助力中华民族宏大复兴③体现了人民法院维护侨胞合法权益的实践创新④旨在敬重和保障我国公民权利、践行司法为民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详解】①:广东正在建设法律服务体系,材料中的做法有利于完善法律服务体系,①说法错误。
②③:广东某法院加强涉侨审判工作,健全工作机制,推广跨境诉讼“云服务”,维护宽敞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合法权益,满足他们的司法需求,此做法体现了人民法院维护侨胞合法权益的实践创新;有利于团结宽敞侨胞助力中华民族宏大复兴,②③符合题意。
第九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基础知识梳理】一、科学立法1.科学立法的含义: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
2.科学立法的内容:①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立法要符合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药,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相适应,制定出适合中国的良法。
②符合国情和实际。
要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使每项立法都能科学合理的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③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科学化。
要明确划分不同法律关系的调整对象和界限,形成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法律体系。
3.推进科学立法的要求:①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
在我国,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所有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都应当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
②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
必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
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③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应在立法中客观地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并加以合理的确认和保护,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相对应,立法还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与责任,根据国家治理需要,授予国家机关必要的权力,并对其加以制约,明确权力行使不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严格执法4.严格执法的含义:严格执法就是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在法律实施体系中,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行政机关要带头严格执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能。
5.严格执法的意义:①严格执法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政府必须带头严格执法,只有这样,政府才能带动全社会尊崇和敬畏法律②严格执法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政府只有坚持严格执法,惩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群众正当权益,才能彰显公平伸张正义③严格执法有助于推进建设法治政府,各级政府能否切实做到严格执法,体现国家法治文明程度,关心法治中国建设成效,只有不断推进各级政府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才能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任务和目标6.推进严格执法的要求:①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勇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易错易混汇总(判断题集)第九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解析版)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易错易混汇总(判断题集)第九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解析版)1.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法律发展的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
( × )【解析】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2.科学立法要保障人民各项利益。
( × )【解析】科学立法要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3.立法要符合中国的法律传统,制定出适合中国的良法。
( × )【解析】立法要符合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要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相适应,制定出适合中国的良法。
4.科学立法要使法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兴趣爱好。
( × )【解析】科学立法要符合国情和实际,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5.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公民个人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 × )【解析】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6.科学立法要做到以德立法,在道德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
( × )【解析】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
7.在我国,宪法和民法总则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
( × )【解析】在我国,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
8.乡镇人大及其主席团享有立法权,应当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
( × )【解析】在我国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系统(人大和人大常委会)的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常委会,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国家行政机关系统(政府及政府下设机构)的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央行、审计署、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国务院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9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说课稿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的第三单元第9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第三单元讲授“全面依法治国",分三课展开: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讲述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闸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分别阐释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和要求;第九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依法治国是党和国家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基本方式,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本课承载着实现本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情分析、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内容要求:“3.2搜集材料,阐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
”二、说教材。
本课由引言和四框构成。
引言是对本课的导入和对本课内容的总括性说明。
按照“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线索,阐述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第一框“科学立法”,包括两目“科学立法的内涵”、“推进科学立法”。
第二框“严格执法”,包括两目“严格执法的内涵”、“推进严格执法”。
第三框“公正司法”,包括两目“公正司法的内涵”、“推进公正司法”。
第四框“全民守法”,包括两目“全民守法的内涵”、“推进全民守法”。
四框的逻辑关系是:先阐述科学立法,这是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科学立法才能落到实处。
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过程中,这四个方面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三、教学总目标。
阐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内涵和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