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管理概论ppt
- 格式:ppt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37
1.某汽车配件厂拟安排明年某零部件的生产。
该厂有两种生产方式组织生产:方式一是继续利用现有的设备生产,零部件的单位成本为0.6万元;方式二是对现有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以提高设备的效率,改造需要投资100万元(假定其全部摊入明年的成本),成功的概率是0.7。
如果成功,零部件不含上述投资费用的单位成本可降至0.5万元;如果不成功,则仍采用方式一利用现有的设备组织生产。
另据预测,明年该厂某零部件的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1万元,其市场需求有两种可能:一是2000件,二是3000件,其概率分别为0.45和0.55。
同时,假定该厂的生产数量有两种:一是生产2000件,二是生产3000件。
试问:该厂应采用何种方式组织生产,生产多少件?(2012年12月份考题)1、第一步:绘制决策树如下图所示。
决策点4001400 2001200 900900 800 800 1001100 700 700第二步:计算各节点处的期望收益值。
(1)右边第一个节点的期望收益值:=2002000-3000⨯0.6(万元)以此类推可计算其他11个节点的期望收益值。
(2)节点6的期望收益值:2005+12005=750⨯0.4⨯0.5(万元)以此类推可计算其他5个节点的期望收益值。
第三步:剪枝。
根据期望值准则,选出决策点3、4、5的最佳生产批量,并将最佳方案的期望值填在相应的决策点的上方,同时,剪除落选的方案枝。
由此可知:应采取生产方式二组织生产,若成功,生产3000件;若失败,按方式一生产2000件。
案例2:某企业提出如下新产品投资方案:一是投资550万元建大厂;二是投资300万元建小厂,若前两年销路好,后三年考虑扩建,扩建时需追加投资300万元,达到大厂规模,不扩建时仍按原规模生产。
经预测:大厂销路好时每年盈利260万元,销路不好时每年盈利80万元;小厂销路好时每年盈利120万,销路不好时每年盈利50万。
另外,前两年销路好的概率为70%,在前两年销路好的前提下,后三年仍销路好的概率为90%,前两年销路不好的前提下,后三年依然销路不好的概率为80%。
《管理学概论》第五章管理决策拓展资源有效决策的标准什么是有效的决策?什么是正确的抉择?其判断标准是什么?除了根据决策实施的效果来判断以外,在方案抉择阶段还有没有更直接的判断标准?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种观点是由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罗首先提出的,并为运筹学家和管理科学家们一贯坚持的“最优”标准。
在泰罗看来,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存在一种最佳的工作方式。
他认为:“管理这门学问注定会具有更富于技术的性质。
那些现在还被认为是在精密知识领域以外的基本因素,很快都会像其他工程的基本因素那样标准化,制成表格,被接受和利用。
”泰罗对管理技术所下的定义是:“确切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应该肯定,追求最佳是决策者的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
且必须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管理问题和管理工作都能够数字模型化,从而求出其最优解来。
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对决策来说,也是如此。
所谓“最优”,只能是有条件的,并且是在有限的极为严格的条件下达到的。
第二种代表性观点,是西蒙提出的“满意”标准。
他对运筹学家们的“最优”决策标准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指出:“所谓‘最优’是指在数学模型范围内的最优决策而言。
……热衷于‘运筹学’的人很容易低估这种方法的适用条件的严格性。
这可导致一种名为‘数学家失语症’的病。
病人将原始问题加以抽象直到数学难点或计算难点被抽象掉为止(并失去了全部真实的外观),并且将这一简化了的新问题加以求解,然后假装着认为这就是他一直想要解决的问题。
”西蒙因此提出了他的“满意”标准,他认为:“对于使用‘运筹学’方法来说,不需要什么精确性——只要能足够给出一个近似的比不用数学而单靠常识得出的那种结果要更好的结果来。
而这样的标准是不难达到的”。
然而,西蒙在提出他的“满意”决策标准之后,也注意到了这个概念的模糊性,容易使人们对决策产生某种误解,他于是补充说:“如果认为某事物在本质上就是定性的,在应用数学家做出尝试之前不能简化为数学形式,否则这将是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