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养殖池塘里黄菜暴增的处理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87.88 KB
- 文档页数:1
浅谈海参池塘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海参是我国的一种传统食品,其营养丰富、滋补养生的特性备受人们青睐。
为了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海参养殖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产业。
然而,随着海参养殖规模的扩大,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1. 污染问题:由于养殖环境不够清洁,以及投饵不当,会导致养殖池塘卫生状况恶化,容易引起疾病,从而影响养殖效益和质量,另外由于养殖场的废弃物和粪便未经处理,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洋中,会给水质带来严重污染。
2. 种质问题:海参在育种上面存在一定的难度,由于养殖过程中海参品种的基因会发生突变,如果出现不合理的选择繁殖,海参的品质和体型都会出现较大改变,不利于养殖出高效的优质珍稀品种。
3. 疾病问题:由于海参的养殖环境复杂,海洋环境波动性大,极容易出现各种疾病。
常见的疾病如奶芽菌、水生动植物细菌性病害、蠕虫等等。
4. 成本问题:海参养殖食料的成本往往较高。
特别是那些需要海参粉饲料的养殖企业,运营起来的成本很难降低。
二、应对措施1. 改善池塘环境:养殖池塘应该定期清洁,掌握良好的养殖技术,防止不当投饵和饵料的反应,提高海参的生存率和质量,减少疾病的发生。
2. 引进优质品种:为了养殖出更具有经济价值的品质出众的海参,养殖企业应积极引进高质量的品种,采用先进育种技术培育珍稀品种,并掌握科学管理技能,在保证品质的同时提高产能。
3. 预防疾病: 每年要定期做好防疫工作,加强饵料管理和采鲜处理。
另外对于别的水生动植物,建议将海参养殖区域划定出来,避免用药物污染海洋环境。
4. 降低食料成本:为了减少食料成本,养殖企业可采用人造饵料、饲草等替代品来改善饲料结构。
同时,加强与海参粉饲料的技术合作,可改善其质量属性,提高生产效益。
综上所述,对于海参养殖业而言,应该在提供市场产品的同时重视养殖环境的卫生、垂直运营模式的调整,加强科学管理和防疫工作,进行产业兼并及规模经济的发展等措施,促进其长期发展。
海参养殖过程中四个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一、海参不下礁往往有三种情况:一是礁上饵料丰富,足够海参摄食,而礁上溶氧相对较高,所以海参会先摄食礁上饵料;二是水位过深(1.2米以上),底层溶氧较上层相差较大,海参也会不下礁;三是底质状况差,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如何应对海参出爬后的常见问题,海参出爬阶段的主要管理工作有哪些?1.海参在摄食期间建议降低水位。
保证底层有较高的溶解氧。
而且降低水位会让水温回落的快,海参出爬较早;2.海参出爬前使用“海参底安”改底2~3次。
将池底沉积的有机质分解掉,既减少海参肿嘴、化皮的发病率,还可降低底层耗氧,促进海参生长。
3.发现海参有零星出爬后,使用“抗应激灵”降解底层氨氮等有害物质、提高海参的抗应激能力和抗低氧能力。
因为海参一夏天没摄食,此时海参的体质和免疫力都很低,外泼“抗应激灵”以保证海参较高的出爬率,延长海参的摄食时间,加快海参生长。
4.适当投喂配合饵料。
出爬后海参的摄食量比较大,一些放苗时间较大,苗种规格较大、放苗密度较高的池塘一般到后期海参就会没有足够的饵料,这时要有选择性投喂人工配合饵料。
勤观察,一定要仔细看海参够不够吃的,否则就会影响海参的生长速度。
但投饵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少量多餐,喂多了就易造成底臭,易造成海参慢性中毒。
5.在海参的摄食期间,尽量少换水或不换水, 保持水体稳定,减少进水对海参的刺激,加快海参生长,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6.有增氧机的池塘要多开增氧机,没有的要尽量创造条件安装增氧机。
海参耐低氧能力强,但溶氧越高,海参的生长速度会越快。
保证池塘充足的溶氧(5毫克/升左右),有利于加快海参生长。
二、海参越冬前处理降温来临时请使用”“鱼虾蟹参救星”“四黄应急金水”可有效防范降温带来的诸多问题。
上冻前请使用“科力碘”对水体进行一次消毒,用“海参池底安”对底质再进行一次。
三、海蛰放苗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答:清淤、消毒工作结束后圈内即可蓄水,时间选择在放苗前一个月以上。
水产渔业S h u i c h a n y u y e受到经济快速的发展影响,国内的养殖业获得了极大的进步,近些年以来,表现出多类型的发展趋势,而海参池塘养殖俨然已变成了海水养殖行业当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
在此过程当中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海参养殖形式,比如:常见的围堰、池塘以及网箱养殖等。
在这当中,池塘养殖的海参面积是最大的,相应的养殖户数量也较多。
海参池塘养殖业在逐渐成为优势产业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待处理。
鉴于此,本文深入探讨和分析海参池塘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显得尤为必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当前海参池塘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海参养殖技术缺少一定的规范性从当前海参池塘养殖的情况来看,存在着海参养殖、育苗等技术不够规范、科学的情况,整体的管理经验也不足,时常存在滥用抗生素与消毒药物等方面的情况。
目前的人工育苗以在海参养殖池当中采捕为主,其中的天气、营养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十分明显,当亲参的精卵发育无法同步的时候,相应的精卵质量则会随之降低。
受到不同条件的影响,会导致亲参形成精卵的受精率与孵化率均下降,干扰到稚参的健康成长。
再加上部分有关技术工作人员在海参的消化生理特征方面较为陌生,当成参与苗种进行摄食、成长的过程当中,依然滥用相关的抗生素与消毒药物,导致养殖水体与海参消化道内的微生态失衡,使海参自身的机体免疫与消化能力下降,为提高海参患病率埋下了隐患,并使养殖企业的经济成本得以上涨。
此外,还有一些生产单位的饵料生物培养技术不够科学,以海洋酵母作为饵料,易于产生烂胃、烂边等问题。
而在育苗与养殖技术操控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企业,造成海参感染感情况的产生。
(二)较为落后的技术对于海参池塘养殖来说,属于一类新兴产业,养殖发展历史不长,整体技术也较为落后,阻碍到产业的前进。
首先,苗种的培育技术较低,无法保证产量的稳定性,同时苗种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尤其针对那些无法在低盐度环境下进行培育的优质海参类型,这种情况十分明显。
一种生物修复海参养殖池塘的新方法作者:赵春龙付仲崔兆进赵海涛王真真来源:《河北渔业》2014年第03期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4.03.0161 海参养殖池有害植物危害及清除现状每到夏季高温季节,海参养殖池塘就会滋生大量的青苔和杂草,造成水质恶化,病害频发,严重影响了养殖生物的生长。
目前处理海参池塘青苔杂草的方法主要是药物杀灭和人工捞除,前者很有可能产生二次污染,有时还会对养殖目标生物的生长产生副作用,并且施药时机要求严格,难于掌握,容易复发;后者劳动量大,人工费用高,并且无法彻底清除,复发率高。
在环渤海地区,近海5-9月期间海水温度适宜,营养盐丰富,海参养殖池塘中易滋生浒苔、刚毛藻、海绵藻等俗称青苔的大型藻类,青苔大量繁殖后占据养殖空间,消耗水中的营养盐、氧气。
特别是青苔腐烂时产生的毒素,使养殖池底部氨氮等有害物质急剧升高[1]。
据统计,河北省半数以上的海水养殖池塘发生过青苔危害,其中大约20%~30%的池塘青苔泛滥成灾,尤其是海参养殖池危害最为严重,给整个海水养殖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使用的清除苔草类药物多含硫酸铜或螯合铜,对海参生长的副作用非常明显,甚至可杀死海参,并且施药时机要求严格,不易掌握。
如果采用人工捞除,断裂的藻类随风漂移到池塘其他位置又会快速繁殖,养殖户都需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潜水作业捞除浒苔,增加了养殖成本。
因此,在当前注重食品质量安全的大环境下,如何健康环保、生物治理青苔杂草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2 篮子鱼的生物修复作用经过科研人员多年调查和研究发现,生活在我国南方沿海的杂食性鱼类--篮子鱼对青苔、浒苔等有特别的偏食习性(是否摄食杂草未见报道),在养殖池可以起到类似于水族箱中“清道夫”(琵琶鱼)的作用。
篮子鱼,属鲈形目(perciformes)、刺尾鱼亚目(Acanthuroidei)、篮子鱼科(Siganidae)、篮子鱼属(Siganns),俗称象耳、臭肚鱼等。
浅谈海参池塘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海参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滋补食品,因此备受人们的喜爱,同时也是一种高价值的水产品。
随着需求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海参养殖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行业。
但是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海参池塘养殖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本文将浅谈海参池塘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海参生长环境的卫生问题海参喜好生活在无污染、干净的环境中,然而目前海参池塘养殖发生了一些卫生问题。
一些池塘中存在废油、废渣、污水等污染物,或者存在大量浮游生物、寄生虫等,这些都给海参生长带来一定的困扰。
如果海参长时间处于污染环境中,不仅会减缓其生长速度,还会增加各种疾病的发生率,从而影响海参的品质和市场价值。
针对这一问题,应该增强海参池塘的卫生管理。
对于不干净、有污染的海参池塘应该及时清理,排放污水和废弃料物。
加强对池塘水质监控,控制大量浮游生物、寄生虫等害虫的滋生。
通过增加滤网、增加水的氧气含量、减少池塘中的死藻、死鱼等废弃物来控制水质,并适当加入消毒剂等泡腾剂来消杀细菌,确保海参池塘环境的卫生干净。
二、饲料问题饲料问题也是影响海参成长的重要因素。
目前一些海参养殖区使用不同的饲料,但这些饲料的营养成分不一,其成分含量也没有统一标准,在饲料中添加草酸、硫酸铵、铜等重金属,过多的添加剂成分都会对海参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养殖户应该根据海参的不同生长阶段,选用合适的饲料,尽可能避免购买劣质饲料。
在饲喂时也应适量控制,不要过度饲喂,以免造成海参消化道、酸碱度失衡、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三、疾病问题海参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扰,如果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容易导致死亡率增加。
养殖户需要通过加强养殖管理,提高养殖技术的水平,采取有效的疾病防治措施来控制海参疾病的发生,保证海参健康成长。
四、池塘设计问题海参池塘的设计影响养殖效果。
池塘面积、深度、水质、进出水流通、氧气含量等池塘设计都会直接影响海参生长及其品质。
海参养殖池塘中几种大型藻类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目前海参养殖已成为我国北方沿海海水养殖的重要支柱产业。
但是随着海参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海参养殖病害问题也日趋严重。
夏季高温季节,海参养殖池塘中大型藻类的过度繁殖将会对海参的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
目前在海参养殖池塘中发现的常见大型藻类主要有钢丝草、川蔓藻及青苔等。
笔者将海参养殖池塘中常见的大型藻类作一总结,以期为海参养殖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1 钢丝草1.1 危害特征钢丝草繁殖力极强,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迅速繁殖生长,对海参的生长产生极大的危害。
主要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量的钢丝草会抑制池塘水体中基础饵料和单细胞藻类的正常繁殖和生长,从而造成养殖池塘营养物质匮乏。
二是钢丝草会缠绕海参个体,造成海参生长缓慢。
三是钢丝草腐烂后造成底质恶化,容易造成海参病害发生。
四是钢丝草捞除工作量大,费事费力。
1.2 防治措施目前对钢丝草的防治还没有有效的方法,预防措施主要是春季水温升高时使用一定浓度的扑草净进行抑制,夏季大量繁殖时只能靠人工捞除来解决。
2 川蔓藻2.1 危害特征海参养殖池塘中一定数量的川蔓藻对海参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一是可以为海参提供遮阴的场所;二是可以净化水质;三是可以为海参提供一定的饵料。
但夏季高温季节如果数量过多,则会使池塘透明度过高,造成池塘底部温度过高,容易造成海参化皮等病害,这时应及时捞出。
否则秋季时,川蔓藻倒伏在池塘底部,造成海参捕捞困难及严重影响其生长。
冬季时,川蔓藻逐渐腐烂,则造成池底底质恶化,从而暴发海参病害,严重影响海参养殖产量。
2.2 防治措施在养殖过程中防治川蔓藻的过度生长主要是通过以下方法:在春季水温逐渐回升时,即川蔓藻长度达到3cm左右时,用农用“扑草净”搅拌湿土杀灭,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此方法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使用时应注意池塘水温的变化,水温过高时应停止使用。
另外注意扑草净不能过量使用,以免对水质造成影响。
3 青苔(牛毛苔)3.1 危害特征过多的青苔会占据整个海参石礁,一方面阻碍海参不能正常出礁摄食,另一方面也占据海参的活动空间,影响海参摄食生长。
畜禽水产·养殖海参池塘养殖的参池塘养殖的生产管理生产管理五、留意观察蛋鸡的粪便变化对于蛋鸡养殖人员来讲,平时除了留意观察蛋鸡的行为状态,及时从蛋鸡的外表行为及精神状态来判断蛋鸡是否患有疾病之外,还可以从蛋鸡所排出的粪便来判断蛋鸡是否患有疾病,并对症下药。
比如排出红色粪便,要注意球虫病和坏死性肠炎的危害;排出偏绿色稀便,但对蛋鸡所饲喂饲料中青绿饲料的饲喂量并没有增加,且在排出偏绿色稀便中还带有未完全消化的饲料,这多见于蛋鸡患消化不良、饲料霉菌毒素中毒性疾病,以及疑似蛋鸡的急性传染病如禽流感、新城疫等重大疫病的危害;排出白色蛋清样粪便,要注意鸡白痢病、鸡法氏囊病的危害;排出白色石灰样粪便,要注意痛风病或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危害;排出的粪便软而中间干且带有水样液体,多是由于饲喂蛋鸡的饲料搭配不当,饲料原料不新鲜,或者鸡舍内舍温过高,蛋鸡一时饮水过多或蛋鸡的肠道功能失调所致;排出的稀便中带有泡沫样液体,则多是由于鸡舍内湿度过大,鸡群受凉感染所致;排出粪便干结,有的甚至排出干结粪便表面带血或带有肠黏膜,则多见于蛋鸡的一些热性疾病,或饮水不足而发生便秘所致。
(湖北襄阳夏道伦)一、日常养殖管理(一)清塘新池塘建成后及投放苗种前,均需进行清塘,旧池塘一般2~3年清塘1次。
将池塘、沟渠积水排净,反复冲洗清除池底污物、杂物,挖出过多淤泥,然后封闸晒池1周以上,在此期间再次翻耕,把底层未氧化的底泥翻到表层继续氧化,使有机物彻底分解。
晒池后彻底消毒池塘,以杀死蟹类、野杂鱼类等敌害生物,并防止藻类大量滋生。
消毒要求使用生石灰及次氯酸钠溶液(水产用)、含氯石灰(水产用)等国家已批准的水产养殖用兽药,按照产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对水全池泼洒,浸泡7~10天后将水排出,再引入海水浸泡2~3天,将水排出,重复进排水1~2次。
严禁使用敌敌畏等农药、原料药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消毒。
(二)基础饵料培养根据养殖海区水质肥瘦,放养海参苗种前可提前10天放进海水,以利于底28/NONGCUN XINJISHU/农村新技术畜禽水产栖硅藻等单胞藻类繁殖,为海参苗种提供充足的基础饵料。
海参养殖池塘里黄菜暴增的处理方法
养殖问题:
2015年4月3日,山东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安家岭村石老板海参养殖池塘,随着天气回暖,池塘中黄菜数量暴增,部分死掉的菜漂浮在水面上,有的沉到水底。
随着烂菜过度腐烂,导致池底发黑发臭,摄食的海参出现化皮或肿嘴现象。
黄菜不像棉花菜那样难对付,但生长过快也会对海参造成影响,随着气温的升高,黄菜也会自然死亡,但池中黄菜长势过猛,不敢等待其自然死亡。
少量的死亡的黄菜在未腐烂的时候可作为海参的天然饵料。
处理方案:
首先使用青苔净混沙粒均匀泼洒,憋水一周。
一周后逢潮水大排大换,捞取死亡黄菜,几次换水待水质稳定后,使用氨基酸解霸1桶5亩全池解毒,解除药残,2天后使用大袋底巧1袋20亩,配合利生素1包2亩,对池底烂菜进行分解,注意少排少换。
结果分析:
池中黄菜基本死亡,大部分烂菜捞出,剩余烂菜并未对池底造成破坏。
解毒后池水又杀菜后的清水变为黄绿色,水的能见度降低,肥度增加。
定期使用底巧配合利生素能有效控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