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台业务生产系统互联互通的关键技术与应用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466.30 KB
- 文档页数:3
广播电视台融合媒体平台建设的架构及关键技术探究作者:吴红辉来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25期摘要:现阶段,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媒体对广播电视台的冲击日益加剧,使传统媒体的主流地位被撼动,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多,各级广播电视台的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
在此背景下,广电为了谋求新的发展之路,应积极借助信息技术构建融合媒体平台,以此来提升电视台的制播能力。
基于此,本文将对广电融媒体平台建设的关键技术以及建设架构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广播电视台;融合媒体;关键技术在云计算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大媒体集团纷纷将目光转移到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上,力求运用该项技术为自身在媒体市场中争取到更多的份额,目前此项技术已经成为传统广播媒体向新媒体转变的核心技术,并以此构架出新型的融合媒体平台。
一、广电融媒体平台建设的关键技术(一)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是在互联网基础上诞生的计算方式,能够将软硬件信息资源与其他计算机设备共享,通过通用的网络业务,对软件、其他Web服务进行访问,将数据信息与软件均转移到数据中心服务器中。
其主要技术优势体现在:一是安全,云计算中具备最为安全、可靠的信息存储中心,用户无需担心数据丢失、病毒侵入等问题;二是方便,对用户端设备没有过多的要求,使用起来十分便利;三是数据共享,能够在不同设备与应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因此在广电融媒体平台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云标签技术在系统平台中使用了一套新型的云标签技术,当内容进入到平台以后,由编辑人员利用云标签技术做好标记,然后将全部内容输入到内容池当中。
在云标签的利用中,通过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四个维度做好标引,借助云标签聚合起来,以虚拟栏目的方式在终端展现。
云标签技术的应用使APP以模板化的方式呈现,随意改版,有效克服了传统树形架构、栏目划分中的弊端,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三)DOCKER容器技术首先,该项技术能够简化配置且没有任何副作用,能够将环境、配置放入代码当中进行部署,Docker配置不受环境的限制,能够促使应用环境与底层环境均实现解耦;其次,该技术能够对代码进行管道化管理,从开发到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另外,使开发环境与生产环境能够更加贴近,使每个服务都在自己的VM中顺利运行,Docker装载系列的存在能够在单机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对生产分布部署环境进行模拟,使开发与生产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1]。
广播电视传输业的技术标准与规范在广播电视传输业中,技术标准与规范的制定和遵守是保证传输质量和服务稳定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技术标准的定义、分类和制定流程以及规范的作用和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广播电视传输业技术标准与规范的重要性。
一、技术标准的定义与分类技术标准是对产品、服务或过程的质量、性能、安全等方面所进行的规定和要求,它是行业内必须遵守的规则。
广播电视传输业的技术标准主要包括内容标准、平台标准、设备标准和网络标准等四大类。
1. 内容标准:内容标准主要涉及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编辑和播出等方面。
例如,针对不同类型的节目,如新闻、体育、娱乐等,制定相应的制作要求和播出规范,确保节目质量和内容的合法性。
2. 平台标准:平台标准是指广播电视传输平台(如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的技术要求和参数规定。
这些标准涉及信号传输、频率调节、解调器设置等内容,确保传输信号的稳定和清晰。
3. 设备标准:设备标准是广播电视传输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指标。
例如,广播电视接收设备应符合频谱分析、信号解调、音视频解码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以保证接收信号的质量。
4. 网络标准:网络标准主要涉及广播电视传输网络的架构、传输协议、数据压缩等方面。
这些标准的遵守能够保证传输效率和稳定性,提供高质量的传输服务。
二、技术标准的制定流程技术标准的制定通常是由相关行业协会、标准化组织或政府机构牵头进行的。
制定技术标准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研究和调研:针对某一具体问题或行业需求,进行广泛的研究和调研,了解相关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
2. 制定草案:由专家组成的标准化委员会根据研究成果,制定初步的技术标准草案。
这一阶段需要充分沟通和协调,吸收各方的意见和建议。
3. 征求意见:将技术标准草案公开征求各方的意见和反馈,以确保标准的全面性和公正性。
4. 修订与发布:根据征求意见的结果,对技术标准草案进行修订,并最终发布为正式的技术标准。
发布后,需要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以适应技术和市场的变化。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日期】2020.11.13•【文号】广电发〔2020〕79号•【施行日期】2020.11.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广播影视正文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广电发〔2020〕7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总局机关各部门、直属各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办公厅、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中国教育电视台:现将《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0年11月13日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推动全媒体时代媒体深度融合,事关广播电视高质量创新性发展,事关壮大主流舆论,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积极落实,媒体融合取得重要进展。
为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坚持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坚持深度融合、整体转型,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坚持移动优先、一体发展,坚持多屏互动、矩阵传播,坚持平台与网络并用、内容与服务并重,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广播电视主流媒体,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广播电视传输业的技术人才与团队建设在当前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广播电视传输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适应和引领行业发展的需求,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队伍并建立一支协作高效的团队,以推动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1. 技术人才培养与引进广播电视传输业面临着不断增长的技术挑战,因此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至关重要。
首先,企业可以与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项目。
通过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和实践实习,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实践经验。
其次,企业可以通过吸引优秀的毕业生和技术人才,引进行业的先进技术和工作经验。
此外,还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的合作,进行人才间的交流和共享,共同提高技术人才的水平。
2. 团队建设与协作广播电视传输业需要具备协作高效的团队来实现技术创新和优化业务流程。
首先,建立一个良好的团队沟通机制,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可以通过定期的团队会议、项目跟进和成员反馈等方式,增强团队成员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其次,制定明确的团队目标和责任分工,每个团队成员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目标,并共同为实现团队的整体目标而努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和培训,提高团队成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技能,促进团队的协同效应。
3. 技术人才的发展与激励为了留住和激励优秀的技术人才,广播电视传输业需要提供发展空间和良好的激励机制。
首先,通过制定晋升和职业发展规划,为技术人才提供发展的机会和平台。
可以设立技术专家、项目经理等职位,让优秀的技术人才有机会晋升和发展。
其次,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福利,激励技术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此外,还可以通过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
4. 创新与技术研发广播电视传输业需要不断创新和进行技术研发,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为此,企业应该鼓励技术人才提出新的想法和创新方案,为业务改进和技术升级做出贡献。
可以建立创新团队,专门负责技术研发和创新项目的推进。
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摘要:随着融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实现媒体融合、流程改造、内容创新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不断突出。
为了提高广播智能化媒体融合的竞争力,缙云县融媒体中心从技术、内容、流程等方面着手解决传统广播电台面临的实质性问题,建设了全新的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
本文系统介绍了缙云县融媒体中心的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的设计方案、关键技术和系统架构,并阐述了平台的建设及应用情况等。
关键词:县级融媒体;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1引言缙云县融媒体中心原有的调频广播系统建设于2009年,设备逐渐老化。
为适应广播融媒化要求,缙云县融媒体中心在充分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建设技术白皮书》《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等标准,立足中心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技术,引进专业的设备,实现了对缙云县融媒体中心调频广播系统的网络化、智能化、融媒体化改造以及广播节目制播、广播智能化监测管理与控制[1]。
缙云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节目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大幅提高了广播系统的节目生产和管理能力。
2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的设计与实践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不仅可以听广播,还可以在APP、网站等多种终端收看广播的视频直播;听众可通过拨打电话、微信、抖音、视频聊天等方式与直播间主持人进行视频互动、交流,并通过切换台推流送到网络播出;其中,可视化直播可在电视、APP、电台H5、FM等多端。
2.1广播可视化与互动系统的设计与建设传统广播生产和传输的信号只有声音信息,且与听众的互动很弱,用户逐渐向其他主流媒体倾斜[2]。
为了完善广播电台融媒体的功能,缙云县融媒体中心设计并搭建了一套融媒体广播可视化与互动系统,实现了广播直播的可视化。
该系统可以实现广播直播中视频信号的采集、生产、多平台分发以及与听众的互动等功能。
(1)广播可视化直播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广播直播设备、摄像头、AI智能切换设备、LED背景大屏、视频一体机、立式触摸屏以及直播带货区,如图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