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地下水封洞库发展浅析
- 格式:pdf
- 大小:103.75 KB
- 文档页数:1
简述国内、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一.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特点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利用起步早,已经历了大约150多年的发展历程,经验成熟。
(一)欧美等国城市大规模开发地下空间始于建设地铁并大力发展城市地铁(二)第二世界大战中,战略轰炸成为战争的重要样式,巨大的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各交战国充分认识加强民防建设,修建地下防护设施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三)城市注重立体开发,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多功能四通八达的地下城从地铁交通工程、大型建筑物向地下的自然延伸发展到复杂的地下综合体,再到地下城,形成与地下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相结合的地下街人流疏散休闲购物工程。
市政设施从地下供、排水管网发展到地下大型供水系统,地下大型能源供应系统,地下大型排水及污水处理系统,地下生活垃圾的清除、处理和回收系统,以及地下综合管线廊道(共同沟)。
公共建筑转向地下发展:如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会议中心、展览中心以及体育馆、音乐厅、大型实验室等文化体育教育设施。
地下建筑的内部空间环境质量,防灾措施以及运营管理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四)值得参考借鉴的国家事例各个国家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有的特色。
了解其特色和经验,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日本的经验作法、特点国土狭小,城市用地紧张,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虽比北欧等国起步晚,但是地下街道、地下车站、地下铁道、地下商场、地下共同沟的建设规模,成熟程度已居世界领先地位。
地下街建设规模大,抗灾能力强。
日本的地下共同沟建设经验成熟,建设数量居于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
瑞典的经验作法、特点地质条件良好,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先进地区,地下空间的利用与民防工程的结合,实现平战兼容是其突出特点。
在地下空间利用方面,除了住宅的地下室及城市设施外,利用坚固的岩石洞穴建设城市构筑物,地下商城、地下街道、地铁隧道、公用设施沟、停车场、空调设施及地下的污水处理场,地下工厂、地下核电站、石油储罐、食品仓库及地下避难所等。
地下水封洞库储能原理
地下水封洞库储能这事儿,就像是在地下挖了一个超级大的地下室,用来藏能源。
但这地下室不简单,它四周和顶上都是水,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大水池,这就厉害了。
想象一下,我们要把天然气这种宝贵的能源暂时存起来。
怎么做呢?我们通过管道把这些天然气悄悄地送到这个地下水下的“秘密基地”。
因为天然气比水轻,它就会自动浮在水面上,就像是气球飘在空中一样,而水呢,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保护罩,把天然气牢牢“抱”在下面,这就是水封的神奇。
等到哪天需要用这些天然气了,就像打开水龙头一样,轻轻拧开阀门,天然气受到水的压力,就会顺着管道自己跑出来,供给我们使用。
这样的存储方式,安全得很,因为水层能有效防止天然气泄漏,对环境也友好,不会影响到地面上的花草树木和小动物。
而且,这种方式成本不高,因为大部分工作都是大自然帮我们完成的,我们只需要适时管理一下,就像照顾自家后院的小池塘一样简单。
总的来说,地下水封洞库储能就像是给能源找了个既安全又隐蔽的水下藏身之处,需要时拿出来用,方便又可靠。
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1.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现代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通常是以1863年英国伦敦建成的第一条地下铁道为起点,进入20世纪后,一些大城市普遍陆续修建了地下铁道,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始为改善城市交通服务,交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自本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建设进入一个高潮,在数量和规模上发展很快。
日本东京、大阪的地下商业街,美国曼哈顿的高密度空间的出现,都是在这一时期,以1973年石油危机为转折点。
从七十年代中期起,发展势头渐趋平缓。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⑴经济方面:高密度市中心区地价的高涨使地下空间开发有利可图(投资上的赢利性);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实力使地下空间的建设成为可行(投资上的可行性)。
⑵地理因素:北欧、北美气候寒冷,广泛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形成一个四季温暖的地下世界,人口的无限制增长需要不断地拓展新的生活空间,同时在质量上寻求高密度环境下的秩序性和高效率的交通联系。
⑶社会和城市方面:节能抗灾的考虑;保护历史性风貌和复苏城市中心活力之间折衷的产物;城市中心凝聚性和吸引力客观上产生建筑和人口的高密度和立体化交通的需要;同时,进入信息化社会,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更为广泛和密切,需要更多功能化和集约高效的综合空间。
此外,大型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对有效地使用土地,节省市政,公用设施的投资,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减少城市经营管理费,保护和改善城市景观都具有综合效益。
1.1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就较高的是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
1.1.1日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日本国土狭小,城市用地紧张,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虽然比北欧这些国家起步晚,但是地下街道、地下车站、地下铁道,地下商场已经居世界领先地位,日本最具特色是地下商业街的建设规模大,抗灾能力强,从80年代以后,日本单个的地下街的规模越来越大,设计指标越来越高,抗灾能力越来越强,同时国家在立法、规划、设计质量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健全的地下商业街开发利用体系,据统计日本已经在26个城市建设地下商业街146所,日进入地下商业街的人数达到1200万人,占国民总数9/1。
地下水封洞库选址探索与研究摘要:地下水封洞库是近年来国内兴起的一种新的储油方式。
选择合适的库址对该工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拟对照烟台万华地下水封LPG洞库的选址勘察,结合洞库现已开挖阶段的地质条件,为国内其他洞库的选址提出可行的具体参考方案,并对目前洞库选址方法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地下水封LPG洞库,选址,因素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f Underground Cavern Location——with Yantai Wanhua Underground LPG Cave As an ExampleWang Wei(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Geolog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Shandong Qingdao, 266510)Abstract: the underground cavern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is the rise of a new storage mode. Select the appropriate storage location for the project is a very important link.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control Yantai Wanhua underground LPG cavern sitting investigation, combined with the tunnel excavation is now stage of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other depot location presents feasible specific reference scheme, and the depot location methods for evalu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Key words: underground LPG depot, site selection, factors1、地下水封洞库的储油原理地下水封洞库处于稳定的地下水位线以下一定的深度(5m为宜),通过人工在地下岩石中开挖出一定容积的洞室,利用稳定地下水的水封作用密封储存在洞室内的石油。
浅谈地下水封洞库施工期库址区域地下水摘要:地下水封洞库是我国正在大力推广实施的战略石油储备重点工程,部分民营企业逐步开始采用地下水封洞库进行化工原料存储,如丙烷等。
国外早已开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等技术较为成熟。
国内近十几年才开始大力进行建设。
现以山东某地地下水封洞库为例,对其库区地下水位受洞库施工影响进行浅简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地下水封洞库;地下水位;洞室;示踪试验;1.工程概况某地地下水封洞库为地下水封岩洞原油储库(以下简称洞库),采用常温储存,设计库容500×104m3,设有4组储油洞罐,每组洞罐的容量为75×104m3~110×104m3。
共计布置有12条储油洞室,洞室长度在487~598m之间,底板标高-88m,断面尺寸为20×30m;自北向南依次为3条/3条/3条/3条洞室组成1个储油洞罐;设有4座φ6m进出油竖井及两个φ6m通风竖井;在标高-33m处设置水幕系统,设有2条施工巷道。
2016年8月,洞库施工开挖开始,至2020年11月,洞库施工完成。
2.地质概况2.1工程地质概况场地地貌单元属波状剥蚀准平原,场地地形较为平坦,地势总体上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场地最高处为西北角,标高约16.18m,最低处为东南角,标高约3.54m,高差12.64m。
区域地质显示造山带主要发育韧性剪切带及脆性断裂构造,褶皱构造不发育。
库区内揭示有贯穿库区第两条小规模交叉断层和4条贯通性第节理裂隙密集带。
2.2水文地质概况根据气象资料,库址所在区域降水量年平均为662.1毫米,春、夏、秋、冬四季雨量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17%、57%、21%、5%。
年降水量最多为1272.7毫米(1911年),最少仅308.2毫米(1981年),降水的年变率为62%。
年平均降雪日数只有10天。
工程建设场地主要地层岩性为燕山晚期青台山二长花岗岩,第四系覆盖层较薄,主要为填土、细砂及残积土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