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装车间卫生标准作业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3
灌装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描述灌装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灌装作业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指导书旨在详细描述灌装作业的步骤、要求和注意事项,以便操作人员能够按照标准程序进行灌装作业。
二、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保灌装设备和相关工具完好无损;b. 清洁工作区域,确保无杂物和污染源;c. 检查原材料和包装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是否符合要求。
2. 灌装操作a. 将产品容器放置在灌装设备上,并确保容器的密封性和清洁度;b. 根据产品要求,调整灌装设备的参数,如灌装速度、灌装量等;c. 打开原材料供应阀门,确保原材料的流畅和稳定;d. 启动灌装设备,开始灌装作业;e. 监控灌装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温度、压力、液位等;f. 完成灌装后,关闭原材料供应阀门,并住手灌装设备。
3. 检验和包装a. 对灌装后的产品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漏灌、无破损等问题;b. 进行产品质量检验,如pH值、含量等;c. 根据产品要求,进行包装,如贴标、装箱等;d. 对包装好的产品进行二次检查,确保包装质量符合要求。
4. 清洁和维护a. 关闭灌装设备和相关设备的电源,并进行清洁;b. 清理工作区域,清除残留物和杂物;c. 对灌装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如润滑、更换易损件等;d. 记录设备维护情况和作业记录。
三、操作要求1.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操作培训和技能,了解灌装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2. 操作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安全帽等;3.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吸烟、饮食和随意调整设备参数;4. 如发现设备故障或者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5. 操作人员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四、注意事项1. 灌装设备和工作区域应保持清洁和整洁,避免杂质和污染物进入产品;2. 操作人员应定期对灌装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3.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产品要求进行灌装作业,确保产品质量和一致性;4. 如遇到特殊情况或者问题,应及时向主管或者质量部门寻求匡助和解决方案;5. 操作人员应遵守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确保作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灌装间卫生管理作业指导书1.目的规范灌装间卫生管理,确保灌装间环境的无菌性,减少人为污染,确保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操作工、维修工、品控员等所有进入灌装间的人员。
3.职责3.1 操作工严格按照本制度进出正压房,进行设备操作。
3.2 品控员、领班负责检查本制度的落实情况。
3.3 车间保洁员负责正压房无菌服的清洗及消毒。
3.4 车间备件保管员负责无菌服的请购及保管。
4.定义(无)5.程序5.1操作人员的卫生指导5.1.1 操作人员的安全保护5.1.1.1 准备必要的防护装备:护目镜、护面罩、防护手套、身体保护装备和安全鞋,上班期间需常穿安全鞋。
手工清洗期间,着装需对面部和身体起到保护作用,戴好防护手套。
5.1.1.2 基本要求:未经授权的或未被允许和不直接在灌装间工作的人员,不允许进入无菌灌装间。
当处理化学药品时,要牢记化学品危险警告。
5.1.2 操作人员的卫生5.1.2.1 进入洁净室,需穿着干净的工作服和工作鞋,戴好发套和口罩,洗手消毒后,经过鞋消毒池和至少15s风淋后进入。
5.1.2.2 进入无菌灌装隔离器,需严格按以下要求执行:如果只有上半身侧身进入隔离器,必须穿着干净消毒的外套或一次性的无菌服,戴好头套、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经全身酒精喷雾消毒后进入,具体附件一。
如果整个身体进入隔离器,要穿着干净消毒的连体衣服或一次性的无菌服,戴好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穿好与连体衣服配套的套鞋,经全身酒精喷雾消毒后进入。
具体见附件二。
5.1.2.3 基本要求:无菌灌装间附近不准吃东西,不准喝酒,不准吸烟。
5.2生产前、生产期间及生产结束后的卫生措施5.2.1 生产前5.2.1.1 使用设备上配制的手套,从冲瓶机的喷嘴上取下CIP罩,置于设备内的挂钩上,控制机器旋转360°确认所有的 CIP罩都被取下。
5.2.1.2 生产前的最后一步是生产准备,在整个区域进行自动外部消毒之前,检查下列情形:所有的瓶子从机器内被取出;所有的残留空瓶从空气输送线上被取出;所有的盖子从机器内被取出;所有的残留盖子从浸泡盖槽和滑槽内被取出;所有的手套支撑杆被正确地安装(支撑杆应撑住手套食指);确保所有门的密封圈完好平整密封。
灌装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灌装作业是一项重要的生产环节,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关键作用。
为了确保灌装作业的顺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制定一份详细的灌装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二、任务目的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标准的灌装作业指导书,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准确、规范地进行灌装作业。
通过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操作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减少操作失误和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任务内容1. 灌装设备准备1.1 确保灌装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设备是否存在故障或损坏。
1.2 清洁灌装设备,确保设备表面干净,无杂质和污垢。
1.3 检查灌装设备的液位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
2. 灌装物料准备2.1 根据生产计划和产品要求,准备好需要灌装的物料。
2.2 检查物料的质量和数量,确保符合要求。
2.3 将物料放置在指定的区域,确保易于操作和取用。
3. 灌装操作步骤3.1 打开灌装设备的电源,确保设备处于待机状态。
3.2 按照设备操作手册的要求,设置好灌装设备的参数,如灌装速度、灌装量等。
3.3 将灌装容器放置在指定位置,确保容器干净、完整。
3.4 按照设备操作手册的要求,将物料导入灌装设备的储存槽。
3.5 启动灌装设备,开始灌装作业。
3.6 监控灌装过程,确保灌装量和速度符合要求。
3.7 定期检查灌装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3.8 完成灌装作业后,关闭灌装设备,清洁设备表面,清理工作区域。
4. 安全注意事项4.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眼镜、防护手套等。
4.2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和资质认证,熟悉灌装设备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规范。
4.3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集中注意力,严禁喧哗和嬉戏。
4.4 禁止将非指定物料导入灌装设备,避免发生事故和污染。
4.5 定期检查灌装设备的安全装置和防护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4.6 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操作,并向相关人员报告。
灌装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灌装作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将液体或者粉状物质灌装到容器中的操作过程。
为了确保灌装作业的高效、安全和质量,制定一份详细的灌装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二、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a. 检查灌装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b. 准备好所需的容器和灌装材料,确保数量足够。
c. 检查灌装区域的卫生状况,确保无尘、无杂质。
2. 灌装操作a. 将容器放置在灌装机械设备下方,确保容器位置准确。
b. 打开灌装机械设备的供料阀门,将灌装材料流入容器中。
c. 监控灌装流量,确保每一个容器的灌装量一致。
d. 关闭供料阀门,住手灌装操作。
e. 检查容器的密封性,确保灌装完毕后容器不漏液。
3. 清洁工作a. 关闭灌装机械设备的电源,确保安全。
b. 清理灌装区域,清除杂物和残留物。
c. 对灌装机械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安全眼镜。
2. 在灌装作业过程中,严禁吸烟或者使用明火。
3.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灌装机械设备的操作原理和紧急停机装置的使用方法。
4. 灌装材料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标准,确保无毒、无害。
5. 灌装机械设备必须经过定期的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四、质量控制要求1. 灌装量的控制:每一个容器的灌装量必须控制在指定的范围内,确保产品质量一致。
2. 容器的密封性检查:灌装完毕后,必须对容器进行密封性检查,确保容器不漏液。
3. 灌装材料的质量检验:对灌装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五、作业记录1. 每次灌装作业都必须进行详细的作业记录,包括日期、产品批次、灌装量、操作人员等信息。
2. 作业记录必须保存一定的时间,以备后续的质量追溯和问题分析。
六、附录1. 灌装机械设备操作手册:包括设备的使用方法、维护方法和故障排除方法。
2. 灌装材料的安全数据表:包括材料的成份、安全性能和应急处理方法。
灌装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描述本文档旨在提供灌装作业的详细指导,确保灌装作业的顺利进行。
灌装作业是指将液体或粉末物质装填到容器中的过程。
本指导书将涵盖灌装作业的准备工作、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
二、准备工作1. 确定灌装物料和容器类型:根据产品要求,确定所需灌装的物料种类(例如液体、粉末)以及容器类型(例如瓶子、罐子)。
2. 准备灌装设备:确保灌装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清洁工作。
3. 检查灌装物料和容器:检查灌装物料的质量和容器的完整性,确保符合生产要求。
4. 准备灌装作业区域:清洁并消毒灌装作业区域,确保无杂物和污染物。
三、操作步骤1. 安全操作: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和口罩。
2. 准备灌装设备:根据物料和容器类型,调整灌装设备的参数,如流量、速度和压力等。
3. 灌装准备:将容器放置在灌装设备下方的传送带上,并确保容器的稳定性。
4. 开始灌装:启动灌装设备,将物料从储料罐中输送到容器中。
根据设备要求,可以手动或自动控制灌装过程。
5. 监控灌装过程:定期检查灌装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灌装过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6. 灌装结束:当容器达到预定的灌装量时,停止灌装设备,并将容器从传送带上取下。
7. 清洁灌装设备:灌装作业结束后,及时清洁灌装设备,以防止物料残留和交叉污染。
四、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熟悉并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确保灌装作业符合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
2. 预防交叉污染:在灌装不同物料时,应彻底清洁灌装设备,避免交叉污染。
3. 注意灌装速度:根据物料的性质和容器的特点,调整灌装速度,以避免溢出或漏装。
4. 定期维护设备:定期对灌装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长期可靠性。
5. 严格控制环境条件:保持灌装作业区域的清洁和温度适宜,以防止灌装物料的污染和质量问题。
五、质量控制1. 容器检查:对每个容器进行外观检查,确保容器没有破损、变形或污染。
灌装车间作业指导书编号:JHJY/ZY-SC-02分发号:05修订:郭** 日期:二O一七年三月二十九日批准:李** 日期:二O一七年三月三十一日灌装车间作业指导书一、目的:保证灌装质量满足成品需求。
二、范围:适用于灌装车间。
三、职责:生产部负责制定,灌装车间负责实施。
四、作业指导工序:a.授领通知单,下达生产任务。
b.上班之前,召开班前会,清点人数,明确任务,总结昨天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c.根据通知单领取相应的包装物,车间主管(班长)应检查所领,半成品酒水,商标,瓶盖,内包装物,瓶子等是否配套,并作好记录。
d.开机前应检查操作工的工衣,工帽是否按要求穿戴整齐,并对机器进行(1—2)分钟的空机运行,查看机器是否有故障。
除平时生产结束后,对使用机器设备进行清洁外,每年应对整个车间所有设备清洗至少4—8次。
1.洗瓶洗瓶包括运瓶、插瓶、翻瓶(又叫转序)、验瓶。
1.1 运瓶过程中,有操作人员通过物料提升机将所需瓶子运至洗瓶机处摆放整齐。
1.2 插瓶人员将商标完整,无异味等检验合格的瓶子垂直倒立,插入瓶托内,同时将破瓶挑出,准确记录破损数量,生产结束后交副班长统计整理。
1.3 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废瓶渣要丢到指定的区域。
1.4 生产结束后进行清洁工作时,不得将水进入传动和电器元件部位。
1.5 水质要求:要求洗瓶水感官清澈,无杂质,无异味。
2.冲瓶2.1 开机前检查机器内有无杂物及各部位的连接情况,然后打开冲水阀。
2.2 检查冲水孔是否畅通,位置是否对正,如有堵塞,偏差要及时纠正。
2.3 翻瓶人员对清洗干净的瓶子要垂直摆放到输送带上。
2.4 下班停机后要对冲瓶机进行擦拭干净,清除污物及碎瓶渣。
3.验瓶验瓶人员将不合格(残缺商标,不完整字体等)瓶子挑出。
数量准确,下班退至半成品库。
4.灌装4.1 灌装人员要对每次灌装的酒水进行跟踪,看是否符合灌装要求(实际酒水的度数)。
4.2 对每次灌装要与包装物(商标)上的实际净含量进行校对,对装入瓶内的酒水净含量与实际多出5—10毫升,不许多装或少装。
灌装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概述灌装作业指导书是为了确保灌装作业的顺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编写的。
本指导书详细介绍了灌装作业的步骤、要求、注意事项和相关数据,旨在匡助操作人员正确、规范地进行灌装作业。
二、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保灌装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设备的清洁度和完整性。
b. 准备所需的灌装材料,包括容器、液体等。
c. 根据产品要求,设置灌装设备的参数,如灌装速度、灌装量等。
2. 开始灌装a. 将容器放置在灌装设备的工作台上,确保容器稳定。
b. 打开灌装设备的开关,开始进行灌装操作。
c. 根据产品要求,控制灌装速度和灌装量,确保每一个容器的灌装量一致。
d. 在灌装过程中,注意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3. 灌装结束a. 灌装完成后,关闭灌装设备的开关。
b. 检查每一个容器的灌装量,确保符合产品要求。
c. 清洁灌装设备,包括清理残留液体和杂质,保持设备的卫生和良好状态。
三、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熟悉灌装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确保操作正确、安全。
2. 在灌装过程中,应注意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
3. 灌装材料应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合规性。
4. 操作人员应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避免杂物和污染物对灌装作业的影响。
5. 灌装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应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查设备的性能和安全状况。
四、数据记录1. 每次灌装作业完成后,应记录以下数据:a. 灌装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b. 灌装设备的参数设置,包括灌装速度、灌装量等。
c. 每一个容器的灌装量和灌装结果。
d. 发现的设备故障和处理情况。
2. 数据记录应存档并及时整理,以备后续参考和分析。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确保人身安全。
2. 灌装设备的操作台面应保持干燥,避免滑倒和意外伤害。
3. 在清洁灌装设备时,应注意使用安全的清洁剂,并遵守相关操作规程。
4. 在处理设备故障时,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误操作造成伤害或者设备损坏。
1目的
规范灌装车间卫生作业,确保车间卫生清洁。
2适用范围
灌装车间。
3职责
3.1工段长负责安排卫生任务。
3.2卫生员负责车间卫生的清扫、整洁。
3.3工段长、现管负责对车间卫生的监督。
4定义(无)
5程序
5.1作业准备
5.1.1工段长根据卫生每天情况安排卫生员进行擦洗。
5.1.2卫生员准备卫生用具:干净毛巾(碎布)、地板刷、拖把、水管、洗洁精。
5.2作业方法
5.2.1清扫通道及地面:先用水管将地面打湿,冲地时注意水管高不能超过1米,远不
能超过1米;然后用拖把来回不断地拖洗,必要的地方用地板刷刷几遍,再用拖
把拖,最后用水冲干净,保证通道无杂物,地面无积污等杂物。
5.2.2擦玻璃:先用干净毛巾(碎布)沾洗洁精擦一遍,然后用水管冲几遍,最后用另一
条干净毛布擦干净,保证玻璃表面无污迹,灰尘和其它杂物。
5.2.3擦窗台:用湿毛巾在窗台上用力擦几次。
必要时用水冲洗,除去表面污迹,尘土、
蜘蛛网等杂物。
5.2.4擦纱窗:用干净的地板刷刷洗,边刷洗边用水把灰尘,其它杂物冲掉,如不好洗,
可拆下清洗,直至干净为止。
5.2.5擦通道门帘:先用湿毛巾把门帘一条条来回擦洗,然后用干毛巾擦干,如上面有
难清洗的污垢,可取下用清洁剂泡洗,直至干净为止。
5.2.6擦通道门:用地板刷(毛巾)沾上洗洁精擦洗,然后用湿毛巾擦洗几遍,最后用
干毛巾擦干。
5.2.7擦墙壁:用湿毛巾(碎布)来回擦洗,然后用水管冲洗,再用毛巾擦干水珠,保
证瓷砖表面光滑亮丽且无污迹料液等。
5.2.8擦电控箱:先用干净毛巾弄湿,然后拧干,再用毛巾擦干,然后在电控箱上表面
擦动,直至干净为止,严禁用湿毛巾擦洗。
5.2.9擦消防栓:先用湿毛巾拧干后擦表面,然后用干毛巾擦干水珠除去灰尘,杂物,
不可将封条损坏。
5.2.10擦灭火器:用湿毛巾拧干擦喷嘴、手柄及表面,除去表面灰尘等杂物。
5.2.11擦文件柜:用毛巾(碎布)先擦打后正面,然后擦两侧,擦几遍,保证文件柜表
面清洁。
5.2.12擦办公桌:先把干毛巾(碎布)弄湿,拧干后擦表面、四侧,然后用干毛巾(布
条)将水擦干,直至办公桌表面无墨迹、灰尘、胶纸等杂物。
5.2.13擦电话机:用拧干的湿毛巾(碎布)先擦听筒,然后擦机身表面,尤其是数字之
间,做到电话机无污迹、灰尘。
5.2.14擦壁扇:先断电源,等扇叶停止后,折开外盖拿下来用毛巾沾上洗洁精擦叶片,
再擦外盖,最后用水洗干净用干毛巾(碎布)擦干,然后把外盖复位拧紧。
5.2.15擦照明灯:先断电源,然后把梯子固定在照明灯下面,专人扶梯,卫生员爬上梯
站稳,用干毛巾(碎布)擦照明灯、灯管及灯罩,直至干净后下梯,收梯。
5.2.16清洗排水沟:先将水沟上的铁架拿开放在一边,然后用地板刷在水沟两侧和底面
用力地刷洗,再用水向一个方向冲洗,直至清洁,再将铁架清洗干净最后将铁架复原。
5.2.17更衣室的卫生
a、更衣室地面卫生同5.2.1
b、墙壁卫生同5.2.7
c、玻璃卫生同5.2.2
d、更衣柜卫生清洗同5.2.11
直至以上清洁为止
5.2.18茶杯架卫生:用湿毛巾(碎布)擦茶杯架上杂物,再用干毛巾擦干。
5.2.19工段长、现管应严格监督卫生员的清扫清洁的程度,如不符合要求,要其重新清
洗直至干净为止。
5.3注意事项
5.3.1卫生员应注意“死角”的清扫清洁。
5.3.2在高空作业时,应有专人扶梯,注意安全。
5.3.3在清洗电机设备时,应在断掉电源情况下作业。
5.3.4以上5.2.1—5.2.18每天均需进行清洗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