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及1-4#楼基础底板防水施工技术交底
- 格式:doc
- 大小:166.00 KB
- 文档页数:7
地下标准停车位面积计算整理一般规定4.1.1 公用汽车库中汽车设计车型的外廓尺寸可按表的规定采用。
汽车设计车型外廓尺寸表4.1.1注:专用汽车库可按所停放的汽车外廓尺寸进行设计。
括号内尺寸用于中型货车。
4.1.2 汽车库内停车方式应排列紧凑、通道短捷、出入迅速、保证安全和与柱网相协调,并应满足一次进出停车位要求。
汽车库内停车方式可采用平行式、斜列式(有倾角30°、45°、60°)和垂直式(图),或混合采用此三种停车方式。
汽车库内汽车与汽车、墙、柱、护栏之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的规定。
图4.1.3 汽车停车方式注:图中Wu——停车带宽度Lg——汽车长度We——垂直于通车道的停车位尺寸Si——汽车间净距Wd——通车道宽度Qt——汽车倾斜角度Lt——平行于通车道的停车位尺寸汽车与汽车、墙、柱、护栏之间最小净距表4.1.4注:纵向指汽车长度方向、横向指汽车宽度方向,净距是指最近距离,当墙、柱外有突出物时,应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规划停车位尺寸的时候,可以参考以下尺寸标准:1、大车停车位:大车停车位宽4米,长度7米到10米,视车型定。
2、小车停车位:小车停车车位,宽度2.2米到2.5米,长度5米。
3、旁边道路小车:单面停车5米宽,双面6米,大车8米。
一般的车位面积为16平方米左右,在建筑技术规则中,对室内停车位的法定尺寸标准是:平面车位的标准长宽应为6米、2.5米,但也可以设置小车位, 长宽为5.5米、2.5米;而机械式车位的尺寸最小不能小于长宽高各为5.5米、2.2米及1.8米(机栻车位的标准尺寸是以外缘为准),所以实际使用时必须扣掉机械的宽度,尺寸相对缩小一些,但是高度不得低于1.8米。
【设计规范】车库建筑设计规范车库建筑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parking garage buildingJGJ100-2015施行日期:2015年12月1日1 总则1.0.1为适应城镇建设发展需要,使车库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环保、节能等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机动车库和非机动车库的建筑设计。
1.0.3车库建筑按所停车辆类型分为机动车库和非机动车库,按建设方式可划分为独立式和附建式。
1.0.4机动车车库建筑规模应按停车当量数划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非机动车库应按停车当量数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
车库建筑规模及停车当量数应符合表1.0.4的规定。
1.0.5车库建筑设计应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并应满足所在城市及地区交通管理的要求。
1.0.6车库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车库 parking garage停放机动车、非机动车的建筑物。
2.0.2机动车 motor vehicle以动力装置驱动或牵引,在道路上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
2.0.3非机动车 non motor vehicle以人力驱动,在道路上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等交通工具。
2.0.4 机动车库 motor vehicle garage停放机动车的建筑物。
2.0.5非机动车库 non-motor vehicle garage停放非机动车的建筑物。
2.0.6地下车库 underground garage室内陆坪低于室外地坪高度超过该层净高1月的车库。
2.0.7独立式车库 detached garage单独建造的,具有独立完整的建筑主体结构与设备系统的车库。
2.0.8附建式车库 garage attached to building与其他建筑物或构筑物结合建造,并共用或部分共用建筑主体结构与设备系统的车库。
地下车库设计优化要点及案例分析地下车库作为城市地下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越来越多的汽车停放需求。
在地下车库的设计过程中,优化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设计要点、优化措施和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下车库设计的要点1.施工材料选择:地下车库的施工材料应具有防水、防潮和防火等特性,如使用防潮水泥和透水混凝土等材料,以确保车库内部的安全与持久。
2.确定停车位数量:地下车库的设计应根据周边人口密度和停车需求合理确定停车位数量,避免出现停车位供不应求的情况,并考虑到未来的扩展需求。
3.通风系统设计:地下车库作为封闭的空间,需要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以保证车库内空气流通,防止产生有害气体和异味,并提供给车主舒适的停车环境。
4.照明系统设计:地下车库由于没有自然光线,需要设置合理的照明系统来保证夜间停车的安全性和车库内部的亮度。
二、地下车库设计的优化措施1.改善出入口设计:合理规划和布置出入口,确保车辆容易进出,并且有足够的排队等候区域,避免出现交通拥堵。
2.考虑停车位布局:合理布置车位,尽量减少转弯和倒车的次数,提高车位的使用效率和停车的便利性。
3.精确的标志和指示系统:在车库内设置易于辨认的标志和指示牌,方便车主找到停车位,减少寻找车位的时间和困难。
4.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自动计费、停车位引导和即时信息发布等功能,提升车库的管理效率。
5.考虑可持续发展:地下车库设计中应考虑生态环保和节能减排,采用绿色材料和能源节约的技术,如太阳能照明系统和雨水回收系统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地下车库设计优化案例分析1.东京迪士尼地下车库:该地下车库位于东京迪士尼乐园附近,考虑到游客量大且车辆流量大的特点,采用了智能停车系统,通过车辆识别和导引系统,实现了自动计费和车位引导,提高了停车效率。
2.上海地铁宝山路站地下车库:该地下车库位于上海宝山路地铁站,为了解决周边居民停车难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和统计,合理规划了停车位数量,同时引入了太阳能照明系统和雨水回收系统,实现了对环境的友好。
地下室车库管理规定范本1. 目的本管理规定旨在规范地下室车库的使用,并确保车辆安全、管理便捷、环境卫生以及居住者的权益得到保障。
2. 适用范围本管理规定适用于地下室车库的使用和管理。
3. 车位申请与分配3.1 车位申请人需提供相关资料并进行申请手续。
3.2 车位分配原则为先申请、先审批、先付款。
3.3 车位分配结果将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
4. 车辆管理4.1 车辆停放需按指定位置停放,不得占用他人车位或路面。
4.2 车辆进入车库需按规定路线行驶,不得逆行、超速或占用其他车道。
4.3 车辆离开车库时,应按规定路线行驶,并礼让出入口附近的行人。
5. 车位费用5.1 车位费用由车位管理部门统一收取,缴费标准以及缴费方式将另行通知。
5.2 车位费用应按时缴纳,如逾期未缴,车位管理部门有权暂停或取消车位使用权。
6. 安全管理6.1 车库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6.2 车库内禁止非法修理、加油、清洗车辆。
6.3 车库内禁止倒车、漂移等危险驾驶行为。
6.4 发现车库内有可疑人员或车辆时,应及时向车位管理部门报告。
7. 设备设施维护7.1 车库设备设施由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7.2 如发现车库设备设施损坏或故障,应及时向车位管理部门报告。
7.3 车库内临时施工或维修需提前通知车位使用者,并做好交通指引。
8. 环境卫生管理8.1 车库内禁止乱丢废弃物品,保持车库内环境整洁。
8.2 车库内禁止倾倒污水或其他污染物。
8.3 车位使用者应自觉遵守环境卫生管理规定,不得损坏车位设施。
9. 违规处理9.1 严禁逾期未缴纳车位费用。
9.2 发现车位使用者存在违规行为,车位管理部门有权采取相应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暂停车位使用权等。
9.3 对于严重违规行为,车位管理部门有权向相关部门报案,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10. 其他事项10.1 本管理规定由车位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执行,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地下车库分类:1、按规模分类(汽车库建筑分类)机动车车库建筑规模应按停车当量数划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
车库建筑规模及停车当量数表2、按防火要求分类(汽车库防火分类)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的分类应根据停车(车位)数量和总面积确定。
第二部分:基地要求1、机动车库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非机动车库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m。
2、机动车库基地出入口应设置减速安全设施。
3、车库基地出入口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地出入口的数量和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的规定及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的有关规定;2.基地出入口不应直接与城市快速路相连接,且不宜直接与城市主干路相连接;3.基地主要出入口的宽度不应小于4m,并应保证出入口与内部通道衔接的顺畅;4.当需在基地出入口办理车辆出入手续时,出入口处应设置候车道,且不应占用城市道路;机动车候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长度不应小于10m,非机动车应留有等候空间;5.机动车库基地出入口应具有通视条件,与城市道路连接的出入口地面坡度不宜大于5%;6.机动车库基地出入口处的机动车道路转弯半径不宜小于6m ,且应满足基地通行车辆最小转弯半径的要求;7.相邻机动车库基地出入口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15m,且不应小于两出入口道路转弯半径之和。
第三部分:车库尺寸1、车型外廊尺寸机动车库应根据停放车辆的设计车型外廓尺寸进行设计。
机动车设计车型的外廓尺寸可按下表取值。
注:专用机动车可以按所停放的机动车外廊尺寸进行设计。
2、机动车换算当量系数机动车库应以小型车为计算当量进行停车当量的换算。
3、机动车最小转弯半径4、机动车的环形车道最小外半径(R0)和内半径(r0)的尺寸第四部分:出入口及坡道1出入口类型按出入方式,机动车库出入口可分为平入式、坡道式、升降梯式三种类型。
1、平入式出入口应符合下列规定:1.平入式出入口室内外地坪高差不应小于150mm,且不宜大于300mm;2.出入口室外坡道起坡点与相连的室外车行道路的最小距离不宜小于 5.0m;3.出入口的上部宜设有防雨设施;4.出入口处宜设置遥控启闭的大门。
小区地下车库管理规定为了规范小区地下车库的管理,保障车库的正常使用和车辆的安全,维护小区的秩序和环境,特制定以下管理规定:一、车库的使用权限1、小区地下车库仅供小区业主及租户的车辆停放使用,非小区业主及租户的车辆未经许可不得进入。
2、业主及租户需凭有效证件(如房产证、租赁合同等)到物业管理处办理车库使用登记手续,领取车库出入证。
3、每个车位仅限登记一辆车辆,如需更换车辆,应及时到物业管理处办理变更手续。
二、车库的开放时间1、地下车库每天开放时间为具体时间至具体时间。
2、在非开放时间内,除特殊情况(如紧急救援、维修等)外,车辆不得进出车库。
三、车辆的停放规定1、车辆应按照指定的车位停放,不得占用他人车位或公共通道。
2、停放车辆时应保持车辆停放整齐,车头朝向一致,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3、严禁在车库内进行车辆维修、清洗、加油等活动。
4、车辆停放后,应关闭车窗、锁好车门,并带走车内贵重物品,以防丢失。
四、车库的通行规定1、车辆在车库内行驶应减速慢行,遵守交通标志和标线,不得超速、逆行或鸣笛。
2、车库内严禁学车、练车和试驾。
3、行人应在指定的通道行走,不得在车库内逗留、玩耍。
五、车库的安全管理1、物业管理处应定期对车库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消防设施、照明设备、通风设备等正常运行。
2、业主及租户应遵守消防安全规定,不得在车库内堆放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品。
3、如发生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应按照车库内的应急预案进行疏散和救援。
六、车库的收费管理1、小区地下车库的收费标准按照具体收费标准执行,收费方式为具体收费方式。
2、业主及租户应按时缴纳车库使用费,逾期未缴的,物业管理处有权采取相应措施,如限制车辆进出等。
3、对于临时停放的车辆,按照临时收费标准收取费用。
七、车库的设施维护1、物业管理处负责车库内公共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如地面、墙面、停车位标线等。
2、业主及租户应爱护车库内的设施,不得故意损坏。
如因个人原因造成设施损坏的,应照价赔偿。
停车场地下车库设计规范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
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1.总平面设计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
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一个。
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平面设计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3.5m,双车行驶6.0m。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4.0m,双行7.0m。
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4.0m,双车道约为9.0m为宜。
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6.0m的要求。
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4.0m,舒适内径约为5.5~6m。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
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剖面设计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汽设规》规定,直线坡道15%(1:6.67),曲线坡道12%(1:8.33)。
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
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3.6m,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2.4m,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m。
大于10%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
缓坡坡度一定要保证是与它相连接的正常坡度的1/2(6%~7.5%),而不是其它值。
地下车库规章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地下车库的管理秩序,保障车主的合法权益,提高车库使用效率,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车辆管理1. 车辆入库前需提前办理相关手续,并按规定时间、地点入库。
2. 车辆入库需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车辆没有泄漏、漏油等情况。
3. 车辆停放时应按规定车位停泊,不得占用他人车位。
4. 车辆出库需提前预约,并携带有效证件办理手续。
第三章设备管理1. 地下车库设备必须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2. 禁止私自操作车库设备,如有发现需立即报告相关部门。
3. 使用车库设备时需按规定操作,不得私自调整设备参数。
第四章安全管理1. 地下车库需配备消防设备,定期进行消防演练,确保车库内安全。
2. 车主在车库内需遵守规定速度,不得疾驰。
3. 禁止在车库内施放烟花爆竹,严禁吸烟、火种等火源。
4. 发现可疑人员需及时报警,确保车库内安全。
第五章环境卫生管理1. 车库内不得乱丢垃圾,需按规定位置投放。
2. 禁止在车库内随地吐痰,破坏环境卫生。
3. 车库内需保持整洁,定期清洁车位及通道。
4. 禁止在车库内进行洗车、换油等液体操作,以免污染环境。
第六章服务管理1. 车库内需配备专业人员,为车主提供周到服务。
2. 车主有任何需求可向车库管理员提出,尽力满足。
3. 车库内服务人员需礼貌待客,不得对车主粗鲁、怠慢。
第七章处罚规定1. 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车主将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
2. 对严重违规行为者将进行停车处罚,情节严重者将暂扣车辆。
3. 对危害车库内安全的行为者将拒绝入库,严重者将报警处理。
第八章附则1. 车库内未尽事宜由车库管理部门决定。
2. 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后续调整将另行通知。
以上为地下车库规章制度,车主及车库管理部门必须严格遵守,如有违反将给予相应处理。
祝愿车主们在地下车库内安全行车!。
一类地下车库标准(一)一类地下车库标准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停车难的问题日益突出。
地下车库作为解决停车难的一种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为了保障地下车库的安全、舒适和规范化建设,国家对地下车库进行了一系列标准的制定。
一类地下车库定义根据《地下车库设计规范》(GB 51212-2017)的规定,一类地下车库是指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2000平方米,在地下1层或地下2层以上,设置有进出口和必要的配套设施的车库。
一类地下车库标准设计标准建筑面积一类地下车库的建筑面积需大于或等于2000平方米。
设计标准车位尺寸、通行道宽度、坡度等设计标准需符合GB 51212-2017规范的要求。
消防安全标准灭火系统一类地下车库必须装有灭火系统,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手动灭火设备。
烟气排出系统车库内应设置烟气排出口,以便于排放一旦发生火灾时产生的大量有害烟气。
防烟措施车库内应设置防烟门或防烟帘,以确保车库内不会因漏气而进入有害气体。
供暖通风标准通风车库内应设置通风系统,以确保空气流通,防止车库内空气积聚。
供暖一类地下车库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设置供暖系统,以确保车库内温度适宜。
其他标准一类地下车库还需配备监控系统、指示标志、防滑行走面等,以保障车库的安全。
结论一类地下车库的标准考虑到了消防安全、供暖通风等方面的要求,是保证车库安全、舒适和规范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确保车库的安全和规范性。
建设一类地下车库须知除了严格按照标准设计建设,还有一些建设一类地下车库的须知,下面列举几点。
车位布局车库内车位的布局需要考虑到车辆进出的方便性和空间利用率,以及消防安全的要求。
通道宽度和车位尺寸需要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设计。
火灾风险和防火材料一类地下车库由于有一定的火灾风险,需要在建设中采用防火材料,以提高车库的防火性能。
监测系统车库内应设置监测系统,用于实时监测车库内的烟气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浓度,提前预警火灾风险,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火灾的发生。
地下车库建筑设计导则总则1.为方便各级管理人员对公司项目的控制,统一公司对地下汽车库与地下非机动车库控制标准,特制定《地下车库建筑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2.本《导则》根据公司产品线分级体系编制而成,适用于启航、乐居、圆梦、尊享全系列产品线的地下汽车库与地下非机动车库。
3.本《导则》包括文字说明和附图两大部分,具体使用时需两部分结合使用。
4.本《导则》针对建筑专业,其他专业要求详见技术中心相关专业技术设计导则。
5.本《导则》中涉及到的材料及部品部件如未见详细描述应按《标准化材料部品细则》(2012版)执行。
6.各城市公司应严格按本《导则》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如遇见特殊情况或出现更好的技术措施时,请及时提报总部技术中心,以便总部技术中心及时对《导则》进行修订。
7.公司项目的地下车库设计除应执行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各地方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8.本《导则》中的尺寸单位除特别注明外,一律以毫米为单位。
地下汽车库1.1基本原则1.1.1根据成本优选原则,合理选择地下车库形式:半地下>全地下,一层>二层,地下二层的面积尽量小。
1.1.2场地竖向设计需纳入总图标高系统进行专项评审。
1.1.3地库竖向设计在满足规范和住宅地下室不计容的前提下应尽量抬高,并保证大底盘和独立地下车库不打抗拔桩。
1.1.4平面布局规整,避免出现拐角、死角等不宜布置车位的空间。
1.1.5汽车库内停车方式应排列紧凑、通道短捷、出入迅速、保证安全及与柱网相协调,并应满足一次进出停车位要求。
1.1.6车库车行流线、人行流线的组织应尽量平直通畅、避免交叉,同时便于汽车停放。
1.1.7平面布置和剖面设计应结合物业管理、设备等方面因素,做到经济实用、避免浪费。
1.1.8车库设计应重视对防盗、防洪、防火、防滑、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细节设计。
1.1.9圆梦、尊享产品线在小区内部不设置地面停车,仅在小区入口附近布置极少量临时访客停车位。
一类地下车库标准地下车库是指建造在地下的用于停放汽车的设施。
它是现代城市交通管理和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下车库的设计和建造需要按照一些标准和规范进行,以确保其安全、便捷和高效。
以下是地下车库的相关参考内容:一、设计标准:1.国家建筑设计标准:地下车库的设计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通则》等相关标准规范。
2.地下车库规划标准:包括停车位规划密度、通道宽度、停车位尺寸等规定,以保证停车位数量充足、车辆进出顺畅。
3.地下车库安全标准:应采取适当的防火、排烟、通风和照明等安全设计,确保人员和车辆的安全。
二、建筑材料和结构:1.地下车库建筑材料:应选用防火、防水、抗压、耐腐蚀的材料,如防火板、防水涂料、透水砖等。
2.结构设计:地下车库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地下水位、地质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
三、通风与排风系统:1.地下车库通风系统:应采用合理的通风系统,包括新风供应、废气排出和空气净化等,以保持车库空气流通畅通。
2.排风系统:地下车库应配备强制排风系统,确保车库内有害气体、油烟等物质的及时排除,维持车库内的空气质量。
四、照明系统:1.车位照明:车位照明应明亮均匀,能够提供足够的照明亮度,方便车主停车、行人通行以及车辆识别。
2.方向指示灯:车位标识灯或指示标牌要设置在显眼位置,方便驾驶员迅速找到可用车位。
3.应急照明:地下车库应设置应急照明设备,如应急灯具、应急疏散标识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五、防火安全:1.建筑防火:地下车库的结构和装饰材料应符合防火要求,应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手动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定期进行消防设施检测和维护。
2.车辆防火:应设置专门的车辆防火设施,如灭火器、燃气泄漏报警装置等,以防止车辆火灾引发其他事故。
综上所述,地下车库的设计和建造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其安全、便捷和高效。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个方面外,还应注意地下车库的环境保护、停车系统和管理等问题,以满足城市交通管理的需求。
《地下汽车停车库及附属设施设计和指标计算指引》地下汽车停车库及附属设施设计和指标计算指引是为了规范地下汽车停车库及其附属设施的设计,保障停车库的功能实用性和安全性而制定的指南。
下面将从设计要求、主要指标和计算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设计要求1.安全性:停车库应符合相关建筑法规和安全标准,具备防火、防盗、防爆等基本安全设施。
2.便利性:停车库应具备良好的通行性,能够提供便捷的车辆进出口和行车线路。
3.舒适性:停车库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照明和环境控制设施,确保停车环境的舒适性。
4.可持续性:停车库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具备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的设施。
二、主要指标1.停车位数量:停车库应根据周边车辆的需求量和停车需求峰值来确定停车位数量。
2.通道宽度:进出口通道和行车通道的宽度应满足车辆的通行需求,一般应不小于2.5米。
3.层高:停车库的层高应满足舒适性要求和紧急疏散的需要,一般应不小于2.8米。
4.坡度:进出口的坡道应符合汽车的爬坡能力,一般不大于10%。
5.照明强度:停车库内应具备良好的照明设施,照明强度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6.通风设施:停车库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确保停车环境的空气质量。
三、计算方法1.停车位数量的计算:根据车辆需求和停车需求峰值,结合停车位使用率,计算停车位的数量。
2.通道宽度的计算:根据车辆尺寸和通行需求,计算进出口通道和行车道的宽度。
3.层高的计算:根据停车车辆的尺寸和舒适性要求,计算停车库的层高。
4.坡度的计算:根据坡道长度和汽车的爬坡能力,计算坡道的坡度。
5.照明强度的计算:根据停车库的面积和照明需求,计算照明设施的数量和布置。
6.通风设施的计算:根据停车库的面积和通风需求,计算通风设施的数量和布置。
总之,地下汽车停车库及附属设施设计和指标计算指引是为了保证停车库的功能实用性和安全性而制定的指南。
设计人员在设计停车库时应遵循相关指引,从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考虑和设计,确保停车库的高效运行和用户的满意度。
总则1、为方便各级管理人员对集团项目的控制,统一集团对地下汽车库与地下非机动车库控制标准,特制定《地下车库与非机动车库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2、本《导则》根据集团产品线分级体系编制而成,适用于全系列产品线的地下汽车库与地下非机动车库。
3、本《导则》针对建筑专业,其他专业要求详见相关专业技术设计规定。
4、各区域公司应严格按本《导则》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如遇见特殊情况或出现更好的技术措施时,请及时提报集团总师室,以便集团总师室及时对《导则》进行修订。
5、集团项目的地下车库设计除应执行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各地方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本《导则》中的尺寸单位除特别注明外,一律以毫米为单位。
第一章地下汽车库1.1 基本布局原则1.1.1 配车比例(1)规范指标①可根据国家规范、地方法规、土地出让合同等要求适当变通。
以上海项目为例,住宅配车数量与户型面积成正比,不同物业类型中配车比例从高到低依为:餐饮、办公、商业。
在报建算停车指标过程中,可适当采取将部分餐饮、办公按照一般商业来报建的办法,以减少停车数量指标;住宅也分为几个档次,当实际面积与分档面积相差不多时,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可以进行微调来实现配车比例的降档变化;②不同规范间有差异,意向拿地时可与政府协商配车指标;(2)建议和结论①所有类型的车库必须首先同时满足国家规范、地方规范及土地合同要求;②对于不考虑人车立体分流的楼盘,可考虑10%的地面停车,并尽可能做足地面车位;③对于高端楼盘,完全人车立体分流,可在地面上不留停车位。
若有对外经营的地面商业,可适当考虑少量地面停车。
1.1.2 单车位面积经济指标单车位面积:《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中明确垂直后退停车所需的车道宽度最小,单车位面积最省。
为提高停车效率,原则上设计时都应采用垂直后退停车。
根据集团要求,人防车库单车位面积不超过38平方米,非人防车库单车位面积不超过33平方米。
注:面积计算原则1、人防车库面积=人防停车面积+人防设备用房面积2、非人防车库面积=非人防停车面积(不含主楼投影内停车面积)+非人防车库设备用房面积(不含主楼投影内设备用房面积)3、为鼓励充分利用地下室空间,如利用主楼下空间停放机动车,停车位数量纳入总体数量,主楼下部投影空间不计入车库面积。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
表C1-3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海洋新城西岭安置区交底部位地下车库及1-4#楼
工程编号07 日期2010-10-25
交底内容:地下车库及1-4#楼基础底板防水施工技术交底
2.2基层抹完后应养护,待强度上升后,方可做防水层。
2.3基层清理:
A、基层必须牢固、无松动、起砂等缺陷。
基层表面应平整洁净、均匀一致。
B、必须将突出基层表面的异物、砂浆疙瘩等铲除,并将尘土杂物清除干净,阴阳角处更应仔细清理,若有油污铁锈等,应以砂纸、钢丝刷、溶剂等予以清除干净。
C、基层若高低不平或凹坑较大时,应用掺加108胶(占水泥重量的15%)的1∶3水泥砂浆抹平。
视基层平整度情况刮1-2 遍即可,刮完后应养护。
D、基层应干燥,含水率宜小于9%,测定方法是:将1m见方的卷材覆盖在基层表面上,静置2-3小时,若覆盖处的基层表面无水印,且紧贴基层一侧卷材亦无凝结水痕,即为基层含水率小于9%。
2.4涂刷冷底子油:
在已经处理好的基层上涂刷基层处理剂,用长柄滚刷将基层处理剂涂刷在基层表面,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或露底。
基层处理剂涂刷完毕,必须达到干燥程度(手摸不粘)方
2.8卷材收头处理:
底板卷材防水施工完毕后,砖胎模顶部收头处预留搭接卷材,相邻两幅卷材的预留长度为300mm、700mm,铺平后用石灰砂浆砌筑3皮砖进行保护
2.9做保护层:
保护层施工:防水层做完后,按设计要求做好保护层,平面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50mm;立面底板内侧为抹水泥砂浆保护层。
在防水层上行走或用胶轮车运输材料,应在其上铺板。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
表C1-3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海洋新城西岭安置区交底部位地下车库及1-4#楼
工程编号07 日期2010-10-25
交底内容:地下车库及1-4#楼基础底板防水施工技术交底
四、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A、卷材防水层所用的卷材及主要配套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材料需有出场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现场抽样试验报告。
B、防水卷材的规格尺寸应符合下表要求:
项目厚度宽度长度
允许误差(%)±5 ±2 不得小于基本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