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西他赛及其新剂型的临床应用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3
多西他赛及其制剂的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4-01-09T11:27:25.1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3期供稿作者:石莉杨红玉杨祝仁邓波(通讯作者)沙延淳[导读] 多西他赛(Docetaxel,又名多西紫杉醇,商品名Taxotere?)是由浆果紫杉的针叶中提取的前体物石莉杨红玉杨祝仁邓波(通讯作者)沙延淳李乐(辽宁省药物研究院辽宁沈阳 110015)【摘要】多西他赛为一种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广泛用于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的治疗。
但由于多西他赛水溶性差,传统的多西他赛制剂存在毒性大等问题,限制了临床应用。
目前各种多西他赛纳米制剂如乳剂、脂质体、纳米粒、胶束等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成为近年来药剂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就近年来多西他赛制剂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多西他赛抗肿瘤乳剂脂质体纳米粒胶束【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3-0085-02 多西他赛(Docetaxel,又名多西紫杉醇,商品名Taxotere?)是由浆果紫杉的针叶中提取的前体物,再经半合成所得的一种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被称为紫杉醇的第2代产品,其抗癌活性比紫杉醇稍高,对于紫杉醇耐药的细胞,其活性至少要比紫杉醇高5倍[1]。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构成细胞骨架主要成分的β微管蛋白N 末端的31个氨基酸残基及中段的217~231 氨基酸残基结合,增加微管微丝间的相互作用,显著稳定微管蛋白构象,致使细胞不能通过有丝分裂检查点,停止在有丝分裂G2/M 期结合点,形成稳定的非功能性微管束,达到破坏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增殖。
它是现有药物中治疗转移性乳腺癌(MB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最有效的单剂化疗药物[2]。
另有研究发现,多西他赛还能调节体内免疫功能,作用于巨噬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促使TNF-α1、白介素-1(1L-1)、1L-2、1L-6、α干扰素(INF-α)以及INF-β的释放,从而对肿瘤细胞产生抑制和杀伤作用。
新瑞白产品知识考试-初级药士基础知识试卷与试题一、单选题1. 新瑞白不建议()周的化疗方案使用。
A. 一B. 二C. 三D. 四答案:A2. 新瑞白Ⅲ期临床试验中所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NCI分级多为()级,安全性好。
A. 0B. 1C. 1-2D. 2-3答案:C3. 新瑞白为A. 澄明液体B. 乳白色液体C. 淡黄色液体D. 油状液体答案:A4. 新瑞白的不良反应不包括A. 骨骼肌肉痛、过敏B. 便秘、恶心、呕吐、腹泻C. 心律紊乱D. 体液潴留答案:D5. 以下新瑞白的给药最佳时机为A. 化疗前一天B. 化疗当天C. 化疗后一天D. 化疗后2-3天答案:C6. 新瑞白保存和运输需要的条件为A. 2-8度B. 室温C. 通风D. 光照答案:A7. 新瑞白的严重不良反应不包括A. 脾破裂B. 类白血病反应C. 镰状细胞疾病D. 严重过敏E.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答案:B8. 以下不是新瑞白3期临床研究的结果的是()A. 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PEG-rhG-CSF100ug/kg效果不劣于rhG-CSF5ug/kg/dB. 中性粒细胞从最低点恢复至2.0X109/L的时间为3天C. 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PEG-rhG-CSF100ug/kg效果优于rhG-CSF5ug/kg/dD. 3期临床研究确定化疗后48小时单次注射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100ug/kg或6mg答案:B9. 新瑞白给药方式为A. 静注B. 肌注C. 皮下D. 口服答案:C10. 以下不是当下肿瘤的三大治疗手段的是A. 手术B. 放疗C. 免疫D. 化疗答案:C11. 相对剂量强度的英文简写是A. RDIB. ARDIC. DID. DDI答案:A12. 成人循环血液中中性粒细胞的正常值范围是A. 2.0-5.0×109/LB. 2.5-5.0×109/LC. 2.5-7.5×109/LD. 大于100×109/L答案:C13. 成人外周血ANC小于()时,称为中性粒细胞缺乏症A. 0.5×109/LB. 1.0×109/LC. 2.0×109/LD. 4.0×109/L答案:A14. ALL指的是A.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D.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答案:B15. 美国传染病协会的(IDSA)指南规定:所有存在FN病人,应该()小时內接受治疗A. 0.5B. 1C. 2D. 4答案:C16. 临床推广新瑞白时,发现化疗患者选取FN中危方案,()不是推荐新瑞白一级预防的理由A. 年龄60岁B. 肝肾功能低下C. 肿瘤骨髓侵犯D. 近期手术或创伤答案:A17. 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比例约为50-70%,当使用新瑞白或瑞白出现ANC高出正常值时,需向医生解释仅白细胞计数在()以上,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和/或出现幼稚细胞才算作类白血病现象。
多西他赛(docetaxel)1概述多西他赛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相关审评文件中列为窄治疗指数药物(NTIDs)[1]。
依据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及相关专业工具书,原研药多西他赛也符合NTIDs的定义及一般特征,其中位有效剂量为18mg/kg,中位致死剂量为30mg/kg,治疗指数(TI)为1.67,属于NTIDs[2-5]。
多西他赛为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1996年获美国FDA批准上市。
多西他赛是我国医保用药,是治疗肺癌、乳腺癌、胃癌、前列腺癌的重要药物之一。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6]、《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0》[7]、《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0版)》[8]均推荐多西他赛用于乳腺癌全身治疗。
在国外,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2020年肿瘤临床实践指南(乳腺癌)[9]、第5版欧洲肿瘤学会(ESO)-欧洲医学肿瘤学会进展期乳腺癌(ABC5)指南[10]、2019年圣加伦(St.Gallen)国际乳腺癌会议指南[11]同样推荐多西他赛用于乳腺癌的全身治疗。
此外,2020年CSCO的各类肿瘤诊疗指南还推荐多西他赛用于非小细胞肺癌[12]、胃癌[13]和前列腺癌[14]的全身治疗。
2安全用药提示2.1替换使用多西他赛的仿制替代带来皮肤毒性风险增加:Yang 等[15]开展的回顾性研究提示,替换原研多西他赛带来皮肤毒性发生率增加。
此外,由于仿制替换可能带来的疗效降低或不良反应增加,可能导致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使患者需要接受额外的医疗项目以改善症状,最终导致患者的综合医疗支出增加,也导致其医保负担加重。
Poirier等[16]开展的一项研究提示,接受仿制多西他赛治疗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原研组,部分患者因此需要使用更多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因而治疗费用增加;而部分患者可能因此而停药,患者生存等临床疗效指标受到影响。
多西他赛纳米脂质载体的研究一、概要多西他赛(Docetaxel)是一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恶性肿瘤。
然而由于多西他赛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其血药浓度较低,导致其治疗效果受到限制。
因此研究一种有效的纳米脂质载体系统以提高多西他赛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纳米脂质载体技术在药物输送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为解决多西他赛等药物的低生物利用度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本研究旨在构建一种高效的多西他赛纳米脂质载体,并对其进行体外和动物实验验证其对多西他赛的增溶、包载和稳定性的影响。
通过优化载体结构和表面修饰,实现多西他赛在体内的高分布和靶向性释放,从而提高多西他赛的疗效和降低毒副作用。
1.研究背景和意义多西他赛是一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其在治疗多种恶性肿瘤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然而由于多西他赛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组织分布的不均匀性,导致其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较低,限制了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因此开发一种高效的多西他赛给药途径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纳米脂质载体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递送系统,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靶向性,能够在体内有效传递药物,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近年来纳米脂质载体在药物递送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解决多西他赛等抗癌药物的给药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西他赛纳米脂质载体的制备方法、性质及其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和作用机制,为优化多西他赛的给药途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通过构建高效、低毒性的多西他赛纳米脂质载体,实现多西他赛在肿瘤细胞内的高浓度富集,从而提高其在肿瘤治疗中的疗效。
同时研究多西他赛纳米脂质载体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为其在临床应用中提供保障。
2.多西他赛的作用及副作用多西他赛是一种抗肿瘤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微管蛋白的解聚,从而阻止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目的。
多西他赛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副作用。
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方案治疗晚期复发转移性骨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骨肉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虽然骨肉瘤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相对较常见,但其晚期复发转移性形式的治疗仍然是一个挑战。
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对于晚期复发转移性骨肉瘤患者的治疗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
本研究旨在对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方案治疗晚期复发转移性骨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评估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方案治疗晚期复发转移性骨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具体包括分析该治疗方案对患者的生存期、疼痛缓解和生活质量等临床指标的影响,以及评估其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关于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方案在治疗晚期复发转移性骨肉瘤中的参考依据,为患者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的目的也在于为未来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启示,促进对晚期复发转移性骨肉瘤的治疗研究和临床实践。
1.3 研究意义骨肉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常见于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具有高度侵袭性和复发转移性的特点。
晚期复发转移性骨肉瘤的治疗困难且预后差,给患者和家属带来重大心理和经济负担。
目前吉西他滨和多西他赛是治疗骨肉瘤的常用药物,但其单药治疗效果有限,且容易出现耐药性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因此,通过研究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方案治疗晚期复发转移性骨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同时,研究结果还可以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为改善骨肉瘤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做出贡献。
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了解吉西他滨和多西他赛的联合应用对晚期复发转移性骨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指导。
2. 正文2.1 吉西他滨和多西他赛方案的治疗机制分析骨肉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晚期复发转移性骨肉瘤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
[33]RenF,GuoQ,ZhouH.Meninrepressestheproliferationofgas triccancercellsbyinteractingwithIQGAP1[J].BiomedRep,2023,18(4):27.[34]HuW,WangZ,ZhangS,etal.IQGAP1promotespancreaticcancerprogressionandepithelial mesenchymaltransition(EMT)throughWnt/β cateninsignaling[J].SciRep,2019,9(1):7539.[35]WuY,TaoY,ChenY,etal.RhoCregulatestheproliferationofgastriccancercellsthroughinteractionwithIQGAP1[J].PLoSOne,2012,7(11):e48917.[36]FanJ,ZhangW,WuY,etal.miR 124inhibitscellgrowththroughtargetingIQGAP1incolorectalcancer[J].MolMedRep,2018,18(6):5270-8.[37]Mensah OsmanE,VeniaminovaN,MerchantJ.MeninandJunDregulategastringeneexpressionthroughproximalDNAelements[J].AmJPhysiolGastrointestLiverPhysiol,2011,301(5):G783-90.[38]VeniaminovaN,HayesM,VarneyJ,etal.ConditionaldeletionofmeninresultsinantralGcellhyperplasiaandhypergastrinemia[J].AmJPhysiolGastrointestLiverPhysiol,2012,303(6):G752-64.[39]SundaresanS,KangA,HayesM,etal.Men1deletionofandin duceshypergastrinemiaandgastriccarcinoids[J].Gut,2017,66(6):1012-21.[40]Mensah OsmanE,ZavrosY,MerchantJ.SomatostatinstimulatesmeningeneexpressionbyinhibitingproteinkinaseA[J].AmJPhysiolGastrointestLiverPhysiol,2008,295(4):G843-54.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211:02:04 网络出版地址:https://link.cnki.net/urlid/34.1065.R.20240410.1014.027口腔鳞状细胞癌化疗药物的现状及研究进展姬智博1,陈瑞果2,杨 浩3,马 坤2,后 军3综述 孙 磊1审校摘要 依据肿瘤分期及病理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化疗或联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