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尾气的处理方法 (1)对于极易溶于水的尾气,如NH3、HCl、HBr等,需采用
防倒吸 装
置(即在导气管的出气口处连接一倒置的漏斗与吸收剂液面接触)吸收。 (2)对于有毒且易燃的气体,如CO等,可在尾气出口处放置一点燃的酒精灯, 使CO燃烧转变为无毒的CO2气体,如图1。 (3)对于溶解度不大的尾气,如Cl2、CO2等,可直接将出气管插入吸收剂液面 下吸收,如图2。
适用于不与空气反应且密度比空气⑨ 大 的气体。如O2、CO2、Cl2、 SO2、NO2等。 (3)向下排空气法 适用于不与空气反应且密度比空气⑩ 小 的气体。如H2、NH3等。 4.气体的除杂方法 除杂试剂选择的依据:主体气体和杂质气体性质上的差异,如溶解性、酸碱 性、氧化还原性、可燃性等。除杂原则:①不损失主体气体,②不引入新的 杂质气体,③在密闭装置内进行,④先除易除去的气体。 除杂装置:洗气瓶、干燥管、U形管、硬质玻璃管等。 5.气体的干燥 (1)干燥的原则 干燥剂只能吸收气体中含有的水分而不能与气体发生反应。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条件合适,操作方便; (2)原理正确,步骤简单; (3)原料丰富,价格低廉; (4)产物纯净,污染物少。 即从多种路线中选出一种最佳的制备途径,合理地选择化学仪器与药品,设 计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 4.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1)探索性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分析物质结构特点或从所属类型的典型代表物去推测该物质可能具有的 一系列性质,而后据此分别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去探索它所可能具有的 性质。
(2)仪器连接的顺序 ①所用仪器是否恰当,所给仪器是全用还是选用。 ②仪器是否齐全。如制有毒气体及涉及有毒气体的实验是否有尾气的处 理装置。 ③安装顺序是否合理。如气体净化装置中不应干燥后又经水溶液洗气。 ④仪器间连接顺序是否正确。如洗气时“进气管长,出气管短”;干燥管除 杂质时“大口进,小口出”等。 (3)实验操作的顺序 ①连接仪器。 ②检查气密性。在整套仪器连接完毕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气密 性的方法要依装置而定。 ③装药品,进行实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