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的水化热作用
- 格式:docx
- 大小:21.41 KB
- 文档页数:2
混凝土水化热产生机理\危害与防治对策分析【摘要】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从结构设计、温度控制、原材料选择、施工安排和施工质量等方面采取综合性措施。
由于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温度应力和是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制定温控措施时,必须把控制混凝土的最高温度作为主要方面。
这就要从降低混凝土出机口温度和降低水化热温升入手,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向,从而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在降低水化热温升方面:可以采用混凝土“双掺”(掺粉煤灰、掺外加剂),合理选择混凝土配合比,尽量降低单位水泥用量,尽量选用低流态和大级配混凝土。
在降低混凝土出机口温度方面:主要从降低对混凝土出机口温度影响最大的石子温度和拌和水温度方面下功夫。
经验表明:石子温度每下降1℃,混凝土出机口温度大约可降低0.55℃,水温下降1℃,混凝土温度可下降0.2℃。
同时在制定温控措施时,必须结合工地实际情况,采用技术上可行、操作上简便实用、经济上节省的措施。
运输上,采用混凝土罐车,尽量减少曝晒时间和停歇,从而降低温升。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0.引言混凝土:水化热在桥梁及大型设备基础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较为常见。
由于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水泥的水化反应,产生大量的水化热,水化热积聚在内部不易散发,使内部温度上升,内外温差引起巨大的内应力和温度变形,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变形,甚至破坏,因此,水化热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是十分不利的。
混凝土水化热源于水泥等胶凝材料水化产生的热量,其危害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尤为突出。
本文分析了混凝土水化热产生机理、危害与防治对策。
1.水化热产生机理与危害水泥水化释放的热量是混凝土水化热的来源。
水泥熟料主要由硅酸三钙( 3CaO.SiO2)、硅酸二钙( 2CaO.Si O2)、铝酸三钙(3CaO.Al2O3)和铁铝酸四钙(4CaO.Al2O3.Fe2O3)等矿物组成。
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早期水化反应及水化热释放机理研究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对可持续性建材的需求越来越大。
低热钢渣矿渣水泥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建材,在减少碳排放和降低能耗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本文将探讨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早期水化反应及水化热释放机理,以期为其进一步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低热钢渣矿渣水泥是一种采用钢渣和矿渣为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的水泥。
钢渣和矿渣都是钢铁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其含有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和铝酸盐,这些成分可在水化过程中生成水化产物,并形成水泥石。
与传统水泥相比,低热钢渣矿渣水泥在早期水化反应和水化热释放方面具有独特的特性。
首先,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早期水化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研究表明,钢渣和矿渣会与水中的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生成硬化产物。
同时,水泥中的硅酸盐和铝酸盐也会与水发生反应,形成新的水化产物。
这些反应过程导致水泥石的形成和硬化。
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水化反应速度较慢,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全水化。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适当的水化时间,以保证水泥石的品质。
其次,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水化热释放机理与其水化反应密切相关。
水化热是水泥在水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是水化反应进行的必然结果。
研究表明,水化热释放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水泥中的矿物组成、水化反应速率、温度等。
低热钢渣矿渣水泥具有较低的水化热释放,主要原因是其水化反应速率较慢,导致能量释放相对较少。
这意味着在使用低热钢渣矿渣水泥进行施工时,可以减少早期水化反应带来的热应力,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和水泥石的耐久性。
在研究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早期水化反应及水化热释放机理时,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
首先,可以使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等分析技术对水泥的水化产物进行表征,以了解水化反应的类型和速度。
其次,可以通过浸泡试验和热流量仪等设备,测量水化热释放的时间和强度,从而揭示水化热释放机理。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水泥中添加物的种类和含量,研究其对早期水化反应和水化热释放的影响,以优化低热钢渣矿渣水泥的性能和工艺。
科学技术创新2020.04水泥水化热与混凝土绝热温升研究综述杨如东权娟娟陈健(西京学院,陕西西安710123)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水泥熟料水化的化学反应,混凝土绝热温升的热力学理论,以及分析总结了水泥粒径,温度和掺合料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给出了目前运用于水泥水化热的三种经验计算模型,并对今后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水化反应;水泥水化热;绝热温升;经验模型中图分类号:TQ1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390(2020)04-0100-02本文从绝热温升理论,影响因素,计算模型三个方面对混凝土绝热温升进行谈论和综述,并展望今后开展的研究及其方向,希望为混凝土性能的研究方面提供参考。
1混凝土绝热温升理论1.1水泥水化反应机理水泥水化反应是水泥熟料与水接触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水化物的过程。
一般通常认为水泥水化需要进行NG-I-D这三个过程。
水泥熟料的矿物相主要化学成分是钙离子,硅酸离子,铝酸离子等,这四种矿物成分与水接触后,矿物成分的离子浓度进行累积,水解至一定饱和程度后,开始有沉淀物产生。
但是由于这四种矿物成分分子结构的差异性,造成每种矿物与水发生水化和水解反应的速率,时间不同,一般来说,铝酸三钙最先开始进行水化,研究水泥水化过程的前期可以着手于铝酸三钙的水解反应。
硅酸二钙(C2S)开始水化的时间比较长,大约从养护10天后开始。
因此铝酸三钙是混凝土的产生早期强度的主要来源,而混凝土养护28天内增加的强度逐渐由硅酸二钙所提供。
熟料矿物经过水化最终生成沉淀的胶状物,生成的胶状物相互之间也会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最后变成坚硬的石状体。
1.2热力学理论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1)式中:系统内能的增量,Q为系统吸收的热量,W为功,而混凝土绝热温升过程中,混凝土不对外界做功,因此公式中W为0。
在混凝土绝热温升的过程中,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变化只跟反应系统的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有关,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也就是水化反应的能量变化会与混凝土入模温度以及早期水泥水化反应有关,因而可以得到在混凝土绝热温升的过程中,混凝土内部的能量是一个定值,内部能量是一状态的性质。
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反应原理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其基本组成成分是水泥、骨料、细骨料和水。
水泥作为混凝土中的主要水化物,其水化反应是混凝土得以坚固的基础。
因此,深入了解水泥的水化反应原理对于提高混凝土的品质和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水泥的组成及分类水泥是一种矿物粉料,主要由熟料和石膏组成。
熟料是指经过高温煅烧后的混合材料,包括石灰石、粘土、矾土、铁矿石等主要原料。
石膏是指石膏石经过磨制后的矿物粉料,作为水泥主要原料的补充剂,有调节水泥凝固时间和改善水泥性能的作用。
根据水泥的用途和成分的不同,可以将水泥分为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高铝水泥、白水泥等多种类型。
三、水泥的水化反应水泥的水化反应是指水泥在水的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反应,产生水化物和释放热量。
水泥的水化反应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早期水化反应和晚期水化反应。
1. 早期水化反应早期水化反应指水泥在与水接触的瞬间开始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水化产物。
早期水化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1)水分解过程水分解是指水分子在水泥颗粒表面吸附后,发生裂解反应,产生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
水分解是水化反应的起始过程,也是后续反应的基础。
(2)胶凝体形成过程胶凝体是指水泥颗粒与水中形成的胶体物质,包括硅酸钙凝胶、无定形硅酸钙和钙铝矾土胶体等。
胶凝体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主要与水泥的成分、水泥颗粒的尺寸和形状、水泥与水的比例等因素有关。
(3)水化热释放过程水泥的水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早期水化反应中,由于反应速率较快,所以产生的热量也较大,有可能导致温度升高过快,从而引起混凝土龟裂和变形等问题。
2. 晚期水化反应晚期水化反应指水泥在早期水化反应后,通过长时间的反应和硬化过程,逐渐形成硬化水泥石。
晚期水化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氢氧化钙晶体形成过程水泥中的氢氧化钙(Ca(OH)2)是一种重要的水化产物,其会与水中的CO2反应形成碳酸钙,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课题背景及任务来源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大跨度桥梁大量出现,在桥梁中大体积混凝土承台、锚碇、塔等亦随之大量出现。
目前所生产的水泥放热速度较过去大为提高,这使得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普遍性的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约束作用,由此而产生的温差和温度应力是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因素,从而影响结构的整体性、防水性和耐久性,成为结构的隐患。
因此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中必须考虑裂缝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问题十分复杂,涉及到结构、建筑材料、施工、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工程建设领域目前对桥梁中所使用的大体积混凝土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全面,相关的规范条文还不够完善,对很多工程实践中的问题只能依靠经验处理,缺乏适当的理论依据,这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结果也不很理想。
在总结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本文结合邕江四线特大桥,以及对承台试块的模拟试验,研究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变化的规律和工程中采用的温控措施的实际效果。
本文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所采用的温度监测和裂缝控制措施,为今后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了有用信息,也为今后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提供了试验和理论参考依据。
组成结构通过midas来模拟大体积混凝土在水化热情况下温度与应力应变的变化,并且通过不加冷水管和加冷水管的情况下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果。
功能与技术能够直观的看到混凝土内部在水化热的情况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并且通过精确的数值进行分析。
从而使我们对水化热有进一步的认识,进而通过温度变化趋势分析混凝土可能会产生的裂缝的位置,从而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尽可能是裂缝降到最小。
成果的主要特点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分析,我们能更加深入的了解混凝土内部温度度的变化情况,从而对混凝土浇筑﹑养护﹑防护提前做出应对措施。
尤其是咋此过程中温度对其裂缝的影响。
水化热调控剂对水泥水化作用的影响研究
张晓;王瑞;王文彬;王育江;李磊
【期刊名称】《新型建筑材料》
【年(卷),期】2024(51)1
【摘要】添加水化热调控材料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水化温峰,进而降低混凝土温度裂缝的生成,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延长服役寿命。
通过水泥净浆微量热、砂浆
水化热、混凝土抗压强度、TG、XRD、SEM等手段研究了新型复合水化热调控剂对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水化作用等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水化热
调控剂可以在不影响后期强度的情况下,有效降低水泥早期水化速率,水泥砂浆水化
温峰值较基准样下降了18.52%~44.89%,减少水泥水化产物(CH、C-S-H、AFm、AFt)生成;在与膨胀剂配伍使用时,可以提升膨胀效果。
【总页数】5页(P54-58)
【作者】张晓;王瑞;王文彬;王育江;李磊
【作者单位】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
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528.042
【相关文献】
1.淀粉基水泥水化热调控材料的制备及作用机理
2.新型超缓凝剂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研究
3.水化热抑制剂对水泥水化的调控作用
4.水化热抑制剂与缓凝剂对水泥单
矿及水泥水化历程的影响5.基于“因质制宜”理论探讨小儿推拿联合膳食对儿童体质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对水泥水化热的作用王述银李维平邓建武摘要三峡二期工程选用的4种高效减水剂对高掺优质粉煤灰(1级)的三种水泥水化热的影响规律,以及它对不同厂家生产的中热和低热水泥的适应性。
并就双掺后的水泥水化放热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效减水剂粉煤灰水泥水化热放热速率1 概述三峡工程是世界上在建的最大水电工程,举世瞩目,其混凝土总量约2700万m3,为世界之最。
为保证大坝混凝土的质量,尤其是保证大坝混凝土的耐久性,在三峡大坝混凝土中将掺用高效减水剂、I级粉煤灰和优质引气剂。
三者掺入后对所选用的低热和中热水泥的水化热将产生什么影响,是三峡大坝设计者和建设者最关心的问题。
众所周知,和许多化学反应一样,水泥矿物的水化是放热的,因混凝土的热传导性较低,大体积混凝土产生的水化热造成坝体内部温度快速上升,同时,由于混凝土外部的散热而在坝体内外之间形成温度梯度,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导致产生温度裂缝。
因此必须对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泥水化放热速度及放热量进行限制,使温度上升速度减慢,延长散热时间,防止混凝土开裂。
I级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同时大规模应用于大型水电工程在国内还是首次,人们对其性能的了解还不多,试验的目的是研究三峡二期工程选用的高效减水剂对低热、中热水泥掺I级粉煤灰后水化热的耦合作用规律,寻找能延缓水泥水化热放热速率的高效减水剂,从水化热角度优选高效减水剂品种,探寻其对不同厂家生产的中热和低热水泥的适应性,以便为三峡大坝混凝土设计提供参考数据,采取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降低混凝土温升,防止大坝混凝土产生有害的裂缝,提高大坝混凝土的耐久性。
2 试验用原材料性能2.1 水泥试验用水泥选用三峡二期工程葛洲坝水泥厂生产的425低热、525中热和湖南特种水泥厂生产的525中热水泥,比较不同外加剂对不同品种、不同厂家水泥的水化热的影响,即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
2.2 引气剂和高效减水剂经优选试验,选定5种减水剂,分别是ZB-l、ZB-lA、FE-B、R561、木钙。
水泥水化热研究与分析摘要: 在水泥较长的散热过程中,水泥浆会逐渐凝结和硬化。
水泥内部物质处于高能状态,随着时间推移,水泥浆体性质将会趋向于稳定。
针对于水泥水化热的研究,不仅可以保证结构物的施工质量,还能适当降低工程成本造价,本文首先介绍了影响水泥水化热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计算法方法,然后根据笔者经验讲述了几种降低水泥水化热的措施。
关键词:水泥水化热、措施、配合比、增加、热量引言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建筑拔地而起,市场对于水泥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将会聚集在结构物内部不易散失出去,将会导致混凝土温度提高,随着混凝土龄期增加,绝热升温将会在2至4天内达到最高状态,在未受地基约束的部位,如果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过大,内部温度较高的混凝土约束外强度远大于其抗拉强度,将在混凝土的表层产生拉应力,若此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足以抵抗这种拉应力时就会产生表层温度裂缝。
若养护不当,表面裂缝将会进一步发展成深层裂缝。
在受地基约束的部位,将会产生较小的压应力。
因混凝土的散热系数较小,它从最高温度降至稳定温度需要较长时间,在此期间,混凝土的变形模量有了很大的增长,较小的变形就能产生较大的应力。
由于混凝土的早期体积变形,主要来自于水泥的水化热温升,并且降低水化热是防止混凝土早期开裂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水泥混凝土的水化热进行研究,以尽量避免温度裂缝的出现。
一、水化热的计算与分析1、水泥水化热分析水泥在水化时会发生温度变化,这主要源于几种无水化合物组分的溶解热和几种水化物在溶液中的沉淀热。
这些热值的代数和就是水泥在任何龄期下的水化热。
国家标准GB T 12959-2008规定了水泥水化热的测定方法,但是水泥水化热的测定较复杂,一般水泥厂都不会配备有这方面的仪器,有些水泥厂曾经添置过水泥水化热的测试仪器,但也没能很好地使用,关键是水化热测试对仪器和操作技术的要求较高,一般的工人难以熟练掌握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摘要: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 为了防止温度裂缝旳产生或把裂缝控制在某个界线内, 必须进行温度控制。
一般要选用合适旳原料和外加剂,控制混凝土旳温升,延缓混凝土旳降温速率;选择合理旳施工工艺,采用对应旳降温与养护措施,及时进行安全监测,防止出现裂缝,以保证混凝土构造旳施工质量。
在此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温度控制,水化热伴随我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旳加紧和都市建设旳发展, 大体积混凝土已经愈来愈广泛地应用于大型设备基础、桥梁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
这种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体积大、混凝土数量多、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规定高等特点, 在设计和施工中除了必须满足强度、刚度、整体性和耐久性旳规定外, 还必须控制温度变形裂缝旳开展, 保证构造旳整体性和建筑物旳安全。
因此控制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裂缝旳扩展, 是大体积混凝土设计和施工中旳一种重要课题。
大体积混凝土旳温度裂缝旳产生原因大体积混凝凝土施工阶段产生旳温度裂缝,时期内部矛盾发展旳成果,首先是混凝土内外温差产生应力和应变,另首先是构造旳外约束和混凝土各质点间旳内约束制止这种应变,一旦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旳抗拉强度,就会产生裂缝。
1、水泥水化热在混凝土构造浇筑初期,水泥水化热引起温升,且构造表面自然散热。
因此,在浇筑后旳3 d ~5 d,混凝土内部到达最高温度。
混凝土构造自身旳导热性能差,且大体积混凝土由于体积巨大,自身不易散热,水泥水化现象会使得大量旳热汇集在混凝土内部,使得混凝土内部迅速升温。
而混凝土外露表面轻易散发热量,这就使得混凝土构造温度内高外低,且温差很大,形成温度应力。
当产生旳温度应力( 一般是拉应力) 超过混凝土当时旳抗拉强度时,就会形成表面裂缝2、外界气温变化大体积混凝土构造在施工期间,外界气温旳变化对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旳产生起着很大旳影响。
混凝土内部旳温度是由浇筑温度、水泥水化热旳绝热温度和构造旳散热温度等多种温度叠加之和构成。
混凝土中水泥水化反应的原理一、水泥的成分和特性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成分,其主要成分为熟料和石膏。
熟料是指将石灰石和粘土等原料在高温下煅烧得到的矿物物质,其中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铝和二氧化硅。
石膏则是用于调节水泥硬化过程中的凝结时间和硬化性能的一种添加剂。
水泥的主要特性包括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强度和耐久性等。
二、水泥水化反应的基本过程水泥在混凝土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水化反应形成胶凝体,填充空隙并形成强度。
水泥水化反应的基本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水化初期水泥与水发生反应,形成硬化物质和水化热。
水化初期的主要反应是三氧化二铝和水的化学反应,产生氢氧化铝胶体和放热。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反应速度快、放热量大、强度增长较慢。
2. 胶凝期随着水化反应的进行,氢氧化铝胶体逐渐成熟,形成更加稳定的硅酸盐胶凝体。
胶凝期的主要反应是氢氧化铝胶体和硅酸盐之间的反应,产生硅酸钙胶凝体。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反应速度减慢、放热量减少、强度增长较快。
3. 强化期随着胶凝体的形成,水泥石的强度逐渐增加。
强化期的主要反应是硅酸盐胶凝体的晶化和形成更加稳定的结构。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反应速度缓慢、放热量减少、强度增长较快。
4. 稳定期水泥水化反应的最后阶段是稳定期。
此时,水泥石的强度基本上已经达到了稳定状态。
稳定期的主要反应是水泥石结构的继续稳定和硬化过程的结束。
三、水泥水化反应的影响因素水泥水化反应的速度和强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水泥熟料的成分、水泥的质量、混凝土配合比、水泥与水的接触方式等。
1. 水泥熟料的成分水泥熟料的成分对水泥水化反应的速度和强度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熟料中的三氧化二铝含量越高,水泥的早期强度越高,但晚期强度可能降低。
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熟料可提高水泥的晚期强度。
石膏的添加量也会影响水泥水化反应的速度和强度。
2. 水泥的质量水泥的质量对水泥水化反应的速度和强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水泥的烧制温度、磨细度、比表面积等因素都会影响水泥的水化反应速度和强度。
•经验交流混凝土工程水化热控制措施HUNNINGTU GONGCHENG SHUIHUARE KONGZHI CUOSHI一、混凝土裂缝混凝土结构具有许多优点,如较高的抗压强度,良好的可模可塑性和耐久耐火性,内置钢筋骨架形成的钢筋混凝土使钢筋的抗拉性能和混凝土的抗压性能都能得到良好的发挥,适用于多种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结构、抗震抗暴结构、防护结构等。
然而裂缝是混凝土工程的通病,轻则影响混凝土工程的观感质量,重则对混凝土工程甚至整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产生影响。
本文将围绕引起温度裂缝的关键因素水化热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水化热对混凝土工程的影响,水彳燉的控制措施以及由水化热引起的温度裂缝的修木潴施这4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水化热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水泥作为混凝土重要组分之一,其熟料的主要成分有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力口水拌和后,4种主要矿物与水发生作用,这一过程会放出大量的热量,称为水化热,水化热可以使混凝土的温□周松度升高30-40to水化热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水泥熟料结构和水灰比、入模和养护温度、水泥细度和混合材料掺量与质量、浇筑层厚度等。
水灰比影响水化全过程并且二者成正比,水化程度随水灰比的增加而提高。
水泥4种主要矿物熟料完全水化放出的热量关系为铝酸三钙>硅酸三钙>铁铝酸四钙>硅酸二钙,因此,降低铝酸三钙和硅酸三钙含量对控制水泥的水化热是有利的。
入模温度主要影响混凝土初期水化程度,入模温度越高,初期水化程度越高,水化速度越快。
浇筑层厚度越大,内部水化热量越不容易散发,水化热发展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另外,有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浇筑的间歇时间和拆模时间对混凝土水化热影响不大,但晚拆模对控制内外温差,防止混凝土表面开裂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水化热对混凝土工程的影响混凝土的导热能力差,普通混凝土在含水饱和时导热系数小,相应的扩散率一般在0.002-0.006m2/h之间。
水泥水化热总量水泥水化热总量是指在水泥和水反应的过程中放出的全部热量,通常用焦耳(J)或千焦(kJ)来表示。
水泥水化热总量是衡量水泥品质的重要参数之一,对于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水泥水化产热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这是由于水泥中的矿物质与水反应时释放出的大量热能导致的。
水泥水化热总量的大小取决于水泥的种类、质量、配合比、使用寿命等多种因素。
为了更好地控制水泥的水化热总量,减少对施工的影响,人们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选择低热水泥。
低热水泥是一种特殊的水泥,其水化反应热量较低,对施工影响较小。
在一些大型工程中,人们常常选择低热水泥来减少工程的影响。
2. 控制配合比。
在水泥的掺合配比中,通常采用一定的掺合材料来降低水泥的水化热总量。
例如,掺入适量的矿渣、粉煤灰等掺合材料可以有效地降低水泥的热量释放量,有利于控制水泥的水化热总量。
3. 控制施工温度。
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控制水泥的配合比和种类,还要合理控制施工温度,尤其是在高温季节。
合理的施工温度可以有效地降低水泥的水化热总量,有利于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在水泥水化热总量的控制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水泥种类、质量、配合比、温度等多个因素。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控制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水泥水化热总量控制效果,并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水泥水化热总量是衡量水泥品质的重要指标。
控制水泥水化热总量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质量,保障工程的安全。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控制水泥的水化热总量。
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分析及温控措施摘要:大体积混凝土承台在浇筑过程中,水泥的水化作用使混凝土温度迅速上升,释放大量热量,由于混凝土导热性能差,内部热量难以散发,易造成承台内表温差较大、局部拉应力超限、混凝土表面出现温度裂缝现象,从而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
承台是连接基础与桥墩的重要受力构件,为保证其施工质量,必须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及发展。
关键词: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控措施1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影响因素1.1水泥的种类、细度及用量水泥的种类对大体积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有直接影响。
不同种类的水泥其矿物组成也不相同,C3A 和C3S 含量高的水泥早期水化速率较快,水泥水化产生的水化热较多。
采用低热硅酸盐水泥可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绝热温升,同时也可以延缓大体积混凝土中心达到最高温度的时间。
水泥细度也是影响水泥水化热的重要因素,随着水泥细度的增加,水泥比表面积增大,早期水化速率升高,水化热增加。
水泥用量也会影响混凝土内部的绝热温升,水泥用量越多,产生的水化热越多,混凝土内部的绝热温升越高。
当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由480 kg /m3 降低到430 kg /m3 时,混凝土绝热温升降低3~4 ℃。
1.2矿物掺合料的种类及用量混凝土中常用的矿物掺合料有活性掺合料和惰性掺合料。
活性掺合料主要有粉煤灰、矿渣粉、硅灰等。
粉煤灰经常用于大体积混凝土中,当粉煤灰掺量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25%时,对混凝土强度和温升有较大的影响,掺30% 粉煤灰比不掺粉煤灰时温升降低7 ℃。
混凝土中单掺硅灰时前期加快水泥水化,但降低混凝土总的水化热。
采用热导式量热分析法研究了石灰石粉对水化热的影响,掺入石灰石粉的水泥试样水化诱导期和加速期的结束时间均早于不掺石灰石粉试样,说明石灰石粉能够促进水泥的水化,其原因是石灰石粉在水泥水化反应中起晶核作用,诱导水泥的水化产物析晶,加速水泥水化。
1.3水灰比水灰比对水泥水化温升存在一定的影响。
2015年第6期 (总第256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HE LLONGJIANG JIAOTONG KEJl No。6,2015
(Sum No.256)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控制方法及效果 毛家宽 ,杨晓东 (I.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2.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在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其水化热的程度会有所不同,这会对整个工程的建设造成影 响,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简述了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控制方法以及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控制;效果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5)06—0112—02
1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控制方法分析 1.1合理选择远离配比,适当增加膨胀剂 混凝土水化热最重要的来源是混凝土内部材料的配比 不合理造成的。相关研究实践证明,混凝土热量的主要来源 是水泥,因此,在不影响混凝土整体的强度的基础上,要适当 减小水泥的总量,这对于降低混凝土水化热的温度是十分有 效的。当增加了10 kg的水泥之后,水化热会降低混凝土的 温度,大约降低了I℃,同时混凝土的后期对于强度的要求 较低,由此可见减少水泥含量对于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 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此外,可以适当减少粗骨料,选用粒 径也会较大、级配较高的粗细骨料,控制砂石的含泥量,在混 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向其加入少量的粉煤灰即可。同时,采 用掺合料或者是加入减水剂、缓凝剂等,可以改善其和易性。 在拌合混凝土的同时,加入膨胀剂,这样可以使得混凝土得 到相应程度的补偿收缩,平衡水化热对于混凝土的影响。 1.2混凝土后期水化保养 在混凝土浇筑结束之后,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养护。需要 注意的是,在养护的过程中,要快速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 这样就会抑制水化热反应。混凝土水化热保养主要指对已 经成型的混凝土洒水浸湿,通过水的蒸发作用带走混凝土内 部的部分热量,从而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同时,在混凝 土浇筑过程中,水可以通过毛细孔深入混凝土的内部,这样 会造成水化热的二次形成,所以需要利用与水反应,使得二 次水化热的时间提前,这样就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1.3循环冷却水管 增设循环冷却水管也是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有 效方法,其施工较为简便,效果明显,因此,在各大桥梁公路 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混凝土内部布置大量的循环冷却 水管,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以及规律注水,但是水的不断运 动会使得混凝土内部的热量无法散去,因此需要定期搁置一 段时间,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降温速度匀速,同时可 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 2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控制方法的应用 2.1工程概况 某大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结构桥,引桥采用的是5 孔一联跨径40m的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形连续梁桥。主 桥7号墩是最高墩,高度是12o.5 Ill,其左右幅承台时整体 式,尺寸为28.5 m×16.5 m×5 m,采用的混凝土为c30,浇筑 方式是先分区,多点进行,并且使斜面分层浇筑。为了避免 由于水化热造成的内外温差过大导致的混凝土开裂,就要采 用内散外蓄的施工技术,也就是内部布置冷却管敷热,外部 洒水覆盖保温。 2.2混凝土水化热温度的计算 工程中使用的大体积{昆凝土的材料以及产热效果如表 1所示。 收稿日期:2015—03-06 ・ll2・ 表1 每立方米混凝土材料及浇筑温度计算表
水泥的水化热作用
水泥的水化作用是放热反应。
矿物成分产生溶解热,某些水化物产生沉淀热;此外,水分吸附在水化物土也将产生物理吸附热(约占水化热总量的1/4)。
这几种热量的总和构成了水泥在各龄期的水化热。
水泥的水化热大部分是在硬化的最初几天放出的,以后放出的热量则不大。
水化热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是有害的,它会使混凝土的温度上升到30~50℃,甚至更高。
由于混凝土热传导性较小,外层散热快,因此使内外温度不一致,胀缩现象不平衡,导致产生拉应力,造成混凝土发生裂缝,影响工程质量。
所以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需采用低热水泥。
水化热的产生对于混凝土的冬季施工是有利的,可以提高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温度,促进强度发展。
水泥水化热的大小与水泥的矿物组成、玻璃体含量、细度、受潮程度、水灰比、环境温度等都有关系。
要了解水化热的情况,应当通过试验进行实测。
水化热的试验方法很多,一般采用蓄热法,此外还有溶解热法和绝热温升法。
(1)蓄热法。
将水泥胶砂试样放在保温瓶中,然后置保温瓶于恒温水槽内,根据水泥胶砂的温度升高、各种材料的比热容与质量,计算出水化热。
但用此法试验,最多只能测得7d的水化热。
由于试验过程中的散热,因此测得的水化热与大体积混凝土的实际观测值比较,是偏低的。
关于采用蓄热法测试水泥水化热的具体操作仪器、步骤在此不拟详逑。
(2)溶解热法。
测定干水泥与经一定龄期水化的水泥在硝酸与氢氟酸混合液中的溶解热,两个溶解热的差值就是水泥在该龄期的水化热。
但是,对于掺加掺合料的水泥,由于不能全部溶解,因此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3)绝热温升法。
按施工用的材料和配合比,塑制较大的混凝土试件,置放在任何时候都与混凝土内部温度相等的温度条件下,并密封起来,使混凝土中的热量不散失,也不吸入,即使外界气温与混凝土温度同步上升,直接观测混凝土的温升情况,然后根据温升、水泥用量、混凝土的比热容,计算出水泥的水化热。
在实际应用中,关注的不是水化热的量,而是放热速度。
水化热的增长速度可以用绝热法来测量。
国内不少单位,如长江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都曾研制了此种测试设备。
由于此法试验精度要求较高,以及气温和混凝土温度还不容易达到完全的同步等原因,因此此法尚未普遍得到应用。
下面列出两种水泥的水化热供参考,见下表。
表水泥水化热量 (kj/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