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地震与汶川地震对照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2
1玉树地震与汶川地震对比玉树地震汶川地震时间2010年04月14日,07时49分。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地点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1,东经96.7)。
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北纬30.986,东经103.364)。
震源深度33千米14千米余震状况截至2010年4月14日15点36分,玉树震区已经发生了18次余震,1次5级,1次6.3级。
余震次数还在不停增加。
截至2008年5月20日11时,汶川8.0级地震共发生余震7000多次。
其中4级以上余震159次,其中5级以上26次,6级以上4次,仍然持续增加。
强度对比7.1级左右,初步估计破裂长度30公里左右震级8.0级,破裂长度300公里地震类型走滑型地震,在相对竖直的断层上,破坏不长,就像两辆车发生摩擦剐蹭以逆冲为主,断层面像斜坡一样,破坏程度既长又宽,就像两车相撞,撕扯严重地块运动两个地块间的距离没有发生变化,是左右发生了平移使两个地块间的距离缩短了,是硬生生挤出来的,大概向青藏高原推进了若干米运动速度玉树地区断层滑动比汶川快的多断层运动速度比较慢,缓慢的积累能量,以前重视不够,汶川地震是几千年或者上万年来一次所处板块甘孜-玉树-风火山断裂带,属于巴颜喀拉地块南边界。
处在我国的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上,是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为龙门山断裂带,属于巴颜喀拉地块东南边界。
前震现象有前震,地震之前发生了4.7级地震如唐山地震一样,没有前震受灾区域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称多县,四川甘孜州。
四川成都,都江堰,绵阳,德阳,广元,阿坝州,北川,绵竹,青川县,汶川县均为主要受灾地区。
甘肃天水、陇南等地有震情发生。
波及范围青海玉树地震对四川部分地区带来影响,四川甘孜州石渠、白玉等地震感较为明显。
除了四川外,陕西,河南,湖北,重庆等四省市出现伤亡,大半个中国均有震感。
震区地理玉树属于高海拔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均海拔4493米。
玉树地震震害特点和破坏规律报告摘要:本文根据收集的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现场调查资料,结合课本与地震相关的理论知识,全面的分析了地震成因和总结玉树地震的震害特点及其破坏规律,并归纳了此次防震减灾的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玉树地震震害特点破坏规律前言:2010年4月14日07:49,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96.6°E、33.2°N)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14km。
宏观震中位于玉树县结古镇隆洪达附近(96.85°E、33.06°N)。
玉树地震是青海省近20年以来破坏最为严重的一次地震,也是继汶川8.0级地震后,国内发生的破坏最为严重的地震。
玉树地震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地震受灾面积达26 500 km ,受灾人口20万余人。
居民住房大量倒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严重损毁,部分公路沉陷、桥梁坍塌,供电、供水、通信设施遭受破坏。
玉树藏族自治州州政府所在地结古镇处在极灾区,地震烈度达Ⅸ度,90% 以上的房屋严重破坏甚至毁坏,人员伤亡也主要集中在玉树县结古镇。
农牧业生产设施受损,牲畜大量死亡,商贸、旅游、金融、加工企业损失严重。
山体滑坡崩塌,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因此,加深对地震震害特点的认识和防震减灾经验的总结是非常重要的。
一、震区地质构造和地震成因从全球板块运动来说,玉树地震发生在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挤入形成的喜马拉雅碰撞带以北的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在这种挤压的挟持下缩短,同时内部的块体沿一些重要的块体边界断裂带发生侧向滑移,造成青藏高原主体向东移动,并在青藏高原内部和块体边缘形成不同规模的走滑断裂系和挤出块体。
从我国地质构造来说,玉树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块体的中南部。
近期,块体的西部附近发生过1996年喀喇昆仑7.1、1997年玛尼7.9级地震和2008年于田7.3级地震,中西部发生过2001年昆仑山口西8.1地震,块体的东缘发生过2008年汶川8.0地震。
据青海玉树抗震指挥部报告,截至15日2时,14日早晨发生的7.1级地震已造成589人死亡,8000多人受伤,1.5万户民房倒塌,有10万户灾民需要转移安置。
山崩地裂的伤痛,我们曾经在汶川5·12大地震中体验过,如今我们又要再次经历这种伤痛的折磨。
尽管发生在玉树的地震究竟给我们带来多大创伤,目前还不得而知,但从已知的灾情来判断,这场地震注定是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民生又一次全方位的考验。
不知道这次应对青海玉树地震,我们能给自己打多少分?汶川地震速报的震级为里氏7.8级,后修订为里氏8.0级。
从速报的震级来看,玉树地震7.1级低于汶川地震7.8级,按理说地震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相对要小。
但由于玉树强震发生时多数人未起床,所以地震损失到底有多大目前还不好判断。
因此,我们只能以最坏的想象来应对,调动各方力量尽最大努力展开救援,希望每一个被废墟掩盖的生命都能及时获得救护。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包括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
时间较久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唐山大地震,时间最近让人最为悲伤的是汶川地震。
比较而言,汶川地震的现场救援以及灾后重建等方面,对玉树地震来说更有借鉴意义。
吸收汶川地震的经验和教训,防止汶川地震的某些悲剧在玉树重演,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
汶川地震过后,不少领域进行了反思和检讨。
例如,中国地震局成立了专门的总结与反思领导小组及其咨询工作机构,通信保障、交通等方面也有反思。
但是这些总结和反思能在玉树地震救援以及灾后重建过程中发挥多少作用还是一个未知数。
显然,玉树地震将全面检验我们对汶川地震的反思成果。
众所周知,汶川地震后有无数志愿者参与救援和灾后重建,发挥了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是中国公民社会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但需要反思的地方同样不少。
有调查报告显示,志愿者存在五大问题:管理混乱、后勤保障匮乏、缺少专业素养、存在地区偏好、极个别志愿者的动机问题等。
可见中国的志愿者体系还有待完善,玉树地震还将再次考验志愿者。
《玉树地震与汶川地震有关联:汶川地震感人的事迹》摘要: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被称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群体,之所以把这个群体形象地称为“蚁族”,是因为该群体和蚂蚁有诸多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party(家庭派对)此次玉树地震发生的断裂带是甘孜―玉树―风火山断裂带,属于巴颜喀拉地块南边界,汶川地震属于巴颜喀拉地块东南边界。
这个地区自1900年以来,200公里范围内没记录到7级以上地震,但有过5、6级地震的记录,相对来说该地区地震活动不是太活跃。
中国地震局原首席预报员孙士�分析,青藏高原本身是多地震的地区,这个地区强地震活动多,分布上也比较散,很多专家也将这一地区称为“三江地震带”,这个地区地震分布大致沿着三条江分布,是活动水平比较高的地区。
对于此次地震与汶川地震的关系,孙士�表示,可以判断的一点是,这次地震与汶川地震地震带也是有一定关系的,汶川地区也处于青藏板块的边缘。
★ 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被称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群体。
之所以把这个群体形象地称为“蚁族”,是因为该群体和蚂蚁有诸多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
★ “绿领”阶层:指的是从事农业、制造业、研发、管理和服务行业的劳动者,他们的工作能对维护和恢复环境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如有助于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有助于通过提高效率减少能源等资源消费以及有助于减少废物和污染物排放等。
★ 轰趴:就是home party(家庭派对)。
来的都是亲密好友,吃的都是家中美食,玩的都是有趣游戏,不用担心衣冠不整,不用端着姿态走路,往舒适的沙发里一躺,置身于悦耳的音乐中,带一点返璞归真的味道。
★ 节奴:指为重大节日消费、交际而饱受压力的人。
在很多传统节日期间送礼之风流行已久,过去人们看重“送”的情意,现在人们却越来越看重“礼”的分量,有许多人为了一些节日买礼品甚至要花掉几个月的工资,人们的生活在“礼尚往来文化”影响下扭曲。
青海414玉树大地震【热点背景】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为做好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工作,中国国务院已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副总理回良玉任总指挥。
回良玉一行于当晚8时左右进入地震震中结古镇,并立即进行灾民慰问活动,了解灾情,组织抗震救灾工作。
玉树灾区房屋结构类型主要有土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等,其中农村地区大部分为土木结构房屋,城镇房屋土木结构占70%以上,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占20%左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约10%。
地震造成大量房屋破坏,重灾区结古镇的土木、砖木结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或严重破坏,砖混结构房屋80%以上倒塌或严重损坏,框架结构房屋约20%倒塌或严重损坏,当地的教育、卫生、电力、通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也受到严重破坏。
据地震专家联合调查,青海玉树地震受灾区面积估计达到2万多平方公里,重灾区面积估计达到4000多平方公里。
在4月16日上午召开的青海省抗震救灾紧急会议上,有关领导介绍说,截至目前,青海省民政部门已接收到各方捐款1.9292亿元,同时收到救灾物资价值已突破1000万元。
在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4月17日下午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夏学平表示:截至4月17日上午10时,玉树地震遇难人数为1339人,失踪332人,受伤11849人,其中重伤1297人。
其中,15000户民房倒塌,有十万灾民需要转移安置。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秘书长王汝鹏4月16日称,当日发现两个假冒中国红基会名义募捐的网站,其中一网站与其官网相似度极高,目前警方正在调查。
【地理知识链接】专家从地理角度解读玉树地震玉树7.1级地震和汶川8.0级地震是发生在一个块体边缘的两个地震,均为浅源地震,只不过一个在东南部,一个在东部边缘。
汶川地震与玉树地震自救互救调查情况比较研究王东明1),2) 李永佳2) 陈洪富3) 黄宝森1) 张云昌1) 胡卫建1)1)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北京 100049 2)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北京 1000293)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 150080摘 要 本文通过对比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震后问卷调查数据,对震后灾民自救互救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开展了系统地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1)自救互救是地震救援中受困人员获救的主要方式;2)玉树地震参与自救互救人数比例较高,说明经过汶川地震后,公众的自救互救意识得到较明显的提高,更加主动和积极参与震后抢险等社会活动中;3)在两次地震自救互救过程中,主要的困难在于缺乏救生工具和经验,并且救援工作缺乏组织管理,相互协调能力不足。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为全面提升我国地震应急救援水平和应急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地震;问卷调查;自救互救;应急救援;对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doi :收稿日期:2010-11-30;修订日期:基金项目:玉树7.1级地震科学考察项目;地震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0808050);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8BAK50B03-01);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1034)引言地震造成的灾难是巨大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世界诸多国家均面临如何减灾的问题,并且也都在积极努力提高减灾水平,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2010年9月4日新西兰发生里氏7.1级强烈地震中仅仅造成2人重伤、部分建筑物和道路损坏,说明新西兰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随后半年内再次发生强震时(2011年2月22日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6.3级地震)却造成该城的严重破坏,截至到3月6日死亡人数已经达到166人,预计最终将会超过200人,这又说明了震后房屋建筑的抗震鉴定和加固刻不容缓,不能忽视叠加效应可能带来的重大损失。
2011年3月11日本本州岛海域发生9.0级地震,诱发了超过10米高的海啸,在岩手县宫古市姉吉地区达到了38.9米,不仅冲刷了日本东北部海岸建构筑物、船只、汽车等所有地面物品,还引起了火灾、核电站设施爆炸、核泄漏,截至到5月1日16时(当地时间)死亡14 704人,失踪10 969人,其中90%的遇难者死于海啸溺亡;日本的防灾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人员伤亡、失踪远低于国际类似地震、海啸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