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及其化合物
- 格式:docx
- 大小:58.88 KB
- 文档页数:6
△点燃△铝及其化合物一、铝的结构:1、原子结构示意图:2、周期表中位置:第三周期ⅢA 族镁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三个电子,显+3价; 二、铝单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硬度和密度小,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2、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A 、2Al+3Cl 2====2AlCl 3B 、铝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 4Al+3O 2=========2Al 2O 3思考:在金属活泼性顺序中铝排在铁的前面,那为什么铁在空气中易生锈而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呢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并牢固地覆盖在铝表面,阻止了内部的铝与空气接触;2与盐溶液反应:2Al+3CuSO 4=3Cu+Al 2SO 433与某些氧化物反应—铝热反应:2Al+Fe 2O 3==2Fe+Al 2O 3 铝热剂现象:发出耀眼的光芒、放出大量的热、有熔融物生成; 试一试:写出Al 分别与MnO 2、V 2O 5的反应方程式4与沸水微弱反应:2Al+6H 2O=========2AlOH 3+3H 2↑ 5与酸反应::2Al+6HCl======2AlCl 3+H2↑ 2Al+3H 2SO 4======Al 2SO 43+3H2↑注意:铝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钝化;某些金属在常温下遇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浓硝酸时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发生反应,这种现象称为钝化; 6与碱反应: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反应的实质:分两步进行:2AlOH 3+NaOH========NaAlO 2+2H 2O三、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Al2O3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不溶于水,不与水化合;常作耐火材料;刚玉的主要成分是Al 2O 3,其中把含少量铬元素的刚玉称为红宝石;含少量的铁和钛元素的刚玉称为蓝宝石; 2化学性质:2O—得6×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得6e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失①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备单质铝但由于氧化铝的熔点很高,故在氧化铝中添加冰晶石Na 3AlF 6降低其熔点; 2Al 2O 3=========2Al+3O 2↑②与酸反应:Al 2O 3+6HCl =AlCl 3+3H 2O ③与碱反应:Al 2O 3+2NaOH =2NaAlO 2+H 2O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 2、氢氧化铝AlOH 31物理性质:氢氧化铝是白色胶状物质,不溶于水,有强的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和各种色素;2化学性质:①不稳定性:氢氧化铝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2AlOH 3=Al 2O 3+2H 2O 这是工业上制取纯净氧化铝的方法;AlOH 3具有两性的原因:H ++AlO 2—+H 2OAlOH 3Al 3++3OH — 注意:1氢氧化铝作为碱时是三元碱;作为酸时是一元酸HAlO3; 2氢氧化铝与酸碱反应时,弱酸弱碱是不能把氢氧化铝溶解的; 3、明矾:KAlSO 42·12H 2O复盐的概念: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叫复盐;四、Al 3+、AlO 2—的性质 一Al 3+的性质1、AlCl 3中逐滴加入氨水:Al 3++3NH 3·H 2O=AlOH 3↓+3NH 4+用Al 3+制取AlOH 3用弱碱更合适2、AlCl 3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至过量①方程式:Al 3++3OH —=AlOH 3↓AlOH 3+OH —=AlO 2-+2H 2O②现象:白色沉淀先增加再减少最后消失 ③图像:nNH 3·H 2O/molnAlOH 3/mol②AlOH 3+NaOH=NaAlO 2+2H 2O 电解③AlOH 3+3HCl=AlCl 3+3H 2OKAlSO 42=K ++Al 3++2SO 42- Al 3++3H 2O=====AlOH 3胶体+3H +△3、向NaOH 溶液中滴加AlCl 3溶液 ①有关反应:Al 3++4OH —=AlO 2—+2H 2OAl 3++3AlO 2—+6H 2O=4AlOH 3↓②现象:开始无沉淀生成,后来白色沉淀逐渐增加,最后沉淀量不变 ③图像:二AlO 2—的性质1、向含有AlO 2—的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CO2直至过量 离子方程式: 图像:2、向含有AlO 2—的偏铝酸盐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直至过量 离子方程式:①AlO 2—+H ++H 2O=AlOH 3②AlOH 3+3H +=Al 3++3H 2O图像:3向含有H +的强酸溶液中逐滴滴入偏铝酸盐溶液直至过量 离子方程式:①AlO 2—+4H +=Al 3++2H 2O②Al 3++3AlO 2—+6H 2O=4AlOH 301234n HCl /molnAlOH 3/moln CO 2/molnAlOH 3/mol011/2nAlOH 3/mol3+/molnNaOH/molnAlOH 3/mol01234①2AlO 2—+CO 2少量+3H 2O=2AlOH 3+CO 32- ②AlO 2—+CO 2足量+2H 2O=AlOH 3+HCO 3—图像:例题:将某质量的镁铝合金溶解在500mL 盐酸中,然后取出10mL 溶液用1mol/LNaOH 溶液滴定,产生沉淀质量与碱溶液的关系如下图;求: 1合金中镁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反应后溶液体积不变;一.Mg 、Al 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反应1与O 2反应;常温下与空气中的O 2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所以镁、铝都有抗腐蚀的性能;镁、铝都能在空气中燃烧:2Mg+O 22MgO;4Al+3O 22Al 2O 3 2与卤素单质、硫等反应;Mg+Cl 2MgCl 22Al+3Cl 22AlCl 32Al+3S Al 2S 3用于工业制备Mg+S MgS③集气瓶底部都要放一些细纱,以防止集气瓶炸裂; 2.与H 2O 反应Mg 、A1和冷水都不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气 Mg+2H 2O MgOH 2+H 2↑2A1+6H 2O 2A1OH 3+3H 2↑3.与酸反应置换出H 2Mg 、A1与浓、稀盐酸、稀硫酸、磷酸等酸反应置换出H 2,其中铝在冷浓H 2SO 4,冷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现象;所以可用铝制容器贮存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4.与某些氧化物反应1镁与二氧化碳反应:2Mg+CO 22MgO+C特别提醒:“CO 2不能助燃”的说法是不全面的,CO 2对绝大多数可燃物是良好的灭火剂,而对K 、Ca 、Na 、Mg 等可燃物却是助燃剂;2铝热反应:2Al+Fe 2O 32Fe+Al 2O 3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和冶炼某些难熔金属,如:V 、Cr 、等; 特别提醒:①铝热剂是指铝粉和某些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金属氧化物可以是:Fe 2O 3、FeO 、Fe 3O 4、Cr 2O 3、V 2O 5、MnO 2等;②铝热反应的特点是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生成的金属呈液态; ③要使用没有氧化的铝粉,氧化铁粉末要烘干;④KClO 3作为引燃剂,也可以用Na 2O 2代替;实验时可以不用镁条点燃,而用在氯酸钾和白糖的混合物上滴加浓硫酸的方法来点燃;5.与碱反应特别提醒:①镁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火焰点燃即可燃烧,而铝在空气中需要高温点燃才能燃烧;镁在空气中燃烧时有三个反应发生:2Mg+O 22MgO3Mg+N 2Mg 3N 22Mg+CO 22MgO+C②燃烧时都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白光;利用镁的这种性质来制造照明弹; nAlO 2—/molnAlOH 3/mol01/41/23/41镁不与碱反应,铝与碱液反应:2Al+2NaOH+6H 2O 2NaAlO 2+4H 2O+3H 2↑ 二.氢氧化铝1.物理性质:A l OH 3是几乎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固体,具有吸附性; 2.化学性质①与酸反应:AlOH 3+3HCl =AlCl 3+3H 2O 离子反应方程式:AlOH 3+3H +=Al 3++3H 2O ②与碱反应:AlOH 3+NaOH =NaAlO 2+2H 2O 离子反应方程式:AlOH 3+OH =NaAlO 2+2H 2O 3.AlOH 3的制取①铝盐与碱反应: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时采用过量的氨水,而不用强碱与可溶性铝盐溶液反应是因为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碱溶液,不溶于弱碱溶液②偏铝酸盐与酸反应:一般用向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CO 2的方法制取AlOH 3; 当CO 2不足或适量时:2AlO 2+CO 2+3H 2O =2AlOH 3↓+CO 32 当CO 2过量时:AlO 2+CO 2+2H 2O =AlOH 3↓+HCO 34.AlOH 3的用途:由于A l OH 3具有吸附性,既能凝聚水中悬浮物,又能吸附色素,因此A l OH 3可作净水剂和色素吸附剂;特别提醒:1制取AlOH 3也可用铝盐与强碱作用,但应严格控制加入碱的量,因为强碱过量会使制得的AlOH 3转化为偏铝酸盐;2一般不用强酸,因为强酸的量控制不当会使制得的AlOH 3溶解;例1使溶液中Ba 2+、Mg 2+、Al 3+、Ag +、Cu 2+分步逐一沉淀析出,加入下列试剂的顺序正确的是A .NaCl →Na 2S →Na 2SO 4→NaOH →HNO 3B .H 2SO 4→HCl →H 2S →NaOH →CO 2C .HCl →H 2SO 4→H 2S →NaOH →CO 2D .Na 2S →Na 2SO 4→NaCl →NaOH →HCl解析SO 42能同时除去Ba 2+和Ag +,S 2能同时除去Ag +和Cu 2+,所以不能放在第一位,排除BD ;AC 相比,在加入前四种试剂后,Al 3+以AlO 2形式存在,加酸可使AlO 2以AlOH 3形式沉淀;但HNO 3量不好控制,所以最好的选项为C;答案C规律总结解除杂题应注意①除杂试剂的选择;本题要求将离子分步逐一除去,所以试剂要一一对应:Ba 2+~SO 42,Mg 2+~OH,Ag +~Cl,Cu 2+~S 2,②除杂的顺序;为了将杂质除干净,除杂试剂一般是过量的,这样势必引入新杂质;所以后续的除杂试剂在去除对应杂质的同时,还要有将前一过量除杂试剂清除的作用;例2用铝箔包装金属钠,用针扎出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为标准状况A .O 2和H 2的混合气体B .C .大于D .小于解析Na 与水反应放出H 2,并且生成NaOH,铝能与NaOH 溶液反应,也生成H 2,故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这两部分H 2总和,显然比Na 单独反应产生的H 2多;2Na+2H 2O 2NaOH+H 2↑2A1+6H 2O 2A1OH 3+3H 2↑ 若铝箔足量,共生成H 2:+=V H 2=×/L =;答案C规律总结铝和强碱溶液反应,不是铝直接和碱反应,而是铝先和强碱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AlOH 3,然后AlOH 3再和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 三.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 1.镁的知识主线上图的1~13中的有关化学方程式如下:①2Mg+O2=2MgO②3Mg+N2===Mg3N2③Mg+Cl2====MgCl2、Mg+2HCl=MgCl2+H2↑④MgCl2====Mg+Cl2↑⑤MgO+H2O===MgOH2⑥MgOH2===MgO+H2O⑦MgOH2+2HCl=MgCl2+2H2O⑧MgCl2+2NaOH=MgOH2↓+2NaCl⑨MgCO3===MgO+CO2↑⑩MgCO3+H2O===MgOH2+CO2↑⑪Mg3N2+6H2O=3MgOH2+2NH3↑⑫MgOH2+H2SO4=MgSO4+2H2O⑬MgSO4+2NaOH=MgOH2↓+Na2SO42.铝的知识主线上图1~12的有关化学方程式如下:①4Al+3O2=2Al2O3②2Al2O3====4Al+3O2↑③2Al+6HCl=2AlCl3+3H2↑④2Al+2NaOH+2H2O=2NaAlO2+3H2↑⑤2AlOH3====Al2O3+3H2O⑥Al2O3+6HCl=2AlCl3+3H2O⑦AlCl3+3NH3·H2O+AlOH3↓+3NH4Cl⑧AlOH3+3HCl=AlCl3+3H2O⑨NaAlO2+CO2+2H2O=AlOH3↓+NaHCO3⑩AlOH3+NaOH=NaAlO2+2H2O⑪2KAlSO42+6NH3·H2O=2AlOH3↓+K2SO4+3NH42SO4例3用瓷质坩埚盛镁粉在空气中进行强烈燃烧,充分反应后生成固体产物最多可能有A.3种B.4种C.5种D.6种解析镁粉在空气中燃烧与在瓷坩埚中高温燃烧的情况不同;在空气中燃烧时,镁除与氧气,氮气化合生成MgO和Mg3N2外,还能与空气中CO2发生置换而生成炭黑C;但在瓷坩埚里高温煅烧时,镁除发生上述反应外,还会与坩埚中的SiO2发生置换反应而生成硅:SiO2+2Mg2MgO+Si,此外,在高温下MgO还可能与酸性氧化物Si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少量的MgSiO3,这样生成的固体最多可能有5种;答案为C;1、某无色透明溶液能与铝作用放出氢气,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SO42-、Na+、K++、ClO-、Na+、NO3-、Na+、NO3-、K+、Ba2+、Cl-、NH4+点燃点燃熔融电解△△△△熔融电解加热2、两份铝屑,第一份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则第一份与第二份铝屑的质量比为A、1:1B、1:2C、1:3D、1:43、能用铝为原料来冶炼难熔的金属主要是因为A.铝的密度小,熔点较低B.铝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C.铝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排在较前面D.铝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4、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A.稀硝酸B.稀盐酸C.硝酸铜D.氢氧化钠5、由锌、铁、镁、铝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A.锌B.铁C.铝D.镁6、下列用途主要是体现铝的物理性质的是①家用铝锅②盛浓硝酸的容器③制导线④焊接钢轨⑤包装铝箔⑥炼钢的脱氧剂⑦做防锈油漆⑧做合金用作飞机制造业材料⑨工业做热交换器A.①②③④B.③④⑥⑦⑧⑨C.①③⑤⑦⑧⑨D.①③②④⑥⑧7、有关Al与NaOH溶液的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铝是还原剂,其氧化产物是AlOH是氧化剂,其还原产物是H2C.铝是还原剂,H2O和NaOH都是氧化剂是氧化剂,Al被氧化8、向某溶液中投入铝片后有大量H2放出,则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9、向NaAlO2溶液中持续通入一种气体,开始时产生沉淀,随后沉淀又逐渐溶解,该气体是、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A.AlO2B.Cu2+C.Al3+D.Mg2+11、常温下能用铝制容器盛放的是A.浓盐酸B.浓硝酸C.稀硝酸D.稀硫酸12、下列所用的材料不属于合金的是A.家用的铝窗B.建筑用的钢筋C.铸造用的黄铜D.温度计用的水银13、一块镁铝合金溶于盐酸后,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所得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是-、OH-、Na+、Cl-+、OH-、Al3+、Cl--、OH-、Mg2+、Cl-+、Mg2+、Al3+、Cl-14、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B.世界上最常见的,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钢C.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小,熔点一般也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高D.合金可以由金属和非金属融合而成1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l+6H2O+2OH-=2AlOH4-+H2↑OH3溶于NaOH溶液中:AlOH3+OH-=AlOH4-AlOH4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2AlOH4-+CO2=2AlOH3↓+CO32-+H2O粉末溶于NaOH溶液中:Al2O3+2OH-=2AlOH4-+H2O16、下列关于AlOH3的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OH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OH3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OH3能溶于氨水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17、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H2SO4溶液反应的物质是OH18、在使溶液中的AlO 2-完全转化成AlOH 3,应选择的最好试剂是、某强酸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 .K H C O C a C l 32+-+-、、、 B .A l O C O N a K 232--++、、、C .N a M g N O S O 2342++--、、、D .C a N a M g N O 223+++-、、、 20、下列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有错误的是 A .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 l O H 3H A l 3H O 32+=+++ B .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 l O 2O H 2A l O H O 2322+=+-- C .碘化钾溶液中滴入溴水:2I B r I 2B r 22--+=+D .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 l O H 3O H A l O 3H O 322+=+--21、以氧化铝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铝,最好的方法是A .将氧化铝溶于水;B .将氧化铝先溶于盐酸中,之后滴加氨水;C .将氧化铝溶于盐酸中,之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 .将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之后滴加盐酸;22、L 的NaCl 溶液与L 的AlCl 3溶液中Cl -离子浓度之比为 A .5∶1 B .5∶3 C .1∶3 D .5∶223、下列物质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 2,发生化学反应,但不会析出沉淀的是 A .Na 2SiO 3 B .NaAlO 2 C .Na 2CO 3 D .NaOH24、向含有1molKAlSO 42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BaOH 2溶液,使SO 42-恰好转化为沉淀,此时生成的AlOH 3的物质的量是 A .1mol B . C . D .0 25、处理铝锅垢应采用A .浓HNO 3B .浓盐酸C .浓乙酸D .浓NaOH 溶液26、往L 的AlCl 3溶液中加入金属钾,完全反应后恰好只形成KCl 和KAlO 2溶液;加入钾的物质的量是 A .2.5m 10m o l 4⨯- B .5.0m 10m o l 4⨯-C .7.5m 10m o l4⨯-D .m 10m o l⨯-3 27、利用铝合金代替铝制钥匙是利用铝合金的A .熔点低B .不易锈蚀C .硬度大D .密度小28、将amol 钠和amol 铝一同投入mg 足量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g/cm 3,该溶液的百分比浓度为A .82a 46a m %+ B .8200a46a 2m %+ C .8200a 46a m %+ D .8200a69a m%+29、我国最新报道的高温超导体中,铊是组成成分之一,已知铊与铝是同族元素,关于铊的判断有错误的是A .铊是质软的银白色的金属B .铊能生成+5价化合物C .铊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D .铊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30、有关Al 与NaOH 溶液的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铝是还原剂,其氧化产物是AlOH 3 B .NaOH 是氧化剂,其氧化产物是H 2 C .铝是还原剂,H 2O 和NaOH 都是氧化剂 D .H 2O 是氧化剂,Al 被氧化31、常温下,向下列物质①过氧化钠②磷酸钡③硫化钠④偏铝酸钠⑤氯化铝 中分别加入水后充分搅拌,则溶液中阴离子数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 是A .⑤①③④②B .⑤②①③④C .⑤①④③②D .②⑤①③④32、铝在人体中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铝在下列使用场合须加以控制的是①制铝锭②制易拉罐③制电线电缆④制牙膏皮⑤用明矾净水⑥制炊具⑦用食品和苏打作食品膨化剂⑧用AlOH 3制胃药药片⑨制防锈油漆A 、①②④⑤⑥⑦⑧B、②⑤⑥⑦⑨C、②④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33、将物质的量相等的硫酸铝和硫酸铵溶水形成Vml 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某氢氧化钠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混合溶液中两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直至过量;下列表示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的体积X 与溶液中沉淀物的量Y 的关系意图中正确的是34、有A 、B 、C 、D 、E 五种化合物,其中A 、B 、C 、D 都是含Al 元素的化合物,F 是一种气体,在标准状况下,F 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空气密度的倍;化合物间的发生如下反应: ①A 、B 、C 、D 的化学式分别为:A 、B 、C 、D ;②1molC 和2molE 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是 ;③已知C 溶液和D 溶液混合后,也有白色沉淀B 析出,其化学方程式为 ;35、有六瓶白色固体,它们是()()A l O N a N O B a O H M g C l N H S O 23322424、、、、和无水C u S O 4,现仅用蒸馏水及已被检出物质对它们作出鉴别,根据以下实验步骤,请在空格内填写须加入的试剂,填写检出物质时须与实验现象上下对应;1待检物水检出物质①实验现象②+⎧⎨⎪⎩⎪2待检溶液③检出物质④实验现象⑤+⎧⎨⎪⎩⎪3待检溶液⑥检出物质⑦实验现象⑧+⎧⎨⎪⎩⎪36、某无色透明溶液跟金属Al 反应,放出H 2;试判断下列离子:Mg 2+、Cu 2+、Ba 2+、H +、Ag +、SO 42-、CO 32-、HCO 3-、OH -、NO 3-,下列两种情况何者能存在于此溶液中 1当生成Al 3+时,可能存在 ; 2当生成AlO 2-时,可能存在 ;1.某无色透明溶液能与铝作用放出氢气,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2-、Na+、K+、SO4-+、ClO-、Na+、NO3-、K+、Na+、NO3+、Ba2+、Cl-、NH42.两份铝屑,第一份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则第一份与第二份铝屑的质量比为A、1:1B、1:2C、1:3D、1:43.能用铝为原料来冶炼难熔的金属主要是因为A.铝的密度小,熔点较低B.铝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C.铝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排在较前面D.铝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4.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A.稀硝酸B.稀盐酸C.硝酸铜D.氢氧化钠5.由锌、铁、镁、铝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A.锌B.铁C.铝D.镁6.下列用途主要是体现铝的物理性质的是①家用铝锅②盛浓硝酸的容器③制导线④焊接钢轨⑤包装铝箔⑥炼钢的脱氧剂⑦做防锈油漆⑧做合金用作飞机制造业材料⑨工业做热交换器A.①②③④B.③④⑥⑦⑧⑨C.①③⑤⑦⑧⑨D.①③②④⑥⑧7.有关Al与NaOH溶液的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铝是还原剂,其氧化产物是AlOH3是氧化剂,其还原产物是H2C.铝是还原剂,H2O和NaOH都是氧化剂是氧化剂,Al被氧化8.向某溶液中投入铝片后有大量H2放出,则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9.向NaAlO2溶液中持续通入一种气体,开始时产生沉淀随后沉淀又逐渐溶解,该气体是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B.Cu2+C.Al3+D.Mg2+A.AlO211.常温下能用铝制容器盛放的是A.浓盐酸B.浓硝酸C.稀硝酸D.稀硫酸12.下列所用的材料不属于合金的是A.家用的铝窗B.建筑用的钢筋C.铸造用的黄铜D.温度计用的水银13.将一块镁铝合金溶于盐酸后,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所得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是-、OH-、Na+、Cl-+、OH-、Al3+、Cl--、OH-、Mg2+、Cl-+、Mg2+、Al3+、Cl-14.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B.世界上最常见的,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钢C.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小,熔点一般也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高D.合金可以由金属和非金属融合而成1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l+6H2O+2OH-=2AlOH4-+H2↑OH3溶于NaOH溶液中:AlOH3+OH-=AlOH4-AlOH4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2AlOH4-+CO2=2AlOH3↓+CO32-+H2O粉末溶于NaOH溶液中:Al2O3+2OH-=2AlOH4-+H2O16.下列关于AlOH3的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OH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OH3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OH3能溶于氨水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17.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H2SO4溶液反应的物质是OH18.在使溶液中的AlO2-完全转化成AlOH3,应选择的最好试剂是题号123456789111121314答案A B D C C C D D A A B D A C题号15161718答案B C ABC。
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一)铝单质——Al(两性单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质较软,但比镁要硬,熔点比镁高,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
用途:铝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主要用于导线、炊具等,铝的最大用途是制合金。
铝合金特点:①密度小①强度高①塑性好①制造工艺简单①成本低①抗腐蚀力强2、化学性质:铝是较活泼的金属,自然界中没有铝单质(1)与非金属:4Al + 3O2 == 2Al2O3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起保护作用。
(2)与酸的反应:2Al + 6HCl == 2AlCl3+ 3H2↑ 2Al + 6H+ == 2Al3+ + 3H2↑钝化:在常温下,铝与浓硝酸、浓硫酸反应,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进一步反应,保护铝。
(3)与碱的反应:2Al + 2NaOH + 6H2O == 2Na[Al(OH)4] + 3H2↑ 2Al + 2OH− + 6H2O == 2[Al(OH)4]− +3H2↑ (4)与某些盐溶液反应:如能置换出CuSO4、AgNO3等溶液中的金属。
(5)铝热反应:高温下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如Fe、Cr、Mn、V的氧化物)2Al + Fe2O3Al2O3 + 2Fe。
Al和Fe2O3的混合物叫做铝热剂(混合物)。
可用于焊接钢轨、冶炼金属。
(二)氧化铝——Al2O3(两性氧化物)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①),常作为耐火材料和冶炼金属铝的原料。
两性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1、与酸的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Al2O3 + 6H+ == 2Al3+ + 3H2O2、与碱的反应:Al2O3 + 2NaOH + 3H2O == 2Na[Al(OH)4] Al2O3 + 2OH− + 3H2O == 2[Al(OH)4]−3、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备金属铝:(三)氢氧化铝——Al(OH)3(两性氢氧化物)白色难溶于水的胶状沉淀,是两性氢氧化物,加热易分解。
铝及其化合物反应总结铝及其化合物1、4 Al +3 O2 ==2 Al2O3铝是较活泼金属,常温下就可以与空气中的氧气缓慢反应在表面生成氧化物薄膜。
因为氧化物膜的保护,所以铝耐腐蚀。
2、铝热反应:铝可以与比它不活泼的金属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
例如与Fe2O3的反应:2 Al + Fe2O3 =高温=2 Fe + Al2O33、铝与强酸和强碱溶液的反应:2 Al +6 HCl ==2 AlCl3 +3 H2↑ (2 Al +6 H+ ==2 Al3+ +3 H2↑)2 Al +2NaOH +2 H2O ===2 NaAlO2 +3 H2↑2 Al +2OH- +2 H2O ==2 AlO2 =2 AlO2-+H2O )5、两性氢氧化物Al(OH)3 :有两种电离方式(碱式电离)3OH- +Al3+ Al(OH)3 AlO2- + H++H2O(酸式电离)Al(OH)3+3HCl=== AlCl3+3H2O( Al(OH)3+3 H+ == Al3++3H2O )Al(OH)3+NaOH== NaAlO2+2H2O ( Al(OH)3+ OH- = AlO2-+2H2O)6、铝盐与强碱的反应:碱不足,生产沉淀;碱过量,生产偏铝酸盐。
AlCl3+3 NaOH(不足)== Al(OH)3↓+3NaCl (Al3++3 OH- (不足)= Al(OH)3↓)AlCl3+4 NaOH(足量)== NaAlO2+3NaCl+2H2OAl3+ +4 OH- = AlO2-+2H2O7、 AlCl3+3NH3H2O == Al(OH)3↓+3NH4ClAl3+ +3NH3H2O == Al(OH)3↓+3NH4+8、偏铝酸盐与酸的反应NaAlO2+HCl(不足)+H2O =Al(OH)3↓+NaCl ( AlO2- +H++H2O = Al(OH)3↓ )NaAlO2+4HCl(过量)= AlCl3 + NaCl +2H2O ( AlO2- +4H+ = AlO2-+2H2O )9、 NaAlO2+CO2(过量)+2H2O===Al(OH)3↓+NaHCO32NaAlO2+CO2(不足)+3H2O===2Al(OH)3↓+Na2CO310、2Al2O3(熔融)=电解==4Al+3O2↑ MgCl2(熔融)=电解== Mg+Cl2↑。
铝及其化合物的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化学符号为Al。
它的化合物也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铝化合物的分子式、离子方程式和配平方程式。
1.氢氧化铝(铝烧碱/铝碱)-分子式:Al(OH)3Al(OH)3(s) → Al3+(aq) + 3OH-(aq)这个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固体氢氧化铝溶解在水中生成铝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过程。
2.硫酸铝(明矾)-分子式:Al2(SO4)3硫酸铝是一种无色晶体,易溶于水。
它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Al2(SO4)3(s) → 2Al3+(aq) + 3SO4^2-(aq)这个方程式表示了固体硫酸铝溶解在水中生成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过程。
3.三氯化铝-分子式:AlCl3三氯化铝是一种无色固体,易溶于水。
它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AlCl3(s) → Al3+(aq) + 3Cl-(aq)这个方程式表示了固体三氯化铝溶解在水中生成铝离子和氯离子的过程。
4.氯化铝(六水合氯化铝)-分子式:AlCl3·6H2O氯化铝是一种白色、易吸湿的晶体,也是铝的常用化合物之一、它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AlCl3·6H2O(s) → Al3+(aq) + 3C l-(aq) + 6H2O(l)这个方程式表示了六水合氯化铝溶解在水中生成铝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的过程。
除了上述的铝化合物,铝还可以与其他元素或化合物形成各种不同的化合物和离子方程式。
总结:1. 氢氧化铝:Al(OH)3(s) → Al3+(aq) + 3OH-(aq)2. 硫酸铝:Al2(SO4)3(s) → 2Al3+(aq) + 3SO4^2-(aq)3. 三氯化铝:AlCl3(s) → Al3+(aq) + 3Cl-(aq)4. 氯化铝:AlCl3·6H2O(s) → Al3+(aq) + 3Cl-(aq) + 6H2O(l)这些化合物及其方程式对于我们理解铝的化学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点燃△ 铝 及 其 化 合 物一、铝得结构:1、原子结构示意图:2、周期表中位置:第三周期ⅢA族镁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得三个电子,显+3价。
二、铝单质得性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硬度与密度小,具有良好得导电导热性与延展性。
在空气中具有很好得耐腐蚀性。
2、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A 、2Al+3Cl 2====2Al Cl 3B 、铝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
4A l+3O 2 ========= 2Al 2O 3思考:在金属活泼性顺序中铝排在铁得前面,那为什么铁在空气中易生锈而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呢?铝与空气中得氧气反应生成致密得氧化膜并牢固地覆盖在铝表面,阻止了内部得铝与空气接触。
(2)与盐溶液反应:2A l+3CuSO 4 =3Cu +Al 2(SO 4)3(3)与某些氧化物反应—铝热反应:2Al + F e2O 3 == 2Fe + Al 2O3铝热剂[现象]:发出耀眼得光芒、放出大量得热、有熔融物生成。
[试一试]:写出Al 分别与M nO2 、V 2O5 得反应方程式(4)与沸水微弱反应:2Al+6H 2O ========= 2A l(OH)3 + 3H 2↑(5)与酸反应::2A l+6HCl ====== 2AlCl 3+H2↑2A l+3H 2S O4 ====== Al 2(SO 4)3+ 3H 2↑注意:铝在冷得浓硫酸、浓硝酸中钝化。
某些金属在常温下遇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浓硝酸时在表面生成致密得氧化膜,从而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发生反应,这种现象称为钝化。
(6)与碱反应:2Al+2NaOH +2H 2O=2NaAlO 2+3H 2↑ 反应得实质:分两步进行:(2)A l(OH)3+NaOH ======== NaAl O2+2H 2O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得6e —(1)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失6e —+4H 2O—得6×e —三、铝得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Al2O3)(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 、不溶于水,不与水化合。
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高三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其化学符号为Al,原子序数为13。
铝是地球上第三最丰富的元素,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建筑、交通工具、包装等。
在高三化学学习中,了解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针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高三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一、铝的性质1. 物理性质:铝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它的熔点较低,约为660℃,因此易于熔化和加工。
铝的密度较低,约为2.7 g/cm³,使其成为轻质金属之一,有利于减轻结构物的重量。
2. 化学性质:铝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因为其表面会形成一层氧化铝膜,有效防止铝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
但当铝与浓硝酸或浓碱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剧烈的反应。
此外,铝也可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如氧化铝、硫化铝等。
二、铝的制备铝的制备主要通过电解法实现。
具体步骤如下:1. 提取铝矾土(主要成分为Al2(SO4)3·18H2O),将其经过研磨和浸出处理,得到含铝的溶液。
2. 将含铝溶液加热至约80℃,加入氢氧化钠(NaOH)溶液调节pH值。
3. 将溶液进行过滤,分离出杂质。
4. 将纯净的铝盐溶液进行电解。
电解槽内是熔融的铝盐,阳极用石墨杆制作,阴极则是导电铝材。
5. 施加直流电压,经过电解反应,铝离子在阴极上还原成铝金属,并进行析出。
同时,阳极上的氧气与铝合成氧化物,称为阳极泥,需定期清理。
三、铝的化合物及应用1. 氧化铝(Al2O3):氧化铝是一种常见的铝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绝缘性。
它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陶瓷、耐火材料、电子元件等。
此外,氧化铝还可用作磨料和填料。
2. 氯化铝(AlCl3):氯化铝是一种重要的铝盐,可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催化剂,如芳香烃的烃基化反应、烯烃的加成反应等。
此外,氯化铝还用于制备铝金属和染料等。
3. 硫化铝(Al2S3):硫化铝是一种具有强烈臭味的无机化合物,常以黄色粉末形式存在。
2021年化学高考一轮复习--铝及其化合物一、铝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ⅢA族。
铝为银白色金属,熔点为660.40C,沸点为24670C密度为2.7g·cm-3,导电性仅次于银、铜和金。
1.铝跟非金属反应:常温下,铝被空气里的氧气氧化,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内部的金属继续与氧气反应。
铝在空气中强热:4Al+3O22Al2O3(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和耀眼的白光,因此铝可用于制造燃烧弹、信号弹、火箭推进剂等。
铝与氮气在高温下反应:2Al+N22AlN,铝容易和卤素反应,常温下和氯气激烈化合生成三氯化铝;在溴中燃烧铝粉生成三溴化铝。
在高温下也能和硫、氮气、碳直接化合成Al2S3、AlN、Al4C3(2000℃)。
2.铝与酸反应(1)与非氧化性强酸(稀硫酸、盐酸)反应:2Al+6H+ =2Al3++3H2↑(2)常温下,铝、铁遇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
所以可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
(3)加热时,铝与热浓硫酸、浓硝酸反应:2Al+6H2SO4(浓) Al2(SO4)3+3SO2↑+6H2O(4)铝与稀硝酸反应不产生H2。
3.铝与强碱溶液反应:2Al+6H2O=Al(OH)3↓+3H2↑,Al(OH)3+NaOH=NaAlO2+2H2O。
上述两个反应叠加得:2Al+2NaOH+2H2O= 2NaAlO2+3H2↑4.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2Al+Fe2O3Al2O3+2Fe,这个反应称为铝热反应,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称为铝热剂.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可用于冶炼Ni、Mn、V等难熔金属。
如10Al+3V2O55Al2O3+6V ,8Al+3Co3O44Al2O3+9Co,8Al+3Fe3O44Al2O3+9Fe等。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铝在空气中不易氧化是因为性质不活泼②由于铝的导电性比铜、银都强,所以常用其制造电线、电缆③常温下,由于铝与浓硫酸钝化时不反应,所以可用铝制槽车运送浓硫酸④铝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⑤将一块带有氧化膜的铝片与过量的浓NaOH溶液完全反应后,取澄清溶液将其蒸干,得纯净的NaAlO2固体⑥两份相同质量的铝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前者多⑦不直接用铝片跟稀硝酸反应制硝酸铝主要是因为铝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⑧常温下,相同的铝片分别加入足量的浓、稀硝酸,浓硝酸中铝片先溶解完⑨与Al反应能产生H2的溶液中一定大量共存:Fe2+、K+、NO-3、SO2-4⑩浓硝酸滴入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中,产生红棕色气体⑪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说明铝的熔点较低⑫用NaOH溶液除去镁粉中的杂质铝:2Al+2OH−+2H2O===2AlO-2+3H2↑例1、④⑥⑫【解析】铝在空气中会与O2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①错误;铝的导电性比铜、银都弱,②错误;钝化是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碍反应进行,不是不反应,③错误;铝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且均反应放出氢气,④正确;铝片与过量的浓NaOH溶液完全反应后,蒸干得到的不是纯NaAlO2,⑤错误;由Al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易知相同质量的Al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的H2的质量相等,⑥正确;铝只与浓硝酸之间有钝化作用,稀硝酸没有钝化作用,不直接用铝片跟稀硝酸反应制硝酸铝主要是因为铝片与HNO3反应生成污染环境的NO 等气体,同时由于铝不纯,制备的硝酸铝不纯,⑦错误;常温下铝与浓硝酸、浓硫酸发生钝化不可能完全溶解,⑧错误;与Al能放出氢气的,同业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若是碱性,则Fe2+和OH-不共存,若酸性,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不产生H2,⑨错误;常温下铝在浓硝酸中钝化,观察不到红棕色NO2气体,⑩错误;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铝的熔点较高,所以内部熔化的铝不会滴落,⑪错误;铝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而镁不能,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⑫正确。
△ 点燃铝 及 其 化 合 物(知识点)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硬度和密度小,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
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
2、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A 、2Al+3Cl 2====2AlCl 3B 、铝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
4Al+3O 2 ========= 2Al 2O 3思考:在金属活泼性顺序中铝排在铁的前面,那为什么铁在空气中易生锈而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呢?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并牢固地覆盖在铝表面,阻止了内部的铝与空气接触。
(2)与盐溶液反应:2Al+3CuSO 4 =3Cu+Al 2(SO 4)3(3)与某些氧化物反应—铝热反应:2Al + Fe 2O 3 == 2Fe + Al 2O 3(4)与沸水微弱反应:2Al+6H 2O ========= 2Al (OH )3 + 3H 2↑(5)与酸反应::2Al+6HCl ====== 2AlCl 3+H 2↑2Al+3H 2SO 4 ====== Al 2(SO 4)3+ 3H 2↑注意:铝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钝化。
某些金属在常温下遇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浓硝酸时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发生反应,这种现象称为钝化。
(6)与碱反应: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Al2O3)(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 、不溶于水,不与水化合。
常作耐火材料。
刚玉的主要成分是Al 2O 3 ,其中把含少量铬元素的刚玉称为红宝石;含少量的铁和钛元素的刚玉称为蓝宝石。
(2)化学性质:①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备单质铝但由于氧化铝的熔点很高,故在氧化铝中添加冰晶石(Na 3AlF 6)降低其熔点。
2Al 2O 3 ========= 2Al + 3 O 2 ↑②与酸反应:Al 2O 3+6HCl =AlCl 3+3H 2O③与碱反应:Al 2O 3+2NaOH =2NaAlO 2+H 2O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2、氢氧化铝(Al (OH)3)(1)物理性质:氢氧化铝是白色胶状物质,不溶于水,有强的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和各种色素。
(2)化学性质:①不稳定性:氢氧化铝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电解2Al(OH)3= Al2O3+2H2O这是工业上制取纯净氧化铝的方法。
②Al(OH)3+NaOH= NaAlO2+2H2O③Al(OH)3 + 3HCl= AlCl3 + 3H2OAl(OH)3具有两性的原因:H++AlO2—+H2O Al(OH)3 Al3+ + 3OH—注意:(1)氢氧化铝作为碱时是三元碱;作为酸时是一元酸(HAlO3)。
(2)氢氧化铝与酸碱反应时,弱酸弱碱是不能把氢氧化铝溶解的。
一、铝1、铝在氧气中燃烧:4Al+3O2=2Al2O32、铝在氯气中燃烧:2Al+3Cl2=2AlCl33、铝和硫共热:2Al+3S=Al2S34、铝与稀硫酸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2Al+6H+=2Al3++3H2↑5、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6、铝和浓硫酸共热:2Al+6H2SO4=Al2(SO4)3+3SO2↑+6H2O7、铝和浓硝酸共热:Al+6HNO3=Al(NO3)3+3NO2↑+3H2O8、铝和稀硝酸反应:Al+4HNO3=Al(NO3)3+NO↑+2H2O9、铝和硝酸银溶液反应:Al+3AgNO3=Al(NO3)3+3Ag Al+3Ag10、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Al+3CuSO4=Al2(SO4)3+3Cu2Al+3Cu211、铝和氧化铁高温下反应:2Al+Fe2O3=Al2O3+2Fe12、铝和四氧化三铁高温共热:8Al+3Fe3O4=4Al2O3+9Fe13、铝和氧化铜高温共热:2Al+3CuO=Al2O3+3Cu14、铝和二氧化锰高温共热:4Al+3MnO2=2Al2O3+3Mn二、氧化铝1、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6H2、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Al2O3+2OH3、电解氧化铝的熔融液:2Al2O3=4Al+3O2↑三、氢氧化铝1、氢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2Al(OH)3+3H2SO4=Al2(SO4)3+6H2O2、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3、加热氢氧化铝:2Al(OH)3=Al2O3+3H2O四、硫酸铝1、硫酸铝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Al2(SO4)3+3BaCl2=2AlCl3+3BaSO4↓2、硫酸铝的水溶液呈酸性:Al2(SO4)3+6H2O=2Al(OH)3+3H2SO43、硫酸铝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Al2(SO4)3+6NaOH=3Na2SO4+2Al(OH)3↓4、向硫酸铝溶液中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Al2(SO4)3+8NaOH=2NaAlO2+3Na2SO4+4H2O5、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钡溶液:Al2(SO4)3+3Ba(OH)2=2Al(OH)3↓+3BaSO4↓6、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冰晶石电解Al2(SO4)3+4Ba(OH)2=Ba(AlO2)2+3BaSO4↓+4H2O7、向明矾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钡溶液:3Ba(OH)2+2KAl(SO4)2=2Al(OH)3↓+3BaSO4↓+K2SO48、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KAl(SO4)2+2Ba(OH)2=KAlO2+2BaSO4↓+2H2O9、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氨水: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10、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Al2(SO4)3+3Na2CO3+3H2O=2Al(OH)3↓+3Na2SO4+3CO2↑11、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Al2(SO4)3+6NaHCO3=2Al(OH)3↓+3Na2SO4+6CO2↑12、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硫化钠溶液:Al2(SO4)3+3Na2S+6H2O=2Al(OH)3↓+3Na2SO4+3H2S↑13、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硫氢化钠溶液:Al2(SO4)3+6NaHS+6H2O=2Al(OH)3↓+3Na2SO4+6H2S↑14、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硅酸钠溶液:Al2(SO4)3+3Na2SiO3+6H2O=2Al(OH)3↓+3Na2SO4+3H2SiO3↓15、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偏铝酸钠溶液:Al2(SO4)3+6NaAlO2+12H2O=3Na2SO4+8Al(OH)3↓五、偏铝酸钠1、偏铝酸钠溶液呈碱性:NaAlO2+2H2O=AI(OH)3+NaOH2、偏铝酸钠溶液滴入少量盐酸:NaAlO2+HCl+H2O=Al(OH)3↓+NaCl3、向偏铝酸钠溶液加入足量盐酸:NaAlO2+4HCl=NaCl+AlCl3+2H2O4、向偏铝酸钠溶液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5、向偏铝酸钠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NaAlO2+CO2+2H2O=Al(OH)3+NaHCO36、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铝溶液:Al2(SO4)3+6NaAlO2+12H2O=3Na2SO4+8Al(OH)3↓7、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铵溶液:NaAlO2+NH4Cl+H2O=Al(OH)3↓+NaCl+NH3↑8、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铁溶液:3NaAlO2+FeCl3+6H2O=3Al(OH)3↓+Fe(OH)3↓+3NaCl铝热反应实验原理镁条在空气中可以燃烧,氧气是氧化剂。
但插入混合物中的部分镁条燃烧时,氯酸钾则是氧化剂,以保证镁条的继续燃烧,同时放出足够的热量引发氧化铁和铝粉的反应。
由于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只要反应已经引发,就可剧烈进行,放出的热使生成的铁熔化为液态。
但是,氯酸钾不能用高锰酸钾代替,因为高锰酸钾氧化性太强,高温会和强还原剂镁反应,发生爆炸。
铝热剂:铝与金属氧化物的混合2物(比例约为1:2.95)铝热剂着火点较高,需要引燃。
常见的是用镁条引燃(若氧气不足镁燃烧不充分的话,亦可再混入适量氯酸钾或过氧化钡,但易自燃),亦可用高温喷枪点燃。
实验反应化学方程式:氧化铁:2 Al+Fe2O3=高温= Al2O3+ 2 Fe四氧化三铁:8 Al + 3 Fe3O4=高温= 4 Al2O3+ 9 Fe二氧化锰:4 Al+3 MnO2=高温= 2 Al2O3 + 3Mn五氧化二钒:10 Al + 3 V2O5=高温= 6 V+ 5 Al2O3氧化铬:2 Al+ Cr2O3 =高温= AI2O3 + 2Cr实验操作1.取一张圆形滤纸,倒入5克干燥的氧化铁粉末,再倒入2克铝粉。
2.将两者混合均匀。
用两张圆形滤纸,分别折叠成漏斗状,将其中一个取出,在底部剪一个孔,用水润湿,再跟另一个漏斗套在一起,使四周都有四层。
3.架在铁圈上,下面放置盛沙的蒸发皿,把混合均匀的氧化铁粉末和铝粉放在纸漏斗中,上面加少量氯酸钾,并在混合物中间插一根镁条,点燃镁条,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可以看到镁条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氧化铁粉末和铝粉在高温下发生剧烈的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纸漏斗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待熔融物冷却后,除去外层熔渣,仔细观察,可以看到,落下的是铁珠,这个反应叫铝热反应。
反应生成液态的铁和氧化铝1. 某无色透明溶液能与铝作用放出氢气, 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Cl-、SO42-、Na+、K+B. K+、ClO-、Na+、NO3-C. HCO3-、Na+、NO3-、K+D. NO3-、Ba2+、Cl-、NH4+2. 两份铝屑,第一份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则第一份与第二份铝屑的质量比为()A. 1:1B. 1:2C. 1:3D. 1:43.有关铝和它的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于熔化烧碱的坩埚,可用Al2O3这种材料制成B.铝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是因为其表面覆盖着一层氧化铝薄膜C.氧化铝是一种难熔物质,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D.氢氧化铝能中和胃酸,可用于制胃药4. 在使溶液中的AlO2-完全转化成Al(OH)3,应选择的最好试剂是()A.H2SO4B.HClC.CO2D.NH3·H2O5. 向30mL 1 mol/L的AlCl3溶液中逐渐加入浓度为4 mol/L的NaOH溶液,若产生0.78克白色沉淀,则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为()A. 3mLB. 7.5mLC. 15mLD. 27.5mL6.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相互反应,把前者逐滴滴入后者与把后者逐滴滴入前者,所产生的现象不相同的是A.AlCl3和NaOH B.Na2CO3和HClC.NaHCO3和HCl D.NaCl和AgNO37、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即能鉴别开的是()A. MgCl2和NaOHB.NaCl和AgNO3C. Na2CO3和HClD. AlCl3和KOH8、等体积的AlCl3和NaOH两种溶液混合后,沉淀物中含铝元素的质量与溶液中含铝元素的质量相等,则AlCl3和NaOH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A.1∶3B.2∶3C.1∶4D.2∶79.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I、II、III、IV四步中对于溶液和沉淀的分离采取的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