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4
1、知识目标(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学会进行实验数据分析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互动的过程式教学,领悟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以及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2)在合作与交流中分享解决问题后的愉悦。
细胞核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1、领悟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2、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识图、分析、讨论、归纳1课时细胞内部像一个繁忙的工厂,在细胞质中有许多忙碌不停的“车间”,这些“车间”都有一定的结构,如线立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等,这些都是细胞器。
我们知道这些细胞器内部进行着有条不紊的生物化学反应,并且彼此之间互不干扰。
那为什么细胞能够如此精确而有序的进行这些生物化学反应呢?一个工厂要正常运行,必须要有厂长的正确领导和控制,可以说厂长是一个灵魂人物,是整个工厂的核心,那么在细胞这个工厂中,它的灵魂,控制中心是什么呢?答:细胞核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最容易注意到的就是细胞核。
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一般来说,一个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但也有多核的。
如鼠、兔的肝细胞含有10个或10个以上的核,而人的骨骼肌细胞中,细胞核的数目可多达数百个。
动物细胞的细胞核直径一般为5~10um,植物的为5~20um,低等植物则为1~4um。
这些不同形态、不同数目、不同大小的细胞核都存在于细胞质中。
在对细胞核的形态、大小等有一定了解后,我们再回到细胞核是如何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上来,也就是细胞核的功能是什么呢?资料分析资料1:黑白美西螈的核移植实验科学家用黑白两种美西螈(一种两栖动物)做实验,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来,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
移植后长大的美西螈,全部都是黑色的。
问:从这个实验可以发现美西螈的皮肤颜色由什么决定?是细胞核还是细胞质?答:细胞核问:为什么是细胞核而不是细胞质呢?答:生物体性状的遗传主要是由细胞核控制的,因为细胞核中有D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 让学生理解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的含义。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细胞核的功能。
2. 利用实验观察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细胞核的结构。
3. 运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显微镜、细胞样本、染色剂等。
2. 教学课件: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3. 案例素材:生活中的遗传现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遗传现象,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引发学生对遗传信息的思考,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 探究细胞核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样本,了解细胞核的结构,如核膜、染色质等。
3. 了解细胞核的功能:通过实验现象,如染色剂对细胞核的染色,引导学生分析细胞核的功能,如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4.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生活中的遗传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细胞核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遗传现象。
对于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细胞核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3. 案例分析作业:检查学生运用细胞核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七、教学延伸:1. 开展课外活动,如参观实验室或生物技术企业,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细胞核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组织科普讲座,邀请生物技术专家分享细胞核研究的新进展和应用。
八、教学建议:1. 对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建议通过实物模型或动画演示,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教案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尝试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并能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学生通过资料分析,阐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从而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重点和难点:学生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阐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导入:上节课说到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其实我们还需要细胞提供给我们信息。
观察你的同桌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再调查他的父母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为什么这样子呢因为遗传到爸爸或者妈妈的。
是什么使到我们能遗传到我们父母的这些特性呢是因为我们细胞中有一个结构是提供给我们遗传信息的。
一、遗传物质:那么,什么是遗传信息呢是指上一代传给子代的控制该物种遗传性状的全部信息受精卵内含有生物全部的遗传信息。
那么遗传信息存在于哪里呢克隆羊多莉的实验:得出结论:细胞核里面有遗传物质。
二、细胞核里面有哪些成分储存遗传物质简单介绍DNA、蛋白质共同组成染色体。
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DNA的有机物.结构双螺旋结构基因具有特定遗传信息DNA片段,也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介绍人的卷发,蓝眼睛等都是由基因引起的。
染色体上的数量过多过少引起疾病三、遗传信息、DNA、染色体、细胞核四者之间的关系四、小结: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腊的功能五、练习:1、从细胞结构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现象主要决定于()A、细胞质B、细胞核C、细胞膜D、细胞壁2、中国人的皮肤是黄色的,这是由细胞中的()决定的。
3、有关遗传物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B、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C、染色体首尾相连组成了DNAD、DNA的特定结构中储存了大量的遗传信息4、基因与DNA的关系是:()A、一条DNA就是一个基因B、一条DNA有多个基因C、一个基因中包含有好几条DNAD、一个基因就是一条DNA5、判断题:染色体的英文名就是DNA。
课题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教时1课时教学目标和要求①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遗传信息库,阐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
②说出染色体、DNA与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能够说明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DNA。
③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和模拟制作等活动,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思维能力。
重点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功能,阐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
说出染色体、DNA与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
难点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阐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
能够说明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DNA。
教具准备挂图、多媒体课件、DNA分子模型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引入〗师:首先找一位同学到黑板上画一个动物细胞模式图,并注明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生:画图。
师:上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课外作业,希望大家通过查阅书籍或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克隆的一些信息。
谁愿意把你收集到的信息跟大家分享?生:向大家介绍他们搜集到的资料。
〖二、讲授新知识〗师:刚才有好多同学提到了克隆羊多莉,下面请大家来看课件,多莉是一只普通的山羊吗?如果不普通,它又特殊在哪里?引导学生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
提问上节课留的课外作业。
对学生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积极地评价。
播放克隆羊多莉的课件。
认真回忆,并上黑板画图。
学生纷纷举手,交流汇报他们收集到的有关克隆的信息。
无核卵细胞细胞师:很好,那么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什么呢?请大家阅读课本第56页,找到答案。
生:DNA是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师:非常好。
大家看,我手里拿的就是一个DNA分子片段的模型,DNA分子很长,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它可以分成许多个片段,每一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比如有的片段决定你是什么血型,有的片段决定你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我们把这些具有遗传功能的DNA片段称为基因。
师: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DNA是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那么DNA在细胞核中是如何存在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课文,找到答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理解细胞核的概念和功能。
(2) 掌握细胞核在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3) 了解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观察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学生对细胞核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核的功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感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生命科学的欲望。
(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 细胞核的概念和功能。
(2) 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 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联系。
(2) 基因在遗传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细胞核的重要性。
2. 利用多媒体展示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胞核的功能。
4. 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思考细胞核的重要性。
2. 讲解细胞核的概念和功能讲解细胞核的定义、结构及在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3. 讲解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讲解染色体的组成、DNA的分布和基因的功能。
4.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细胞核染色实验,观察细胞核在染色后的变化,加深对细胞核功能的理解。
5.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围绕细胞核的重要性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细胞核在生物学中的重要地位。
五、课后作业1. 绘制细胞核结构示意图,并标注各部分的功能。
2. 写一篇关于细胞核重要性的小论文。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细胞质是生命活动的场所》。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细胞核概念的理解。
确认学生对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关系的掌握。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细胞核染色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结果。
七年级上册生物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掌握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的概念。
了解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实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的概念。
2.难点: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以问题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人类的遗传信息是如何传递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细胞核,看看它是如何扮演遗传信息库的角色。
”2.新课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细胞核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和位置。
教师讲解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教师讲解细胞核的功能,强调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的概念。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如人类的基因组计划等。
3.实验观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核,让学生亲自体验细胞核的结构。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加深对细胞核的认识。
4.合作讨论教师提出问题:“细胞核为什么被称为遗传信息库?”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5.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遗传病的案例,如地中海贫血、唐氏综合症等,让学生了解遗传病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遗传病,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
6.课堂小结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7.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相关内容,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调整。
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拓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生物实验室,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如探究细胞核在细胞分裂中的作用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七年级生物(人教版)第二章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这一节书首先运用了资料分析的方法,介绍多莉羊的身世,阐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接着通过介绍DNA 、基因、染色体的内容,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遗传信息库。
二、学生分析我认为教师在教育上的成功之处就是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不失掉信心,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尤其是对初中的学生在教学上更加要以调动积极性,增加互动为主。
这节的内容要使七年级的学生有大致的理解也非易事,可让学生在此节课之前回去收集资料,对DNA、染色体等内容有大概的了解。
通过这节课我在于能使学生说出染色体、DNA 与遗传信息间的关系,并认同遗传信息的载体是生物体内特定的物质,理解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部分教学内容与前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相呼应,联系上节课细胞中的物质基础、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和叶绿体、线粒体是能量转换器等内容,让学生理解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这个概念在学生眼中不在抽象,为以后的生物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三、设计思想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选择了多媒体课件、彩色磁吸等教学用具,在网络上收集了丰富的浅显的图片,用丰富的表现形式保证了学生的视听结合,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课堂活动,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倡导合作与共的教学方法,以教师的讲述和表演,学生的分析和推理相结合,以求达到培养兴趣、强化思维的效果。
四、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学生身边生活的例子向学生说明什么是信息,如新闻、天气预报、上课铃声等。
接着向学生说明我们的生活需要信息,生物的生长发育同样也需要信息。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就是上一代能把控制生长发育的信息传给下一代。
然后提出问题:这样的信息我们称之为什么信息?讲授新课:1.利用Ada、Betty、Coco三只母羊争着认做Dolly母亲的故事,自讲自演,吸引学生的兴趣,讲授多莉羊的诞生过程。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教案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教案1一、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描述克隆羊的科学技术过程并得出细胞核里有遗传物质。
2.说出染色体、DNA与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
3.概述细胞核是一个遗传信息库。
力量目标:通过克隆羊、DNA是遗传物质的资料分析,提高同学处理信息的力量;通过模拟探究等活动培育同学科学探究的力量。
情感目标:了解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体验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关注社会热点话题,以增添同学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三、教学难点: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四、教学过程教学程序老师活动同学活动导入大家观看了自己和父母眼睛的形态(如:双眼皮、单眼皮)。
和父亲眼皮相像的请举手,和母亲眼皮相像的请举手,和父亲眼睛样子相像的请举手,和母亲眼睛样子相像的请举手,和父母的眼睛只要有相像之处的请举手。
很明显,我们和自己的父母总有相像之处,那么,小组互相观看一下,你们的眼睛是否相像呢?为什么?主动举手,并互相关注举手的人数。
生A:自己和父母相像是由于遗传的缘由,和同学没有遗传关系。
过渡感谢大家给我的信息,刚刚同学们的举手和发言就是信息,而我们和自己的父母相像,这是由于父母把遗传的信息传给了我们,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这个道理,生物都能把遗传信息传给下一代,那么,遗传信息在哪里呢?靠什么物质遗传给下代呢?新课同学主动商量老师(板书)其次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请大家看1996年轰动世界的克隆羊多莉,它的身世与三只母羊有关,它是怎样产生的呢?多莉究竟像哪一只?为什么像?这说明什么?请小组商量,我将请二位同学到黑板上利用贴画再现多莉的身世之谜。
推断:特别正确,细胞核内有遗传信息(板书一、细胞核里有遗传信息)。
比方一本书是细胞核,书中的文字就是遗传信息。
那么,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究竟是什么呢?科学家们发觉:细胞核中有两种重要的物质:蛋白质和DNA,你们认为哪一种是遗传物质?有什么证据来证明你的观点是正确的呢?(鼓舞)特别好,你排解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从而证明白NDA 是遗传物质,但是,有没有证据来直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呢?踊跃举手,两位同学上台贴画,其他同学则纷纷举手发表看法,共同得出多莉的身世之谜。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教学设计第二节细胞核是信息遗传库一、教材分析:本节原是高中的内容,在新教材改革后经过简化出现在初一。
相对来说,内容较抽象,对于刚接触生物学课程的初一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和接受。
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和教师的引导能够理解重难点。
知道染色体的组成。
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教材注意运用一些资料、图让学生去分析问题,去理解相关的知识。
二、学生分析:本节内容面向的是接受汉语教学6个月的内初班学生。
由于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直接观察,因此辅以多媒体,自主动手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内化本节课知识点,努力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三、设计思想:设计本课教学时,努力将那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使其容易理解和接受。
并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真正做到从做中学。
通过学生自主动手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教师利用多媒体、引导法、演示法等,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去理解相关的知识。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概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通过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问题的能力以及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DNA、染色体以及基因的学习,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产生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2、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设计和步骤六、小结性练习:请将下列五个名词右图的五个圈填入相应的位置。
细胞 细胞核 染色体 D N A 基因 七、作业:新学案P47 达标自查 八、板书设计第二节 细胞核是信息遗传库一、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二、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 DNA 结构:双螺旋DNA 和基因的关系:基因是DNA 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片段。
八年级生物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本节课原是高中的内容,在新课程改革后经过简化出现在七年级。
相对来说,内容较抽象,对于刚接触生物学课程的七年级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和接受。
但这部分内容对后面遗传学知识的学习却又是必备的。
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应努力将那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内容变得形象生动、直观亲切,使其容易理解和接受。
并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做到从做中学。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理解能力不强,对于本节课的知识可能会难于接受,进而失去学习兴趣。
但他们求知欲强、乐于动手。
如果可以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教师再给予一定的引导,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印象深刻,重点记忆明确,达到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剪纸拼人脸的活动,解释基
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
(2).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
功能——遗传信息库,说出染色
体、DNA 与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
(3).通过观看小品,阐明遗传信息
储存在细胞核中。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教材说明
教材编排说明
本节讲述了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等内容。
在本节的引言中,首先提出几个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什么是信息。
用人从一个受精卵发育长大的事实说明,人从父母那里获得了与遗传有关的信息。
让学生了解到人类生活不但需要物质和能量,还需要信息。
关于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教材提供了资料分析“小羊多莉的身世”,让学生通过分析多莉产生的过程,自己得出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的结论。
有关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的内容,教材辅以DNA分子片段示意图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并列举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了解DAN上的基因就是遗传信息。
在讲述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的内容时,教材除了提供染色体的彩图外,还将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遗传病人的图片提供给学生,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细胞中遗传物质的作用。
教材利用科学家的故事介绍了米舍尔发现核酸的过程,以及其他科学家对核酸功能的深入研究。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原来属于高中教材内容,在新教材改革后简化一些内容放在初一,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
初一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新事物容易产生兴趣。
因此可通过课前收集资料、发布资料、小组讨论等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从而促进学生的理性升华。
第1页共1页。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1.课前准备:让学生回家观察自己的眼睛与父母的眼睛有哪些相似之处,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收集DNA、染色体的相关图片和资料,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染色体模型。
2.课堂设计:
(1)学生通过克隆羊多莉的身世贴画活动,得出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
(2)教师引导学生模拟探究噬菌体侵染细菌得出遗传物质是DNA。
(3)通过教师展示染色体的模型,学生制作染色体的模型活动建构染色体的结构组成,以及染色体和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4)引导学生通过遗传信息→DNA→染色体→细胞核逆推总结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3.课后提出问题:“通过克隆羊多莉的身世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创设情境,为拓展学生思维,做进一步的探究。
二、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克隆羊的科学技术过程并得出细胞核里有遗传物质。
2.说出染色体、DNA与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
3.概述细胞核是一个遗传信息库。
能力目标:
通过克隆羊、DNA是遗传物质的资料分析,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模拟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体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关注社会热点话题,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小结和反思
本节概念的建构首先利用了课前调查、热点知识追踪的方法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概念有了初步的印象;在课堂上通过克隆羊的身世之谜贴画活动、模拟探究、制作模型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和游戏中逐步认识概念;课后通过进一步提出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巩固相关概念的同时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这样,使抽象的概念融入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分析,主动认识理解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老师在课前了解学生对相关概念的认识程度,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学生情况,设计出教学活动;课上,教师先步步引导学生集中思维,让学生顺着思路逐一认识概念,然后,在了解概念的基础上启动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主动思考未来。
由此还引发了“克隆人的利与弊”辩论赛;DNA模型的制作;基因食品的利与弊讨论等,我由此受到启发,组织了科普创新活动《基因工程科普系列活动》,并获得了18届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和十佳奖。
当然,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回答,我曾经在初一(2)班上课时,学生围绕克隆羊提出很多问题,这节课就只上到克隆羊,教学进度滞后,但学生却感到收获非常大,受到了很大触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想:只要每位老师有科学探究的意识,每节课都会是很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