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地质测量常识
- 格式:doc
- 大小:112.00 KB
- 文档页数:5
地质勘探教案组织教学(2分钟)复习提问(3分钟)新课导⼊(5分钟)新课讲授(70分钟)●进⼊情境●分析任务●任务实施●问题反馈课堂评价(总结)(8分钟)课后作业(2分钟)开始教学教师活动学⽣活动教资准备维持纪律教师提问调整状态准备上课学⽣回答引⼊话题课下完成布置作业教师评价(总结)⾃我评价(总结)进⼊话题●创意情境●提出任务●帮助指导●问题讲解结束课题岩层的产状及测量授课对象 15秋地勘班授课时间 2016年5⽉15⽇(第⼗⼀周)授课学时 2学时授课地点2教402教材《构造地质学》版本教学⽬标●知识⽬标◇理解岩层的概念;◇理解岩层产状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岩层产状的三要素;◇掌握岩层按产状划分的不同类型及特征;◇熟练掌握使⽤地质罗盘来测量岩层产状的⽅法;◇熟练掌握岩层产状的表⽰⽅法。
●技能⽬标◇通过学⽣实操,培养学⽣的动⼿能⼒和想象⼒;◇通过完成这⼀课题的教学,提⾼学⽣观察能⼒和空间⽴体感;◇培养学⽣使⽤⼯具、查阅资料的能⼒。
●职业素养⽬标◇倡导学⽣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培养学⽣观察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增强学⽣的团队协作意识,提⾼学⽣实践专业素养。
教学重点●岩层产状的识别与使⽤地质罗盘测量产状。
教学难点●岩层产状三要素即⾛向、倾向、倾⾓的空间位置;●岩层产状要素的测量⽅法与表⽰⽅法。
教学⽅法本课题运⽤到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探究究式学习,使学⽣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个学⽣都能跟据⾃⼰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共有的知识和⾃⼰特有的经验提出⽅案解决问题。
教室布置教学分析与设计●教材分析及处理本课程采⽤的是教育部⾼职⾼专资源勘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通过⾼职⾼专院校资源勘查类专业“⼗⼀五”规划教材的《构造地质学》,本专业学⽣在第⼀学期学习《地质学基础》已经对岩层的知识有了初步认识。
在内容上,根据教学⼤纲的要求,重在认识岩层的产状,以及岩层产状的相关概念等知识点,考虑到与学⽣实际⼯作的内容的联系,增加的利⽤地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的实际操作的内容,通过实践来巩固理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式,采⽤任务驱动教学法。
生活中的野外生存地理知识一、野外天气观察(一)观云识天气抬头观天,从天色、云的种类、风的情况、日月星晨之光线聚合情形,即可预测天气变化,此即所谓观云识天。
天气对于从事野外活动影响极大。
准确地掌握天气变化,就能顺利进行、度过野外生活。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相对稳定的气候条件下,晚霞千里,预示天气晴朗,朝霞满天,则有很大的可能下雨。
天空出现卷云,即云朵呈现纯白的马尾状,但慢慢变成暗色的,意味着眼下是晴天,但一天后可能下雨。
天空出现积乱云,即云层色暗层厚,预示将有雷雨和强风。
天空中有薄薄的卷层云,像海滩边白色的石子,半天之后可能下雨。
春季的夜晚,朦胧,天空中却出现阴沉的乱层云,像波涛起伏的海面,表示数小时后会下雨。
月亮或太阳周围出现晕圈,第二天非风即雨(日晕而风,月晕而雨)。
如果山头不再有云雾围绕,人的郁闷感觉减少,表示短期内不会下雨。
(二)从动物的行为辨别天气好天气的征兆1、早晨麻雀鸣叫表示天气晴朗——麻雀对天气变化十分敏感,天气愈好的日子里,叫得特别厉害。
2、云雀叫声提高表示天晴——从远方传来云雀轻快的叫声,就可证明是空气干燥的好天气。
3、蜘蛛网上有水珠表示天晴——天气晴朗的日子里,早上温度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挂在蜘蛛网上闪烁着,通常天气不会下雨。
下雨的征兆青蛙鸣叫、燕子低飞等是下雨之前兆。
另外还有几种:1、蚂蚁过马路——在地面挖洞生活的蚂蚁,感觉要下雨洞就会淹水即会在下雨之前逃之夭夭。
2、蚯蚓出洞——地面潮湿柔软,蚯蚓会爬出地面,表示天将下雨之征兆。
其他下雨之前兆有蚊子成群结团,雨蚁成群出现、猫洗脸等。
(三)观天象识天气1、清晨,太阳末出之前,看东方黑云,如鸡头、龙头、旗帜、山峰、车马、星罗,如鱼、如蛇、如灵芝、如牡丹,或紫黑气贯穿,或在日上下者,主当日有雨,多在13~17时。
2、夜晚,看月亮颜色,或青或红,主次日有雷雨。
月亮周围有白云结成圆光,或大如车轮者(月晕),主来日大风。
地质测量工工作标准、职责、权限、岗位要求、工作内容和要责任
1、负责采掘工作面的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服务矿井生产。
2、认真做好地质素描、断层卡片记录和井下测水工作,并随时登记上表、上图。
3、及时提供采、掘地质说明书和预测剖面及巷道实测剖面图。
4、及时修改各分管地区的等高线图,并预测开拓、掘进方向的地质情况,当好领导的参谋。
5、认真做好各出水点的观测记录工作,及时绘制各种水文曲线图,掌握水情变化情况。
6、及时绘制各采、掘地区的煤厚图,按时提供有关地区的煤厚资料,以指导服务生产。
7、遇有可疑地质情况,要立即汇报,以便及时采取安全措施,防止发生瓦斯和水害事故。
8、加强矿井地质、水文地质和瓦斯地质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权限
1、对钻探队现场作业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有权提出整改意见。
2、对井下安全隐患及违章行为有监督权。
岗位要求
1、有良好的品德修养,有从事本岗位工作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创新意识。
2、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熟悉煤矿生产常识。
3、严守技术和资料机密。
4、身体健康,能够适应工作岗位工作强度。
工作内容与要求
1、深入现场收集地质、水文地质资料,确保资料的准确可靠性。
2、按规程、规定等要求经常收集整理煤(岩)层、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等原始资料,及时绘制有关图纸。
3、掌握分管区域内地质、水文地质和瓦斯地质等情况,及时提供有关资料。
4、发现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发生变化时,要立即汇报有关领导,补充完善相关资料,并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和人员。
测绘学的相关基础知识主讲:一、基本简介:测绘学是研究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描述和应用的一门科学。
其内容包括:研究测定、描述地球的形状、大小、重力场、地表形态以及他们的各种不爱被关押,确定自然和人工物体、人工设施的空间位置及属性,制成各种地图和建立有关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反映地理系统级其因素的特征、动态、韵律、节奏、周期及分布状况的各种信息。
一般有:1、图像地理信息,2、数字地理信息,3、文件信息。
现代地理学通过观察、统计、文件检索、航空测量、地面、宇宙航行器测量等手段来获取有关地球表面及空间状况的各种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以一定格式输入、存储、检索、更新、显示、制图和综合分析的技术系统,它包含数据、符号及各种图像等。
测量学:是研究如何测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将地球表面的地形及其他信息测绘成图以及研究地球形状和大小的一门科学。
测定:是指运用测量仪器和方法,通过测量和计算,获得地面点的测量数据或者把地球表面的地形按一定比例缩测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国民经济建设和规划设计使用。
测设:是指将规划图纸上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用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小知识:1、公元前130年,西汉初期便有了《地形图》和《驻军图》,为目前所发现中国最早的地图。
2、测量学专业分类: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海洋测绘、房产测绘、地籍测绘、界线测绘、测绘航空摄影等。
二、研究领域: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点的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形状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并结合某些社会信息和自然信息的地理分布,编制全球和局部地区各种比例尺的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它包括测量和制图两项主要内容。
测绘学的应用范围很广:1、在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农林牧渔业的发展、环境保护以及地籍管理等工作中,必须进行土地测量和测绘各种类型各种比例尺的地图,以供规划和管理使用。
地震知识总结(精选5篇)地震知识总结(精选5篇)地震知识总结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地震知识总结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地震知识总结(精选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地震知识总结篇1地震知识总结一、地震基础知识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这些能量包括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和地震波的传播等。
地震发生时,震源处的岩石会受到极大的压力,从而导致其破碎和移动,产生地震波向四周传播。
地震波是一种机械波,它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使地球表面产生震动和地面破裂。
二、地震预测和预防地震预测仍然是一个挑战,但科学家们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目前,地震预测主要包括地质方法、地震学方法和地球物理学方法。
此外,一些预测方法包括利用卫星数据监测地壳运动、地震活动性分析等。
地震预防方面,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地震预警系统是两个重要的方面。
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可以通过加强结构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来提高。
地震预警系统则可以在地震发生前,向可能受到影响的地区发布警报,以便人们有时间采取措施,减少地震灾害的影响。
三、地震应急响应地震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和应急物资调配。
地震应急响应包括搜索幸存者、评估地震影响、提供紧急救助和开展恢复重建工作等。
在地震发生后,应尽快向受影响地区提供救援物资和人力支持,以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总之,地震是自然灾害之一,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了解地震基础知识,加强地震预防和应急响应,是减少地震灾害损失的关键。
地震知识总结篇2地震知识总结:一、地震前兆1.地震前,一些动物会有异常反应,比如老鼠搬家、鸡鸣狗叫、蛇过道、猫跳架,海鱼翻跃,鸽子不飞,鸽哨声音沉闷。
2.震前地下水也会异常,比如突然干涸或突然喷水,井水水面或油面升降。
3.地震前,气象也会异常,比如震前闷热,阴雨或大雾。
二、地震常识1.地震的三个要素:震级、震源、震源深度。
2.地震烈度: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叫地震烈度。
地质测绘工作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地质测绘工作是一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要求从业人员高度重视安全生产。
为了确保地质测绘工作的安全进行,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根据相关规范和经验,提出一份地质测绘工作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以供参考。
一、总则地质测绘工作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是为了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减少事故发生所制定的操作规范。
二、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从业人员的安全和生命至关重要,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
2. 预防为主:做好各项预防性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危险。
3. 综合治理:从多个方面综合治理工作安全生产问题,全面保障安全。
4. 法律遵守:遵循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法律,不得违规操作。
三、岗位责任1. 项目负责人应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操作措施,并确保其落实。
2. 监测人员应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进行工作,保证测绘成果的准确性和质量。
3. 仪器设备管理员应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防止设备故障引发事故。
4. 安全员负责组织安全培训、事故调查和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
四、人员防护1. 佩戴防护装备:进行地质测绘作业时,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帽、防护鞋、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2. 防止中毒: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含有有毒气体的环境中,必要时配备防毒面具和其他防护设备。
3. 防止电击:使用电仪器设备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确保设备绝缘良好。
五、作业环境安全1. 安全通道设置:设置合理的安全通道,方便应急疏散。
2. 环境检测:对作业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有害气体、有毒物质等进行检测,必要时佩戴个人防护设备。
3. 防止火灾:作业现场必须保持整洁,禁止吸烟、明火和其他可能引起火灾的行为。
4. 防雷防静电:在雷雨天气或有静电可能的环境中,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六、设备安全1. 设备检查:对测绘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地质测绘工作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保障地质测绘工作的安全生产,规范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防止事故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地质测绘工作中涉及的所有人员,包括地质测绘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仪器设备操作人员等。
第三条主要职责地质测绘工作的相关人员应当做到以下主要职责:1.确保自己具备相关的岗位资质和技能,熟悉相关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2.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不得擅自改变工作程序或者违规操作。
3.及时上报工作中的问题和隐患,积极参与事故预防和安全培训。
第四条术语和定义本规程中涉及的术语和定义如下:1.地质测绘工作:指利用各种测量手段和仪器设备,对地质情况、地下水、地形地貌等进行测量、记录和分析的工作。
2.仪器设备操作人员:指对地质测绘工作中的各种仪器设备进行操作和维护的工作人员。
3.现场鉴定人员:指对地质测绘工作进行现场鉴定、检测和质量评估的专业人员。
第二章安全管理第五条安全意识地质测绘工作人员应当具备安全意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相关安全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安全培训和教育。
第六条安全培训地质测绘工作人员应当定期参加安全培训,了解安全生产的常识和基本要求,掌握相关工作技能和操作技巧。
第七条工作流程地质测绘工作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工作程序,严禁违规操作。
第三章工作环境与设备安全第八条工作场所地质测绘工作场所应当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保证工作区域的通风、照明和安全出口的设置。
第九条设备管理地质测绘工作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第四章作业安全第十条作业准备地质测绘工作人员应当进行充分的作业准备工作,包括查看工作任务、检查仪器设备和材料配备等。
第十一条作业技术要求地质测绘工作人员应当掌握并严格按照相关的作业技术要求进行操作,保证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和质量。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地质、交通等领域对测量工作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测量工作往往涉及到高空作业、野外作业等高风险环节,对测量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测量人员的安全素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本培训针对测量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进行阐述。
二、培训目的1. 提高测量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2. 增强测量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 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确保测量工作顺利进行。
三、培训内容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1)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政策解读(2)地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政策解读(3)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2.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1)安全生产基本概念及原则(2)事故分类及原因分析(3)事故应急救援及处理3. 测量作业安全常识(1)高空作业安全(2)野外作业安全(3)设备操作安全(4)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4.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安全生产事故案例,使测量人员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5. 应急救援与自救互救(1)常见事故应急救援措施(2)个人自救互救技能(3)应急演练四、培训方法1. 讲座:邀请安全生产专家、测量行业资深人士进行授课,讲解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常识、事故案例分析等内容。
2. 视频教学:播放安全生产教育视频,使测量人员直观地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组织测量人员学习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总结教训。
4. 实操演练:组织测量人员进行应急救援、自救互救等技能培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5. 互动交流:开展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安全经验分享等活动,激发测量人员学习安全生产知识的兴趣。
五、培训要求1. 参加培训的测量人员必须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确保培训效果。
2. 培训结束后,组织考试,检验测量人员对安全生产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培训合格者颁发培训合格证书,不合格者需重新参加培训。
地质灾害很猖狂,山区农村易遭殃,崩塌滑坡泥石流,毁房毁路毁桥梁。
灾害汛期易发生,暴雨山洪早避让,工程活动要合理,防灾意识要增强。
防灾知识人人知,减灾关键在预防,干部群众齐努力,群测群防大家上。
建房选址要注意,斜坡沟口多想想,情况不明问专家,不要自己做主张。
凹地陡坡莫选址,崖旁壁下别建房,坡脚千万别乱挖,坡上不易修池塘。
沟口不要堆渣土,坡顶弃石不要放,河沟不要轻易改,引流排水要妥当。
崖高壁陡多裂缝,岩石龇牙咧嘴状,山脚发育倒石堆,崩塌灾害要提防。
山高土厚岩破碎,地形呈现漏斗状,山沟狭窄水流急,水流泥流常张狂。
树如弯刀林似醉,地面呈现阶梯状,坡脚临空裂缝多,滑坡灾害要提防。
修路采矿建楼房,地质安全要保障,开挖堆载弃渣土,人为灾害更要防。
灾前均会有预兆,勤观多问常测量,监测数据突变化,召集村民快商量。
泉水突冒墙开裂,塘水井水突下降,岩石碎裂山欲动,山上肯定有情况。
鸡鸭乱跑鼠乱窜,牛马受惊猪狗慌,地质灾害将发生,通知群众快预防。
临灾避险有预案,灾害来临莫慌张,按照指定路线跑,安全之处把身藏。
身外财务别贪恋,互相帮助减伤亡,广播电视要收看,避免余灾把人伤。
灾情尽快报政府,全县人民来帮忙,灾后重建讲科学,莫让灾害再猖狂。
矿山测量常见问题浅析及预防措施摘要】矿山测量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测量距离、方向和高度来确定地球表面或地下表面相对位置的做法。
矿山测量是采矿科学和技术的一个分支。
它包括所有的测量、计算和制图。
计算和制图的目的是确定和记录从勘探到开采以及地面和地下作业中矿藏的各个阶段的信息。
【关键词】矿山测量;问题;预防措施1. 矿山测量的内容矿山测量是采矿作业各阶段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项工作是由采矿企业的矿山测量服务机构或由负责探索矿业企业的矿床和规划和建设的组织完成的。
对于矿藏的详细勘探,矿山测量服务的任务包括建造参考网格,勘测地表,将勘探工作地点的计划转移到实际地点,并勘察所有勘探工作,以及自然和人造岩石暴露。
与地质学家合作,矿山测量员使用这些调查来编制采矿文件的图表;图表反映了已经完成的勘探工作量、地表条件、矿物体的形状和尺寸、矿物的质量以及围岩的性质。
矿山测量的主要活动包括:关于矿产地质的经济开发的解释;矿产开采权的调查和谈判制作和记录,以及矿山测量测量的计算;采矿制图;矿山开采对地表,地下地层影响的调查与预测;在当地环境和随后的恢复方面进行矿区规划活动涉及:矿床及邻接岩石和上覆岩层的位置、结构、构造、尺寸和特征;矿产资源评估及其开采经济性;矿产资产的收购、出售、出租和管理;为矿山工作提供规划,指导和控制的基础,以确保经济和安全的采矿作业;研究采矿作业引起的岩石和地面移动,其预测以及沉陷损害的预防措施和补救措施;协助规划和恢复受矿物作业影响的土地,并与当地政府规划部门合作。
2. 矿山测量人员的职责矿山测量员负责维护整个矿山的精确计划,并将更新地面布局图以对新建筑物和其他建筑物进行计算,并对地下矿山工作进行调查,以便保存采矿作业记录。
更重要的是,测量人员参与测量过程,从采矿作业中计算出矿石产量,单位体积或质量单位。
除此之外,还将调查采矿物表面堆积的垃圾堆的体积。
这方面的工作已经使矿工测量员成为矿山“资源”的管理者。
生活中的地理常识例举四川省渠县职业中专学校赵必华生活中时时有地理,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学习和掌握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不仅可以拓宽知识面,开拓视野,而且能有效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最大程度地满足生存的需要,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现仅以人们的衣食住行为例加以说明。
1.服饰与地理的关系服饰的原材料源于不同的地理环境。
我国亚热带的浙江杭嘉湖地区、广东的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蚕丝的生产基地,人们穿戴的各种丝稠就来源于桑蚕。
我国西北内陆的太阳辐射强的新疆地区是我国长绒棉的最重要产区,人们钟爱的羊毛衫与皮制衣物,原料主要源于我国西部牧区盛产的羊毛和各种皮革。
第二,服饰样式与地域特征密切相关,在我国东北的鄂伦春、达翰尔、鄂温克等到民族的服饰与西南少数民族的服饰就是因为气温的不同,在质地、款式等到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差异;众所周知世界屋脊、日温差比较大的青藏高原,藏民们时常穿一个露胳显臂的“不对称”大袍,也就是穿皮袍仅套一袖,适应青藏高原多变的气候;又如在炎热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人们钟情于身着白色宽大松驰的长袍。
第三,服饰变化与气候变化紧相关。
在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地区,就有按照季节变化换穿单、夹、棉、皮的习俗,目前,人们一般都要购置几套与季节相适应的衣服,比如夏季男士的短袖、衬衫、T恤与女士们的连衣裙,春秋季节的休闲装,冬季的滑雪衫、皮夹克和羊毛衫等。
然而在四季如春的云南昆明一带,则形成了人们“四季服装同穿戴”的另一番人文景观。
2.膳食结构与地理的关系由于我国南方水热组合优于北方,南方以水田作业为主,生产水稻,北方以旱地作业为主,主产小麦,形成了“南米北面”的格局,因而人们的膳食的结构迥然有异。
在我国享有盛誉的“八大菜谱”烹调技艺各显神通,一直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
我国地处暧温带,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大,在过去少量的蔬菜难以遇越冬季,供不应求,人们为了避免蔬菜的浪费,便用食盐进行腌制,日后在享用,形成了北方以咸为主的口味,而南方夏季雨热同季,冬季低温少雨,蔬菜一年几发,甚是丰厚,加之盛产甘蔗,自然形成以甜食为主。
58式一米测距机基本常识一、概述58式一米测距机是一种用于测量距离的仪器设备,广泛应用于军事、工程测量、地质勘探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该测距机的基本常识,包括其原理、特点、使用方法等。
二、原理58式一米测距机采用激光测距原理进行测量。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发射激光脉冲,然后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脉冲,通过测量激光脉冲的往返时间,计算出被测物体与测距仪之间的距离。
该仪器具有测量快速、精度高的特点。
三、特点1. 高精度:58式一米测距机的测量精度可达到毫米级,能满足大部分测距需求。
2. 多功能:除了测量距离,该仪器还可以测量速度、角度等参数,具有多种功能。
3. 易操作:测距机的操作简单,用户只需要对准目标,按下测量键即可完成测量。
4. 轻便携带:该测距机体积小巧,重量轻,便于携带和使用。
5. 耐用性强:测距机采用高强度材料制造,具有良好的耐用性和抗震性能。
四、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使用前,需确保测距机电量充足,激光器清洁无尘,目标区域无遮挡物。
2. 对准目标:将测距机对准目标物体,保持稳定。
3. 测量距离:按下测量键,测距机会发射激光脉冲,接收反射回来的脉冲,通过计算得出距离值。
4. 结果显示:测距结果会显示在仪器的显示屏上,用户可以直接读取。
五、注意事项1. 避免阳光直射:阳光直射会对激光器造成伤害,使用时需避免阳光直射。
2. 避免遮挡物:在测量时,需确保目标区域无遮挡物,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3. 注意安全:使用时需注意安全,避免直接对准人眼或其他易受伤的部位。
4. 防尘防水:保持测距机的清洁,避免灰尘或水分进入仪器内部。
六、应用领域58式一米测距机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 军事:用于军事目标的测距、测速等任务。
2. 工程测量:用于建筑工程、道路工程等的测量任务,如测量建筑物高度、距离等。
3. 地质勘探:用于地质勘探中的测距任务,如测量地质构造的距离、地表高程等。
4. 环境保护:用于环境监测中的测距任务,如测量气体泄漏点与测量站的距离等。
井下作业安全基本常识井下作业安全是指在地下矿井、地下工程等环境中进行作业时,保护作业人员安全的一系列基本常识和措施。
井下作业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任何疏漏和不注意可能都会导致严重的事故事件。
以下是关于井下作业安全的基本常识,总结如下:1. 测量、检查和评估:在进行井下作业前,必须进行测量、检查和评估,包括地质构造、气体浓度、温度、湿度等方面的检查。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确定风险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同时,在井下作业过程中也要进行现场检查,确保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2. 培训和技能:井下作业需要一定的技能和经验,因此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技能提升。
培训内容包括井下作业技能、安全知识、紧急救援等。
只有具备相关技能的人员才能参与井下作业,并能应对突发情况。
3. 个人防护设备:在井下作业中,个人防护装备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服、安全鞋、呼吸器等。
个人防护装备能有效减少井下作业过程中各种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危险对作业人员的伤害。
4. 安全信号和警示标志:在井下作业现场,必须建立有效的安全信号和警示标志系统,以及控制和引导人员的行动。
这些信号和标志应清晰明了,容易识别,并且能被作业人员正确理解和遵守。
5. 紧急预案和事故处理:在井下作业中,预先制定和实施一套紧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预案应该涵盖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包括火灾、瓦斯泄漏、水灾、塌方等,以及对应的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
此外,还应该有一套完善的事故处理流程,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
6. 通风和空气质量:井下作业环境通常会存在有害气体,如瓦斯、一氧化碳等。
因此,通风和空气质量控制非常重要,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井下通风设备,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并及时排除有害气体。
7. 安全缆索和悬挂装置:井下作业中,存在需要操作高空作业或悬挂作业的情况。
为了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必须使用符合要求的安全缆索和悬挂装置,并且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装置的稳固和可靠。
.................
.................
经纬仪的轴系及其关系
经纬仪的主要轴系是:仪器旋转轴也称竖轴或纵轴VV,望远镜旋转轴HH,
望远镜视准轴CC,照准部水准管轴LL。
根据水平角的定义和观测原理,其轴系之间应满足下列条件:
1 水平度盘应位于水平位置,竖盘应在竖直面内。
2 望远镜上、下转动时,视准轴形成的视准面必须是竖直面
3 十字丝的竖丝应与横轴平行
4 竖盘的标差应接近于零
高程基准
国家第二期一等水准网高程起算点为水准原点。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
系统”,共有292条线路、19931个水准点,总长度为93341公里,形成了覆盖
全国的高程基础控制网(台湾资料暂缺)。
是推算国家统一高程控制网中所有水准高程的起算依据,它包括一个水准基
面和一个永久性水准原点。
水准基面,通常理论上采用大地水准面,它是一个延伸到全球的静止海水面,
也是一个地球重力等位面,实际上确定水准基面则是取验潮站长期观测结果计算
出来的平均海面。中国以青岛港验潮站的长期观测资料推算出的黄海平均海面作
为中国的水准基面,即零高程面。中国水准原点建立在青岛验潮站附近,并构成
原点网。用精密水准测量测定水准原点相对于黄海平均海面的高差,即水准原点
的高程,定为全国高程控制网的起算高程。
54国家坐标系与80国家坐标系
一、54国家坐标系
建国初期,为了迅速开展我国的测绘事业,鉴于当时的实际情况,将我国
一等锁与原苏联远东一等锁相连接,然后以连接处呼玛、吉拉宁、东宁基线网
扩大边端点的原苏联1942年普尔科沃坐标系的坐标为起算数据,平差我国东北
及东部区一等锁,这样传算过来的坐标系就定名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因此,
P54可归结为:
a.属参心大地坐标系;
b.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的两个几何参数;
c.大地原点在原苏联的普尔科沃;
d.采用多点定位法进行椭球定位;
e.高程基准为 1956年青岛验潮站求出的黄海平均海水面;
f.高程异常以原苏联 1955年大地水准面重新平差结果为起算数据。按我
国天文水准路线推算而得。
自 P54建立以来,在该坐标系内进行了许多地区的局部平差,其成果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
二、80国家坐标系
C80是为了进行全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而建立的。根据椭球定位的基本
原理,在建立C80坐标系时有以下先决条件:
(1)大地原点在我国中部,具体地点是陕西省径阳县永乐镇;
.................
.................
(2)C80坐标系是参心坐标系,椭球短轴Z轴平行于地球质心指向地极
原点方向,大地起始子午面平行于格林尼治平均天文台子午面;X轴在大地起
始子午面内与 Z轴垂直指向经度 0方向;Y轴与 Z、X轴成右手坐标系;
(3)椭球参数采用IUG 1975年大会推荐的参数
因而可得C80椭球两个最常用的几何参数为:
长轴:6378140±5(m);
扁率:1:298.257
椭球定位时按我国范围内高程异常值平方和最小为原则求解参数。
(4)多点定位;
(5)大地高程以1956年青岛验潮站求出的黄海平均水面为基准。
贯通测量技术设计的主要内容
重要贯通工程施测之前,应编制好贯通测量设计书,主要内容有:
1、贯通工程概况。包括巷道贯通工程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巷
道贯通允许偏差值的确定,比例尺不小于1:2000的井巷贯通工程图。
2、贯通测量方案的选定。地面控制测量,联系测量,井下控制
测量,起始数据选择,布网方案设计。
3、贯通测量方法。包括采用的仪器、测量方法及其限差。
4、误差预计。绘制比例尺不小于1:2000的贯通测量设计平面
图,绘出与工程有关的巷道和井上、下测量控制点;确定测量误差参
数,进行误差设计;预计误差采用两倍中误差,应小于规定的容许偏
差。
5、成本预计:所需工时、仪器折旧、材料消耗等成本概算。
6、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主要内容
学习
.................
.................
矿产资源分类是定量评估不同类型矿产资源储量的统
一标准,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资源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影
响,对矿山企业的建设和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土资源部
于1999年完成了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修订工作,
1999年6月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为国家标准
(GB/T17766-1999),并于1999年12月1日实施。该标准
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并便于与国际接轨,这是
我国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方面的一次重大改革。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地质
轴)、可行性评价阶段(可行性轴)、经济意义(经济轴E)
对矿产资源储量进行全面的分类,共分为三大类十六种类
型。
三大类是: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
十六种类型:111、111b、121、121b、122、122b、2M11、
2M21、2M22、2S11、2S21、2S22、331、332、333、334?。
经济轴E: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和内蕴经济
的四类。
可行性轴: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概略研究三个阶段。
地质轴: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和预测的四类。
.................
.................
总资源量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
矿产储量分类表
地质可靠程度 查明矿产资源
潜在矿产资源
经济意义
勘探阶段 详查阶段 普查阶段 预查阶段
探明的(1) 控制的(2) 推断的(3) 预测的(4)
经济的(1)
可采储量
111
基础储量
111b
预可采储量121 预可采储
量122
基础储量121b 基础储量
122b
边际经济的(2M)
基础储量
2M11
基础储量2M21 基础储量
2M22
次边际经济的(2S) 资源量2S11
.................
.................
资源量2S21 资源量
2S22
内蕴经济的(3) 资源量331 资源量332 资源量333 资源量334?
第一位数:表示经济意义,即:1=经济的,2M=边际经
济的,2S=次边际经济的,3=内蕴经济的。
第二位数: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即:1=可行性研究,
2=预可行性研究,3=概略研究。
第三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即:1=探明的,2=控制
的,3=推断的,4=预测的。
经济的基础储量b=未扣除设计、开采损失的基础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