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化分析与技术

生化分析与技术

生化分析与技术
生化分析与技术

拟南芥psrp.3基因的PCR

扩增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拟南芥psrp.3基因的PCR扩增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摘要] 采用PCR法获得拟南芥叶绿体核糖体psrp.3基因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psrp.3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2对引物,通过RT-PCR获得预期大小的基因序列,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目的片段.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拟南芥psrp.3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比对、氨基酸组成、功能域、二级结构、疏水性、蛋白质功能及系统进化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RT-PCR获得了一段753 bp的序列,psrp一3蛋白是等电点为9.27的亲水性稳定蛋白,包含一个结构域和一个区域,a螺旋和不规则卷曲是其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结构元件,p折叠和伸展链散布其中,和菠菜、葡萄、蓖麻、大豆等的psrp.3蛋白有较高的同源性.为进一步了解psrp.3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打下基础.

[关键词]拟南芥;叶绿体;psrp一3基因

引言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和真核藻类的重要细胞器,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具有自身独立的遗传体系和蛋白质合成的全套机构,包括核糖体.叶绿体基因组是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热点u剖.至2006年底,已经公布了包括不同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数据82组,这其中包括同一个种的不同亚种∽J.研究发现,叶绿体70S核糖体含有58。62个核蛋白,其中约有2/3由核基因组编码,其余1/3由叶绿体基因组编码…1.虽然组成叶绿体的绝大多数蛋白质都是来自细胞质,但目前在各种植物的叶绿体中已确定了20个电子传递和光合固碳的基因:编码RuBP羧化酶的大亚基,Ps I的2个亚基,PsⅡ的8个亚基,A TP合成酶的6个亚基,细胞色素b/f复合物的3个亚基,这些都是叶绿体核糖体所合成的重要蛋白质∞剖.因而,研究叶绿体核糖体的重要基因,不仅可以在分子水平上阐明

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光合作用各过程的调控,而且可以了解叶绿体的起源与进化、核质互作关系.在叶绿体核糖体中存在着6个特殊的蛋白质(质体特异性核糖体蛋白,plastid.specific ribosomalpro.teins,psrps),它们都是由核基因编码.其中,psrp—l,psrp-2,psrp.3,psrp-4位于30S小亚基上,psrp-5,psrp-6位于50S大亚基上b4J.叶绿体核糖体只负责合成叶绿体DNA编码的不到一百个多肽,但是其中却包括一些在生物圈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因而,叶绿体核糖体必须能够维持一个比较高的蛋白质合成率,并且必须具备响应光强度的变化而改变蛋白质合成速率的机制.为了满足光合成蛋白质的需要和核糖体功能的协调,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叶绿体转录翻译发展了大量叶绿体特异的调控元件.定位于核糖体的psrps,就是这样的一套调控元件.psrps可能以总体的形式参与叶绿体中蛋白质合成调控,但目前作用机制并不清楚.

Psrp-3基因在拟南芥存在两个同源基因,分别位于染色体I和染色体V(A TlG68590,AT5G15760)上.ATlG68590可以表达,AT5G15760不转录,有可能是伪基因或沉默基因,只在特殊条件下才会表达怕J.psrp.3基因所编码的psrp.3蛋白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N.末端经过翻译后修饰,一种未修饰.这两种形式之间的比率是否固定目前尚不清楚,很可能依据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的改变而变化【3,6].psrp.3蛋白质参与光介导的叶绿体蛋白合成,但其在光介导蛋白合成中的具体功能及作用机制,迄今尚无研究报道.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植物材料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ecotype Columbia)Columbia生态型(col一0).培养条件:光照强度I>3 000 Ix,光暗周期为12 h/12 h,温度为(25±1)℃,相对湿度约70%.生物信息学分析以NCBI数据库中的拟南芥psrp-3基因(ATl G68590)作为研究对象.

1.1.2茵株和质粒

大肠杆菌JMl09、质粒pBIl21载体由南京中医药大学第--I临i床学院针药结合实验室保存.1.1.3试剂及工具酶TaqDNA聚合酶、反转录酶、dNTP、OligadT等购自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和上海生工生物公司,DNA分子Marker、DNA回收试剂盒、琼脂糖等其他相关生化试剂购于上海生工生物公司.引物由大连宝生物公司合成.

1.2方法

1.2.1拟南芥总RNA提取

用Tfizol试剂法提取叶片总RNA:将0.3 g叶片放在180℃热处理过的研钵中,加入液氮,迅速研磨成粉末,然后将粉末放入装有l mLTrizol试剂的Eppendorf管中.用宝生物公司提供的RNAiso Reagent试剂盒提取总RNA,经琼脂糖电泳检测总RNA质量.

1.2.2引物设计与psrp-3基因的RT.PcR扩增反应

根据GenBank已登录的拟南芥psrp.3基因序列(A TlG68590),设计合成引物【10].并根据植物双元载体pBIl21的多克隆酶切位点,分别设计2条含有Sac I和XbaI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PCR引物.上游引物R:5’.CGTCCA7唧AGACAcAAAA7rCTCCA田GT形硼盼3’,下游引物L:5 7.A’rCGAGAGCTCAA CI’cAGAGTrGCI'IGATG'IqqB3’.以拟南芥RNA 为模板,R和L为引物,进行RT-PCR扩增.在PCR管中加入总RNA 8皿,Oligo dT 2皿置于70℃5 min,然后放于冰上;再依次加入5 x Buffer 4 gL,10 mmol/L dNTP 2ttL,AMV l汕,RNase Inhibitor 1肚,42℃放置60 min,冰上冷却,产物置于70℃保存.50μL PCR 反应体系为:Ex-Taq25μL,cDNA2μL,引物R和L各1μL,去离子水补至50μL.反应条件为:预变性94℃,2 rain;循环参数,94℃,30 s;52℃,30 s;72℃,1 min 30 s;循环数35;最后延伸,72℃,5 min;4℃保存.PCR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在紫外灯下

割取含有目的片段的凝胶,由试剂盒回收PCR产物,将回收的片段与pBll21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JMl09,通过菌落PCR方法筛选重组子,提取阳性克隆的质粒DNA,由大连宝生物公司完成测序.

1.2.3蛋白序列同源性分析和系统进化树构建

利用NCBI数据库中的Blot软件将目的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和相似性搜索,获得玉米、葡萄、大麦、蓖麻、水稻、拟南芥和大豆等物种的序列数据和信息.进而利用ClustXl.83软件进行多序列同源性比对和聚类分析【13-14].聚类分析包含以下20个物种的序列:蓖麻(Ricinus communi8(castor bean),XP-0025291 30)、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XP-IX)23 15948)、葡萄(Vitisvinifem,CAN68341)、菠菜(Spinacia oleracea,P82412)、大豆(Glycine lI瞰,ACUl4369)、蒺藜苜蓿(Medicagotruncatula,ACJ86010)、北美云杉(Picea sitchensis,ABK26571)、玉米(zea mays,NP-001148519)、水稻(Ormsativa,NP-001052994)、高梁(Sorghum bicolor,XP-002446621)、醉蝶花(Cleome spinosa,ABD96848)、小立碗藓(Physcomitrella patens subsp.patens,XP.001778658)、大麦(Hordeum vulgare,048609)、绿球藻(Chlorokybus atmophytieus,m001019068)、紫红紫菜(Porphyra purpurea,NP-053961)、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YP-537032)、蓝细菌(Synechococcus sp.CC9902,m376514)、囊泡藻(Vauchefia litorea,ⅥL002327484)和赤潮异弯藻(Heterosigtm akashiwo,YP-001936340).进化树使用MEGA4软件的邻接归并法(NJ法)构建,Kimum两

参数模型(Kimura 2-parameter),自展检验(bootstrap analysis)重复l 000次.

2结果

2.1拟南芥psrp.3基因的PCR扩增及鉴定

提取的总RNA纯度高(见图1),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结果表明RNA有略微降解,28sRNA的亮度与18sRNA亮度相若.以提取的总RNA反转录的cDNA为摸板,用psrp.3基因的特异引物对c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l%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见图2),得到的扩增条带为约750 bp的单一条带,与目的片段大小相同.所得产物回收后,将该片段连接到pBll21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JMl09,得到重组质粒,委托大连宝生物公司实验室测序,所得结果用BLAST软件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发现和NCBI数据库中的拟南芥psrp一3基因(A TlG68590)序列完全一致,说明所扩增的条带为psrp.3基因cDNA克隆.

2.2 psrp-3蛋白的基本理化性质分析

对基因序列及其氨基酸羊列进行分析发现,psrp.3基因cDNA全长753 bo,有1个开放阅读框(核苷酸59~556),编码l条166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由l条44个氨基酸的转运肽和121个氨基酸的成熟蛋白组成.对所推测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表明,该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8 472.4,等电点为9.27,负电荷残基(Asp+Gh)总数为13,正电荷残基(Arg+Lys)总数为17,分子式为C,832H1333N2170‰&,原子总数为2 632,不稳定系数为38.35,该蛋白分类为稳定蛋白.脂肪系数为89.28,亲水性评估为一0.212,依据氨基酸分值越低亲水性越强和分值越高疏水性越强的规律,可见该蛋白为亲水性蛋白.该蛋白中相对含量比较多的氨基酸为Ser(18个,占10.8%),含量比较少的氨基酸是Tyr(1个,占0.6%).相较于藻类和光合细菌psrp.3,拟南芥成熟psrp.3有1个延长的N.末端和1个截断的c.末端.2.3系统发育分析

我们将玉米、大麦、水稻、拟南芥、葡萄、苜蓿、菠菜、蓖麻、毛果杨、云杉和大豆等20个物种的psrp.3序列集合到一起,进行多重序列比对,根据psrp一3序列揭示的遗传分化距离,采用邻接法构建并绘制了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供试物种的psrp.3序列具有非常高的同源性,这种高同源度在保守的功能结构区域——YcF65更为明显.从构建的进化树可以看出,供试的20个物种的psrp.3被聚成两个大类.囊泡藻和赤潮异湾藻的psrp。3聚为

一类.拟南芥、物种的荔雪善p萄、srp要3羹然裟翼蓁舅兰霎,:矗一聚为另一类.水生植物绿球藻聚为一支,而陆生的拟南芥、蓖麻、葡萄等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小立碗藓聚为另一支.其中,拟南芥、蓖麻、毛果杨、葡萄、菠菜、大豆和蒺藜苜蓿等双子叶植物的psrp 一3聚为一分支:蓖麻和毛果杨聚成一组,豆科的大豆和蒺藜苜蓿聚成一组;而水稻、高粱、大麦和玉米等单子叶植物的psrp一3聚为另一分支.

3讨论

随着DNA序列研究的广泛开展,对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研究发现,其具有下列特性:叶绿体DNA呈单亲遗传,极少(或没有)发生重组,极少或没有种内变异,且不受基因的重叠、缺失及假基因的干扰,有独立的进化路线,不依赖于其他任何数据即可构建分子系统树、查明植物的进化历史.因而对叶绿体的重要基因进行分析,可从进化和系统发育上,揭示物种亲缘关系和阐述生物遗传多样性,并已有大量关于利用细胞器DNA或基因来进行遗传与进化的研究和报道.psrp.3位于核糖体30S小亚基上,不与rRNA连接,是一个进化上保守的叶绿体核糖体蛋白,YCF65(ycf65基因产物)是它在光合蓝细菌中的同源蛋白i6-9j.psrp.3被认为做为调控因子参与叶绿体蛋白质合成的光调控,但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b驯.本文对拟南芥叶绿体基因组中的psrp.3基因进行了PCR扩增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用BLAST对psrp-3进行同源性分析显示,psrp-3同源基因产物在非光合的真核生物基因组及古细菌基因组中不存在,而在光合细菌及高等植物的基因组中存在,并且psrp.3蛋白的同源性在高等植物中高(7l%~83%),而与藻类及光合细菌的同源性低(36%~56%).这种高同源度在保守的功能结构区域——YcF65,更为明显.发现该区域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较高,说明叶绿体基因组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可以为物种系统学与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提供有用的信息.利用psrp.3氨基酸序列,对物种进行聚类分析能够较好地反映物种间亲缘关系的远近,结果显示。拟南芥、蓖麻、毛果杨、葡萄、菠菜、大豆和蒺藜苜蓿聚成一类,说明它们具有相近的细胞质起源.除低等植物小立碗藓和北美云杉划分为一个子分支与植物学分类结果不符外,其余均与植物学分类的结果一致,这可能与该基因中遗传密码子的变异有关,暗示仅以氨基酸序列为指标研究植物系统关系的结果并不确切,应该与传统植物学分类的结果相对应.单、双子叶植物各成一支,分化明显,这表明在psrp.3蛋白的亲缘关系上,可以按照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进行划分.豆科的大豆和蒺藜苜蓿被聚成一组,紫红紫菜和条斑紫菜被聚成一组,从进化的角度上讲,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本研究表明,利用芦巾.3蛋白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较准确的表明了20个物种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因而利用叶绿体核糖体psrp基因来作为遗传与进化研究的参考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钱雪艳,杨向东,郭东全,等.[J].分子植物育种,2008,6(5):959-966.

[2]高春生,范关丽,杨国宗,等.[J].分子科学学报,2008,24(1):21-26.

[3]王昆,王颖,鲍永利,等.[J].分子科学学报,2006,22(1):58-62.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工作原理(1)

一、基本结构 (一)按照反应装置得结构,自动生化分析仪主要分为流动式(Flowsystem)、分立式(Di screte system)两大类. 1。流动式指测定项目相同得各待测样品与试剂混合后得化学反应在同一管道流动得过程中完成。这就是第一代自动生化分析仪。 2.分立式指各待测样品与试剂混合后得化学反应都就是在各自得反应杯中完成。其中有几类分支。 (1)典型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此型仪器应用最广. (2)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每个待测样品都就是在离心力得作用下,在各自得反应槽内与试剂混合,完成化学反应并测定.由于混合,反应与检测几乎同时完成,它得分析效率较高。3.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就是以试剂袋来代替反应杯与比色杯,每个待测样品在各自得试剂袋内反应并测定。 4。固相试剂自定生化分析仪(亦称干化学式自动分析仪)就是将试剂固相于胶片或滤纸片等载体上,每个待测样品滴加在相应试纸条上进行反应及测定。操作快捷、便于携带就是它得优点。 (二)典型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基本结构 1.样品(Sample)系统 样品包括校准品、质控品与病人样品.系统一般由样品装载、输送与分配等装置组成。 样品装载与输送装置常见得类型有: (1)样品盘(Sample disk),即放置样品得转盘有单圈或内外多圈,单独安置或与试剂转盘或反应转盘相套合,运行中与样品分配臂配合转动。有得采用更换式样品盘,分工作与待命区,其中放置多个弧形样品架(Sector)作转载台,仪器在测定中自动放置更换,均对样品盘上放置得样品杯或试管得高度、直径与深度有一定要求,有得需专用样品杯,有得可直接用采血试管.样品盘得装载数,以及校准品、质控品、常规样品与急诊样品得装载数,一般都就是固定得。这些应根据工作需要选择。 (2)传动带式或轨道式进样即试管架(Rack)不连续,常为10个一架,靠步进马达驱动传送带,将试管架依次前移,再单架逐管横移至固定位置,由样品分配臂采样。 (3)链式进样试管固定排列在循环得传动链条上,水平移动到采样位置,有得仪器随后可清洗试管. 分配加样装置大都由注射器、步进马达或传动泵、加样臂与样品探针等组成,①注射器(syrine unit)。根据注射器直径与活塞移动距离得多少,定量吸取样品或试剂。它得精度决定加样得精度,一般可精确到1微升。注射器漏液时,首先考虑就是否探针堵塞,其次就是注射器活塞磨损等。有得加液系统采用容积型注射泵与数控脉冲步进马达,提高精度。 ②样品探引(Probe)与加样臂相联,直接吸取样品。探针均设有液面感应器,防止探针损伤与减少携带污染。有得设有阻塞检测报警系统当探针样品中得血凝块等物质阻塞时.仪器会自动报警冲洗探针,并跳过当前样品,对下一样品加样。有得还有智能化防撞装置遇到阻碍探针立即停止运动并报警。即使如此,它仍就是非正规操作时得易损件。为了保护探针,除预先需要根据样品容器得高低、最低液面高度等进行设置外、,样品容器得规格、放置以及液面高度等设定条件不得随意改变。在某些仪器上,采样器与加液器组合在一起,加样品与加试剂或稀释液一个探针一次完成。③加样臂。连接探引,在样品杯(试剂瓶)与反应杯之间运动,完成采样与加样(加试剂)。它得运动方式,与仪器工作效率及工作寿命有一定关系。④阀门用以决定液体流动方向。⑤稀释系统。对样品进行预稀释、过后稀释或加倍,对标准原液系列稀释等.不同仪器得稀释方式有所差异,要注意识别.试剂系统亦有稀释功能:2、试剂(Reagent)系统一般由试剂储放与分配加液装置组成。

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介绍精选版

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型介绍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600型介绍 软件特别设计直观的操作引导流程图,使日常操作简易便捷 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600型是模块组合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7600P型单模块输出效率达到每小时800测试(不含ISE),而D模块速度可达每小时2400测试。7600型可由不同模块组合而成,测定速度根据模块组合方式可从每小时800到9600测试。 7600型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系统平台,浅橙色基调友好视窗界面,可设置不同安全级别的操作管理权限,无论从实验室仪器操作者还是实验室仪器管理者的角度讲,都是极其 便捷的。 系统视窗界面的基本构成,采用触摸式操作,它是由几个任务划分清晰的功能块组成,分别是:日常工作模块、试剂准备模块、校准模块、质控模块、实用公共服务模块、任务执行模块,进入每一个功能模块,可看到模块由主窗口、次级窗口、次级任务执行键构成,层次清晰,一目了然。为方便日常操作,视窗界面设计了系统回览窗口,其中的操作引导流程图指导操作者进行规范的操作,即使没有接受过培训的新操作者在进行日常操作时,也会感到极其便利。操作者进入日常工作模块和任务执行模块,在不同的次级窗口下执行各种常规、急诊、复查等操作,可以实现同一画面不同种类样品的同时同步准确检测,可以方便地看到实时反应曲线和测试结果,带来了日常工作的高效率。实验室质量管理者可以利用试剂准备模块、校准模块和质控模块,也可以查看实用公共服务模块,对仪器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进行监控,仪器完整的原始信息记录可以清晰地实现测量结果的追溯,为实验室检测质量保证创造了完备的条件。实验室仪器管理者在实用公共服务模块中操作,进行实验参数的程序设置、仪器自动维护程序的设置,设置完成后,如中途没有程序改变的要求,此项程序设置工作便可以不再进行,给实验室仪器管理者节省了大量宝贵时间。该仪器具有多波长测定功能,血清信息侦测,前带检查,20种分析方法,6种校准方法;可测定血清、血浆、脑脊液、穿刺液等临床样品;具备微量样品杯随量跟踪加样功能。在反应控制方面有自动线性扩展、底物耗尽报警、线性异常报警等多种数据报警,全反应过程监视功能;校准方面有定时校准,校准追踪,自动更换试剂校准等,质控方面具有自动质控,多规则分析等多种质控方法;样品、校准品可实现自动稀释,同时具有自动复查功能;具备校准品、质控品冷藏功能;多模式急诊功能;样品、试剂的静态、动态干扰去除功能。其参数全开放,参数设置丰富多样选择性强,对试剂的适应性最强。 硬件设计按照人体结构和工程力学的最佳匹配进行设计,操作者可以轻松地进行试剂的准备、样品的放置和取走、测试结果的检查和报告等,最大程度地降低操作者体力消耗,同

生化分析仪原理与结构

生化分析仪基本原理与结构 生化分析仪是临床诊断常用的重要仪器之一。它是通过对血液和其他体液的分析来测定各种生化指标,如血红蛋白、胆固醇、肌肝、转氨酶、葡萄糖、无机磷、淀粉酶、白蛋白、总蛋白、钙等。同时结合其他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可帮助诊断疾病,并可鉴别并发因子以及决定今后治疗的基准等。 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医学科学的发展,各种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和试剂均得到很大发展,生化分析由手工操作进入机械化、自动化阶段。自动生化分析仪器的特点是精度高,可达0002A;重复性好,功能齐全,可进行吸光度、浓度和酶活力的测定,能使用终点法、动力学法和初速度法进行分析,测试项目多。另外,自动生化分析仪还有快速、简便、微量等优点。因此,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实验室和临床检验中均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 生化分析仪的种类较多,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按反应装置的结构可分为连续流动式、分立式和离心式3类。 2.按自动化程度可分为全自动、半自动和手工型3类。 3.按同时可测定项目可分为单通道和多通道两类。单通道每次只能检测一个项目,但项目可以更换。多通道每次同时可以测多个项目。 4.按仪器的复杂程度及功能可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3类。小型一般为单通道、半自动及专用分析仪;中型为单通道(可更换几十个项目)或多通道,常同时可测2~10个项目;大型均为多通道仪器,同时可测10个以上项目,分析项目可自选或组合,不仅能进行临床生化检验,而且可进行药物监测及进行免疫球蛋白的测定。 5.按规定程序可变与否,可分为程序固定式和程序可变式两类。 第一节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 所谓自动生化分析仪就是生化分析中的取样、加试剂、去干扰物、混合、保温反应、检测。结果计算和显示,以及清洗等步骤都能自动完成的仪器,实现自动化的关键在于采用了微机控制系统。 目前,绝大多数生化分析仪都是基于光电比色法的原理进行工作的。其结构可粗略地看成是由光电比色计或分光光度计加微机两部分组成。由于整个测试过程是自动完成的,因此除微机外,在采样、进样、反应等过程使用了一些特殊的部件。下面作简要介绍。 一、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 图1-1单通道连续流动式生化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 在微机控制下,通过比例泵将标本和试剂吸到连续的管道之中,在一定的温度下,在管道内完成混合、去除干扰物、保温反应、比色测定、信号放大及运算处理,最后将结果显示并打印出来。因为这种检测分析是一个样品接着一个样品在连续流动状态下进行的,故称之为连续流动式分析仪。 这类仪器中,样品和样品之间可以用空气来隔离,也可以用空白试剂或缓冲液来隔离。用

项目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技术参数要求

项目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技术参数要求

二、要求具有以下功能及特点。 、条形码样品试管。 、样本自动预稀释功能。 、超范围重检功能。 、血清外观检测功能。 、凝块检测功能。 、高质量石英玻璃比色杯,免日常保养,使用寿命大于年。、反应系统采用半导体接触式传导恒温系统,免日常保养。、每小时用水量小于7.0升。 、可以在运行中装载试剂。 、光源采用脉冲式氙灯,使用寿命大于年。 、同时对一个项目使用个波长检测。 、智能双向通讯。 、仪器内置,可进行远程诊断。 、测定项目齐全。 、具备电解质测试功能,秒完成个电解质项目。 项目二、呼吸机技术参数要求 一、技术参数

?适用于成人和儿童,带雾化功能; ?每台带:的如下配置:满足呼吸机用气要求的空气压缩机、带夹板的硅胶模拟肺、全 套硅胶呼吸管路及接头、气体加温湿化装置、彩色液晶显示屏、含内置电池(当外界供空气源时能正常工作不少于小时); ?通气模式:、、、、、; ?压力触发灵敏度:;流速触发灵敏度:-20L ?潮气量: ?压力支持水平: ?压力控制水平: 、: ?吸入氧浓度:连续可调 二、监测参数 潮气量(吸、呼)、每分钟通气量、氧浓度、气道压力(含峰压、平均压、呼气末正压),总计呼吸频率、自主呼吸频率、自主分钟呼气量。 三、售后服务 免费保修两年,维修时提供备用机。 四、付款 冲标公司在接到中标通知书三个工作日内把中标价的款项打到购买方单位帐号上作为 “签约保证金”,待合同签定后全部退还,然后双方签定合同,不能按时(接到中标通知书三个工作日内)签定合同恕不退还“签约保证金”。 ?机器验收合格后,满半年付款,余部分作为质保金满一年无质量问题付清。

生化分析与技术

拟南芥psrp.3基因的PCR 扩增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拟南芥psrp.3基因的PCR扩增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摘要] 采用PCR法获得拟南芥叶绿体核糖体psrp.3基因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psrp.3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2对引物,通过RT-PCR获得预期大小的基因序列,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目的片段.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拟南芥psrp.3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比对、氨基酸组成、功能域、二级结构、疏水性、蛋白质功能及系统进化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RT-PCR获得了一段753 bp的序列,psrp一3蛋白是等电点为9.27的亲水性稳定蛋白,包含一个结构域和一个区域,a螺旋和不规则卷曲是其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结构元件,p折叠和伸展链散布其中,和菠菜、葡萄、蓖麻、大豆等的psrp.3蛋白有较高的同源性.为进一步了解psrp.3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打下基础. [关键词]拟南芥;叶绿体;psrp一3基因 引言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和真核藻类的重要细胞器,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具有自身独立的遗传体系和蛋白质合成的全套机构,包括核糖体.叶绿体基因组是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热点u剖.至2006年底,已经公布了包括不同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数据82组,这其中包括同一个种的不同亚种∽J.研究发现,叶绿体70S核糖体含有58。62个核蛋白,其中约有2/3由核基因组编码,其余1/3由叶绿体基因组编码…1.虽然组成叶绿体的绝大多数蛋白质都是来自细胞质,但目前在各种植物的叶绿体中已确定了20个电子传递和光合固碳的基因:编码RuBP羧化酶的大亚基,Ps I的2个亚基,PsⅡ的8个亚基,A TP合成酶的6个亚基,细胞色素b/f复合物的3个亚基,这些都是叶绿体核糖体所合成的重要蛋白质∞剖.因而,研究叶绿体核糖体的重要基因,不仅可以在分子水平上阐明

浅谈生物化学分析领域专利文件的撰写

浅谈生物化学分析领域审查文件的撰写 作者姓名:王晓媛 作者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光电技术发明审查部 摘要 简要介绍了说明书充分公开和权利要求书得到说明书支持的判断要点,结合具体案例,剖析生物化学分析领域专利撰写方面出现上述问题的症结所在。 关键词 专利撰写 充分公开 支持 本领域技术人员 生物化学是一门侧重于实验分析验证的学科,这也就决定了生物化学分析领域专利申请方面的特殊性和严谨性,下面就从说明书公开充分和权利要求书得到说明书支持两方面入手,结合笔者在审查工作中遇到的典型案例,对生物化学分析领域的撰写提出一些建议。 一、充分公开 (一) 概念理论解析 “充分公开”作为专利制度最主要和最根本的特征之一,世界各主要国家或地区都无例外地对“充分公开”做出了明确法律规定,要求获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应当是公开充分的。我国《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规定,“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1]。《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二章第2.1节对该条款作了进一步解释,即“说明书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应当达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的程度”[2]。该解释从整体上明确了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中所述的“清楚”、“完整”和“能够实现”之间的关系,即“能够实现”是对“清楚”和“完整”在程度上的要求,说明书的描述应当“清楚”和“完整”,而“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是“清楚”和“完整”的最终衡量标准。在“充

分公开”判断中,“清楚”、“完整”和“能够实现”应当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对说明书的三个并列要求,其中的“能够实现”是判断说明书是否“充分公开”的根本和关键。由此可以看出,“清楚”、“完整”、“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以及“能够实现”是“充分公开”审查中涉及的重要概念,是判断说明书是否满足“充分公开”规定的基本要件,其中“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和“能够实现”是最为核心的内容。 针对“能够实现”和“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审查指南》做出了具体解释。“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是指,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按照说明书记载的内容,就能够实现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其技术问题,并且产生预期的技术效果”。“说明书应当清楚地记载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详细地描述实现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完整地公开对于理解和实现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必不可少的技术内容,达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程度(该段文字为2010版《审查指南》新增内容,其进一步正面解释如何使得申请达到能够实现的要求)”。《审查指南》还列举了由于缺乏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而被认为无法实现的五种具体情形:(1)说明书中只给出任务和/或设想,或者只表明一种愿望和/或结果,而未给出任何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施的技术手段;(2)说明书中给出了技术手段,但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该手段是含糊不清的,根据说明书记载的内容无法具体实施;(3)说明书中给出了技术手段,但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采用该手段并不能解决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4)申请的主题为由多个技术手段构成的技术方案,对于其中一个技术手段,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按照说明书记载的内容并不能实现;(5)说明书中给出了具体的技术方案,但未给出实验证据,而该方案又必须依赖实验结果加以证实才能成立[2]。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是说明书是否满足“充分公开”的主体,《审查指南》中指出关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的定义适用于《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四章第2.4节的规定。“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称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指一种假设的‘人’,假定他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但他不具有创造能力,如果所要解决的技术问

医院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

诚致: X X 医院 UniCel? DxC 800 Synchron? 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 200X年XX月 公司简介 ★贝克曼库尔特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专业生产医学检验设备的跨国公司,目前生产的仪器和消耗品能够满足医学检验75%的需求和

一般常规检验100%的需求 ★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全球职员超过 10,000名 ★贝克曼库尔特公司:所生产的超过 200,000台大型仪器正在全球130多个国家的实验室使用 ★贝克曼库尔特公司:2008年全球营业额达31亿美元 ★贝克曼库尔特公司:为美国股票上市的企业 ★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凭借其庞大的规模、显著的成绩及良好的信誉,被列入美国500家大企业之中 ★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在中国差不多有二十年多的历史,是中国卫生部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唯一的国外检验设备厂家 ★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在中国苏州开办了独资公司,并于1999年投产,使客户更快速、更方便使用试剂 ★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在中国有四个保税库,中国与香港设立零配件仓库,保证配件及时供应 ★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在中国共有八十多位原厂工程师和技术专家 为用 户提供一流的售后服务

公司的成长历程 ●1935年,贝克曼博士在美国加里福尼亚州建立了贝克曼仪器公司, 当时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酸度计 ●1941年,世界上第一台DU分光光度计用于美国,从此为人类社 会的健康提供医疗、科研仪器设备以及最新的治疗方法,在人类社会的进步旅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1948年,华勒士?库尔特发明了闻名的库尔特原理:电阻法原理, 即利用电阻变化检测颗粒数目的方法 ●1953年,库尔特兄弟利用库尔特原理,研制成功全世界上第一台 血细胞分析仪 ●1954年,贝克曼公司收购生产离心机的公司,建立贝克曼离心机 王国 ●1955年,贝克曼公司的股票在美国上市 ●1958年,库尔特兄弟成立库尔特公司,成为血液分析仪、血凝分 析仪、流式细胞分析仪等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1969年,贝克曼公司成立检验仪器部门,生产葡萄糖分析仪 ●1978年,贝克曼公司首先成功开发多通道、快速生化分析仪 ●1984年,贝克曼公司成立生命科学仪器部,开始自行开发生产科 研仪器 ●1987年,贝克曼博士列入美国国家发明家之一 ●1987年,VCS流式细胞技术推出,并获得A级MRP证书 ●1989年,美国总统布什授权贝克曼博士国家科学荣誉奖,并终生 享有

(完整版)00生物化学习题与解析--绪论

绪论 一、选择题 (一) A 型题 1 .关于生物化学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化学是生命的化学 B .生物化学是生物与化学 C .生物化学是生物体内的化学 D .生物化学研究对象是生物体 E .生物化学研究目的是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 2 .关于分子生物学叙述错误的是 A .研究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B .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C .研究基因结构、表达与调控 D .研究对象是人体 E .是生物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关于生物化学的发展叙述错误的是 A .经历了三个阶段 B . 18 世纪中至 19 世纪末是叙述生物化学阶段 C . 20 世纪前半叶是动态生物化学阶段 D . 20 世纪后半叶以来是分子生物学时期 E .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是在动态生物化学阶段 4 .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 .生物体的物质组成 B .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C .物质代谢及其调节 D .基因信息传递 E .基因信息传递的调控 5 .我国生物化学家吴宪做出贡献的领域是 A .生物分子合成 B .免疫化学 C .蛋白质变性和血液分析 D .人类基因组计划 E .人类后基因组计划 6 .我国生物化学家刘思职做出贡献的领域是 A .生物分子合成 B .免疫化学 C .蛋白质变性和血液分析 D .人类基因组计划 E .人类后基因组计划 7 .我国生物化学家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牛胰岛素是在 A .公元前 21 世纪 B . 20 世纪 C . 1965 年 D . 1981 年 E . 2001 年(二) B 型题 A .生物分子合成 B .免疫化学 C .蛋白质变性和血液分析 D .人类基因组计划 E .人类后基因组计划 1 .生物化学家刘思职做出贡献的领域是 2 .生物化学家吴宪做出贡献的领域是 3 . 1965 年我国生物化学家做出贡献的领域是 A . 20 世纪 20 年代 B . 1953 年 C . 1965 年 D . 1981 年 E . 2001 年 4 .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是在 5 .我国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酰 tRNA 是在 6 .国际人类基因组序列草图的完成是在 7 .吴宪提出蛋白质变性学说是在 A . 20 世纪 50 年代 B . 20 世纪 60 年代 C . 20 世纪 70 年代 D . 20 世纪 80 年代 E . 20 世纪 90 年代 8 .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 9 .重组 DNA 技术的建立 10 . PCR 技术的发明 11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出

生化技术发展史

生化技术发展史 生化技术不完全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包括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 生物技术两部分。传统生物技术是指旧有的制造酱、醋、酒、面包、奶酪及其他食品的传统工艺。现代生物技术则是指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以现代生物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基因工程 为核心的新兴学科。当前所称的生物技术基本上都是指现代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指:应用生物或来自生物体的物质制造或改进一种 商品的技术,其还包括改良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与动物和利用微 生物改良环境的技术。 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竞争。现代生物技术被世界各国视为一种二十一世纪高新技术。我国早 在 1986 年初制定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中就将生物技 术列于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 和新材料技术等高技术的首位。第一次技术革命,工业革命,解放 人的双手;第二次技术革命,信息技术,扩展人的大脑;第三次技 术革命,生物技术,改造生命本身。现代生物技术之所以会被世界 各国如此重视和关注,是因为它是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诸如食品短缺 问题、健康问题、环境问题及资源问题的关键性技术;还因为它与理、工、医、农等科技的发展,与伦理、道德法律等社会问题都有 着密切的关系,对国计民生将产生重大的影响。现代生物技术的主 要内容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酶)工程,此外还有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技术、克隆动物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生物材料技术、生物能源技术、利用生物降解环境中有毒有害 化合物、生物冶金、生物信息等技术。直接相关联的学科:分子生 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化学工程学、 医药学等。对人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影响最大的生物技术领域:农 业生物技术、医药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海洋生物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使用了大量的现代化高精尖仪器。这些仪器全部 都是由微机控制的、全自动化的。这就是现代微电子学和计算机技 术与生物技术的结合和渗透。如超速离心机、电子显微镜、高效 液相色谱、DNA 合成仪、DNA 序列分析仪等。没有这些结合和渗透,生物技术的研究就不可能深入到分子水平,也就不会有今天的现代 生物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疾病治疗:用于控制人类疾病的医 药产品,包括抗生素、生物药品、基因治疗。快速而准确的诊断: 临床检测与诊断,食品、环境与农业检测。农业、林业与园艺,新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根据光电比色原理来测量体液中某种特定化学成分的仪器。由于其测量速度快、准确性高、消耗试剂量小,现已在各级医院、防疫站、计 划生育服务站得到广泛使用。配合使用可大大提高常规生化检验的效率及收益。 生化仪简介 定义 生化仪检验的原理 主要特点 参数列表 生化仪测定相关内容 生化仪测定的方法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试项目 生化仪简介 定义 生化仪检验的原理 主要特点 参数列表 生化仪测定相关内容 生化仪测定的方法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试项目 *生化仪生产厂家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主要部件

生化仪简介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简称ACA : 定义 生化分析仪:用于检测、分析生命化学物质的仪器,给临床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及健康状态提供信息依据。 光学系统:是ACA的关键部分。老式的ACA系统采用卤钨灯、透镜、滤色片、光电池组件。新式ACA系统光学部分有很大的改进,ACA的分光系 统因其光位置不同有前分光和后分光之分,目前,先进的光学组件在光源与比色杯之间使用了一组透镜,将原始光源灯投射出的光通过比色杯将光束变成光速(这与传统的契型光束不同),这样,即使比色杯再小,点光束也能通过。与传统方法相比,能节约试剂消耗40-60%。点光束通过比色 杯后,在经这一组还原透镜(广差纠正系统),将点光束还原成原始光束,在经光栅分成固定的若干种波长(约10种以上波长)。采用光/数码信号 直接转换技术即将光路中的光信号直接变成数码信号。将电磁波对信号的 干扰及信号传递过程中的衰减完全消除。同时,在信号传输过程中采用光导纤维,使信号达到无衰减,测试精度提高近100倍。光路系统的封闭组 合,又使得光路无需任何保养,且分光准确、寿命长。 恒温系统:由于生物化学反应时温度对反应结果影响很大,故恒温系统的灵敏度、准确度直接影响测量结果。早期的生化仪器采用空气浴的方

生物化学技术 习题册答案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 生物化学技术课程习题册答案 专业:检验技术层次:专升本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化学技术: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功能以及在生命活动中化学物质的代 谢、调节控制等的实验方法。 2.盐溶:蛋白质、酶及其它们与其它物质的复合体在离子强度低的盐溶液中,其溶解度随 着盐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此现象称为“盐溶”。 3.盐析:当溶液中盐浓度不断上升,达到一定程度,蛋白质等的溶解度反而逐渐减小,并 先后从溶液中析出,称为“盐析”。 4.透析:利用溶液组分能否通过半透膜并由引起膜两边溶液的化学势能不同,而达到去除 溶液中的小分子物质。 5.超滤(反向渗透):利用压力或离心力,迫使水和其他小的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而蛋 白质不能透过半透膜仍留在膜上。 6.凝胶层析法(Gel Chromatography):利用各种物质分子大小不同,在固定相上受到阻 滞程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一种层析方法。 二、单选题 1.凝胶层析不可应用于:( B ) A. 脱盐 B. 一步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物质 C. 高分子溶液的浓缩 D. 测定高分子物质的分子量 E.分离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 2.核酸在紫外区有强吸收,其最大吸收值是在波长:( C ) A.206nm B.240nm C.260nm D.280nm E.304nm 3.对260nm波长的紫外有强吸收主要是因为( E ) A.核糖的环式结构 B.脱氧核糖的环式结构 C.嘌呤的双环结构 D.嘧啶的单环结构 E. 嘌呤和嘧啶环中的共轭双键 4.蛋白质在紫外区有强吸收,其最大吸收值是在波长:( D ) A.206nm B.240nm C.260nm D.280nm E.304nm 5.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因为蛋白质在紫外区有个最大吸收峰,其峰值波长是:D A.220nm B.245nm C.260nm D.280nm E.340nm 6.用吸收光谱法测量双链DNA的含量为:( A ) A.C(ug/ml)=A260×50×稀释倍数 B.C(ug/ml)=A260×40×稀释倍数 C.C(ug/ml)=A260×30×稀释倍数 D.C(ug/ml)=A260×20×稀释倍数 E.C(ug/ml)=A260×10×稀释倍数 7.用吸收光谱法测量单链DNA的含量为:( B ) A.C(ug/ml)=A260×50×稀释倍数 B.C(ug/ml)=A260×40×稀释倍数 C.C(ug/ml)=A260×30×稀释倍数 D.C(ug/ml)=A260×20×稀释倍数 E.C(ug/ml)=A260×10×稀释倍数 8.用吸收光谱法测量RNA的含量为:( B ) A.C(ug/ml)=A260×50×稀释倍数 B.C(ug/ml)=A260×40×稀释倍数 C.C(ug/ml)=A260×30×稀释倍数 D.C(ug/ml)=A260×20×稀释倍数

生化分析实验小结

生物化学分析实验 生物化学分析实验课程小结 生科院基地班 生物化学分析实验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门课程既涉及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侧重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比起大一大二时的无机和有机实验,我感觉除了实验报告手抄起来费时间之外,这门课还是比较轻松的,不用担心打坏昂贵的实验仪器,也不用担心会发生爆炸,总的说来,那是相当的和谐。 本学期同时做了三门实验,相比而言,我觉得生化分析实验学到的东西最多。这门课不仅是学会一些实验仪器的操作,学会了几种生化分析的方法。同时,罗老师在实验操作中的要求很宽松,对实验报告的要求就要严格很多,从书写的格式到实验报告语言的组织以及实验步骤地如实记录。这使我们培养了一种实验素养,和对待科学的严谨的态度。而且这个课程的教学条件充分,教材与实验配套,实验原理也相当清楚。 生命科学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由于采取实验独立设课的形式,实验课和理论课相辅相成,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我个人认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我对生化分析常

用的方法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更加感性的掌握基础的生化分析方法,了解各类常用仪器的构造与测定原理,学会了页3 共页1 第 生物化学分析实验 分离和鉴定以及定量测定的一般方法,培养了实验操作的能力。这门课虽然是实验课,但内容充实、涉及知识面广。实验前罗老师的评点与实验讲解起了很大的作用。经过老师的加工提炼,使我们较深入地将每种分析方法和仪器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融会贯通。而且,我们的实验老师之前会做预实验,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通过实验验证,使我们可以顺利快速的进行实验。 在实验时,罗老师放心的让我们操作,创造了很宽松的实验环境,实验书上,完整的步骤也可以帮我们顺利完成实验,轻松的强化动手能力与实验技能。 而且,结合理论授课内容编写的《生物化学分析实验》,在实验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既摆脱传统的将实验课局限于理论授课知识的验证性实验,又使实验课与理论课教学有机的结合。整个实验内容包含了基本技能训练,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实验技术的训练。每个实验均是一种新方法的介绍。 实验开始,罗教师根据学生会根据实验的具体内容,着重讲解实验的重点、难点和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实验效果。实验过程中,教师也会巡视每组学生的实验进行情况,对于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产品技术要求mairui(1)

1 1. 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2. 性能指标 2.1 主要性能指标 2.1.1 杂散光 吸光度应不小于 4.9A ; 2.1.2 吸光度线性范围 相对偏倚在± 5%范围内的最大吸光度应不小于 3.5A ; 2.1.3 吸光度准确度 吸光度准确度应满足表 1 的要求。 表 1 吸光度准确度 2.1.4 吸光度的稳定性 吸光度变化应不大于 0.01A 。 2.1.5 吸光度的重复性 用变异系数(CV 值)表示,应不大于 1.0%。 2.1.6 反应杯温度准确度和波动度 温度值在 37℃的±0.3℃内,波动度不大于±0.1℃。 2.1.7 样品携带污染率 样品携带污染率应不大于 0.05%。 2.1.8 加样准确度与重复性 加样准确度和重复性应满足表 2 的要求,其中加样重复性用变异系数表示。

表 2 加样准确度和重复性 2

2.1.9电解质分析模块携带污染率 电解质分析模块的携带污染率应满足表 3 的要求。 2.1.10电解质分析模块稳定性 电解质分析模块的稳定性应满足表 3 的要求。 2.1.11电解质分析模块准确度 电解质分析模块准确度应满足表 3 的要求。 2.1.12电解质分析模块精密度 电解质分析模块的精密度应满足表 3 的要求。 2.1.13电解质分析模块线性 电解质分析模块的线性应满足表 3 的要求。 表 3 电解质分析模块性能要求 2.1.14临床项目的批内精密度 变异系数(CV)应满足表 4 的要求。 表 4 临床项目批内精密度要求 3

2.2功能 2.2.1样本管理 具有常规/急诊样本申请,批量样本申请、测试结果查询、编辑、打印、传输,手工结果编辑与查看功能,具有快捷急诊、样本预稀释和自动稀释功能,具有测试结果追溯功能,具有批量结果审核、异常结果提醒功能。 2.2.2校准管理 具有校准申请,空白校准、校准参数查询和打印,校准曲线观察和打印,校准参数重新计算功能,具有校准效期管理,校准稀释、自动校准和分批校准功能,具有查看校准趋势和校准追溯功能。 2.2.3质控管理 具有质控申请,实时质控、日内质控、日间质控的质控数据与质控图观察和打印、失控说明功能,支持计算项目质控和自动质控功能。 2.2.4试剂管理 具有试剂设置,支持同一项目放置多瓶试剂,支持试剂余量检测和刷新,试剂空 白观察和打印功能,试剂空白报警,试剂效期管理功能。 2.2.5测试管理 具有开始测试、加样暂停、紧急停止功能;具有反应杯自动清洗功能、液面检测功能、清洗剂和去离子水预加热功能、杯空白自检报警功能;具有样本针/试剂针立体防撞、空吸检测功能、随量跟踪功能;具有样本针堵针检测功能;按样本排序的优化测试流程功能、测试过程中自动按避免交叉污染安排测试流程功能;如果选配了条形码模块应具有扫描样本、扫描试剂功能;具有自动重测功能、智能关联检测;具有反应过程曲线异常提醒功能和高值异常预警功能。具有在线试剂装载功能。具有变频搅拌功能。 2.2.6状态管理 4

常用生化检测项目分析方法及参数设置

常用生化检测项目分析方法及参数设置 一、常用生化检测项目分析方法举例 1 ?终点法检测常用的有总胆红素(氧化法或重氮法)、结合胆红素(氧化法或重氮 法)、血清总蛋白(双缩脲法)、血清白蛋白(溴甲酚氯法)、总胆汁酸(酶法)、葡萄糖 (葡萄糖氧化酶法)、尿酸(尿酸酶法)、总胆固醇(胆固醇氧化酶法)、甘油三酯(磷酸甘油氧化酶酶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直接测定法)、钙(偶氮砷川法)、磷(紫外法)镁(二甲苯胺蓝法)等。以上项目中,除钙、磷和镁基本上还使用单试剂方式分析因而采用一点终点法外,其它测定项目都可使用双试剂故能选用两点终点法,包括总蛋白、白蛋白测 定均已有双试剂可用。 2 ?固定时间法苦味酸法测定肌酐采用此法。 3 .连续监测法对于酶活性测定一般应选用连续监测法,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 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丫谷氨氨酰基转移酶、淀粉酶和肌酸激酶等。 一些代谢物酶法测定的项目如己糖激酶法测定葡萄糖、脲酶偶联法测定尿素等,也可用连续 监测法。 4 ?透射比浊法透射比浊法可用于测定产生浊度反应的项目,多数属免疫比浊法, 载脂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抗"0"、类风湿因子,以及血清中的其他蛋白质如前白蛋白、结合珠蛋白、转铁蛋白等均可用此法。 二、分析参数设置 分析仪的一些通用操作步骤如取样、冲洗、吸光度检测、数据处理等,其程序均已经固化在 存储器里,用户不能修改。各种测定项目的分析参数(analysis paramete )大部分也已设 计好,存于磁盘中,供用户使用;目前大多数生化分析仪为开放式,用户可以更改这些参数。 生化分析仪一般另外留一些检测项目的空白通道,由用户自己设定分析参数。因此必须理解各参数的确切意义。 一、分析参数介绍 (一)必选分析参数 这类参数是分析仪检测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些参数无法进行检测。 1 ?试验名称试验名称(test code )是指测定项目的标示符,常以项目的英文缩写来表示。 2 .方法类型(也称反应模式) 方法类型(assay )有终点法、两点法、连续监测法等,根据被检物质的

自动生化分析仪

自动生化分析仪 一)按照反应装置的结构,自动生化分析仪主要分为流动式(Flow system)、分立式(Discrete system)两大类。 1.流动式指测定项目相同的各待测样品与试剂混合后的化学反应在同一管道流动的过程中完成。这是第一代自动生化分析仪。 2.分立式指各待测样品与试剂混合后的化学反应都是在各自的反应杯中完成。其中有几类分支。 (1)典型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此型仪器应用最广。 (2)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每个待测样品都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在各自的反应槽内与试剂混合,完成化学反应并测定。由于混合,反应和检测几乎同时完成,它的分析效率较高。 3.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是以试剂袋来代替反应杯和比色杯,每个待测样品在各自的试剂袋内反应并测定。 4.固相试剂自定生化分析仪(亦称干化学式自动分析仪) 是将试剂固相于胶片或滤纸片等载体上,每个待测样品滴加在相应试纸条上进行反应及测定。操作快捷、便于携带是它的优点。 (二)典型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基本结构 1.样品(Sample)系统 样品包括校准品、质控品和病人样品。系统一般由样品装载、输送和分配等装置组成。 样品装载和输送装置常见的类型有: (1)样品盘(Sample disk),即放置样品的转盘有单圈或内外多圈,单独安置或与试剂转盘或反应转盘相套合,运行中与样品分配臂配合转动。有的采用更换式样品盘,分工作和待命区,其中放置多个弧形样品架(Sector)作转载台,仪器在测定中自动放置更换,均对样品盘上放置的样品杯或试管的高度、直径和深度有一定要求,有的需专用样品杯,有的可直接用采血试管。样品盘的装载数,以及校准品、质控品、常规样品和急诊样品的装载数,一般都是固定的。这些应根据工作需要选择。 (2)传动带式或轨道式进样即试管架(Rack)不连续,常为10个一架,靠步进马达驱动传送带,将试管架依次前移,再单架逐管横移至固定位置,由样品分配臂采样。 (3)链式进样试管固定排列在循环的传动链条上,水平移动到采样位置,有的仪器随后可清

临床生化分析仪的发展特点与分类

临床生化分析仪的发展特点与分类 实践已证实医学检验的自动化是近代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对分析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生化分析仪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新型生化分析仪不断更新,在灵敏度,准确度以及自动化程度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计算机的使用,不但可以用来控制操作(如自动调零,自动扫描,自动控制狭缝,自动补偿,自动更换光源和光电转换器,对错误操作和仪器不正常状态自动报警等)。而且可以进行数据处理,构成完善的自动化分析装置。为了使今后使用更加合理,现对临床生化自动分析仪的分类发展作一总结。 1 临床生化仪的发展特点 长期以来,临床化学检测多是靠手工方法完成操作,这些操作受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工作责任心等因素的影响,常使结果出现一定误差。随着临床生物化学项目的增多及要求检验数量和质量的增加与提高,单靠手工操作,往往难于满足临床需要,根据生化检验的操作要点,可注意到这些检验大部分都离不开样品处理(包括稀释,浓缩和去蛋白等)。加临床生化仪试剂进行反应(如显色,搅拌,加热等),检验反应产物(如比色,比浊,反应前后吸光度的变化等)。数据处理(如数据的输入与输出,结果的校正与补偿,包括发报告)。反应杯的清洗(如吸取废液,加清洗液和纯水,反应杯烘干)等具体操作。这些操作都可适当组合起来。随着分析方法不断完善改进,再配合电子计算机和显示手段,可制造出很多自动分析仪器。 随着各型自动生化分析仪竟相发展,到如今已相当完善。它们的共同的特点是使临床生化检验中主要操作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其中包括标本的定量吸取,转移到反应杯或反应管道系统,通过沉淀或过滤离心,层析,透析等分离去反应中的干扰物,临床生化诊断试剂的定量吸取。同标本混合,自动控制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通过可见光,紫外光,火焰光度计,荧光,散射光或氧电极,离子选择电极,酶电极,同位素计数等检测技术,对反应终点,初速度或反应过程进行监测,借助电子计算机将仪器的各项功能程序化,控制仪器的运转和反应过程,处理或判断实验数据,并将结果以数字描记曲线显示或打印报告,标本测定后,反应容器,管道系统的清洗和准备下一次使用等。自动分析仪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临床生化检验的准确性,精密度和工作效率,适应了临床医学的发展对实验诊断的质和量的需求。 2 生化分析仪的分类 目前已很难对繁多的不同功能的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分类,因为任何分类都可能以偏概全,一般可按以下分类。 按自动化程度分为全自动及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多半还要靠手

各家生化分析仪主要技术参数精编版

各家生化分析仪主要技 术参数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日立LST008: 日立7180:

贝克曼库尔特AU5811 : 1个分析单元+ISE单元*(AU5811) 分光光度法:2000测试/小时 ISE法**:900-1800测试/小时 同时测定项目:57项(含ISE) 高通量连续进样系统,可一次性装载400样本 独立3条样本轨道 高精度微量加样技术 拥有专利技术的光学系统 永久性石英比色杯 高稳定性、低维护性 拓展性 贝克曼库尔特DXC800: 最大测试速度:1440测试/小时同时测试项目:70项 样本容量:140个,可连续进样 测试原理:比色法、ISE法、免疫比浊法、糖氧化电极法、电导电极法、酶免疫法、近红外免疫粒子测定* 测试项目菜单: >200项(>100项预编程;100项用户自定义) 贝克曼库尔特DXC600: 最大测试速度:990测试/小时 同时测试项目:65项 样本容量:96个,可连续进样 测试原理:比色法、ISE法、免疫比浊法、糖氧化电极法、酶免疫法、近红外免疫粒子测定*

测试项目菜单: >200项(>100项预编程;100项用户自定义) 贝克曼库尔特AU680: 特点: 血凝块自动检测系统,自动检测血凝块,使测定结果更加准确 多头双清洗式搅拌系统,搅拌更充分,冲洗更干净,交叉污染最低高可靠性和低维护成本 冷藏试剂仓和急诊模块 高质量、永久性石英玻璃反应杯 高精度的微量加样技术 长寿命的电极 150个样本连续进样系统 重检优先的通道 方便快速的二维码校准系统 双进样系统,轨道式连续进样和独立的急诊样本进样盘 智能的探针系统 专利技术的恒温系统 高精度的反应比色系统 更少的试剂用量和反应体积 完整的溯源性 少于3步/60秒的简便维护 技术参数:

高级生物化学研究技术

生化分离方法:离心、层析、电泳和膜分离等 生化分析方法:重量法、化学法、分光光度法、酶法、色谱法 生化制备方法:生物大分子制备的前处理、分离纯化、浓缩与干燥、超临界流体提取法、萃取与相分离、结晶、样品的保存 生化分离方法,常用的方法有:离心技术、层析技术、电泳技术和膜分离技术等。 1 离心技术 1.1 基本原理 离心技术(centrifugal technique)是根据颗粒在作匀速圆周运动时受到一个外向的离心力的行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离技术。 应用:各种生物样品的分离和制备。如分离收集细胞、细胞器及生物大分子物质;提纯、鉴定生物大分子;分离化学反应的沉淀物。 生物样品悬浮液在离心力作用下使悬浮的微小颗粒以一定速度沉降,从而与溶液分离,其沉降速度与颗粒的质量、大小和密度相关。 相对离心力 离心力因离心半径不同而不同,因此用“相对离心力” (relative centrifugal force,RCF)表示离心力,若RCF值不变,一个样品可在不同的离心机上获得相同的结果。RCF(×g)=1.119×10-5×r×rpm2。 1.2 离心分类 根据离心原理,按照实际工作的需要,设计了许多离心方法,大致可分三类:差速离心法(differential velocity centrifugation)速率区带离心法(rate zonal centrifugation)等密度离心法(isopycnic centrifugation) 1.2.1 差速离心法 利用不同的粒子在离心力场中沉降的差别,在同一离心条件下,沉降速度不同,通过不断增加相对离心力,使一个非均匀混合液内的大小、形状不同的粒子分部沉淀。 操作过程中一般是在离心后用倾倒的办法把上清液与沉淀分开,然后将上清液加高转速离心,分离出第二部分沉淀,如此往复加高转速,逐级分离出所需要的物质。 差速离心的分辨率不高,沉淀系数在同一个数量级内的各种粒子不容易分开,常用于其他分离手段之前的粗制品提取。 关键是选择适合于各分离物的离心力。例如差速离心分离细胞组分 1.2.2 速率区带离心法 速率区带离心法是在离心前于离心管内先预装密度梯度介质(如蔗糖、甘油、CsCl等),将待分离的样品铺一薄层在梯度液的顶部进行离心。 离心后在近旋转轴处(r1)的介质密度最小,离旋转轴最远处(r2)介质的密度最大; 但最大介质密度必须小于样品中粒子的最小密度,即ρP>ρm。 根据分离的粒子在梯度液中沉降速度的不同,使具有不同沉降速度的粒子处于不同的密度梯度层内分成一系列区带,达到彼此分离的目的。 梯度液在离心过程中以及离心完毕后,取样时起着支持介质和稳定剂的作用,避免因机械振动而引起已分层的粒子再混合。 由于ρP>ρm可知S>0,因此该离心法的离心时间要严格控制。 如果离心时间过长,所有的样品可全部到达离心管底部;离心时间不足,样品还没有有足够的时间使在介质中分离形成区带。 由于此法是一种不完全的沉降,沉降受物质本身大小的影响较大,一般是应用在物质大小相异而密度相同的情况。 常用的梯度液有聚蔗糖(Ficoll)、硅溶胶(例如,Percoll)及蔗糖。 离心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颗粒离开原样品层,按不同沉降速率向管底沉降。离心一定时间后,沉降的颗粒逐渐分开,形成一系列界面清楚的不连续区带。 沉降系数越大,沉降越快。离心必须在沉降最快的颗粒(大颗粒)到达管底前或刚到达管底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