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第一岛链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是由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明确提出的一个特定概是由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明确提出的一个特定概是由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明确提出的一个特定概是由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明确提出的一个特定概念,它既有地理上的含义它既有地理上的含义它既有地理上的含义它既有地理上的含义,又有政治与军事上的内容又有政治与军事上的内容,其用途是围堵亚洲东岸,对苏联、中国等共产国家形成威慑之势岛链又分第一岛链岛链又分第一岛链岛链又分第一岛链岛链又分第一岛链、、、、第二岛链第二岛链第二岛链第二岛链、、、、第三岛链第三岛链第三岛链第三岛链。
实际上实际上实际上实际上,,,,““““第一岛链第一岛链第一岛链第一岛链””””从从从从地理地理地理地理名词成为国际政治名词名词成为国际政治名词名词成为国际政治名词名词成为国际政治名词,,,,是源于冷战时是源于冷战时是源于冷战时是源于冷战时期期期期。
美国在第一岛链的布局美国在第一岛链的布局美国在第一岛链的布局美国在第一岛链的布局,,,,最早并非用来对付中国最早并非用来对付中国最早并非用来对付中国最早并非用来对付中国,,,,而是而是而是而是针对苏联的针对苏联的针对苏联的针对苏联的。
冷战时期冷战时期冷战时期冷战时期太平洋太平洋太平洋太平洋方方方方向是东西方对峙的重要战向是东西方对峙的重要战向是东西方对峙的重要战向是东西方对峙的重要战线线线线。
在这里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战略核潜艇随时可以进入太平在这里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战略核潜艇随时可以进入太平在这里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战略核潜艇随时可以进入太平在这里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战略核潜艇随时可以进入太平洋活动洋活动洋活动洋活动,,,,成为对美国重要的威慑力量成为对美国重要的威慑力量成为对美国重要的威慑力量成为对美国重要的威慑力量。
第一岛链是指花彩列第一岛链是指花彩列第一岛链是指花彩列第一岛链是指花彩列岛中岛中岛中岛中,,,,北起日本群岛北起日本群岛北起日本群岛北起日本群岛、、、、琉球群岛琉球群岛琉球群岛琉球群岛,,,,中接中接中接中接台湾岛台湾岛台湾岛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南至菲律宾南至菲律宾南至菲律宾群岛群岛群岛群岛、、、、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
第一岛链北起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涵盖了中国的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
第二岛链北起日本的南方群岛(包括小笠原群岛、硫磺列岛),中接马里亚纳群岛(含美国关岛),南至加罗林群岛。
这两条岛屿带上的各岛屿遥相呼应,环环相扣,成为控制岛链内海域和大陆的天然屏障。
岛链是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产物。
“岛链”一词最初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二战之后为了扼杀、封锁当时的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利用西太平洋海域中一些特殊岛群的战略地理位置而提出来的。
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重兵,意欲精心构筑一条以美军在太平洋上的一线基地为基轴,以倭国、韩国、冲绳、关岛等基地和设施为核心的“太平洋多重锁链”,来围堵中国和亚洲大陆,企图扼住亚洲大陆的脖子,其目的就是企图扼杀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二战期间及之后,美国趁机强占了太平洋上的大部分岛屿,并逐步将其势力扩展到西太平洋部分国家的领海和领土。
基于这种优势,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美国首先提出了对亚洲国家实施“东方弧线”的新月形封锁战略。
美国务卿迪安·艾奇逊在1950年1月12日宣布,“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御圈是从阿留申群岛,经倭/国、琉球到菲律宾”。
次年1月4日,美国务院顾问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指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防务范围应是倭国、琉球群岛、台湾、菲律宾、澳大利亚这条近海岛屿链”。
杜勒斯还特别强调,台湾岛构成了太平洋西边缘上岛屿锁链中的重要环节。
在提出岛链战略的同时,美国大力加强在岛链上有关国家或地区的军事设施建设,扩建海空军基地,加速构建军事包围体系。
此外,美还加紧拼凑“东亚集体安全体系”,签订各种条约,建立军事同盟,增加驻兵数量,加紧岛链的封锁力度、对各国的遏压态势。
如美国于1952年先后与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倭国缔结了安全条约,1953年又同韩国签订了安全条约,1954年还与菲律宾签订了马尼拉条约等。
最初美国海军只在太平洋地区形成三大基地网雏形:第一线基地网分布在西太平洋和白令海地区,北起阿拉斯加,经西太平洋岛屿锁链、印度支那,西至巴基斯坦,组成对社会主义国家基地包围圈的“东方弧线”;第二线基地网位于太平洋中、南部地区;第三线基地网位于美国西海岸至巴拿马运河一线,组成亚洲战场的后方基地网。
“第一岛链”上的“锁眼”
张茵
【期刊名称】《当代军事文摘》
【年(卷),期】2007(000)007
【摘要】中国宝岛台湾在世界地图上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岛,然而它所处的位置却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称它为"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地理学家称它为太平洋上"第一岛链"的"锁眼"。
从军事角度看,台湾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天然屏障。
【总页数】1页(P)
【作者】张茵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289.58
【相关文献】
1.美国重返亚太后台湾战略的新定位——从“第一岛链”中轴到“菱形战略”基点
2.岛链上的世界海军——永不沉没的“舰队”第一岛链和海军
3.济州岛,韩国海军揳进第一岛链的楔子
4.经眉弓眶上"锁眼"入路治疗鞍区病变的临床体会
5.神经内窥镜辅助下眶上“锁眼”入路手术的临床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一岛链”由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日韩等地的基地和驻军组成,这条岛链是美国和日韩等国向西部署的最前沿;
“第二岛链”以关岛为中心,由驻扎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基地群组成,它既是一线亚太美军的后方依托,又是美军重要的前进基地;
“第三岛链”由美军在夏威夷群岛的基地群组成,它是美国本土的防御前哨。
在这“三条岛链”上,美军联合日本等盟国,积极构筑针对中国的“反潜链”,这次3艘巡航导弹核潜艇出现的位置就分别位于“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上。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和特点从1949年到现在已经六十三年了,这是和平的六十三年,虽然期间也经历过几场边境冲突和局部战争,但战争似乎离我们很远。
在歌舞升平当中,国人似乎都认为战争的危险已经离我们而去,真的如此吗?中国是世界上领国最多的国家,所处的区域环境是最复杂的,所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也是最严峻的,并且这种严峻还处于不断加深的趋势。
下面我就从我们面对的几个国家和地区来阐述一下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和特点。
从先从东边开始,依托第一岛链的美日联军是中国和解放军迈不过去的一道坎。
按照目前双方国力和军力的发展趋势,悲观一点,五十年之内中国无法冲破第一岛链,解放军将长期被彻底锁死在西太平洋。
当然,这道防线并不是无懈可击,至少它还有一个可供击破的点——台湾。
如果中国能拿下台湾,那么第一岛链将出现一个巨大的缺口,基本就是不攻自破了,解放军海军就可以依托台湾这艘不沉的航母在太平洋进出自如,打造真正的蓝水海军。
可惜,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想法,至少在目前看来,还看不到这个美梦实现的曙光。
再就是朝鲜,这是一个不安分的邻居,它也是亚太地区不安定的因子。
一个积贫积弱的邻居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一个隐患,尤其是一个手握核武器的“流氓”国家。
你可以想象一个有钱人旁边住着一个手握冲锋枪的饿的要死的穷光蛋,会有什么事发生?再看看北方,俄罗斯。
永远不要拿俄罗斯当朋友,不管他过去和现在跟你是什么关系,历史早就证明,俄罗斯永远是一个充满野心的民族,这个国家有巨大的潜力,他的崛起只是时间问题。
从国防角度来讲,一个强大的邻居形成就是个危险的信号,不管他信奉什么主义,不管他跟我们是什么关系,威胁已经形成,主动权就已经不在我们的手里。
让我们再把目光投向国土的西边,你看到了哪?没错,阿富汗,在美国控制下的阿富汗。
2001年美国人以打击恐怖主义的名义进入了阿富汗并驻扎到现在并且没有彻底撤军的意识,为什么?美军2003年控制伊拉克,两年前全部撤军,却一直呆在阿富汗没有走的意思,是没完成“反恐”的任务的吗?当然不是。
运动的描述一、选择题(共14题)1.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A、80m/sB、10 m/sC、5 m/sD、无法判断2.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物体v s、t的大小无关3.下列速度,按大小排列的顺序是()①运行中的火车的速度是72km/h;②高速公路上飞驰的轿车的速度是1.8km/min;③草原上狂奔的猎豹的速度是28m/s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①③②4.(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平均速度为零B.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平均速率为零C.物体某时刻速度为v,则该物体下一时刻的速度也为vD.物体某时刻速度为v,则该物体下一时刻的速度不一定为v5.校运会400 m比赛中,终点在同一直线上,但起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所示)。
关于这样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样做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位移大小相同B.这样做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路程大小相同C.这样做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所用时间相同D.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公平的,明显对外侧跑道的同学有利6.某校师生去位于复兴路的军事博物馆进行参观。
如图所示,同学们从航天桥(图中A位置)出发,骑单车经公主坟(图中B位置)到达军事博物馆(图中C位置)。
利用网络地图的测距功能测得A、B间的距离约为1.9 km,B、C间的距离约为1.0 km,A、C间的距离约为2.1 km。
由以上信息可知,同学们从航天桥到军事博物馆的位移大小约为()A.3.0 km B.2.1 kmC.1.9 km D.1.0 km7.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为零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D.加速度很大时,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8.(多选)根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A.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B.v0<0,a<0,物体做减速运动C.v0<0,a>0,物体做减速运动D.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9.(多选)国产FC-31“鹘鹰”隐身战斗机在某次试飞中,由静止开始加速,当加速度a不断减小至零时,飞机刚好起飞,则此过程中飞机的() A.速度不断增大,位移不断减小B.速度不断增大,位移不断增大C.速度增加越来越慢,位移增加越来越快D.速度增加越来越慢,位移增加越来越慢10.(多选)如图所示,物体以5 m/s的初速度沿光滑的斜面向上做减速运动,经过2 s速度大小变为3 m/s,则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A.大小为1 m/s2,方向沿斜面向上B.大小为1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C.大小为4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D.大小为4 m/s2,方向沿斜面向上11.关于速度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电动车限速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大小B.图乙中,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大小为500 m/s,指的是平均速度大小C.图丙中,某运动员百米跑的成绩是10 s,则他冲刺时的速度大小一定为10 m/sD.图丁中,京沪高速铁路测试时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84 km/h,指的是瞬时速度大小12.如图所示,汽车向右沿直线运动,原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v2,Δ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图中所示信息可知() A.汽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B.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同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反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反13.(多选)下列对相应情景的分析和判断说法正确的是()A.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D.汽车匀速率通过一座拱桥,因为汽车做的是曲线运动,加速度不为零14.如图所示,一小球在光滑的V形槽中由A点释放,经B点(与B点碰撞所用时间不计)到达与A点等高的C点,设A点的高度为1 m,则全过程中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A.23 3 m,23 3 m B.23 3 m,43 3 mC.43 3 m,23 3 m D.43 3 m,1 m二、填空题(共1题)15.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并按打点的先后顺序取其中A、B、C、D、E、F、G七个点进行研究,这七个点在刻度尺标度上的对应位置如图所示:(1)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图中A、B两点的时间间隔是______s,纸带做的是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2)E、G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m/s。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实现统一的大国。
中国要强大,必须要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台湾对于我国的战略重要性怎样形容都不过分。
中国目前的海上安全态势是比较严峻的,总体来说是防御纵深不够、防御态势不好、作战主动权不多。
台湾收回可以通过台湾向远洋进发把中国的海军建设成一支真正蓝水海军所以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另外,台湾的经济,特别是科技水平十分发达,如果能够统一可以整和科技,让中国的综合实力有更大的飞跃。
台湾的战略地位在我国的国家安全中占有一席之地,台湾连接着西太平洋,扼亚洲东部海上交通咽喉. 台湾对中国的国防战略有重大意义,从地理位置上看,台湾和我国的海南岛就像直撑着“雄鸡”的两只“脚”,台湾东面向太平洋,西面向福建内陆,是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屏障;是连接中国北,东海和南海的重要枢钮,要是哪个国家能控制台湾,那他就对我国的近海航线造成制命的威协。
非但如此,若敌国在台湾驻军,中国的东海海防就成为无屏障状态,那么就会对我国沿海的军事设施和大中小城市造成很大的威协;日本的生产要是没有一个安全的海上交通要道,日本从此就从世界上消失了,到那时,日本不得不投入我们的怀抱,这样才可能开创真正的东亚的和平局面。
一但中国失去台湾中国就失去了许多海洋资源和领土主权,到那时不用说是解决钓鱼岛问题了,就连南沙主权问题也变得极为渺茫,失去一个台湾,我们失去更多的海域和岛屿,失去更多的海洋资源。
台湾还牵涉到我国的海洋战略权益和一些领土问题凡是一个临海的国家,它的发展必定会比一般的内陆国家要发展地快而且好,因为它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海运航道。
在中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其海洋资源极为丰富,这些资源还有待我们将来去开发和利用;台湾是连接东亚和东南亚的主要通道,是中国的海防要地。
台湾之于中国大陆:1、台湾岛面对着中华大陆的那一面是一片平地,从兵法上说,台湾岛其他地方都是雄峻的山脉,利守不利攻;而这片土地利攻不利守,其所对之地也是利攻之处;假如让哪一个大国占据它的话,那入侵中国就简单多了。
警惕捧杀中国!作者:长弓来源:《领导文萃》2010年第06期中国强国梦不一定是要领导世界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将深刻地改变世界经济的秩序和格局,世界各国的国力对比将由此发生大洗牌。
1929年至1932年的经济危机最终将人类拉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确立了美国在西方国家的领袖地位;70年代的石油危机沉重打击了美国,在节能技术方面走在前列的日本则借此机会迅速崛起,并对美国构成威胁。
而1989年的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则标志着这种威胁的结束;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终结了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奇迹,彻底丧失了与“中国制造”竞争的能力,扛住了风暴袭击的中国迅速成长为世界工厂。
改革开放三十年给国人心态带来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它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的强国梦。
现在有些国人追求的强国梦,实际上是把中国未来的发展目标,或者说是一种对国家成功的期待,定位在了世界第一强,至少也是能与美国平起平坐的第二强。
这些人设想了未来的三种可能:一种是像美国一样成为世界领导,一种是像苏联一样先盛后衰,还有一种是像日本一样半途衰落。
从这三种可能中,不难感觉到一种实力崇拜的情结和一股子要当世界领导的冲动。
怎么才能当这个领导者呢?无非是要在方方面面都比别人强大,都让人家比不过。
这种想法固然是好的,却未必符合中国的国情。
对于中国的未来,会不会有第四种可能呢?这个可能就是,中国不一定非要像美国那样,成为有世界领导力的一流强国,也不必把追求这样的领导力作为终极目标。
历史的经验表明:世界第一强大的国家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好国家,让绝大多数民众都过上幸福生活的国家,才是一个真正好的国家。
中国是否具有领导世界的能力?“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不称王,不称霸。
”——毛泽东目前,中国的实体经济能力及政治、社会制度等方面都不足以支撑中国担任国际领导者的角色。
中国过早扮演领导角色对自身可持续发展并没有什么好处,至多是能够满足一下自己的民族主义情绪而已。
中国有充足的现金储备,在这个“现金是王”的时代,这次金融危机让中国在世界上提高了话语权,但是依旧没有决定权。
以“第一岛链”的视角看待亚洲形势与美国重返亚太战略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王阳首先,提起“第一岛链”,是指北起日本群岛、经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
所谓“岛链”,它既有地理上的含义,又有政治军事上的内容,其是五十年代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岛链战略,用途是围堵亚洲大陆,对亚洲大陆各国形成威慑之势。
(如图1)图1:第一岛链与第二岛链示意图第一岛链对于亚洲的威慑之势,尤其是对于中国的威胁在于:①、马六甲海峡是中国通向印度洋和欧洲的毕竟之路,也是中国目前重要的能源输送线,一旦马六甲海峡被彻底封锁,对于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是重要的威胁。
②、冲绳岛海域是中国向东直接出入太平洋的一个重要的关卡,他直接受到日本和驻日美军的控制。
③、台湾海峡是我国内海南北沟通的重要海域,同样也具有较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自北至南,由“第一岛链”所联系起来的国家共包括以下14国或地区。
外围:俄罗斯、日本、台湾(地区)、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文莱;内含:韩国、朝鲜、中国、越南、柬埔寨、泰国。
而在这些国家或地区中,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存在着较多的领土与主权争端,也给亚洲的和平与发展平添了许多障碍。
下面我们就分析几个主要的争端所在。
第一,俄罗斯与日本的北方四岛之争。
所谓北方四岛,主要是指俄罗斯堪察加半岛与日本北海道间的国后、择捉、齿舞、色丹四个岛屿。
北方四岛在地理上属于千岛群岛,因此,俄罗斯也称其为南千岛群岛。
俄罗斯与日本在北方四岛的争端上始终没有较大进展。
近期较为突出的事件是俄罗斯的“图—95”战略轰炸机由北方四岛开始环绕日本领海外围巡航一事。
从这一事件上可以看出,俄罗斯具有较强的军事实力,在与日本的对话中处于上风。
但是自从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力都难以与苏联时期相对比,因此日俄之间的北方四岛争端一定时期内还不会有较大的事件发生。
第二,朝鲜半岛问题。
朝鲜半岛问题,不止有朝鲜与韩国的政治立场问题,还存在着朝核问题。
南海争端知多少南海,又称南中国海,位于我国大陆南面,南起北纬3°40附近的曾母暗沙,北至北纬21°附近的北卫滩,西起东经109°33的万安滩,东至东经117°50的黄页岛,南北绵延1800公里,东西分布约900多公里,大致可以分为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这些岛礁都位于被称作“九段线”的中国国界线内。
我国南沙群岛是地处南海的四大群岛(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中位置最南(北纬12度至北纬4度之间)、岛屿最多、散布最广的一个群岛。
它西隔南海主要航道与越南相望,东隔南海辅助航道与菲律宾相邻,最南面的曾母暗沙距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只有几十海里,北面的太平岛距西沙群岛约400海里。
一、南海问题的历史自古以来,南海从来都是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
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了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
此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
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才真正把南海问题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二、南海问题的现状但是近年来,越南和菲律宾等国出兵强占南海一些无人海礁,摧毁中国在南沙无人岛礁所设主权标志,抓扣或以武力驱赶我国在南海作业的渔民。
近日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南海问题上又起争端。
先是越南宣称将在南海举行实战演习,接着菲律宾也宣称将与美国举行联合海上军演。
南海问题又陷紧张局势。
冲突的背后究竟存在怎样的原因?是历史的渊源还是利益的诱惑?三、南海冲突背后的真相真相一——不可侵犯的神圣主权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根据这一精神,中国一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的解决领土边界问题。
一、北部(含东北、西北)有俄罗斯、蒙古、朝鲜以及中亚其他国家与我国接壤,首先,我们主要把目光集中在俄罗斯,这是个传统的欧洲国家,16 0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国土,横跨欧亚大陆,战略资源丰富、与我国相连的边境线约为4300公里。
从历史上来看,俄国人并不是一只温顺的绵羊,他们有着斯拉夫人剽悍的性格,一直奉行领土扩张的政策,在近代史上,曾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国土,因此,我从心底里是讨厌他们的,从长久来看,我们还要加以提防。
当前分析:俄国是一个重工业基础雄厚的国家,尤其是他的军工技术,处于世界前列,领先我国一大步;由于前苏联的分裂使俄国遭受重创,经济相对落后,军事实力也迅速衰落,随然目前已经在缓慢的恢复当中,但众多国内国际因素决定,他要完全崛起回复到前苏联时的强大还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而且是非常艰难的。
再加上目前受北约东扩的影响,俄在欧洲的战略空间被极度压缩,当前的主要精力是应对北约东扩的压力,尚无暇他顾;并且,中俄两国现在已勘定了边境线,双方不再有领土纠纷,可以说,俄罗斯在可以预见的10年之内,不会构成对中国的威胁。
而且,两国还面对一个共同的对手,这就是美国。
在这里,不得不谈到美国,美国现今正想方设法渗透到中亚的蒙古及前独联体国家,以便对中俄两国形成分割包围之势,在两国背后设置炸弹。
因此,中俄两国与其他中亚国家有必要在这一地区加强合作,迫使美国的这一阴谋不能得逞,从全球范围来看,中俄两国加强合作可有效的抵御美国在世界上的霸权政策,维护全球战略的平衡。
与此同时,中国还应与中亚各国和俄罗斯加强在打击恐怖主义的方面加强合作,维护边疆的稳定和祖国的统一。
北方还有两个重要的国家,这就是朝鲜和韩国,这两个国家,朝鲜是穷兵黩武,韩国是经济发达,他们又属于同一个民族,自朝鲜战争以来,分为两个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
我个人认为,在北方地区,将来对我国构成威胁的恰恰是这两个国家,为什么这样说?理由很简单,他们对我国都有领土要求。
南海问题调研报告范文正确了解南海问题,理智维护国家主权,下面是我为大家搜集的南海问题调研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借鉴。
课题名称:关于处理南海问题的办法研究意义:研究报告及感受:1:南海的前瞻意义:(一)、丰富的资源是中国崛起的重要保障南海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资源。
数据显示,南海海域有含油气构造200多个,油气田大约有180个,大概在230亿至300亿吨之间,相当于全球储量的12%,约占中国石油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我们称之为“第二个大庆”。
仅仅在南海的曾母盆地、沙巴盆地和万安盆地的石油总储量,就将近200亿吨。
这个区域里边一半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布在中国所主张管辖的海域之内。
海底资源还包括有各种金属矿产资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海洋开发的深入,西南中沙群岛海底资源有着非常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利用价值。
现代科学还发现海洋蕴藏巨大的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压力差能等海洋动力资源,若能科学地加以利用,其社会和经济效益将不可估量。
(二)、地处“两洋”接合部,对中国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前瞻价值南海是联系中国与世界各地非常重要的海上通道,也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海上走廊。
从军事前瞻上而言,控制了南海岛礁,就意味着直接或间接的控制了从马六甲海峡到日本、从新加坡到香港、从我国广东到菲律宾马尼拉,甚至从东亚到西亚、非洲和欧洲的多数海上通道。
从航道上来讲,每年大约有4万多艘船只经过南海海域。
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省,90%以上的石油输入要依赖南海这个航道;经过南海航道运输的液化天然气,占世界总贸易额的三分之二。
就中国来讲,通往国外的近40条航线中,超过一半以上的航线经过南海海域。
彻底的收复南海,对于我国保证运输航道的安全,冲破第一岛链的包围具有十分重要的前瞻意义。
(三)、南海方向是中国华南地区重要的前瞻缓冲区南海具有十分广阔的地域空间,同时,中国在南面需要宽大的前瞻缓冲区。
如果能有效地控制南海,那么,整个中国华南地区的前瞻纵深就可以延伸大约1000海里;而如果只控制海南岛周边,中国华南地区的前瞻纵深就只有几十海里。
15世纪,冲绳是一个独立王国,名叫琉球。
冲绳是位于日本列岛西南端琉球群岛上的最大岛屿,由70多个岛屿组成,面积2200多平方公里,人口138万。
有一个“冷战概念”,中国人一直很介意,那就是“第一岛链”。
这是由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在1951年首次明确提出的,指的是对中国等“红色国家”进行围堵的链形岛屿带。
冲绳就位于东北起日本列岛,连琉球群岛,接台湾岛,西南至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的“第一岛链”上。
这个随着冷战结束已不再具有意识形态涵义的概念,近年来被一些人看成是遏制中国走向深海的防御阵线。
最近几年中国潜艇频繁越过“第一岛链”,日本也对中国的海洋战略感到担忧。
解放军近年来首次公开突破第一岛链,是在2009年3月中,中国北海舰队派遣导弹驱逐舰、巡洋舰、补给舰各一艘,从山东青岛航经宫古海峡并进入西太平洋。
此后解放军东海舰队、北海舰队甚至南海舰队多次突破第一岛链进入太平洋。
2012年10月4日,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4日发布消息称,当天下午6点至7点前后,中国海军的7艘舰只通过冲绳县宫古岛东北约110公里的海域驶向了太平洋。
去年10月8日,香港《太阳报》称,中国出海编队除了常见的驱逐舰、护卫舰、补给舰,还包括两艘潜艇救援舰。
这次出航的潜艇救援舰,是中国海军排水量最大、设备最齐备的潜艇救援舰艇。
潜艇救援舰公开亮相,也意味着中国潜艇在第一岛链乃至太平洋活动的公开化。
中国突破第一岛链常态化,本质意义是改变了地区的军事平衡。
美国智库詹姆斯顿基金会认为,中国具备了穿过由冲绳列岛连接的“第一岛链”,向以关岛为中心的“第二岛链”投送兵力的能力。
近年来中国突破“第一岛链”记录:
2009年3月中旬至4月,北海舰队派遣海军编队经宫古海峡进入西太平洋。
2009年6月30日,北海舰队又派遣导弹驱逐舰、导弹巡洋舰、补给舰各一艘,从山东青岛赴东海与东海舰队会合进行联合演习,随后穿越宫古海峡到西太平洋,再绕行台湾岛东部外海赴南海参与三大舰队联合演习。
2010年4月,由东海舰队数艘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潜艇、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从我国东海出发,远航至宫古岛东南公海海域,进行远海实兵对抗训练,努力提高海上机动作战和综合保障能力。
2011年6月8日和9日两天,中国海军11艘舰艇分三批通过冲绳本岛和宫古岛之间的公海海域前往太平洋。
尽管这是中国海军的一次常规训练,但日本从自卫队方面到媒体舆论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注,自卫队派出驱逐舰和反潜巡逻机,一刻不停地在空中和海上进行跟踪拍摄,并罕见地把拍摄的图像和照片向社会公开。
2012年2月3日,包括护卫舰在内的中国海军4艘军舰3日上午通过宫古海峡公海水道,驶向太平洋。
2012年10月上旬到中旬,由哈尔滨舰、石家庄舰等7艘舰艇组成的海军北海舰队联合编队通过宫古海峡公海水道,赴太平洋展开例行性远海训练。
这是北海舰队首次组织大规模联合编队到西太平洋海域进行多兵种协同训练,创下多项新纪录。
2012年11月28日上午10时许,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分批通过宫古海峡,进入西太平洋海域,开展例行性训练。
据日本新闻网报道,日本防卫厅28日下午发布消息说,日本海上自卫队出动了第6护卫队(横须贺基地)“春雨号”护卫舰和第5航空群(那霸基地)P3-C侦察机,对中国舰队进行了监视和跟踪。
2013年1月31日上午10时许,由导弹驱逐舰青岛舰、导弹护卫舰烟台舰、盐城舰组成的北海舰队舰艇编队,按预定时间通过宫古海峡,进入西太平洋海域,开始2013年度中国海军首次在岛链外进行的军事训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