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
- 格式:pdf
- 大小:332.03 KB
- 文档页数:7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必备知识点(最全)初中语文中考语文必备知识点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三、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四、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五、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六、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七、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八、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九、描写方式:正面)、反面十、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一、小说(一)小说描写的方法: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二)、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结局(三)、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四)、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二、议论文(一)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二)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三)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四)议论文基本结构1、引论:提出题目2、本论:阐发题目3、结论:解决题目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经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五)常见论证方法: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十三、说明文分类:1、什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3、说明顺序:①、时间顺序②、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③、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14、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援用5、说明文的语言有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6、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准确十四、散文1、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2、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十五、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十六、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初中中考语文知识要点复习归纳(8篇)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
而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初中中考语文知识要点复习归纳,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中考语文知识要点复习归纳篇1【知识考点归纳】1、积累词语,理解“骄奢、清吟、荫庇”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品味文中优美语言,理解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领会运用象征手法,用“春水”、“小树”等形象的比喻表达深刻的思想的写法。
4、理解作者对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人生感悟及豁达乐观的人生观。
5、有条理、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典型考题分析】例题: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不是每条一条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探究思路:这道题考查的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析句子的含义。
解答这一类题时,一般应首先明白所给句子的字面意义来,然后紧紧围绕该句子所处的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句子,结合课文主题,对所给句子含义作具体的推敲分析。
这个句子的原义应是“只有不断流动,生命之水才有活力;只有不断生长,生命之树才能常青。
”根据这样的解题思路,我们就不难得出这个句子的具体含义是:生命的活力只有在奋斗中才能体现,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进取,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
专升本语文课文知识点复习1.作家作品马致远,元代著名的散曲作家,人称“曲状元”。
《天净沙》,曲牌名。
元代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之分,小令只有一支曲子。
套数由同一曲调中两支以上的'曲子组成。
这首《天净沙》是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
2.鼎足对鼎足对就是指三个互为对偶的句子组成的对联。
第一句可对第二句,第二句可对第三句,第三句也可直接与第一句相对。
这首小令语言凝练自然,明白如话,而又内涵丰富,意境深远。
特别是开头三句的“鼎足对”,由三组名词九种景物构成,既没用动词,也没有关联词连接,而意境自现。
初中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一、内容简述初中中考语文基础知识是学生们在中考中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篇文章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的核心要点。
文章首先概述了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的范围,包括语言文字、文学文化、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等方面。
详细阐述了每个方面的关键知识点和难点,如汉字的书写规范、词语的运用、文学名著的阅读理解、文言文阅读、作文技巧等。
文章还强调了基础知识在中考中的重要性,以及学生如何有效地进行复习和备考。
通过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学生们将更好地应对中考语文考试,提高考试成绩。
1. 简述中考语文的重要性作为学生时代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关键里程碑。
在这语文学科的地位不容忽视,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课程,更承载了中华文化传统的博大精深和丰富的文学积淀。
在中考评价体系中,语文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从知识层面来看,语文学科涵盖了对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包括阅读、写作、听力等多个方面。
学生需要通过语文学习,积累大量的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技巧,这样才能在中考中准确理解题意并表达清晰自己的思路。
中考语文的重要性还在于其在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审美水平上的巨大作用。
语文学科所包含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竞争激烈的中考环境中,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绩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对于初中生而言,中考语文的学习至关重要。
2. 强调基础知识在中考语文中的关键作用在初中中考语文科目中,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考试的内容涉及语文学科的多个领域,如古诗文默写、阅读理解、语言运用等,无论是篇章结构的分析还是情感意蕴的解读,无一不需要依托扎实的基础知识。
没有良好的基础知识积累,学生很难在考试中准确理解文本,更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基础知识的学习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考试成绩,更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基础。
中考语文重点知识归纳(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中考语文重点知识归纳中考语文重点知识归纳大全中考越来越近啦,了解到初中语文的知识点比较多,同学们可以归纳总结成系统的知识框架,方便系统的学习和复习,下面本店铺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中考语文重点知识归纳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中考语文常识归纳1.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中考对于每一位初中生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挑战,而语文作为主要科目之一,其知识点的掌握至关重要。
以下为大家梳理一些中考语文的必考知识点。
一、字词积累字词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包括常见的易错字、多音字、形似字等。
例如“粗犷(guǎng)”不要读成“粗旷(kuàng)”;“强(qiǎng)迫”“倔强(jiàng)”“强(qiáng)大”中“强”字的不同读音;“戊(wù)戌(xū)”“戍(shù)边”“戎(róng)装”这些形似字的区分。
对于字词,需要平时多积累、多记忆,通过阅读、写作来不断巩固。
二、成语运用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中考中也经常出现。
要准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避免望文生义。
比如“文不加点”,不是指写文章不加标点,而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首当其冲”不是首先冲在前面,而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同时,还要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如“处心积虑”是贬义词,“殚精竭虑”是褒义词。
三、病句修改病句是中考的一个重点。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序不当、句式杂糅等。
例如“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水平”与“改进”搭配不当,应改为“提高”;“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这句话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四、古代诗文背诵古代诗文的背诵是必考内容。
从《论语》到古诗词,再到文言文,都需要熟练背诵并理解其含义。
不仅要能默写出来,还要能理解诗歌的意境、作者的情感以及文言文的重点字词和句子翻译。
五、文言文实词、虚词文言文实词如“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汤”是“热水”的意思;虚词如“之”“而”“以”等,它们的用法多样,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理解和掌握。
例如“之”可以作代词、助词、动词等。
六、文学常识要了解重要的作家、作品、朝代、文学流派等。
比如李白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完整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员径八尺(员,通“圆”,圆周)。
2.形似酒尊(尊,通“樽”,酒器)。
3.一时收禽(禽,通“擒”,捉拿,擒拿)。
(二)古今异义1.永远冷静安静(古义:恰当的言语和行为。
意思:慢慢来,淡定。
)。
2.献孝心是不行的(古意:不要去(应推荐)。
含义:没有).3.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特地征召。
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
)(古义:指官职名称;今义:中医医生)。
4.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古义:篆,篆文。
文,通“纹”,花纹。
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
5.覆盖周密无际(古义:四周严密。
今义:周到细致。
)。
6.震动和搅动(古义:搅动,蔓延。
此指清脆响亮。
现代含义:兴奋或受到鼓舞而振作起来。
)。
7.寻其方面(古义:方向。
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
8.衡下车,治威严(古义:官吏初到任。
今义:从车上下来。
)。
9.上下肃然(古义:整肃,老实收敛的样子。
今义:十分恭敬的样子,如:肃然起敬。
)。
10.中有都柱(古义:大,音dū。
又如:__惊而坏都舍。
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音dōu)。
)。
11.不好交接俗人(古义:结交;今义:移交和接替)。
(三)词类活用1.时天下承平日久(名词作状语,当时。
)。
2.恒韶山属于文(形容词当动词,擅长,擅长。
)。
3.王广文衡山(形容词作动词,擅长,擅长。
)。
4.妙尽璇机之正(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
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
(四)一词多义1、公甚至君主政府也不是(名词,指三公。
政府,官办三公。
)。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名词,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之一。
此指鲁庄公。
)。
周公在盖州被捕(名词,对长者或贵族的尊称。
)。
你可以打电话给你丈夫的父亲。
)。
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词作名词,公正无私的人。
)。
公车特征拜郎中(形容词,公家的。
)。
公然抱茅入竹去(副词,公开。
初中语文阅读知识点归纳总结(中考必备)初中语文阅读知识点归纳:第一部分:叙事线索常见的有物线和情线。
语言类型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论证方式包括立论和驳论。
说明语言包括平实和生动两种。
说明文类型包括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论据形式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人称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感情色彩包括褒义、贬义和中性。
小说的三要素包括人物、情节和环境。
刻画人物形象和反映人物思想性格是了解人物主要内容的阅读技巧。
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以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和技巧是了解情节的主要途径。
开端部分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发展部分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部分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结局部分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环境部分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可以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议论文结构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部分。
而说明顺序则有时间、空间和逻辑三种。
语言运用应遵循简明、连贯和得体三原则。
记叙文则有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
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是四种常见的文学体裁。
句子则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种用途。
小说情节则包括开端、发展、和结局四个部分。
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五种。
表达方式则包括记叙、描写、说明、抒情和议论五种。
引号的用法有表引用、表讽刺或否定、表特定称谓、表强调或着重指出和特殊含义五种。
破折号则有表注释、表插说、表声音中断或延续、表话题转换和表意思递进五种用法。
逻辑顺序有一般到个别、现象到本质、原因到结果、概括到具体、部分到整体和主要到次要六种。
记叙文则需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六个要素。
而人物的描写方法则包括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和神态六种。
病句类型则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前后矛盾、语序不当和误用滥用虚词(介词)六种。
基础知识复习一、拼 音七(上) 瞬.间 嶙峋.. 啜.泣 厄.运 洗濯. 地窖. 泯.灭 休憩. 黄晕. 发髻. 枙.子 唱和. 丁丁..声 肥硕. 鳊.鱼 寥.阔 枯涸. 清洌. 梦寐. 乌桕. 骸.骨 峰峦. 一霎.间 喑.哑 静谧. 螽.斯 莴苣.. 下颚. 嗉.囔 喙.角 丫杈. 粼粼.. 匿.名 滑稽. 陛.下 赏赐. 御聘. 爵.士 鲛.人 哞哞.. 酥.肉 孪.生 酝酿.. 头晕.目眩. 擎.天撼.地 忍俊不禁. 猝.然长逝 踉踉跄..跄 莽莽榛榛..七(下) 确凿. 菜畦. 桑葚. 臃.肿 珊.瑚 攒.成 收敛. 人迹罕.至 秕.谷 蝉蜕. 倜.傥. 拗.过去 锡箔. 玉簪.花 鸡毛掸.子 骊.歌 木屐. 哽咽.. 炽.痛 嗥.鸣 谰.语 镐.头 弥.高 锲.而不舍 沥.尽心血 兀兀..穷年 群蚁排衙. 迥.乎不同 气冲斗.牛 踌躇.. 磐.石 归省. 义愤填膺. 行.辈 惮.怕 撺掇.. 凫.水 橹. 撮. 棹.船 船楫. 亢.奋 晦.暗 羁.绊 蓦.然 冗.长 戛.然而止 颦蹙.. 粲.然 嗔.怒 叱咤.. 花蔓. 尽态极妍. 斗薮. 拽.拉 毛骨悚.然 毋.宁 怏怏..不乐 吞噬. 羸.弱 告罄. 斫.痕 冻饿之虞. 泅.水 砭.骨 崔巍.. 阴霾. 眼睑. 眸.子 呷.嘴 悲怆. 娴.熟 抽搐. 剽.悍 窥伺.. 疮痍.. 阔绰. 项鬣. 庇荫.. 遒.劲 妒忌.. 嫉妒.. 相得益彰. 面面相觑.八(上) 绥靖.. 疟.子 寒噤. 蹿. 仄.歪 箱箧. 差.使 满院狼藉. 水凼. 尴尬.. 伛偻.. 眼翳. 愧怍. 吊唁. 洨.河 匀称. 惟妙惟肖. 轩榭.. 额枋. 藻.井 鸣钟击罄. 鎏.金 伧.俗 孕.育 褶.皱 销声匿.迹 潮汐. 归咎. 藩.篱 绮.丽 殷.红 八(下) 不逊. 文绉绉. 庶.祖母 胡髭. 鬈.发 禁锢. 颔.首低眉 锃.亮 广袤.无垠 朔.方 脂粉奁. 眷.恋 雨霁. 鞺.鞺鞳.鞳 睥睨.. 稽.首 旸.谷 姮.娥 鲲.鹏 斥鴳. 啮.齿 牟.取 哂.笑 众目睽睽. 铆.钉 即物起兴. 龙吟凤哕. 门楣. 苋.菜 .招徕. 小钹. 荸荠.. 家醅. 硌.牙 九(上) 妖娆. 单.于 可汗.. 襁褓.. 心无旁骛. 佝偻.. 承蜩. 亵渎.. 骈.进 枘.凿 扶掖. 强聒.不舍 阴晦. 猹. 五行. 装弶. 獾.猪 潮汛. 髀. 愕.然 嗤.笑 瑟.索 恣睢.. 拮据. 根深蒂.固 牡蛎. 孜孜..不倦 汲.取 趱.行 朴.刀 恁.地 怄.气 庖.官 言讫. 谮.害 麾.军 腆.肚 弃弓绰.刀 画缯.九(下) 阔绰. 羼.水 捯.气 唿.哨 喀.吧 荣膺. 鲦.鱼 吹毛求疵. 枭.鸟 荫庇.. 芳馨. 倒坍. 虬.须 沉湎. 鲑.鱼 臆.测 恻.隐 糍粑. 阴霾. 峥嵘.. 涟漪.. 伫.立 嬷嬷.. 顶礼膜.拜 鳞次栉.比 弥撒. 腌臜..七(上) 瞬(sh ùn)间 嶙峋(l ín.x ún) 目眩(xu àn) 啜(chu ò)泣 小憩(q ì) 擎(q íng)天撼(h àn)地 忍俊不禁(j īn) 洗濯(zhu ó) 十姊(z ǐ)妹 地窖(ji ào) 泯(m ǐn)灭 厄(è)运 猝(c ù)然 酝酿(y ùnni àng) 黄晕(y ùn) 发髻(j ì) 栀(zh ī)子 唱和(h è) 肥硕(shu ò) 鳊(bi ān)鱼 乌桕(ji ù) 寥(li áo)阔 枯涸(h é) 清冽(li è) 梦寐(m èi) 骸(h ái)骨 猛犸(m ǎ) 峰峦(lu án) 一霎(sh à)间 喑哑(y īny ǎ) 静谧(m ì) 下颚(è) 莴苣(w ōj ù) 嗉(s ù)囊 喙(hu ì)角 丫杈(ch à) 粼粼(l ín) 匿(n ì)笑 滑稽(j ī) 陛(b ì)下 赏赐(c ì) 御聘(y ùp ìn) 爵(ju é)士 鲛(ji āo)人 女娲(w ā) 孪(lu án)生 莽莽榛榛(zh ēn) 哞哞(m ōu) 酥(s ū)肉 踉踉跄跄(li àngqi àng)七(下) 确凿(z áo) 菜畦(q í) 桑葚(sh èn) 皂荚(ji á)树 油蛉(l íng) 斑蝥(m áo) 臃肿(y ōng.zh ǒng) 珊瑚(sh ānhú) 收敛(liǎn) 人迹罕(hǎn)至蝉蜕(tuì) 盔(kuī)甲土坳(ào) 鸡毛掸(dǎn)子玉簪(zān)花骊(lí)歌木屐(jī) 哽(gěng)咽炽(chì)痛谰(lán)语镐(gǎo)头曛(xūn) 铤(tǐng)而走险弥(mí)高沥(lì)尽心血冻饿之虞(yú) 迥(jiǒng)乎不同气冲斗(dǒu)牛踌躇(chóuchú) 磐(pán)石归省(xǐng) 行(háng)辈惮(dàn)怕撺掇(cuān.duo) 凫(fú)水亢(kàng)奋羁(j ī)绊(bàn)蓦(mò)然冗(rǒng)杂戛(jiá)然而止水门汀(tīng)颦蹙(píncù)嗔(chēn)视叱咤(chìzhà)风云尽态极妍(yán) 拽(zhuài)拉毛骨悚(sǒng)然怏怏(yàngyàng)不乐毋(wú)宁羸(léi)弱告罄(qìng) 斫(zhuó)树泅(qiú)水眼睑(jiǎn) 眼眸(móu) 咩(miē)咩悲怆(chuàng) 娴(xián)熟抽搐(chù) 剽悍(pi āohàn) 窥伺(kuīsì) 疮痍(chuāngyí) 阔绰(chuò) 庇荫(bìyìn)(荫庇)遒(qiú)劲八(上)绥靖(suíjìng) 阌(wén)乡疟(yào)子寒噤(jìn) 蹿(cuān) 仄(zè)歪箱箧(qiè) 差(chāi)使簌簌(sù) 蹒跚(pánshān) 拭(shì)净举箸(zhù) 水凼(dàng) 尴尬(gān’gà) 伛(yǔ)偻lǚ愧怍(zuò) 吊唁(yàn) 匀称(chèn) 惟妙惟肖(xiào) 轩榭(xuānxiè) 嶙峋(línxún) 额枋(fāng) 藻(zǎo)井击磬(qìng) 鎏(liú)金伧(cāng)俗孕(yùn)育销声匿(nì)迹蟾蜍(chánchú) 鸟臀(tún)目褶(zhě)皱朝汐(xī) 归咎(jiù) 藩(fān)篱八(下)烂漫(màn) 芦荟(huì) 不逊(xùn) 匿(nì)名诘(jié)责文绉绉(zhōu) 庶(shù)祖母眼翳(yì) 胡髭(zī) 鬈(quán) 发禁锢(gù)颔(hàn)首低眉广袤(mào)无垠脂粉奁(lián) 朔(shuò)方虹霁(jì) 眷(juàn)念荷戟(hèjǐ) 彷徨(pánghuáng) 稽(qǐ)首姮(Héng)娥啮(niè)齿牟(móu)取家醅(pēi) 众目睽睽(kuí) 哂(shěn)笑铆(mǎo)钉即物起兴(xìng) 龙吟凤哕(huì) 门楣(méi) 苋(xiàn)菜招徕(lái) 荸荠(bíqí) 鞺鞳(tāng tà)锃(zèng)亮九(上)妖娆(ráo) 成吉思汗(hán) 襁褓(qiǎngbǎo) 心无旁骛(wù) 亵渎(xièdú) 骈进(pián) 强聒(guō) 枘凿(ruìzáo) 扶掖(yè) 阴晦(huì) 猹(chá)猪五行(xíng)缺土潮汛(xùn) 髀(bì)间愕(è)然嗤(chī)笑瑟(sè)索黛(dài) 恣睢(zìsuī) 拮据(jiéjū) 根深蒂(dì)固孜孜(zī)不倦汲(jí)取这厮(sī) 朴(pō)刀恁(nèn)地兀的(wùdì) 怄(òu)气面面相觑(qù) 庖(páo)官山麓(lù) 谮(zèn)害麾(huī)军相(xiàng)公行(háng)事长(zhǎng)亲腆(tiǎn)着绾(wǎn)结嗑(hē)风锭(dìng)子作揖(yī)装弶(jiàng)獾(huān)猪佝偻(gōulóu)单于(chányú)食讫(q ì)蚝(háo)油牡蛎(lì)九(下)阔绰(chuò) 羼(chàn)水唿(hū)哨荣膺(yīng) 鲦(tiáo)鱼吹毛求疵(cī) 枭(xiāo)鸟芳馨(xīn) 倒坍(tān) 虬(qiú)须沉湎(miǎn) 臆(yì)测恻(cè)隐庖(páo)代糍粑(cíbā) 阴霾(mái) 鹭鸶(lùsī) 峥嵘(zhēngróng) 鳞次栉(zhì)比涟漪(liányī) 顶礼膜(mó)拜弥撒(mí.sa) 巉(chán)岩二、字形七(上)训诫耸立迂回凝视啜泣纳罕瘦骨嶙峋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小心翼翼骚扰小憩茁壮糟蹋庸碌辜负昂然挺立擎天撼地肃然起敬终极迸溅繁密伫立凝望伶仃忍俊不禁仙露琼浆蜂围蝶阵盘虬卧龙缀连倔强洗濯玷污怨恨扒窃诅咒浓阴海天相吻浪子回头碌碌终生绝处逢生可望不可即贪婪堕落点缀冉冉苦熬雏形丰硕稀疏低回沉甸甸繁弦急管红灯绿酒玲珑剔透具体而微多姿多彩不可磨灭孪生回味无穷嬉戏风韵闲适禀告厄运落难归属无忧无虑心旷神怡阴晴圆缺举世无双心痛如割险象迭生得失之患多愁善感天灾人祸突如其来异国他乡执著鞭策盛名报酬奢望蹂躏呵责懊恼沉醉迷醉猝然长逝问心无愧朗润酝酿卖弄宛转(婉转) 嘹亮黄晕烘托静默舒活欣欣然繁花嫩叶呼朋引伴抖擞精神花枝招展镶嵌响晴温晴安适绿萍水藻贮蓄澄清空灵水墨画蓝汪汪幽径逝川青翠唱和湛蓝赞助玄奥清澈禅心凝神犬吠德高望重波光明灭返老还童津津乐道幽谷肥硕栖息归泊寥阔枯涸清洌梦寐奇幻骸骨潜行裹藏葱茏幽雅叹服海枯石烂日转星移峰峦预兆轻盈匀称崩塌弥漫征兆一霎间千姿万态变化无常扰乱哀鸣狩猎哀号喧嚣喑哑沉寂静谧篡夺劫掠酷爱弱肉强食隐隐约约连续不断夜色苍茫更胜一筹惊慌失措开膛破肚观测津津有味断肢残腿毫不犹豫畅谈神往里程碑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寂寞憔悴肃杀诀别荡漾嫌恶笑柄可鄙惊惶瑟缩傲然虐杀宽恕恍然大悟苦心孤诣树杈寒颤信服嫩芽霎时拆散委屈水波粼粼各得其所匿笑花瓣沐浴祷告妄弃倘若无端至爱笑嘻嘻炫耀称职妥当呈报滑稽陛下精致头衔爵士骇人听闻随声附和缥缈定然珍奇闲游笼罩疏星女娲澄澈幽光灵敏绵延神通广大莽莽榛榛嬉戏潺潺红润痒酥酥踉踉跄跄七(下)攒拗确凿菜畦桑葚轻捷蟋蟀臃肿脑髓相宜书塾方正博学蝉蜕人迹罕至人声鼎沸肿胀叮嘱恐惧骊歌花圃丑陋讪笑嫉妒来势汹汹瞬息幽寂延绵荒草萋萋澎湃狂澜屏障哺育九曲连环懊悔祈祷哽咽逼狭崎岖回环曲折亦复如是炽痛嗥鸣斑斓谰语怪诞亘古默契田垄蚱蜢污秽宰割筹划彷徨仰慕可歌可泣鲜为人知当之无愧锋芒毕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马革裹尸衰微赫然迭起高标锲而不舍兀兀穷年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慷慨淋漓气冲斗牛重荷愁苦深邃踌躇巴望锁闭磐石惹人注目杂乱无章不见天日博学多识一拍即合寻欢作乐忘乎所以义愤填膺归省行辈撺掇凫水狂舞闪射火烈飞溅亢奋晦暗羁绊蓦然冗杂搏击奔突翻飞大彻大悟蘸幽暗惬意疏密包罗朱砂口头禅参差不齐清扬咿哑静穆端凝颦蹙粲然嗔视变幻多姿本色当行离合悲欢低回婉转叱咤风云浑身解数高视阔步尽态极妍息息相通拽拉无垠癫狂吞噬销蚀羸弱步履告罄遗孀坚持不懈风餐露宿夜不成眠精疲力竭闷闷不乐毛骨悚然耀武扬威洋洋得意怏怏不乐姗姗来迟忧心忡忡疲惫不堪畏缩不前鲁莽大胆念念有词语无伦次精打细算与其……毋宁泅水作践沮丧搁浅抵御愁闷孤立无援闻所未闻郑重其事知足安命不毛之地不可思议聊以自慰砭骨履践崔巍养精蓄锐齐心协力头昏眼花余暇勇往直前阴霾疆域迫不及待孜孜不倦刚毅不屈梦寐以求垂蔓眼睑眸子流泻斑斑驳驳生意葱茏肌腱逞能恍惚甜腻娴熟进退维谷一尘不染略胜一筹眼花缭乱秩序井然铰劝诱抽搐不羁叽叽喳喳石破天惊项鬣剽悍疆场驯良勇毅窥伺迎合疮痍枉然阔绰观瞻妍丽庇荫遒劲畸形颚骨慷慨以赴相得益彰有过之无不及八(上)鄂豫绥靖阻遏锐不可当尖利悠闲寒噤阴惨仄歪央告转弯抹角月明风清张皇失措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赃物箱箧制裁荡然无存肃穆荒谬健忘惊骇掳悚惶急疮疤诘问渴慕疏懒霹雳孤孀交卸奔丧簌簌典质赋闲颓唐琐屑尴尬烦躁微不足道大庭广众荒僻塌败取缔骷髅愧怍克扣济唏嘘稀罕噩耗伎俩颠沛吊唁文绉绉长途跋涉穷愁潦倒风尘苦旅鸡零狗碎低眉顺眼连声诺诺生死祸福雄跨雄姿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美感史诗驻足轩榭败笔嶙峋蔷薇明艳因地制宜重峦叠嶂鳌头琉璃藻井蟠龙中轴线金銮殿屏风纳凉帷幕缓冲造型伧俗萌发雅俗之分次第翩然孕育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克隆繁衍胚胎鳞片脊椎两栖相安无事遗骸褶皱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失衡监控归咎在劫难逃五彩斑斓啸聚山林束手无策物竞天择无动于衷顷刻面颊喷嚏激荡嘈杂过滤唠唠叨叨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八(下)绯红标致落第不逊诘责托辞油光可鉴深恶痛疾物以希为贵责罚管束广漠宽恕质问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黝黑滞留愚钝器宇禁锢轩昂犀利侏儒酒肆炽热粗制滥造藏污纳垢郁郁寡欢鹤立鸡群正襟危坐颔首低眉诚惶诚恐无可置疑黯然失色广袤无垠搓捻企盼繁衍迁徙觅食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繁花似锦风云突变不可名状落英缤纷冥思遐想期期艾艾睥睨污秽迸射虐待雷霆踌躇鞭挞祈祷罪孽苍茫翡翠精灵蜿蜒憔悴馈赠真谛璀璨镶嵌酷肖海誓山盟盛气凌人蓬蒿咫尺呐喊不自量力精巧绝伦美味佳肴萧瑟和煦干涸吞噬裸露戈壁滩沧海桑田媲美挑衅鼠目寸光缄默窥探狩猎顾忌凋零滑翔目空一切哂笑牟取颤颤巍巍莫衷一是胸有成竹不容置疑慷慨大方一视同仁劳任怨蹲踞酬和熹微譬喻淳朴即物起兴引经据典悠游自在龙吟凤哕腌门楣肃然起敬招徕囊萤映雪随机应变合辙押韵油嘴滑舌家醅一马当先顾名思义蔫怵九(上)妖娆风骚红装素裹一代天骄田圃喧嚷洗礼温声细语润如油膏征引旁骛亵渎敬业乐群断章取义不二法门言行相顾强聒不舍陨落灵柩凌驾睿智弥留之际媚上欺下孤军奋战黎民百姓恼羞成怒凭吊扶掖大惊小怪自知之明气吞斗牛忐忑化为乌有无与伦比萧索家景如许鄙夷厚实嬉闹驱除歇斯底里拮据煞白十拿九稳沙哑抽噎怔怔根深蒂固轻而易举持之以恒格物致知袖手旁观藻饰诘难伦理相与寻章摘句味同嚼蜡吹毛求疵不求甚解狂妄自大咬文嚼字因小失大豁然贯通开卷有益玄虚怀古伤今为民请命端的干系寻思逞辩勾当沉吟禀请班师谮害惑乱对答如流倒运舍与央及管待商酌叙功唯唯连声腻烦笑吟吟茶饭无心挖心搜胆精血诚聚九(下)锦幛荇藻蓬蒿淤滩驳船簇新胚芽晨曦羼蘸阔绰颓唐营生格局擀嘬剜隐匿荣膺一气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针毡芒刺在背天伦之乐影影绰绰望眼欲穿窒息骸骨奄奄一息骄奢清吟荫庇芳馨怡悦云翳一泻千里倒坍星临万户周道如砥沉湎孱弱遮天蔽日浩瀚无垠袅袅烟云山崩地裂百鸟啾啾增益隐姓埋名瞻望臆测涟漪乐此不疲恻隐豁免告禀庖代延纳饶恕心如铁石万恶不赦遍稽群籍鸡犬不宁有例可援糍粑打鼾阴霾盘缠鹭鸶打牙祭峥嵘怡然自得睡眼惺忪蹑手蹑脚鳞次栉比通宵达旦顶礼膜拜三、成语七(上)1、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资料一.常用成语1、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2、擎天撼地:形容力量巨大。
3、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4、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5、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6、繁弦急管: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7、灯红酒绿: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
8、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小而已。
9、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的心情。
10、获益匪浅:得到很多益处。
11、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12、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13、弱肉强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14、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
15、踉踉跄跄中:走路不稳的样子。
二.古诗词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
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高屋见瓴的分析。
如: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伟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
王维诗含蓄生动,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柳永词缠绵悱恻,苏轼词雄健豪放,李清照词婉约凄切,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二、掌握几类常用的赏析术语1、常见的意境:恬静优美、清幽明净、明丽清新、雄浑壮丽、壮阔苍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清冷幽静等。
2、常见的表现技巧:(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双关、设问、反问等。
(2)描写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像、正侧面结合、比较衬托、乐景写哀、欲扬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等。
(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4)语言风格: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华美绚丽、委婉含蓄、简练生动、雄浑豪放、沉郁顿挫。
初中语文中考必背知识点总结汇总初中语文中考必背知识点总结1、《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
出版诗集:《纪念》、《游动悬崖》这是一首现代诗,诗人运用象征的手法,取象于群山和大海。
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
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2、《走一步,再走一步》美国莫顿·亨特:作家,心理学家。
代表作:《痛击》、《心理学的故事》本文记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
文章却蕴含着一个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3、《短文两篇》①《蝉》作者:小思本名:卢玮銮,生于香港,有散文集《承教小记》、《路上谈》、《彤云笺》等。
②《贝壳》作者:席慕蓉,台湾诗人、散文家。
代表作有:诗集《七里香》《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我的家乡在高原上》等延续新诗温柔淡泊的风格。
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
原名冯钟璞,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
中篇小说:《三生石》。
长篇小说:《野葫芦引》。
这篇文章通过对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的驻足观赏,使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
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5、《童趣》沈复(1763年—1825),字三白,号梅逸,清代文学家。
著有《浮生六记》。
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
《浮生六记》是沈复的代表作,共六卷,每卷皆有标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必备知识点总结一、中国文学之最1.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2.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3.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4.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5.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6.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宋代的李清照7.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8.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9.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10.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11.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12.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13.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14.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15.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16.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17.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18.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19.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20.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21.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22.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23.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二、敬称1.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2.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称已逝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已逝的母亲:先妣、先慈。
3.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4.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5.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6.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7.贤:称平辈或晚辈。
Knowledge Points常识点汇编中考语文常识点收拾大集合(收拾一)一、表达办法:记叙、描绘、抒发、阐明、谈论写作办法归于艺术体现办法常见的有:夸张,比照,比方,拟人,悬念,照顾,联想,幻想,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态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烘托比照、伏笔照顾、托物言志、白描细描、烘托悬念、正面旁边面比方标志、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宗明义,烘托、烘托、动态相衬、真假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涵义、咏物抒发等二、体现办法:标志、比照、烘托、设置悬念、前后照顾、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发、联想、幻想、烘托(正衬、反衬)三、修辞办法:比方、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证、设问、反诘、重复、互文、比照、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刻、地址、人物、工作的原因、经过、成果五、记叙次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绘视点:正面描绘、旁边面描绘七、描绘人物的办法:言语、动作、神态、心思、外表八、描绘现象的视点: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九、描绘现象的办法:动态结合(以动写静)、归纳与详细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绘(或抒发)办法:正面(又名直接)、旁边面(又名直接)十一、叙说办法:归纳叙说、细节描绘十二、阐明次序:时刻次序、空间次序、逻辑次序十三、阐明办法:举比如、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证、画图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初步、开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工作节、详细环境十六、环境描绘分为:天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谈论文三要素:观念、论据、证明十八、论据分类为:现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证明办法:举例(或现实)证明、道理证明(有时也叫引证证明)、比照(或正反比照)证明、比方证明二十、证明办法:立论、驳论(可辩驳观念、论据、证明)二十一、谈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效果:引证;着重;特定称谓;否定、挖苦;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论题转化、插说。
初中中考语文知识要点复习归纳初中语文是中学阶段的重要科目,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思维逻辑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初中语文知识要点的复习归纳:一、单词和词语的学习1.掌握常见的词汇量,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各类词性。
2.学习和掌握常见的词语搭配和固定短语。
3.学习词义辨析,如近义词、反义词、同义词等。
4.学习并掌握词语的正确用法,包括词性变化、词义辨析等。
二、语法知识的巩固1.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介词、连词等的认识和用法。
2.句子的基本结构和句型,包括简单句、复合句、并列句、主谓结构等。
3.句子成分的划分和识别,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4.动词的时态、语态和语气的用法。
三、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1.提高对文章主题的把握,了解文章的结构和段落的逻辑关系。
3.掌握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如明确关键词、辨别事实与观点、理解上下文关联等。
四、文言文的学习1.文言词汇的学习,包括常见的词义、词性、词形变化等。
2.文言文的基本句型和句式,包括主谓结构、宾语和定语的位置等。
3.学习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
五、作文能力的提升1.学习写作的基本技巧,如标题的拟定、段落的组织、语言的流畅等。
2.提高写作的思维逻辑和表达能力,将自己的观点进行合理的论证和阐述。
3.学习一些写作的常用句型和表达方式,提升文章的可读性。
六、修养和常识的培养1.学习和了解一些文化知识和历史背景,有助于理解文学作品和语言表达。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读书多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3.培养一定的审美能力,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并理解其中的情感和思想。
以上是初中语文知识要点的复习归纳,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记住,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和提升的过程,需要你的不断努力和实践。
初中语文中考会考知识点初中语文中考会考知识点出师表一、重点字词崩殂(cú)恢弘(hóng)陟(zhì)罚臧否(pǐ)裨(bì)补阙(quē)驽(nú)钝猥(wěi)自枉屈以彰(zhāng)其咎(jiù)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引喻失义义:适宜,恰当。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遗:给予。
(3)性行淑均淑:善。
(4)以彰其咎彰:表明、显扬。
(5)猥自枉屈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6)咨诹善道诹:询问。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1)诚宜开张圣听古义:开放、扩大;今义: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痛心和遗憾;今义:深切地憎恨。
(3)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品质恶劣。
(4)由是感激古义:感动、激动;今义:由衷感谢。
(5)先帝知臣谨慎古义:认真、慎重;今义:做事小心。
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至少三个),并解释其现在的意思。
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形容自卑。
作_犯科:指为非作歹,违犯法律。
计日而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作者开始分析形势,指出不利的客观条件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2)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利禄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表现作者临危受命的句子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诸葛亮出师北伐的目标是(用原文四个短语来回答):北定中原、攘除_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1、《出师表》的作者是诸葛亮,三国时蜀国的政治家、军事家。
2、历有“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是指魏国、蜀国、吴国。
初中语文中重点知识点《外国诗两首》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虔qián信镶嵌xiāngqiàn深邃suì晨曦xī瞰kàn望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中考语文总复习之课文重点生字词(一)七年级上第一单元1.伶仃língdīng2..笑柄bǐng3.恍huǎng然大悟4.瑟sè缩5.苦心孤诣yì6.虐nüè杀7.荡漾dàngyàng8.三十六天罡gāng七十二地煞shà9.若有所失10.人情世故11.消遣qiǎn 12.索然无味13.无病而呻14.风花雪月15.不能自已16.笸箩pǒluó17.趋之如归18.寂寥liáo 19.怨天尤人20.嘈cáo杂21.冗rǒng长22.望洋兴叹23.陶冶yě 24.仓皇25.萍水相逢26.乐以教和27.煞费苦心28.滑稽jī 29.猝cù不及防30.六神无主31.撰zhuàn文32.俗不可耐33.心血来潮34.言简意赅gāi 35.戏谑xuè 36.刮目相看37.乳臭xiù未干38.盛气凌人39.微不足道40.趾高气扬41.大动肝火42.诽谤fěibàng 43.出奇制胜第二单元1.迁徙xǐ2.私塾shú3.任劳任怨4.妯娌zhóuli5.不辍chuò劳作6.溺nì死7.劳碌lù8.和蔼ǎi9.为富不仁10.节衣缩食11.炫xuàn耀12.荤hūn 菜13.揶揄yéyú14.哽咽gěngyè15.造孽niè 16.蹒跚pánshān 17.憧憬chōngjǐng18..脸颊jiá 19.名正言顺20..崭露头角21.销声匿迹22.含辛茹苦23.蓦地mòdì24.浩瀚hàn 25.风尘仆仆26.元勋xūn 27.寥寥无几28.汗马功劳第三单元1.酝酿yùnniàng2.呼朋引伴3.黄晕yùn4.蓑笠suōlì 5花枝招展6.嘹liáo亮7.山麓lù 8.隧suì9.竹坞wù 10.山岚lán 11.匾箪biǎndān 12.名副其实13.穹qióng隆14.黑黝黝yǒu第四单元1.鹤氅chǎng2.纶guān巾3.笑容可掬4.麈zhǔ尾5.抚fǔ掌6.隐匿nì7.大惊失色8.迸bèng9.喜不自胜10.天造地设11.滔滔不绝12.恍惚huǎnghū 13.窸窸xī窣窣sū 14.发窘jiǒng 15.抽噎yē16.干净利落17.孔武有力第五单元1.沉淀diàn2.兴致勃勃3.无穷无尽4.五颜六色5.憨hān态可掬6.虔qián诚7.心有余悸jì8.司空见惯9引人入胜(二)七年级下第一单元1.奇崛jué2.枯瘠jí3.辟bì易4.犀xī利5.忍俊不禁6.丰腴yú7.唾tuò津8.束缚fù9.争妍yán斗艳10.轻颸sī11.隽jùn妙12.縠hú纹13.憩qì息14.融融泄泄yì15.蹇jiǎn劣16.左顾右盼17.猥wěi鄙18.叫嚣xiāo19.引吭háng20.三眼一板21.窥kuī伺22.空空如也23.蹑手蹑脚24.不胜其烦25.分娩miǎn26.岑cén寂27.奢侈shēchǐ28.翌yì日29.络绎不绝30.无可言喻31.优哉游哉32.绮qǐ丽33剽悍piāohàn34.束手无策35.无济于事36.伫zhù立37.凝眸móu第二单元1.侮蔑wūmiè2.失怙hù3.克勤克俭4.慷慨kāngkǎi5.引经据典6.恫吓dònghè7.怒不可遏è8.国家兴亡,匹夫有责9.沮jǔ丧10.青黄不接11.滂沱pāngtuó 12.相提并论13.轻举妄动14.堕duò落15..腼腆miǎntiǎn 16.跃跃欲试17.流连忘返18.爱不释手19怡然自得20.井然有序21.如痴如醉22.雄心勃勃第三单元1.言归于好2.水泄不通3.对峙zhì 3.豁然开朗4.花团锦簇5.养尊处优6.鄙夷7.携xié手8.嫉妒jídù9.嬉xī戏10.温馨xīn11.翡fěi翠12.高瞻远瞩13.津津有味14.真挚zhì15.勉强miǎnqiǎng16.栖qī息17.乐不可支18.聆líng听19.咆哮páoxiào20..翩翩起舞22.孤苦伶仃23.家喻户晓24.忧郁25.弥mí漫26.涟漪liányī 27.萦yíng回第四单元1.姹chà紫嫣红2.一泻xiè千里3.嘶哑sīyǎ4.颤chàn抖第五单元1.因地制宜2.重峦叠嶂3.丘壑hè 5.嶙峋línxún 6.镂lòu空7.别具匠心8.蔓màn延9.颠簸bǒ 10.小巧玲珑11.水涨船高12.贻yí误13.首屈一指14.威慑shè 15.鞭长莫及16.我行我素17.先发制人18.道高一尺,魔高一丈19.措手不及20.招摇过市21.蛰zhé伏223.吮shǔn吸(三)八年级上第一单元1.浣huàn妆2.夔kuí3.滟滪yànyù4.玲珑línglóng5.险峻jùn6.悬崖绝壁7.古褐hè苍苍8.斑斓lán9.眩xuàn目10.晶莹yíng 11.参差cēncī 12.谛dì听13.如诉如泣14.娴xián熟15.难以捉摸16.张灯结彩17.勾勒lè 18.瞬息万变19.璀璨cuǐcàn 20.摇曳yè 21.稍纵即逝22.深湛zhàn 23.恬tián静24.逶迤wēiyí 25.安谧mì 26.肃穆mù27.油然而生28.潸shān 然29.娓娓动听30.得天独厚31.篝gōu火32.脍kuài炙人口33.虚无缥缈34.濒bīn临35.超尘脱凡36.巉chán岩37.横空出世38.砭biān 骨39.容光焕发40烙lào印41.喧嚣xiāo 42.倏shū地43.分道扬镳44.柳暗花明第二单元1.矜jīn持2.风度翩翩3.肆虐nüè4大相径庭5.矢志不移6.劫后余生7.夜不能寐mèi 8.功成名就第三单元1.殉xùn职2.热忱chén3.拈niān轻怕重4.冷冷清清5.麻木不仁6.精益求精7.见异思迁8.弄巧成拙9.适得其反10.七月流火11.圩堤wéidī12.不假思考13.头头是道14.以讹é传讹15.约定俗成16.一劳永逸17.如释重负18.悲天悯mǐn人19.循规蹈矩第四单元1.聒guō噪2.恁nèn地3.绰chuò号4.腌臢āzā5.赊shē6.眼棱缝裂7绽zhàn 8.带挈qiè 9.兀wù自10.星宿xiù 11.招徕lái 12.富丽堂皇13.贿赂huìlù14不言而喻15.首当其冲16.噩è梦27.耿耿于怀28.茅塞顿开29.泰然处之30.慷慨激昂31.瞥piē 32.尴尬gāngà 33.老态龙钟34.了如指掌35.鬼使神差36.诅咒zhòu 37.倔强juéjiàng 38.咄咄逼人39.阿谀ēyú 40.无动于衷41.豢huàn养第五单元1.万紫千红2.花卉huì3.连锁反应4.刀耕火种5.滥砍滥伐6.意味深长7.危言耸听8.与日俱增9.按部就班10.归根到底(四)八年级下第一单元1.差chāi使2.狼藉jí3.簌簌sù4.变卖典质5.颓tuí唐6.触目伤怀7.情郁于中8.不能自己9.俯拾皆是10.唾手可得11.立锥之地12.背井离乡13.懵懵měng懂懂14.寄人篱下15.陨落16.轻蔑miè17.讪shàn笑17.呆若木鸡18.喋喋不休19.文质彬彬20.顽固不化第二单元1.荆棘jīngjí2.忸怩niǔní3.叱chì骂4.厮sī守5.无所事事第三单元1.嗫嚅nièrú2.狞níng笑3.肆无忌惮4.造谣生事5.鸡犬不宁6.作揖yī7.暴躁zào8.糟蹋zāotà9.南腔北调10.生吞活剥第四单元1..精兵简政2.彷徨pánghuáng3.袖手旁观4.不知所措5.义愤填膺yīng6.赎sú罪6.煎熬jiān áo7.摇摇欲坠8.呱呱坠地9.幸灾乐祸第五单元1.毛骨悚sǒng然2.蹂躏róulìn3.令人发指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5.褴褛lánlǚ6.凶神恶煞7.蛊gǔ惑8.寻觅mì9.惨绝人寰huán10.人海茫茫11.人事沧桑12.截然不同13.高山仰止14.千古绝唱15.牝pìn马16.鸿篇巨制17.灭顶之灾18.疲惫不堪19.唯命是从20.孤注一掷21黑魆魆xū22.岿kuī然不动23.优柔寡断24.目眩xuàn25.怯懦qiènuò26.扣人心弦27.鸦雀无声28.震耳欲聋(五)九年级上第一单元1主宰zǎi2虬qiú枝3秀颀qí4婆娑pósuō5妙手偶得:语出陆游诗《文章》:“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必备知识点初中语文中考必备知识点:1.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
2.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和反语。
3.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记叙文的顺序可以是顺叙、倒叙或插叙。
4.描写角度可以是正面描写或侧面描写。
描写人物的方法包括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和外貌。
描写景物的角度可以是视觉、听觉、味觉和触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可以是动静结合、概括与具体相结合,或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5.描写(或抒情)方式可以是正面(又叫直接)或反面(又叫间接)。
6.叙述方式可以是概括叙述或细节描写。
7.小说描写的方法包括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小说情节包括开端、发展、和结局。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8.议论文分类包括立论和驳论。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据可以是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引论、本论和结论。
文章的结构可以是总分总、总分或分总。
常见的论证方法包括摆事实、讲道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
9.说明文分类包括实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科技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说明顺序可以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包括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和引用。
说明文的语言有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两种方式。
说明文的语言特征是生动(趣味性)和准确(科学性)。
10.散文的分类包括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十五、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破折号的用法包括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和插说。
其他方面,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可以是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承上启下、总结上文、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1. 记叙文六要素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作用概括文章内容、归纳故事情节。
举例(统编八上)《背影》内容概括:冬日的一个下午(时间),在南京火车站(地点),“我”(人物)坐火车去北京(起因),父亲(人物)来车站送“我”(经过),“我”看着父亲离开的背影,发出“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的感慨(结果)。
2. 常见类型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
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多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
其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
举例:(统编八上)《藤野先生》就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交往的缘起、交往的经过与别后的怀念)为叙事线索,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抒情散文一般不详述事件的具体过程,没有完整的情节,也不具体描写人物,而是通过人、事、物、景来传达作者的心声,反映完整的精神面貌,体现特定的精神或主旨。
举例:(统编七上)《春》通过描写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喜爱至深的情怀,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激励人们珍惜春光、奋发向上。
哲理散文哲理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一般以一件事开头,论述道理并加以评论总结。
举例:(统编八上)《我为什么而活着》为“总——分——总”结构,作者在第一段直抒胸臆,总结了支配自己一生的主要动力;接着对自己的人生追求加以详细解释;最后一段对自己的一生做出总结,他认为这样活是值得的,有意义的。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的一种体裁。
举例:(统编九上)《我的叔叔于勒》主要写“我们”一家人在去哲尔赛岛途中,巧遇叔叔于勒的经过,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在发现富于勒变成穷于勒时的不同表现和心理。
小说三要素:①人物(作用:支撑故事情节,并通过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旨);②情节(作用:承上启下;吸引读者;设置悬念;背景设置;埋下伏笔);③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大全
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一)
古诗阅读与赏析的考点主要有:
①了解诗歌的一般常识;
②正确划分诗歌的朗读节奏;
③理解概括诗歌描绘的内容;
④理解诗歌表现景物的特点,体会诗歌写景的妙处;
⑤把握诗人抒发的情感或表达的理趣;
⑥对诗歌的炼字用词进行一定的评价赏析,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⑦对诗歌中的饱含情感或富有哲理或写景精妙的名句能作一定的评析,并有自己的体悟;
⑧弄清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包括修辞);
⑨运用想象和联想读诗,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理解诗歌的意旨。
前五点主要是阅读,后四点是针对诗歌赏析。
常见考法:
1.诗意理解。
诗意理解就是凭借自己的文言积累和试卷提供的注
释,读懂每一句每一层每一节,就连标题、小序也不要放过。
对诗词中所写的景、物、情、理,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诗句的含义,一一弄清。
2.意境把握。
诗歌的意境,是作品中通过对寄托情感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等形象的描写,体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意境把握可以通过找景(描写了哪些景物)、绘景(描绘诗词中展现出来的情景画面)、品景(说说画面美在哪里,有何感受)来完成。
描述时要力求忠实于原诗,语言力求生动形象,有诗意。
3.内容概括。
从诗句中提取内容要点,对景物的特点、人物的感情态度、作者的观点、全诗的主旨等,能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清楚。
4.写法品析。
诗词中字词的用法,各种修辞的运用,句法的作用,景与情、事与理的关系,全诗的结构特色,作品的艺术风格,等等,这些方面有些什么特点,为表现诗词的主旨起到怎样的作用。
5.情感体味。
情感是诗词的灵魂。
诗词中的情感,有的委婉缠绵,有的激昂澎湃,有的沉郁,有的张扬,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
诗词的情感与其主旨有着直接关系,把握住诗词的情感走向,有利于准确读懂其含义。
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