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拔萝卜语言(课堂PPT)
- 格式:ppt
- 大小:950.00 KB
- 文档页数:17
幼儿园小班语言故事《拔萝卜》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故事教材《拔萝卜》,主要围绕故事内容展开教学。
教材章节为第三章《有趣的故事》,详细内容包括故事情节、角色扮演、语言表达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故事《拔萝卜》的主要情节,认识故事中的角色,提高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让幼儿学会互相帮助、克服困难。
3. 激发幼儿对语言故事的兴趣,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关系和情节发展,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故事内容。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倾听、表达、合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拔萝卜故事课件、图片、头饰、录音机、磁带。
2. 学具:拔萝卜道具、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合作的故事,引导幼儿讨论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故事:(1)教师播放拔萝卜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2)教师边播放录音,边讲述故事,让幼儿感受故事的语言美。
(3)教师提问,检验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3. 角色扮演:(1)教师分配角色,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教师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注意语言表达和动作表演。
(3)邀请幼儿进行展示,其他幼儿评价、鼓励。
4. 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用故事中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拔萝卜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故事《拔萝卜》2. 故事角色:老爷爷、小姑娘、小猫、小狗、小猪、小老鼠3. 故事情节:老爷爷种萝卜、小姑娘拔萝卜、小动物们帮忙、成功拔出萝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复述故事《拔萝卜》。
(2)与家长一起表演故事中的角色。
2. 答案:(1)故事复述:略(2)角色表演: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的倾听、表达、合作能力进行评价,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小班语言故事《拔萝卜》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语言故事教材第四章,详细内容为《拔萝卜》。
通过讲述一个小女孩与爷爷一起拔萝卜的故事,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言,培养听说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情节。
2. 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动词和名词进行表达。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复述,动词、名词的运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和想象力,以及合作、分享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故事挂图、萝卜道具。
2. 学具: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说出故事名称,激发兴趣。
2. 讲解:播放PPT课件,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
3. 实践情景引入:分发萝卜道具,让学生扮演故事角色,进行表演。
4. 例题讲解:讲解动词、名词的用法,结合故事内容进行示范。
5. 随堂练习:学生两人一组,运用所学动词、名词进行对话练习。
7. 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画,讲述画中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1. 故事《拔萝卜》2. 重点词语:动词、名词3. 故事情节概括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与故事相关的画,并用所学动词、名词进行描述。
2. 答案示例:我画了一个小女孩和爷爷在拔萝卜。
小女孩用手紧紧抓住萝卜叶子,爷爷用尽力气,终于拔出了萝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提高课堂讲解的生动性。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创编新故事,培养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复述:这是本节课的核心,需重点关注。
补充说明:在讲解故事时,教师应运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和适当的肢体动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同时,通过提问、复述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的关键信息,提高他们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此环节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提高参与度。
《拔萝卜》课件一、引言《拔萝卜》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一则寓言故事,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
本课件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向学生传授勤劳、团结、互助的价值观,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同时,课件将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中的道理。
二、故事梗概《拔萝卜》讲述了一个关于勤劳、团结和互助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勤劳的农夫,他在地里种了很多萝卜。
有一天,农夫去拔萝卜,却发现萝卜长得非常大,他自己无法拔出来。
于是,他请来了妻子、孩子、邻居和朋友一起帮忙,最终成功地将大萝卜拔了出来。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拔萝卜》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培养学生勤劳、团结、互助的价值观,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内容1.故事讲解: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解《拔萝卜》的故事情节,让学生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2.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角色,感受勤劳、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3.讨论与分享:引导学生就故事中的道理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4.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拔萝卜》的图片、动画和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拔萝卜》故事的兴趣。
2.讲解故事:生动有趣地讲解《拔萝卜》的故事情节,让学生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3.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角色,感受勤劳、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4.讨论与分享:引导学生就故事中的道理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5.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拔萝卜》的图片、动画和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6.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幼儿园小班语言小班语言故事《拔萝卜》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小班语言故事《拔萝卜》。
该故事选自教材《拔萝卜》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故事情节的引入、角色介绍、故事内容的讲述、情节讨论以及相关语言游戏的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够理解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和动机。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在小组讨论中能积极参与,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教育幼儿学会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培养他们面对困难时勇于尝试、坚持不懈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中角色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拔萝卜故事课件、角色扮演道具、故事挂图。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引发他们对故事情节的好奇心。
2. 故事内容讲述(10分钟)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表情,讲述《拔萝卜》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角色扮演(5分钟)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让他们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故事情节。
4. 例题讲解与讨论(10分钟)提出问题:“小白兔为什么拔不出萝卜?是怎么拔出来的?”引导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故事中的角色,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六、板书设计1. 故事《拔萝卜》2. 主要角色:小白兔、小猴子、小猪、大象3. 故事情节:小白兔拔萝卜遇到困难朋友们帮忙成功拔出萝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画纸和彩笔绘制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并简单描述角色的特点。
答案示例:我画的是小白兔,它很勇敢,遇到困难时,它会请求朋友们的帮助。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讲述《拔萝卜》的故事,并讨论故事中的角色是如何互相帮助的。
幼儿园小班语言故事《拔萝卜》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了幼儿园小班语言故事《拔萝卜》作为教学内容。
该故事选自教材《幼儿语言活动手册》第二单元第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故事情节的讲解、角色扮演、拔萝卜动作模仿、故事道理的引导。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熟悉故事《拔萝卜》的情节,能够复述故事主要情节。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和动作模仿,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表现力。
3. 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培养他们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熟悉故事情节,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拔萝卜故事课件、角色扮演头饰、拔萝卜道具。
2. 学具:幼儿用书《幼儿语言活动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模仿拔萝卜的动作,引导幼儿关注并参与进来。
2. 故事讲解(10分钟)使用课件展示故事《拔萝卜》的图片,教师边讲解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
3. 角色扮演(5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仿故事中的角色,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表现力。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一个典型情节,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出来,如:“小兔子拔萝卜,拔不出来,怎么办?”5.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两人一组,互相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语言表达练习。
6. 拔萝卜动作模仿(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模仿拔萝卜的动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7. 故事道理引导(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的道理,如:“为什么大家都能拔出萝卜?”六、板书设计1. 《拔萝卜》2. 主要角色:小兔子、小狗、小猫、小猪、大象3. 故事道理:团结协作、互相帮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表演故事《拔萝卜》。
2. 答案:要求幼儿能够熟练地复述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幼儿园小班语言小班语言故事《拔萝卜》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小班语言故事《拔萝卜》。
该故事选自教材第三章第二节,主要内容包括:小白兔在地里种了一颗萝卜,萝卜长出了地面,小白兔开始拔萝卜,但是萝卜太大,小白兔拔不出来。
于是,小白兔请来了很多朋友一起帮忙拔萝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复述故事内容。
2.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学会与同伴合作。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与复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力量,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拔萝卜故事课件,小白兔、萝卜等角色扮演道具。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小白兔,讲述自己在地里种萝卜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讲解故事《拔萝卜》的主要情节,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3.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故事复述。
4. 互动环节(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拔萝卜游戏,让学生体验合作的力量。
六、板书设计1. 故事拔萝卜2. 主要角色:小白兔、小狗、小猫、小鸟等3. 故事道理:团结合作,力量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回家后,把今天学到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和他们一起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拔萝卜》的教学,让学生们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了他们乐于助人的品质。
在课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需要合作的事情,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
同时,可以让学生尝试创编一个新的合作故事,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互动环节的组织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拓展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故事情节的理解与复述,以及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小班语言故事《拔萝卜》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小班语言故事《拔萝卜》。
该故事选自教材《幼儿语言活动指导手册》第三章第二篇。
详细内容包括:故事情节的讲解,角色扮演,生词学习和语言表达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理解故事的寓意。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词汇量。
3. 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让他们学会互相帮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故事中的一些生词和句子结构较为复杂,幼儿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重点:让幼儿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学会用简单的词汇和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拔萝卜故事课件、图片、卡片、头饰等。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蔬菜园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认识的蔬菜,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拔萝卜。
2. 故事讲解(10分钟)播放拔萝卜故事课件,教师边播放边讲解,让幼儿跟随故事情节的发展,关注角色的动作和表情。
3. 例题讲解(5分钟)针对故事中的一些生词和句子,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幼儿模仿并学会运用。
4. 角色扮演(10分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的角色,让幼儿们进行角色扮演,加强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 随堂练习(5分钟)出示一些与故事相关的图片,让幼儿用学到的词汇和句子进行描述。
6. 互动环节(5分钟)邀请几名幼儿到讲台上,模拟拔萝卜的场景,其他幼儿为他们加油鼓劲。
六、板书设计1. 故事拔萝卜2. 主要角色:老爷爷、老奶奶、小兔子、小猫、小狗等3. 生词:萝卜、花、叶子、地、力气、帮忙等4. 句子:我们一起拔萝卜吧!、我拔不动了,你帮我一下好吗?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关于拔萝卜的场景画,并用学到的词汇和句子进行描述。
2. 答案示例:我画了一个很大的萝卜,旁边有小兔子、小猫和小狗在帮忙拔萝卜。
句子描述:“看,这个萝卜好大呀!我们一起拔萝卜吧!”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