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35.55 KB
- 文档页数:4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试题1.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选项是【答案】C【解析】 A选项气体容易压缩,而固、液体很难压缩,因为气体微粒间的空隙比固、液体的大得多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活性炭能除去异味,是因为其具有吸附性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人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因为维生素对人体的调节起重要作用;D选项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因为这样氧气与可燃物隔离,故答案选择C【考点】化学与生活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在农业生产中,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D.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答案】B【解析】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正确,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错误,C、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产生氨气,所以在农业生产中,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以免降低肥效,错误,D、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可能是盐溶液,比如碳酸钠溶液,错误,故选B【考点】构成物质的微粒、置换反应的概念,铵态氮肥的检验,碱溶液与碱性溶液3.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不但描绘了一个如画的意境,也说明了: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很小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答案】 D【解析】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不但描绘了一个如画的意境,也说明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答案选择D【考点】分子的特征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O2B.MnO2C.CO2D.H2O2【答案】A表示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应选A项。
【解析】A.O2【考点】物质的构成微粒5.在原子中,与核电荷数不一定相等的是()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子数D.原子核带的电荷数【答案】B【解析】在原子内,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三者的相等是基于它们所带的电量和电性,而中子是不带电的,因而与核电荷数和质子数没有必然的相等关系。
初三化学分子原子练习题分子和原子是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理解和熟练应用这些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针对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练习题一:基础知识选择题1. 以下哪个不是化学中的基本粒子?A. 分子B. 原子C. 元素D. 离子2. 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A. 质子、中子、电子B. 分子、元素、离子C. 分子、原子、离子D. 电子、中子、质子3. 下面哪个不是分子的特点?A. 可以存在于元素中B. 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物质变化C. 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组成D. 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4. 化合物是由什么组成的?A. 原子B. 单质C. 分子D. 元素5.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原子是分子的组成部分B. 分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C. 分子和原子没有任何关系D. 原子和分子是同义词练习题二:填空题1. 氧气(O2)是由_____个氧原子组成的。
2. 水分子(H2O)是由_____个氢原子和_____个氧原子组成的。
3. 碳酸氢根离子(HCO3-)是由_____个碳原子、_____个氢原子和_____个氧原子组成的。
4. 下面哪个是由分子组成的物质?甲醇(CH3OH)、锡(Sn)、银(Ag)、氢气(H2)5. 下面哪个是由离子组成的物质?食盐(NaCl)、氯气(Cl2)、氧气(O2)、氯化氢(HCl)练习题三:简答题1. 什么是原子?如何描述原子的结构?2. 什么是分子?分子是如何形成的?3. 什么是离子?离子是如何形成的?4. 请解释一下化合物的概念。
5. 请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分子和离子之间的区别。
练习题四:应用题1. 用化学符号表示以下物质:氧气、水、二氧化碳、氮气2. 下面哪些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哪些是由离子组成的?氯化钠、氧气、苏打粉、甲醇3. 请解释一下以下化学方程式的含义:2H2 + O2 → 2H2O4. 绿叶中的光合作用是如何产生氧气的?请简要描述一下。
初三上化学分子原子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元素中,属于同一周期的是:A.氢、锂、钠、钾B.氟、氮、氧、氖C.锌、铜、铁、锰D.碳、硅、锗、锡2.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原子序数最小的反应物可能是:A.氢B.氧C.镁D.碳3.下列元素中,与电子层数最接近的是:A.氟B.氧C.硅D.锌4.以下属于同一族元素的是:A.铁、镁、氢B.锂、钠、钾C.碳、磷、锗D.氟、氯、溴5.有21个中子的氧的质子数是:A.7个B.8个C.14个D.21个二、填空题1.原子序数为6的元素在原子结构中有_____个中子,_____个质子,_____个电子。
2、同一元素的各种原子能够有不同的质子数和_____数,称为同位素。
3、电子结构有_____层,_____层,_____层等。
三、简答题1. 简述质子、中子和电子在原子结构中的位置和特点。
2. 请解释原子序数和质子数的概念,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3. 简要介绍原子层和电子层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解答:一、选择题1. B 氟、氮、氧、氖是同一周期的元素。
2. C 原子序数为20的元素是钙,原子序数最小的反应物应该是镁。
3. B 氧的原子序数为8,氧的电子层数是2。
氧的原子结构和氟最接近。
4. D 氟、氯、溴都属于同一族元素,称为卤素。
5. B 氧的质子数(原子核中的质子数量)等于其原子序数,为8个。
二、填空题1. 原子序数为6的元素在原子结构中有6个中子,6个质子,6个电子。
2. 质子数和中子数。
3. 电子结构有K层,L层,M层等。
三、简答题1. 质子位于原子核中心,具有正电荷,质量与中子相同;中子也位于原子核中心,没有电荷,质量与质子相同;电子位于原子核外的电子壳层中,具有负电荷,质量很小。
质子和中子组成了原子的核心,而电子围绕在核心周围的电子壳层运动。
2. 原子序数指的是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是元素的特征性质;质子数也指的是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是唯一确定元素的标识。
初三化学原子分子练习题(正文开始)在我们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原子和分子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了解原子和分子的组成和性质对我们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的性质变得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初三化学原子分子练习题,希望能帮助你巩固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题目一:原子的基本结构1. 原子的组成部分是什么?2. 质子、中子和电子分别位于原子的什么位置?3. 原子的质量数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4. 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原子称为什么?5. 具有相同元素名但质子数不同的原子称为什么?题目二:原子的化学符号和原子序数1. 原子的化学符号是什么?它是由什么组成的?2. 原子序数代表了原子的哪个性质?3. 请列举氢、氧和铁的化学符号和原子序数。
题目三:分子和化学式1. 什么是分子?2. 分子是由什么组成的?3. 请列举水、碳酸氢钠和氯气的化学式和分子式。
题目四:离子和离子式1. 什么是离子?2. 离子是由什么组成的?3. 请列举氯化钠、硫酸和氢氧化钾的离子式。
题目五:元素和化合物1. 什么是元素?2. 请列举三个常见的元素。
3. 什么是化合物?4. 请列举氧化钙、二氧化碳和硫酸铜的化合物式。
题目六:按照要求填空1. 元素是由______种原子组成的。
2. 分子是由______种原子组成的。
3. 离子是由______种原子或分子组成的。
4. 化合物是由______种元素组成的。
5. 分子式可以表示______个原子,而化学式可以表示______个元素。
题目七:判断正误1. 原子是一个非常小的、不可分割的粒子。
()2. 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
()3. 铁离子的离子式是Fe2+。
()4. 一个化合物的化学式可以表示它的化学成分和物质组成。
()这些题目涵盖了原子和分子的基本概念,希望能够帮助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
建议你在回答题目前先自行思考,然后再对照答案进行核对。
如果有不清楚或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向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
加油!。
初三化学原子和分子练习题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了解和理解原子和分子的概念非常重要。
掌握原子和分子的基本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
下面是一些初三化学原子和分子的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一:填空题1. 原子是由 _____ 组成的。
2. 分子是由 _____ 组成的。
3. 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 _____。
4. 分子是化学反应中的 _____。
5. 原子是无法再分解的最小粒子,而分子是具有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练习题二: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元素的是:A. 水B. 铁C. 盐D. 醋2.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氧气B. 铜C. 水D. 汞3.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元素以 _____ 比例结合而成的。
4. 分子式H2O表示:A. 一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B. 一个氢离子和一个氧离子组成的分子C. 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D. 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5. 化学式NaCl表示:A. 一个钠离子和一个氯离子组成的化合物B. 一个钠离子和两个氯离子组成的化合物C. 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组成的化合物D. 一个钠原子和两个氯原子组成的化合物练习题三:简答题1. 请解释原子和分子的概念。
2. 举例说明原子和分子之间的关系。
3. 请解释化学反应中原子和分子的变化。
4. 如何根据化学式确定化合物中元素的种类和原子比例?5. 请举例说明化学式的意义。
练习题四:应用题1. 用符号表示以下各物质的化学式:氧气、水、二氧化碳、食盐。
2. 分解以下各物质,给出其组成原子和分子的化学式:二氧化铁、二氧化硫。
3. 使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等号两边的原子数要 _____,同时符号两边的 _____ 要相等。
4. 银的化学符号是Ag,铜的化学符号是Cu,请问亮铜反应中形成的银、铜离子的离子式分别是多少?5. 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并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铁与硫反应生成亮黄色的二硫化铁。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试题1.登山时,将喝空的矿泉水瓶拧紧瓶盖。
下山后瓶子变瘪,瓶内的气体分子A.体积变小B.个数变少C.间隙变小D.质量变少.【答案】C【解析】登山时,将喝空的矿泉水瓶拧紧瓶盖。
下山后瓶子变瘪,是因为压强增加,瓶内的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答案选择C【考点】分子的特征2.走进水果店就能闻到水果香味,人们能够闻到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由原子构成D.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答案】A【解析】走进水果店就能闻到水果香味,人们能够闻到香味的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A 【考点】分子的基本性质3.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
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7B.9C.10D.19【答案】B【解析】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电子数,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故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故选B【考点】原子的结构4.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可表示为A.B.C.D.【答案】C【解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择C【考点】分子的构成5.已知原子中:质子数(Z)+中子数(N)=质量数(A).表示元素X的质子数与质量数的符号为.据最新报道元素钬(质子数67,质量数为166)可有效地治疗肝癌.该元素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A.32 B.67 C.99 D.166【答案】A【解析】依题意:原子中:质子数(Z)+中子数(N)=质量数(A),且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钬(质子数67,质量数为166),那么核外电子数也为67,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66-67=99,所以该元素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99-67=32,故选A【考点】原子的结构6.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答案】D【解析】分子的基本性质是:分子不停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隔,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A.八月十五桂花香就是分子不停地运动,正确;B.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间的间隔改变,该项正确;C.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该项正确;D. 25 m3的氧气可以装入0.024 m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而不是氧分子的体积变小,分子的体积不变。
原子分子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元素中,价电子最多的是:A. 氧素B. 碳素C. 氮素D. 硅素2. 以下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氢气B. 氧气C. 氮气D. 水3.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铁B. 铝C. 空气D. 汞4. 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的是:A. 氧气B. 氯气C. 氨气D. 食盐二、填空题1. 原子核由 ______ 和 ______ 组成。
2. 分子是由 ________ 链接在一起的。
3. 水分子由 _______ 和 ________组成。
4. 食盐分子由 _______ 和 ________ 组成。
三、简答题1. 什么是原子?简答:原子是物质最小的构成单位,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带负电荷的电子和中性的中子组成。
2. 什么是分子?简答:分子是物质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结构单位。
3. 什么是离子?简答:离子是具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通过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形成的带电粒子。
4. 什么是化合物?简答:化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物质。
四、解答题1. 描述一下钠(Na)和氯(Cl)原子的结构,并说明它们形成氯化钠(NaCl)的过程。
解答:钠原子的结构:钠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11个质子和12个中子,电子层中有2个电子在K层,8个电子在L层,剩下的一个电子在M层。
氯原子的结构:氯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17个质子和18个中子,电子层中有2个电子在K层,8个电子在L层,剩下的7个电子在M层。
当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为带有+1的钠离子Na+,而氯原子获得一个电子,变为带有-1的氯离子Cl-。
由于带正电荷的离子和带负电荷的离子之间有电静力作用,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化学键相互吸引,形成氯化钠晶体。
2. 解释一下混合物和化合物的区别。
解答:混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种类的物质混合而成,每种物质保留着其原有的性质,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进行分离。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种类的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形成全新的物质,具有独特的性质,只能通过化学方法进行分离。
初三化学分子原子重点练习题一、选择题1. 以下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元素组成B. 分子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相同元素组成C. 分子只能由非金属元素组成D. 分子只能由金属元素组成2. 水的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数量比是:A. 2:1B. 1:1C. 1:2D. 2:23. 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是:A. 有序排列B. 随机排列C. 紧密排列D. 无序排列4. 下列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是:A. 氧气B. 铁C. 钠D. 铜5. 以下关于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B.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C.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中D. 原子中正电荷的数目等于负电荷的数目二、填空题1. 氮分子的化学式是____。
2. 氯分子的化学式是____。
3. 以下物质是由单质原子组成的是____。
4. 氢气的分子中氢原子的数量是____。
三、简答题1. 什么是分子?它由什么组成?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的粒子。
它由原子构成,原子间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
2. 分子与原子有什么不同?分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组成,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分子是一种粒子,在物质中是可以独立存在的,而原子则不能独立存在。
3. 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是怎样的?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是有序排列。
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形成确定的结构。
4. 什么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请举例说明。
非金属元素、分子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是由分子组成的。
例如,氧气(O2)是由两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二氧化碳(CO2)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
四、计算题1. 计算一氧化碳(CO)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CO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因此,一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 + 16 = 28。
2. 计算三氯化铁(FeCl3)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初三化学上分子原子练习题1. 化学的基础单位: 原子2. 具有质量的粒子: 原子3. 同种类型的原子构成的物质: 元素4.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元素: 同位素5. 包含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区域: 原子6. 具有相同原子数的元素: 同位素7.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元素: 同位素8.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的物质: 化合物9. 具有一定质量的化学元素符号: 原子10. 不同元素原子数的差值: 原子序数11. 化学元素的原子序数: 在元素周期表中表示元素顺序的数字12. 化学式表示了化合物中元素的种类和比例: 化合物13. 原子的质量基数单位: 相对原子质量单位(U)14. 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部分: 原子15.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和不同质量数的元素: 同位素16. 具有质量的最小颗粒: 原子17. 氧气的化学式: O218. 元素中原子的数目: 原子数19. 氢元素的符号: H20. 原子实的电荷数: 电子数21.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不同中子数的元素: 同位素22. 在原子核外绕核运动的粒子: 电子23. 同种元素的不同质量物质: 同位素24. 具有不同电荷数的原子叫: 离子25. 具有一定质量,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粒子: 原子26. 物质中氧气的分子数: O227.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元素: 同位素28. 具有较长寿命的放射性同位素: 镭29. 在化学键中原子的组合形态: 分子30. 具有相同原子数的元素: 同位素31. 化学式描述了化合物中元素的类型和比例: 化合物32. 化学反应中,只有原子重新组合而没有生成简单物质的反应: 化学反应33. 水的化学式: H2O34.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不同中子数的元素: 同位素35. 能保持元素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单位: 原子36. 包含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区域: 原子37. 具有一定质量和电荷的粒子: 原子38. 原子的最小单位: 原子39. 具有质量的最小颗粒: 原子40. 物质的化学性质由什么决定: 元素的种类和比例41. 化学反应中发生的物质的变化: 元素的重新排列和组合42. 化合物的最小单位: 分子43. 能与其他原子形成化学结合的原子: 化合物44. 元素的质量数: 元素中质子和中子的总和45. 具有不同电荷数的原子: 离子46. 具有相同原子数的元素: 同位素47. 元素周期表中垂直排列的一组元素: 元素族48.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元素: 同位素49. 具有一定质量的化学元素的符号: 原子50.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元素: 同位素51. 氧元素的符号: O52. 元素的原子数: 元素中的原子数53. 化学反应中发生的原子重新排列和组合: 元素54. 具有一定质量的化学元素: 原子55. 水的分子式: H2O56. 元素周期表中水平排列的一行元素: 周期57. 若干原子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物质: 化合物58.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元素: 同位素59. 元素的原子序数: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顺序60.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不同中子数的元素: 同位素61. 一个标准原子的质量相对于氢元素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单位(U)62.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以什么方式排列: 原子序数的升序63. 包含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区域: 原子64. 化学反应中发生的物质的变化: 元素的重新排列和组合65. 氧元素的符号: O66. 具有一定质量和电荷的粒子: 原子67.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元素: 同位素68. 具有相同原子数的元素: 同位素69.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的物质: 化合物70. 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部分: 原子71. 化学反应中发生的原子重新排列和组合: 元素72. 单质的最小单位: 原子73. 元素的质量数: 元素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的总和74. 具有一定质量和电荷的粒子: 原子75.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不同中子数的元素: 同位素76. 具有一定质量的化学元素的符号: 原子77. 氨的化学式: NH378. 具有不同电荷数的原子叫什么: 离子79. 水的化学式: H2O80. 化学反应中,只有原子重新组合而没有生成简单物质的反应: 化学反应81. 元素的原子序数: 用于表示元素顺序的数字82. 化学式描述了化合物中元素的类型和比例: 化合物83. 元素的最小单位: 原子84. 具有一定质量的化学元素: 原子85. 碳元素的符号: C86.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元素: 同位素87. 苯的化学式: C6H688.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不同中子数的元素: 同位素89. 一个标准原子的质量相对于氢元素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单位(U)90. 元素的原子数: 元素中的原子数91. 具有较长寿命的放射性同位素: 镭92. 氧气的化学式: O293. 元素周期表中垂直排列的一组元素: 元素族94. 具有元素性质的最小单位: 原子95. 具有一定质量的化学元素的符号: 原子96. 具有相同原子数的元素: 同位素97. 具有质量的最小颗粒: 原子98.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元素: 同位素99.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以什么方式排列: 原子序数的升序100. 化合物的最小单位: 分子101. 在原子核外绕核运动的粒子: 电子102.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和不同质量数的元素: 同位素103. 不同元素原子数的差值: 原子序数104. 具有一定质量的化学元素的符号: 原子105.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的物质: 化合物106. 化学元素的原子序数: 在元素周期表中表示元素顺序的数字107.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元素: 同位素108.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以什么方式排列: 原子序数的升序109. 元素中原子的数目: 原子数110. 原子的最小单位: 原子111.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不同中子数的元素: 同位素112. 一个标准原子的质量相对于氢元素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单位(U)113. 具有一定质量的化学元素的符号: 原子114.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和不同质量数的元素: 同位素115. 化学反应中,只有原子重新组合而没有生成简单物质的反应: 化学反应116. 具有相同原子数量的元素: 同位素117. 化学反应中发生的原子重新排列和组合: 元素118. 元素的质量数: 元素中质子和中子的总和119. 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部分: 原子120. 具有质量的最小颗粒: 原子121. 具有一定质量的化学元素: 原子122. 具有一定质量和电荷的粒子: 原子123. 元素的最小单位: 原子124. 硫元素的符号: S125.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不同中子数的元素: 同位素126. 若干原子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物质: 化合物127. 元素的原子数: 元素中的原子数128. 元素周期表中水平排列的一行元素: 周期129.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元素: 同位素130. 氮的化学式: N131. 水的分子式: H2O132. 化合物的最小单位: 分子133. 氮元素的符号: N134. 具有质量的最小颗粒: 原子135. 化合物的最小单位: 分子136. 具有一定质量和电荷的粒子: 原子137.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元素: 同位素138. 具有质量的最小颗粒: 原子139. 一个标准原子的质量相对于氢元素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单位(U)140. 化学反应中发生的物质的变化: 元素的重新排列和组合141.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不同中子数的元素: 同位素142. 具有一定质量和电荷的粒子: 原子143. 含有聚合物的天然材料: 天然橡胶144. 碳元素的符号: C145. 氯元素的符号: Cl146. 含有聚合物的合成材料: 塑料147. 单质的最小单位: 原子148. 具有相同原子数量的元素: 同位素149. 化学反应中发生的原子重新排列和组合: 元素150. 元素的质量数: 元素中质子和中子的总和151. 元素周期表中垂直排列的一组元素: 元素族152.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以什么方式排列: 原子序数的升序153. 化学反应中发生的物质的变化: 元素的重新排列和组合154. 具有质量的最小颗粒: 原子155. 元素中原子的数目: 原子数156. 氨的化学式: NH3157. 具有一定质量和电荷的粒子: 原子158. 包含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区域: 原子159. 具有一定质量的化学元素的符号: 原子160.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以什么方式排列: 原子序数的升序161.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元素: 同位素162. 一个标准原子的质量相对于氢元素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单位(U)163. 具有碳元素构成的化学物质: 有机化合物164. 具有一定质量的化学元素的符号: 原子165.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元素: 同位素166. 具有一定质量和电荷的粒子: 原子167. 元素的最小单位: 原子168. 氯元素的符号: Cl169. 具有相同原。
课题1《分子和原子》练习题一、填空题1、分子是保持_____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_________没有变化,物质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
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________发生了变化,变成别的物质的______,原物质的__________不能保持了。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果是由_________构成的就是混合物,由__________构成的就是纯净物。
3、碘能使淀粉变蓝,碘蒸气也能使淀粉变蓝,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现象:⑴酒精灯不用时必须把灯帽盖上,否则不易点燃,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每段铁轨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缝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空气与我们朝夕相处,我们却看不见它,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5mL水和5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10mL,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氯酸钾②二氧化锰③空气④氯化钾中存在氧分子的是________。
6、①洁净的空气②混有冰的水③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氮气后的剩余物④二氧化碳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
7.完成下表: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氢铝锂铍氩金铂氧铁氦硼氯银铅碳钙镁氮硫铜锡硅钠钾氟氖汞锌二、选择题。
(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是小粒子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C.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上的最小粒子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B.分子一定比原子大C.在化学变化的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D.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3.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A.大小和质量不同B.是否能保持物质的性质C.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氧分子是保持氧气性质的最小粒子B.氯酸钾中含有氧分子,故加热时能放出氧气C.氮气和氧气混合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会改变D.氮分子是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5.能说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为原子的事实是()A.氧化汞制氧气B.用自来水制蒸馏水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D.碘升华为碘蒸汽6.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都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分子都是由相同的原子构成的D.原子可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D.纯净物是不含有任何杂质的物质8.下列能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的是()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B.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C.品红扩散D.酒精温度计能指示出温度高低9.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由原子构成10.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A.蒸馏水B.氯化钠C.金刚石D.C6011.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A.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B.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停的运动C.1滴水中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12.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现象解释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B 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C 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分子在不断运动D 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分子受热,体积变大13.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C.碳-12原子和碳一13原子的中子数相同D.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14.对水的沸腾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水分子体积增大B.水分子本身发生变化C.水分子质量减轻D.水分子间隔发生变化15.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这时因为()A.物质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B.物质混合后分子变小了C.混合后形成新的分子D.混合后分子的质量变小16.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气味。
分子、原子及离子的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金B.氨气C.氯化镁D.硫酸铜2、下列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原子的种类不同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间的间隔不同C.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分子在不断运动D.把液化石油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体积变大3、下列关于微观粒子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B.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种分子C.所有原子都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D.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4、下列事实能用分子或原子间有一定间隔解释的是A.汽油要密封保存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C.用水银温度计侧量体温D.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干得快5、关于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B.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阳离子C.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D.一个H2O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6、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恢复原状。
下列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质量增大B.分子体积扩大C.分子间间隔变大D.分子个数增多7、下列粒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A. F B. O2- C. D.8、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9、云南盛产野生菌,我们能闻到某些野生菌散发出的特殊香味,是因为( )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D.分子可以再分10、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11、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x=17,则该粒子符号为Cl-B.若x=18,则该粒子是原子C.若x=19,则该粒子是阳离子D.若x=20,则该粒子是由一个原子得到两个电子而形成12、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水和过氧化氢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分子构成不同B.白糖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溶解快-----升高温度,分子运动速率加快C.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均显碱性-----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D.氯化钠溶液是混合物-----该溶液由氯化钠分子和水分子构成13、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试题1.守恒思想是化学中重要的学科思想,电荷守恒便是其中之一,电荷守恒是指溶液中所有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之和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负电荷之和.例如:某Na2SO4溶液中x个Na+,y个SO42﹣,则该溶液电荷守恒可表示为x=2y.现有一混合溶液,组成如下表所示:离子 K+ Mg2+ Cl﹣ SO42﹣个数 a b c d回答下列问题:(1)该混合液的电荷守恒可表示为:(用a、b、c表示)(2)若该溶液中有两种溶质,这两种溶质可以是KCl和MgSO4,也可以是和.【答案】(1)a+2b=c+2d;(2) K2SO4;MgCl2.【解析】(1)溶液不显电性,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即钾离子和镁离子所带的正电荷等于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所带的负电荷,即:a+2b=c+2d;故填:a+2b=c+2d;(2)若该溶液中有两种溶质,这两种溶质可以是KCl和MgSO4,也可以是硫酸钾和氯化镁.故填:K2SO4;MgCl2.【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2.(7分)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
(1)现有下列化学式或微粒符号:①2CO、②Ca2+、③2H、④O2。
其中,“2”表示2个分子的是(填序号,下同),表示每个微粒带2个单位电荷的是_______。
(2)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选项)。
A 反应前后共有4种原子B 该反应有单质生成C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D 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均可再分E.该化学反应中,甲、丁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2∶3(3)胃酸过多须服用抗酸药。
下表为两种抗酸药的有效成分及其构成微粒:抗胃酸药复方氢氧化镁片剂铝碳酸镁片①Mg(OH)2起抗酸作用的微粒是(填微粒符号,下同)。
②铝碳酸镁与盐酸的反应为:AlMg(OH)3CO3+5HCl=MgCl2+AlCl3+4H2O+CO2↑。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及答案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及答案5分钟训练1.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粒子构成的。
请列举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常见物质名称,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基本组成和原子、分子的概念。
答案:原子分子 Fe Hg W Au CO2 H2O HCl O2 P42.湿衣服晒一定时间就干了,这说明____________;水银温度计受热,水银柱上升,这说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其原子间也有一定的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组成物质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
水分子挥发,衣服变干;水银受热,原子间距离变大,水银膨胀;说明组成物质的原子或分子间存在距离。
答案:水分子是运动的空隙3.在化学变化中____________可分,而____________却不可分。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____________发生变化,只是____________进行了重新组合,形成了____________。
所以,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_种类没变____________,数目没有增减,____________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只是____________重新组合。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原子和分子的差别。
原子组成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组;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原子最外层电子发生了转移或偏移。
答案:分子原子没有原子间新的分子或新的物质原子原子原子原子氧化物10分钟训练1.下列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B.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D.可构成分子思路解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和离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分子和原子练习题一、选择题:1. 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A、分子有质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体积小2. 对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惟一粒子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性质的是分子C、同种物质的每一个分子的化学性质都相同D、分子的大小会随着物质体积的增大而变大3. 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的是()A、糖溶于水B、衣箱中樟脑丸不久不见了C、工业上蒸发液态空气制氧气D、红磷燃烧4. 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A. 水分子变大了B. 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C. 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D. 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目增多5、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A. 汤姆生B. 道尔顿C. 拉瓦锡D. 阿伏加德罗6、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 分子质量都大于原子质量C. 分子永恒运动,原子在分子中是不运动的D.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7.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 氢原子B. 氧分子C. 氢分子D. 水分子8、下列关于物质的构成,叙述错误的是()A. 氯酸钾分子由钾原子、氯原子、氧原子构成B. 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氧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C. 氧原子核由带正电荷的中子和不带电荷的质子构成D.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9. 下列物质中,肯定是由一种分子(或原子)构成的物质是()A、水B、纯净物C、混合物D、糖水10. 已知某原子的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为A,该原子核内有B个质子和C个中子,核外有D个电子,则()A. A=B=CB. B=C=DC. A=C=DD. A=B=D13. 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10-15S)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A. 氧分子的不规则运动B. 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的过程C. 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的过程D. 氧原子内部的质子、中子、电子的运动14. 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A. O2B. 2OC. 2O2-D. 2O215.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 O2B. H2OC. CO2D. SO216. 2008年9月27日,我国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首次太空行走.在此次活动中需要“人造空气”来供航天员呼吸,这种“人造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还有二氧化碳.下列关于“人造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B. “人造空气”中供给航天员呼吸的是氧气C. “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D. 氮气对航天员呼吸没有任何作用,因此“人造空气”可以不需要氮气17.下图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18. 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B.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C.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D. 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二、填空题:1. 从分子观点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____构成,混合物由____构成.2.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由构成.同种分子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不同分子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3. 在电解水的化学变化中,水分子改变.在冰融化成水的变化中,只是分子间的发生了改变,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是一种变化.4. 把分子的几种基本性质(A—D)的序号填在相应内容的横线上.A. 分子的体积很小;B.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 分子之间有间隔;D.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1)打开酒瓶就可以闻到酒味________________.(2)可将大量的氧气压入钢瓶中________________.(3)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 67×l021个水分子________________.(4)有的物质能与氧气反应,有的不能________________.5. 开采出来的石油(原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对原油加热,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有液体汽化而出,经冷凝后被分离出来,这种操作叫分馏,用此法可分别得到各种馏分: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因此可判断,石油是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6. 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入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1)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胶头滴管的用途是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了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4)某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具有挥发性.7. 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和核外构成.原子核是由和构成.8. 碳原子由碳原子核和核外6个构成.碳原子核由6个中子和个子构成.由于碳原子核带单位正电荷,核外电子带单位负电荷,因此碳原子电性.9. 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3)带正电荷的粒子是 .(4)不显电性的粒子是 .(5)质量最小的粒子是 .(6)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 .(7)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 .三、简答题:二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是红棕色的、有毒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图,抽去中间的玻璃片,上下瓶口对准,过一会儿,可以看到什么现象用分子观点解释这一现象.达标自测题1.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分子的质量发生变化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D.分子的形状发生变化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C.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则不能再分3.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A.铁矿石磨成粉末B.碘受热升华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D.加热氧气汞生成汞和氧气4.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与构成液态二氧化碳的分子具有().A.相同的质量B.不同的质量C.相同的化学性质D.不同的化学性质5.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的运动而扩散到空气里去的缘故B.相同体积的冰和水含有相同数目的水分子C.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氧气分子和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性质相同体积的水与1体积的无水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参考答案二、填空题:1、一种分子多种分子2、原子相同不相同3、发生间隔物理4、(1)B(2)C(3)A(4)D5、混合物6、(1)吸取少量液体(2)滤纸由右向左慢慢变红;氨分子不断运动(3)增加对比度,便于观察颜色的变化(4)两种试剂放反了或两种试剂都放到了脱脂棉上;浓氨水7、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8、电子 6 质 6个 6个不显9、(1)分子、原子(2)原子(3)原子核质子(4)分子原子中子(5)电子(6)质子和电子(7)质子和中子三、简答题:上面的集气瓶中颜色逐渐加深,下面的集气瓶中的颜色逐渐变浅,这是因为二氧化氮分子和空气中的气体分子都在运动,二氧化氮分子运动到上面的集气瓶中,空气中的氧分子、氮分子运动到下面的集气瓶中,最后混合均匀,两瓶中颜色相同.分子继续运动.达标自测题答案1-5 CDDCB。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其中包括了分子和原子的研究。
初三的学生们正在学习化学知识,为了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内容,并提高解题能力,下面是一些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的练习题。
题目一:填空题1.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 _______________ 组成的。
2. 原子是一切 _______________ 的基本单位。
3. 化学式 H2O 表示的是 _______________ 分子。
4. 分子运动的方式有 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 两种类型。
5. 酸性溶液中, _______________ 浓度越高,酸性越强。
题目二: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是分子的是:A) CO2 B) Na C) CaCO3 D) H22. 以下物质中,是由原子组成的是:A) H2O B) C6H12O6 C) NaCl D) O33. 在自然界中,以下属于分子的是:A) H B) Na C) Fe D) O24.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于:A) 分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而原子是组成分子的基本单位。
B) 分子是单个产物,而原子是产物的集合体。
C) 分子和原子没有区别,都表示物质的最小单位。
D) 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而原子是无法再分解的。
题目三:解答题1. 请解释一下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 分子的存在形式有哪些?请分别描述。
3. 分子和原子的运动方式有什么区别?请详细说明。
4. 环境中的pH值是什么?请解释它与溶液酸碱性质之间的关系。
解答一:1.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组成的,原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相互连接形成分子。
2. 原子是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包括元素和化合物。
一个元素中的原子都是相同的,而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具有不同的性质。
3. 化学式H2O表示的是水分子,其中包含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4. 分子可以通过振动和旋转两种方式运动,其中振动是分子内部原子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旋转是整个分子自身的旋转运动。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及答案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分子和原子练习题一、选择题:1. 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A、分子有质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体积小2. 对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惟一粒子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性质的是分子C、同种物质的每一个分子的化学性质都相同D、分子的大小会随着物质体积的增大而变大3. 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的是()A、糖溶于水B、衣箱中樟脑丸不久不见了C、工业上蒸发液态空气制氧气D、红磷燃烧4. 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A. 水分子变大了B. 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C. 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D. 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目增多5、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A. 汤姆生B. 道尔顿C. 拉瓦锡D. 阿伏加德罗6、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 分子质量都大于原子质量C. 分子永恒运动,原子在分子中是不运动的D.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7.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 氢原子B. 氧分子C. 氢分子D. 水分子8、下列关于物质的构成,叙述错误的是()A. 氯酸钾分子由钾原子、氯原子、氧原子构成B. 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氧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C. 氧原子核由带正电荷的中子和不带电荷的质子构成D.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9. 下列物质中,肯定是由一种分子(或原子)构成的物质是()A、水B、纯净物C、混合物D、糖水10. 已知某原子的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为A,该原子核内有B个质子和C个中子,核外有D个电子,则()A. A=B=CB. B=C=DC. A=C=DD. A=B=D13. 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10-15S)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A. 氧分子的不规则运动B. 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的过程C. 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的过程D. 氧原子内部的质子、中子、电子的运动14. 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A. O2B. 2OC. 2O2-D. 2O215.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 O2B. H2OC. CO2D. SO216. 2008年9月27日,我国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首次太空行走。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试题1.物质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A.微粒大小发生变化B.微粒质量发生变化C.变成了新微粒D.微粒间的空隙发生改变【答案】D【解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A、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由于微粒间有空隙,且微粒间有空隙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而不是微粒大小发生变化,故选项错误. B、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由于微粒间有空隙,且微粒间有空隙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而不是微粒质量发生变化,故选项错误. C、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由于微粒间有空隙,且微粒间有空隙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而不是微粒变成了新微粒,故选项错误. D、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由于微粒间有空隙,且微粒间有空隙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选项正确.故选: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2.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A.高锰酸钾B.二氧化碳C.二氧化锰D.空气【答案】D【解析】含有氧分子,即含有氧气。
含有氧分子的物质,可能的氧气也可能是含有氧气的混合物。
高锰酸钾中含有氧元素;二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二氧化锰中含有氧元素;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气体组成的。
故选D。
【考点】物质的构成3.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请你从观察到的信息写出你所获得的化学知识.【答案】(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2)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解析】根据图示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故本题答案为:(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2)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是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改变)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是由不同的分子构成的B.氧气与臭氧(O3C.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D.湿衣服变干是因为水分子分解了【答案】D【解析】湿衣服变干是因为水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D错误。
原子结构
1.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的质量发生变化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分子的形状发生变化
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
C.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则不能再分
3.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A.铁矿石磨成粉末
B.碘受热升华
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D.加热氧气汞生成汞和氧气
4.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与构成液态二氧化碳的分子具有()。
A.相同的质量
B.不同的质量
C.相同的化学性质
D.不同的化学性质
5.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酒精的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的运动而扩散到空气里去的缘故
B.相同体积的冰和水含有相同数目的水分子
C.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氧气分子和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性质相同
D.1体积的水与1体积的无水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6.下列能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的是()
A.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B. 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C. 品红扩散
D. 酒精温度计能指示出温度高低
7. 关于氧气、液态氧、固态氧,下列说法: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②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③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④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⑤它们为不同的物质。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④⑤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氧分子是保持氧气性质的最小粒子
B. 氯酸钾中含有氧分子,故加热时能放出氧气
C. 氮气和氧气混合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会改变
D. 氮分子是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9.由分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种类 B.分子数目 C.原子种类 D.原子数目
10. 以下说法都是是错误的()
A. 分子的体积比原子大
B. 分子的质量比原子大
C. 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D.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原子不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1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解释的是()。
A.把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压紧,就不容易将它们拉开
B.在室内,同样表面积的热水比冷水蒸发得快
C.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
D.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和药味
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改变,但分子的数目不变
B. 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C. 分子能构成物质,有些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D. 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13.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 氧气
B. 水
C. 汞
D. 二氧化碳
14.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实验表明,无论是固体碘还是碘蒸气,均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这一现象说明。
将描述分子特点的句子的符号填写在相应的空格内。
①分子是不断的运动,温度升高时运动加快②分子很小③分子间有间隔,温度或压强发生变化时,间隔大小随之发生变化④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相同
(1)水在百夏天比冬天蒸发得快,说明;(2)水受热变成水蒸汽,体积变大,说明;(3)糖水通过滤纸,说明;(4)湿衣服晒一会儿会变干,说明;(5)可将大量氧气圧入钢瓶中,说明;(6)很多物质在氧气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有的物质在氧气中不反应,说明;(7)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分子,说明;15.如图所示,把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氢气的集气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种气体不反应),而B中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观察、对比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5 CDDAB 6-10BADAC 11-13 CCC
14 ○4(1)○1(2)○3(3)○2(4)○1(5)○3(6)○4(7)○2
15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