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地图学课件现代地图与现代地图学
- 格式:pdf
- 大小:13.19 MB
- 文档页数:79
地图学复习1.地图的基本特性:解决曲面和平面矛盾的数学法则构成了地图的数学基础,这是地图的第一个基本特性; 解决缩小、简化了的地图表象也实地复杂的现实之间的矛盾的综合法则,构成了地图内容的地理基础,这是地图的第二个基本特性。
2. 地图的基本矛盾:1.地图平面与地球曲面之间的矛盾。
2.缩小、简化了的地图表象与实地复杂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3. 地图内容的综合法则包括两个基本的组成方面:一是地图内容的符号化;二是地图内容的选取、化简和概括。
4. 地图的现代特征:1、地图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特征。
(心象地图)2、地图作为客观世界模型的特征3、地图信息的多维动态特性。
5. 地图的基本特性定义:地图是根据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综合法则将地球表面缩绘到平面上的表象,它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及其在时间中的变化和发展。
6. 地图的组成要素有数学要素(坐标网、地图比例尺、测量控制点)、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其他要素)、辅助要素(读图工具、参考资料)。
7. 地图按主题(内容)首先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专题地图按内容性质可再分为自然现象地图(自然地理图)和社会现象地图(社会经济地图)。
8. 普通地图按比例尺分可以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
大于1:100万的为地形图。
9. 地图分幅:矩形分幅和经纬线分幅。
10. 地图编号:行列式编号法和经纬度编号法(此处有算法)11. 地图的功能:模拟功能、信息负载功能、信息传递功能、认知功能。
12. 地图学的现代特征:跨学科特征、信息传输特征、模型化特征、高技术特征。
13. 高技术特征: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ComGIS):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OpenGIS)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GIS)时态地理信息系统(TGIS)14. 地图学是一门利用地图图形或数字化方式科学的抽象概括地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z空间分布、相互联系、空间关系及其动态变化,并对地理环境空间信息进行数据获取、智能抽象、存储、管理、分析、处理和可视化,以图形或是数字方式传输地理空间环境信息的科学与技术。
《地图学》教学大纲(实习大纲附后)一、说明(一)课程性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主干课、专业类基础课。
地理科学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专业类基础课。
(二)教学目的本课程通过对地图学基本理论、地图制图和地图应用基本方法和技术的讲授,使学生掌握该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原理,以及地图制图的基本技能与方法,提高学生编图、用图的能力,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服务。
同时,该课程重视新理论、新技术的探索,并结合经济建设的实际和具体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的素质。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注重反映现代地图学和制图技术的最新成果,体系和内容以目前地图学理论和技术进行组织与安排。
主要内容包括地图学基本理论、地图制图学、应用地图学三部分,具体又包括地图学导论、地图的数学基础、地图概括、地图符号、地图表示、地图图型、遥感制图、数字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地图复制等内容。
同时,根据地图学本身实践性很强的特点,本课程还配合了地图参观、描绘,投影变换,制图字体书写,地图数字化,专题地图编制,计算机制图等方面的实习内容。
(四)教学时数(宋体小四加粗)总计72学时,其中讲授54学时,实验18学时。
另外,安排野外实习和参观访问18学时作为实践性教学环节。
(五)教学方式该课程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注重能力培养,采用课堂讲授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课堂讲授来完成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原理的系统学习,通过具体的实验、实习,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获得提高,达到对地图学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在地图制图实验上,少部分在常规制图实验室进行,多数要求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在数字环境下进行。
根据地图学插图多、内容杂的特点,课堂讲授全部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
(六)学时分配二、本文第一章导论教学要点:(1)地图的基本特征: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经过地图概括,是地理信息的载体。
地图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