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实验梳理)
- 格式:ppt
- 大小:323.00 KB
- 文档页数:10
欧姆定律专题(一)伏安法测电阻1.原理:由欧姆定律推出2.电路图:(见图1)注意的事项:①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②注意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的选择,“+”、(二)测电阻的几种特殊方法1.只用电压表,不用电流表方法一(“伏伏法”):如果只用一只电压表,用图3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方法二(“伏阻法”):如果只用一个电压表,并且要求只能连接一次电路,用图4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方法三(“伏滑法”):如果只用一个电压表,并且要求只能连接一次电路,用图5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2.只用电流表,不用电压表方法一(“安安法”):如果只用一只电流表,用图6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先后用电流表测出通过R0和Rx的电流分别为I0、Ix,根据测得的电流值I0、Ix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0,根据分流公式可计算出Rx的值为方法二(“安安法”):用图7所示的实验电路也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先闭合开关S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1,再断开S1闭合S2,读出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
根据测得的电流值I1、I2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0。
根据分流公式可计算出Rx的值:方法三(“安阻法”):如果只用一个电流表,并且要求只能连接一次电路,用图8所示的电路也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是先闭合开关S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1,再同时闭合S1、S2,读出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
根据测得的电流值I1、I2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0。
方法四(“安滑法”):如果只用一个电流表,并且要求只能连接一次电路,用图9所示的电路也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总之,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是测定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电阻的电流。
在缺少器材(电流表或电压表)的情况下,我们可用间接的方法得到电压值或电流值,仍然可以测量电阻的阻值。
因此,在进行实验复习时要特别重视原理的理解,这是实验设计的基础。
3.等效替代法方法一:用图10所示的电路也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欧姆定律实验原理
欧姆定律公式:R=U/I (电阻等电压除以电流)
1、通过欧姆定律,我们可以研究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关系
(1)电压表与电流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
(2)连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滑片位于阻值最大处
(3)滑动变阻器用来改变定制电阻两端电压。
(4)得出结论: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通过欧姆定律,我们可以研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滑动变阻器用来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2)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3、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串联电路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越串越大,总电阻大于其中任意一个电阻。
并联电路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用电器电阻倒数之和,电阻越并越小,总电阻小于其中任意一个电阻。
4、串并联电路的欧姆定律计算公式
串联电路:U1=I·R1,U2=I·R2,U=I(R1+R2)
并联电路:U=I1·R1,U=I2·R2,U=I·[R1·R2/(R1+R2)]
5、串联分压、并联分流
U1/U2=IR1/IR2=R1/R2,即串联电路中,电压比等于电阻比。
I1/I2=(U/R1)/(U/R2)=R2/R1,并联电路中,电流比等于电阻反比。
欧姆定律知识点梳理在电学的世界里,欧姆定律无疑是一座重要的基石。
它如同一个神奇的钥匙,帮助我们打开理解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大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梳理一下欧姆定律的相关知识点。
首先,我们要明确欧姆定律的定义。
欧姆定律指出,在同一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用公式来表达就是 I = U / R,其中 I 代表电流,单位是安培(A);U代表电压,单位是伏特(V);R 代表电阻,单位是欧姆(Ω)。
那么,这个定律是怎么被发现的呢?这得归功于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
他经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终于揭示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这一重要规律。
接下来,我们详细探讨一下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概念。
电流,简单来说,就是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
想象一下,就好像一群人在一条规定好的道路上有序地行走,这些“行走的电荷”就形成了电流。
电流的大小取决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电压呢,则像是推动电荷移动的“力量”。
如果把电荷比作水,电压就相当于水位差,水位差越大,水流的动力就越强。
在电路中,电压的存在促使电流在导体中流动。
电阻则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不同的导体具有不同的电阻,就好像不同的道路有的平坦顺畅,有的崎岖难行。
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理解了这三个概念,再来看欧姆定律就会更加清晰。
当电阻不变时,如果电压增大,电流也会随之增大;反之,电压减小,电流就会减小。
而当电压不变时,电阻增大,电流会减小;电阻减小,电流则会增大。
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我们家里的各种电器,如电灯、电视、冰箱等,它们的正常工作都离不开欧姆定律。
通过欧姆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电器的工作电流,从而选择合适的电线和电源,以确保电器的安全运行。
在电路分析中,欧姆定律也是一个强大的工具。
对于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我们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来计算各个部分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电阻的串联(1)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相当于增加导体的长度)(2)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等于各分值R串=R1+R2+……Rn。
(3)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的总电阻为:R串=nR●电阻的并联(1)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相当于增加导体的横截面积)(2)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得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阻值之和,即:nR R R R 111121+⋯++= 。
(3)n 个相同电阻串联时的总电阻为:nR R 0=。
(4)两个电阻R1和R2并联时的表达式为:R 总=错误!知识点3: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原理】R=UI。
只要测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可以测出(通过计算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的大小,测量和计算时严格要求单位的统一性,即电阻的单位是Ω,电压的单位V ,电流的单位是A ,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这种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来测量电阻的方法是一种间接测量法.【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电路】【实验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②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使小灯泡发光,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代入公式R=错误!算出小灯泡的电阻.③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多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根据R=错误!,计算出每次的电阻值,并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次数电压U/V电流I/A电阻R/Ω平均值R/Ω123①接通电源前应将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②连好电路后要通过试触的方法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③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保护电路.知识点4 额定电压●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所需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
如果实际电压比额定电压高很多,很可能损坏用电器;如果实际电压比额定电压低很多,用电器就不能正常工作,有时还会损坏用电器。
●额定电流: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流过的电流叫额定电流。
例如,若灯泡标有“3。
欧姆定律实验电路一、什么是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基本电学定律。
按照欧姆定律,当两个端点之间的电压V为常数时,通过电阻R的电流I与电阻之间的关系是正比的。
即I = V / R其中,I表示电流(单位:安培),V表示电压(单位:伏特),R表示电阻(单位:欧姆)。
二、欧姆定律实验电路的搭建为了验证欧姆定律,我们可以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实验电路来进行实验。
该实验电路包括电池、电阻和电流表。
1. 材料准备•一节电池(电压为常数)•一块电阻•一台电流表•电线2. 实验电路搭建步骤1.将电池的正极与电阻的一端通过电线连接起来。
2.将电池的负极与电流表的一端通过电线连接起来。
3.将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流表的另一端通过电线连接起来,使电路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3. 测量和记录电流和电压1.打开电流表,调整合适的量程。
2.测量电流表的示数,记录下来。
3.测量电池的电压,记录下来。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在搭建好实验电路后,我们可以得到电流表的示数和电池的电压示数。
通过将这些数据代入欧姆定律公式,我们可以验证欧姆定律。
1. 数据记录•电池电压:V = 3V•电阻阻值:R = 5Ω•电流表示数:I = 0.6A2. 计算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 = V / R代入已知数值:0.6 = 3 / 5可以得到计算后的电流值与实测电流值相等,验证了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四、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电路中,当电压为常数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阻值之间呈正比关系,验证了欧姆定律。
五、实验注意事项•在搭建实验电路时,确保电路连接的牢固可靠,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等问题。
•测量电流和电压时,注意选择合适的量程,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在取下电池和拆除实验电路时,注意先切断电源,以免触电或损坏实验设备。
参考文献•王绶儒. 大学物理实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欧姆定律知识点整理在电学的世界里,欧姆定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基本定律,它就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概念。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欧姆定律的相关知识。
一、欧姆定律的定义欧姆定律指出: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就是:I = U / R ,其中 I 表示电流(单位:安培,A),U 表示电压(单位:伏特,V),R 表示电阻(单位:欧姆,Ω)。
这个定律可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经过无数科学家的实验和研究总结得出的。
它为我们理解和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二、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欧姆定律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
它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也就是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的电路。
像白炽灯泡、电阻丝等就是纯电阻元件。
然而,在一些非纯电阻电路中,比如电动机、变压器等,电能不仅转化为热能,还转化为机械能、磁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这时欧姆定律就不再适用了。
三、电阻的概念在欧姆定律中,电阻是一个关键的概念。
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的电阻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强,通过的电流就越小。
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一般来说,同种材料的导体,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大多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也有一些特殊的材料,如热敏电阻,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四、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根据欧姆定律,当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增加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导体的电流也会相应增加;反之,如果降低电压,电流也会减小。
例如,在一个电阻为10Ω 的电路中,如果电压从 5V 增加到 10V,那么电流就会从 05A 增加到 1A。
五、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当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也就是说,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就越小;电阻越小,电流就越大。
假设电路中的电压为 12V,电阻从4Ω 变为8Ω ,那么电流就会从3A 变为 15A。
运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的方法梳理
一.伏安法:测出电流I X 、电压U X 求出电阻R X =U X /I X
采用滑动变阻器,可保护电路、
多次测量电流和电压,求电阻平均值。
二.伏阻法:1.可以添加滑动变阻器,可保护电路、多次测量电压,求电阻平均值。
分别测出R 0和Rx 的电压U X 、、U 0求出电阻R X =U X R 0 / U 0测量R 0和Rx 的电压时,要考虑电压表接线柱正进负出。
分别测出电压U X 、、U
串求出电阻R X =U X R 0 / (U 串-U X )因考虑电压表接线柱正进负出,所以只有测量部分电压和串联电路总电压的方法,不能分别测量R 。
和Rx 的电压。
2.不可以添加滑动变阻器,且电源电压U 必须保持不变。
先闭合S 1测出电压U X 、、再闭合S 2测出电源电压
U ,求出电阻R X =U X R 0 / (U -U X )
若在电路中添加滑动变阻器,
Rx 与R 0的总电压应该等于电源电压减去滑动变阻器的电压,而闭合
S 2后,滑动变阻器的电压增大,Rx 与R 0的总电压变小。
先利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 0 ,滑片移到最右端:
Rp=R 0,测出电压U X 、、再滑片移到最左端:
Rp=0测出电源电压U ,求出电阻R X =U X R 0 / (U -U X )
三.安阻法:1.可以添加滑动变阻器,可保护电路、多次测量电流,求电阻平均值。
分别测出R 0和Rx 的电流I X 、和I 0求出电阻R X =I 0 R 0 / I X 测量R 0和Rx 的电流时,要考虑电流表接线柱正进负出。
V A
V R 0 A
R 0。
欧姆定律实验内容及步骤嘿,咱今儿个就来聊聊欧姆定律实验那档子事儿!你知道不,这欧姆定律可重要啦,就像咱生活里的一把钥匙,能打开好多知识的大门呢!先来说说实验得准备些啥家伙什儿。
那电流表、电压表肯定少不了哇,就像战士上战场得有趁手的兵器一样。
还有电阻器,这可是关键角色呢!再就是各种导线啦,把这些东西都连起来,就像给电路搭了个小房子。
开始做实验啦!咱先把电路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好,可别小瞧这一步,要是连错了,那后面可就全乱套啦!就好比盖房子,基础没打好,房子还能稳当吗?连接好后,闭合开关,看着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跳动,就好像它们在跳舞一样。
然后呢,咱改变电阻器的阻值,就像给电路这个小世界来点变化。
这时候你就会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也跟着变啦!神奇不?就好像你改变了游戏规则,结果也跟着不一样了。
接着咱多做几次这样的操作,把每次的数据都认认真真地记录下来。
这可不能马虎,就跟记账一样,记错了可就麻烦啦!记录完了,咱就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分析啦。
你想想,通过这些数据,咱就能找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就像找到了宝藏的线索一样兴奋!这不就是欧姆定律嘛!它告诉咱,电流和电压成正比,和电阻成反比。
哎呀呀,你说这欧姆定律实验是不是挺有意思的?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亲眼看到这些现象,可比光看书本上的知识来得深刻多啦!这就好比你光听别人说苹果好吃,哪有自己咬一口来得真切呀!做这个实验,不仅能让咱更好地理解欧姆定律,还能培养咱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呢!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咱就能轻松应对啦!你说这实验是不是很有用处呀?所以啊,大家可别小瞧了这个欧姆定律实验,好好去尝试一下,你肯定会有大收获的!就这么定啦,赶紧去捣鼓捣鼓这个有趣的实验吧!。
欧姆定律实验报告
欧姆定律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验证欧姆定律。
实验仪器:
电源、电流表、电阻、导线。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仪器,将电流表连接在电路中的位置,并连接电源和电阻。
2. 打开电源,调节电源输出电压为一定值(例如5V),记录
电流表示数。
3. 改变电阻的阻值,在电流表示数不变的情况下记录电阻阻值。
4. 根据欧姆定律所述,计算电阻及电压的比值(电流的倒数)。
实验数据:
电源输出电压:5V
电流示数:0.5A
电阻阻值:10Ω
计算结果: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与电压和电流成正比,所以电流的倒数应等于电压与电阻的比值。
计算结果为:1 / 0.5 = 2Ω。
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可以发现,实验结果与欧姆定律所述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成正比的关系一致。
因此,本实验验证了欧姆定律的有效性。
实验注意事项:
1. 在进行实验时,要确保电路连接正确,避免短路或开路现象发生。
2. 在改变电阻阻值时,要注意逐渐增加或减小,以避免电流突变引起的意外事故。
3. 在测量电流值时,要保持电流表正常工作,避免电流表超过量程范围。
实验改进方向:
可以通过增加电阻的数值范围,进行更多组数据实验,以获得更准确的实验结果,并进一步验证欧姆定律的有效性。
同时,可以探究其他电阻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拓展实验内容。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识梳理)一、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由德国电学家和物理学家埃尔斯蒂·欧姆(Georg Ohm)提出的有关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定律,它称为“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公式表达为,经典的欧姆定律公式是:V = I*R,V 是电路中的电压(单位为伏特),I 是电路中的电流(单位为安培),R 是电路中的电阻(单位为欧姆)。
欧姆定律可以简单地认为是电流与电阻密切相关的定律,规定实际中电路内电阻大小决定了电流大小,即电阻越大,电流就越小;电阻越小,电流就越大;而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则可用V=IR表示,即在恒定的电阻下,电压的大小决定了电流的大小。
闭合电路是指电路中的电路分支都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闭合的环路,满足相等的电压总差值,因而能够使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在闭合电路中,利用欧姆定律可以求出电路中每一线段的电压大小、电流大小以及每一段电路中电阻的大小。
闭合电路中支路上的所有电阻总和等于电路中的总电阻值。
只要给出电路中的总电压和总电阻,就可以求出支路上的电压、电流、电阻的大小。
例如,有一个闭合电路,里面有三个电阻,分别为 R1、R2和R3,并且它们的总和为R4。
这时候,闭合电路总电阻 R4 = R1+R2+R3,利用欧姆定律,就可以求出三个电阻分别对应的电压大小、电流大小,以及每一段电路中电阻的大小。
欧姆定律虽然是一个比较简单、容易理解的定律,但是它非常重要,在电子产品的设计、使用、检测、维护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用欧姆定律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和分析电路的电压、电流及电阻的量值,对于电子元器件的短路、开路、负载等情况的分析,欧姆定律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
欧姆定律也应用于非电路的求解中,比如把它用于求解气动系统内的压力、容积与流量的关系,用于求解水力学中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等,这都是欧姆定律的广泛应用。
欧姆定律实验报告加内容引言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当一个电导体的两端施加电压时,电流正比于电压,与电阻成反比。
本实验旨在验证欧姆定律,并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及原理实验器材1. 直流电源2. 电阻箱3. 电流表4. 数字万用表5. 连线材料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公式:V = IR其中V是电压(单位:伏特),I是电流(单位:安培),R是电阻(单位:欧姆)。
实验步骤1. 将直流电源连接到电阻箱上,并设置合适的电压值。
2. 用连线材料将电流表连接到电阻箱的输出端,并选择合适的电流量程。
3. 用连线材料将数字万用表的电流测量端与电流表的输出端相连,电压测量端与电阻箱的输入端相连。
4. 通过调节电阻箱的电阻值,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大小。
5. 分别记录电流表的示数和数字万用表的电压示数,并计算相应的电阻值。
6. 重复步骤4和5,使用不同的电阻值,得到多组数据。
实验数据与结果电流(A)电压(V)电阻(Ω)0.5 10 201.0 20 202.0 40 203.0 60 204.0 80 20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即为欧姆定律V = IR。
验证公式的正确性,可以通过计算电压和电流的乘积,与数据中的电阻值进行比较。
如下所示:电压×电流= 20 ×0.5 = 10电压×电流= 20 ×1.0 = 20...可以看到,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验数据中的电阻值相同,说明欧姆定律成立。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在稳定的直流电路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即V = IR。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并计算得到相应的结果。
实验结果和计算结果一致,进一步证明了欧姆定律的准确性。
实验心得本次实验通过实际操作验证了欧姆定律,并了解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一、目的:“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器材:电源、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导线、开关、电流表、电压表。
步骤:1、电流表、电压表调零,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滑片位于阻值最大端。
2、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两端电压记为U1,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记为I1,并填入表格。
3、调节滑片的适当位置,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两端电压记为U2,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记为I2,并填入表格。
4、方法同3,测出定值电阻两端电压U3--- U6,定值电阻的电流I3---- I6,并填入表格。
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二、目的:“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器材:电源、6个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导线、开关、电流表、电压表。
步骤:1、电流表、电压表调零,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读出6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并记入表格。
2、闭合开关,调节滑片于适当位置,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R1两端电压记为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记为I1,并填入表格。
3、断开开关,取下R1,换上R2,调节滑片于适当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定值电阻R2的电流记为I2,并填入表格。
4、方法同3,测出定值电阻R3 ---R6的电流记为I3---- I6,并填入表格。
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成反比”说明:此题目要是给电阻箱更简单,如右图所示,方法同上,简单的是可以不断开开关,直接拨动旋钮改变阻值就行了。
图20欧姆定律检测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比;与电阻成比。
2.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3.画出欧姆定律的电路图。
4.根据图表中的实验数据写出结论。
(1)根据表一得出结论:。
(2)根据表一得出结论:。
表一表二5.根据图像中的实验数据填空。
(1)R的电阻是Ω。
(2)结论:。
6.如图:请根据图像判断,导体两端的电压是 V,当导体电阻为60Ω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A。
结论:。
1.根据图表中的实验数据写出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