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外科急性胰腺炎教学查房记录表
- 格式:docx
- 大小:21.24 KB
- 文档页数:2
教学查房急性胰腺炎
病因
急性胰腺炎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胰腺组织急性炎症。
主要原因包括:胆囊疾病、胆囊结石、饮食因素、饮酒、感染等。
较常见的是胆囊疾病导致的急性胰腺炎,约占20%。
临床表现
急性胰腺炎常表现为突然剧痛,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发热等。
疼痛可向背
部放射,行走时加剧,常刻画为持续性、钝痛或刺痛感。
严重的急性胰腺炎可能导致并发症如局部坏死、脓肿、腹膜炎等。
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和影像学检查。
病史
询问患者症状的起始时间和类型,以及胰腺炎可能的诱因。
临床表现
急性胰腺炎患者通常表现为上腹部剧烈疼痛,伴随恶心、呕吐、腹胀、发热等。
生化指标
急性胰腺炎的生化指标包括血清淀粉酶、血清脂酶、血清腺苷酸酰胺酯酶等,
其中血清淀粉酶是最为常用的检查指标。
影像学检查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等。
治疗
治疗包括止痛、纠正液体和电解质紊乱、控制炎症、预防并发症等。
止痛
考虑使用拉托啡或吗啡进行镇痛治疗。
液体复苏
使用生理盐水或晶体等溶液进行液体补充。
控制炎症
使用抗生素等进行治疗。
预防并发症
积极预防并治疗肺部感染、胰腺坏死等并发症。
预后
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良好。
但重型急性胰腺炎预后较差,甚至会导致急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胰腺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临床医生应掌握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早期干预,预防并发症,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