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304.67 KB
- 文档页数:5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学用基本绘图工具》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学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并了解基本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能够通过基本绘图工具绘制简单的图形。
3.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绘图工具的快捷键操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基本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绘制简单图形。
难点:基本绘图工具的快捷键操作。
教学准备:1. 准备计算机教室,确保每台电脑都安装有绘图软件。
2. 准备教学PPT,展示基本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绘制图形的过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精美的图形,引发学生对绘图工具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的主题。
二、基本绘图工具的认识(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基本绘图工具的图标,引导学生认识并了解这些工具。
2.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基本绘图工具绘制图形,并解释各个工具的功能。
三、绘制简单图形(15分钟)1. 教师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如何使用基本绘图工具绘制图形,并给予评价和指导。
2. 学生分组合作,使用基本绘图工具绘制简单的图形,如矩形、圆形、三角形等。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绘图工具和使用方法,并强调快捷键操作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绘图工具和使用方法,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基本绘图工具的快捷键操作(10分钟)1.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快捷键操作基本绘图工具,如选择工具、移动工具、放大缩小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练习使用快捷键操作基本绘图工具。
三、绘制复杂图形(15分钟)1. 教师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如何使用基本绘图工具和快捷键操作绘制复杂图形。
2. 学生独立或合作使用基本绘图工具和快捷键操作绘制复杂的图形,如房子、树木、人物等。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快捷键操作和使用方法,并强调在实际绘图中的重要性。
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绘图作品的质量以及学生对绘图工具的掌握程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中画图工具的使用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画图工具,如铅笔、橡皮、直尺、圆规等。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画图工具的习惯,提高作图的准确性和美观度。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相互借鉴和学习。
教学重点:1. 掌握常见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学会合作交流,提高作图效率。
教学难点:1. 某些特殊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如何在作图中发挥创意。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基本的画图工具,如铅笔、橡皮、直尺、圆规等。
2. 准备一些简单的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3. 准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知道我们要学习的是画图工具的使用。
2. 提问:你们平时在学校或家里画画时,都用过哪些画图工具呢?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探究,了解并掌握常见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三、教师讲解(15分钟)1. 针对一些特殊的画图工具,如圆规,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2. 讲解如何正确使用画图工具,如铅笔、橡皮、直尺等。
四、实践操作(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合作,用所学的画图工具完成一些简单的图形。
2.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在图形中加入自己的设计元素。
五、展示评价(5分钟)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评价欣赏。
2. 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相互学习。
六、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强调正确使用画图工具的重要性,提高作图的准确性和美观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实践操作,让他们了解了常见的画图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在实践环节,学生充分发挥创意,完成了许多有趣的作品。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某些特殊画图工具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画图工具的使用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掌握。
初中画图工具使用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画图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画图工具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 培养学生运用画图工具进行创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 画图工具的认识与使用。
2. 绘画技巧的培养。
教学难点:1. 画图工具的熟练运用。
2. 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画图工具,如铅笔、橡皮、直尺、圆规、三角板、彩笔等。
2. 准备一些简单的绘画素材,如图形、图案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绘画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各种画图工具的名称、特点和适用范围。
a. 铅笔:用于初步勾勒图形,便于修改。
b. 橡皮:用于修改错误,清除不需要的线条。
c. 直尺:用于画直线、测量长度。
d. 圆规:用于画圆、弧线。
e. 三角板:用于画角度、直线。
f. 彩笔:用于上色,增加作品的美感。
2. 示范如何使用这些画图工具,引导学生注意绘画技巧。
a. 铅笔:轻重要适度,便于修改。
b. 橡皮:使用时要避免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纸张。
c. 直尺:保持直线平直,避免出现抖动。
d. 圆规:画圆时,保持圆规稳定,调整好针脚距离。
e. 三角板:角度要准确,画线要平稳。
f. 彩笔:颜色搭配要和谐,上色要均匀。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操作画图工具,尝试完成一些简单的绘画任务。
a. 用铅笔勾勒一个简单的图形。
b. 使用橡皮修改错误。
c. 用直尺画一条直线。
d. 利用圆规画一个圆。
e. 使用三角板画一个角度。
f. 运用彩笔为作品上色。
2. 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绘画心得,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创新创作(15分钟)1.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画图工具,结合自己的想象,进行创新创作。
a. 选择一个主题,如自然风光、人物肖像等。
b. 运用画图工具进行创作,展示自己的独特风格。
初中生生物绘图教案
课程名称:生物绘图
适用年级:初中生
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2. 能够准确观察生物的形态特征,并用绘图准确表达;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1. 绘制植物的结构特征图;
2. 绘制动物的外部形态图;
3. 绘制细胞结构图。
教学准备:
1. 生物教科书或相关教学资料;
2. 绘图纸、铅笔、彩色铅笔、尺子等绘图工具;
3. 实物植物、动物或显微镜等辅助观察工具。
教学步骤:
1. 引入:介绍生物绘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示范:教师示范绘制植物或动物的结构图,说明绘图方法和技巧。
3. 练习:让学生根据示范进行练习,绘制自己观察到的植物或动物。
4. 总结:让学生相互展示自己的绘图作品,共同总结绘图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之处。
5. 拓展: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绘制其他生物的图像,提高绘图技巧和观察能力。
教学评价:
1. 学生绘图作品的准确度和美观度;
2. 学生对生物结构特征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板书:
1. 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2. 结构特征图的绘制方法;
3. 观察生物外部形态的要点。
教学反思:
1. 是否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生物结构特征的观察能力;
2. 是否能够开展更多结合实验的生物绘图教学活动。
教学延伸:
1. 生物绘图的应用领域;
2. 如何利用绘图工具进行生物科研。
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1—1 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课题:1、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课堂类型:讲授课时:一课时教学目的:讲解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教学要求:会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教学重点: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具:丁字尺、图版、三角板、圆规、曲线板等教学方法:讲授和现场演示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尺寸三要素的画法和用途。
2、结合作业中的问题,复习各种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
二、引入新课题图样中的各种图形,一般是由直线和曲线按照一定的几何关系绘制而成的。
作图时,需要利用绘图工具,按照图形的几何关系顺序完成。
本次课先来介绍绘图工具的使用。
三、教学内容(一)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1、图版、丁字尺、三角板图板用作画图时的垫板,要求表面平坦光洁;又因它的左边用作导边,所以左边必须平直。
(演示:图纸用胶带纸固定在图版上)丁字尺是画水平线的长尺。
丁字尺由尺头和尺身组成,画图时,应使尺头靠着图板左侧的导边。
画水平线必须自左向右画,如图1—1所示。
图1—1 图板和丁字尺一副三角板有两块,一块是45°三角板,另一块是30°和60°三角板。
除了直接用它们来画直线外,也可配合丁字尺画铅垂线和其它倾斜线。
用一块三角板能画与水平线成30°、45°、60°的倾斜线。
用两块三角板能画与水平线成15°、75°、105°和165°的倾斜线,如图1—2所示。
图1—2 用两块三角板配合画线2、圆规和分规(1)圆规圆规用来画圆和圆弧。
圆规的一个脚上装有钢针,称为针脚,用来定圆心;另一个脚可装铅芯,称为笔脚。
在使用前应先调整针脚,使针尖略长于铅芯,如图1—2所示。
笔脚上的铅芯应削成楔形,以便画出粗细均匀的圆弧。
画图时圆规向前进方向稍微倾斜;画较大的圆时,应使圆规两脚都与纸面垂直,如图1—4所示。
(2)分规分规用来等分和量取线段的。
小学信息技术动物图案画画图工具的使用教案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教授学生使用图画工具进行绘图。
而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聚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使用图画工具来绘制动物图案的教学案例。
引言:绘画是小学生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画画,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多种能力。
而借助信息技术中的图画工具,学生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绘图,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艺术水平。
本教案将通过简单易学的图画工具,教授学生如何利用这些工具绘制各种动物图案。
一、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图画工具绘制简单的动物图案;2. 发展学生对色彩、线条和形状的感知与表达能力;3. 提高学生观察力、注意力和想象力;4. 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 一台计算机或平板电脑;2. 安装了适合小学生使用的图画工具软件或网页;3. 绘图模板或素材图片,包含各类动物形象;4. 投影仪(可选),以便将教学内容展示给全班学生。
三、教学步骤:1. 简要介绍图画工具的使用方法:a. 打开电脑或平板电脑,启动图画工具软件或网页;b. 熟悉各种绘画工具,如画笔、刷子、橡皮擦等;c. 学习如何改变画笔的大小、颜色和透明度;d. 了解如何复制、粘贴、剪切和删除图案。
2. 展示动物图案绘制的基本步骤:a. 选择一个合适的动物形象素材或绘图模板;b. 使用画笔工具勾勒出动物的基本轮廓;c. 分别填充动物的主体和细节部分的颜色;d. 添加眼睛、嘴巴、爪子等细节,并修饰背景。
3. 指导学生绘制简单的动物图案:a. 展示一个简单的动物形象,并解释如何使用图画工具完成绘制;b. 将步骤分解,引导学生逐步进行绘制;c.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自由选择画笔颜色和形状;d. 提供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完成绘制。
4. 学生绘画展示和评价:a. 预留一定时间,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绘画成果;b. 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评价,提供积极的反馈意见;c. 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分享其创作过程;d. 对整体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强调练习的重要性。
初中认识绘画工具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的绘画工具及其特点和用途。
2. 学会正确使用和保养绘画工具。
3. 能够根据绘画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
教学重点:1. 掌握常见绘画工具的特点和用途。
2. 学会正确使用和保养绘画工具。
教学难点:1. 了解不同绘画工具的适用场景。
2. 能够根据绘画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
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画笔、颜料等。
2. 准备相关图片或实物,以便进行展示和讲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绘画工具,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和用途。
2.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介绍一些常见的绘画工具及其特点和用途。
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教师展示各种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画笔、颜料等,并讲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 教师通过示范,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和保养绘画工具。
三、实践环节(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绘画工具进行实践。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并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种绘画工具进行练习。
2. 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注意工具的使用和保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了常见的绘画工具及其特点和用途,并通过实践环节,让学生学会了正确使用和保养绘画工具。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指导,使他们在实践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在绘画过程中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绘图工具教案教案标题:绘图工具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绘图工具的种类和用途。
2.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绘图工具进行绘画和设计活动。
3. 学生能够通过使用绘图工具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教学重点:1. 了解不同种类的绘图工具及其特点。
2. 掌握正确使用绘图工具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白板、黑板或投影仪。
2. 各种绘图工具,如铅笔、彩色铅笔、毛笔、水彩笔等。
3. 绘图纸或画板。
4. 相关绘画和设计作品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绘图工具,引起学生对绘图工具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使用过绘图工具,他们对绘图工具有什么了解。
探究(15分钟)1. 分类介绍不同种类的绘图工具,如铅笔、彩色铅笔、毛笔、水彩笔等。
让学生了解每种绘图工具的特点和用途。
2. 展示一些绘画和设计作品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猜测使用了哪些绘图工具。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选择某种绘图工具适合某种绘画或设计活动。
实践(20分钟)1. 分发绘图纸或画板,让学生选择一种绘图工具,尝试用它进行简单的绘画或设计活动。
2. 引导学生注意使用绘图工具的姿势和力度,让他们掌握正确使用绘图工具的方法和技巧。
3.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绘图工具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总结(10分钟)1.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绘画或设计作品,并相互欣赏和评价。
2. 引导学生总结使用不同绘图工具的体验和感受。
3.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和运用绘图工具,提升他们的绘画和设计能力。
拓展活动:1. 邀请一位专业绘画或设计师来班级进行讲座或示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绘图工具的应用和发展。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画廊,让他们欣赏各种绘画和设计作品,增加他们对绘图工具的认识和理解。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包括使用绘图工具的姿势和技巧。
2. 评价学生的绘画或设计作品,包括创意、表达和技术方面的表现。
第二节绘图工具与仪器的使用与保养
教师讲解:
一、绘图工具及使用方法
①图板
作用:固定图纸。
要求:表面平坦光洁,各边平直光滑。
②丁字尺
作用:与图板配合使用,画水平线。
要求:使用完毕后应悬挂在干燥地方。
③三角板
作用:与丁字尺配合使用,画垂直线和15°倍角的斜线。
④比例尺
作用:方便画图。
⑤曲线板
作用:用来画非圆曲线。
教学互动:
二、绘图仪器及使用方法
①圆规
作用:画圆或画弧。
②分规
作用:等分和量取线段。
三、绘图用品
绘图纸、铅笔、刀片、橡皮、胶带纸、量角器、檫图片、砂纸、毛刷等。
教学小结:
本节介绍了绘图工具和仪器及使用方法。
通过学习要求正确使用常用的绘图工具和仪器。
作业:思考题如何用三角板画15°角的倍角。
小学美术工具套装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用的小学美术工具套装及其作用。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美术工具的习惯和技能。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教学内容:1. 介绍常用的小学美术工具套装,包括铅笔、橡皮、直尺、彩笔、水彩颜料、画纸等。
2. 讲解每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示范如何正确使用美术工具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起学生对美术工具的兴趣,例如展示一幅美丽的画作,询问学生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2.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曾经使用过的美术工具,激发学生对美术工具的认识和了解。
二、讲解和示范(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常用的小学美术工具套装,包括铅笔、橡皮、直尺、彩笔、水彩颜料、画纸等,并解释每种工具的作用。
2. 讲解每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例如铅笔用于绘图和修改,橡皮用于擦除错误,直尺用于画直线等。
3. 示范如何正确使用美术工具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例如使用铅笔和橡皮创作一个简单的图形,使用彩笔和水彩颜料绘制一幅美丽的画。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讲解,自己动手尝试使用美术工具进行绘画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纠正学生的错误使用方法。
四、展示和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的过程和体验。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意和努力。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所学的内容,回顾自己对美术工具的认识和使用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提出问题和建议。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是否能够正确使用美术工具,是否能够根据示范和讲解进行创作。
2. 收集学生的作品,对学生的创作能力和美术素养进行评价。
3. 听取学生的反馈和意见,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改进和调整。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认识不同绘工具与技巧美术教案:认识不同绘工具与技巧引言:美术是培养孩子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的重要学科。
在小学一年级,我们要帮助孩子认识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技巧,为他们打下良好的美术基础。
本教案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绘画工具和技巧,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教学指导,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
一、主题:认识不同的绘画工具1. 色铅笔:色铅笔是一种非常适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绘画工具。
它有多种颜色可供选择,能够帮助孩子进行色彩的表达。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练习使用色铅笔进行简单的着色练习,例如填充图案或者画简单的形状。
2. 水彩笔:水彩笔是一种以水为溶剂的绘画工具,它可以呈现出鲜明的颜色和柔和的过渡效果。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水彩笔进行简单的涂鸦,例如绘制天空或者草地。
3. 油画棒:油画棒是一种方便简洁的绘画工具,适合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使用。
它可以直接在纸上进行绘画,颜色浓郁,易于混合和擦拭。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尝试用油画棒画一些简单的图案,例如绘制蔬菜或者动物。
二、主题:认识不同的绘画技巧1. 素描技巧:素描是绘画基础中的重要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练习,教授一些简单的素描技巧,例如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物体的轮廓和重点细节。
2. 涂抹技巧:涂抹是一种常用的绘画技巧,可以用来表达光影和纹理等效果。
教师可以向学生演示如何使用刷子或手指进行涂抹,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手法带来的绘画效果的变化。
3. 晕染技巧:晕染是一种常用于水彩画中的技巧,它能够呈现柔和的过渡效果。
教师可以向学生演示如何用湿润的刷子将颜色晕染在纸上,让学生体验到不同颜色之间的融合和渐变。
三、案例教学指导1. 准备工作:教师在课前准备好所需的绘画工具和素描纸,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配备齐全。
2. 温故知新:教师首先向学生复习之前所学的绘画工具,并让学生回顾一些基础的绘画技巧。
3. 示范练习:教师向学生演示如何使用色铅笔进行简单的着色练习,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接着,教师进行水彩笔和油画棒的示范,并指导学生按照示例进行绘画实践。
《绘图工具、仪器和用品的使用》教学设计课题1、熟悉制图工具、仪器的使用2、学会画内接正多边形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悉制图工具的使用方法;2、掌握仪器、用品的使用;3、理解多边形的绘制过程和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工程图样来熟悉制图工具的使用。
2、通过等分圆周的原理来绘制正多边形,熟悉正三、五、六边形的绘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制图仪器、用品绘制简单的工程图样,不仅熟悉了工程图样的画法,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正三、五、六边形的绘制,联想到正多边形的绘制,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1、制图工具的使用2、圆内接正多边形的画法教学难点1、圆内接正五边形的绘制教学内容及其过程学生活动教师导学一、引入我们以前学过,画一条直线用一个三角板,画两条平行的直线可以用两个三角板,现在要画很多条相互平行的直线,怎么画最快呢,或用什么画图工具最合适呢?二、导学提纲1、常用绘图工具(一)图板和丁字尺绘图板简称图板,是固定图纸和绘图的工具。
板面要平整,工作边平直。
图板不能受潮、曝晒、烘烤和重压,以防变形。
丁字尺主要用于画水平线,它由尺头和尺身两部让同学来回答哪些画图工具。
通过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引出丁字尺和图板的作用。
1、布置前置作业课前精心预设前置作业,(由导学提纲、探究与感悟组成)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分组成。
尺身沿长度方向带有刻度的侧边为工作边。
使用时,左手握尺头,使尺头紧靠图板左边缘。
(二)三角板绘图用的三角板是由两块直角三角板组成一副,其作用是配合丁字尺画竖线和斜线。
画线时,使丁字尺尺头与图板工作边靠紧,三角板与丁字尺靠紧,左手按住三角板和丁字尺,右手画竖线和斜线。
丁字尺和三角板配合使用,可以画出30°、45°、60°、75°斜线,(三)比例尺常用的比例尺是三棱比例尺,上有六种刻度,如图1-4所示。
画图时可按所需比例,用尺上标注的刻度直接量取,不需要换算。
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让幼儿认识并探索绘画工具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这个教案,幼儿可以逐步了解不同的绘画工具,感受它们的质地和特点,并在实践中学会正确使用和保管这些工具。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并了解常见的绘画工具,如彩色笔、水彩笔、油画棒等。
2. 帮助幼儿感受不同绘画工具的特点和质地。
3. 引导幼儿学会正确使用和保管绘画工具。
二、教学准备1. 多种绘画工具,如彩色笔、水彩笔、油画棒、蜡笔等。
2. 白纸和其他绘画纸张。
3. 教学板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老师拿出一些绘画工具,让幼儿先观察和摸索,看看他们对这些工具有怎样的认识和猜测。
2. 感知探究老师给幼儿介绍每种绘画工具的名称和特点,然后让幼儿亲自试用这些工具,感受它们的不同质地和效果。
老师可以引导幼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在纸上画出简单的图案或形状。
3. 经验总结在幼儿绘画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总结今天使用的绘画工具,了解幼儿对这些工具的感受和使用体会,引导幼儿自觉正确地使用和保管这些绘画工具。
四、拓展延伸老师可以邀请幼儿家长或其他老师来幼儿园,与幼儿一起共享各自的绘画工具和经验,扩大幼儿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绘画体验。
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幼儿既可以在实践中认识到不同的绘画工具,又可以感受到这些工具的特点和质地,从而在美术探索中获得更多乐趣和启发。
在这个教案中,我们可以看到,通过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感知不同的绘画工具,他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和幼儿进行互动和交流,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绘画工具的知识。
希望这样的教案设计能够为您的幼儿园美术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美术教育中,让幼儿认识和探索绘画工具的重要性。
通过教案的设计,我们可以帮助幼儿逐步了解不同的绘画工具,并在实践中学会正确使用和保管这些工具。
《画图工具的使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画图工具的使用”是初中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应该说学生比较感兴趣,也易于掌握。
但要使学生们达到熟练灵活运用工具,独立完成一幅绘画作品,这又是本节的一个难点。
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常用附件的使用,特别是已经对画图工具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学生对复制图形、粘贴图片的操作还不够了解,而且实际操作水平、工具的灵活应用能力等方面还有待提高,我鼓励学生分组形式,采取合作、探究、自主创新的学习方式。
面对信息技术能力比较好的城市学校的学生,纯教材里面的知识内容,学生可能没什么兴趣,必须拿出一点能吸引学生的东西,激发他们自主动手。
三.教学设想本节课采用情景导入-----任务驱动------学生探究------自主创新-------作品展示-----小结升华六步教学。
在教学步骤中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
教师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知识的探索者、领悟者、实践者。
师生双方在创设的和谐的氛围中共同完成新知识的学习,提高综合素养。
教学中,我以“黄梅挑花”作为创作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主探究工具的使用,让学生自主领悟知识点,并结合师生生的演和讲解,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能自主创新,完成一幅绘画作品。
最后对学生的1作品进行展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兴激情。
在教材的运用上我的做法是:源于教材,突破教材。
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使用画图软件中的各种工具,掌握弯朋的画法、复制图形、图片粘贴等操作技巧,能独立完成一幅:“黄梅挑花”草图制作。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和评价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弘扬民间艺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熟练使用画图工具,能灵活操作。
掌握弯月的画法、复制图形、图片粘贴等操作技巧。
六.教学难点:1.工具的组合使用、复制图形与图片粘贴的操作。
课题:1、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2、线段和圆周的等分
3、斜度和锥度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讲解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2、讲解常用等分法
3、讲解斜度和锥度的概念、计算、画法和标注
教学要求:1、会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
2、掌握对线段、角度、圆周的等分和正多边形的作图方法
3、掌握斜度和锥度的区别(包括在概念、计算、画法上的区别)教学重点:圆周的等分方法和斜度和锥度的画法
教具:丁字尺、图版、三角板、圆规、曲线板等
教学方法:讲授和现场演示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尺寸三要素的画法和用途。
2、结合作业中的问题,复习各种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
二、引入新课题
图样中的各种图形,一般是由直线和曲线按照一定的几何关系绘制而成的。
作图时,需要利用绘图工具,按照图形的几何关系顺序完成。
本次课先来介绍绘图工具的使用。
三、教学内容
(一)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1、图版、丁字尺、三角板
图板用作画图时的垫板,要求表面平坦光洁;又因它的左边用作导边,所以左边必须平直。
(演示:图纸用胶带纸固定在图版上)
丁字尺是画水平线的长尺。
丁字尺由尺头和尺身组成,画图时,应使尺头靠着图板左侧的导边。
画水平线必须自左向右画,如图1—17所示。
图1—17 图板和丁字尺
一副三角板有两块,一块是45°三角板,另一块是30°和60°三角板。
除了直接用它们来画直线外,也可配合丁字尺画铅垂线和其它倾斜线。
用一块三角板能画与水平线成30°、45°、60°的倾斜线。
用两块三角板能画与水平线成15°、75°、105°和165°的倾斜线,如图1—18所示。
图
1—18 用两块三角板配合
画线
2、圆规和分规
(1)圆规
圆规用来画圆和圆
弧。
圆规的一个脚上装有钢针,称为针脚,用来定圆心;另一个脚可装铅芯,称为笔脚。
在使用前应先调整针脚,使针尖略长于铅芯,如图1—19所示。
笔脚上的铅芯应削成楔形,以便画出粗细均匀的圆弧。
画图时圆规向前进方向稍微倾斜;画较大的圆时,应使圆规两脚都与纸面垂直,如图1—20所示。
(2)分规
分规用来等分和量取线段的。
分规两脚的针尖在并拢后,应能对齐,如图1—19所示。
(3)、曲线板
曲线板是用来绘制非圆曲线的。
首先要定出曲线上足够数量的点,再徒手用铅笔轻轻地将各点光滑地连接图1—19 分规和圆规
起来,然后选择曲线板上曲率与之相吻合的部分分段画出各段曲线。
注意应留出各段曲线末端的一小段不画,用于连接下一段曲线,这样曲线才显得圆滑,如图1—21所示。
图
1—21用曲线板作图
(4)铅笔
画图时,通常用H或2H
铅笔画底稿(细线);用B 或HB铅笔加粗加深全图(粗实线);写字时用HB铅笔。
2H、H、HB铅笔:修磨成圆锥形;
B铅笔:修磨成扁铲形。
铅笔削法如图1—22所示。
(二)线段和圆周的等分
1、等分直线段
(1)过已知线段的一个端点,画任意角度的直线,并用分规自线段的起点量取n个线段。
(2)将等分的最末点与已知线段的另一端点相连。
(3)过各等分点作该线的平行线与已知线段相交即得到等分点,即推画平行线法。
如图1—23所
示。
图1-23 等分直线段
2、等分圆周
(1)正五边形
方法:1)作OA的中点M。
2)以M点为圆心,M1为半径作弧,交水平直径于K点。
3)以1K为边长,将圆周五等分,即可作出圆内接正五边形。
(a)
(b)
(c)
图1-24 正五边形画法
(2)正六边形
方法一:用圆规作图
分别以已知圆在水平直径上的两处交点A、B为圆心,以R = D/2作圆弧,与圆交于C、D、E、F点,依次连接A、B、C、D、E、F点即得圆内接正六边形,如图1—25(a)所示。
方法二:用三角板作图
以60º三角板配合丁字尺作平行线,画出四条边斜边,再以丁字尺作上、下水平边,即得圆内接正六边形,如图1—25(b)所示。
(a)
(b)
图
1-25 正六边形画法
(3)正n边形(以正七边形为例)
n等分铅垂直径AK(在图中n = 7),以A点为圆心,AK为半径作弧,交水平中心线于点S,延长连线S2、S4、S6,与圆周交得点G、F、E,再作出它们的对称点,即可作出圆内接正n边形。
图1-26 正n边形画法
(三)斜度和锥度
1、概念
斜度是指一直线(或平面)对另一直线(或平面)的倾斜程度。
它的特点是单向分布。
锥度是指正圆锥底圆直径与其高度之比,或正圆台的两底圆直径差与其高度之比。
它的特点是双向分布。
2、计算
斜度:高度差与长度之比
斜度=H/L=1∶n
锥度:直径差与长度之比
锥度=D/L=D—d/l=1∶n
注意:计算时,均把比例前项化为1,在图中以1∶n的形式标注。
3、画法
以图为例讲解。
四、小结
1、线段的等分法(推画平行线法)和圆周的等分法。
2、斜度和锥度的画法。
注意斜度和锥度符号的方向性。
五、布置作业
习题集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