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狼牙山五壮士
- 格式:ppt
- 大小:375.00 KB
- 文档页数:11
狼牙山五壮士故事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
在山东省滕县狼牙山一带,有五位青年勇士,他们分别是刘锋、刘胡兰、杨根思、杨志、杨靖宇。
他们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杀敌,最终壮烈牺牲,成为了狼牙山五壮士,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刘锋,是狼牙山五壮士中的首领,他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小就立志要报效国家。
1937年,他参加了八路军,成为了一名战士。
在战斗中,他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多次立下战功。
最终,他在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2岁。
刘胡兰,是狼牙山五壮士中的唯一女性,她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聪慧勤奋。
1937年,她加入了抗日义勇军,成为了一名抗日女战士。
在战斗中,她英勇无畏,多次冲锋陷阵,立下了赫赫战功。
最终,她在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19岁。
杨根思、杨志、杨靖宇,是狼牙山五壮士中的三兄弟,他们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自小受到父母的影响,立志要为国家民族做出贡献。
1937年,他们加入了抗日义勇军,成为了一名抗日战士。
在战斗中,他们勇猛无畏,多次冲锋陷阵,立下了赫赫战功。
最终,他们在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年龄分别为27岁、25岁和23岁。
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感动了全国人民,他们的英勇事迹被传为美谈,激励着无数的青年勇士投身抗日战争。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事迹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他们是民族的英雄,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
他们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狼牙山五壮士相关资料“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英雄光荣传统。
”这是当年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为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题的词。
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战士班长马宝玉、副班长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这五位英雄,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子弹打光,就用石头拼命的砸下去,最后,这五位英雄在班长马宝玉的带领下纵身跳下了万丈悬崖,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1941年,日军对易县的狼牙山地区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连续的“扫荡”,制造了田岗、东娄山等多起惨绝人寰的惨案,妄图以凶残的“三光”政策,“蚕食”我抗日根据地。
9月23日,日军分三路向易县进军,妄图包围城武司令员指挥的晋察冀军分区一分区。
24日,3000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狼牙山地区,将邱蔚团、易县、定兴、徐水、满城四个县的游击队以及周围人民群众共2000多人围住,形势十分严峻,邱蔚团长急速将此情报告城武司令员,为解救游击队员与当地百姓,城武司令员制定了“围救”的作战方案,命令3团、20团佯攻管头、松山、甘河一带日军,促使日军从狼牙北方向调兵增援,以便于被围的游击队员与人民群众从狼牙北方向突围。
邱蔚团长根据此作战方案将掩护部队转移的任务交给7连。
午夜,邱蔚团长指挥部队及当地群众从盘陀路安全地转移到了田岗、牛岗、松岗一带。
清晨,日伪军误以为邱蔚团已经被包围,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500多日伪军凶猛地向狼牙山方向攻来。
7连战士早就在敌人必经的路上埋下地雷,炸的日伪军丢下五十多具尸体慌忙地逃了回去。
日军指挥官深信邱蔚团已被围住,命令部队再次疯狂地向狼牙山方向进攻。
激战中,7连战士大部分牺牲,连长福山身负重伤,生命垂危。
为了让大部队再走远些及7连受伤的战士能安全地转移,指导员蔡展鹏命令马宝玉班留下坚守。
为了拖住并吸引日伪军,马宝玉带领振林、宋学义等5名战士边打边向棋盘陀方向撤退,把日伪军引向悬崖绝路。
狼牙山五壮士【课本原文】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区大举进犯。
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
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一带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个一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战斗进行了很久,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
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的棋盘陀,那里三面都是悬崖。
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
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
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
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
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狼牙山五壮士《狼牙山五壮士》收入自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课、北京课改版六年级上册第25课、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22课、人教版六年级上册6课、沪教版四年级上册13课和鲁教版四年级下册14课,作者沈重。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区大举进犯。
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
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一带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个一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战斗进行了很久,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
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的棋盘陀,那里三面都是悬崖。
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
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
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狼牙山五壮士主要内容所属类别: 历史人物狼牙山五壮士(1941),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1团7连6班,为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和伪满洲国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雄群体。
2015年9月1日,八一电影制片厂在京宣布将重拍《狼牙山五壮士》,将启用高科技航拍特技、数字和3D技术,把影片拍成更适合现代观众和青少年口味的经典之作。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狼牙山五壮士国籍中国民族汉族职业军人主要成就第一批著名抗日英雄群体人物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学义目录1人物生平2主要事迹3人物纪念4事件争论5强制执行人物生平马宝玉【1920年-1941年】,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下元皂村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两年后入党。
1941年9月在易县狼牙山为掩护主力部队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他带领全班4名战士奋勇杀敌,同数千日军巧妙周旋一整天,将敌人引上绝路,胜利完成阻击掩护任务,宁死不屈,毅然跳崖牺牲,年仅21岁。
1920年10月,马宝玉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
10月26日,八路军115师杨成武独立团在取得平型关大捷后乘胜北上,光复蔚县全境。
马宝玉在西合营镇随本县4000多名热血青年一起参加了革命军队,成为一名光荣的八路军战士。
1939年他光荣入党,不久后担任班长。
从此他更加严于律己,阶级觉悟不断提高,革命斗志更加旺盛。
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
1941年9月25日,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五名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牵着2500人的日本侵略军上了狼牙山,狡猾的日本鬼子还以为追上了我军的大部队。
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和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5人,发扬自我牺牲精神,把敌人引到悬崖绝路。
在战斗中他们的子弹打光了、手榴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最后活动的石头也没有了,他们坚持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我们的大部队已安全转移,胜利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这时,他们也到了狼牙山的顶峰,面对黑呀呀的一片鬼子,他们毫不畏惧,砸烂了枪支,挺胸走向悬崖绝壁,面对空中高呼着:“共产党万岁!乡亲们:永别了!"纵身跳下悬崖。
这就是著名的狼牙山五勇士。
五勇士跳崖后,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为国捐躯,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悬崖上的树枝挂住而得救。
1942年1月,晋察冀一分区决定,在棋盘坨顶峰五勇士跳崖处修建纪念塔。
在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建筑民工的艰苦努力下,三层楼高的“三烈士纪念塔"于当年9月底基本建成。
威严雄壮的“三烈士纪念塔”鼓舞着革命人民抗战的决心,同时招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时刻想摧毁它。
1943年9月,在日本帝国主义再次大扫荡中,“三烈士纪念塔”遭到敌人山炮的轰击而被毁.为继承和发扬五勇士的英雄业绩,1959年易县人民重修纪念塔,聂荣臻亲自题写了“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的塔名。
但由于“文化大革命”和地震的破坏,六十年代末再次遭到毁坏。
纪念塔两次修建、两次被毁,但毁不掉人民对五勇士的怀念。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1986年第三次修建了“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新塔呈乳黄色,全部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69平方米,底座直径3.06米,高21。
5米,塔身5层,呈正五边形,塔顶设凉亭式黄琉璃瓦塔帽,塔身正面(南面)嵌有聂荣臻题写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9个金黄色大字.五勇士浮雕像镶嵌在与塔底同高的一面汉白玉旗上.与塔底层相连,向东有一碑廊,碑廊东端是一碑亭,亭内有一个六棱大理石碑,碑上刻有彭真、聂荣臻杨成武、刘澜涛、陈正湘、史进前等12位领导人的题词,纪念塔周围还有浇筑的栏板、牌房和围墙.(教学反思参考3)我的舞台《我的舞台》是我国著名的编剧、导演、作家吴祖光先生与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的女儿──吴霜女士(即文中的“霜霜")发表在《收获》杂志 1991 年第 3 期上的一篇回忆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狼牙山五壮士分别是谁?狼牙山五壮士详细资料
导语:狼牙山五壮士是谁?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了,但是狼牙山五壮士到底是哪五位战士?他们的生平情况又是什么?大家就不太清楚了,
狼牙山五壮士是谁?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了,但是狼牙山五壮士到底是哪五位战士?他们的生平情况又是什么?大家就不太清楚了,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五壮士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掩护了部队的转移,用自己的生命成就了所有部队所有的生存,牺牲了自己,成全了大家!狼牙山五壮士分别是:共产党员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狼牙山五壮士五人详细资料
一:共产党员马宝玉
马宝玉,男,1920年生,河北蔚县人,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参加八路军晋察冀一分区一团二营七连六班当战士,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作战勇猛顽强,在阜西庄一战中,用一把铁锹劈死一名日军士兵,缴获一支“三八大盖”,受上级表扬,升任六班班长。
在夜袭管头村的战斗中,他击毙一名日军机枪手,为部队前进扫清了道路。
狼牙山上一战中,为了掩护部队的转移,壮烈牺牲。
二: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
葛振林(1917~2005)出生在河北省曲阳县党城乡喜峪村。
1937年参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1年9月25日,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阻击日军战斗中,葛振林与四位战友宁死不屈,壮烈跳崖,他和宋学义被挂在树上,幸免于难。
伤愈后,先后投入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屡建战功。
朝鲜停战
生活常识分享。
狼牙山五壮士的小故事狼牙山五壮士是抗战时期的故事。
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狼牙山五壮士的小故事,喜欢的不要错过哦!狼牙山五壮士1941年,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地区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连续的“扫荡”,制造了田岗、东娄山等多起惨绝人寰的惨案,妄图以凶残的“三光”政策,“蚕食”我抗日根据地。
9月23日,日军分三路向易县进军,妄图包围杨城武司令员指挥的晋察冀军分区一分区。
24日,3500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狼牙山地区,将邱蔚团以及易县、定兴、徐水、满城四个县的游击队以及周围人民群众共2000多人围住,形势十分严峻。
邱蔚团长急速将此情报告杨成武司令员,为解救游击队员与当地百姓,杨城武司令员制定了“围魏救赵”的作战方案,命令3团、20团佯攻管头、松山、甘河一带日军,促使日军从狼牙山东北方向调兵增援,以便于被围的游击队员与人民群众从狼牙山东北方向突围。
邱蔚团长根据此作战方案将掩护部队转移的任务交给7连。
午夜,邱蔚团长指挥部队及当地群众从盘陀路安全地转移到了田岗、牛岗、松岗一带。
清晨,日伪军误以为邱蔚团已经被包围,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500多日伪军凶猛地向狼牙山方向攻来。
7连战士早就在敌人必经的路上埋下地雷,炸得日伪军丢下五十多具尸体慌忙地逃了回去。
日军指挥官深信邱蔚团已被围住,命令部队再次疯狂地向狼牙山方向进攻。
激战中,7连战士大部分牺牲,连长刘福山身负重伤,生命垂危。
为了让大部队及7连受伤的战士能安全地转移,指导员蔡展鹏命令马宝玉这班留下坚守。
为了拖住并吸引日伪军,马宝玉带领葛振林、宋学义等5名战士边打边向棋盘陀方向撤退,把日伪军引向悬崖绝路。
当他们退到棋盘陀顶峰时子弹已经全部打光,他们就举起石块向日伪军砸去。
日伪军发现他们已经没有子弹了,蜂拥向山顶冲来,并叫喊道“捉活的,捉活的!”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人宁死不屈,为了不让日伪军活捉与武器落到日伪军手中,砸碎枪后,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纵身跳下悬崖。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发生背景河北省西部的易县,有一座山,叫狼牙山。
1941年9月25日,在这个地势险要的山顶上,挺立着五个八路军战士,他们分别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为了掩护大部队和数万名群众转移,团长嘱咐他们:“狼牙山就交给你们了,明天中午2时以前越过棋盘陀。
” 天刚蒙蒙亮,山下五六百个敌人就向山上扑来,五位战士早有准备,打得敌人落花流水,满山横尸。
敌人以为是八路军的主力在这里,便慌忙开炮,连续发起好几次冲锋,都被英勇顽强的五个战士打退了。
太阳偏西时,五位战士完成了任务。
开始撤退,走了几步,班长马宝玉停住了。
他发现如果沿着大部队转移的路线去追赶主力部队,很快就可能见到同志们,但敌人也会紧随而来。
这样大部队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若上棋盘陀,三面都是悬崖,但可以利用地势保护自己拖住敌人。
他与同志们商量怎么办,战士们都同意上棋盘陀。
战士们登上了棋盘,敌人疯狂地涌了上来,打着,打着,他们发现自己枪里的子弹都打完了,只剩下一颗手榴弹,他们想留到最后。
他们见身边都是大石头,便勇敢地搬起石头向敌人砸去,打得敌人哭着喊着叫着滚下山去。
敌人见战士们没有子弹了,便又聚集力量,向棋盘陀发起疯狂的进攻。
这时马宝玉见敌人大队冲上来,便把唯一的一颗手榴弹扔向了敌人。
“轰”的一声,敌人倒下一片,有的慌忙后退。
马宝玉带领战士们来到悬崖边。
他郑重地对同志们说:“共产党员宁死不当俘虏。
我和葛振林是共产党员,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你们三个虽然还不是党员,但你们三人刚才在战斗中的英雄表现证明你们都可以入党。
将来同志们会在我的衣袋里发现我介绍你们入党的材料。
现在我们就用行动来表示对党的忠诚吧。
”五个人一起把枪砸碎了,从容勇敢地走向悬崖边,马宝玉走在最前头,他大喊一声:“跟我来!”便第一个跳下山崖,紧接着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都跳了下去。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个悲壮的时刻,狼牙山、易水河将永远记住英雄的事迹。
老骥伏枥一片丹心——记《狼牙山壮士》葛振林葛振林是“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之一。
54年前,为掩护部队主力和数万群众安全转移,葛振林与4名战友,引着日本兵,走上狼牙山棋盘坨绝路。
当弹尽了,敌人逼上时,葛振林他们便从容地跳下悬崖……狼牙山上“五壮士”戴着黄军帽、身穿黄军装,已近80高龄的葛老精神尤佳,坐在笔者面前,谈兴正浓,几番寒暄后,我们切入了话题。
1941年8月,华北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调集10万余兵力,对晋察冀军区北岳、平西根据地实行“大扫荡”。
狼牙山是晋察冀边区东线的大门,因其峰峦状似狼牙而得名,有5坨36峰,远远望去,群峰突兀连绵、壁若刀劈斧凿,宛如一群雄狮猛兽,俯卧在易县西南部。
它不仅在军事上占重要地位,而且是抗日根据地的武器装备库。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军主力部队调到边区领导机关周围担任警卫任务。
狼牙山地区只留下七连六班坚持斗争,掩护部队和群众突围。
9月24日拂晓,敌人开始行动了。
日军两架飞机奔袭而来,盘旋几圈后,便对村庄山地狂轰滥炸。
山坡下,鬼子摇晃着太阳旗,爬上山来。
班长马宝玉喊了一声“打!”随手扬起驳壳枪,撂倒了前面一个敌人。
接着,各种火器一齐开火,手榴弹接二连三地在敌群中爆炸,敌人死的死,伤的伤,活着的连滚带爬垮了下去。
次日凌晨三四点钟,敌人调集2500多人,进行疯狂反扑。
六班战士来到棋盘坨最险要的地方“阎王鼻子”和“小鬼脸”。
激烈的战斗,使棋盘坨满目疮痍,灰秃秃的山包上弹痕累累。
尽管如此,敌人仍不甘心失败,在火力掩护下,再次组织进攻。
葛振林一扣扳机,吸了一口凉气,子弹打光了!其他战士的枪膛里也是空空的。
敌人上来了,怎么办?大家不知哪有那么大的力气,搬起一块块大石头,举过头顶,狠狠地向最前面的鬼子砸去。
鬼子立刻像被击中的乌鸦,飘飘摇摇掉进了深谷。
敌人慢慢逼进了,而山头能摔的石头都扔完了。
五壮士没有丝毫畏惧,共同吐出一个声音:“宁死不投降!”葛振林和班长马宝玉交谈几句,马宝玉便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放在膝盖上匆匆写着,然后对大家说:“我和葛振林是共产党员,以前我们俩对你们帮助不够,没有培养你们入党,这次战斗证明你们3个人都具备了一个光荣的共产党员的条件,以后同志们能找到我的尸体,就会在我的衣袋里发现我和葛振林介绍你们入党的信。
狼崖山五壮士故事
【一、狼牙山五壮士事迹背景介绍】
狼牙山五壮士,是指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为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和伪满洲国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
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人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二、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战斗过程】
1941年9月25日,日军3000多人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向狼牙山发起猛攻。
在战斗中,七连六班英勇顽强地抗击日军,毙伤日军90余人。
班长马宝玉率全班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日军,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三、狼牙山五壮士跳崖牺牲的英勇举动】
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举动,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坚决抵抗日本侵略者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五壮士跳崖后,当地百姓敬佩他们的英勇,纷纷加入抗日队伍。
五壮士的英勇事迹在抗日战场上激发了广大官兵的战斗意志,推动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
【四、五壮士事迹的意义和传承】
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他们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英勇精神,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五壮士的英勇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总之,狼牙山五壮士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英勇的一页,他们的英勇事迹永载史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祖国和人民奋斗。
狼牙山五壮士发生在什么时期什么地点简答范文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
(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狼牙山五壮士,是1941年9月25日,日本鬼子向河北易县狼牙山地区进行扫荡时,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这五位英雄,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
最后,这五位英雄在班长马宝玉的带领下纵身跳下了万丈悬崖,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扩展资料:事迹:1941年日本军队对华北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包围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及2000名当地群众,军区命令一分区一团七连担任掩护军区和群众转移的任务,七连经过顽强抵抗,转移了日军注意,使日军以为七连是八路军主力,在战斗中丧失了500多名日伪军。
9月25日,七连最后留下六班掩护,为了争取主力和群众撤退的时间,这个班将日军主力引向狼牙山主峰棋盘陀,与四面包围的日军进行激战。
在最后弹尽只剩下五个人的情况下,五人集体跳崖自尽。
棋盘坨庙的道长李海忠在暗处亲见日军在他们跳崖的位置三鞠躬表示敬意。
9月25日五人中三人(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身亡,葛振林和宋学义被崖旁树枝勾住均受重伤,被余药夫所救。
宋学义于1978年在河南沁阳去世,葛振林于2005年在湖南衡阳去世。
背景:日本侵略军为了扑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
对根据地人民的屠杀非常凶残。
1941年日本军队对华北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包围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及2000名当地群众,军区命令一分区一团七连担任掩护军区和群众转移的任务,七连经过顽强抵抗,转移了日军注意,使日军以为七连是八路军主力,在战斗中丧失了500多名日伪军。
9月25日,七连最后留下六班掩护,为了争取主力和群众撤退的时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狼牙山五壮士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并不总是愉快的,有的就像满天的乌云,虽然太阳一来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可是有一天它还会再次出现,使人心情不适。
22.狼牙山五壮士资料袋:狼牙山五壮士简介马宝玉(润堡子):男,1920年10月出生在河北省蔚县下元皂村,1937年12月28日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担任班长。
1941年9月25日,在狼牙山战斗中壮烈牺牲,系狼牙山五勇士之一,三烈士之一。
胡福才(胡小秃):男,1913年出生,容城县郭村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9月25日,在狼牙山战斗中壮烈牺牲,系狼牙山五勇士之一,三烈士之一。
胡德林(安小尚,其生父姓胡,继父姓安,参军时的名字叫胡德林):男,1917年出生,容城县李郎村人,出生地容城县郭村,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9月25日在狼牙山战斗中壮烈牺牲,系狼牙山五勇士之一,三烈士之一。
葛振林:男,1917年生,河北省曲阳县喜峪村人,1941年9月25日在狼牙山战斗中,英勇跳崖,被树枝挂住,幸免于难,系狼牙山五勇士之一。
解放战争随军南下。
宋学义:男,河南省沁阳县北孔村人,1941年9月25日在狼牙山战斗中,英勇跳崖,被树枝挂住,幸免于难,系狼牙山五勇士之一。
1947年因伤复员,任北孔村党支部书记,1971年病逝。
狼牙山简介狼牙山位于保定西北约50公里的易县境内。
因其群峰状似狼牙,直刺云天,故名狼牙山,为易州十景之一。
狼牙山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史篇。
1941年8月,我某部六班战士胡德林、宋学义、胡福才在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的带领下,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把侵华日军牵制在狼牙山上,终因弹尽粮绝,相继跳崖,这一英雄壮举,闻名中外。
为纪念“狼牙山五壮士”英勇献身的精神,在山顶建有“五勇士纪念塔”。
同步练习:拓展:试一试你能背诵多少?。
《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第七单元25课《狼牙山五壮士》。
本课我的教学目标如下:依据课程标准、单元学习重点、课文核心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指定出本课的学习目标,综述如下:1。
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任务、大吼、满腔怒火、搏斗、崎岖、横七竖八、尸体、斩钉截铁、坠落、雹子、仇恨、热血沸腾、昂首挺胸、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第一课时)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第一、二课时)3。
积累重点描写英雄人物的词语.(第一课时)4。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第二课时) 5。
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
(第二课时)评价方案的设计如下:1.对于目标1,可以在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时采取指名认读、同桌互读等手段,通过倾听、领读、纠音、观察来评估学生的的识字目标的落实情况,目标达成度应在95%以上.2。
对于目标2,第一课时可采用指名朗读,自由朗读等手段,通过倾听、观察来评价是否实现有感情朗读.第二课时可采用指名背诵、同桌相互背诵等手段来落实背诵目标,不得低于85%.3。
对于目标3,在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指名背,相互背来评估落实情况,目标达成度应在90%左右.4.对于目标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寻找重点语句并加以理解。
通过课堂提问、教师总结来落实目标,达成度应该在80%以上。
5.对于目标5.,在学习本文结束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指名说、同桌相互说来评估落实情况,目标达成度应100%.三、教学流程预设(两课时):第一课时课题导入(展示狼牙山风光图片)同学们,我们毛主席曾说过“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刚才图片中的大好河山大家觉得美吗?可在这美丽的崇山峻岭,莽莽高山中,竟有一座高大雄伟的纪念塔,这是怎么回事?这纪念塔是纪念谁的呢?(放视频资料)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狼牙山,走近五位英勇的壮士.(补充板书:狼牙山五壮士)初读感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生词。
狼牙山五壮士狼牙山五壮士指的是1941年秋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易县狼牙山为抵抗侵华日军跳崖的5名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战士,分别是: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学义。
1941年,侵华日军对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地区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
为了不让日伪军活捉及保证武器不落到日伪军手中,5位战士宁死不屈,砸碎枪后纵身跳下悬崖,被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马宝玉【1920年—1941年】,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下元皂村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两年后入党。
1941年9月在易县狼牙山为掩护主力部队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他带领全班4名战士奋勇杀敌,同数千日军巧妙周旋一整天,将敌人引上绝路,胜利完成阻击掩护任务,宁死不屈,毅然跳崖牺牲,年仅21岁。
1920年10月,马宝玉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
10月26日,八路军115师杨成武独立团在取得平型关大捷后乘胜北上,光复蔚县全境。
马宝玉在西合营镇随本县4000多名热血青年一起参加了革命军队,成为一名光荣的八路军战士。
1939年他光荣入党,不久后担任班长。
从此他更加严于律己,阶级觉悟不断提高,革命斗志更加旺盛。
1941年抗战进入最困难时期。
8月为报“百团大战”一箭之仇,日本华北派遗军总司令冈村宁次,调动10万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
9月初其先头部队三千人在占领了狼牙山打转,企图寻找八路军主力进行决战,由于敌强我弱,上级决定我军主力带领群众撤出狼牙山,转到外线安全地区。
经数次鏖战,七连完成组织转移任务后,大部撤离,只留六班扼守狼牙山。
首长的命令是“在第二天中午之前,不准敌人越过棋盘陀。
六班当时只剩5人,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
他们接受任务后,赶到东山口,选择了一个叫“小鬼脸儿”的险要处,准备阻击敌人。
破晓时分,敌人开始了进攻,马宝玉沉着应战,等敌人走得很近时才令大家一起射击,手榴弹也接二连三飞进敌群,敌人一批批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