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比较法应用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77.50 KB
- 文档页数:11
北京2017年上半年房地产经纪人:市场比较法和应用估价方法考试试题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发证机关在收到建设单位报送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申请表》和所附证明文件后,对于符合条件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日内颁发施工许可证。
A:5B:10C:15D:30E:权利型房地产投资信托2、房地产产权登记制的理论基础是。
A:对抗要件主义B:强制要件主义C:成立要件主义D:必要要件主义E:权利型房地产投资信托3、新建居住区的绿地率不应低于。
A:20%B:30%C:25%D:35%E:房地产经纪服务的外部社会环境不诚信4、通常情况下,新建商品住房户型手册的内芯首页是项目的。
A:总平面图B:小区配套图C:主力户型图D:会所功能分区图E:工厂的生产设备5、关于房屋的转租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转租期间,原租赁合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不影响转租合同B:房屋转租,应当订立转租合同C:承租人在租赁期限内,如房屋承租人将承租房屋的部分或全部转租给他人,在符合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还必须征得房屋出租人的同意D: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依法将承租房屋转租。
出租人可以从转租中获得收益E:权利型房地产投资信托6、关于财务内部收益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财务内部收益率测算时一般采用试算法B:财务内部收益率是项目投资所能支付的最高贷款利率C:如果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行业的基准收益率,则项目是可以接受的D:财务内部收益率不能反映项目的盈利能力E:房地产经纪服务的外部社会环境不诚信7、张某贷款50万元购买了一套价值为80万元的住房,5年后已担保债权的贷款余额为40万元,房屋价值经评估为100万元,现以该房屋抵押再融资20万元,其贷款价值比为。
A:20.00%B:25.00%C:33.33%D:68.00%E:房地产经纪服务的外部社会环境不诚信8、商品租金也称为全价租金,是指以-房地产价值为基础确定的租金,其构成因素不包括。
房地产估价市场比较法习题
1、为了评估某宗房地产的价格,选取A、B、C三宗可比实例,有关资料见下表:
上表中各百分数均是以估价对象为标准,正数表示比估价对象好,负数表示比估价劣。
2002年6月1日到2003年3月1日,该类房地产市场价格每月平均比上月上涨1.5%。
以3月1日为基准,以后每月递减1%,试利用上述资料评估该房地产2003年10月1日的正常价格。
2、为了评估某写字楼2001年10月1日的正常市场价格,估价人员在附近地区调查选取了A、B、C三宗类似写字楼的交易实例作为可比实例,有关资料如下:(1)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与成交日期
格高于其正常价格的幅度,负值表示低于其正常价格的幅度。
(3)调查获知该类写字楼的价格,2000年11月1日至2001年6月1日平均每月比上月上涨1.2%,2001年6月1日至2001年10月1日平均每月比上月上涨1.8%。
房地产状况中的三个因素对价格影响的重要程度是:因素1、因素2、因素3各占50%、30%、20%。
房地产状况各因素的正值表示可比实例的状况优于估价对象状况的幅度,负值表示劣于估价对象状况的幅度。
求该写字楼的价格。
一,选择题1.为评估某房地产2007年9月1日的市场价格,选取的可比实例资料是:交易日期为2007年3月1日,合同交易价格为4000元/m2,约定建筑面积为95m2,合同约定面积误差在6%以内不增加付款,实际产权登记面积为100m2。
自2007年1月1日起至2007年9月1日,当地该类房地产价格平均每月比上月上涨0.3%,则就上述情况对该可比实例成交价格进行处理后的单价为()元/m2。
A.3868.92 B.4000.00 C.4072.54 D.4286.892.某地区房地产买卖中应由卖方缴纳的税费为正常成交价格的7%,应由买方缴纳的税费为正常成交价格的5%。
在某宗房地产交易中,买卖双方约定买方付给卖方2500万元/m2,买卖中涉及的税费均由卖方负担。
但之后双方又重新约定买卖中涉及的全部税费改由买方支付,并在原价格基础上相应调整买方付给卖方的价格,则调整后买方应付给卖方()万元/m2。
A.2020.80 B.2214.29 C.2336.45 D.2447.373.评估某宗房地产2005年9月末的价格,选取的可比实例成交价格为3000 元/m2,成交日期为2005年1月末,该类房地产自2005年1月末至2005年9月末的价格每月与上月的变动幅度为1.5%,2.5%,0.5%,-1.5%,-2.5%,-1.0%,1.5%,-1.5%,0%。
则该可比实例在2005年9月末的价格为()元/m2。
A.2938 B.2982 C.3329 D.33794.按间接比较的判定,某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劣于标准房地产状况,价格低2%;而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优于标准房地产状况,价格高5%。
若改为直接比较判定,将出现()的情形。
A.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优于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价格高7%B.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劣于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价格低7%C.可比实例价格的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为1.071D.可比实例价格的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为0.9335.为评估某住宅2004年10月1日的正常市场价格,在其附近收集的某可比实例的有关资料如下:成交价格为4000元/m2,成交日期为2004年5月1日,成交价格比正常价格低2%,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为1.087,已知从2004年5月1日到10月1日该类住宅价格平均每月比上月上涨1%,则对该可比实例成交价格进行校正、调整得到的价格最接近于()m2。
市场比较法作业又知,可比实例乙、丙的付款方式均一次付清,可比实例甲为分期付款:首期96万元;第一年末72万,月利率1%;第二年末72万,月利率1.05%。
2002年8月初人民币与美元的市场汇价为1:.8.5,2003年8月初的市场汇价为1:.8.3。
该类房地产人民币价格2001年逐月下降0.8%,2002年逐月上涨1.0%,2003年逐月上涨1.2%。
又知1m2=10.764平方英尺。
试利用上述资料评估该房地产2003年8月初的正常单价(如需计算平均值,请采用简单算术平均值)。
解:(1)建立价格可比基础: 甲一次付清总价()()())(2162653%05.11%11720000%11720000960000121212元=+⋅++++=甲单价=2162.65(元/m 2) 乙单价=300×8.5=2550(元/m 2) 丙单价=2430000÷9687.6×10.764=2700(元/m 2) (2)计算比准价格比准价格甲()()())/(19.2722%2.11%0.11%8.019510065.216227123m 元=+⨯+⨯-⨯⨯= 比准价格乙()())/(34.2856102100%2.11%0.111001002550275m 元=⨯+⨯+⨯⨯=比准价格丙())/(22.2762105100%2.11100100270026m 元=⨯+⨯⨯=(3)将上述三个比准价格的简单算术平均数作为比较法的估价结果估价对象价格(单价)=(2722.19+2856.34+2762.22)÷3=2780.25(元/m 2)上表中各百分数均是以估价对象为标准,正数表示比估价对象好,负数表示比估价劣。
2002年6月1日到2003年3月1日,该类房地产市场价格每月平均比上月上涨1.5%。
以3月1日为基准,以后每月递减1%,试利用上述资料评估该房地产2003年10月1日的正常价格。
市场比较法作业又知,可比实例乙、丙的付款方式均一次付清,可比实例甲为分期付款:首期96万元;第一年末72万,月利率1%;第二年末72万,月利率1.05%。
2002年8月初人民币与美元的市场汇价为1:.8.5,2003年8月初的市场汇价为1:.8.3。
该类房地产人民币价格2001年逐月下降0.8%,2002年逐月上涨1.0%,2003年逐月上涨1.2%。
又知1m2=10.764平方英尺。
试利用上述资料评估该房地产2003年8月初的正常单价(如需计算平均值,请采用简单算术平均值)。
解:(1)建立价格可比基础: 甲一次付清总价()()())(2162653%05.11%11720000%11720000960000121212元=+⋅++++=甲单价=2162.65(元/m 2) 乙单价=300×8.5=2550(元/m 2) 丙单价=2430000÷9687.6×10.764=2700(元/m 2) (2)计算比准价格比准价格甲()()())/(19.2722%2.11%0.11%8.019510065.216227123m 元=+⨯+⨯-⨯⨯= 比准价格乙()())/(34.2856102100%2.11%0.111001002550275m 元=⨯+⨯+⨯⨯=比准价格丙())/(22.2762105100%2.11100100270026m 元=⨯+⨯⨯=(3)将上述三个比准价格的简单算术平均数作为比较法的估价结果估价对象价格(单价)=(2722.19+2856.34+2762.22)÷3=2780.25(元/m 2)上表中各百分数均是以估价对象为标准,正数表示比估价对象好,负数表示比估价劣。
2002年6月1日到2003年3月1日,该类房地产市场价格每月平均比上月上涨1.5%。
以3月1日为基准,以后每月递减1%,试利用上述资料评估该房地产2003年10月1日的正常价格。
1、为评估某住宅的价格,估价人员在住宅楼附近地区调查选取了A、B、C、D、E共5个类似住宅楼的交易实例,其有关资料如下表:中的三方面因素产生的作用程度相同。
另据调查得知:从2001年7月1日至2002年1月1日,该类住宅楼市场价格每月递增1.5%,其后至2002年11月1日则每月递减0.5%,而从2002年11月1日至2003年4月30日的市场价格基本不变,以后每月递增1%。
试利用上述资料根据估价相关要求选取最合适的3个交易实例作为可以比实例,并估算该住宅楼2003年8月31日的正常单价〔如需计算平均值,请采用简单算术平均〕。
2、某可比实例价格为2000元/平方米,区域因素直接比较得出的相关数据如下表,则区域因素修正后的价格应为()元/平方米。
A、2000;B、1900;C、2100;D、1905。
3、按直接比较法判定某可比实例价格的区域因素修正系数为0.98,则其依据为( )A、可比实例的区域因素优于估价对象的区域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幅度为2%;B、可比实例的区域因素劣于估价对象的区域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幅度为2%;C、可比实例的区域因素劣于估价对象的区域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幅度为2.04%;D、可比实例的区域因素优于估价对象的区域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幅度为2.04%。
4、市场比较法中,采用间接比较对可比实例价格进行个别因素修正,其中可比实例的个别因素优于标准个别因素得102分,估价对象的个别因素劣于标准个别因素得97分,则个别因素修正系数为()。
A、1.05;B、0.95;C、0.98;D、1.03。
5、判定某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比正常价格低6%,则交易情况修正系数为()。
A、0.060B、0.940C、1.060 D、1.064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
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编号填入相应括号里)1 、某宗房地产的总价值100万元,其中土地价值30万元,通过抵押获得贷款60万元。
《房地产评估》市场比较法练习题一、单选题1、某成交实例成交总价24万元,分三期付款,首期付8万元,6个月后支付8万元,余额于一年后付清,假设年利率为5%,则该实例旳实际价格是()。
A、24B、23.42C、23.43D、22.862、在进行房地产状况修正时,应注意可比实例旳房地产状况是()旳房地产状况。
A.估价时点 B.收集该可比实例时C.进行房地产状况修正时 D.成交价格所反映3、比准价格是一种( )。
A.公平市价 B.评估价格 C.市场价格 D.理论价格4.比较法旳理论根据是( )。
A.预期原理 B.替代原理 C.生产费用价值论 D.最高最佳使用原则5.不合合用比较法评估旳房地产是( )。
A.商品住宅 B.写字楼 C.纪念馆 D.原则工业厂房6.运用市场比较法评估,选用旳可比实例数量宜为( )个。
A.1~3 B.1~5 C.3~5 D.3~107.对交易实例进行区域因素修正是由于( )A.交易实例房地产与待评估房地产是处在同一地区,区位条件相似B.交易实例房地产与待评估房地产不是处在同一地区,区位因素存在差别C.交易实例房地产交易之后该类房地产价格上涨D.交易实例房地产交易之后该类房地产价格下降8.下列( )状况会导致房地产价格偏高。
A.卖方不理解行情 B.政府合同出让 C.购买相邻房地产 D.设立抵押旳房地产9.可比实例是相邻房地产旳合并交易,则算出来旳比准价格往往比实际正常价格( )。
A.高 B.低 C.相等 D.不可比10.卖方不理解市场行情,这种状况下房地产成交价格往往会比正常价格偏( )。
A.高 B.低 C.不高不低 D.无法拟定11.采用比较法估价时得出四个估价成果,220元/m2,240元/m2,280元/m2,230元/m2。
若求其中位数,则为( )元/m2。
A.230 B.242.5 C.235 D.24012.为评估某住宅10月1日旳正常市场价格,在其附近收集旳某可比实例旳有关资料如下:成交价格为4000元/m2,成交日期为5月1日,成交价格比正常价格低2%,房地产状况调节系数为1.087,已知从5月1日到10月1日该类住宅价格平均每月比上月上涨1%,则对该可比实例成交价格进行校正、调节得到旳价格最接近于()m2。
2017年上半年天津房地产经纪人:市场比较法和应用估价方法考试题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下列方法中,通常通过参考相邻、相近的,同类的产品,以其销售价格作为参考,分析之间的差异,比较得出本项目销售价格。
A:成本法B:收益法C:市场比较法D:租金反算法E:工厂的生产设备2、房地产经纪机构的战略管理是指房地产经纪机构确定其使命,根据机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力量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管理过程。
A:动态B:宏观C:主观D:客观E:客户资金代收代付风险3、取得房地产经纪人执业资格是担任房地产经纪机构关键岗位和发起设立房地产经纪机构的。
A:基本环节B:首要目标C:必备条件D:核心内容E:客户资金代收代付风险4、在撮合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的磋商。
A:质量B:安全性C:价格D:协议内容E:工厂的生产设备5、室内装饰装修风格中,讲究建筑形象特征、隐喻性和装饰性。
A:传统风格B:自然风格C:后现代风格D:现代风格E:房地产经纪服务的外部社会环境不诚信6、目标市场的类型中,即指企业决定有选择地进入几个不同的细分市场,为不同客户群提供不同种类的产品。
A:产品专业化模式B:复合市场模式C:复合产品模式D:完全市场覆盖模式E:工厂的生产设备7、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和不同的思维形态分类,不包括。
A:抽象思维B:动作思维C:发散思维D:形象思维E:房地产经纪服务的外部社会环境不诚信8、规划《注册房地产估价师管理办法》的规定,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或者其聘用单位未按规定提供房地产估价师信用档案信息的处罚标准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
A:工商行政管理部门B:原资质审批部门C: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D:建设主管部门E:权利型房地产投资信托9、全国二、三级市场均快速发展,供需两旺,各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大都已成为真正百姓市场,这是房地产经纪业发展阶段的。
《房地产评估》市场比较法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某成交实例成交总价24万元,分三期付款,首期付8万元,6个月后支付8万元,余额于一年后付清,假设年利率为5%,则该实例的实际价格是()。
A、24B、23.42C、23.43D、22.862、在进行房地产状况修正时,应注意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是()的房地产状况。
A.估价时点 B.搜集该可比实例时C.进行房地产状况修正时 D.成交价格所反映3、比准价格是一种( )。
A.公平市价 B.评估价格 C.市场价格 D.理论价格4.比较法的理论依据是( )。
A.预期原理 B.替代原理 C.生产费用价值论 D.最高最佳使用原则5.不适宜用比较法评估的房地产是( )。
A.商品住宅 B.写字楼 C.纪念馆 D.标准工业厂房6.运用市场比较法评估,选取的可比实例数量宜为( )个。
A.1~3 B.1~5 C.3~5 D.3~107.对交易实例进行区域因素修正是因为( )A.交易实例房地产与待评估房地产是处于同一地区,区位条件相似B.交易实例房地产与待评估房地产不是处于同一地区,区位因素存在差别C.交易实例房地产交易之后该类房地产价格上涨D.交易实例房地产交易之后该类房地产价格下降8.下列( )情况会导致房地产价格偏高。
A.卖方不了解行情 B.政府协议出让 C.购买相邻房地产 D.设立抵押的房地产9.可比实例是相邻房地产的合并交易,则算出来的比准价格往往比实际正常价格( )。
A.高 B.低 C.相等 D.不可比10.卖方不了解市场行情,这种情况下房地产成交价格往往会比正常价格偏( )。
A.高 B.低 C.不高不低 D.无法确定11.采用比较法估价时得出四个估价结果,220元/m2,240元/m2,280元/m2,230元/m2。
若求其中位数,则为( )元/m2。
A.230 B.242.5 C.235 D.24012.为评估某住宅2004年10月1日的正常市场价格,在其附近收集的某可比实例的有关资料如下:成交价格为4000元/m2,成交日期为2004年5月1日,成交价格比正常价格低2%,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为1.087,已知从2004年5月1日到10月1日该类住宅价格平均每月比上月上涨1%,则对该可比实例成交价格进行校正、调整得到的价格最接近于()m2。
市场比较法应用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市场法的理论依据是( B )
A、适合原理
B、替代原理
C、最高最佳使用原则
D、均衡原理
2、比准价格是一种( A )
A、公平市价
B、评估价格
C、市场价格
D、理论价格
3、市场比较法中的交易情况修正是对( B )价格本
身是否正常的修正.
A、交易实例
B、可比实例
C、估价对象
D、标准化实例
4、在市场法中,土地使用权年限调整属于( A )调整。
A、权益状况
B、区位状况
C、实物状况
D、年限状况
5、判定某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比正常价格低6%,则交易情况修
正系数为( D )。
A、0.060
B、0.940
C、1.060
D、1.064
6、某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为2400元/m2,建筑面积100m2,首期付款12万元,其余半年后支付8万元,1年后支付4万元。
已知年利率为10%,则该可比实例的实际价格为( B )元/m2。
A、2290.91
B、2326.41
C、2344.16
D、2308.66
7、按直接比较判定某可比实例价格的区域因素修正系数为0.98,
则其依据为( D )。
A、可比实例的区域因素优于估价对象的区域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幅度为2%
B、可比实例的区域因素劣于估价对象的区域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幅度为2%
C、可比实例的区域因素劣于估价对象的区域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幅度为2.04%
D、可比实例的区域因素优于估价对象的区域因素,对价格的影响
幅度为2.04%
8、下列( C )情况会导致房地产价格偏高。
A、卖方不了解行情
B、政府协议出让
C、购买相邻地产
D、设立抵押的房地产
9、可比实例是相邻房地产的合并交易,则以此为据求算出来的比准价格往往比实际正常价格( A )
A、高
B、低
C、相等
D、无法确定
10、在一些城市中,距离重点中、小学近的区域的居住地价通常比较高,其原因主要在于( D )
A、繁华程度高
B、集聚规模大
C、交通条件好
D、公共配套设施状况好
11、市场比较法的间接比较法是以( B )为基准,把交易案例和待估宗地均与其逐项比较,然后将比较结果转化为修正价
格。
A、标准宗地
B、待估宗地
C、类似宗地
D、比较宗地
12、若选择的比较交易案例成交地价为580元/平方米,对应土地使用权年期为25年,而待估宗地的出让年期为37年,土地还原率取7%,则待估宗地经过年期修正后的价格为( D)元/平方米。
A、515.3
B、532.6
C、635.4
D、652.8
以下为多选
13、在市场比较法中进行因素修正时,下列说确的有( BC )
A、宗地的面积与土地利用效果无关
B、宗地的形状影响其利用效果
C、商业用地的利用效果一般与其临街的深度呈递减变化规律
D、对居住用地而言,位于商服繁华区域的地块价格肯定高于
其他区域的地块价格。
14、区位状况比较修正的容包括( ABE )修正。
A、繁华程度
B、临街状
况
C、容积率
D、使用年限
E、
周围环境
15、运用市场法估价,选取的可比实例应符合下列条件
( ABD )。
A、使用性质相同
B、地点相近
C、价格相同
D、交易日期与估价时点相近
16、类似房地产是指在( ABD )等方面,与估价对象房地产相同或类似。
A、用途
B、所处区域
C、使用年限
D、建筑结构
17、为评估某宗房地产2002年10月13日的价格,选取了可比实例甲,其成交价格为3000元/m2,成交日期为2001年11月13日。
经调查获知2001年6月至2002年10月该类房地产的价格平均每月比上月上涨1%。
对可比实例甲进行交易日期修正后的价格为()元/m2。
A、3214
B、3347
C、3367
D、3458
二、计算题
1、为评估某房地产价格,选取A、B、C三宗可比实例,有关资料见下表:
上表中各百分数均是以估价对象为标准,正数表示比估价对象好,负数表示比估价对象劣。
2002年6月1日至2003年3月1日,该类房地产市场价格每月平均比上月价格上涨1.5%。
以3月1日为基准,以后每月递减1%,试利用上述资料评估该房地产2003年10月1日的正常价格。
解:可比实例交易情况修正系数:
A :100/100-2=100/98 B:100/100+1.5=100/101.5 C:100/100+0=100/100
99
10010010010310010093%5.119810038005
⨯
⨯⨯⨯+⨯⨯=)(比准价格A
=3809.77元/m 2
10093100100100
4100101.598100102100
=⨯⨯⨯⨯⨯比准价格B
2
3758.15/m =元
10093100100100
3950100979999102
=⨯⨯⨯⨯⨯
比准价格C
2
3788.24/m =元
(3809.773758.153788.24)3=++÷比准价格
23785.39/m =元
所以房地产2003年10月1日的正常价格2
3785.39/m =元
2、为评估某写字楼的价格,在该写字楼附近地区调查选
了了A、B、C三宗类似写字楼的交易实例作为可比实例,有关资料如下表:
上表交易情况中,正(负)值表示可比实例价格高(低)于其正常价格的幅度;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中,正(负)值表示可比实例的相应因素优(劣)于估价对象的幅度。
从2002年1月1日到2002年6月31日该类写字楼的市场价格基本不变,以后月均递减1%。
试利用上述资料估算该写字楼2002年10月31日的正常单价(如需计算平均值,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
解:
比准价格A=5000×100/102×(1+1%)^4×100/99=5152.53(元/m2)
比准价格B=5200×100/98×(1+1%)^4×100/103=5360.75(元/m2)
比准价格C=4900×100/97×(1+1%)^3×100/101=5153.08
(元/m2)
待估价格=(5152.53+5360.75+5153.08)/3=5222.12(元/m2)所以该写字楼2002年10月31日的正常单价5222.12(元/m2)
3、为评估某写字楼2002年10月1日的正常市场价格,估价人员在附近地区调查选取了A、B、C三宗类似写字楼的交易实例作为可比实例,有关资料如下:
(1)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与成交日期
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高于其正常价格的幅度,负值表示低于其正常价格的幅度。
(3)调查获知该类写字楼的价格,2001年11月1日到2002年6月1日平均每月比上月上涨1.2%,2002年6月1日至2002年10月1日平均每月比上月上涨1.8%。
(4)房地产状况分析判断
房地产状况中的三个因素对价格影响的重要程度是:因素1是因素3的4倍,因素2是因素3的1.67倍,房地产状况各因素的正值表示可比实例的状况优于估价对象状况的幅度,负值表示劣于估价对象状况的幅度。
试利用上述资料估算该写字楼2002年10月1日的正常市场价格(如需计算平均值,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
解:
比准价格A
6000/1.03*100/(0.6*102+0.25*97+0.15*106)*(1+1.2%)2*(1+1. 8%)4=6322元
比准价格B
5800/0.99*100/(0.6*104+0.25*99+0.15*102)*(1+1.2%)4*(1+1. 8%)4=6442 元
比准价格C:
6210/1.02*100/(0.6*100+0.25*105+0.15*97)*(1+1.2%)*(1+1.8 %)4=6469元
比准价格=(6322+6442+6469)/3=6411元
所以该写字楼2002年10月1日的正常市场价格为641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