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南开大学833有机化学考研真题及答案(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2.12 MB
- 文档页数:18
第11章醚一、填空题1.下列化合物中,______与CH3CH2ONa反应速率最大。
A.B.C.【答案】A【解析】卤烷与醇钠反应生成醚是亲核取代反应,要是与CH3CH2ONa反应速率最大,即生成活性中间体的稳定性最大。
连有供电性能的基团使活性中间体稳定性提高。
A的供电基团多,所以A与CH3CH2ONa反应速率最大。
2.______。
【答案】【解析】酚与NaOH反应生成酚盐,酚盐亲核性较强,可与卤代烃进行亲核取代反应。
二、简答题1.完成下列反应。
答:(5)ROH(4)、(5)反应很容易发生,(CH3)3COH及(CH3)3SiCl都可用作醇的保护剂。
2.下列化合物应如何合成?答:3.合成题。
(1)用乙炔为原料合成(无机试剂任选):(2)以乙烯和丙烯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合成(CH3)2CHCH2CH2OH。
答:(1)乙炔为原料合成环氧烷烃,先用乙炔与NaNH2反应得到炔基钠,然后再与卤烷反应连上烷基,在生成烯烃。
烯烃与过氧化物反应即得到产物。
合成过程为:(2)要得到(CH3)2CHCH2CH2OH,使环氧乙烷与格氏试剂反应即可,环氧乙烷通过乙烯与氧气在银催化下加成得到;格式试剂通过卤烷与镁的醚溶液反应得到。
合成过程为:4.甲基数丁基醚在无水Et2O中与HI反应,生成的产物为碘甲烷和叔丁醇,而甲基叔丁基醚与浓HI反应则生成甲醇和叔丁基碘,为什么?答:在极性小的溶剂Et2O中,有利于S N2反应,亲核试剂I-进攻CH3的碳原子生成碘甲烷和叔丁醇。
在极性大的溶剂H2O中,有利于S N1反应,形成叔碳正离子,然后亲核试剂I-与叔碳正离子结合生成叔丁基碘。
表达方程式为:5.不对称醚一般不能用两个不同的醇与浓硫酸加热的方法制备,为什么?但叔丁醇在含有浓硫酸的甲醇中加热却高产率地得到了甲基叔丁基醚,试写出反应历程。
答:若用两个不同的醇直接制备不对称醚,除预期的混合醚外还会产生大量由同种醇反应生成的简单醚,一般不易分离或产率较低。
第11章 杂环化合物一、选择题1.下列化合物的碱性由强到弱的次序是( )。
a . b. c .NH 3 d .C 6H 5NH 2A .a >b >c >dB .b >c >a >dC .b >c >d >aD .a >c >b >d【答案】C【解析】胺的碱性强弱是电子效应、溶剂化效应和立体效应综合影响的结果。
不同胺的碱性强弱的一般规律为:脂胺(仲>伯>叔)>氨>芳香胺(苯胺>二苯胺>三苯胺)四氢吡咯实际上是环丁胺,为二级脂肪胺。
吡咯有芳香性,这是因为氮原子上的一对电子与两个双键上的电子形成离域体系,所以吡咯碱性较其它胺类弱。
2.在水溶液中,a .吡咯、b .氢氧化四甲铵、c .苯胺、d .二甲胺四个化合物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d >b >c >aB .b >c >d >aC .b >d >c >aD .b >a >c >d【答案】C【解析】胺的碱性一般有如下次序:脂肪族仲胺>脂肪族伯胺>脂肪族叔胺>氨>芳香族伯胺>芳香族仲胺>芳香族叔胺。
3.下列化合物在水中的碱性最强的是( )。
【答案】B【解析】吡啶碱性远比吡咯强但又比脂肪胺弱得多,碱性强弱顺序为:脂肪胺>吡啶>苯胺>吡咯。
4.下列化合物中芳香性最好的是( )。
【答案】A【解析】硫的电负性和原子半径与碳更接近,故噻吩的芳香性最好。
5.下列分离方法中,最适宜分离肉桂醇(bp ~257℃)和肉桂醛(bp ~253℃)的是( )。
A .蒸馏B .水萃取C .减压蒸馏【答案】D【解析】两个化合物沸点很高,而且沸点相近,蒸馏与减压蒸馏都不行;两个化合物都不溶于水,水萃取也不行;肉桂醛能与饱和亚硫酸钠生成沉淀,而肉桂醇不能,因此可用此法分离二者。
6.下列化合物与作用速率最快的是()。
A.B.C.D.【答案】C【解析】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速率随苯环上电子云密度升高而加快,吸电子基使苯环上电子云密度降低,给电子基使环上电子云密度升高。
是饱和碳原子与苯环相连,乙酰基是给电子基,C原子和硝基都是吸电子基,吡啶环上N原子相当于吸电子基。
第15章胺一、选择题1.下列化合物中碱性最弱的是()。
A.苯胺B.乙胺C.氨【答案】A【解析】胺类化合物的碱性是脂肪胺>氨>芳香胺。
2.下列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A.甲胺B.二甲胺C.三甲胺【答案】C3.下列含氮化合物中,熔点最高的是()。
【答案】(a)4.不能与发生偶联反应的是()。
A.苯B.苯酚C.间苯二酚D.N,N-二甲基苯胺【答案】A5.下列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碱性最强的是()。
【答案】A二、填空题1.______。
【答案】2.按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下列化合物:______。
①苯胺②乙胺③二乙胺④二苯胺【答案】③>②>①>④【解析】脂肪族胺的碱性大于芳香族胺。
3.。
【答案】【解析】胺类化合物与羰基化合物的反应,分子内发生两次。
三、简答题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仲丁胺(2)三乙胺(3)2-氨基乙醇(4)苄胺(5)邻甲苯胺(6)N,N-二甲基苯胺(7)对氨基苯甲酸(8)邻苯二胺(9)β-苯基乙胺(10)苯甲酸异丙铵盐(11)溴化苯铵(12)乙二胺答:2.完成下列转化。
答:3.用简单的化学实验区分下列各组化合物。
答:4.以碱性的大小为序排列下列各组化合物。
(3)氨,乙胺,苯胺,三苯胺(4)苯胺,乙酰苯胺,邻苯二甲酰亚胺,氢氧化四甲铵,乙胺答:(3)乙胺>氨>苯胺>三苯胺(4)氢氧化四甲铵>乙胺>苯胺>乙酰苯胺>邻苯二甲酰亚胺(5)A因环的几何形状限制,氮原子上未共用电子对不能与苯环发生共轭,其碱性近于脂肪叔胺。
B属于芳香叔胺,A>B5.将下列化合物按酸性降低的次序排列,并说明理由。
表15-1答:酸性降低的次序为:(b),(a),(c),(d)。
这组化合物是苯胺衍生物的共轭酸。
硝基是强吸电子基团,降低了氮上电子云密度,使正离子更不稳定,由于对位不仅存在诱导效应的影响,还存在共轭效应的影响,对正离子稳定性的影响比间位更强。
氯的吸电子能力比硝基弱。
烷氧基是给电子基团,通过共轭效应,使氮上电子云密度增加,使正离子更稳定。
《有机化学》课程期末复习资料
《有机化学》课程PPT章节目录如下:重点内容用红色黑体字标出: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有机化学的发展
第二节化学键
第三节酸碱理论
第四节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反应的一般特点
第五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第六节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手段
第二章烷烃
第一节结构及表示式
第二节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
第三节烷烃的命名
第三节烷烃的构象
第五节烷烃的物理性质
第六节烷烃的化学反应
第七节烷烃的制备
第三章脂环烃
第一节分类和命名
第二节脂环烃的化学性质
第三节拜尔张力学说
第四节影响环状化合物稳定性的因素和环状化合物的构象
第五节环己烷的构象
第六节取代环己烷的构象
第四章烯烃
第一节烯烃的结构和异构
第二节烯烃的命名
第三节烯烃的物理性质
第四节烯烃的化学性质
第五节烯烃的制备
第五章炔烃和二烯烃
第一节炔烃的结构及命名
第二节炔烃的物理性质
第三节炔烃的反应
第四节炔烃的制备
第五节二烯烃的分类及命名
第六节共轭双烯烃的稳定性
第七节共振论
第八节丁二烯的亲电加成
第九节自由基聚合反应
第十节 Diels-Alder反应
第六章芳烃
第一节苯的凯库勒式
第二节苯的稳定性、氢化热和苯的结构第三节苯衍生物的命名
第四节苯衍生物的物理性质
第五节芳烃的还原反应
第六节苯的亲电取代反应。
第2章 饱和脂肪烃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种化合物的甲基C-H键极性最强? ()A.氯乙烷B.1-氯丙烷C.1-氯丁烷D.1,1-二氯乙烷【答案】D【解析】极性强弱与C原子上所连其他基团的作用有关。
为供电子基团,发生共轭推电子效应,增加甲基C-H键的极性。
2.下列哪种反应中间体最稳定? ()A.甲基自由基B.乙基自由基C.异丙基自由基D.叔丁基自由基【答案】D【解析】中心碳原子可以发生超共轭效应,效应大小顺序为:>>>。
所以叔丁基自由基最稳定。
3.下列自由基的稳定性次序是()。
A.(d)>(a)>(b)>(c)B.(a)>(d)>(b)>(c)C.(b)>(d)>(a)>(c)D.(b)>(c)>(a)>(d)【答案】D【解析】碳自由基是杂化,p-π共轭效应对自由基的稳定作用强于σ-p超共轭效应,与苯环和双键之间能通过p-π共轭得到稳定,与饱和碳原子之间能通过σ-π超共轭得到稳定,共轭效应强于超共轭效应。
(b)是二苯甲基自由基,自由基与两个苯环发生p-π共轭使自由基更稳定。
4.下列哪种化合物的沸点最高?()A.正戊烷B.异戊烷C.新戊烷D.己烷【答案】D【解析】在同系物中,沸点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且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5.下列自由基稳定性最高的是()。
A.B.C.D.【答案】C【解析】自由基的稳定性是3°>2°>1°。
碳正离子稳定性次序为:烯丙基型、苄基型>叔碳正离子>仲碳正离子>伯碳正离子。
6.同时含有伯、仲、叔、季碳原子的化合物是()。
A.2,2,4-三甲基戊烷B.2,3,4-三甲基戊烷C.2,2,3,3-四甲基戊烷D.2,2,4,4-四甲基戊烷【答案】A【解析】伯碳原子是指连有三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仲碳原子是指连有两个氢原子的碳原子;叔碳原子是指连有一个氢原子的碳原子;季碳原子是不连接氢原子的碳原子。
7.根据取代基次序规则,下列基团由优到次的正确次序是()。
①-CH3②-COOH③-CH2F④-CH=CHClA.②>③>④>①B .④>③>②>①C .③>②>④>①D .②>④>③>①【答案】C【解析】根据取代基次序规则比较不同取代基,首先比较的是中心原子的原子序数,大者为优。
2013南开大学生物化学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南开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3分)1、下列哪种氨基酸为非蛋白质氨基酸()A羟赖氨酸B羟脯氨酸C鸟氨酸D精氨酸2、下列哪种试剂不能用于蛋白质的N-末端分析()A2,4-二硝基氟苯B二异丙基磷酰氟C苯异硫氰酸酯D丹黄酰氯3、下列哪种酶只存在于乙醛酸循环A柠檬酸合酶B苹果酸合酶C苹果酸脱氢酶D异柠檬酸脱氢酶4、电子传递抑制剂抗霉素A的抑制位点是A NAD-CoQ还原酶B琥珀酸脱氢酶C细胞色素bc1复合物D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a+a3)5、谷氨酰胺合成酶受下列哪种调节A磷酸化/脱磷酸化B乙酰化/脱乙酰化C腺苷酰化/脱腺苷酰化D甲基化/脱甲基化6、下列哪种酶专一水解色氨酸羧基形成的肽键A胰蛋白酶B胰凝乳蛋白酶C氨肽酶D羧肽酶7、下列哪种氨基酸可干扰α-螺旋的形成A LysB GluC GlyD Ala8、缬氨霉素是下列哪种离子的载体A Ca2+B Mg2+C Na+D K+9、下列哪种物质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膜A草酰乙酸B丙酮酸C苹果酸D柠檬酸10、下列哪种物质是蛋白激酶A(PKA)的底物A去分支酶B磷酸化酶bC磷酸化酶aD磷酸化酶b激酶11、蛋白激酶C(PKC)的活性依赖于下列哪种磷脂A PIB PCC PED PS12、酶高效催化的机制是A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B能催化热力学上不能进行的反应C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减少活化分子的数量13、一对电子经过Q循环传递给细胞色素C,共有几个质子从线粒体基质内排至内膜外侧A1个B2个C3个D4个14、下列哪种物质是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生物合成中的共同前体A PRPPB GlyC GluD Ser15、核苷酸还原为脱氧核苷酸发生在哪级水平上A核苷一磷酸B核苷二磷酸C核苷三磷酸D核苷16、氨甲蝶呤是下列哪种酶的竞争性抑制剂A胸苷酸合成酶B氨甲酰磷酸合成酶C核苷酸还原酶D二氢叶酸还原酶17、糖原合成中的糖基供体是A1-磷酸葡萄糖B6-磷酸葡萄糖C UDP-葡萄糖D葡萄糖18、Gi蛋白的α-亚基具有下列哪种作用A激活腺苷酸环化酶B抑制腺苷酸环化酶C激活磷脂酶CD抑制磷脂酶C19、只抑制真核细胞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是A氯霉素B嘌呤霉素C放线菌酮D四环素20、生理条件下,下面哪种蛋白可能在细菌细胞内比较丰富A肽链延长因子B ABC核酸切割酶C Dam甲基化酶D外切酶Ⅰ21、Northern杂交时,探针序列与下列哪一种链互补A编码链B正链C负链D有意义链22、关于真核细胞mRNA初始转录物加工成熟过程描述错误的是A5’端帽子在转录完成前加接B5’端帽子在转录完成后加接C出去内含子的剪接可在加接3’poly(A)之前后或之后完成D全部过程在细胞核内完成23、不受DNA拓朴学性质影响的是A DNA的电泳迁移率B DNA与蛋白质结合的能力C DNA的沉降性质D对DNA连接酶作用的敏感性24、关于Z-DNA描述错误的是A嘌呤碱基对戊糖C-3’内式B嘧啶碱基对戊糖C-2’内式C嘧啶顺式,嘌呤反式D螺旋轴心与碱基对不垂直25、下列核酸双链稳定性从大至小的顺序是A RNA双链>RNA-DNA杂合链>DNA双链B DNA双链>RNA-DNA杂合链>RNA双链C RNA-DNA杂合链>DNA双链>RNA双链D RNA-DNA杂合链>RNA双链>DNA双链26、Ⅱ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可用于制作限制图B水解DNA需要ATPC不以甲基化方式修饰DNAD识别特殊核苷酸序列27、色氨酸操纵子调节基因的产物是A活性阻遏蛋白B cAMP受体蛋白C无活性阻遏蛋白D Trp28、兼有DNA和RNA结合模序功能的是A螺旋-转角-螺旋B锌指C同质异形结构域D碱性螺旋-环-螺旋29、关于RNA特性描述不正确的是A组成没有蛋白质复杂B可携带遗传信息C可具有催化功能D化学性质较DNA稳定30、关于某基因增强子描述错误的是A增强子缺失可导致该基因转录效率降低B增强子的作用与方向无关C增强子可提高该基因mRNA的翻译效率D增强子序列与DNA结合蛋白相互作用31、剪接体中与核mRNA内含子5’剪接点附近序列互补的是A U1snRNAB U2snRNAC U4snRNAD U5snRNA32、在一个复制叉中,下面哪种蛋白数量最多A拓扑异构酶B SSBC DNA聚合物D引物酶33、许多真核蛋白可被异戊二烯化,与此相关的氨基酸是A ArgB LysC ThrD Cys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33分)1、蛋白质都具有四级结构2、糖原的合成和降解都是从非还原端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