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止血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止血急救知识地震、灾难之后最迫切的是帮助伤员止血,止血才能保命!越紧急,越需要冷静,特别是科学,安全的人员救护。
下面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止血急救方面的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止血急救知识一:A、一般止血法:针对小的创口出血。
需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患部,然后覆盖多层消毒纱布用绷带扎紧包扎。
注意:如果患部有较多毛发,在处理时应剪、剃去毛发。
B、指压止血法:只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急救,注意压迫时间不能过长。
▲头顶部出血:在伤侧耳前,对准下颌耳屏上前方1.5厘米处,用拇指压迫颞浅动脉。
▲头颈部出血:四个手指并拢对准颈部胸锁乳突肌中段内侧,将颈总动脉压向颈椎。
注意不能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以免造成脑缺血坏死。
压迫时间也不能太久,以免造成危险。
▲上臂出血:一手抬高患肢,另一手四个手指对准上臂中段内侧压迫肱动脉。
▲手掌出血:将患肢抬高,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部的尺、挠动脉。
▲大腿出血:在腹股沟中稍下方,用双手拇指向后用力压股动脉。
▲足部出血: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动脉和内踝与跟腱之间的颈后动脉。
C、屈肢加垫止血法: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膝窝内放以纱布垫、棉花团或毛巾、衣服等物品,屈曲关节,用三角巾作8字型固定。
但骨折或关节脱位者不能使用。
D、橡皮止血带止血:常用的止血带是三尺左右长的橡皮管。
方法是:掌心向上,止血带一端由虎口拿住,一手拉紧,绕肢体2圈,中、食两指将止血带的末端夹住,顺着肢体用力拉下,压住“余头”,以免滑脱。
注意使用止血带要加垫,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
每隔45分钟放松止血带2—3分钟,松时慢慢用指压法代替。
E、绞紧止血法:把三角巾折成带形,打一个活结,取一根小棒穿在带子外侧绞紧,将绞紧后的小棒插在活结小圈内固定。
F、填塞止血法:将消毒的纱布、棉垫、急救包填塞、压迫在创口内,外用绷带、三角巾包扎,松紧度以达到止血为宜。
止血急救知识二:一、指压止血:适用于中等以上的动脉出血。
用手指(拇指)或手掌压住出血血管(动脉)的近心端,使血管被压在附近的骨块上,从而中断血流,能有效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
外出血的急救方法外出血的急救方法一(一)直接压迫止血法适用于皮肤小伤口,尽可能抬高患肢,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手帕等,覆盖伤口,再施加压力。
(二)间接压迫止血法四肢严重裂伤或被卡在机器内,可选择在适应压点上施压,将血管压扁以阻止血液流入。
如上肢,施救者左上臂将肱动脉往肱骨施压,即可达到止血目的;下肢外伤出血时,用拇指或掌根将腹股沟部位的股动脉压向盆骨,即可达到止血目的。
由于这种止血法会影响整体肢体的血液供应,一般每次压迫时间不应超过10分钟。
(三)止血带止血法先将伤肢抬高2分钟,使血液尽量回流,然后在扎止血带的局部裹上垫布,第一道绕扎在衬垫,第二道压在第一道上面,并适当勒紧,扎到不出血为止。
扎止血带应注意以下几点:应扎在创口近心端,尽量靠近伤口,绕扎部位一定要放上衬垫如棉垫、毛巾、衣服之类;扎止血带松紧要合适,绕扎时间不宜过长,应当每30~60分钟松止血带1~2分钟。
如现场找不到止血带时,可用橡皮带、橡皮管代替,也可用皮带、绷带,甚至布条代替。
(四)鼻出血止血法鼻部外伤引起鼻出血时,令病人取坐位,头向前倾,并用口呼吸。
施救者用二手指压迫病人二鼻翼根部。
已休克者,应取平卧头低位。
如果血液涌入口腔,应立即吐出,以免误入气道而造成窒息。
可用冰水毛巾或冰块冷敷病人前额鼻部或出血一侧的颈部,可起到临时止血的作用。
外出血的急救方法二指压止血法:在伤口的上方,即近心端,找到跳动的血管,用手指紧紧压住。
这是紧急的临时止血法,与此同时,应准备材料换用其他止血方法。
采用此法,救护人必须熟悉各部位血管出血的压迫点;面部出血:用拇指压迫下颌角与颏结节之间的面动脉;前头部出血:压迫耳前下颌关节上方的颞动脉;后头部出血:压住耳后突起下面稍外侧的耳后动脉;腋窝和肩部出血:在锁骨上凹,胸锁乳突肌外缘向下内后方,对准第一肋骨,压住锁骨下动脉;前臂出血:在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沟处,施以压力,将肱动脉压于肱骨上;手掌和手背出血:在腕关节内,即我们通常按脉搏的地方,按到跳动的桡动脉血压住;手指出血:用健侧的手指,使劲捏住伤手的手指根部,即可止血;大腿出血:屈起其大腿,使肌肉放松,用大拇指压住股动脉之压点(在大腿根部的腹股沟中点),用力向后压,为增强压力,另一手的拇指可重叠压力;足部出血:在踝关节下侧,足背跳动的地方,用手指紧紧压住;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消毒的纱布,棉花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用力加以包扎,以增大压力达到止血的目的。
急救止血操作方法
步骤一压迫止血
我们可以使用干净的毛巾或者纱布,压迫伤口5-10分钟。
步骤二体位止血
我们可以抬高伤肢,使伤处高于伤者心脏位置,以帮助减缓出血。
步骤三指压动脉止血
在上臂内侧,肘窝附近可触及动脉搏动,该动脉就是肱动脉,找到后用一手虎口张开,拇指和其余四指对捏,按压住肱动脉。
步骤四加压包扎止血
用干净的布条或者绷带,环形加压包扎伤口,松紧度以可以插入一根手指为宜;包扎完成后,每隔10分钟检查手指远端血运是否正常。
步骤五止血带止血
可以先将厚布条、毛巾或者衣物等衬垫缠绕在患者上臂上1/3处;然后捆扎止血带,最后一定要标记捆扎时间,并且每间隔半小时到1小时,松开止血带1-2分钟。
如果现场没有止血带,可使用宽约10厘米的布条、领带或者丝巾等条带,捆扎在衬垫上,打一个活结;然后用一根木棒或者筷子,或者笔等小棒插入条带下,旋转小棒将条带旋紧;调整好松紧度后,将小棒一端插入条带的活结中,并拉紧活结,整理好条带尾端;同样也需要标记捆扎的时间,并定时放松条带。
常用的急救止血方法
咱平时生活里啊,难免会遇到些磕磕碰碰,出血啥的情况。
这时候可别慌,咱得知道怎么去应对呀!
你想想,要是不小心切菜切到手了,或者摔了一跤蹭破了皮,那血呼呼往外冒,多吓人呀!但要是咱懂点急救止血的方法,那不就心里有底多啦!
先说个简单的,直接用手按压。
就像咱平时哪里疼了揉一揉似的,按住出血的地方,给它施加点儿压力,让血别那么放肆地流。
可别小瞧这一招,有时候还真挺管用呢!
还有啊,找个干净的纱布或者毛巾啥的,按压在伤口上。
这就好比给伤口盖了个小被子,让它暖暖和和地,血也能慢慢止住啦。
要是身边没有这些东西,衣服也能凑合用呀,总比啥都不做强吧!
要是出血比较厉害,那咱就得想点别的招儿了。
比如抬高受伤的部位,让血往回流,就像让水流往高处走一样,是不是挺有意思?这样能减少出血呢。
再厉害点儿的,像动脉出血,那可得小心了!这时候就得赶紧找个带子啥的,在伤口靠近心脏的那一端紧紧绑住,但可别绑太紧太久了,不然血液不流通,那不是又出问题啦?这就跟拔河似的,得掌握好那个度。
哎呀,你说这急救止血的方法是不是很重要啊?就像我们出门得带钥匙一样,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呢!要是不懂这些,那遇到情况不就傻眼啦?咱可不能让自己那么无助呀!
平时呢,咱也可以多了解了解这些知识,就当给自己多一份保障。
别觉得麻烦,万一真遇到事儿了,你就会感谢自己当初学了这些。
就好像提前准备好了雨伞,下雨的时候就不会被淋湿一样。
所以啊,大家都要记住这些方法,别不当回事儿。
这可是关乎我们自己和身边人的安全呢!遇到出血别慌张,冷静应对,用我们学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让那些小伤口小出血都乖乖听话,不再捣乱!这多好呀,对吧?。
创伤急救知识一、“三先三后”的原则1.对出血伤员,先止血、后搬运。
2.对骨折的伤员,先固定、后搬运。
3.对窒息或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必须先进人工呼吸或心脏复苏后再搬运。
二、止血方法(掌握三种)发现伤员大出血要根据出血的位置,立即进行止血,如果血液呈鲜红色喷射而出则是动脉出血;如果血液是暗红色缓慢流出则是静脉出血。
指压动脉止血法:适用于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
方法为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头,阻断血液流通。
直接压迫止血法:适用于较小伤口的出血,。
用无菌纱布直接压迫伤口处,压迫约10min。
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各种伤口,是一种比较可靠的非手术止血法。
先用无菌纱布覆盖压迫伤口,再用三角巾或绷带用力包扎,包扎范围应该比伤口稍大,并将肢体抬高。
也可在肢体的弯曲处加垫,然后用绷带缠好。
填塞止血法:适用于颈部和臀部较大而深的伤口。
先用镊子夹住无菌纱布塞入伤口内,如一块纱布止不住出血,可再加纱布,最后用绷带或三角巾绕颈部至对侧臂根部包扎固定。
止血带止血法:用加压包扎止血不能奏效的四肢大血管出血应用及时采用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有橡皮止血带(橡皮条和橡皮带)、气性止血带(如血压计袖带)和布制止血带。
其操作方法各不相同。
上臂外伤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上1/3处,前臂或手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下1/3处,不能扎在上臂的中1/3处,因该处神经贴近肱骨,易被损伤。
下肢外伤大出血应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处。
三、包扎方法(掌握三种)1、绷带包扎环形包扎法螺旋形包扎法螺旋反折包扎法8字肘、膝关节绷带包扎:先用绷带的一端在伤口的敷料上环绕两圈,然后斜向经过关节,绕肢体半圈再斜向经过关节,绕向原开始点相对应处,再绕半圈回到原处。
这些反复缠绕,每缠绕一圈覆盖前圈的1/3~1/2,直到完全覆盖伤口。
2、三角巾包扎法头部包扎(1)三角巾帽式包扎:适用于头顶部外伤。
先在伤口上覆盖无菌纱布(所有的伤口包扎前均先覆盖无菌纱布,以下不再重复),把三角巾底边的正中放在伤员眉间上部,顶角经头顶拉到枕部,将底边经耳上向后拉紧压住顶角,然后抓住两个底角在枕部交叉反回到额部中央打结。
快速止血的方法1概述止血是最令人提醒的急救措施之一,这项工作不仅会拯救患者的生命,同时也可以有效的降低病人的受伤的程度。
止血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快速止血是最常用的一种。
外伤造成的血流失失血者无法等待常规急救期间,这种情况下快速止血就变得尤其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快速止血的几种有效方法以及简单的护理技术。
2压力法压力法急救是处理外伤的最常用的急救方法,主要原理是应用适当的外力施加于损伤部位,使伤口受压,切断血管从而防止血液外渗,但要注意不要切断整个血管。
通常,术中可使用手指、手肘、膝盖、拳头、物件,以及压力绷带等外力施加于损伤部位。
当伤口在封闭时,必须采取恰当的压力,以防止血渗出伤口外。
3冰敷冰敷是一种被广泛用于控制出血的快速止血方法。
冰敷的技术主要是将冰放在伤口上,以确保足够的温度和压力,以便紧急控制出血。
可以使用冰袋、冰块、冷水浴等,将其施加在损伤部位上使痛苦减轻,同时进行冷却治疗。
冰敷可以有效缩短血行时间,可能有助于减少失血量,从而有助于控制伤者的伤情。
4缝合法缝合法是指当血流失严重时,通过物理及外科技术缝合伤口,以紧密互连伤口内外肌肤,从而阻塞血管,防止血液外渗,实现止血的一种方法。
缝合前,应清洁伤口、使伤口周围凝结,再使用缝线或避免伤口的缝合技巧,尽量减少缝线张力,同时小心针眼,以免伤口撕裂或渗血。
5夹板压迫夹板压迫法是指通过夹板压迫夹来抑制伤口周围组织的断端,以阻碍血管,缩短血管血行时间,从而达到减少出血量的快速止血方法。
夹板压迫法是迅速修复大出血伤口的常用方法,可以有效的实际,而且容易上手,夹板的大小和压力应根据伤口的不同而定,应尽量不要用手挤压以免发生撕裂伤口以及发生外科感染。
6护理技术护理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伤口的出血,还能有效的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继发性感染,加快伤口清理和恢复。
主要护理技术有:清洁伤口,及时清洁伤口灰尘和血液,以及防止伤口渗血,尤其是重度剥皮伤;活动伤口,及时活动伤口及其周围组织,减轻疼痛感,提高血液循环;选择正确的温度和湿度,避免伤口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以及过多的潮湿;观察伤口,定期观察伤口的渗血情况和红肿状况,及时采取措施阻止出血;以及检查可能存在的继发感染,以及积极应对伤口痛症。
急救止血的操作方法有哪些
1. 压迫止血法: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压迫伤口,缓缓向上提升患肢,压迫到出血停止。
2. 绷带止血法:用松紧适当的绷带缠绕在受伤部位上,不要过紧,以保证血液正常循环。
3. 冰敷止血法:用冰块或冰水敷在受伤部位上,以减缓血液流动速度,避免大量出血。
4. 烧灼止血法:用火烧纱布把伤口封住,以达到止血的目的,但需要有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5. 急救止血药物:使用止血剂、止血散等药物,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以上方法只是初步的急救方式,如果情况危急,应立即呼救120或就近就医。
现场急救常用的止血方法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时不时会遇到创伤。
皮肤破损、血管及神经断裂、骨折等都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出血。
下面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现场急救常用的止血方法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现场急救常用的止血方法一:1、现场如何进行快速止血?(1) 用止血带进行捆绑止血。
若周围没有止血带,可使用电线、布条、绳子、橡皮筋等进行捆绑止血。
(2) 可以用压、包等方法止血。
一压:当看见伤口流血,立即用手按住出血区,这就是压迫止血法,压迫止血法又分成两种。
一种是伤口直接压迫,无论用干净纱布还是其他布类物品直接按在出血区,都能有效止血。
另外一种是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在出血动脉近心端的邻近骨头上,阻断血运来源,以达到止血目的。
找压迫点时要用食指或无名指,不要用拇指,因为拇指中央有粗大的动脉,容易造成误判。
当找到动脉压迫点后,再换拇指按压或几个指头同时按压。
二包:无论什么样的出血,最终都要用包扎来解决。
包扎所用的材料是纱布、绷带、弹性绷带或干净的棉布或用棉织品做成的衬垫。
包扎的原则是先盖后包,力度适中。
先盖后包即先在伤口上盖上敷料(够大、够厚的棉织品衬垫),然后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
包扎完成后检查一下松紧度,力度适中的包扎对止血才有效。
2、使用止血带捆绑止血时要注意些什么 ?(1) 止血带应捆绑在伤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应绑在上1/3的部位。
上臂的中1/3部位不可使用止血带,以免压迫损伤桡神经,引起上肢麻痹;大腿中段以下也不宜使用,大腿中段以下动脉位置较深,不容易压迫住,有时压迫不够,没有压瘪动脉而仅压住了静脉的回流,出血反而更多,而且会引起肢体的肿胀和坏死。
(2) 上止血带必须用平整的衬垫保护皮肤、不能直接绑在皮肤上。
止血带松紧要适度,以摸不到远端脉搏和使出血停止为宜,不可过紧,以免伤及神经;也不可过松,仅压住静脉回流,出血反而会更多。
(3) 上止血带的肢体应保护好,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暖,以免发生冻伤。
(4) 止血带松紧以恰好不流血为宜,尽量在1~2小时内将伤者送到医院。
外伤现场急救技术--止血、包扎一、概述止血的技术包括加压包扎止血法、指压动脉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包扎技术又包括三角巾的包扎法和绷带的包扎方法。
操作所能用到的物品和材料包括三角巾、绷带、纱布和棉垫、止血带、三角巾宽带及三角巾窄带。
二、止血法(一)间接压迫止血法(指压动脉止血法)间接压迫止血法,即指压动脉止血法,是用在四肢及面部动脉或大的静脉出血,可首先采用。
事先应该熟悉常用的动脉压迫点,要求用一定的力量将动脉压在骨骼的浅面,压扁血管以起到压迫止血作用。
该方法只能够减少出血量,不太可能完全止血,只能短时间控制大的出血,所以应该尽快改用其他的止血方法。
常用的动脉压迫法有面动脉压迫法、枕后动脉压迫法、尺桡动脉压迫法、肱动脉压迫法、股动脉压迫法和腘动脉压迫法等。
1.面动脉压迫法当一侧面部出血的时候,在同侧的下颌骨的下缘摸到面动脉的搏动,将面动脉压向下颌骨即可。
2。
枕后动脉压迫法用于头后部的出血,在耳后乳突下方稍外侧摸到枕动脉的搏动,将其压向枕骨面即可。
3.尺桡动脉压迫法用于手部出血的止血,先在手腕腕横纹的稍上方的位置,内外两侧摸到尺桡动脉的搏动,然后用双手的拇指分别将其压下尺骨桡骨的浅面即可.4。
肱动脉压迫法肱动脉压迫法用于前臂出血的止血,先在上臂内侧中部的肱二头肌内侧沟处摸到肱动脉的搏动,然后用拇指或者其他四指将其压向肱骨干即可.5。
股动脉压迫法股动脉压迫法用于大腿以下出血的止血,在腹股沟韧带稍下方处摸到股动脉的搏动,然后用双手拇指重叠,用力将其压向耻骨下肢即可。
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双手掌根重叠,压向股动脉的搏动即可。
6.腘动脉压迫法腘动脉压迫法用于小腿以下部位的出血的止血。
先在腘窝处摸到腘动脉的搏动,然后用大拇指向后压向股骨即可.(二)直接压迫止血法(加压包扎法)先让伤员坐下或者躺下,抬高受伤部位。
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直接在伤口上按压5分钟左右.如果持续出血,不要除去最初的敷料,而是在这个敷料上再加上一块敷料,并重新包扎好即可.(三)止血带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一般用在控制四肢动脉的出血,直接压迫止血法止血无效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扎止血带的部位非常重要,一般应该扎在出血部位的近端,尽量的靠近伤口,以减少缺血的范围.但是,上臂的中下1/3处,切忌扎止血带,以免损伤桡神经;前臂、小腿不宜上止血带,因为有两根长骨,可能使血液的阻断不全.止血带止血法有三种常用的方法:橡皮管止血带止血法、卡式止血带止血法和三角巾止血带止血法。
创伤常用的急救技术创伤的治疗是从现场的一般急救开始。
如发生窒息,大出血、呼吸困难等情况,必须立即着手抢救。
对各种类型的创伤,妥善的急救处理能为后继的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预防或减轻并发症,使病人能顺利治愈。
1、止血术目的:减少出血、维持血容量、缓解伤者的不稳定情绪止血技术是外伤急救技术之首。
现场止血方法常用的有四种1)指压止血法直接压迫止血:用清洁的敷料盖在出血部位上,直接压迫止血。
间接压迫止血: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阻断动脉血运,能有效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
2)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敷料或其他洁净的毛巾、手绢、三角巾等覆盖伤口,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
3)填塞止血法用消毒纱布、敷料(如果没有,用干净的布料替代)填塞在伤口内,再用加压包扎法包扎。
重点提示:救护员和志愿者只能填塞四肢的伤口。
4)止血带止血法上止血带的部位在上臂上1/3处、大腿中上段,此法为止血的最后一种方法,操作时要注意使用的材料、止血带的松紧程度、标记时间等问题。
重要提示:如遇到有大出血的伤病人,一定要立即寻找防护用品,做好自我保护。
迅速用较软的棉质衣物等直接用力压住出血部位,然后,拨打急救电话或场馆急救网点的电话,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
2、包扎术目的: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压迫止血、减少组织进进一步损伤,有助于伤口早期愈合。
快速、准确地将伤口用自粘贴、尼龙网套、纱布、绷带、三角巾或其他现场可以利用的布料包扎,是外伤救护的重要环节。
1)绷带包扎部“8”字包扎它也同样适用于肩、肘、膝关节、踝关节的包扎。
②螺旋包扎适用于四肢部位的包扎,对于前臂及小腿,由于肢体上下粗细不等,采用螺旋反折包扎,效果会更好。
2)三角巾包扎②头顶帽式包扎:适用于头部外伤的伤员。
②肩部包扎:适用于肩部有外伤的伤员。
②胸背部包扎:适用于前胸或后背有外伤的伤员。
②腹部包扎:适用于腹部或臀部有外伤的伤员。
②手(足)部包扎:适用于手或足有外伤的伤员,包扎时一定要将指(趾)分开。
急救理论知识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急救人员到达创伤现场后,首要的任务是A、安全地运送;B、除去正在威胁病人生命的因素;C、骨折固定。
正确答案:B2、在创伤急救止血时,常用的止血方法有A、指压止血法B、加压包扎法C、止血带止血法D、加墊屈指止血法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3、暴发型流脑败血症的发病机制是A、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B、双侧肾上腺皮质出血,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C、中毒性心肌炎D、外毒素引起的感染休克E、内毒素引起的感染性休克,循环障碍正确答案:E4、复苏时常用的给药途径不包括A、中心静脉给药B、心内给药C、外周静脉给药D、气管内给药E、腹腔给药正确答案:E5、男性,40岁,突然呕血300mL,暗红色,并解黑便2次,查体:蜘蛛痣,肝肋下1. 5cm,质硬,脾肋下3. 0cm,少量腹水,首选治疗方法是A、静脉注射维生素KB、输白蛋白C、静脉滴注垂体加压素D、法莫替丁静脉滴注E、服用氢氧化铝凝胶正确答案:C6、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发生房颤后,常见的并发症是A、动脉栓塞B、肺部感染C、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D、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E、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正确答案:A7、全心衰属于哪一类型紫绀:A、中心性紫绀B、周围性紫绀C、混合性紫绀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8、女性,69岁,不慎摔倒,自觉左髋、左膝关节疼痛,不能站立、行走。
查体:左下肢外旋45°;髋部无肿胀及淤血;有纵轴叩击痛;膝关节无肿胀、压痛。
最应考虑的诊断是:A、粗隆间骨折B、髋关节后脱位C、股骨颈骨折D、股骨干骨折正确答案:C9、对于肾上腺素药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β1受体兴奋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B、是心肺复苏的一线药物C、使心室粗颤波变为细颤波D、α受体兴奋作用可使外周血管收缩E、可经气管插管给药正确答案:C10、气胸抽气减压时穿刺位置应在积气最多处,一般选取患侧()A、锁中线第2肋间或腋前线第3肋间或腋中线4~5肋间B、锁中线第2肋间或腋前线第4肋间或腋中线4~5肋间C、锁中线第2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或腋中线4~5肋间D、锁中线第5肋间或腋前线第3肋间或腋中线4~5肋间E、锁中线第4肋间或腋前线第3肋间或腋中线4~5肋间正确答案:A11、子痫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A、肾衰竭B、急性重型肝炎C、脑出血D、脑水肿正确答案:C12、除发现下列哪种情况时,说明绷带缚的太紧应该解开重新固定A、红润B、麻木C、冰冷D、苍白E、青紫正确答案:A13、颅脑损伤患者双侧瞳孔极度缩小,光反应消失,并伴有中枢性高热,则提示为A、脑干受损B、小脑幕切迹疝C、中脑受损D、脑桥受损正确答案:D14、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高血压标准是A、血压≥160/95mmHgB、血压≥140/90mHgC、血压≥160/90mHgD、血压≥160/105mHg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15、成人胃管插入的深度一般为A、60cmB、40-45cmC、45-55cmD、55-60cm正确答案:C16、消化性溃疡合并大出血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呕血常为咖啡色B、呕血呈酸性C、出血后疼痛加重D、出血后可有发热及氮质血症E、呕血常混有食物正确答案:C17、猩红热患儿皮疹特点,以下哪项不符合A、皮疹间皮肤亦呈红色B、常在24小时内遍及全身C、常有散在糠屑样脱皮D、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皮疹稀疏E、皮疹粗糙,砂纸样正确答案:E18、中毒患者易发生治疗后反跳现象的是A、一氧化碳中毒B、重金属中毒C、二氧化碳中毒D、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正确答案:D19、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阿托品用量是根据A、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剂量而定B、有机磷农药的毒性高低而定C、全血胆碱酯酶活力降低程度而定D、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程度和治疗反应而定E、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途径而定正确答案:D20、下列哪项不属于“生命链”的环节A、早期通路B、早期高级生命支持C、早期心脏除颤D、早期转送E、早期心肺复苏正确答案:D21、动脉出血或采用加压包扎后不能有效控制的大出血应采用:A、用止血钳直接夹闭血管的断端B、按压止血法C、加压包扎止血法D、指压止血法E、止血带止血法正确答案:E2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第I周必须A、日常生活自理B、搀扶室内行走C、床上四肢活动D、绝对卧床正确答案:D23、当食物中毒发生后,首先抢救病人,接着:A、采样送检B、迅速隔离病人C、进行动物实验D、封存一切剩余的可疑食物E、指导现场消毒工作正确答案:D24、人体四大生命体征指的是A、呼吸.血压.心跳.瞳孔B、体温.脉搏.呼吸.血压C、体温.呼吸.心跳.瞳孔D、心跳.运动.呼吸.血压正确答案:B25、( )504.20岁,男,司机,紧急刹车后左前胸撞在方向盘上,1h后被人送到急诊室,血压9.3/6.67kPa(70/50mmHg),颈静脉扩张,呼吸音双侧正常,但心音微弱,应立即:A、心电图检查B、左胸插管C、补液D、心包穿刺正确答案:B26、关于抢救药品及设备的管理,哪项错误A、定品种数量B、定期检查C、外借时一定要登记D、专人管理正确答案:C27、室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A、药物复律B、同步电除颤C、心前区锤击D、非同步电除颤正确答案:D28、患者男性,34岁。
2023急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2023急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常用的止血方法有:(压迫止血法)、(加垫屈肢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
2.当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且不时发生抽动时,应进展(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方法急救。
3.人体触电一般有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三种情况。
4.自救器按其原理分为(过滤式自救器)、(化学氧自救器)和(压缩氧自救器)三种。
5.处在火上风侧的人员,应(迎着)风流撤退。
6.在烟雾巷道里,烟雾不大时,也不要直立奔跑,尽量躬身弯腰,低头前进;烟雾大时,应贴着巷道底和巷壁,摸着铁轨或管道等快速(爬行)撤退。
7.判断伤员伤情,首先检查(心跳)、(呼吸)、(瞳孔)三大体征。
8.伤员出血分(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三类。
9.烧伤人员的现场急救要点是(灭、查、防、包、送)。
二、选择题1.过滤式自救器主要用于井下发生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时,防止( C )中毒的呼吸装置。
A.硫化氢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2.对触电后停顿呼吸的人,应立即采用( A )法进展抢救。
A.人工呼吸B.清洗C.心脏按压3.戴上自救器后,假如吸气时感到枯燥且不舒适,( C )。
A.脱掉口具吸口气B.摘掉鼻夹吸气C.不可从事A项或B 项4.干粉灭火器枯燥粉的主要成分有碳酸氢钠和( B )两种。
A.磷酸氨盐B.四氯化碳C.碳酸钙D.硫酸铵5.干粉手提灭火器的有效射程约为(B)。
A.10 mB.5 mC.15 mD.8 m6.施行人工呼吸时,如发现触电者有清醒征兆时,应( B )。
A.加强进展B.终止几秒钟C.速送医院D.不再需要人工呼吸7.化学氧自救器撤离灾区的使用时间约为40 min,静坐时约为( B )。
A.150 minB.120 minC.90 minD.60 min8.躲人避难硐室的人员,要在硐口外放置(B、C、D)等做标记,以便矿山救护队发现抢救。
A.大石块B.矿灯C.衣服D.电钻9.口对口吹气法要求每( C )吹气一次,连续反复进展,直至伤员恢复自主呼吸。
急救止血的注意事项
一、急救止血的注意事项二、止血的急救护理方法三、止血包扎的操作要领
急救止血的注意事项1、急救止血的注意事项之止血带绕扎部位
止血带应捆绑在伤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应绑在上1/3的部位。
上臂的中 1/3部位不可使用止血带,以免压迫损伤桡神经,引起上肢麻痹;大腿中段以下也不宜使用,大腿中段以下动脉位置较深,不容易压迫住,有时压迫不够,没有压瘪动脉而仅压住了静脉的回流,出血反而更多,而且会引起肢体的肿胀和坏死。
2、急救止血的注意事项上止血带的松紧要合适
止血带松紧以恰好不流血为宜,尽量在1~2小时内将伤者送到医院。
这种方法止血很有效,但容易损伤肢体,影响后期恢复。
所以,应每隔30~50分钟放松一次止血带,每次放松2~5分钟。
此时,还要用手指压住伤口,以免大量出血。
3、急救止血的注意事项之止血带的解除
止血带要求有明显标志,说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
解除止血带时,要在输液、输血和准备好有效的止血手段后,在密切观察下放松止血带。
若止血带缠扎过久,组织已发生明显广泛坏死时,在截肢前不宜放松止血带。
原则上应尽量缩短使用上止血带的时间,通常可允许1小时左右,最长不宜超过3小时。
止血带不可直接缠在皮肤上,上止血带的相应部位要有衬垫,如三角巾、毛巾、衣服等均可。
止血的急救护理方法1、止血的急救护理方法之指压止血:
当小伤口少量出血时,可在伤口垫上消毒纱布,用手指或手掌压迫出。
急救止血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一、急救止血的常用方法1. 急救止血的常用方法有哪些2. 针对不同的伤口如何止血3. 使用止血带要注意什么二、急救止血如何诊断三、急救止血的药物有哪些
急救止血的常用方法
1、急救止血的常用方法有哪些1.1、止血带急救止血法
四肢较大的动脉出血时,用止血带止血。
最好用较粗而有弹性的橡皮管进行止血。
如没有橡皮管也可用宽布带以应急需。
用止血带时,首先在创口以上的部位用毛巾或绷带缠绕在皮肤上,然后将橡皮管拉长,紧紧缠绕在缠有毛巾或绷带的肢体上,然后打结。
1.2、指压止血法
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上方(近心端),使血管被压闭住,中断血流。
在不能使用止血带的部位,在紧急情况下,可暂用指压止血法。
1.3、压迫伤口止血法
如果伤势严重,而身边又无止血器材,可用随手取得的任何东西,如清洁的手帕,撕下的衣物或直接用手压住伤口止血,以争取时间送医院处理。
2、针对不同的伤口如何止血2.1、小伤口止血法
只需用清洁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盖上消毒纱布、棉垫,再用绷带加压缠绕即可。
在紧急情况下,任何清洁而合适的东西都可临时借用做止血包扎,如手帕、毛巾、布条等,将血止住后送医院处理伤口。
2.2、静脉出血止血法
除上述包扎止血方法外,还需压迫伤口止血。
用手或其他物体在包扎伤口上方的敷料上施以压力,使血管压扁,血流变慢,血凝块易于形成。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