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止血技术讲课讲稿
- 格式:doc
- 大小:16.84 KB
- 文档页数:6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要求人人掌握。
扎止血带的部位:止血带应扎在伤口的近心端,其标准位置在上肢和下肢均为上1/3 的部位。
上臂中、下1/3 部位扎止血带容易损伤桡神经,应视为禁忌区。
止血带的压力:以阻断动脉血流为度。
使用充气止血带时,在成人上肢普通维持在300mmHg, 下肢约500mmHg 比较适宜。
上止血带的持续时间原则上应尽量缩短止血带的使用时间,以 1 小时为宜,气候寒冷肢体温度较低时,时间可以稍长。
如必须持续阻断血流,应每隔1 小时放松5- 10 分钟。
止血带的解除上止血带时间不宜超过3 小时,要在输液、输血和准备好有效的止血手段后,在严密观察下,方可放松止血带。
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a:上止血带前应抬高患肢2-3 分钟,以增加静脉回心血量;b:凡在急救上止血带时,都须在卡片上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应放松的时间;c :严格掌握操作规程,以防止血带的位置不正确,损伤神经或者血管。
将一米方的本色白布对角剪开,在顶角各装上一条长50 厘米的带子,即成为两块三角巾。
其用途多样,合用于身体各个部位。
是绷带包扎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1)合用于绷带包扎开始与结束时,固定带端及包扎颈部、腕关节、胸部、额部、手掌、脚掌、踝关节和腹部等粗细相等部位的伤口。
2) 方法是将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下周将上周绷带彻底遮盖最后用胶布将带尾固定或者将带尾中间剪开分成两头打结固定。
1)合用于需由一处迅速延伸至另一处时或者作简单的固定。
夹板固定多用此法。
7、不能用污水冲洗伤口。
伤口表面的异物应除去,但深部异物需运至医院取出,防止重复感染。
8、脱出的内脏不可纳回伤口,以免造成体腔内感染。
外侧.然后用绷带于两端固定牢,再用三角巾将前臂悬吊于胸前,呈功能位。
特殊伤员的搬运搬运伤员应注意事项1)呼吸、心跳骤停伤员,先复苏、后搬运。
2)创面出血的伤员先止血,后搬运。
3)骨折伤员先固定,后搬运。
4)过程中如发生呼吸心跳住手或者出血等应停下来进行复苏或者止血。
止血包扎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有机会在这里向大家讲解止血包扎的知识。
止血包扎是一项基本的急救技能,掌握这项技能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止血包扎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要了解止血包扎的原理。
当人体受伤出血时,我们需要通过包扎来止血。
止血包扎的原理是通过给伤口施加压力,使血管收缩,从而减缓或停止出血。
因此,正确的包扎方法和使用适当的止血材料至关重要。
其次,我将向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止血包扎方法。
首先是压迫止血法,这是最常见的止血方法,适用于一般的外伤出血。
其次是扭转止血法,适用于手指或手臂受伤出血。
最后是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重大出血的紧急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止血包扎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止血效果。
另外,我们在进行止血包扎时,还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事项。
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这样才能正确地施行止血包扎。
其次,要及时清洁伤口,并使用消毒纱布或棉球进行包扎,以避免感染。
最后,包扎后要及时送伤者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以确保伤口恢复良好。
止血包扎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急救技能,它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正确的止血包扎方法,并在必要时勇敢地施行。
只有在我们掌握了这项技能之后,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最后,我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止血包扎的知识,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身边的小“急救员”,在关键时刻挽救更多的生命。
谢谢大家!以上就是我对止血包扎的演讲,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感谢大家的聆听!。
急救止血技术
标题:急救止血技术
引言概述:
急救止血技术是急救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有效地控制出血,帮助伤者获得及时的救治。
掌握正确的止血技术,可以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本文将介绍急救止血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一、止血原理
1.1 血液凝固机制
1.2 血管收缩作用
1.3 血小板聚集作用
二、常用的急救止血方法
2.1 直接压迫止血
2.2 包扎止血
2.3 手指压迫止血
三、特殊情况下的急救止血技术
3.1 冷敷止血
3.2 热敷止血
3.3 利用止血药物
四、急救止血的注意事项
4.1 避免过度用力
4.2 防止二次感染
4.3 及时就医
五、急救止血技术的培训与普及
5.1 学习急救知识的重要性
5.2 参加急救培训课程
5.3 推广急救知识,提高公众急救意识
结论:
急救止血技术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它可以在意外发生时救助伤者,减少伤亡。
通过学习和掌握急救止血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希望大家都能关注急救知识,提高自身的急救能力。
现场急救的基本技术----止血一、意义:在严重损伤中,最威胁病人生命的早期原因是窒息、出血和休克,晚期是严重的感染。
出血1000ml就有可能出现休克,出血到一半(2000ml左右),就有可能造成死亡。
它直接影响到伤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康复,这要求人人掌握。
失血是伤员死亡的重要原因,必须用各种适当的方法将出血控制住。
现场止血动作要快、准、好,止血方法有多种,可根据具体情况(损伤血管的不同部位和性质,现场情况,人员情况等)适当选用。
二、常用的止血方法一般止血法:创口较小的出血,局部可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缠紧包扎即可,其他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指压法:根据动脉的分布情况,用手指、手掌或拳头,把出血的动脉的远端(近心端)用力压向它下面的骨头上,阻断血的来源,达到止血的目的。
采用此法救护人员必须熟悉各部位血管的压迫点,压迫时间不宜过长,仅能用于短时间控制,在紧急情况下应用。
出血制止后,应改用其他止血方法。
常用的出血部位压迫方法有:面部----颌外A----下颌角前约1-2cm凹陷内(必要时压双侧);头部----颞A----耳前、对着下颌关节的颞A搏动处;头面部----颈总A----压向第五颈椎横突(胸锁乳突肌中点);上肢(腋部或上臂)----锁骨下A----锁骨上窝、锁骨下A搏动处;上肢(前臂或上臂下部)----肱A----上臂内侧中部凹陷处;下肢----股A----腹股沟韧带中点;小腿----腘A----腘窝处;足部----足背A----踝关节前侧中点;手部----尺、挠A----腕关节内、外侧;2、加压包扎法:制止毛细血管、静脉、和四肢小动脉出血(适用于一般伤口)。
用布类(衣物等)或纱布制成垫子放在伤口上,然后用布带加压包扎,以避免伤口继续出血,同时应抬高伤肢。
该方法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多用于四肢,头皮等。
3、加垫屈肢法:前臂和小腿出血不能制止时,在肘、膝关节的屈侧加垫,屈曲肢体,再用布条、毛巾等束紧固定,可以控制关节远侧的出血,但已有或疑有骨关节损伤者禁用。
急救止血技术
急救止血技术是急救技术的基本之一,同畅通气道、包扎、固定、搬运技术同等重要,要及时、准确、有效的应用。
同时出血是创伤后主要并发症,在急诊科也比较常见,往往在挽救伤员生命、防止病情恶化,减少伤员痛苦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良好的作用,也是每个急救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的技术。
首先,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人血容量约占体重的8%即4000-5000ML。
如出血量为总血量的20%【800-1000】时,会出现头晕、脉搏增快、面色苍白、少尿、出冷汗等症状。
如出现量达总血量的40%【1600-2000】时,就会有生命危险,止血术是外伤急救技术之首。
一、外伤血分内出血和外出血。
内出血主要到医院救治,外出血是院前急救重点。
理论上将出血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
动脉出血时颜色鲜红,有搏动,量多,速度快;静脉出血颜色暗红,缓慢流出;毛细血管出血颜色鲜红,慢慢渗出。
夜间抢救,不易分辨出血的性质时,应从脉搏的强弱、快慢、呼吸是否浅而快,意识是否清醒,皮温及衣服被血浸的情况来判断伤员的出血程度,并迅速止血。
二、知类别去讨论方法。
1、首先止血的适应证:周围血管伤引起致命性出血,减少手术区域的出血。
2、禁忌证:需要实行断肢【指】再植者不用止血带,凡有动脉硬化症、糖尿病、慢性肾病等,谨慎用止血带。
3、准备工作:必要的敷料【纱布、棉垫】和绷带、衬垫;止血带【橡皮管止血带、弹性橡皮带、气囊止血带】;临时代用止血带【三角巾、皮条、布带】等。
三、六种止血法。
、加压包扎法:使用于各种伤口,是一种可靠的非手术止血法。
】1.方法:用无菌纱布覆盖并压迫伤口,再用三角巾或绷带用力包扎,包扎范围应该比伤口稍大,这是一种目前最常用的止血方法。
2】、直接压迫止血法:使用于较小伤口的出血。
方法:小伤口出血时,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盖上无菌纱布,再用绷带加压缠绕即可。
静脉出血时,除上述包扎方法外,还需压迫5-15分钟才奏效。
3】、填塞止血法:适用于颈部、臀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较大而深的伤口。
方法;先用镊子夹住无菌纱布填塞入伤口内,如一块纱布止不住血,可再加纱布。
最后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固定,并将受伤部位抬高,有利于静脉回流。
4】、强屈关节止血法:适用于关节未骨折或脱位的止血,此方法令伤员痛苦较大,不易首选。
A,前臂出血时,可在肘窝或腋窝内放置棉纱垫,毛巾或衣服等物。
屈曲关节,用三角巾或布带作8字形固定。
B,小腿出血时,在腘窝中点加垫,屈膝包扎。
4】、手指压动脉止血法:适用于头、面、颈和四肢部的动脉出血急救。
方法: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头,阻段血流流通。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头部的几个重要动脉走向:如颞浅动脉、面动脉、耳后动脉、枕动脉。
1、头面部指压动脉止血法,有四种。
A、指压颞浅动脉:适用于一侧头顶,额部的外伤大出血。
方法:在伤侧耳前,一只手的拇指对准耳屏前方与颧骨的根部,压迫于颞骨上,另一只手固定伤员头部。
B、指压面动脉:适用于面部处外伤大出血。
方法:用一只手的拇指和示指或拇指和中指分别压迫双侧咬肌前缘下端至内眦.
的连线处的下颌骨体上,以阻断面部动脉血流。
因为面动脉在颜面部有许多吻合支,所以必须压迫双侧。
C、一指压迫耳后动脉:适用于一侧耳后外伤大出血。
方法:用一只手的拇指压迫伤侧耳后乳突下凹陷处,阻断血流,另一只手固定伤员头部.
D、指压枕动脉:适用于一侧头后枕骨附近的外伤大出血。
方法:用一只手的四指压迫耳后与枕骨粗隆之间的凹陷处,阻断血流,另一只手固定伤员头部。
2、四肢指压动脉止血法,常有以下五种。
A、指压肱动脉:适用于一侧肘关节以下部位的外伤大出血。
方法:用一只手的拇指在肱二头肌内侧沟向肱骨压迫,以阻断血流,用另一只手固定手臂。
B、指压桡、尺动脉:适用于手部出血。
方法:用两只手的拇指和示指分别压迫伤侧手腕两侧的桡动脉和尺动脉,阻断血流,因为桡尺动脉在手掌部有广泛吻合支,所以必须同时压迫双侧。
C、指压指【趾】动脉:适用于手指【脚趾】大出血。
方法:用拇指和示指分别压迫手指【脚趾】两侧的指【趾】动脉,阻断血流。
D、指压股动脉:适用于一侧下肢的大出血.
方法:用两只手的拇指用力压迫伤肢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下方向深处压迫于耻骨上,以阻断股动脉血流,伤员应该处于坐位或卧位。
E、指压胫前、后动脉:适用于一侧脚的大出血。
方法:用两手的拇指和示指分别压迫伤脚足背中部搏动的胫前动脉和足后跟与内踝之间的胫后动脉。
、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大血管破裂出血,或当其它止血方法不能止血】5.
时才用此法。
必须在扎止血带处用毛巾、棉垫坐垫。
首先,看看止血带止血法的三种具体操作方法。
1、橡皮止血带止血:左手在离带端约10cm处由拇指、示指和中指
紧握使手背向下放在扎止血带的部位,左手持中段绕伤肢一圈半,然后把带塞入左手的食指与中指之间,左手的食指与中指紧夹一段止血带向下牵拉,使之成为一个活结,外观呈“A”字型。
2、气囊止血带:常用血压计袖带,将袖带绕在扎止血带的部位,然后打气至伤口停止出血,一般打至300mmHg即可。
手术室可用。
3、布制止血带:将三角巾折成带状或将其布带绕伤肢一圈,打一个蝴蝶结。
取一根小棒穿在布带圈内,提起小棒拉紧,将小棒依顺时针方向绞紧,将绞棒一端插入蝴蝶结环内,最后拉紧活结并与另一头打结固定。
4、使用止血带止血注意事项:上止血带前应先将伤肢抬高,促进静脉血流回体内,减少血液丢失。
A、部位:在上臂上1/3,下肢为股中下1/3交界处。
但上臂中下1/3部扎止血带容易损伤桡神经,为禁区。
B、压力:一般以不能摸到远端动脉搏动或出血停止为度,以阻断血流。
下肢压力【500mmHg】>上肢【300mmHg】
C、持续时间:应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以1小时为宜,放松2-3min 放松期间,应用指压法暂时止血,寒冷季节时应每隔30min放松一次,但上止血带的时间不应超过5小时,并注明上止血带时间,尽快送达目的地。
D、解除:要在输液、输血和准备好有效的止血手段后,在密切观察下,方可放松止血带。
总结,以上六大类止血方法,使用时具体情况可选择,也可几
种全用,以达到最快、最有效、最安全的止血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