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6课 千姿百态的帽子》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60.15 KB
- 文档页数:5
第16课千姿百态的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帽子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各种帽子的设计风格,掌握帽子的基本结构和绘制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培养学生对帽子的审美能力,提高绘画技巧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对美术创作的热情。
教学内容1. 帽子简史:介绍帽子的起源、发展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帽子特点。
2. 帽子结构与设计:讲解帽子的基本结构,如帽檐、帽顶等,以及设计要素,如颜色、图案等。
3. 帽子绘画技巧:指导学生如何使用绘画工具,如铅笔、水彩等,来绘制帽子。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帽子的基本结构、设计要素和绘画技巧。
2. 难点:如何将设计理念融入到绘画中,创作出有个性的帽子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实物帽子样品。
2.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水彩颜料、画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帽子图片,引发学生对帽子的兴趣。
2. 新授:介绍帽子的历史、结构、设计要素和绘画技巧。
3.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绘制自己的帽子设计。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板书设计1. 第16课千姿百态的帽2. 内容:帽子简史、帽子结构与设计、帽子绘画技巧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设计并绘制一款具有个人特色的帽子。
2. 拓展任务:研究并介绍一种传统帽子,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
课后反思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
2. 教学效果评估:分析学生作品,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3.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帽子的丰富文化内涵,还提高了绘画技巧和创新能力。
希望学生在未来的创作中,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得更加自如,创作出更多有特色的作品。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16课千姿百态的帽子》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欣赏和分析各种帽子的特点,了解帽子的基本结构和装饰手法,学会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设计出独具特色的帽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和设计技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发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观察和欣赏各种帽子的特点,了解帽子的基本结构和装饰手法。
2. 学习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设计出独具特色的帽子。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和设计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和欣赏各种帽子的特点,学会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设计出独具特色的帽子。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帽子特点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创作出具有创意和美感的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帽子的实物或图片、多媒体课件、示范作品等。
2. 学具:绘画纸、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帽子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帽子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帽子的基本结构和装饰手法,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设计出独具特色的帽子。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运用绘画或剪贴的方式,设计出自己独特的帽子。
六、板书设计1. 《千姿百态的帽子》2. 主体内容:帽子的基本结构、装饰手法、设计要素(线条、形状、色彩)七、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款独具特色的帽子,要求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具有创意和美感。
2. 作业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设计水平。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帽子的基本结构和装饰手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设计出独具特色的帽子。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6课《千姿百态的帽子》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帽子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掌握绘制帽子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帽子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如帽檐、帽顶、帽身等。
2. 讲解绘制帽子的基本方法,如线条、颜色、形状等。
3. 欣赏各种款式的帽子,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 示范绘制帽子的步骤,指导学生动手实践。
5. 评价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绘制帽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帽子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如何指导学生绘制出具有个性的帽子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各种款式的帽子、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水粉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各种款式的帽子,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介绍帽子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讲解绘制帽子的基本方法。
3. 示范:示范绘制帽子的步骤,指导学生动手实践。
4. 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绘制自己喜欢的帽子。
5. 评价:评价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千姿百态的帽子》2. 内容:帽子的基本结构、绘制帽子的基本方法、绘制帽子的步骤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绘制一款自己喜欢的帽子,要求结构清晰,特点突出,色彩丰富。
2. 作业要求:按时完成,保持绘画纸整洁,尽量使用水粉颜料。
3. 评价标准:结构清晰,特点突出,色彩丰富,具有创新意识。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各种款式的帽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绘制帽子的基本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6课千姿百态的帽子》教案教案 (1)一. 教材分析《第16课千姿百态的帽子》是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主要内容是通过欣赏和创作各种不同风格、材质的帽子,让学生了解帽子在服装搭配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素材和作品示例,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绘画基础,对服装和配饰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可能对帽子的种类和作用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帽子在不同场合和风格中的搭配方法,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帽子的种类和作用,提高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剪贴、绘画等方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帽子作品。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帽子的种类和作用,学会运用剪贴、绘画等方法创作帽子作品。
2.难点:创意设计和色彩搭配,表现出帽子在不同场合和风格中的搭配效果。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展示各种帽子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帽子的种类和作用。
2.实践法:学生动手创作帽子作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讨论法:学生之间交流创作心得,促进合作和分享。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帽子作品图片和实物,用于展示和参考。
2.准备绘画、剪贴等工具和材料,方便学生创作。
3.准备投影仪,用于展示和学生作品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物,向学生展示各种帽子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帽子的种类和作用。
2.呈现(10分钟)展示四年级学生之前创作的优秀帽子作品,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帽子图片和实物,讨论并确定自己的创作主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开始动手创作帽子作品,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拓展(5分钟)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学生欣赏并发表意见,共同讨论如何更好地搭配帽子。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6课千姿百态的帽子》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帽子的种类与形态。
2.了解帽子的不同功能与用途。
3.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能够用简单的画法画出不同种类、不同形态的帽子。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创造的能力。
教学内容1.帽子的种类、形态及其不同功能和用途。
2.帽子的绘画技巧,包括线条的运用、形状的表现、色彩的运用等。
教学重点1.对帽子的种类和形态的认识、选择和表现。
2.绘画技巧的训练和应用。
教学难点1.如何表现不同种类、不同形态的帽子。
2.如何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组合创作不同的帽子形象。
教学方法1.采取观察、分析和创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学生自主思考与交流,教师点拨和指导。
3.独立画图和小组合作绘画。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帽子的实物和图片。
2.教师准备彩色笔、水彩笔、水彩颜料、画纸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种类的帽子,让学生自由观察和想象,指导他们分类和归纳,了解帽子的种类和功能。
第二步:学习(20分钟)教师以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6课千姿百态的帽子》为基础,介绍帽子的形态、种类、功能和用途。
同时,通过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帽子图片,告诉学生不同帽子的形态特点及其文化背景。
第三步:创作(30分钟)1.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选择,自由发挥用图画法或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所喜欢的帽子。
2.鼓励学生运用简单的线条、形状与色彩等基本要素,进行组合、调和和变形,创造出不同种类、不同形态的帽子形象。
第四步:点评(15分钟)1.学生自我评价所完成的作品,并交流自己的思考和心得体会。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他们的优点,指出他们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帮助他们提高绘画技巧和创造能力。
第五步: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继续发扬创造精神,勇于表达和尝试,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千姿百态的帽子》为主题,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帽子实物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帽子的种类和形态,并锻炼了学生自己发挥,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等基本要素,勇于创新和表现的能力。
《千姿百态的帽子》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引出课题:师生共同欣赏巴西狂欢节的视频。
二、讲授新课
学生说都见过什么样的帽子。
板书。
课题千姿百态的帽子
2、看幻灯片
1、有男帽、女帽、童帽、幼儿帽
2、有军帽,军帽是世界各国军队中军人佩戴的帽子,军帽各式各样种类繁多,佩戴军帽显示了军人的威严和严谨,是军人尊严的标志。
3、护士帽,女护士戴的一种帽子,它的作用是用来收纳女性护士的头发,固定头发,保持卫生的作用
4、少数民族的帽子,我国少数民族的帽子也是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
帽子的色彩鲜艳,造型奇特。
5、古代的帽子、在古代帽子不仅用来御寒还是用来区别身份和等级,讲究礼仪的重要物品。
6、创意的帽子、造型夸张,色彩及其艳丽,用了气球等等
三、欣赏教师的做的帽子
1、微视频,虽然帽子的种类多,看起来复杂但是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还是有一定规律的。
(微视频)我这顶帽子是用了一张长方形纸围成了了一个圆柱形,圆柱形的大小正好戴在头上,掉不下去,就正好了,然后把长方形纸粘在一起,之后就可以装饰了,可以贴彩色纸,也可以粘贴飘带,总之,你想怎样创意都可以。
看一顶美丽绝伦的帽子就做成了。
2、看了老师制作的帽子,下面我们在看看小朋友制作的帽子
打开书。
31页,帽子的造型千姿百态,色彩丰富更能体现我们的奇思妙想,并带给我们无限乐趣,我们就是生活的设计师。
下面请同学看31页下边这几顶帽子,看看他们都有什么规律,谁来说一说老虎这顶帽子的造型特点,它看上去更像一个什么形?教师黑板作画
四、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五、小结
展示作业。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16《千姿百态的帽子》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帽子及其特点。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进行帽子设计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创作,提升对帽子的审美感知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帽子的设计和美观。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设计帽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互相学习和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欣赏和尊重不同文化和传统的态度。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帽子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帽子的特点、设计和美观之处。
2. 帽子的设计与制作讲解帽子的基本设计方法和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等。
引导学生进行个人创作,设计自己独特的帽子。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不同的设计风格和元素。
3. 作品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引导学生从设计、美观、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和讨论。
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动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帽子的基本设计方法和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等。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帽子的创意设计,如何运用不同的元素和风格进行创作。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类型的帽子。
绘画工具,如铅笔、彩色笔、水粉等。
画纸或帽子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不同类型的帽子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帽子的设计与制作:讲解帽子的基本设计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个人创作。
3. 作品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板书设计《千姿百态的帽子》帽子的基本设计方法与技巧:线条、形状、色彩等。
创意设计:运用不同的元素和风格进行创作。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6《千姿百态的帽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四年级下册美术第16课《千姿百态的帽子》,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要求学生了解帽子的历史、文化及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学会设计制作一顶有个性的帽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帽子的历史、文化及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学会设计制作一顶有个性的帽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细节的情感,提高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1. 帽子的设计创意和制作技巧。
2. 如何引导学生将设计理念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实物帽子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帽子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帽子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介绍帽子的历史、文化及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帽子的设计要素。
3. 设计实践: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顶有个性的帽子,并绘制设计稿。
4. 制作过程:学生根据设计稿,运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帽子。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帽子,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议。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设计,提高审美素养。
六、板书设计1.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6《千姿百态的帽子》2. 内容提纲:-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展示与评价- 总结与拓展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设计并制作一顶有个性的帽子。
2. 家庭作业:观察生活中的帽子,分析其设计特点和适用场合。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兴趣浓厚,设计制作的帽子富有创意。
2. 教学不足:部分学生对帽子设计制作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3. 改进措施:增加实物示范,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帽子制作过程;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6课千姿百态的帽子》教案1一. 教材分析《第16课千姿百态的帽子》是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了解帽子的各种形态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各种帽子的图片,供学生参考和借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手工制作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对帽子的认知和设计能力较弱,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个别指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帽子的各种形态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欣赏美、评价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帽子的各种形态和设计方法,能独立创作出有创意的帽子作品。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将之美化、创作。
五. 教学方法1.观察分析:让学生观察各种帽子的图片,分析其形态、设计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制作帽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帽子的设计方法,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评价激励: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帽子的图片,用于教学展示和参考。
2.准备制作帽子的材料,如纸张、剪刀、胶水等。
3.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帽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帽子的形态和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帽子的各种形态和设计方法,让学生对帽子有更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帽子设计,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提高设计能力。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总结优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美术第16课
千姿百态的帽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体验到帽子制作过程中的乐趣;
技能目标:让学生能用剪切的方式设计自己心中帽子;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帽子的制作包括哪些要素;
教学难点:对学生审美情趣和美术创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美术书、卡纸、彩笔、铅笔、橡皮、剪刀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千姿百态形态各异的帽子,不仅能体现我们的奇思妙想更能带给我们无限乐趣。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千姿百态的帽子》。
二、认识文化衫:
师:课件出示形态各异的帽子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想一想:我们日常生活中帽子的用处是什么?
学生仔细观察,分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学生分组发言。
师总结:同学们说的很好,帽子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板书)
帽子主要是对我们的头部起保护作用的同时,也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
师:再次向同学们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如此多形态各异颜色不同的帽子?
学生仔细观察,分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学生分组发言。
师总结:同学们说的很好,帽子的外形实际上是设计者思想的外化和具体化,代表着设计者的理念。
三、分组合作,交流分享: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1页,参照书上给出的步骤分组合作进行帽子的制作。
师:然后每组拿出作品到黑板上进行展示。
生:认真创作自己心中的作品,老师巡回指导。
生:交流分享
师:进行总结并评价学生作品,指出学生应当改进的地方。
《千姿百态的帽子》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帽子的相关知识并能够利用纸或现成材料采用不同方法制作各种帽子。
2、了解和掌握帽子的基本造型、装饰方法。
能用纸或现成材料制作造型独特的帽子。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观察与发现生活、运用美术知识美化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立体帽子。
教具学具:手工工具、旧挂历纸、卡纸、彩纸、小装饰物等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拿一张彩色卡纸让学生猜猜看,老师能很快把它变成什么东西。
老师简单折叠和制作,指名猜猜平面纸在老师手中会变成哪种生活用品。
学生猜了之后,老师找一名学生到前面试戴。
(学生惊讶之余明白是帽子)师在黑板上适时板书---帽子。
启发学生展开联想,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都看到过什么样的帽子?人们头上的帽子漂亮吗?你也想有一个吗?”学生表示想。
师:“就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做吧!我们一起做千姿百态的帽子。
”老师在“帽子”前面板书课题--千姿百态的。
二、活动让学生打开课本看里面画的各种帽子,然后明确学习要求。
为让学生充分体会帽子的千姿百态,师出示课件:各种各样的帽子。
帽子款式多样,让学生进行区分对比,通过欣赏对比让学生对帽子的形状、颜色、饰品更加了解,为制作帽子积累素材。
欣赏时让学生思考帽子的千姿百态表现在哪些方面,帽子的形状包含数学里的哪些基本形,在心里试着用自己的话介绍其中感兴趣的帽子。
三、讲授1、指名答:什么是千姿百态?你能说说千姿百态指的是帽子的哪些方面(板书:造型、材料、色彩、装饰、作用)吗?小组讨论。
结合课本和课件中的帽子图片,让学生举自己喜欢的帽子为例,说:帽子的外形看起来像什么?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色彩怎么样?是用什么来装饰帽子的?戴上这样的帽子能起什么作用等。
2、师生共同探讨研究帽子的制作方法:选择材料,设计款式,制作方法(主要是卷、贴、剪、折),装饰方法(粘贴,绘画、佩戴等),完善。
师生合作、探究方法:四、教师示范:因为制作是本课难点,所以老师要做一些拼折的示范,让学生更加直观一点,学生在给老师出谋划策的同时,内心会产生一种自信和成就感,利于学生掌握制作要点。
千姿百态的帽子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千姿百态的帽子》这一主题,教材的章节为《我们的传统与文化》。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各种传统帽子的发展历程、设计特点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不同民族的帽子特色;动手设计并制作具有创意的帽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传统帽子的文化背景和设计特点。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能够独立设计并制作帽子。
3. 增进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帽子的设计特点及其文化内涵的挖掘。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设计并制作帽子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各种传统帽子实物或图片、制作帽子的材料(如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
学具:学生自备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千姿百态的帽子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介绍各种传统帽子的历史发展和设计特点。
(2)对比分析不同民族的帽子特色。
3. 实践操作:(1)老师示范如何制作一款具有创意的帽子。
(2)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自己的帽子。
(3)学生动手制作帽子,老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交流、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千姿百态的帽子传统帽子发展历程帽子设计特点民族帽子特色2. 动手制作帽子创意设计制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款具有特色的帽子,并简要介绍其设计灵感。
2. 答案:(示例)设计一款具有民族特色的帽子,灵感来源于我国西藏地区的传统帽子。
帽子上方装饰有彩色丝线,帽檐处绣有吉祥图案,寓意着吉祥如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以及他们在动手制作过程中的表现。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了解其他国家的帽子文化,收集相关资料,为下一节课的分享做好准备。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6课千姿百态的帽子》说课稿 (1)一. 教材分析《第16课千姿百态的帽子》是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创作,了解帽子的各种形态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帽子图片,供学生欣赏和参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创作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帽子的种类和设计还不够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创作。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帽子的各种形态和设计,提高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学会用彩泥创作帽子。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欣赏的良好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帽子的各种形态和设计,学会用彩泥创作帽子。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以及对帽子设计的独特见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观察分析: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帽子图片,分析其形态、颜色和设计特点。
2.示范讲解:教师用彩泥示范创作过程,讲解创作方法和技巧。
3.实践创作:学生动手用彩泥创作帽子,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互相欣赏、评价作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5.展示评价:学生展示作品,全班同学共同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各种帽子,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观察分析: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帽子图片,分析其形态、颜色和设计特点。
3.示范讲解:教师用彩泥示范创作过程,讲解创作方法和技巧。
4.实践创作:学生动手用彩泥创作帽子,教师巡回指导。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互相欣赏、评价作品。
6.展示评价:学生展示作品,全班同学共同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7.总结拓展: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帽子设计。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课题:千姿百态的帽子1.帽子形态: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等2.帽子颜色:单一颜色、渐变色、撞色等3.帽子设计:花朵、蝴蝶结、流苏、字母等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第16课千姿百态的帽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千姿百态的帽子,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帽子的种类、特点以及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不同类型的帽子,了解帽子的基本结构,学会运用基本形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帽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1. 帽子的设计方法及创新。
2. 帽子造型的把握。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图片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类型的帽子,引导学生关注帽子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1)认识帽子学生分享课前收集的帽子图片,了解帽子的种类和特点。
(2)探究帽子设计方法学生观察不同帽子的结构,讨论帽子的设计方法,总结出基本形设计、元素添加、色彩搭配等设计技巧。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帽子设计,运用所学知识,合作完成一款富有创意的帽子。
4. 展示评价各小组展示设计的帽子,全班同学共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5. 总结拓展教师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课后继续关注帽子的设计,提高审美能力。
六、板书设计千姿百态的帽子一、帽子的种类与特点二、帽子的设计方法1. 基本形设计2. 元素添加3. 色彩搭配七、作业设计学生根据本课所学,设计一款富有创意的帽子,要求造型独特、色彩搭配和谐。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帽子的设计方法,提高了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完成作品,体现了良好的团队精神。
但在评价环节,部分学生对作品的评价不够全面,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总体来说,本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在本课的教学中,帽子的设计方法及创新和帽子造型的把握是两个主要的教学难点。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6课千姿百态的帽子》教学设计 (1)一. 教材分析《第16课千姿百态的帽子》是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创作,了解帽子的各种造型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各种不同材质、颜色和款式的帽子图片,以及一些帽子的制作方法,供学生参考和借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手工制作有一定的兴趣和热情。
但他们可能对帽子的种类和特点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帽子的造型、材质和色彩,帮助他们积累相关的审美经验。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不同材质、颜色和款式的帽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和创新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分享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创作,了解帽子的各种造型和特点。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帽子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帽子的造型、材质和色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帽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材质、颜色和款式的帽子样品,供学生观察和参考。
2.准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材料,如画纸、颜料、剪刀、胶水等。
3.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教学呈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帽子样品,引导学生关注帽子的造型、材质和色彩,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帽子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帽子的种类和造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帽子作品。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同学欣赏和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巩固学生的成果。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第16课(千姿百态的帽子)样板教案16、千姿百态的帽子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赏各式各样的帽子,了解帽子的根本结构和作用。
用写生的方法,较真实地表现帽子的形状、透视特点。
2、在观赏、商量、游戏等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想象力、制造力得到锻炼。
3、能从审美、有用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一顶新颖、美丽的帽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用写生的方法,描绘一顶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帽子。
并在此根底上,引导学生从审美和有用的角度,再设计出一顶新颖、美丽、具有特别功能的帽子。
打破传统意识,设计出有新意的帽子。
在设计的过程中体验创新的乐趣。
教具学具:〔学生〕:记号笔、水彩笔、油画棒、〔教师〕:各种帽子实物、剪刀、范画、幻灯片、多媒体等教学过程:1、导入、观赏提问:在你的记忆里,你都了解那些帽子,你最喜欢哪种?他们都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导入课题〕〔生〕:军帽〔X的一种标志,具有威严感〕平安帽〔爱护工人在危险环境中工作的帽子〕护士帽〔白衣天使的象征〕民族帽〔X的小花帽、回族的白帽等〕凉帽〔具有避暑遮阳的功能〕〔师〕:教师加以补充,播放各类生活帽子图片。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探讨各式各样的帽子。
板书课题:各式各样的帽子2、写生、练习〔小结〕:千姿百态的帽子可以爱护人的头部,美化人们的生活或作为职业的标志,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3、探究、发觉〔1〕〔师〕:上节课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写生训练的达标任务,我〔2〕〔师〕:老师让你们从家里带来的帽子,有没有特别一点有创意的,拿出来让我们大伙见识一下,怎么样?〔3〕让学生观赏时尚大师设计的帽子,带着问题观看图片。
〔4〕设置情景,借虚拟人物提高学生创作兴趣,以完成教学难点目标。
4、创作、辅导学生进行创作设计,教师辅导学生突破难点5、点评、总结。
五年级美术下册《第十课写意动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水墨特性,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技能,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习用水墨表现自己喜爱的动物,在造型中体会墨色的变化,提高观察、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表现水墨画动物,通过探索用水墨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国画的魅力,学习国画动物的技法。
教学难点:巧妙运用各种国画技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并能画出有一定意境。
三、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国画颜料、生宣纸、调色盘、毛笔、墨汁,毡子等国画用具。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你喜欢那种小动物?谁能给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介绍?
2、欣赏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下我带来两张的小动物的照片,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
生:一个写实,一个写意。
一个更富有装饰性,更加简练。
师:动物活泼、可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画家笔下的描绘对象。
今天就请同学们一起感受一下国画动物的乐趣。
3、出示课题:写意动物
利用真实的动物和国画写意动物做比较,分析其中的区别,让学生了解国画画面是怎样描绘真实实物,初步感受中国画给人们带来的独特艺术魅力。
(二)介绍绘画大师
1、介绍齐白石
师:说到写意动物,也让我不由得想到了一位绘画大师,他就是齐白石。
齐白石是在各个方面造诣都很高的现代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他跨越了两个世纪,活到将近百岁。
齐白石把中国传统文化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他的绘画、诗句、书法、篆刻都出类拔萃。
齐白石画虾可说是画坛一绝,灵动活泼,栩栩如生,神韵充盈,画家写虾,来自生活,却超越生活,大胆概括简化,更得传神
妙笔。
齐白石画的虾蟹、蝉、蝶、鱼、鸟、水墨淋漓,洋溢着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
2、欣赏绘画作品,感受水墨画的意境
(三)教师演示
师:欣赏完齐白石老先生的作品,我也来画一幅,大家来看一看!
教师在黑板前面演示写意动物小金鱼的绘画方法及步骤,并在演示时介绍用笔、用墨的方法及名称。
用笔:用笔方法分为中锋运笔,侧锋用笔及中锋侧锋组合的运笔方法。
用墨:墨色分为焦、重、浓、淡,轻。
墨色的变化和放水的多少有直接关系。
(四)欣赏分析
1、欣赏
师:请同学们欣赏国画作品,小组交流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2、画面中是那种动物?你想画哪种小动物?
(五)尝试体验
作业要求:常试用水墨画表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通过前面所学及尝试得到的经验,在生宣纸上临摹或写生一幅写意动物画面。
教师巡视指导。
(六)自评互评
教师请学生展示最后完成的绘画作品,并请学生说说对自己作品的想法。
其他同学给他好的建议,教师做最后指导评价。
(七)拓展欣赏
师:今天我们通过探究,了解了写意动物的一些基本知识,大家在课堂省的热情都很高,各方面表现也很好。
最后我要引用黄宾虹的一句话:“画重苍润,苍是笔力,润是墨彩,笔墨功深,气韵生动。
”希望同学们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学习中国画,体会中国水墨画中的笔墨神韵,多多观察,大胆创作,画出心中最美的画。